詹天佑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8426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詹天佑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詹天佑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詹天佑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詹天佑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詹天佑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詹天佑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詹天佑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詹天佑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詹天佑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詹天佑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詹天佑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詹天佑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詹天佑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詹天佑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詹天佑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詹天佑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詹天佑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詹天佑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詹天佑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詹天佑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詹天佑Word下载.docx

《詹天佑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詹天佑Word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詹天佑Word下载.docx

“当我读到__________时,我感到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

②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a.“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

(1)指名几位学生交流感受。

(引导学生从“刚……就……”,“阻挠”等词体会帝国主义的霸道、张狂)

(2)师补充:

从1895年到1899年,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攫取了近1万公里的铁路修筑权。

帝国主义控制的铁路修到哪里,他们侵略的魔爪就伸到哪里。

在铁路附近,帝国主义国家竞相设厂开矿,掠夺中国的资源。

他们在中国投资修筑铁路,除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外,还附有种种条件,包括控制铁路和沿线地区,以及运输军队等。

(3)感情朗读。

b.“他们提出一个条件:

清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

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

(1)指名交流感受。

(帝国主义狂妄自大。

(2)“要挟”是什么意思?

(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

)帝国主义者利用我们的什么弱点,强迫我国答应他们的要求?

(帝国主义这利用我国政府腐败、经济落后、技术薄弱的弱点,强迫我国答应由他们修筑京张铁路。

c.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

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

“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1)指名交流,其他同学补充。

(帝国主义者看不起中国工程师,看不起所有的中国人。

(2)引导学生扣住“笑话”“轻蔑”“还没有出世”等词理解。

d.“原来,从南口以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

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外国的工程师都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完成不了的。

(由于环境太恶劣,修筑铁路非常困难。

(2)出示地形地貌图,指导感情朗读。

③刚才交流的内容是对当时环境的描写,都是詹天佑修筑铁路以前的事。

能否删去?

为什么?

(不能;

衬托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

小结课文,激趣存疑

  ①从某种意义上说,铁路修筑权关系到民族、国家的命运!

面对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和嘲笑,面对十分恶劣的自然环境,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

②詹天佑是如何主持修筑铁路的呢?

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理清层次

  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清朝末年清政府要修筑京张铁路,帝国主义者千方百计的阻挠、要挟,当时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技术力量薄弱。

在帝国主义的嘲笑声中,在全国人民的殷切希望中,在这样的危难之际詹天佑──(“詹天佑不怕……线路”)

②詹天佑是如何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

课文记叙了修筑过程中的哪几件事?

快速默读4—6自然段,用小标题概括。

③交流:

勘测线路;

开凿隧道;

设计“人”字形铁路。

二、深入研读,感悟爱国

  ①研究勘测线路,感受爱国情怀。

我们先来研究勘测线路,读读第4自然段,找找詹天佑是怎么做的?

②交流品读以下几句:

a.“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

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

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

(1)指名几位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扣住“亲自、始终、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等词句来谈体会。

(2)听老师读这几句话,你仿佛看到什么?

(詹天佑跋山涉水的身影、布满血丝的眼睛。

(3)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多危险呀!

他为什么不去安全的地方呢?

b.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

“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1)“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为什么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2)从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詹天佑要求工作人员勘测、绘画、计算等都要精确、严密,决不能含糊、马虎,这句话表现了詹天佑对工程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这也是詹天佑能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之下完成艰巨任务的重要基础。

c.遇到困难,他总是想:

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

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指名交流。

(这是詹天佑克服困难,完成艰巨任务的动力。

京张铁路修筑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声誉。

如果修得不好,帝国主义国家看中国人笑话的阴谋得逞,我们中国工程师也会丧失信心;

修好了,可以回击帝国主义的蔑视,提高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工程师的自信心。

(2)小结:

正是因为詹天佑有这样的赤子之心,爱国情怀,所以他才这样做,这样说。

(3)比赛读。

(要读出詹天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满腔的爱国热情。

②研究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铁路,进一步体会“杰出”的智慧和爱国精神。

a.过渡:

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在困难面前,詹天佑把一腔爱国情感转化为报国行动,詹天佑深深感动了我们,那么,他在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铁路时又是怎么做的呢?

b.默读5-6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给居庸关、八达岭画一张施工图,用箭头表示;

借助课文中“人”字形线路的插图,说说火车爬陡坡的方法。

(火车可用你身边的学习工具代替)

c.交流反馈。

(师板画2幅图)

(1)图1.图2各代表哪里,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

(2)(生上台画表示工作面的箭头)这样两端凿进施工会有什么困难?

难怪詹天佑他要在峭壁上定点、测绘,难怪他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

(3)(课件的动画演示4个工作面的施工。

)既然中部凿井法能缩短了工期,为何不用在居庸关?

同样是隧道,两处两种施工方法,这说明了什么?

d.火车经过青龙桥时,詹天佑又设计了“人”字形的线路,那火车是怎么爬陡坡的呢?

(生对照插图读课文,指名学生说,师边动车演示边总结。

e.从詹天佑的做法中,你又感受到什么?

(用自己杰出的智慧和才干报效祖国)

三、总结延伸,想象写话

①总结课文:

强烈的爱国心和杰出的才能使得詹天佑提前两年完成了任务,给了蔑视中国的帝国主义国家一个有力的回击,同时也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事实证实,他的确是一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②各自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出你的自豪、读出你的扬眉吐气。

③想象写话:

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这件事已过去了一百年了,但他伟大的爱国情感和非凡的创造才能仍激励着我们。

当你站在青龙桥车站的塑像下,会想些什么?

请写下来。

④交流评价。

积累内化,课外拓展

①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抄写喜欢的词句。

②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内容,落实小组分工与活动安排等。

 

《匆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

匆匆>

>

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作品。

文中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引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喟。

设计理念

设计多种活动,给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求的学习环境。

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留下足够的空间为学生张扬个性,激扬灵性服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4感受语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2积累语言,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一看图导入,鼓励质疑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夕阳图,很美,很有意境。

请同学们欣赏。

多么迷人的夕阳啊!

我们感谢画家用笔将美丽留下。

美丽可以留下,但是还有什么是任何人都无法留下的呢?

(时间)

同学们,请你们大胆猜想一下。

你的一生能活多少天?

按80岁计算,能有多少天呢?

你们现在已经过了多少天?

过去的日子你留下了什么?

你又什么感受?

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描写时间的文章——著名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匆匆》。

(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课文大意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如轮读,小组读,默读等)来读课文。

2画出最能体现时光特点的词语,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有什么地方读不懂?

3全班抢答,交流学习体会。

三细读课文,感受作者情感,感悟文章道理。

1同桌合作学习,画出与作者有同感的句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指名朗读

(2)小组讨论:

作者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感受?

2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

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1)理解:

徘徊罢了,匆匆罢了。

(2)问一问自己能做什么?

(3)问一问想问的人能做什么?

(4)写话练习

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

我能做——我还能做——

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如薄雪,被初阳融化了,我留着些什么呢?

我何曾有着些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1)反复吟读,体会作者情感。

班级赛读,评出“朗读之星”

(2)仿写

过去的日子如——被——

如——被——如——被——

(3)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思考:

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

用书本的句子或自己的话说一说。

四品读好句感悟文采

(1)品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哪些写法值得你学习,你也来写一写。

(2)指名读佳作,评出“写作小天才”。

五情感倾诉向时间老人告白

同学们,时间老人提示我们短暂的40分钟马上就要结束了,请你想好一句有关时间的格言送给我们身边的人好吗?

