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发明讲座发言稿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0515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发明讲座发言稿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发明讲座发言稿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发明讲座发言稿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发明讲座发言稿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发明讲座发言稿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小发明讲座发言稿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小发明讲座发言稿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小发明讲座发言稿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小发明讲座发言稿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小发明讲座发言稿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小发明讲座发言稿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小发明讲座发言稿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小发明讲座发言稿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小发明讲座发言稿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小发明讲座发言稿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发明讲座发言稿Word下载.docx

《小发明讲座发言稿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发明讲座发言稿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发明讲座发言稿Word下载.docx

要解决的问

题,或需要创

造发明的对

象列出有关

问题,然后一

一核对思考,

促进创造发明。

可以设问现有的发明有无其他用途?

能否引入其他创造性设想,或替代,或借用?

现有发明可否改动一下?

可否缩小、减轻、分割?

可否扩大用途,延长寿命?

可否更换型号或顺序?

可否颠倒过来?

有无替代用品?

现有的几种发明是否可以组合一起?

?

从这段设问中可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造发明的设想。

(1)变一变

改变物品的形状、尺寸、颜色、味道、音响等,引起人们新的感觉,更有使用价值,更受消费者欢迎。

例如,服装的面料、款式、颜色、图案的变化。

圆形铅笔变为六角形、扁圆形,不易滑手,不易从桌上滚下。

圆珠笔从单色变为双色、三色等。

(2)改一改

改进物品原来的形状、性能、结构,使之出现新形态、新的功能。

例如,对雨伞的改进。

为了防止容易拿错,让伞布增加颜色和图案。

为了防止风雨时伞布遮住视线,改用透明的塑料作伞布。

为了撑伞时拿东西方便,设计成可戴在头上的帽式雨伞。

还有,带“储水器”的伞,带照明的伞,等等。

再如,拨环式电话机改为按键式电话机;

单放机改为收音机;

单卡改为双卡?

,使产品朝着自动化、微型化、效率化、轻便化、简单化、省力化方向发展。

(3)拼一拼

把一个物品与另一个物品拼起来。

这和“加一加”有相同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

这里指的是一种到多种规律的合并,一种到多种功能的合并。

例如,有的小刀把刀、指甲剪、开啤酒瓶的起子合并在一起。

有的组合家具,这样一并可以坐,那样一并可以睡,再一种摆弄可作写字台等等。

(4)学一学

通过学习、模仿别的产品的形状、结构、颜色、性能、规格、功能、动作来实现新的发明例如,鲁班被草划刮破了手,他模仿茅草边

缘的小齿,发明了锯。

有一位小发明家发明了方便的淘米器。

平时淘米时,倒水很麻烦,一不小心,米就会流失。

看了米筛做得密不易漏米,学着做个半圆形的铁丝网,罩在淘米桶上就不会使米流失了。

(5)代一代

代是指代用,材料的代用,方法的代用,商品的代用。

工具的代用。

例如,以塑料代钢,以喷塑代电镀,以集装代散装。

运用代一代可以生产出许多新的产品。

(6)搬一搬把

物品的某一部件搬动一下,产生一种新的物品。

例如,把电视机上的拉杆天线“搬”到圆珠笔上去,发明了可伸缩的“圆珠笔教棒”。

在黑板上用三角板画图形不方便,一位同学在三角板的三个顶角各装一个小铁珠,这样,当三角板在黑板上移动时,减小了摩擦。

(7)反一反

把某一事物的形态、性质、功能反一反,发明出新的物品。

许多新产品往往是上与下、里与外、左与右、前与后、横与竖反一反例如,皮革里外反一反,成为翻毛制品。

平时人们穿拖鞋只能朝一个方向穿进去,如果脱拖鞋时把拖鞋放倒了,那么,到要穿的时候,又需要把它摆正才能穿。

能否做到反方向也能穿呢?

