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通用版)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60164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176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通用版)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6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通用版)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6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通用版)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6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通用版)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6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通用版)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6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通用版)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6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通用版)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6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通用版)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6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通用版)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6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通用版)Word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6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通用版)Word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6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通用版)Word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6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通用版)Word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6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通用版)Word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6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通用版)Word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6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通用版)Word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6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通用版)Word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6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通用版)Word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76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通用版)Word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76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通用版)Word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176页
亲,该文档总共1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通用版)Word下载.doc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通用版)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通用版)Word下载.doc(17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通用版)Word下载.doc

施工总平面布置详见附件五。

二、施工道路布置:

为了满足土方开挖填筑、混凝土浇筑、水泥、钢材等材料运输,需修建场内施工道路。

场内施工道路沟通进场公路、生活区、办公区、生产区,其布置原则:

(一)充分利用发包人已修建的道路,新修的施工主干道与发包人提供的主干道相连,施工支线与施工主干线相连。

(二)初期施工道路结合后期施工道路布置。

(三)开挖与混凝土浇筑施工道路统筹考虑。

(四)有利于场内机械化施工运输。

三、施工临时设置布置

临时设施主要布置有施工供水、供电、通讯及综合加工厂(混凝土拌合站、模板加工车间、钢筋加工车间、机械修配站)各种库房。

临时设施均布置在发包人指定的主要临时设施占地范围内。

各种临时设施的规模均按施工强度确定。

施工供水强度为36m³

/h;

施工供电最大负荷为300kw;

钢筋加工生产能力为3t/班;

临时设施总建筑面积为500㎡,总占地面积为3000㎡,其布置说明及规模、强度确定详见以下章节。

四、办公及生活福利设施布置

生活及福利设施均布置在发包人指定的生活区营地内,按月平均施工人数确定生活及福利设施规模。

主要布置有办公房、职工宿舍、职工食堂、锅炉房、行政车库、职工浴池、医务所等。

总建筑面积为350㎡,占地面积为1000㎡。

五、施工临建设施布置

(一)施工供水

本工程的施工供水主要包括生产、生活用水及场区消防供水。

1.生产、消防供水

根据招标文件,结合施工总布置的原则,采用生产、消防同一供水系统供水。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施工场区消防用水量标准,同一时间内的火灾起数为一起,扑灭一起火灾需用流量为:

10L/S(36m³

/h),需CA141消防水车两台,并在施工场区主干道旁设置一处地下式消防取水井,消防取水井内的消火栓同施工供水系统的主干管相连,以满足消防供水需要。

本工程的施工用水主要为土方开挖、填筑及混凝土浇筑施工,另为施工机械及施工辅助企业用水。

根据上述各用水部位确定最大供水流量并用消防供水流量校核。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各单项工程施工用水量标准,施工用水量计算采用公式:

qs=N1q0k1k2/1000Ty

qs——某单项工程某月日高峰用水量;

N1——该项工程该月施工强度;

q0——该项工程用水量指标(土方机械施工350L/100m³

混凝土养护按28d,5600L/m³

);

k1——不均匀系数,取1.15~1.20;

k2——未预见用水量系数。

经对单项工程施工用水量以及施工机械用水、施工辅助企业用水量的计算,并用消防用水量进行校核,确定生产供水系统高峰日最大供水流量为36m³

/h。

生产用水采用重力式供水。

设置蓄水池一座,容积80m³

生产供水系统取水方式为渗井取水,井内径为3.0m。

井内安装两台UL-2154A潜水泵,(P=11kw,H=35m,Q=50m³

/h)(一用一备)满足施工供水需要。

2.生活供水

生活供水系统水源采用深井取水,在生活区内打一眼深水井,根据招标文件提供的水文地质资料,根据施工总进度的安排的施工高峰人数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生活用水量标准及小时变化系数,施工所在地区、施工场区每人每天用水量标准为日最高30L/(人·

日),小时变化系数为2.5;

