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年海淀区年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9101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08年海淀区年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1208年海淀区年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1208年海淀区年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1208年海淀区年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1208年海淀区年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1208年海淀区年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4页
1208年海淀区年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4页
1208年海淀区年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4页
1208年海淀区年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4页
1208年海淀区年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4页
1208年海淀区年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4页
1208年海淀区年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4页
1208年海淀区年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4页
1208年海淀区年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4页
1208年海淀区年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4页
1208年海淀区年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4页
1208年海淀区年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4页
1208年海淀区年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4页
1208年海淀区年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4页
1208年海淀区年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08年海淀区年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1208年海淀区年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08年海淀区年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208年海淀区年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天然气用作清洁燃料

17.已知一种碳原子可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该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核外电子数为

A.2B.6C.8D.14

18.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16B.原子序数为16

C.属于金属元素D.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

19.鉴别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B.闻气体的气味

C.插入带火星的木条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20.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

其中能够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一组现象是

①图1铜片上白磷燃烧②图1铜片上红磷未燃烧

③图1水中白磷未燃烧④图2水中白磷燃烧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

21.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

物质

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丁的化学式相同

B.只有丙物质属于单质

C.若16g乙参加反应,则生成的丙质量为32g

D.反应中,反应物分子中所含氧原子总数是生成物分子中所含氧原子总数的2倍

22.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Na2CO3和CaCO3固体粉末

加足量稀盐酸

B

除去CO2中的CO

通过足量NaOH溶液

C

检验NaCl溶液中含有Na2CO3

加适量CaCl2溶液

D

除去CaO中的CaCO3

加足量水

23.镍氢充电电池有着广泛应用

,镍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

对上述反应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③是复分解反应

B.镍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C.反应②既是中和反应,又是置换反应

D.Ni(OH)2、NiO2和NiCl2中Ni的化合价都相同

24.下图是收集某气体的装置。

由实验装置推测该气体的有关性质可能正确的是

25.下表中的选项不符合右图所示曲线的是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30分。

26.(5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生活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填字母序号)。

(2)为了减少“白色污染”,在超市购物时,国家提倡。

(3)人类摄取的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素有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和。

当人体缺时,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4)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垃圾有:

①鸡蛋皮,②废纸,③烂菜叶,④牛奶袋,其中属于厨余垃圾的是(填数字序号)。

27.(6分)物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等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1)铁在生活中可用于制作炊具,因为它有良好的延展性和________性。

(2)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________。

(3)氢氧化钙常用作建筑材料,因为其吸收二氧化碳会生成坚固的________(写化学式)。

(4)“洁厕灵”可以有效清除污垢,除去异味,其有效成分为盐酸。

它不能用于清洁大理石制品,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5)“管道通”可使堵塞的管道畅通无阻,其管道疏通剂的有效成分为氢氧化钠,在使用时不能与“洁厕灵”混合使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6)“漂白精”可以快速漂除衣物污渍,其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若与“洁厕灵”混用,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

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X↑+H2O,则X的化学式为。

28.(6分)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10℃时,在100g水里溶解_________gKNO3时,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2)右图为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则表示NaCl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_(填“甲”或“乙”);

其中温度t的范围可能在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10℃~20℃B.20℃~30℃

C.30℃~40℃D.40℃~50℃

(3)1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35gNaCl和KNO3固体,加热到60℃时,NaCl溶液为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加热前后,有关两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10℃时,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B.60℃时,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加热前后,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加热前后,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29.(6分)工业上用硫铁矿石(主要成分FeS2)在沸腾炉中焙烧,经过一系列反应,得到硫酸。

焙烧后的矿渣用于炼铁。

其转化过程如下(部分条件和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出现的含硫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填化学式)。

(2)FeS2中的铁元素是+2价,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3)写出②处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2000t含杂质30%的矿渣炼铁,理论上可得到含铁98%的生铁质量为_________t。

(4)在煤炭燃烧过程中也会产生SO2。

工业上将煤燃烧产生的烟气通入吸收塔,用石灰水淋洗,外加氧气的作用,使之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0.(7分)实验小组的同学研讨初中常见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时,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中的每一步均有明显现象,实验操作及部分现象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溶液一定呈性(填“酸”或“中”或“碱”)。

(2)气体D的化学式为。

(3)步骤②的实验现象为。

(4)E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5)B溶液的溶质由两种元素组成,④中产生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实验后将盛有C固体烧杯中的上清液取出少量,继续加入E溶液,仍有C固体析出,已知A与E中的阳离子相同,则实验后所得溶液含有的溶质为。

三、实验题(共3个小题,共19分。

31.(6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①,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序号,下同)。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32.(5分)下图荣获2011年德国红点设计大奖的“示压瓶”,由湖南科技大学的七名同学创作,在它的瓶盖顶部用了软质材料,使之可以轻易的识别出瓶内气压大小,如在示压瓶中装入碳酸饮料,摇动后瓶盖中部凸起,警示打开瓶盖时有喷出的危险。

