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综合知识整理复习及答案全面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8953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综合知识整理复习及答案全面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综合知识整理复习及答案全面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综合知识整理复习及答案全面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综合知识整理复习及答案全面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综合知识整理复习及答案全面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综合知识整理复习及答案全面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综合知识整理复习及答案全面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综合知识整理复习及答案全面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综合知识整理复习及答案全面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综合知识整理复习及答案全面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综合知识整理复习及答案全面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综合知识整理复习及答案全面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综合知识整理复习及答案全面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综合知识整理复习及答案全面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综合知识整理复习及答案全面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综合知识整理复习及答案全面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综合知识整理复习及答案全面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综合知识整理复习及答案全面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综合知识整理复习及答案全面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综合知识整理复习及答案全面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综合知识整理复习及答案全面Word格式.docx

《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综合知识整理复习及答案全面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综合知识整理复习及答案全面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综合知识整理复习及答案全面Word格式.docx

n  tá

ozuì

3.看拼音,写词语。

yōurá

nmí

yǔché

nlú

njì

yōngjǐ

chó

nggāotí

gāokù

à

ibǎishè

zhēngfā

4.看拼音写词语。

diǎnzhuì

shāowēigēdatuí

nyà

nyǔ

udǐyù

jià

ngyó

uzāogāodǒupé

ng

形近字词

5.给下面的字组成恰当的词语。

崖(_________)栽(_________)嚷(_________)藻(_________)

涯(_________)裁(_________)壤(_________)燥(_________)

6.比一比,再组词。

霄(_________)摊(_________)喝(_________)侯(_________)

宵(_________)滩(_________)渴(_________)候(_________)

籍(_________)排(_________)稠(_________)煌(_________)

藉(_________)徘(_________)惆(_________)惶(_________)

7.比一比,再组词。

弦(_________)轴(_________)胯(_________)崖(_________)

舷(_________)袖(_________)跨(_________)涯(_________)

8.辨字组词。

悼(_________)嚣(_________)探(_________)淹(_________)

掉(_________)器(_________)深(_________)掩(_________)

补全词语

9.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天涯(____)(____)前所(____)(____)重见(____)(____)

得意(____)(____)跃跃(____)(____)头晕(____)(____)

1.鲁滨逊喜欢航海和冒险,到过世界上的很多地方,他希望走遍_____________。

2.现在我要开始过一种世界上____________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了。

3.一听到校体育队要从各个班级中选拔足球运动员,我班几个足球爱好者便_________。

10.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别出心(____)大步(____)星自(____)自受(____)天动地

技高一(____)斩钉(____)铁全神(____)注弄巧成(____)

1.含有一组反义词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

2.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是前无古人、_____________的伟业。

3.“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技术高人一等的人往往能够抢占先机,抓住机遇。

”如果用一个四字词语替换句中画线部分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

11.补充词语,完成练习。

势不可(____)不(____)思索(____)(____)撞撞

(____)(____)不安指手(____)(____)你(____)我(____)

1.画横线的词中填的字读音是(____)画波浪线的词中所填的字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2.可以用来描写人的心理活动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来势迅猛,不可抵挡”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词填空。

对别人______________是不文明的行为,也是对对方的不尊重。

12.补全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两个词语写成一句完整的话。

天(____)(____)角心(____)气(____)(____)(____)天日

前所(____)(____)世(____)(____)(____)知非(____)

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强化

13.按要求改写句子

1.李晓玲对王虹说:

“我要像你一样热爱集体。

”(直接改间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雪对小明说;

“明天我去你家一起写作业。

3.李松说,他做作业虽然准确率高,但速度太慢。

(间接改直接)

4.贝贝说,她家养的小花狗很通人性。

14.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

1.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

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向子)

2.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

(改变语序,使句子意思不变)

3.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左右的星球。

(修改病句)

4.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改变语序,不改变意思)

3.郝副营长深情的说:

“赶明胜利了,我一定要让孩子们在灯光底下学习。

”(改为转述句)

16.按要求写句子。

1.整个小镇被蒙上了悲伤与凄惨的阴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船上的东西有几件不值什么钱。

船上的东西有几件对我来说却很有用。

(用关联词合为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不滑下来,他只得用两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鹅的羽毛。

(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男孩想摆脱他们,但是那些鸡在他后面追着叫着,很吵。

(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填空

17.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__________。

儿童相见不相识,________________。

2.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穷人》这篇文章是____国作家__________写的。

他的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作。

4.《桥》这座桥,不是一座小小的木桥,而是一座_____________,一座_____________之桥。

全文赞扬了老支书__________________的崇高品质。

18.日积月累来填空。

1.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__。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2._________________,万水千山只等闲。

(《七律·

长征》)

3._________________,怜子如何不丈夫。

(《答客诮》)

