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学生心理档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60773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学生心理档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特殊学生心理档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特殊学生心理档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特殊学生心理档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特殊学生心理档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特殊学生心理档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特殊学生心理档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特殊学生心理档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特殊学生心理档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特殊学生心理档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特殊学生心理档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特殊学生心理档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特殊学生心理档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特殊学生心理档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特殊学生心理档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特殊学生心理档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特殊学生心理档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特殊学生心理档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特殊学生心理档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殊学生心理档案Word格式.docx

《特殊学生心理档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学生心理档案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特殊学生心理档案Word格式.docx

高中

职业

个体户

系式

联方

背景

资料

独生女,父母较为溺爱,学习成绩在班级处于中游,无担任班干部,在校时朋友较少。

问题

概述

陈某从小玩到大、感情十分要好的堂姐,因为两年前的一次误会开始对陈某一直疏远,态度冷淡。

陈某因此一直很难过,曾经试图同其堂姐示好却遭到冷眼相对,陈某希望能够恢复其和堂姐的关系。

分析

诊断

一般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缺乏一定的社交技能。

辅导

过程

一、 倾听

了解陈某的具体困扰。

二、 共情

让陈某觉得自己的现在面临的难题和难受的心情有人能够理解。

三、 澄清

让陈某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最好的结果是什么。

(陈某:

和姐姐像从前一样。

咨询师:

从前什么样?

陈某:

天天在一起玩。

现在还可能这样吗?

不可能了。

因为大家都要上学,姐姐也上高中了。

那最希望怎么样?

愿意和我笑,对我好,不要骂我。

四、 空椅子技术

陈某在处理自己和姐姐的问题时,存在一定退缩的行为。

她已经准备好一封道歉信却迟迟没有交出去。

使用空椅子技术引导陈某将积压在心里的话说出来,将委屈宣泄出来。

五、 社交引导

询问陈某曾经使用过哪些方法来缓和其于堂姐的关系,通过咨询师的分析让陈某自己选择最佳的方式来和姐姐交流。

结果与

反思

结果:

陈某对于这个问题感到轻松,并决定才去行动改变现在与姐姐的不良的关系,且对此充满信心。

反思:

这次咨询是我第一次较为完整地采用空椅子技术引导来访者表达内心的想法和宣泄情感,也确实比较成功地将来访者心中的委屈宣泄出来,在这一点上帮助了来访者放松心情。

但是在帮助来访者提高自身的社交水平这一点上却几乎没有任何贡献,只是在这件事上帮助来访者解决人际问题,没有迁移到生活中去。

咨询人员:

刘怀英

晋安第五中心小学心理健康辅导

个案资料记录

02 建档日期:

13年2月25日

年龄

10

身体健康状况

刘某

化度

文程

个体

四年级男生,家境一般,四口人生活,外婆偶尔来,父母经

常用打骂的方式来对待小孩

脾气比较暴躁

与外婆吵架后,因为惧怕父亲打他

便拿着衣架自己打自己

咨询过程中,学生认知清楚,表达清晰,举止得体。

陈述时的语气与其情感表达一致。

与外婆吵架事件属于近期发生的事件,故可以判断来访者的问题与其性格有关。

同时当前的情绪与现实刺激有关,故可以排除品行障碍,可以诊断为学生一般心理问题。

1、 让其叙述与外婆事件的起因与经过,宣泄其内心压抑的情绪。

2、 通过叙述帮助来访者理清其做事的程序,帮助其认识,引导其对于此事件的认知

3、 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让其认识到问题一旦产生,应该学会去解决,解决的关键在于认识问题的根源即自己的脾气暴躁。

学生认知得到了改变,情绪宣泄,表示心情不错

曾某

10岁

晋五小

四年级

黄某

大专

司员公职

独生女,由其母亲来辅导站,曾某平时在班级中表现优秀,担任班长一职,成绩优异。

曾某平时在班上表现十分积极,但遇到陌生人时比较腼腆、不擅于和陌生人打交道;

平时上课十分积极发言却不敢担任学校大型活动的主持人;

老师与家长交流时反应曾某在一些场合显得不够大方。

错误观念,过分追求完美。

一、 积极关注

肯定曾某是个优秀的孩子。

二、 具体化

引导其母黄女士举出更加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她所担心的曾某存在的问题,从中找出曾某存在的问题。

三、 指出问题并向其母求证

曾某十分注重自己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完美形象,同时在任何可能破坏自己完美形象的事物都缺乏安全感。

成长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挫折,且其对自身的要求过高,十分辛苦。

四、 对其母提出建议

对曾某不要过分保护,要让曾某体验一定的挫折。

在平时的教育中要渗透“不完美”教育,让曾某接受不完美的人生才是必然的这一现实,让曾某学会放松心态面对生活。

其父亲要适当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要将一定要考好的要求改为战胜自己既是好的教育态度。

曾某母亲意识到曾某存在的问题所在,意识到应逐渐转变教育方式。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亲子类的辅导,且来辅导站的只有孩子母亲,要从孩子母亲的讲述中整理和发现孩子的症结所在花费了比较长的时间,但确实能够从中引导母亲发现孩子的真正问题所在。

