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区教师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360496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翔安区教师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翔安区教师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翔安区教师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翔安区教师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翔安区教师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翔安区教师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翔安区教师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翔安区教师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翔安区教师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A、魏晋南北朝

  B、唐朝

  C、隋朝

  D、宋朝

  【答案】C

  8、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俄国的()1877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A、卡普杰列夫

  B、乌申斯基

  C、维果斯基

  D、布隆斯基

  9、被称为“我国幼儿教育之父”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张雪门

  C、陈鹤琴

  D、蔡元培

  10、关于游戏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游戏是儿童的正当权利

  B、游戏是学前期的基本活动

  C、游戏是孩子最佳的学习途径

  D、游戏是孩子顽皮的表现

  【答案】D11、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A、有意义接受学习

  B、有意义发现学习

  C、发现学习

  D、探究学习

  12、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

  A、班级公共财产

  B、班级信息

  C、学生

  D、班级资料

  13、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

  A、民主管理

  B、常规管理

  C、平行管理

  D、目标管理

  14、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A、指南

  B、纲领

  C、出发点

  D、归宿

  15、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答案】D

  16、技能是一种()。

  A、智力

  B、能力

  C、才能

  D、行为方式

  17、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科夫

  18、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防止任性、粗暴,这些教育措施主要是针对()。

  A、胆汁质的孩子

  B、多血质的孩子

  C、黏液质的孩子

  D、抑郁质的孩子

  19、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防止任性、粗暴,这些教育措施主要是针对()。

  20、认知心理学把理解问题看作是在头脑中形成()的过程。

  A、问题结构

  B、问题线索

  C、问题内容

  D、问题空间

  21、奠定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苏格拉底

  D、埃拉斯莫斯

  【答案】A22、由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学习向具有较低概括水平的下位学习之间发生的迁移称为()。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答案】D

  23、3岁前幼儿的思维主要是()。

  A、直觉行动思维

  B、抽象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逻辑思维

  24、对有关历史生活的领会,不能缺少()。

  A、言语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表象直观

  25、幼儿观察力的发展不表现在()。

  A、观察的目的性

  B、观察的直观性

  C、观察方法

  D、观察的概括性

  26、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幼儿明辨是非的教育方法是()。

  A、情感陶冶法

  B、说理教育法

  C、品德评价法

  D、实际锻炼法

  27、以下儿童个体发展的特点哪一个是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28、到工厂进行参观访问属于()。

  A、模像直观

  D、实物直观

  29、“弃圣绝智”、“弃仁绝义”是()的主张。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老子

  30、关于“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教育思想的创立者是()。

  A、巴班斯基

  B、凯洛夫

  C、马卡连柯

  D、苏霍姆林斯基

  31、()被看成是“文雅教育”的源地。

  A、印度

  B、埃及

  C、雅典

  D、斯巴达

  32、推动人的活动并使人的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是()。

  A、意识

  B、心理

  C、动机

  D、意志

  【答案】C33、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34、意志行动的第一个基本特征是()。

  A、有意识的

  B、自觉调节与控制

  C、具有明确目的

  D、努力克服困难

  35、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36、“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37、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故事,解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题等表现的都是学生动机中的()。

  A、内部学习动机

  B、外部学习动机

  C、认知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答案】A

  38、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下列()不是其基本原则。

  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无歧视原则

  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无歧视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D、无歧视原则、放任儿童意愿原则

  39、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开设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40、当代中国教育的导向思想是()。

  A、应试教育

  B、素质教育

  C、特长教育

  D、继续教育

  41、维果斯基在儿童心理发展观上提出了()。

  42、合作是实现课堂管理促进功能的()。

  A、必要条件

  B、辅助条件

  C、重要表现

  D、主要过程

  43、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

  A、新授课和巩固课

  B、讲授课和练习课

  C、单一课和综合课

  D、理论课和实践课

  44、根据经典条件作用论,食物引发的狗的唾液分泌反应是()。

  A、中性反应

  B、条件反应

  C、无条件反应

  D、操作反应

  45、《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于()起施行。

  A、1995年6月1日

  B、1994年6月1日

  C、1993年6月1日

  D、1992年6月1日

  46、学习“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这是()。

  A、规则学习

  B、辨别学习

  C、辨别学习

  D、解决问题学习

  47、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48、德育“认知模式”的提出者是()。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班杜拉