(1)取一个示压瓶,加入一种固体和一种液体,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盖中部凸起,过了一会儿又恢复原状。

则加入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写出一组);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2)另取一个示压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迅速倒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子变瘪且瓶盖中部凹陷,过了一会没有恢复原状。

此实验能否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填“能”或“不能”),其原因是__________。

33.(8分)在户外聚会时,化学老师点燃了一支自制的蜡烛,同学们发现这支蜡烛不易被风吹灭,原来在蜡烛的棉芯里藏了两根相互缠绕的银白色金属丝。

老师指出金属丝的成分可能是Mg、Al、Fe中的一种或两种。

回校后,老师提供了Mg、Al、Fe三种已知金属和MgSO4、Al2(SO4)3、FeSO4、CuSO4四种盐溶液,以及未知金属的样品。

指导同学们先进行了参照实验,之后探究未知金属的成分。

(1)三种已知金属的参照实验

试剂

Mg

Al

Fe

MgSO4溶液

有气泡产生。

Al2(SO4)3溶液

有大量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金属表面有白色固体附着。

FeSO4溶液

有大量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金属表面有灰黑色固体附着。

试管底部有灰黑色固体析出。

CuSO4溶液

有大量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金属表面有红色固体附着。

一段时间后金属表面有红色固体附着。

用“▲”标记的实验有相同的现象,“▲”处应记录的是;

表中的“灰黑色固体”的成分为_________。

Al与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未知金属成分的探究

该小组同学将两根未知金属丝分开,如图所示放入CuSO4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

通过与参照实验对比,可以获得的结论是:

两种金属丝的成分不同,有气泡冒出的金属丝成分是。

用老师提供的试剂再进行一个实验,就能证明另外一种金属丝的成分,实验方案为。

(3)实验反思

同学们在反思实验原理时,提出还可将另一种金属直接放入稀硫酸或稀盐酸中,有的同学认为可以通过“金属产生气泡的快慢”这一现象进行判断,有的同学认为这种判断依据不够合理,理由是。

但是“将另一种金属直接放入稀硫酸或稀盐酸中”还是可以判断出金属的成分,依据的现象是。

四、计算题(共2个小题,共6分。

34.(3分)氯化锌是一种化工原料,可用于电池、电镀、医药和工业水处理等行业。

工业

上,将氧化锌加入盐酸中进行反应,制得氯化锌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欲制得1360g氯化锌,计算需要加入氧化锌的质量。

 

35.(3分)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容易吸水和变质。

实验室中有220g久置的的氢氧化钠固体

样品(假设样品中各成分的分布是均匀的)。

某实验小组从该样品中取出20g,加热烘干其中的水分,得到18.6g固体。

向所得固体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得到10g沉淀。

对上述数据分析计算后,该小组同学向剩余的氢氧化钠样品中加入了一定量的氢氧化钙粉末和水,充分反应后,过滤,恰好得到了10%的氢氧化钠溶液。

计算加入的氢氧化钙和水的质量。

2012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化学参考答案2012.5

1.B2.D3.A4.B5.B6.C7.A8.C9.D10.D11.C12.A13.B14.A15.C16.B17.B18.C19.C20.A21.C22.C23.B24.C25.B

26.(5分)

(1)A

(2)用布袋代替塑料带(或重复使用塑料袋,答案合理给分)

(3)蛋白质钙(Ca)(4)①③

27.(6分)

(1)导热

(2)CaO+H2O====Ca(OH)2(3)CaCO3

(4)CaCO3+2HCl====CaCl2+H2O+CO2↑

(5)HCl+NaOH====NaCl+H2O(6)Cl2

28.(6分)

(1)20.9

(2)乙B

(3)不饱和BC(2分,全对给分,错选、漏选不得分)

29.(6分)

(1)SO2、SO3

高温

(2)-1

(3)3CO+Fe2O3====2Fe+3CO21000(2分)

(4)2SO2+2Ca(OH)2+O2====2CaSO4+2H2O

30.(7分)

(1)碱

(2)CO2

(3)红色液体变为无色

(4)Na2CO3

(5)Na2CO3+2HCl===2NaCl+H2O+CO2↑

(6)NaCl、CaCl2、酚酞(2分)

(此题答案合理给分,如(4)可以是K2CO3,但(4)、(5)和(6)的答案要对应。

31.(6分)

(1)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

(2)B

(3)2KMnO4===K2MnO4+MnO2+O2↑AC

32.(5分)

(1)

可能的组合

解释原因(共2分)

I

氧化钙固体和水

反应放热,瓶内压强先增大,(1分)降温后恢复至大气压强(1分)。

II

氢氧化钠固体和水

溶解放热,瓶内压强先增大,降温后恢复至大气压强。

(2)不能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或与水反应),也会发现瓶子变瘪、瓶盖中部凹陷,且没有对比实验

33.(8分)

