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0344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文档格式.docx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文档格式.docx

C.为了科学、规范地做好性早熟诊疗工作,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为目的,卫生部制定了《性早熟诊疗指南(试行)》,明确提出了儿童性早熟的年龄。

D.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召开,全会集中讨论审议了“十二五”规划建议。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加入WTO以后,由社会结构变革而产生的各种新的社会组织,也将逐步改变现有的社会格局,   出一些新的社会功能。

②受金融危机影响,公司资金紧张,经营陷入困境,全体员工响应公司号召,精打细算,仅一季度就   经费近百万元。

③一座占地面积   600个足球场,融商务贸易、金融会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地下城这个月刚刚   专家论证,预计4月初破土动工。

A.派生  结余  相当于  通过B.衍生  结余  约  经过

C.衍生  节余  相当于  通过 D.派生  节余  约  经过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可是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

可是光辖制中学算得了什么?

全城都受着他辖制呢!

B.“可是这怎么行?

”他叫起来,看见我平心静气,觉得奇怪:

“您在说什么呀?

C.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D.在《诗经》里就有“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句子来歌颂像翼舒展的屋顶和出檐。

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伟大的祖国发生了石破天惊的变化。

身为炎黄子孙,我们真切地感受着这些变化,并常常为之振奋。

B.关于房租上涨的问题,出租者和租房者的看法模棱两可,社会上也议论纷纷,住建部负责人则认为还是由供求矛盾引起的。

C.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厚非的。

D.本次展览涵盖京津画派李可染、海派吴昌硕等五大画派“掌门人”以及诸名家的作品,幅幅水墨淋漓,气象万千,美不胜收。

8.下面是同事老王给张老师留的便条,有几处用语不当,修改后还不正确的一项是()

张老师:

获悉您的女儿考上了大学,我万分荣幸,你的寒舍肯定是高朋满座,蓬荜生辉,此时叨扰多有不便,留片语聊表寸心。

老王

×

年×

月×

A.“万分荣幸”改为“十分荣幸”

B.“寒舍”改为“家中”

C.“蓬荜生辉”改为“气氛热烈”

D.“叨扰”改为“打扰”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为亿万炎黄子孙和海外同胞所瞩目的桥山黄帝陵公祭活动,已经成为传承中华文明、凝聚民族精神的文化盛典。

B.中国能否快速推广电子商务应用,不仅关系到中国企业能否度过金融危机,还关系到中国抓住机遇缩小与世界经济的差距。

C.蓝印花布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之一,它格调朴素、高雅,蕴含着国人独特的生活情调和审美趣味,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D.“地球一小时”活动虽然只有60分钟,但传递给地球人的节能环保作用却不可低估,它提醒人们:

只要时刻关注节能,就能为保护地球做出贡献。

10.把下面短语组合成一副赞颂我国南宋一位著名诗人的对联,正确的一项是()

池馆重新接草堂宦游西蜀烟尘誓扫还金阙志复中原

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高吟铁马铜驼

A.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池馆重新接草堂;

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烟尘誓扫还金阙。

B.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

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C.志复中原,宦游西蜀,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

派开南宋,诗继少陵,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D.高吟铁马铜驼,宦游西蜀,志复中原,烟尘誓扫还金阙;

更入清风明月,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池馆重新接草堂。

11.下列句子中,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使语意贯通的一项是()

几十年来,霍金的身体被禁锢在轮椅中,,,,。

他以极度残疾之身取得极其辉煌的科学成就,成为自爱因斯坦以来引领物理学领域最大的权威。

①他执著地寻求着“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往何处去”的答案②震动了整个理论物理学界

③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宇宙运行的重大奥秘④思维却遨游于广袤的太空

A.④①③②B.②④③①C.④③②①D.④③①②

12.下列句子中,使用通感手法的一项是()

A.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B.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C.悠悠白云中,隐约地横亘着一座座青山,有腼腆地躲进雾霭的,有大方地露出真容的;

正如一把把直指苍穹的利剑,又如碧空中腾飞的巨龙,又如绵延不断的绿色屏障。

D.清香落在人的心灵上比秋雨还要阴冷。

13.下列名篇名句默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孟子·

寡人之于国也》)