  D、奥苏伯尔

  49、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是()。

  A、高尚动机

  B、内部动机

  C、低级动机

  D、外部动机

  50、所得材料自然、真实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A、问卷法

  B、谈话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51、在幼儿的想像中,()占主要地位。

  A、无意想像

  B、有意想像

  C、再造想像

  D、创造想像

  52、随着年龄和才智的增长,学生的(),在他们自身品德的发展与提高上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A、自我评价能力

  B、自我调控能力

  C、自我教育能力

  D、自我学习能力

  53、教师申诉制度由三个环节组成,并依次序进行。

下列不属于教师申诉制度的有()。

  A、申诉提出

  B、申诉审核

  C、受理

  D、处理

  54、从气质类型角度看,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属于典型的()。

  A、抑郁质

  B、黏液质

  C、多血质

  D、胆汁质

  55、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是在()。

  A、1904年

  B、1922年

  C、1949年

  D、1986年

  56、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

  A、必然要求

  B、必然结果

  C、心理前提

  D、必要保证

  57、就教育专业素养而言,教师除了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具有一定的()。

  A、交往能力

  B、研究能力

  C、管理能力

  D、学习能力

  58、全色盲的特征()。

  A、不能判断红绿两色

  B、视力低下

  C、能区别蓝黄两色

  D、眼球颤动

  59、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A、引起学习动机

  B、巩固知识

  C、领会知识

  D、运用知识

  60、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

  A、针对性、因材施教

  B、逻辑性

  C、知识性

  D、创造性

  61、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是属于()。

  A、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性强化

  62、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说明儿童已出现了()。

  A、直观的概括

  B、语词的概括

  C、表象的概括

  D、动作的概括

  63、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化水平进行的划分,可以分为()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B、正迁移与横向迁移

  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

  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64、幼儿教育启蒙性含义是()。

  A、幼儿教育内容的粗浅性

  B、幼儿教育内容的发展性

  C、幼儿教育内容的系统性

  D、幼儿教育内容的诱导性

  65、哪种师生关系模式容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A、管理型

  B、放任型

  C、专制型

  D、民主型

  6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A、主张教学建立在个体身上

  B、说明新旧知识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

  C、教学重点在于学习的过程

  D、强调教学过程应该是“在做中学”

  67、情绪作为信息交流工具的特点具有()。

  A、系统性

  B、传递功能

  C、信号作用

  D、感染性

  68、认知心理学把理解问题看作是在头脑中形成()的过程。

  69、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多元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全民化

  70、“将心比心”运用了()这一心理机制。

  A、移情

  B、心胸豁达

  C、期望

  D、人际吸引

  71、下列选项中,关于课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程”一词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程的意思

  B、课程与教材、学科的涵义相同

  C、课程随社会的发展而演变,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

  D、狭义的课程概念是指某一门学科,如数学课程,历史课程

  72、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水平

  C、科学技术

  D、文化传统

  7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属()范畴。

  A、智育

  B、德育

  C、美育

  D、体育

  74、()是信息加工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调节策略

  75、1913年,普若特创办了美国的第一所()。

  A、幼儿学校

  B、游戏学校

  C、幼儿园

  D、保育院

  76、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称之为()。

  A、违纪行为

  B、多动行为

  C、问题行为

  D、强迫行为

  77、世界上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有系统地把游戏列入教育过程的教育家是一()。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夸美纽斯

  D、福禄培尔

  78、儿童思维方式的变化发展,与思维所用工具的变化相联系,直观行动思维所用的工具主要是()。

  A、感知动作

  B、表象

  C、判断

  D、概念

  79、在情境教学中,教学环境是一种人为设计的问题情境,它与现实问题情境()。

  A、有所不同

  B、相类似

  C、有一定联系

  D、没有必然联系

  80、教育可分为两个紧密相联的组成部分:

教育活动和()。

  A、教育方法

  B、教育理论

  C、教育原则

  D、教育方针

  81、对有关历史生活的领会,不能缺少()。

  82、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就是()。

  A、集体观念

  B、从众

  C、服从大局

  D、集体凝聚

  83、学校这一社会组织的细胞是()。

  A、学生

  B、教师

  C、班级

  D、校长

  84、不属于元认知的策略的是()。

  A、计划策略

  B、学习策略

  C、监控策略

  85、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