学生自由倾诉

六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摘抄你喜欢的句子。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出“军阀、恐怖、宪兵、魔鬼、苦刑、匪徒、舅姥爷”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中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感受革命传统教育。

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

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

教学准备:

①收集关于李大钊的资料。

②自学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激情导入,引发兴趣

同学们,每当清明节时,我们都要祭奠过世的亲人,缅怀离世的朋友。

而每一年清明节,我们更应该想起那些为了中国的解放,为了世界的和平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

我们曾经为黄继光勇堵枪眼而感动,为邱少云烈火烧身而震撼,也为卢沟桥的英雄而振奋,更为狼牙山的壮士而激动。

今天,让我们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一起走进第10课,深深地怀念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革命的先驱──李大钊同志。

二、抓住“回忆”,整体感知

1.自渎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认读生字、生词情况。

3.再读课文,想一想:

按时间顺序,“我”回忆了父亲的哪些事情?

三、品词析句,感悟“革命者”形象

1.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的顺序,默读三部分课文,划出描写父亲语言、行动、表情的语句,然后读一读、想一想:

你眼前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革命者?

2.交流讨论:

a被捕前:

⑴“局势越来越严重……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这段话中哪个词引起了你的特别关注?

(从“坚决、不能轻易、哪能离开”这些词语中能看出父亲很倔强,为了革命,明知处境危险,也坚决不离开。

⑵“那年春天……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父亲为什么而忙碌?

⑶填空:

被捕前的父亲是一位()的革命者。

⑷指导朗读。

b被捕时:

⑴读议句子,填空:

被捕时的父亲是一位()的革命者。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对他们的没有道理可讲的。

⑵分角色朗读。

C法庭上:

重点品析“父亲瞅了瞅我们……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一段:

⑴从“安定”、“沉着”两个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法庭上的父亲是一位()的革命者。

四、回归整体,提升感情

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走进课文的字里行间,再次感受这位坚强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者的英雄气概。

一、简介人物,丰富认识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跟随着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回忆了父亲在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的表现。

李大钊同志入狱后,备受酷刑,但他始终视死如归、大义凛然。

1927年4月28日,在敌人的残害下,李大钊同志第个走上了绞刑架,毫无惧色,从容就义。

时年38岁。

二、回归文本,感悟“父亲”形象

1.在我们眼里,李大钊同志是一位卓越的革命者,在女儿的眼里,李大钊同志是一位伟大的父亲。

课文的字里行间里无不流露出女儿对父亲深深的敬爱。

2.再次朗读课文,划出写“我”心里感受的句子,想一想:

女儿眼里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3.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相关语句感受李大钊同志对孩子的慈爱及在危险面前给予亲人信心与力量的父亲形象。

4.父爱如山。

身为革命者的李大钊不能像寻常的父亲与孩子共享天伦之乐,但父亲爱国、爱党的情怀却给年幼的女儿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因此,当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年后,女儿李星华回忆起这些往事,仍然如昨日般清晰。

三、感悟写法,课外拓展

1.听老师读第一自然段与后三自然段,说一说:

你听出了什么?

a内容上:

女儿为父亲的遇难而痛苦,并深深地怀念父亲。

b写法上:

通过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

2.文中哪一部分内容也采用了前后照应的写法?

(工友阎振山被捕前后)

3.1927年的春天,在局势越来越紧张的时候,李大钊同志每天早出晚归地在干什么?

被捕后,他在狱中又是如何与敌人斗争的?

这些内容文章中没有写到。

请你结合查阅的资料,借鉴“前后照应”的写法,任选一个空白进行补充。

4.交流展示、评价。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人们交流思想情感、传播信息、沟通公共关系的工具。

人类产生了文字,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就离不开这个工具了。

特别是当今时代对新型人才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即既懂专业,又懂管理,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这种人才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必须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

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当成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去做。

但是,对写作感到轻松愉快其乐无穷的学生恐怕是凤毛麟角,而对作文感到困难艰苦忧心忡忡的学生则是成千上万。

不少小学生一遇到作文课就产生害怕的心理,因此也不肯写作文。

还有部分学生则认为自己以后不当作家、记者,写不写作文无所谓,因此也不肯写作文。

那么如何使小学生排除这种畏惧心理呢?