4.我们常说的“五彩”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原名________。

文章以________为顺序,细致地描写了老北京春节的一系列________,重点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几天,反映出老北京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愿。

2.《腊八粥》是作家________的作品,写出了一家人__________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_______和对家庭亲情的_______。

3.《迢迢牵牛星》选自___________。

此诗借民间传说中______、______(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___________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______。

4.《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______的诗作。

全诗前两句______,后两句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寒食》是一首_____诗,诗中的名句:

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

2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草原》的作者是著名作家_______。

他笔下的草原让人神往:

“这种境界,_________,________;

既愿__________,又想______________。

2.“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句诗运用______和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红军战士_________的精神。

3.学习这几个单元,我们认识了_______的桑娜夫妇,_______的老书记,______的狼牙山五壮士。

阅读理解

21.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敬畏规则

①一位出国探亲回来的女士,向我说了这么一个见闻。

一次,她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公交站台等车。

等车的有十几个人,人们很自觉地排起了队。

排在她前面的是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

大概他有些口渴了,就跑到路边一个自动售货柜上买了一瓶饮料。

就这短短一会儿工夫,又来了几个人排在了队伍后面。

那小男孩过来后,径直站到了队伍最后面。

我看见了,就招呼他排到我前面来,因为他刚才排在我前面的。

小男孩摇摇手,羞涩地笑道,不啦,我刚才脱离了队伍,如果再排在那里,这是不符合规则的。

②这位女士不无感慨地说道,一个小孩在他脑海里,规则意识已根深蒂固,没有任何纪律和约束,完全是一种自觉行动。

这种自觉行动,就是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

③阅读季羡林的散文集《留德十年》。

在书中,看到有这样一个情节描述:

二战时,盟军进入到大反攻阶段,苏联红军完成了对德国柏林的包围,德国百姓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中,食物短缺,燃料匮乏。

由于德国冬季非常寒冷,燃料缺乏可能导致许多居民冻死。

为了生存,一些居民开始进山砍伐树木,当作燃料取暖用。

当时的德国行政管理名存实亡,权力处于真空状态,一切都处于无政府状态。

战争结束了,人们惊讶地发现,全德国没有发生一起居民滥砍乱伐事件,他们全部忠实地执行了规定:

只砍枯藤朽木。

④季老由衷地感叹,循规蹈矩,一丝不苟是德国人遵守的一条规则,任何时候都不会破坏规则,这已经深入到人们的骨子里,即使处于无政府状态中,也不会改变。

⑤敬畏规则,才会有公平正义。

敬畏规则,其实就是敬畏我们人类自己。

1.选文围绕“___________”,主要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件事。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能不能删去?

为什么?

3.根据不同的目的,重点阅读的段落也不一样。

如果想了解德国人遵守规则的故事,应该重点阅读第______段;

想了解季老对此事的看法,应该重点阅读第______段。

22.课外阅读。

索溪峪的野

一走进张家界索溪峪,脑子里一切意念便都净化了,单单地剩下一个字:

野。

山是野的。

桂林太秀了,庐山太俊了,泰山太尊了,黄山太贵了——它们都已经“家”化了。

人工的雕琢,赋予的毕竟是人工的美,这种人工的美,是不能与索溪峪的山比美的。

索溪峪的山,是天然的美,是野性的美。

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

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游人仰头而掉帽,望石而惊心。

什么“一线天”,什么“百丈峡”,闻名就使人胆颤。

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

不是一峰独秀,也不是三五峰呼应,而是千峰万仞绵亘蜿蜒,“十里画廊”,“西海峰林”,令人浩气长舒。

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

直插云天,敢戏白云,横拦绿水,敢弄倩影;

旁逸斜出,则崛起巍巍“斜山”,抱伙成团,便高筑峰上“平原”,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亭亭玉立,好似“窈窕淑女”……

水是野的。

索溪象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它尤其爱跟山路哥哥闹着玩:

一会儿手牵手,并肩同行;

一会儿横铲一脚,将山路拦腰截断。

山路哥哥倒不十分害怕,它请树木大叔帮忙,五根大树往索溪身上一搭,反从索溪身上跨过去了。

山路哥哥还找石头弟弟帮忙,几块巨石一垫,山路便化成一条虚线,一跳一跳地从水中过去了。

山路还有更巧妙的办法,它在河床上垫一排大卵石,从水底下一个猛子扎过去。

这样的“路”,还可以过汽车。

我们到黄龙洞去,六过索溪水,解放牌卡车就是从这水下的卵石路上开过去的。

汽车吼叫着,车身摇晃着,水花四溅着,卵石挤碰着,我们的心也砰砰直跳……平生没走过这么“野”的路!

