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广西桂林贺州崇左三市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1196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0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广西桂林贺州崇左三市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语文广西桂林贺州崇左三市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语文广西桂林贺州崇左三市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语文广西桂林贺州崇左三市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语文广西桂林贺州崇左三市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语文广西桂林贺州崇左三市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语文广西桂林贺州崇左三市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语文广西桂林贺州崇左三市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语文广西桂林贺州崇左三市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语文广西桂林贺州崇左三市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语文广西桂林贺州崇左三市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语文广西桂林贺州崇左三市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语文广西桂林贺州崇左三市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语文广西桂林贺州崇左三市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语文广西桂林贺州崇左三市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语文广西桂林贺州崇左三市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广西桂林贺州崇左三市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语文广西桂林贺州崇左三市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广西桂林贺州崇左三市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广西桂林贺州崇左三市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国人摸索出的生活方式已沿袭数千年,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

”他所说的“生活方式”,其实质正是中国人所说的“道”,生生不已、和而不同的“道”。

“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大合唱,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

(摘编自叶小文《“文化自信”与“文化他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历史发展的各个时代,只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就能更好地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B.人类中心主义利用自然,让自然为人类服务,强调利益至上,从不关怀自然。

C.弊端重重的人类中心主义亟须克服,中华民族的中道智慧是克服它的一个好办法。

D.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在对人与天地的关系的认识上是不同的,中华文化认为应遵从自然规律和人们的欲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二段提出了人类中心主义会带来全球危机,接着阐述了其内涵,并以基督教为例,指出人类中心主义会危害西方文化。

B.文章第二段对比论证了中西方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做法,然后指出只有“中和”思想,才能挽救人类文明。

C.文章第四段在论证中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而“一带一路”建设就是“和”的思想的具体体现。

D.文章着重论述了人类中心主义和中华文化中“中”“和”的思想,指出后者可以为克服前者的弊端提供有益的借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文明现在面临发生质变的可能,克服人类中心主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刻不容缓。

B.中华文明数千年来未曾中断,主要是因为坚守中正通达的思想和中庸之道,摆正了人在天地间的位置。

C.“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宏大设想,“一带一路”是实现它的具体体现,将实现沿线国家一起长久可持续发展。

D.罗素所说的“生活方式”特指中国人所说的“道”,如果得到全世界采纳,人类将更加欢乐祥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冬牧场

李娟

传说中最好的牧场是这样的:

那里“奶水像河一样流淌,云雀在绵羊身上筑巢孵卵”――充分的和平与丰饶。

而现实中更多的却是荒凉和贫瘠,寂寞和无助。

现实中,大家还是得年复一年地服从自然的意志,南北折返不已。

春天,牧人们追逐着融化的雪线北上,秋天又被大雪驱逐着渐次南下。

不停地出发,不停地告别。

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种,冬天孕育。

羊的一生是牧人的一年,牧人的一生呢?

这绵延千里的家园,这些大地最隐秘微小的褶皱,这每一处最狭小脆弱的栖身之地……青春啊,财富啊,爱情啊,希望啊,全都默默无声。

前来收购马匹的一位生意人告诉我:

再过两年――顶多只有两年时间,就再也看不到这样搬家游牧的情景了!

从明年开始,南下的羊群到了乌伦古河畔就停下,再也不会继续往南深入。

我大吃一惊:

“也太快了吧?

我的反应很令他生气。

他放下茶碗,庄重地面朝我说:

“你觉得我们哈萨克受的罪还不够吗?

我噤声。

其实我的意思是,虽说这种古老的传统生产方式本身正在萎缩,但这么突然的大动作,对人们的生活和心理该是多大的冲击和摇撼啊。

过了半天我忍不住又问:

“是真的吗?

有上面的文件?

他说:

“文件肯定有。

反正大家都这么说嘛。

其实我还想问:

“你们觉得定居好吗?

”再一想,真是个蠢问题。

定居当然好了!

谁不向往体面稳定、舒适安逸的生活呢?

荒野终将被放弃。

牧人不再是这片大地的主人。

牛羊不再踩踏这片大地的每一个角落,秋天的草籽轻飘飘地浮在土壤上,使之深入泥土的力量再也没有了,作为它们生长养料的大量牲畜粪便再也没有了,荒野彻底停留在广阔无助的岑寂之中……荒野终将被放弃。

而在北方,在乌伦古河两岸,大量的荒地将被开垦成农田,饥渴地吮吸唯一的河流。

化肥将催生出肥大多汁的草料,绰绰有余地维持畜群度过漫长寒冬。

这有什么可说的呢?