只是对于解决方法上,还是不免有些说教的味道,对于家庭教育方面,本应引导多于说教,这在以后的咨询中要十分注意。

张某

12岁

四川

初中

五年级女生,母亲和孩子单独生活,外来工子女

平时学习依赖计算器,导致考试计算题错误率高;

比较争强好胜,与妈妈吵架总想赢,不喜欢与陌生人打交道

学生陈述清晰,对自己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对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有一定的了解,成绩一般但期末成绩还可。

故可以诊断为学习问题和人际问题,问题严重程度一般。

1、 对于学习问题,强调学习习惯对学习的重要性,基于学生对问题认知清楚,故建议学生自行采用阳性强化法,纠正自己的学习习惯问题。

2、 来访者不喜欢与陌生人打交道,对外界缺乏安全感,建议其多与父亲联系,理解父母的离婚。

同时联系来访者班级的同学多与来访者交流玩耍。

3、 好胜心强与来访者性格有关则不处理。

平时课堂关注学习习惯转好,通过与其班主任和家长沟通,情况好转

晋安第五中心小学小学心理健康辅导

05 建档日期:

13年4月8日

年龄

三年级

曾某备E告中

三年级男生,父母在家时间很少,平时都在托管,母亲带来咨询

平时不爱说话,性格内向,挺想跟其他同学交流交往的,可是胆子比较小。

感情察觉能力强,妈妈述说其批评重一点,孩子就容易哭,而且哭的时间长。

与咨询师交流的过程中,来访者说话声音小,胆小。

妈妈在做主要陈述,来访者表达清晰,认知与其年龄相符,故诊断为一般学生心理问题。

1、 给家长强调家庭生活模式对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性,建议家长多与孩子相处交流。

2、 鼓励家长多带孩子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孩子的知识面。

3、 帮助家长认识到,孩子的性格可能就是这样,要接受孩子的性格,而不是强迫孩子向自己想的方向去发展。

结果

咨询后观察,来访者变得开朗爱说话了,开始交朋友了,同

学反应性格开朗些了,教师反应学生变积极。

06 建档日期:

13年4月20日

刘某备E大专

三年级女生,家长带来,家境一般,家庭和睦

家长反应,学习存在较大问题。

主要表现在语文的学习上,经常会说,但不擅长于写,特别是写作文,产生了害怕写作文的情绪。

来访者与咨询师沟通顺畅,认知与年龄相符合,诊断为一般学生学习问题。

家长反应来访者小时候忙,无暇与孩子多交流,可以诊断为来访者早期缺乏足够的语言刺激。

1、 建议家长多给孩子提供锻炼语言的机会,创造语言联系的条件。

2、 建议家长给孩子多讲绘本故事,并让孩子复述或复写故事,锻炼孩子的写作能力。

3、 对于孩子所写的内容家长应多鼓励,奖励,激发孩子写作的兴趣。

4、 提示家长警惕孩子对作文写作产生厌学心理,对孩子成绩的提高切勿心急。

咨询后询问家长,家长表示正在按咨询老师的建议,给孩子相关的教育。

07 建档日期:

12年9月15日

9岁

福州市连江县

健康

1

张俊

工人

该生从小跟爷爷在老家生活,很少见到父母,对父母缺少依恋。

,爷爷对他言听计从,千方百计满足他,渐渐形成横蛮任性的性格。

后来父亲怕他吃亏,叫他回击欺负他的人,渐渐地,他由一个受他人欺负的人转为一个欺负他人的人,由一个弱者变成一个大“天王”,令老师极其头疼。

该生学习成绩差,性情怪异,很难与同学相处。

卫生习惯差,手脸总是有污秽。

人际关系较差,总是欺负周围的同学,总以强者形象出现,无缘无故的,就打同学一巴掌或踢同学一脚,要不就咬人。

组织纪律差,上课时有话就说,没有留心听课、认真思考、举手回答的习惯。

该儿童目前要解决的主要有三方面问题:

1.攻击性行为;

2.人际关系;

3.学习适应性。

1、 询问基本情况。

2、 向家长反映该生的在校表现,表明想教育好其儿子的心意。

3、 向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尤其是重大事件;

4、 与孩子交谈,探寻孩子的心理矛盾及思想意愿;

5着重让孩子表达”当时怎么想,想怎么做,感觉如何”,目的一在于让孩子宣泄;

二在于让父母学习与演练与孩子的沟通;

三可以顺势引导家长如何做更好,做好共同教育工作。

6、 让孩子找出班中最受欢迎的学生,让他明白如何与同学相处,做个受同学欢迎的人。

7、 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

继续自我监督与控制。

8、 制定行为目标,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改善了攻击性行为,促进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提高了学习适应性水平。

08 建档日期:

13年10月18日

福州市

晋安五小

2

商人

该生成长环境特殊,父母做小本生意,其父整天不着家,其母也整天忙生意上的事情,极少关心与过问孩子的情况。

从小,他就得管自己的吃、喝、穿,生活没有规律,大晚上还在街上逛。

该生性格比较浮躁,上课易开小差,爱搞小动作,爱找别人说话,课堂上不会倾听老师讲课,作业经常不完成,错误率高,学习成绩很不理想。

课间爱跑跳,爱和别人打架,爱欺负弱势群体,对老师的批评也无动于衷。

喜欢偷拿别人的东西,偷吃同学的零食,不管老师怎样耐心教育,他都麻木不仁的样子,教育效果不佳。

生活没有规律,天天迟到,课堂中也经常睡觉,上课无精打采,下课大闹天宫。

生活环境的特殊与缺少亲人的管教和关心,才导致了该生对什么是都不感兴趣,表现出懒散、无所谓的样子。

在学校做了坏事经常被老师批评,也深深地打击了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所以越发的难以教育。

第一阶段:

和家长沟通,提高家长自身素质,帮助他掌握正确的教子方法。

齐心协力做好孩子思想的转变工作,用爱心关爱他,让他树立起生活与学习的信心。

第二阶段:

和科任老师沟通,转换思维方式,从寻找孩子的缺点变为寻找孩子的优点,从否定评价变为肯定评价,从责备变为激励。

在平时引导教育该生的时候,常用激励性的语言来让他感受教师对他的关爱。

第三阶段:

首先对其本人通过面谈交流的直接辅导方式,主要是进行自尊心、羞耻心教育,培养该生的自信心;

通过行为指导,锻炼该生的意志力。

其次对影响该生的因素采取一定的措施,主要是加强与其他老师、与同学的和谐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与配合。

在和该生的沟通过程中,首先让他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管做什么事都离不开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但学习知识和做每一件事一样肯定很辛苦,要有毅力才行。

在不断的叮嘱与关心中,他的心态有了好转。

接着,和他一起研究制定了学习计划,帮他找一个好学生帮助他并安排与他同坐,激励这位好学生上课提醒他听讲,课后帮他辅导、检查作业等等;

课后鼓励该生与同学友好相处,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不乱拿别人的东西,他表示一定配合,同时表示一定克服困难,让大家刮目相看。

1.师生反映:

该生学习自觉性有了一些提高,作业基本能按时完成,上课也能坚持听讲,课后能主动与同学们一起玩耍,学习上明显进步了。

2、其父母反映:

孩子在家比以前懂事了,有时也能帮母亲做点家务,生活也有了规律,基本能按时完成作业与按时休息了。

3、该生自己:

上学再也不迟到了,上课也不再觉得无聊或睡觉了,也能够自己完成作业了,今后不会再乱拿别人的东西To

从结果来看,矫治基本上是成功的,当然对其教育与帮助还将持续下去。

学生的不良习惯或学习的缺陷,都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不论是主观原因还是主客观原因,我们都应在教育工作中化被动为主动,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及时发现,及时辅导,以促进其尽快转变。

09

13年11月7日

万某

8岁

父母开一家小超市,兼卖体育彩票。

经济条件较好。

父母比较要强,对孩子要求很高。

但其父脾气较差,达不到要求就会打骂。

该生聪明,但性格偏激,好动易怒。

在家里受的气总会在同学面前发泄,谁坐在他周围谁倒霉,谁得罪他谁遭殃。

每节课间都有学生给他告状,同学和家长都盼着他赶快离开这个班,他在同学面前是一头凶恶讨厌的“大老虎,可是他很聪明,懂得伪装自己,在老师和家长面前,循规蹈矩,文明有礼,像一只“小绵羊气他酷爱画画,而且极有美术天分。

但他自信心严重缺乏,不爱参加集体活动,遇事总采取逃避态度。

1.父母工作忙,对其照顾较少,父亲对其要求较高,但方法简单粗暴,若做得不够好,轻则骂,重则打。

渐渐形成了孩子古怪的性格,不愿与他人交流。

2.上学以后,老师对其行为引导不够,以至于性情怪僻,与同学关系紧张,学习习惯不好。

1.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和爱护。

老师主动和他亲近,和他做朋友,“亲其师,信其道”。

经常在课间找他谈话,谈学习,谈家庭,谈画

画。

2.努力改变家长的教育方法。

了解该生的情况后,与孩子的父母分别进行多次交谈,交换看法。

让其父母改变粗暴的教育方法,要求不要太高,并花精力培养孩子特长。

3.让学生体验集体的温暖。

动员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让其父母配合教育。

使他在集体活动中接受教育,感受集体温暖。

4.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培养自信,提高威信。

家访时,提醒其父母,给他请老师辅导绘画。

其父母也听取了老师意见。

经过一个月的心理辅导,该生自信心大增,学习肯努力,如今已是班里板报组的主要成员,在班里组织的多次活动中,都积极参加并取得好成绩。

自信心也大大提高,尤其是绘画水平提高很快。

能接受老师和同学的劝告,期望他有更大进步。

学生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感受力最为敏锐的时期,教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丝期望的微笑,都会在学生心里激起阵阵涟漪,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那些因为种种原因成为“心理问题”的学生,有的才只有7、8岁,作为孩子最亲最近的老师和父母,我们更要给孩子足够的关怀和呵护,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