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学年鲁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857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学年鲁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精品学年鲁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精品学年鲁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精品学年鲁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精品学年鲁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精品学年鲁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精品学年鲁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精品学年鲁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精品学年鲁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精品学年鲁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精品学年鲁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精品学年鲁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精品学年鲁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精品学年鲁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精品学年鲁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精品学年鲁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精品学年鲁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精品学年鲁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精品学年鲁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精品学年鲁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学年鲁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

《精品学年鲁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学年鲁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学年鲁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

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

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

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

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

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

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二、解题

1.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

他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

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他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2.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

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

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听五首诗词录音一遍;

接着听《饮酒》一遍,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跟读。

(2)补充《饮酒》的注释。

喧:

吵闹的声音。

君:

指陶渊明。

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心远地自偏:

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

辨:

说明。

忘言:

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3)教师根据自己的体会范读《饮酒》两遍。

(4)打出课件,同时让学生诵读课文多遍。

(5)指导背诵

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全诗有两个层次:

开头四句为一层。

是说作者虽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里,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如何能做到这样呢?

原来是心灵远离了尘俗的牵缠,那么所居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清静起来了。

“采菊东篱下”以下六句为第二层次,承接“心远地自偏”而写下来。

是说对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欣赏,能获得无限的意趣。

沿着这样的理解去读背,就能比较容易地背出。

2、课文研讨。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解释:

居住在喧嚣的尘世,为什么生活是如此的平静、心灵是如此的安宁呢?

原来是自己保留着一颗远离俗世的心。

这几句语言朴实,却道出了他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自己在东篱下采菊,不经意间看见了南山。

山中的落日,回巢的飞鸟,都显得那样美妙,那么富有人情,都能让人忘记周围的一切,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

但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往往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它。

3、 

对一些重要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明确:

“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

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

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

所以苏东坡也说:

如果是“望”,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

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采,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

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

4、说说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

总体上说,这首诗语言是较为浅显的,结构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远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 

5、学生质疑讨论,教师小结。

从《饮酒》诗的开头四句可以看出陶渊明当时怎样的心情?

探究学习:

诗的开头四句是:

”住在众人居住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

这在当时确实是不易做到的。

从封建社会直至今天,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常常是人们所追求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已成了普遍现象。

惟独作者却是个例外。

因而生出第三句的设问:

“问君何能尔?

”这实在是个令人惊奇而关注的问题。

作为自答结果的第四句更妙:

“心远地自偏。

”我的心灵思想远离了那争名夺利的社会官场,超脱了世俗,疏远了奔波于世俗的车马客,因而我的所居之处也变得僻静了。

作者刚从官场中退隐,一种脱离污浊的由衷之喜溢于言表,他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自我欣慰,其心情当然是舒畅愉快的。

四、课堂训练。

(1)当堂背诵《饮酒》。

(让学生再次整体感悟这首诗。

(2)逐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

欣赏,先要弄懂诗词字面上的意思;

其次运用联想和想像再现诗句所要描述的画面或形象;

接着把握诗所创造出的意境。

同时从内容、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方面加以欣赏,以获得自己的感悟。

五、课堂小结。

(打出投影片。

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

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

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行路难》

【教学目标】

1.鉴赏本诗,理解主题,掌握本诗浪漫诗风的表现手法。

2.在了解创作背景的前提下理解诗人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

3.感悟诗人在逆境中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在了解创作背景的前提下理解诗人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掌握本诗中运用的典故及作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模式】情境诱导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感知文本—纵向主题对比—横向主题开拓—主题升华。

一.创设情境

台湾文学家余光中曾充满豪情地吟咏过这样一句诗: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他在歌咏谁呢?

听听下文你就知道了。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李白!

今天我们就学习李白的一首如水晶般珠圆玉润、晶莹碧透的诗歌《行路难》

二、感知文本

1.整体感知

通过诵读感知:

本诗蕴含的情感是怎样的?

苦闷、愤郁

乐观、自信

2.研读鉴赏

(1)开篇描写了怎样的场景?