在这样的山水间行走,我们也渐渐变得“野”了起来。

城里戴眼镜的姑娘,一边攀缘,一边大嚼着煮熟的玉米棒;

年过花甲的老叟,在石块间蹦来跳去,温习着童年的功课。

遇上突然横在面前的山溪,一队人全都手提皮鞋、丝袜,踩着乱石,从齐膝的水中趟过去……满山的嘻嘻哈哈,满溪的亲亲热热。

人们,全在这山水中反朴归真,全无了市井中的那股俗气。

1.读短文,用一个字概括下列风景名胜的特点。

桂林(_____)庐山(_____)

泰山(_____)黄山(_____)

2.短文紧紧围绕“野”字,写了______,______,______。

3.认真读短文的第二、三自然段,比较两个自然段在写法上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写:

如果来到索溪峪,你会怎么野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

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

“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

”父母一脸笑意:

“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

“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

“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能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

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就用他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

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年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

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

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迈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

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

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

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

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地很寂寞。

于是,我说,我会常常来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地,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中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注意父亲的神情。

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

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太太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太太。

依然记得那天父亲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

“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

我也终于明自,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

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

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文中画“”的句子是____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人围了过来。

我有些惭愧……”“我”感到“惭愧”的原因是()

A.被许多人看着。

B.“我”没有拦住邻家孩子。

C.闯祸之后想一走了之。

D.“我”觉得自己长大了。

3.“我”闯祸之后回到家,本以为会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父亲这样做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围绕“长大”的含义这个中心,写了“我”曾经把作为长大的标准,最终“我”在一次祸后意识到“长大”的真正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怀和教育,请从文中举出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6.“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

”你觉得这句话对吗?

说说你的理解。

24.阅读与理解。

老藤椅

婷在帮妈妈清理杂物的时候,扔掉了那把老藤椅。

它真是太老了。

那个外祖母用了很久很久的老家具。

①婷在刚有了记忆的时候,就记住了家里有这么一把老藤椅。

她还记得外祖母坐在椅子上,婷坐在她的怀里,听她用浓重的乡音讲故事、唱歌谣。

外祖母去世后,它成了妈妈的专座。

②在以后的日子里,婷从小学升入中学,老藤椅修了一次又一次。

妈妈修得很认真,用布条儿缠,用线绳儿绑。

③前年夏天,老藤椅老得发出了吱吱扭扭的叹息声。

妈妈请来了一位老工匠,他用了一整天的时间,拆掉了那些布条儿、线绳儿,换上了新的藤条儿,老藤椅精神焕发了。

真没想到,老工匠索要的修理费,几乎可以再买一把新藤椅。

但是,妈妈二话没说,慷慨应允了。

那一夜,妈妈坐在老藤椅上安详地读书、看电视,那表情比买了新沙发还高兴。

婷到过许多同学的家,他们的家具都在不断更新。

这几年,婷的家也换了新颜。

可是,④她总觉得这把老藤椅与这些新家具不协调,就像在一座座美轮美奂的新楼里,还藏着一所旧房子。

今天家里大扫除、大清理,婷趁妈妈不在家的时候,⑤她自作主张地把老藤椅扔掉了。

现在,妈妈知道了女儿擅自扔掉了她的老藤椅,她竟急得不知所措。

她都来不及发脾气,就跑到楼下的垃圾站去找。

啊,她看见邻居一个五岁的小女孩,把老藤椅搬到树荫下,正坐在上面看一本画报。

小女孩见婷的妈妈走到她面前微笑着看她,她说:

“坐在这老藤椅上,就像奶奶抱着我。

妈妈听了小女孩的话,笑得很甜。

此刻,婷已经站在妈妈身边,也听到了小女孩的话。

她忽然悟到妈妈为什么如此珍爱这把老藤椅。

那天,婷把老藤椅擦拭干净,帮妈妈搬回家。

1.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  )

A.婷B.妈妈C.外祖母D.小女孩

2.妈妈“那表情比买了新沙发还高兴”。

联系下文,妈妈高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妈妈在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

B.妈妈仿佛回到了外祖母的怀抱。

C.妈妈坐在老藤椅上感觉很舒服。

D.坐在老藤椅上是妈妈多年的习惯。

3.妈妈听了小女孩的话后为什么笑得很甜?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妈妈能深刻体会小女孩坐在藤椅里的感受。

B.小女孩的话与妈妈的内心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C.妈妈想到了自己坐在老藤椅里就像母亲抱着她。

D.为小女孩的天真无邪而高兴。

4.文中画线的句子中,哪几句体现了老藤椅的“老”?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5.请你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婷为什么“忽然悟到妈妈为什么如此珍爱这把老藤椅”了?

作文

25.习作。

请写一篇自己参加过的一次活动或者运动会。

题目自拟。

注意抓住某一个精彩的场面来叙述要清楚,情节要合理,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字数不少于4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