我刚进入这片荒野的时候,每天下午干完自己的活,趁天气好,总会一个人出去走很远很远。

我曾以我们的黑色沙窝子为中心,朝着四面八方各走过好几公里。

每当我穿过一片旷野,爬上旷野尽头最高的沙丘,看到的仍是另一片旷野,无穷无尽。

当我又一次爬上一个高处,多么希望能突然看到远处的人居炊烟啊!

可什么也没有,连一个骑马而来的影子都没有。

天空永远严丝合缝地扣在大地上,深蓝,单调,一成不变。

黄昏斜阳横扫,草地异常放光。

那时最美的草是一种纤细的白草,一根一根笔直地立在暮色中,通体明亮。

它们的黑暗全给了它们的阴影。

它们的阴影长长地拖往东方,像鱼汛时节的鱼群一样整齐有序地行进在大地上,力量深沉。

走了很久很久,很静很静。

一回头,我们的羊群陡然出现在身后几十米远处,默默埋首大地,啃食枯草。

这么安静。

记得不久之前身后还是一片空茫的。

它们是从哪里出现的?

它们为何要如此耐心地、小心地靠近我?

我这样一个软弱单薄的人,有什么可依赖的呢?

在这无可凭附的荒野,人又能依赖什么呢?

放下茶碗,起身告辞的人,门一打开,投入寒冷与广阔;

门一合上,就传来了他的歌声。

就连我,每当走出地窝子不到三步远,也总忍不住放声唱歌呢!

大约因为,一进入荒野,当你微弱得只剩呼吸时,感到什么也无法填满眼前的空旷与阔大时,就只好唱起歌来,只好用歌声去放大自己的气息,用歌声去占据广阔的安静。

十二月初,每隔两天,就会有南迁的披红挂彩的驼队和羊群遥远地经过我们的牧地。

我和加玛高高站在沙丘上,长时间目送他们远去,默数他们的骆驼数量,判断他们的财富。

什么也不为,什么也不说。

他们的行进真是骄傲又孤独,在荒野中他们最倔强。

有一天早茶后,加玛唤我出去,我一看,又一支队伍经过西面的荒野向南慢慢行进着。

但是加玛又提醒我:

“看,没有马。

”仔细一看,果然,队伍里只有一个人步行牵着驼队,同时还兼顾赶羊。

看来看去再也没有别人了。

比起之前几支又是摩托车又是座饰华美的马匹的队伍,可真寒碜啊。

加玛判断道:

没有马是因为他家昨夜驻扎时,马跑散了;

只有一个人前进是因为其他人都找马去了。

无论如何,那情景让人看了很是辛酸。

这是荒野,什么样的挫折都得接受,什么样的灾难都得吞咽。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说中的牧场如诗如画,而现实的牧场却如此荒凉、寂寞和无助,两者强烈的反差给“我”和读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

B.“我”对牧民们今后冬季不再继续往南深入感到惊讶,是因为“我”觉得舒适安逸的定居生活未必适合习惯了游牧的民族。

C.文章善于借助自然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比如对黄昏斜阳下荒野白草的细致描写,就衬托了“我”内心的寂寞。

D.本文语言颇具特色,既生动细腻,又亲切自然,句式整散结合,字里行间融入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独特的感触和真挚的情感。

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

(5分)

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面时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历史机遇,河北易县找准发展定位,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战略,把旅游业作为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来抓,在全省率先提出“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旅游+美丽乡村”、“旅游+优势产业”等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被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为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易县积极推广“旅游+扶贫”模式,把特色扶贫产业发展成特色旅游项目,形成了“旅游经营、旅游务工、旅游产品、旅游分红”四种旅游扶贫业态:

通过建立旅游扶贫试点村,贫困群众可以自己举办采摘园、农家乐,可以在“家门口”的园区、商户里打工,可以制作、销售农家特色旅游产品,还可以加入旅游扶贫合作社,以资金、人力、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旅游产业获取分红。

(摘编自《中国财经时报》,2016年11月14日)

材料二:

2002年,江西赣州市规划开发脐橙基地,鼓励引导农户发展种植脐橙。

几年后,单家独户零散经营的局限性显露:

资金少、无技术、无销路、风险大。

赣州市高度重视,市里积极引导果农建立16家脐橙合作社,全面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实施农资供应、技术培训、管理技术、开拓市场、果品销售“五统一”,同时引进脐橙加工企业,兴建大型保鲜库和分级包装车间,帮助果农包装销售,仅此一项每公斤可增收0.8元。

由“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增强了果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赣州市积极发挥产业发展对脱贫增收的带动作用。

2015年,全市脐橙种植面积157万亩,脐橙产量128万吨,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市场营销体系,实现脐橙产业总产值105亿元,70万果农增收致富,解决了100万农村劳动力就业。

如今,漫山遍野的脐橙已成为赣州百姓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6年11月15日)

材料三:

贫困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而且表现在精神、能力等层面,背后的致贫原因更是纷繁复杂。

从这个角度看,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从经济维度出发进行政策设计,可能会“治标不治本”,难以确保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

因此,应从单一经济维度的扶贫政策转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维度有效衔接的系统扶贫政策。

一方面,要对贫困地区的社会发展、文化习俗、生态环境等给予高度关注,有序推进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同步改善;

另一方面,应将健康、教育、医疗、就业等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机有序串联起来,更加注重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让贫困地区实现彻底脱贫。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6年11月14日)

材料四:

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落实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一些地方形式主义比较严重。

驻村干部“走读式”“挂名式”帮扶,聪明才智没放在踏实帮贫困群众勤劳致富上,却花在怎么通过“巧算”收入账把贫困群众“算脱贫”。

作为精准扶贫的责任主体,地方政府不认真想办法、出实招帮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却为完成任务搞“数字脱贫”。

一些扶贫主体功利主义严重。

比如,在贫困地区投资兴业的一些企业,以扶贫为名要优惠要政策扶持,实际上却“扶富不扶贫”,还往脸上贴“扶贫济困模范”“社会责任楷模”的标签。

抢摘贫困帽凸显政绩的冲动在一些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西部某深度贫困县,目前贫困发生率依然高达30%,却提出今年要“摘帽”。

(摘编自“新华网”,2016年11月12日)

7.下列对材料一、二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河北易县找准发展定位,积极引导,把特色扶贫产业发展成特色旅游项目。

B.江西赣州鼓励引导农户发展脐橙种植,建立脐橙合作社,增强果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C.河北易县大力发展旅游项目,让贫困农民获取相应分红,开创扶贫新模式。

D.江西赣州积极发挥产业发展对脱贫增收的带动作用,解决了100万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介绍了河北易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下如何进行精准扶贫、他们的“旅游+扶贫”等模式已经被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等内容。

B.材料二主要介绍江西赣州市有关种植脐橙的情形,文段通过列举一系列具体数字准确地介绍了赣州种植脐橙的面积、脐橙的产量以及农民的年收入等情况。

C.材料三比较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文段首先分析了造成贫困户贫困的表现,然后分析扶贫干部如何才能做到“精准扶贫”。

D.材料四是一篇评论性文章,主要从扶贫者的角度讨论精准脱贫方略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目的是揭露国家的这些“蛀虫”,呼吁相关部门严厉打击。

E.四则材料分别从不同角度阐释我国在扶贫问题上的种种举措以及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既有河北易县、江西赣州成功的经验,也有西部某深度贫困县不切实际地“摘帽”教训。

9.我国目前“精准扶贫”工作有哪些值得推广的经验?

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请结合四则材料说说你的看法。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陈庆之子云,义兴国山人也。

幼随从梁武帝。

帝性好棋,每从夜至旦不辍,等辈皆寐,唯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

从平建邺,稍为主书,散财聚士,恒思立效。

除奉朝请。

普通七年,安西将军元树出征寿春,除庆之假节、总知军事。

魏豫州刺史李宪遣其子长钧别筑两城相拒,庆之攻拔之,宪力屈遂降,庆之入据其城。

大通元年,隶领军曹仲宗伐涡阳,魏遣常山王元昭等来援,前军至驼涧,去涡阳四十里。

韦放曰:

“贼锋必是轻锐,战捷不足为功;

如不利,沮我军势,不如勿击。

”庆之曰:

“魏人远来,皆已疲倦,须挫其气,必无不败之理。

”于是与麾下五百骑奔击,破其前军,魏人震恐。

庆之还共诸将连营西进,据涡阳城,与魏相持,自春至下冬,各数十百战。

师老气衰,魏之援兵复欲筑垒于军后。

仲宗等恐腹背受敌谋退庆之杖节军门曰须虏围合然后与战若欲班师庆之别有密敕。

仲宗壮其计,乃从之。

魏人掎角作十三城,庆之陷其四垒。

九城兵甲犹盛,乃陈其俘馘,鼓噪攻之,遂奔溃,斩获略尽,涡水咽流。

诏以涡阳之地置西徐州。

众军乘胜前顿城父。

武帝嘉焉,手诏慰勉之。

中大通二年,除南北司二州刺史,加都督。

庆之至镇,遂围县瓠,破魏颍州刺史娄起、扬州刺史是云宝于溱水。

又破行台孙腾、豫州刺史尧雄、梁州刺史司马恭于楚城。

罢义阳镇兵,停水陆转运,江湘诸州并得休息。

开田六千顷,二年之后,仓廪充实。

又表省南司州,复安陆郡,置上明郡。

大同二年,魏遣将侯景攻下楚州,执刺史桓和。

景仍进军淮上,庆之破之。

时大寒雪,景弃辎重走。

是岁豫州饥,庆之开仓振给,多所全济。

州人李异等八百人表求树碑颂德,诏许焉。

五年卒,谥曰“武”。

(选自《南史·

陈庆之传》,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仲宗等恐腹背受敌/谋退/庆之杖节军门/曰/须虏围合/然后与战/若欲班师/庆之别有密敕

B.仲宗等恐腹背受敌/谋退庆之/杖节军门/曰/须虏围合/然后与战/若欲班师/庆之别有密敕

C.仲宗等恐腹背受敌/谋退/庆之杖节军门/曰/须虏围合/然后与战/若欲班师/庆之别/有密敕

D.仲宗等恐腹背受敌/谋退庆之/杖节军门/曰/须虏围合/然后与战/若欲班师/庆之别/有密敕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除,授予官职,类似表示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的词语还有拜、授等。

B.刺史,又称刺使,职官。

汉武帝始置,“刺”有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巡行郡县。

C.麾下,意指将帅指挥的旗帜之下,后引申为部下,或者对将帅本人的敬称。

D.表,给皇帝上用于陈情的奏章,如《陈情表》《出师表》,类似的文书还有疏、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庆之深谙用兵之道,北魏来犯,韦放认为不宜出战,陈庆之则认为北魏军远道而来早已疲惫不堪,这正是挫伤他们锐气的好时机。

B.陈庆之擅长心理战术,他把被杀的北魏军俘虏的左耳陈列在阵前,并鸣鼓呐喊,敌军溃败。

C.因为陈庆之善于用兵,屡打胜仗,所以豫州百姓上表要求为陈庆之树碑来称颂其功德,朝廷下令同意了。

D.陈庆之体恤百姓,他担任南北司二州刺史时,解散镇守义阳的士兵,停止水陆运输,使江湘地区各州郡得以休养生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帝性好棋,每从夜至旦不辍,等辈皆寐,唯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

(2)时大寒雪,景弃辎重走。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蝶恋花·

河中作

赵鼎①

尽日东风吹绿树。

向晚②轻寒,数点催花雨。

年少凄凉天付与。

更堪春思萦离绪。

临水高楼携酒处。

曾倚哀弦,歌断黄金缕③。

楼下水流何处去。

凭栏目送苍烟暮。

  【注释】①赵鼎,解州闻喜人。

宋时解州隶属河中府(治蒲州,今山西永济)。

这首词作于崇宁五年(1106)赵鼎中进士前。

②向晚:

傍晚。

③黄金缕:

原指初生的鹅黄色柳条,此处也指离别之曲,乐府有《杨柳枝》曲。

14.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尽日东风吹绿树”一句点明了此时是春季,描绘了东风吹拂大地,树上绿意盎然的景象,用以反衬后文词人心中的愁苦。

B.“年少”本是青春与欢乐的时节,词人却把它和“凄凉”连在一起,并且认为这是“天付与”的,体现了词人的宿命思想。

C.“黄金缕”用来形容初春鹅黄的柳条,古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此“歌断黄金缕”这里也有作为离别之曲的含意。

D.“楼下水流何处去”一句化用杜牧的“当时楼下水,今日到何处”,以“水流”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

E.晚清词人况周颐评价赵鼎“清刚沈至,卓然名家”,但他早年所作的这首词却多思哀婉,有着悠悠不尽的余味。

15.本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

请结合相关词句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16.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通过“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得出结论的句子是:

“,,?