在此,我认为:

一、信任——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

”习作无非是让学生把自己心中的积蓄写出来,表达真情实感。

作为教师只有把学生当成真正的朋友,课内外常和学生一起聊天,谈谈自己的童年趣事以及好的读书习惯。

学生才会身受启发,努力去培养这样的习惯。

同时,要倾听孩子的苦恼,分享他们的快乐,让孩子消除警戒,信任老师。

这样,他们才敢在作文中展现自我。

信任的另一表现就是教师应该把写作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即鼓励学生自由练笔,自由练笔是指小学生不受任何题材、体裁的限制,自由去写作。

从小学生的心理上来讲,他们也许比较喜欢写些日记一类的东西,但绝不愿意让任何人看。

因为很多时候,怀着希望得到老师、父母等长辈的理解、分担的心情,向他人表白一些内心的想法后,往往被长辈认为是思想走了岔道,结果不但不被人理解,还被严词教导了一番。

这样的情况,试问学生还怎么敢自由的表达看法呢?

再者,小学生的玩性很强,和他们讲大道理一点用也没有,很多老师采取压制、限制他们的自由,往往没有什么好结果。

我觉得正确的方法应当是在娱乐的方法上引导他们,让他们明白并自觉地接受一些较好的思想。

在玩好的同时,自愿的去学一些东西,同时感受学与玩的乐趣。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准备一本“文集”让学生自己为文集写序,每周写上一篇自由作文,写不出来的可以摘抄写好文章。

老师不必细改,只须写上些鼓励的话,这样学生就会慢慢喜欢写作,主动练笔了。

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思维是敏感而丰富的,他们用心体会平淡的生活,把思想情感写进“文集”,与此同时观察、表达、组织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体验——是学生迸发写作灵感的原动力

蒙台梭利说过:

“我们只有在儿童身上才能领悟到大自然的雄伟。

”因为儿童有一颗好奇的心,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个富有想象的大脑。

所以,教师要发挥他们的所长,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用童心去看这个世界,去感受生活。

奥妙无穷的自然景观,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为小学生作文提供取之不尽的源泉,蜜蜂酿蜜首先在百花丛中采无数花蜜,学生要写出优秀的作文,应像小蜜蜂一样从多彩的生活和浩渺的书海中采集丰富的花蜜。

著名语文教学专家魏书先生就是一个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写出好文章的高水平教师,他说:

“作文教学的源头是生活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所以教师应创设挖掘积累作文素材的重要途径的各种活动。

如种植花草树木,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走访亲戚朋友,沟通感情理解他人;

参加家务劳动和公益活动,体验劳动滋味等等。

许多学生认为生活平淡无奇,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所以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从热爱生活入手,在接触社会、学校、家庭的过程中,活跃思维,陶冶情操,增长才干,从感受中体验并摄取作文素材,从而激发学生表达和写作的欲望。

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契机,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训练,教给他们各种观察方法,设定观察地点,揭示观察要点,从而主动了解生活,熟悉生活,反映生活。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

“一个人的智慧,从观察天上和地上的实在东西而来,这样得到的知识才牢固。

”可见,观察是作文内容具体深动、真情实感的前提。

有一名语文教师在上课时,这堂并不是语文课,突然天色变暗,大风刮起。

看到学生注意力已转移到窗外,于是教师把握时机,停止授课,干脆让学生静静观察天色。

从乌云密布到起风到下雨再到雨点止,学生都看在眼里,接着教师启发他们,把刚才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便是一篇好文章。

果然,这次作文比上了作文课还要成功,交上来的是一篇篇优秀作文。

再者,最好能让学生以自然为师,让学生在感受,体验的同时,进行习作,这样效果更佳。

记得在写《秋天的校园》时,我带着学生走遍了整个校园,我问他们:

“校园给你们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美丽。

”“空气清新。

”“热闹。

”同学门争先恐后地回答。

我又问:

“为什么你们感觉美丽,空气清新啊?