由此计算出生活用水最大小时用水量为2m³

一眼井涌水量可以满足生活用水需要。

供水时,由管井内一台150QJ10-50/7(P=3kw)水泵供水至生活区内设置的2m³

高位钢板水箱,供水至各用水点。

所有的生活供水管路,均需埋地铺设,埋地深度应满足防冻要求,保证施工生活用水需要。

施工供水系统主要设备及工程量表见附表2.1.1。

(二)施工、生活排水

1.施工排水

排水采用水泵和φ108钢管排水。

在作业面挖集水坑,用2寸潜水泵将积水经钢管排到统一集水井。

为了保护环境,在工作面以外设置污水处理沉淀池,施工用水先由集水坑排入沉淀池澄清,再排放到水沟流走。

沉淀池容积为24m³

断面尺寸为4.0m×

6.0m,深度为1.0m。

2.生活区污水的排放

生活区周围设置排水沟,将雨水有序排出,生活污水通过下水道排至化粪池内处理后,再进行排放。

根据生活区污水排放量,生活区内设置一个10m³

的化粪池。

(三)施工供电

1.施工供电标准

(1)遵循GB50052-95《供电系统设计规范》,参照《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手册》和其他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进行设计。

(2)根据现场施工范围及施工设备设置。

2.主要施工用电负荷

给排水及降水设备负荷,桩机设备负荷,钢筋、模板加工设备负荷,混凝土拌和设备负荷,施工照明用电负荷等,合计约为300kw。

3.施工供电设备

从发包人指定的线路接口,采用50mm2架空线路供电。

在混凝土拌合站附近位置安装S9-630kvA/10kv变压器一台,供施工区及混凝土施工等。

在施工临设区安装S9-400kvA/10kv变压器一台,供钢筋、木材加工及生活区等用电。

4.自发电电源

根据招标文件相应章节,本工程60%用电量来自自发电的方式,同时为防止意外停电造成重大事故,配备四台50kw柴油发电机(混凝土拌合站一台、施工临设区一台、涵闸施工现场一台、生活区一台),以满足正常生产及生活使用。

(四)施工照明

1.施工照明及生活用电设计标准

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手册》,《现代建筑电气设计施工手册》及有关标准规范进行设计。

2.各施工区照明

施工区机械施工照明度按1~2w/㎡计,采用3.5kw镝灯照明。

施工临建设施区照明度按1.5w/㎡计,采用3.5kw镝灯照明。

3.生活区照明

办公室照明度按10w/㎡设计,生活福利设施照明度6~8w/㎡设计,主要道路照明度1~2w/㎡计,采用8~10盏250w水银马路弯灯照明。

(五)配电设施

主要施工配电设施见附表2.1.2。

(六)施工通讯

1.施工通讯设计标准

施工通讯主要为了满足施工生产调度,各部门办公联系以及对外工作业务联系。

根据施工生产规模,可选择对讲机,满足施工对内联络,与当地电信部门联系安装两部程控电话,以满足对外联络。

2.施工通讯布置

在办公区安装一台无线对讲机。

主要施工通讯设备配置见附表2.1.3。

(七)施工辅助企业

1.混凝土工厂

(1)厂址选择

本标段工程混凝土工厂厂址选择将主要依据以下原则:

①混凝土工厂的建设和生产活动,要避免同其他施工活动互相干扰。

②厂址应便于拌和站接受各种材料和运出混凝土。

为减少运输途中混凝土分离,坍落度损失以及温度变化,拌和站应尽量靠近浇筑地点。

③厂址选择在地质良好、地形比较平缓处。

若为软基,则要求地基土质均匀,承载能力大于2kgf/cm2,最低不低于1.5kgf/cm2。

(2)生产能力确定

①混凝土高峰月的浇筑强度

Qm=KmV/N

式中:

Qm——混凝土的高峰月浇筑强度,m³

V——在计算时段内由该混凝土厂供应的混凝土量,3000m3;