情感基调又是怎样的?

从哪可看出来?

a.开篇诗人描写了一个场景:

丰盛的筵席,

金樽、玉盘:

精美的食器

清酒、珍羞:

珍奇的食物(浊酒一杯家成里,三杯两盏淡酒,莫笑农家腊酒浑、樽酒家贫只旧醅)

诗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

开头以极为夸张的笔法领起,写“金樽酒”,“玉盘珍羞”,仿佛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似乎是一首“祝酒歌”。

按我们的理解,李白一酒仙,嗜酒见天真,饮中八仙之一,“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遇有这样的酒席他应是什么样子的?

会须一饮三百杯!

b.欢乐的宴饮中诗人为什么忽而“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这样强烈的反差!

停、投、拔、顾四个连动,形象地把诗人政治失意后,心绪茫然、痛苦悲愤的心情表现出来。

衬出诗人内心的悲苦。

当精神苦闷的时候,美味佳酿也难以下咽。

南朝宋诗人鲍照《拟行路难》第六首开头为: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李白显然化用了这一诗句,不过增加了“对比度”,以乐景写哀,强化了哀的程度。

那么,诗人的悲哀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答案是模糊的,朦胧的,充满“诗意”的。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是一种忧来无端的惆怅,是一种无所适从的迷惘。

c.这样模糊的答案倒底隐含着什么样的真正的原因呢?

是怎样的遭际使李白出现“停杯投箸,拔剑四顾茫然”的情况呢?

此处可加背景。

李白是在天宝元年(742年)来到长安的。

此时唐玄宗已作了31年皇帝。

唐玄宗是一位有为的皇帝,他夙兴夜寐、宵衣旰食、励精图治,开创了繁荣富强的“开元盛世”。

但此时的唐玄宗已经不是这样了,他已经迷醉在唐朝的繁盛景貌中了。

此时,狡猾的高力士已侍奉他11年,奸诈的李林甫为他做宰相已经8年,而24岁的“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杨玉环也以“太真道士”的身份出入宫掖,陪侍在他的左右。

唐玄宗需要的已不再是忠言直谏,而是粉饰太平;

已不再是辅弼大臣,而是逢迎小人;

已不再是开拓创新,而是安享太平。

此时的大唐虽然经济依然繁荣,文化依然鼎盛,军事依然强大,但政治已不再清明。

权谋机诈管控着臣僚,龌龊卑鄙侵蚀着官场,腐败业已产生,黑暗开始降临,危险正潜滋暗长。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白高歌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来到了长安。

那么很明显,才华横溢、品行高洁、行为狂放、志向远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这样的政治环境、官场风气是格格不入的。

他少有忧思家国之作,根本不会顾及自己的妻儿“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

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

”——《别内赴征》以为功名唾手可待。

此时我们为他的狂放不羁而惊叹,但也可以深深感知他遭遇的挫折磨难,内心的愁闷彷徨。

所以度过了近两年纵酒高歌、闲适无聊的生活后李白于天宝三年(744年)选择了离开,重新开始了漫游生活,也重新开始了自由洒脱的漫游生活。

天宝四年,李白将由东鲁南游吴越,行前写了这首诗歌与友人作别,我们可以看作这是他新的理想信念、新的人生抱负的展现。

李白的理想。

李白出京的原因。

今后的去路。

李白的身上浸透着儒家的思想和血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他的理想。

他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即使退而求其次,也应如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杨雄一样以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

他不愿由科举入仕,而向往由布衣而为公卿。

唐玄宗把李白召入朝不过封了个侍奉翰林,典型的御用文人。

在朝廷的官场中,不可企及修齐治平的理想无法实现,李白就纵酒狂歌为乐。

(2)一别京华,前途会去哪,会一帆风顺吗?

“欲渡……”欲渡黄河——冰堵住了,将登泰山——全是雪,回应了题目“行路难”。

是实写还是虚写?

有什么喻意吗?