B.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白居易《琵琶行》)

C.吾尝终日而学矣,不如须臾之所思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

劝学》)

D.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诸葛亮《出师表》)

14.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A.咬死了猎人的狗B.相信你自己

C.我们没有做不好的事情D.别怪我老师

15.下列各句中的括号处,必须加“的”字的一项是()

①为了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国家将在西部地区新建十大工程。

②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一共发现28颗行星,它们【】存在是通过间接渠道推断出来的。

③风险投资的注入可以使你的钱袋立即充盈,有实力去市场上拼搏厮杀,谋求新【】发展。

④他有“乒乓黑马”之称,具备直拍选手快、灵、狠的特点,是欧亚高手取胜【】最大障碍。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二(21分,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20题。

梅花岭记

全祖望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

史忠烈公①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

“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

”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

忠烈喜曰:

“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

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

诸将果争前抱持之。

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刀,遂为诸将所拥而行。

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

忠烈乃瞠目曰:

“我史阁部也。

”被执至南门,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

忠烈大骂而死。

初,忠烈遗言:

“我死,当葬梅花岭上。

”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或曰:

“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未尝殒于城中也。

”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

已而英、霍山师大起,皆托忠烈之名,仿佛陈涉之称项燕。

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

经略②洪承畴与之有旧,问曰:

“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

”孙公答曰:

“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

”承畴大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

呜呼!

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师以兵解③,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蜕,实未尝死。

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其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

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

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

百年而后,予登岭上,与客述忠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而况冒其未死之名者哉!

(节选自《鲒埼亭集外编》,有删改)

【注】①史忠烈公:

指史可法,“忠烈“是他死后的谥号。

②经略:

官职。

③颜太师以兵解:

指传说颜真卿被杀时升仙了。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任:

担当B仿佛陈涉之称项燕称:

称赞

C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克:

取胜D神仙诡诞之说诞:

虚妄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B.忠烈乃瞠目曰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未尝陨于城中也D.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秦王恐其破璧

18.下列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史可法“忠烈”的一项是()

①吾誓与城为殉②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③忠烈大呼德威④忠烈拔刀自裁

⑤乃瞠目曰:

”⑥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

A①②④B①③⑥C②④⑥D③④⑤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可法在江都被清兵围困的紧急情况下,感觉到败局不可挽回,就安排了后事,宁可殉国而死,也不做清兵的俘虏。

B城陷之日,史可法自杀不成,被手下人捆绑押送到豫亲王面前;

尽管豫亲王尊称他为“先生”,他依然大骂敌将,最终被杀。

C史可法已被清兵杀害,大江南北却传言他没死,甚至连洪承畴也不敢肯定他到底是否死了,可见史可法在当时影响很大。

D在作者看来,忠义是圣贤之人的传统道德法则,圣贤之人的浩然正气永留天地之间,所以,史可法成仙之说纯属多余。

20.下列句子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

译文:

我还没有儿子,你应当以同姓的身份做我的后嗣,我写信给我母亲,将你列入族谱的孙辈之中。

B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到这时,史德威找他的尸骨却找不到,就把他的衣帽葬了。

C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

经略从北方来,可详细知道原在松山殉难的统帅洪公是真死呢?

还是没死呢?

D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

就像史可法的遗体,不能问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21-22题。

(6分)

天净沙·

湖上送别

张可久

红蕉隐隐窗纱,朱帘小小人家。

绿柳匆匆去马。

断桥西下,满湖烟雨愁花。

21.这首小令含蓄蕴藉,独具风格。

下面对“绿柳匆匆去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绿柳如烟的春天,作者不得不告别心上人,匆匆策马启程。

B作者采用借景抒情的方法。

C作者借沿湖千丝万缕的青青柳枝来表现自己千丝万缕的离情别绪。

D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离乡的愁苦。

22.这首曲用了诸多意象来表现作者的情感。

下面对“满湖烟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满湖烟雨”写眼前的景色。

B作者借“满湖烟雨”来渲染愁绪的浓重。

C与前面的“小小人家”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作者与分别之人难以割舍的情怀。

D“满湖烟雨”与“红蕉隐隐”照应,深化主旨。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3-26题。