N——相应于V的混凝土浇筑月数,取5个月;

Km——月不均匀系数,取1.6。

经计算得Qm为960m³

②混凝土工厂小时生产能力

从月高峰强度换算成工厂的小时生产能力Qh,可按下式计算:

Qh=KhQm/(20×

25)

Qh——小时生产能力,m³

Kh——小时不均匀系数,取1.5;

经计算得Qh为2.88m³

③按混凝土初凝条件校核小时生产能力

混凝土分层浇筑时,必须在前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及时浇筑下一层混凝土,此时混凝土工厂的小时生产能力Qh必须满足下式的要求:

Qh=1.1FD/(t1-t2)

式中F——最大混凝土块的浇筑面积,取50㎡;

D——最大混凝土块的浇筑分层厚度,取1m;

t1——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3.0h;

t2——混凝土出机后到浇筑入仓所经历的时间,取0.5h。

计算得Qh为20m³

/h,施工过程中拟投入二台0.75m³

拌和站,该拌和站生产能力为30m³

/h,可以满足混凝土浇筑高峰期日强度。

混凝土拌和站布置详见附图2.1.2及附图2.1.3。

2.模板加工车间

主要承担本工程施工期间所需的模板加工及房屋建筑构件及其它部位模板的加工任务,本工程涵闸混凝土施工模板以组合式钢模为主,个别角隅部位采用木模。

故本工程木材需用量较小。

所需工厂建筑面积为90㎡,占地500㎡。

其主要经济指标详见施工临设特征表。

模板加工场布置详见附图2.1.4。

3.钢筋加工车间

承担本标段的钢筋加工,本工程钢筋加工总量80t。

生产规模确定:

根据公式PS=ΣQiNiK1K2K3/n1n2式中

PS——钢筋加工厂的班产量,t/班;

n1——月工作天数,取25d;

n2——每天工作班数,取1班;

K1——由月换算到天的不均匀系数,取1.2;

K2——富裕度系数,取1.1;

K3——钢筋加工损耗系数,取1.04;

Qi——混凝土浇筑高峰月中各分项工程的混凝土月浇筑强度,m³

/月;

Ni——各分项工程每m3混凝土的钢筋含量,t/m³

ΣQiNi——高峰月钢筋需用量,取30t/月。

经计算确定钢筋加工厂生产能力为1.65t/班,工厂建筑面积为80㎡,占地200㎡。

钢筋加工场布置详见附图2.1.5。

4.机械修配站

机械修配站主要承担本工程施工机械的维修及养护,其建筑面积为200㎡,占地约600㎡。

机械修配站布置详见附图2.1.6。

5.施工机械停放场

为了便于施工设备的管理,在施工区内布置施工设备停放场,占地约800㎡。

不止位置在施工区机械修配车间院内。

6.加油站

为了满足施工机械正常运行,需在施工现场设置小型加油站一座,加油站四周采用刺线围栏围护,内设20t柴油罐一个,10t柴油罐一个(按储存5d用油量设计),不设汽油罐,汽油车可在当地加油站加油。

加油站布置严格按放火规范执行,设置管理房及消防器材,建筑面积30㎡,占地面积200㎡。

加油站平面布置详见附图2.1.7。

7.各类库房

由于工程施工需要,拟建工具仓库、劳保备品库、机械零配件仓库及小型水泥仓库等临建设施。

建筑面积150㎡,占地面积400㎡。

各类库房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详见附表2.1.4。

(八)办公及生活福利设施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办公及生活福利设施均布置在发包人指定的生活区营地内,根据施工总进度安排及施工期月平均人数布置施工生活区营地内,根据施工总进度安排及施工期月平均人数布置施工生活用房。

为了满足生活需要,拟在施工区生活营地内布置办公房、职工宿舍、职工食堂、锅炉房、行政车库、职工浴池、医务所等生活福利设施.