虚写。

暗喻诗人在长安时的仕途险恶。

(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相传,唐明皇携爱妃杨玉环在沉香亭赏牡丹品美酒,逸兴勃发的唐明皇即宣李白为其撰新歌词助兴。

借着酒力,李白呼来宦官高力士为他脱去皂靴,又唤贵妃为他磨墨。

(此为笑谈,并不可靠)又一说因诗中“飞燕”暗讽杨贵妃胖而得罪她,虽有当时唐玄宗就击节赞赏,但终因行为放浪得罪权贵,被下谗言,赐金放还。

到朝仅二年!

抒写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想有所作为而不能。

想有所作为却事与愿违,有志难申。

暗喻政治的险阻。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行路难…长风…

欲行未行之时,李白想到了什么?

此处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传说吕尚(姜太公)末遇周文王时,曾一度垂钓于磻[pá

n]溪(今陕西宝鸡市东南)。

乘舟梦日边:

相传伊尹(助汤灭夏他为商朝理政安民50余载,治国有方,权倾一时,世称贤相,3代元老。

)在受商汤聘请的前夕,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

吕尚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李白借此表明对自己的政治前途仍存极大的希望。

借用吕尚垂钓的碧溪,伊尹梦舟日边的典故,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象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大的功业。

当他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中来的时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艰难。

瞻望未来,只觉前路崎岖,歧路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

但理想和现实是有距离的,理想不能征服现实,现实也不肯认同理想。

这样的痛苦交织于诗人心中,他终于发出“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的感叹。

诗的结尾,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摆脱气馁,借用南朝时宗悫的话唱出了充满自信与渴望的强音。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无论前路多艰险,总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李白到达了他理想的岸边了吗?

小结:

就整体而言,这首诗起伏跌宕,曲径通幽。

前四句写面对美酒佳肴,“停杯投箸不能食”的苦闷心情。

五六两句揭示自己虽然竭尽全力寻找出路,但阻碍重重,好像到处被冰雪隔绝。

七八两句引用典故,表示自己仍期望能像吕尚、伊尹那样受到君王的重用。

接下来四个短句,抒发了自己在寻求人生道路上的迷惘而急切的心情。

最后两句表达作者决心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实现远大抱负的信心。

全诗感情跌荡起伏,感人至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教学目标设计:

①揣摩诗歌语言。

②品味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③进行朗读训练。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抒情诗,最能体现出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在制定的三个学习目标中,应该以“朗读训练”为重点(当然,也是难点)。

无论是为深入理解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

教学大纲中也要求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俗话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经过考虑,我决定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再附以“揣摩语言”的方式,进而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用具设计、实验教材设计或多媒体展示资料

用PowerPoint制作教学课件,根据教学过程,随堂使用。

(具体见“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一)讲课之前的“开场白”设计

新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要重视师生之间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注:

由于进行优质课讲课比赛,采取易校讲课的方式。

我的授课地点是胶州一中。

学生是高二年级。

我执教的是高三年级的课文——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讲课之前实行抓阄,老师学生互不见面。

怎样跟学生快速沟通,并激发其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和学的任务,为此,我决定临时来一段“开场白”。

) 

临近上课还有一分钟,教师微笑着用平和的语气给学生说这样一段话:

“同学们好,我姓张,来自胶州三中。

三中是一所新学校(注:

2000年5月由胶州师范学校改制办普通高中),我们很注重向先进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学习。

今天来到这里,就是向一中的老师和同学们学习的。

很高兴和大家合作上这一堂课,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课后,我将把同学们的良好学风和美好风范带回三中,传达给三中的同学们。

(分析:

这段话说完后,我发现很多学生微笑地看着我,很友好的样子。

讲课结束以后,一些听课的老师对我说:

这些话很管用,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心抓住了,挺创新的。

说句实在话,创新谈不上,内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在“拉拢”学生,有跟学生套近乎的嫌疑。

实际上,适当地跟学生“套近乎”,目的是为了缩短老师与学生在心理和感情上的距离,以便在课堂上能够很好地合作。

新课程标准强调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应该说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