我们探索宇宙的时候,既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象。

想想经常能够把我们带领到崭新的境界,没有想象,我们就到处碰壁。

怀疑可以使我们摆脱幻想,还可以检验我们的推测。

宇宙神秘非常,它有典雅的事实,错综的关系,微妙的机制。

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汪洋之滨。

我们现有的知识大部分是从地球上获得的。

近来,我们已经开始向大海涉足,当然,海水才刚刚没及我们的脚趾,充其量也只不过溅湿我们的踝节。

海水是迷人的,大海在向我们召唤。

本能告诉我们,我们是在这个海里诞生的。

我们还乡心切。

虽然我们的夙望可能会冒犯“天神”,但是我相信我们并不是在做无谓的空想。

因为宇宙辽阔无垠,所以那些我们所熟悉的适用于地球的量度单位——米、英里等等已经没有意义。

我们用光速来量度距离。

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公里,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

一束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用8分钟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说,太阳离我们8光分。

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公里(相当于6万亿英里)的空间,这个长度单位——光在一年里通过的距离——称为1光年。

光年不是度量时间的单位,而是度量距离的极大单位。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地方,但决不是唯一的地方,也不是一个典型的地方。

任何行星、恒星或星系都不可能是典型的,因为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空的。

唯一典型的地方在广袤、寒冷的宇宙真空之中,在星际空间永恒的黑夜里。

那是一个奇特而荒芜的地方。

相比之下,行星、恒星和星系就显得特别稀罕而珍贵,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1033,在1之后接33个0).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

(摘自美国卡尔·

萨根《宇宙的边疆》)

23.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我们探索宇宙:

一靠怀疑,二靠想象。

B.想想能把我们带到崭新的境界,而科学技术则不能够。

C.怀疑在探索宇宙中的作用是能够使我们摆脱幻想,还可以检验我们的推测。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在对既有理论的怀疑和对无穷宇宙奥秘的想象中建立起来的。

24.下面对“海水才刚刚没及我们的脚趾,充其量也只不过溅湿我们的踝节”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对大海的探索早已经开始,只是探索的领域还不够全面。

B.对大海的探索和研究才刚刚开始,还有一些未知的领域在等待着我们。

C.我们对大海的探索和研究才刚刚开始,所有的未知领域都要去研究。

D.说明“我们已经开始向大海涉足”对大海的探索和研究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在等待着我们。

25.文章对“宇宙辽阔无垠”时,所用说明方法及顺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要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B.主要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C.说明的顺序由近及远,由内到外。

D.说明的顺序由高到低,由内而外。

26.下列解说“地球在宇宙中不是一个典型的地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空的,这也是宇宙的特点。

B.因为我们才刚刚对宇宙各领域进行探索,尚未取得成效,所以微不足道。

C.行星、恒星和星系在宇宙中占的比重太小,所以地球在宇宙中就更显得微不足道。

D.行星、恒星和星系在宇宙中占的比重太小,才显得稀罕而珍贵。

四(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7-30题。

麦子的味道

郭凯冰

老邵是位城市园艺师。

这个城市的美丽,让老邵感觉很自豪。

因为工作出色,老邵还曾经被市长戴过红花。

那朵大红花一直挂在老邵家的电视上方,老邵说,自己一辈子最大的荣誉,就是美化了这个城市。

老邵理所当然地喜欢这份工作。

园艺师天天接触的是什么呢?