日本横山康子发明了两面都能穿的拖鞋。

这种拖鞋只是把拖鞋的十字搭攀移到中央就行了。

(8)加一加

把一件物品加大一点,加长一点,加高一点,或者把功能增多一点,使物品在形态上、功能上、尺寸上有所变化,有利于使用。

例如,

把变通的印

刷铅字加大

一点,成为大

号字,便于老

年人阅览。

变通雨伞加

大一点,成为海滨游泳场的晴雨两用伞。

铅笔和橡皮原来是分开的两件东西,美国威廉发明了橡皮头铅笔,这也是加一加的方法。

帽子和衣服加在一起,有了带帽子的风雪大衣。

x射线照相装置同电子计算机加在一起,成为“ct扫瞄仪”,使诊断脑内疾病和体内癌变等具有特殊效能。

(9)减一减

把一件物品减小一点、减轻一点、减低一点,使它的形态、功能发生变化。

例如,电子管改成集成块,体积缩小了。

钢铁架帆布帐篷改为充气塑料帐篷,重量大大减轻了。

近视眼患者带上眼镜很不方便,发明微型隐形镜片,装在眼睛内,更方便了。

(10)扩一扩

把一个物品放宽一点,扩大一点,使它的功能产生明显的变化。

例如,放大镜、显微镜、宽银幕电影、投影电视,都是运用扩一扩的技法。

上珠算课,教师向全班同学演示怎样拨珠运算,制作一个大算盘,挂在黑板上,全班同学都看得清清楚楚。

(11)缩一缩

【篇二:

科技创新小发明讲座】

科技创新小发明、小制作指南

?

小发明的过程:

找一找。

找课题。

创新课题来自需要。

课题就在你身边,身边的日常生活、学习、各种活动等都可能成为你找课题的对象。

想一想。

根据所选课题,构思创新方案。

在构思过程中围绕课题去想目前还存在着哪些不科学、不合理、不称心的地方,它们都有哪些缺点,怎样克服这些缺点,实现新的希望。

比一比。

目的是在构思过程中最好能够找到一种可以接见的东西进行比较,如比材料、比形状、比结构、比功能等。

通过比较找出|相同和差异,然后再进行吐故纳新。

问一问,当一个创新方案构思成功之后,还要问其科学不科学,先进不先进,实用不实用。

做一做。

就是要把科技创新构思方案通过动手做使之变成作品否则在好的构思只不过是一纸空文。

在制做过程中要采用科学的,合理的工艺不断完善和改进方案,使制作的作品给人以新、奇、特、精、美的感觉。

任何一个小发明成功后,还要再问一问它还会有什么新的用途。

进一步拓展它新的功能。

小发明的技巧:

加法。

加法是指加高、加厚、加大、增加时间、增加次数、或几种物体加起来。

例如:

带橡皮头的铅笔;

带课程时间表的笔记本;

带盛放铅笔屑的铅笔刨刀;

带滑筒的摘果器(省去爬梯的功夫,还可以摘多种水果);

带水平器的手摇钻(可以使钻头方向准确)

减法。

减法是指减少时间、减少次数、降低、减轻、减小长度、省略、取消部分例如“月票(减少购票的次数),可以节省时间;

简化汉字(减少笔划)可以节省时间;

薄纸印书、电脑图书可以缩小空间;

明信片带邮票(省略贴邮票的时间)乘法。

演示教具(仪器的放大、易于观察);

投影幻灯(影像放大);

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视角放大);

并联插座(可供多个插头同时使用)除法。

雨衣缩小为雨披;

保温杯(瓶缩小为杯);

浓缩食品(饼干、鱼肝油)收录机缩小为袖珍式收录机或缩小为耳机式收录机

变异法。

变异法是指变形、变色、变味道、变声音、变气味、变次序。

方形西瓜和方管漏斗(变形);

彩色伞、彩色电影、彩色电视、彩色照片(变色);

音乐闹钟(变声音);

带香味牙膏、护肤品、香皂(变气味)改变味道的饼干(变味道);

综合法。

综合法是指把多种不同性质的功能综合起来。

例如:

折叠伞、带电筒的笔、联想法。

是判断两类险象现象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

例如

现象寻找原因

某年澳大利亚甘蔗高产-------------可能当年有水泥洒落泥土上非洲居民旱天利用狒狒找水-------狒狒善于发现水源

人造血代替血浆----------------------氟化碳

模仿法。

锯子是模仿茅草;

电脑是模仿大脑;

飞机模仿鸟代替法。

代替法是指具有某种相同性能的物品之间的代替。

例如瓶盖垫片用泡沫塑料代替橡胶或软木;