其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附表2.1.5。

第二节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一、施工测量

(一)复测

首先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国家级水准点对堤基轮廓线以内地形进行实测,绘制地形图,再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工程量,对设计所列工程量进行复核,如果有疑议,根据合同条款与建设单位协商解决。

同时对设计单位给出的轴线桩和高程点进行复测,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

(二)布控

在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提供的轴线控制桩,在经校核无误后的基础上,在轴线的起点、终点及拐点上设立永久控制桩,并反复校核以保证其准确性。

利用这些控制桩控制整个轴线位置。

具体控制措施如下:

首先利用经纬仪和水准仪在堤前和堤后轮廓线以外每隔100m设立四个平面控制桩和一个高程控制点,以便随时控制上土边线及控制上土高度,减少中间环节,并定期校核水准网点,以防止人为因素或自然原因造成的误差,高程控制点轴线控制点均用砼钢筋桩加以布置,以防止被人移动或丢失。

二、沟渠土方工程

(一)流水作业安排

干渠土方工程施工包括基本作业和辅助作业。

基本作业为开挖、装运、卸料、平料、压实及质量检查;

辅助作业为洒水、刨毛、清理渠底及堤面、接缝处理等。

我企业在土方工程施工过程中将统一管理、严密组织,保证工序衔接,分段流水作业。

先根据施工工序数目将堤面划分若干个工作段,组织各工序依次进入所划分的工段进行作业。

1.布置原则

(1)流水作业方向和工段的划分要与堤面平面尺寸适应,由于本标段土方开挖工作面宽度较大,因此考虑布置形式为垂直渠道轴线流水。

(2)工作段的平面尺寸应满足施工机械正常作业的要求,宽度大于碾压机械保证错车与压实最小宽度,或运输汽车最小转弯半径的2倍;

长度主要考虑平整、碾压机械作业要求,拟定为100m。

(3)完成填筑一层渠底回填土料的作业时间,尽量控制在一个班以内,最多不超过一个半班。

夏季施工,为防止热量和水分散失,尽量缩短作业循环时间。

(4)土方开挖工序按基本作业内容进行划分,其数目与开挖面积大小、开挖方式、施工强度、施工季节等因素有关。

由于渠底面积较大,且施工机械多,因此考虑将土方开挖划分为挖运、整平、压实、质检四个工序。

(5)由于开挖强度比较大,为保证各工序同时工作,渠道土方开挖工程划分的工段数目至少应等于工序数目,即划分四个工段。

2.布置程序

(1)拟定工序数目。

(2)拟定流水单位时间,即一个工序在一个工作段上的作业时间,按照下式拟定:

t=aT/m′

t—流水单位时间,h;

T—班内有效工作时间,h/班;

m′—工序数目;

a—同一工段各工序循环一次所用的班数,班,一般取1~1.5。

(3)计算工作段面积,即

W=qDt/hT

W—工作段面积,㎡;

qD—土方开挖强度,m³

/班;

h—每层开挖厚度,m;

T—班内有效工作时间,h/班。

(4)计算工作段数目,即

m=WD/W

式中:

m—工作段数目;

WD—渠道某高程开挖面积,㎡。

(5)工作段与工序数目的分析确定。

计算结果可分为以下3种情况。

m=m′时,各工序在全渠段同时作业,为流水作业施工的最佳状态;

m>m′时,各工序同时作业,但有部分渠段停歇不施工;

m<m′时,流水作业不能正常进行,需要进行适当调整,以期使工作段与工序数相等,调整的途径是:

合并某些工序,以减少流水工序数目;