是那些花花草草啊。

城市里到处钢筋水泥,灰硬的柏油马路,要是没有这花儿草儿,城里人还能感受到点儿灵气吗。

老邵觉得,自己就是给这城市灵气儿的人。

再说了,从乡下出来的老邵,要是不弄这花花草草,也绝对在这城市里呆不下去。

这年春天,老邵开始负责一些兰草的推广,这是市长出国考察带回来的。

市长说,这种兰草能净化空气,能大大减少城市的空气污染。

夏天来临的时候,城市里便到处开放着兰草深蓝的小花。

那股芬芳,是极清冽的,让老邵想起了老家的田野。

兰草种植很成功,老邵因此受到了表扬,还得了一千五百元的奖金。

老邵就用这笔奖金,给要来城里的老父亲,买了一张席梦思床。

老父亲一直呆在乡下,七十岁的人,走起路来还能震得地面呼扇。

每顿饭一个大馍,要是麦收秋收忙起来,每顿还能多吃一个。

老邵回家也爱吃馍,爷俩喝点小酒,兴致上来了,就比赛吃馍。

老邵觉得家里的馍比城里馒头香,有麦子的味儿,有柴草味儿,有烟火味儿。

妻子就笑,说馍也是馒头,哪有这么多区别,这么多味儿。

五月里,镇上统一征收村里的田做育花基地,村里人就不能种庄稼了,改做花农。

市长为此还下乡做了工作,说如今麦子玉米大豆不值钱了,种花草能挣大钱,看着还美气。

没粮食可种的老父亲呆在村里,看着那一片片长势很好的麦子被翻耕铲除,心里憋闷,就来城里散心。

老父亲家里坐不住,每天吃过饭,就跟在工作的儿子身边溜达。

城里很多人认识老邵,也就认识了老邵的父亲,就有很多人跟老父亲夸老邵:

“老人家,养了个好儿子,你看,咱这城市打扮得这么漂亮,有你儿子的功劳哩!

父亲这时候搓着两手笑:

“他有啥能耐,乡下长大的,谁不会种麦子呢!

”周围的人就笑,这兰草,麦子咋能比呢?

只有老邵明白,这兰草开花前的确像向下的麦子啊,自己没填石弄着城里的兰草,也像侍弄乡下的麦子一样尽心呢。

冬天来临,所有的兰草都死了,可是隔不远,还绿着一丛兰草。

城里人很奇怪,大冷天,人出来都怕冷,这兰草绿得可真是稀罕。

老邵手下那帮年轻人,都问老邵种了新品种,咋没跟大家说。

老邵红着脖子说,自己根本每种啥新品种。

老邵父亲出来得更勤快,沿着街上的绿化带,一边走,一边看着那一丛丛绿。

“这老头精力可真旺盛,到底是乡下人,勤快惯了。

”认识老邵父亲的人都这么说。

春天来临的时候,老邵领导挨批了。

接着,老邵也挨批了:

那绿了一冬天的草,竟然是长在乡下的麦子。

作为一个地级城市,把麦子当作绿化植物,这是多么可笑的事情啊!

老邵父亲被老邵的领导“请”去的时候,很理直气壮。

他说。

你们城里人爱种花就种花,俺管不着,可你们咋能把俺们乡下种粮食的地都用来种花呢?

花再好,再挣钱,能吃?

没了粮食,你们城里人能活,能看花草?

这话很快传遍了这个城市,很多年轻人笑得肚子疼,更多的人想起了乡下的老家。

于是,这个春天,更多的人在绿化带里的一丛丛麦子前留恋。

真奇怪,知道它们是麦子的时候,许多城里人闻到了一股久违的香味,他们跟老邵一样,闭上眼,深吸气,很陶醉的样子。

年轻人和小孩子很奇怪,他们也闭上眼,深吸气,可是他们什么味儿也没有闻到。

那些陶醉着的人们说:

“是田野的香味!

“是泥土的香味!

“是柴草的香味!

“是老家的味儿!

又一年,在这座城市的每个路口,都有了个一米见方的特殊绿化点。

中央竖一块牌子,上面写一个大字:

“根”。

在牌子周围,蓬蓬勃勃长着骄傲的麦子,乡下的麦子!