药品瓶用泡沫塑料代替棉花;

曹冲称象,用秤石重代替秤象重;

按扣开关用按扣代替电键讨论法——采用“大脑风暴法”

1、提出游戏规则;

2、提出讨论的问题;

3、每个人轮流提出自己的想法,后面的人不要重复前面的人的想法,并做记录。

4、每个循环对所有的想法给予欣赏式的鼓励,不要否定他人。

5、开始另一个循环,鼓励每个人继续提出新的想法。

6、一直到没有新的想法为止。

获奖小发明介绍:

针式高灵敏电子电流计(初二,全国一等奖)2、自行车竖放脚轮(初二,全国二等奖)

3、可存放书包的学生椅(小学,全国一等奖)

4、摩托车头盔防风当雨镜(小学,全国一等奖)

提示:

要善于联想(联想法)6、爬楼梯车(15岁)7、自动抽水的塞(14岁)8、旋转电铃(13岁)提示:

还有用吗?

(挖掘潜力法)9、单刃刀片改双刃刀片(12岁)10、两用垫板(12岁)11、废品做小刀(16岁)12、万用定时器(14岁)13、多用尺(13岁)14、手电筒显微镜(13岁)搬过来用(移植法)

15、充气地球仪(12岁)16、保险螺丝钉(16岁)17、数学用表速查表(13岁)18、分币机(14岁)19、折叠玩具箱(13岁)抓住不放(偶然发现法)20、伞形星座图(15岁)21、铅笔不滚(14岁)

倒过来想(逆向思考法)23、内外双用门扣(11岁)24、怎样防止干锅(14岁)找准目标(希望点列举法)25、窗户上的晾衣架(15岁)26、插座转化(14岁)27、玻璃黑板上挂图的好办法(13岁)28、节省木材的火柴(15岁)29、简易书架(13岁)30、拉不掉的抽屉(11岁)找出缺点想办法(缺点列举法)31、充气雨衣(9岁)32、带钩的汤匙(14岁)33、带盖子的垃圾铲(12岁)34、延长跳绳的寿命(13岁)35、防生锈的锁(11岁)

【篇三:

科技小发明讲座】

科技小发明讲座第一讲

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尝试构思创造方案.

主要过程:

1、询问学生:

为什么参加这个兴趣活动,你认为这个活动小组主要是学习什么?

2、说明活动作用:

(1)参加县每年一次的三小比赛,争取获奖,好的甚至参加全省全国的创新大赛;

(2)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使自己更聪明.

人类因为有梦想,所以有了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

因为想飞得更高,所以发明了飞机;

因为想听得更远,所以发明了电话?

生活是这些发明创造的源泉,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却总是能激起人们创造的灵感。

大家一定知道万有引力定律吧?

那还多亏了不偏不倚正好砸在牛顿头上的那颗苹果。

您也许因生活中的种种不方便之处而萌发各种小小的发明创造,以及各种干活多快好省的小窍门,让我们一起分享因您的发明在日常生活中所带来的快乐。

3、小发明和小制作举例:

(1)中国的四大发明。

(2)铅笔的发明:

从碳?

d?

d两个木条夹?

d加橡皮,成为现在常用的铅笔。

(3)去年我到北京参加了第二届“全国中小学劳技教育重新作品邀请赛”颁奖大会,看到许多富有创意的小发明。

“妈妈抱”童鞋:

有抱过小孩的朋友一定有这样的感受,下雨天的时候,小孩的鞋子总是会把大人的衣服蹭得很脏。

于是聪明的人们针对这一情况发明了一种特制的童鞋。

这种童鞋和一般童鞋相比,鞋尖上方多出一块半圆形的橡胶“外衣”。

当下雨天小孩鞋子很脏的时候,可以先把那层“外衣”向下翻,把脏的表面隐藏起来,这样大人的衣服就不会被蹭脏。

人们还可以根据需要把橡胶层设计成鲜艳可爱的动物图案,又时尚又实用。

这一发明大受妈妈们的欢迎,于是这种童鞋就有了一个温馨的名字?

d“妈妈抱”童鞋。

创新作品:

能让色盲者看见的红绿灯

问题提出:

色盲者因为自己生理的缺陷,所以我们驾驶车辆,怎样让他们同样享受自己驾驶的乐趣?