(2)杜甫《春望》中的“,”与其《秋兴八首(其一)》中的“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两句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近似。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作为一项迟早要推出的公共政策,理性平和的评估与预测,可能比天花乱坠的想象更务实,也更紧迫。

②本书作者采用幽默却又不失严谨的笔调,将伶人瑰丽而又哀婉的人生轨迹勾勒出来,尤其是行文皮里阳秋,含蕴丰富,是的这部作品留给读者更具别样精彩的阅读感受。

③日常交往中,平等是人与人之间投桃报李、礼尚往来的前提,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只会使人与人彼此疏离、产生隔阂。

④一些音乐类选秀节目的评委水平委实有限,不能从专业角度点评选手的优缺点,话语虽多却云山雾罩,不知所云。

⑤生活实践既是大学生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发现新知、运用真知的重要途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头活水和最终归宿。

⑥在国产手机努力强调手机拍照如何强大、芯片如何多核的时候,那些高端手机却殊途同归地玩起了“多彩时尚”,苹果、三星的一款手机都提供了多种颜色选择。

A.①⑤⑥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伦理观念、价值准则和行事方式,海峡两岸在家风、家训方面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B.中国的结构性改革不但取得了巨大成果,而且改革任重道远,中国还需在前期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结构性改革。

C.老百姓对一个政党的评价的好坏,最大的因素就是腐败。

对病人来说,治不好肿瘤保不住命;

对政党而言,治不了腐败保不住政权。

D.一种观念只要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某谈话节目中,主持人获悉嘉宾的父亲获得国家杰出科学奖时,马上说:

“我代表观众对令尊的获奖表示祝贺和慰问,希望他再接再厉。

B.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应以和平的方式加以解决,不能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

C.由于下午要参加班级活动,他谢绝了朋友要他一起去游玩的邀请,并表达了下一次一起去的愿望。

D.今年的全球互联网高峰论坛上,几位后学的演讲引起了大咖们的浓厚兴趣,真可谓江山代有才人出。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真正的贵族精神,①。

一是文化的教养。

抵御物欲的诱惑,不以享乐为人生目的,培养高贵的道德情操与文化精神。

②。

作为社会精英,严于自律,珍惜荣誉,担当起国家的责任。

③。

有独立的意志,在权力与金钱面前敢于说不,超越时尚与潮流,不为强权与多数人的意见所奴役。

21.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材料的要点,不超过20字。

哈佛大学商学院商业管理副教授弗朗西丝斯卡·

吉诺说:

“我们通过长期研究发现,在恶劣天气下,人们能更好地专注于工作,这样的天气不会让他们脾气变得糟糕,因为他们能心无旁骛,不会去想着到外面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研究人员要求200名成人预测天气对个人工作效率的影响。

超过80%的人预测好天气会提高工作效率,大约同样比例的人预测坏天气会降低效率。

为了检验预测是否准确,研究人员对日本东京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为期两年半的调查,持续追踪该行雇员的工作效率。

研究人员将获取的具体数据与同时期东京的气象数据做了比较,发现降雨量每增加1英寸,工作人员完成每单交易的时间就减少1.3%。

“我们发现,能见度低且极端天气也与工作人员效率高的时期相符。

”吉诺说,“同时,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则工作效率低下。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①新年伊始,元月5日,媒体就爆出合肥罗姓女子“高铁扒车门”事件的视频。

元月11日,又爆出宝鸡一对夫妻吵架,女方堵住高铁车门事件视频。

还有一男子迟到近20分钟,打110,向车站提出等他到达再发车的荒唐请求。

②网上众人声讨这些人的自私、素质低等。

央视等媒体及时披露和评论,指出遵规守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法律不容破坏。

③但网络却又有另外的声音,一些人认为,单一的个案没必要上升到公众话题。

一网友以《华盛顿地铁为我等了6分钟》为题发文,美国地铁愿意为一个留学生等6分钟。

文章观点认为,一个伟大的国家不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