(选自《2010年中国微型小说年选》)

2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突出老邵因为受到领导表扬,激发了他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所以对自己的工作非常喜爱,如果不从事城市园艺工作,他很可能就回老家去了。

B.市长亲自下乡做工作,推广兰花的种植,目的是“让城市的生活更美好”,这体现了城市文化的现代性和进步性的一面,这种想法是应当肯定的。

C.老邵父亲反驳领导的话,让城市里很多年轻人笑得肚子疼,他们没有经历过饥荒岁月,所以不认同老邵父亲的观点。

D.老邵喜欢城市生活,他已经逐渐把“根”移到了城市,虽然他也眷恋着故土,但已经迷失在城市的喧嚣和繁华之中,所以他没有父亲的清醒认识。

28.对“父亲这时候搓着两手笑:

‘他有啥能耐,乡下长大的,谁不会种麦子呢?

’周围的人就笑,这兰草,麦子咋能比呢?

”中的“笑”,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的笑,表面上看是嘲笑儿子,认为种兰花就像种麦子一样简单,不值得夸赞。

实际上是内心深处流露出的对儿子的自豪。

B.父亲的笑,体现了农村人的憨实和淳朴。

C.周围人的笑是嘲笑老邵的父亲不认识兰草,农村人实在有些落伍。

D.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嘲笑那些真正分不清兰花和麦子的城里人,都丢掉了自己的“根”。

29.对小说中老邵的父亲这个形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邵的父亲是一个勤快的老农形象。

他到了城里也闲不住,“每天吃过饭,就跟在工作的儿子身边溜达”。

B.老邵的父亲是一个朴实的农民形象。

如别人表扬他的儿子时,他“搓着两手笑”并以为这就像做农活一样不值得夸赞。

C.老邵的父亲是一个执著的人。

如老邵的父亲被领导批评后,不但理直,而且气壮。

D.老邵的父亲是一个见识短浅的乡下人形象,如他到了城里居然连兰花都不认识。

30.对小说结尾写到牌子上一个大大的“根”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多移“根”到城市的人们陶醉在麦香中,他们一面享受着城市文明带来的好处,一面又怀念着故土的纯净美好,作者揭示出他们有点儿虚伪的心理。

B.粮食是所有人生存的“根”,没有粮食就无法生存,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中忽视农业生产现象的关注和思考。

C.农村是城市漂泊者的“根”,表达了城里漂泊者对故土、家园的眷恋之情。

D.“以农为国”的传统文化是现代城市文化的“根”,作者意在告诫现代城市人在美化城市的进程中不要忘记文化的“根”。

五(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31-35题。

月碎沱江

夏磊

一场暮春时节的雨,偏偏在我们将离开凤凰的时候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使得本来就浮在心里的一丝怅惘更加地挥之不去。

于是在清晨的时候下的,滴答滴答的雨声早已把我唤醒,我没有随即起来看雨中的小城,却努力地一点一点拼接昨夜的残梦,寻找凤凰留给我的和我在凤凰感受到的一些别样的东西。

可是,我的梦里没有出现沈从文先生清瘦的身影,也没有浮现湘西如画的风景,以及翠翠姑娘俊朗的笑靥,却依稀闪烁着昨夜沱江里满江的核等和轻波里散碎的月影。

是的,也许我真的还没有走近湘西,也许我从一开始就错带了那点伤感的情绪,也许沈从文的笔端流淌出来的从来就只有爱,我不甘心就这么没有感觉地匆匆来去。

那么,我是该带着预定的情怀去寻找那远去的爱,还是该带着爱去走近沈先生博大的情怀呢?

初到凤凰的时候,作协主席就给我布置了写篇散文的作业,他说这里一定有能够打动你的地方。

坦率地说,我的确有些感慨,有些领悟,有些追思,甚至还有些叹息,然而当所有这些感觉纷乱地交织在一起时,我好几次拿起了笔又无奈地搁下。

该从何处落笔呢?

我知道,没有湘西这片神奇的土地就孕育不出沈从文这位一代文豪;

而没有沈从文,湘西怕也只能长久地悄无声息地美丽着。

还有,翠翠在哪里?

我能寻访到她吗?

我能把笔尖轻轻地落在她的渡口探问远方的行人有没有回来吗?

世界上有的地方会因为一个人的存在而声名远播,可这个地方却因为一个并不曲折且没有结果的爱情故事及一位故事中的淳朴的女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