改造方法:

把传统的红绿黄灯图标改造,如红的用圆形,绿的用箭头,黄的用两个竖长方形。

其它说明:

该作品已经申请专利,在这次比赛中获得金奖,并且被评委点名表扬。

不咬纸的回形针

在使用回形针的时候,经常会把纸咬破。

需要资金:

几分钱

1、把回形针的头向外弯曲;

2、在头上加衬衫别针上的小塑料珠

4、简单介绍发明思路,学生尝试完成创造方案。

5、布置下次活动的内容和材料:

(1)内容:

泡沫盆景

(2)材料:

取泡沫塑料一块、钙塑板一块、红色和棕色植绒纸各一小块、塑料盘一只,黄、绿、黑丙烯颜料少许,小刀和胶水。

其它自选材料。

附下次泡沫盆景制作方法

泡沫盆景

废弃的泡沫塑料,经过设计和加工,可以制作成饶有情趣的仿山水盆景。

取泡沫塑料一块、钙塑板一块、红色和棕色植绒纸各一小块、塑料盘一只,黄、绿、黑丙烯颜料少许,小刀和胶水。

制作方法

1.根据你的创意和构思,将泡沫塑料用手和小刀刻挖成大、中、小山体各一块,再将山体底部用美工刀削平。

2.在山体上用颜料涂上颜色,趁颜料未干时再点上层层黑色,使其与山体颜色自然融合产生一种犹如绿色植被的感觉。

3.用美工刀将钙塑板切成长条,顶部削成斜面如屋顶状。

再将长条按需要切成长短不一的小块,制成5?

d6个房体,再用颜料画出门窗。

4.剪一块比屋顶面积略大些的红色的植绒纸,对折后粘贴在屋顶上作房顶。

5.用美工刀切一小块钙塑板,削成5?

d6艘船体,画出船舱,用大头针作成桅杆。

6.将棕色植绒纸剪成陆地和岛屿。

7.将制成的各部件根据构想在塑料盘内进行布置,待布局满意后再用白胶进行固定。

第二讲

一、小发明创造技法之扩大增加法

书报上的字太小,老年人看不方便,就借助放大镜来看。

放大镜的作用,就是把字扩一扩。

原来的电视屏幕较小,看电视节目费力,所以大屏幕彩电相继问世。

这是把屏幕的面积和电视的体积扩一扩。

很多人喜欢看围棋比赛,但棋盘太小,不可能像看篮球一样观战。

于是,把棋盘的面积和棋子的大小扩一扩,做一个特大的棋盘挂在墙上演示比赛,让棋迷们一饱眼福。

伞是人们常用的挡雨避阳工具,有人将它的面积扩大、再扩大,变成了街头巷尾设摊者使用的晴雨大伞、露天海滨浴场游客享受的太阳伞,使伞又找到了新的用途。

瞧,扩一扩、加一加也会变得很奇妙,会引发出相当不错的发明。

当你把一样物品进行扩大面积、扩大声音、扩大距离、延长时间、延伸长度、加高高度、增加数目、增添配料等扩增处理,物品的功能和用途可能就会发生本质的变化。

这种扩一扩、加一加的小发明技法叫作扩大增加法。

新式邮筒

一般的邮筒只有一个或二个投递口,信投进去后都混在一起,先拣后分,费时又费力。

上海的李文彪同学设计了一个新式邮筒。

这个邮筒有三个投递口,分别投寄本市、外地和航空邮件。

邮筒里分成三格,而且能旋转。

这样,邮递员开门取信时,只要转内格,就可以按类取信了。

由于收信后不用再拣,就省事多了。

这个小发明就是从增加投递口的个数入手设计的,它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多功能喷杆