我的“演技”不算高明,一些优秀教师在一些大型的观摩课和讲课比赛中早已使用。

但在这节课的教和学中,我明显感觉自己给学生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回答问题,积极主动地探究,好几次看似尴尬的“冷场”均“化险为夷”,师生之间交流融洽、配合默契,很好地完成了教和学的任务。

注重了师生之间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拘成规,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二)精心设计导语 

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甫的一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用多媒体在字幕上打出题目)大家都知道,唐朝有两位伟大的诗人,一位是李白,他是浪漫主义诗人,人们把他叫做“诗仙”;

再一位就是杜甫,他是什么诗人?

(学生回答:

现实主义诗人。

教师板书。

)人们叫他为 

“诗圣”。

198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

杜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一场有名的战乱,那就是 

安史之乱。

)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

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

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

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

我们刚学过他的诗歌《登高》。

我起个头,大家一起背诵。

学生背诵完毕,教师用多媒体打出画面凄冷的字幕——《登高》全诗,并用异色突出“万里悲秋常作客”一句)是呵,万里悲秋常作客。

“万里”不是一万里路,“作客”也不是到别人家里吃饭、聊天,而是“居无定所、到处飘泊、客居他乡”的意思。

《登高》一诗即是诗人客居四川奉节时所写,抒发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

但茅屋建造的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

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

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这是一段看起来挺冗长的导语,须耗时约五分钟,很容易有满堂灌之嫌。

而我之所以仍坚持这样做,乃是为了营造出一种浓浓的学习诗歌的感情氛围,从而实现“熏陶感染”、情感教育的目的。

新课程标准重视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要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同时也提出了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传统的教学论研究忽视了教学中的情感问题,把生动、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框框之中。

新制定的课程标准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的和谐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

因此,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把它们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对高二的同学来说,对杜甫的理解,以前也许只限于“三吏”“三别”的一鳞半爪的知识。

补充“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的内容,会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杜甫确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从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对“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

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一段描写“安史之乱”文字,我用了慷慨急昂的语调,抑扬顿挫、满含激情地进行了朗读。

此时,我的心情很激动,同学们也被我的激情所感染。

精心设计的导语营造出了浓浓的学习诗歌的氛围,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中,为下面我进一步顺理成章地提出学习目标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读

鉴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抒情诗。

我为学生设计了三个学习目标:

①揣摩诗歌语言 

②品味思想感情 

经过考虑,我决定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再附以“揣摩语言”的方式,进而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因此,运用诗歌朗读知识,为本诗朗读训练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1、指导学生整体感知,领会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风格,局部则要求学生把握四节诗的情感分别是:

痛惜、痛心、痛苦和忧国忧民。

以此确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与各节的语气。

具体做法如下:

先让学生齐读,并提醒学生在齐读时注意字的读音,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学生齐读完后,教师纠正“俄顷”、“丧乱”、“突兀”、“见此屋”等几个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教师适当进行朗读指导,强调如何深入领会诗的意境,读出诗歌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来。

然后又让学生齐读。

连续齐读二遍之后,再让一个同学单独朗读。

学生读完,教师应肯定其能根据诗歌感情的需要处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优点。

最后,教师进行范读。

要读得声情并茂、抑扬顿挫。

读毕,如果效果好,学生会报以热烈的掌声,使课堂气氛达到一个小高潮。

从而更好的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2、局部赏析

⑴、让学生根据第一个诗节的内容,在“秋风”一词的前面加上一个适当的词语构成偏正短语并且阐述理由。

学生很可能选择“无情”、“猛烈”“凶猛”等词语。

根据是此段中有“怒号”一词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等。

鉴于此,教师可以顺势推理,把第一句改为“八月秋高风猛烈(或无情、凶猛等)”并让学生跟原文比较孰优孰劣,弄清“怒号”的拟人化用法是最佳的。

从而达到“炼字”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从本段中再找出描写风之猛烈的词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