缩短流水单位时间,以增多流水工段数目。

(二)堤身清基

1.处理内容、施工特点和程序

(1)处理内容

清理开挖工程区域内的树根、杂草、垃圾、废渣及监理人指明的其它有碍物。

堤基基面清理范围包括堤身、铺盖、压载的基面,其边界在设计基面边线外30cm~50cm。

清除堤基表层不合格土、杂物等,堤基范围内的坑、槽、沟等均按堤身填筑要求进行回填处理。

(2)施工特点

①清基处理的主导工序是开挖施工,堤基开挖是土堤填筑施工总进度的主要控制环节,工期要求比较紧迫。

②施工现场比较狭窄,工程量集中,施工受渗水和地表水的影响大。

因此,我们将合理安排开挖程序,规划布置好施工道路和排水系统,以加快施工进度。

③工期安排和施工机械设备的数量留有足够的富余,以免地质情况变化、工程量增加,或因停电等意外事故发生,拖延处理工期,影响土堤安全度汛。

(3)开挖程序和原则

①考虑水文、气象条件对开挖施工的影响。

为了争取工期,凡在冬雨季施工的堤基清基、开挖工程,尽量安排在冬雨季以前进行。

②堤基开挖料凡是可以用于土堤填筑的,安排好填筑部位,尽量做到同时开挖与填筑。

不能直接上堤填筑的,考虑挖方的运距和装卸,临时堆放在不妨碍施工的场地。

不能用于土堤填筑的物料,尽量作为其他临建工程的填方。

2.开挖处理

土堤堤基选用推土机、挖掘机等开挖,同时配合自卸汽车将残土及时外运。

地基表面抗风化保护措施,当堤基为易受风化破坏的岩石或土壤,开挖后不能及时回填时,将采取保护措施。

主要采用预留保护层的方法,待土堤填料可以进行填筑时再进行开挖。

(三)土方开挖

本工程土方开挖主要包括渠道开挖、固脚开挖及取土场开采。

土方施工中拟采用反铲挖掘机、装载机相配合立面开挖,自卸汽车运至施工现场,在开辟工作面时挖掘机采用正面开挖,挖掘机位于开挖带中部,运输车辆布置在机后两侧装土。

当掌子面比较开阔时采用侧向开挖,挖掘机位于开挖带的一侧,运输车辆在挖掘机一侧同一平面上与挖掘机路线平行行驶,挖掘机采用60°

~90°

的回转角侧向卸土,尽量减少回转角度来提高生产效率。

土堤进行粘土填筑施工时,严格控制其粘粒含量及含水量,使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施工时按照设计图纸及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取土地点进行取土,取土和运土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土料的含水量,运输时用苫布覆盖的形式保证土料的含水量不发生变化。

(四)土方回填

1.铺料方法

铺料分为卸料和平料两道工序。

选择铺料方法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一是铺料层厚要均匀,二是对已压实合格土料不产生剪力破坏。

土料铺填采用自卸汽车卸料,推土机平料。

为使已压实合格的土料不受剪力破坏,拟采用汽车进占法铺料,即汽车在已平好的松土层上卸料,用推土机向前进占平料。

见附图2.2.1。

2.控制铺料厚度的措施

(1)保持填土表面平整是保证铺料均匀、防止超厚的关键环节。

如雨后填筑面由于清理而造成许多凹坑,在铺填新料时应减薄铺料层厚,以便填平凹坑整平堤面。

(2)算方上料。

根据厚度,计算出每车土料控制的面积,在填筑面均匀卸料。

(3)推土机平料过程中,及时检查铺层厚度,发现超厚部位立即进行处理。

3.防止土料剪力破坏措施

(1)采取进占法铺料。

(2)布置好上堤临时施工道路,在填筑区设置专门“路口”,尽量减少载重车辆在土料堤面的行驶距离。

运土车辆进入堤面填筑区的道路布置见附图2.2.2。

(3)路口处行车次数多,为防止汽车将砂土等杂物带入填筑区或路口处的土产生剪力破坏,在路口先铺0.3~0.5m厚的松土,长、宽各约5m。

汽车在松土层上行驶,当全工作段铺土完毕时,再刮掉路口所填松土,按填土要求重新铺土料,与大面积填土一起压实。

(五)土料压实

考虑碾压作业与铺土、质检等工序协调,以及掌握错距的难易程度,土料压实拟采用进退错距法。

1.单机完成碾压遍数

n=B/b

n—单机完成碾压遍数;