山东张桂杰同学发明了一种多功能喷杆,在第三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中获一等奖。

他是将原有喷洒农药的单喷杆改成相连的双喷杆,同时喷杆的张角和喷头的方向可以调节。

使用这种双喷杆喷洒农药,可以同时喷两垄,既可以向一个方向喷,也可以

在叶片上下对喷,因此提高了喷药效率,也节省了劳力。

这项小发明也是从增加数目着手设计的。

足球射门网

上海的滕惠玲同学是个足球迷。

她每次看足球比赛时,总要为球员临门一脚功夫差而遗憾万分。

她想到,足球射门得分的功夫,主要是靠平时磨练出来的。

于是,她设计了一个有趣的辅助器材--足球射门网。

她把球门分割成9个小射门区,并在每个区域后面装上1个小网兜。

她还根据射球角度的难易程度,给每个小射门区规定了一个分数,守门员难守的4个死角分数高,容易射进的角度分数低。

这样,教练训练队员时,可按训练的要求,进行有趣的射门比赛。

踢进的球被网兜套住,得分就一清二楚,拾球也方便。

足球专家和教练说:

这个小发明具有实战性、趣味性等特点,是训练射门角度的好帮手,业余、专业运动员都能用。

在第九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该发明荣获一等奖。

这个小发明实际上是作者将一个球门分割成了9个小球门,增加了球门的数量。

防滑剪枝剪

山东的中学生林峰家里承包了几亩果园,他和爸爸给果树剪枝时发现,用枝剪剪细的树枝还可以,剪稍微粗的树枝时,树枝会在刀口上向前滑脱,要剪几次才能剪掉,既费时又费力。

能不能不让树枝向前滑动呢?

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在剪刀刀口外侧安装了一块带锯齿的铁板,既不影响刀口的切割效果又防止了树枝滑脱。

瞧,他只是在原来枝剪上加了一块小铁板,就解决了大问题,完成了一项小发明--防滑剪枝剪,并在第七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获二等奖。

当你的发明处于困境的时候,你不妨有意识地把发明目标扩一扩或加一加,也许会拓宽发明的思路。

二、小发明创造技法之缩小省略法

你知道吗?

世界上第一台电脑有一间房子那么大,重30吨。

后来,科学家使用集成元件,使电脑的体积不断缩小,缩到电视机大小,而且功能增强了,从而使电脑迅速普及到千家万户。

现在,又相继出现了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可穿戴式电脑。

电脑越来越精致、小巧的发展变化过程,就是逐步缩小体积、省略部分元器件的结果。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使用一些袖珍物品,如随身听、袖珍小电筒、折叠雨伞、液晶小彩电等,它们都是通过缩一缩技法研制出来的。

缩小后的东西体积小,造价低,便于搬动、携带,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

运用缩小、缩短、减少、减轻、分解、折叠、卷曲、删减等手段进行发明创造的技法,叫做缩小省略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缩一缩、减一减方法。

这也是一种可行的发明思路。

节省木材的火柴

嚓,我们常常划了根火柴,火柴梗燃不到1/2就扔了,这多可惜!

广西的钱峰同学建议:

把火柴梗的长度缩短1/3至1/2,再配一支能插进火柴梗的套管。

用的时候,把火柴梗插进套管。

这样,既节约了木材,又增大了火柴盒的容量。

他的着眼点就在于缩短长度。

三角形日历

现在各家使用的日历普遍呈长方形。

山西的关雁龙认为,这样的传统日历样子不新颖,又浪费了纸张。

他从众多图形中选择了三角形,因为它具有外观形状显得最大、能节约近50%的纸张、最易于加工等突出特点。

于是,他将日历芯和日历挂牌均设计成三

角形,发明了三角形日历。

全国只要有1/10的日历按三角形设计生产,每天就可节约百万元。

他用减少面积的思路,敢于突破人们习惯的旧有模式,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该发明在第五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中获二等奖,并申请了专利。

另外,采用折叠、卷绕的方法也能起到缩小减少体积、重量、长度的作用。

如卷曲:

胶卷、胶布、磁带、钢卷尺、皮卷尺等。

柔的物品通过卷曲后由长变短,便于携带;

长而刚的东西,通过卷曲后则达到了柔化、变轻的效果。

折叠:

折叠椅、折叠剪、折叠伞、折叠杯、折叠桌、折叠沙发床、木工用折叠尺等,物体的体积变小,从而节省了空间,增强了灵活性。

伸缩:

伸缩教鞭、伸缩钓鱼竿、拉杆式笔等。

既能拉长使用,又能缩短,收藏、携带方便。

此外,省略也是将一个物品更新的有效方法。

如:

隐形眼镜省掉了镜框和镜架,代之以装在眼睛里的镜片。

数码相机省略掉胶卷,免去了经常换冲胶卷的麻烦。

气球炮竹用五彩气球取代各种火药鞭炮,省去了噪音、空气污染的干扰和火灾隐患。

无线电话省略电话线,再将电话小型化,可将其随身携带。

无线话筒省略电源线,讲话或唱歌非常方便。

当然,不是任何物品都可以缩小、省略的,这要求同学们在发明过程中,既要考虑节省、方便,又要注意某部件在整体中的特殊功能和实用价值,有时也可以用更轻便、方便、耐用的材料或部件来取代物品的某一部分。

第三讲

一、小发明选题思路之提出希望找选题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美好的愿望,如上课时,希望教师用的粉笔没有灰尘;

练字的时候,希望毛笔能自动出水;

上学途中下雨,希望书包能当伞用_?

这种种希望之点,往往能转化为发明的课题。

希望和需要是成功之母。

在仔细观察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从生活、学习、工作的需要出发,根据你或别人的某种希望,提出你希望东西的样子,再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和别人的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这种发明思路称为希望点列举法。

自来水防冻阀门

天津李秀红同学家乡虽装上了自来水管,但冬季院内地上的自来水管很容易受冻不出水,甚至冻裂。

李秀红了解到,村里人希望有一种防止冬天水管受冻的阀门,她就将这一希望作为发明目标。

她和几个同学钻研探索产生了发明构思:

如能制出一个阀门去掉自来水管内不用时的存水,使水管变成无水的空管,不就没有受冻问题了吗?

她们动手绘图,设计阀体、阀芯、阀盖、弹簧垫等零件,用粉笔作模型,经过反复修改,一种具有通水、断水、回水功能的自来水防冻阀门诞生了,荣获第三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一等奖。

希望列举法和缺点列举法一样,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选题方法。

但它同缺点列举法相比,更使发明者显得灵活、主动,因为缺点发明法是围绕现有物品的缺点提出各种改进设想,一般不会离开物品的原形,而希望点列举法则是按发明者的意愿提出各种新的设想,它可以不受现有物品的限制。

因此,它是一种积极的、主动型的选题思路。

全方位昆虫观察箱

自然课上,老师抓了只昆虫让同学们观察其身体结构,每位同学都要单独将昆虫标本盒仔细看一遍,还看不全昆虫的各个部位,一节课就这样你看一下我看一下结束了。

河北的田江华同学看到这种情景后,并没有局限在对标本盒的改进上,而是提出了新的

希望:

如果有一个观察箱,把昆虫放在里面。

从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昆虫的各个部位,那该多好啊!

当然,提出希望并不是暂时难以实现的科学幻想,更不是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而应该从身边的事物、日常生活出发,提出恰如其分的希望,并思考找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这就要求小发明家做个有心人,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琢磨在自己或别人遇到某种困难时希望有什么好物品或好方法。

同时,还要做个热心人,积极了解人们对所需物品的意见,主动调查用户心目中所希望物品的样子和性能,再根据大多数人的急需和自己的能力确定发明课题。

全保护荷花餐巾台布

吃饭时漏掉的饭菜很容易将衣服弄脏,也给扫地的人带来不便,西方人吃饭时在胸前围上餐巾布,在腿上铺一块盖布,也很不方便。

山西的李珍同学就想,如果有一个不使衣服弄脏又方便实用的餐桌布就好了。

她将这一希望作为发明目标,设计了全保护荷花餐巾台布_。

她将台布的周围做成尖形的花瓣垂在桌的四周,吃饭时,只要把花瓣尖端的扣眼扣在胸前的纽扣上,花瓣就可以代替餐巾和盖腿布,吃饭人的衣服和地板就不会被食物弄脏了。

这项小发明获得了第五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铜牌奖。

人们多种多样的需要和无限美好的愿望,为创造发明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只要我们经常了解人们的需要,把握人们的希望之点,则发明的课题将取之不尽。

二、小发明选题思路之补偿感官找选题

人体是一部相当灵巧而完美的活的机器,它的主要部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