(1)无明显变化Fe2Al+3CuSO4====3Cu+Al2(SO4)3

(2)Mg

在试管中加入FeSO4溶液(1分),将另一根金属丝插入其中。

若金属丝上无明显变化,

则证明该金属丝是铁丝;

若一段时间后试管底部有灰黑色固体析出,则证明该金属丝

是铝丝(1分)(共2分)

(3)未知金属只有一种,没有用参照金属对比,无法判断金属的种类(或无法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溶液是否变成浅绿色

34.(3分)

解:

设需要加入氧化锌的质量为x。

ZnO+2HCl====ZnCl2+H2O

81136

x1360g…………(1分)

…………(1分)

x=810g…………(1分)

答:

需要加入氧化锌的质量为810g。

35.(3分)

解法一:

因为20g样品烘干后得到18.6固体,加入石灰水后得到10沉淀

所以剩余200g样品中含有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固体共有186固体,

加入熟石灰后得到碳酸钙100g。

设样品中碳酸钠质量为x,加入氢氧化钙的质量为y,反应生成NaOH的质量为z。

Na2CO3+Ca(OH)2====CaCO3↓+2NaOH

1067410080

xy100gz

y=74g…………(1分)

x=106gz=80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86g–106g+80g=160g

所得溶液中水的质量为160g÷

10%–160g=1440g

所以加入的水量为1440g–(200g–186g)=1426g…………(1分)

解法二:

设20g样品中含有的碳酸钠质量为x

106100

x10g

=

x=10.6g…………(1分)

所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水的质量分数为1-53%-40%=7%

设加入氢氧化钙的质量为y,反应生成NaOH的质量为z

1067480

(220-20)g×

53%yz

y=74g…………(1分)

z=80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20g–20g)×

40%+80g=160g

所得溶液中水的质量为160g÷

所以加入的水量为1440g–(220g–20g)×

7%=1426g…………(1分)

加入的氢氧化钙质量为74g,加入的水质量为1426g。

2011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初三化学

2011.5

1.本试卷共8页,共四道大题,35个小题,满分8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

3.试题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将答题纸交回。

4.请使用蓝色或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答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Mg24Cl35.5K39Ca40Fe56Cu64I127

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2.下列图示中的水,可以看作纯净物的是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

B.硅

C.铝

D.铁

4.从燃烧产物对环境影响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氢气

B.汽油

C.酒精

D.天然气

5.关于生活中常见的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B.高锰酸钾紫色溶液用来作酸碱指示剂

C.食盐可用于调味和腌渍蔬菜、鱼、肉等

D.小苏打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6.氮肥能使作物枝叶茂盛,叶色浓绿。

下列物质中能用作氮肥的是

A.Na2SO4B.KClC.Ca(H2PO4)2D.NH4HCO3

7.将少量下列物质混合,充分振荡后形成溶液的是 

A.植物油和水

B.蔗糖和水

C.洗涤剂和油污

D.泥沙和水

8.要配制50g5%的NaCl溶液,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A.托盘天平、量筒、烧杯、试管、玻璃棒

B.托盘天平、量筒、烧杯、酒精灯、玻璃棒

C.托盘天平、量筒、烧杯、胶头滴管、漏斗

D.托盘天平、量筒、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

9.下图所示操作中,正确的是

10.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有发光、放热现象

B.CO2会导致全球变暖,所以大气中CO2越少越好

C.所有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都伴随着热量放出

D.人类应更多地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1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易溶于水

B.一氧化碳会导致煤气中毒

C.二氧化碳无毒,但是不能供给呼吸

D.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2.出土的古文物中,金器保存完好,铜器表面有锈迹,而铁器锈蚀严重。

这表明金、铜、铁的金属活动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A.金、铜、铁

B.铁、金、铜

C.铁、铜、金

D.铜、金、铁

13.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C.氯化钠溶液用于选种D.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

14.下表是某些农作物生长最适宜的pH范围:

农作物

甜菜

小麦

大豆

pH

4.5~5

7~7.5

6.2~7.5

6.5~7.5

某地区的土壤呈弱碱性,你认为该地区最不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A.茶

B.甜菜

C.小麦

D.大豆

15.“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下图表示反应中的各种分子,其中不同的球表示不同种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B.此反应是置换反应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D.此反应中的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

1

16.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C.最终瓶中剩余的气体是纯净的氮气

D.实验时,只取用极少量红磷,可减少污染且不影响实验结果

17.下列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18.某同学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时,归纳成如右图所示的关系。

图中A、B、C、D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其中不正确的是

A.紫色B.蓝色C.红色D.无色

9.区分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需区分的物质

实验方法

白酒和白醋

①观察颜色②闻气味

食盐和白糖

①加稀盐酸②加水溶解

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

①点燃闻气味②观察色泽

酸性厕所清洁剂与碱性厨房清洁剂

①测pH②加石灰石

20.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反应原理的是

①用氢氧化钠溶液洗去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②用稀氨水涂抹在被蚊虫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

③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④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

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1.臭氧(化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