B—碾磙净宽,m;

b—碾磙错距宽度,m。

2.碾压方向

碾压平行土堤轴线方向进行,尽量不垂直轴线方向碾压。

如特殊条件下必须垂直轴线方向碾压时,需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行。

3.分段碾压碾迹搭接宽度

顺碾压方向不小于0.3~0.5m,垂直碾压方向为1~1.5m。

4.每一填土层按规定参数施工完毕,并经监理人检查合格后才能继续铺筑上一层。

在继续铺筑上一层新土之前,对压实层表面残留的半压实土进行处理(包括含水量的调整),以免形成土层间结合不良的现象。

5.保证压实土体不出现漏压虚土层、干松土、弹簧土、剪力破坏和光面等不良现象。

6.在接合的坡面上,配合填筑的上升速度,将表面松土铲除至已压实合格的土层为止。

坡面须经刨毛处理,并使含水量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然后才能继续铺填新土进行压实。

7.为保持土料正常的填筑含水量,日降雨量大于5mm时,停止填筑。

当风力和日照较强时,在堤面上进行洒水润湿,以保证合适的含水量。

8.土堤填筑面略向迎水面倾斜,以利排除积水。

下雨前采取临时措施,防止雨水下渗,雨后将填筑面含水量调整至合适范围,方能复工,继续填筑。

9.雨季停工前,填筑区域表面铺设保护层,复工前予以清除。

(六)土方工程的辅助作业

1.堤面调整土料含水量

调整土料含水量一般在料场进行,仅在特殊情况下,才考虑在堤面上调整土料的含水量。

(1)土料加水

当上堤土料的平均含水量与碾压施工含水量相差不大,仅需增加1%~2%左右时,采用在堤面上直接洒水的方法。

加水方式分为洒水汽车和供水管道两种。

汽车洒水均匀,施工干扰小,效率高,施工中拟采用此方法。

加水后的土料使用五铧犁反复翻拌,使其掺和均匀。

(2)土料的干燥

当土料的含水量大于施工控制含水量的上限1%以内时,碾压前用五铧犁在填筑面进行翻晒,以降低土料的含水量。

2.填土层面结合处理

使用平碾及汽车等机械碾压时,在填筑表面将形成光滑的表面。

为保证土层之间结合良好,对于填筑区域,铺土前先将压实的结合层面洒水湿润并刨毛1~2cm深。

3.其它辅助作业见附表2.2.1。

(七)接合部位的施工

1.堤基结合面上土料填筑

(1)粘性土、砾质土堤基,将其表层含水量调节至施工含水量上限范围,用与土堤相同的碾压系数压实,然后刨毛深3~5cm,然后再铺土填实。

(2)无粘性土地基先压实,然后铺第一层土,铺土厚度可适当减薄,土料含水量调节至施工含水量上限,采用轻型机械压实,压实干容重可略低于设计要求。

(3)饱和抗压强度小于100kgf/cm2的软弱岩基,表层第一层填土必须用轻型机具压实,填筑至1m以上时方可用重型机具压实。

2.土堤与岩基或混凝土建筑物结合部位的土料填筑

(1)混凝土面在填土前,用钢丝刷等工具清除其表面的乳皮、粉尘、油毡等,并用风枪吹扫干净。

当填土与岩面直接结合时,清扫岩面上的泥土、污物、松动岩石等,并做好岩面处理后才能填土。

(2)在混凝土或岩面上填土时,洒水湿润,并边涂刷浓泥浆、边铺土、边夯实,严禁泥浆干固后再铺土和压实。

泥浆的重量比(土:

水)可为1:

2.5~1:

3.0,涂层厚度3~5mm。

(3)当在裂隙岩面上填土时,亦先洒水,然后边涂刷浓水泥粘土浆或水泥砂浆、边铺土、边压实(砂浆初凝前必须碾压完毕)。

涂层厚度控制在5~10mm。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