”“我知道校园里花草树木多,所以美丽。

”“树木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学校里树木很多,所以空气清新。

”就这样,我们边走边讨论着。

最后,来到一个大花坛,我突发奇想让他们来描述一下。

“好漂亮啊!

”一个同学强抢先说。

“各种花争相斗艳,美丽极了。

”又一个同学说。

我说:

“谁能就它们的姿态说说。

”“低着头,好像在睡觉。

”大家轰然大笑,我也笑了:

“是啊,这朵花的确低着头。

这个孩子看到了它的与众不同。

”我接着又问:

“能说得具体一点吗?

”大家都一边观察一边动脑筋。

不一会儿,班长抢着说:

“它们有的昂着头,望向太阳,有的两三个拥抱在一起,有的身子向外张望,有的低着头,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

”“大家感觉怎么样?

”“很像。

”“好!

”“是啊,太好了,”我也高兴地说,“你们观察的很仔细,而且把花写活了,有了人的生气。

”就这样,聊着,聊着,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学生们不但玩得很开心,也逐渐地学会了身边观察事物。

最后写出来的文章具体、形象、生动而富有感情。

总之,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同时给学生一个体验自然的机会,不要枯燥的说教,也不要乏味的灌输,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出发,通过让他们亲身感受的方法,学生觉得写作文不难,不但想写,而且总想写好。

三、适“度”——使学生创作水平更上一层楼的台阶

写好作文不是只靠传授理论概念就可以的,而是要对学生进行一些“度”的训练,以提高作文教学的整体水平。

首先是速度训练,有不少小学生的写作速度很慢,主要是由于写作时思维不集中,思维处于抑制状态,缺乏紧迫感和时间观念等造成的,可以通过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写出一定字数的作文来克服惰性思维,增加紧迫感,从而加快写作速度。

有些小学生作文总是写得不具体,专写短文,进行一定的长度训练有助于学生把作文写得具体生动。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训练学生的能力:

1、把一般短文扩充成较长的文章;

2、充分发挥想象力给简单的短文添上许多细节使之具体形象;

3、把古诗改成具体生动地记叙文。

学生作文中离题、偏题、立意不当、详略失当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需要进行限度训练,即限定一定范围、限定主题等。

通过经常性的练习,可使学生确立中心,围绕中心选材的能力大大加强,还可以根据作文的不同要求限定大概的字数,使学生的作文篇幅既不太长也不太短,同时还能避免产生详略失当的弊病。

另外,进行精度训练,小学生作文常见的毛病是错字、别字、偏字、标点不当、病句、比喻不当、夸张失度等,精确度不高。

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将几段含有各种错误的短文让学生修改,指导学生:

1、看中心是否明确,删去与中心无关的字、句;

2、看布局是否合理,作适当调整;

3、修改病句、错字、别字等,还要注意标点符号是否正确,改错补漏。

教给学生一套基本的写作方法,不要性急,不要两三次作文就要求学生样样俱学,样样俱会,一次作文就让学生学一两种写作技巧就可以了。

久而久之,练得次数多了,学生学习的写作技巧自然就多了,自然就熟练了。

四、阅读——是学生创作优秀文章的必经阶段

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和素材这还不够,还需要有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

把自己的认识情感、体验用生动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苏轼曾言:

“为学之道在厚积薄发”,熟读的过程就是“厚积”的过程。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就是说读和写的关系。

其实,阅读是语文能力训练与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读的过程中,培养语感,感知语文文字的知识的知识和规律,既可以“熟练”文章的条理结构,又在读的过程中开阔了视眼,训练了思维,增长了知识。

(一)从教材入手,激发阅读兴趣

对于小学生,作文要求还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