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东江中学届高三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2531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6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河源市东江中学届高三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广东省河源市东江中学届高三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广东省河源市东江中学届高三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广东省河源市东江中学届高三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广东省河源市东江中学届高三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广东省河源市东江中学届高三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广东省河源市东江中学届高三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广东省河源市东江中学届高三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广东省河源市东江中学届高三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广东省河源市东江中学届高三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广东省河源市东江中学届高三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广东省河源市东江中学届高三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广东省河源市东江中学届高三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广东省河源市东江中学届高三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广东省河源市东江中学届高三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广东省河源市东江中学届高三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广东省河源市东江中学届高三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广东省河源市东江中学届高三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广东省河源市东江中学届高三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广东省河源市东江中学届高三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河源市东江中学届高三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广东省河源市东江中学届高三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河源市东江中学届高三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河源市东江中学届高三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晶、玻璃、水泥都属于硅酸盐

B.乙烯、苯、甲苯都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铝盐、活性碳、铁盐都常用作净水剂

D.SO2、H2O2、O3都可大量用作食品的漂白剂

8.下列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NH4+、SO42-、Br-B.Fe2+、H+、ClO-、Cl-

C.Al3+、Ca2+、HCO3-、SO42-D.Fe3+、Cu2+、NO3-、OH-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相对原子质量:

C-l2H-1)

A.2.24LNO2含有0.2nA个氧原子

B.常温常压下,C2H4和C3H6组成的28g混合气体中含4NA个氢原子

C.1molC2H6分子中含有7NA个极性键

D.常温下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0.1NA个OH-

10.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

下列反应可制取K2FeO4:

2Fe(OH)3+3Cl2+10KOH

2K2FeO4+6KCl+8H2O,

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钾元素化合价降低

C.Fe(OH)3发生还原反应 

D.Cl2是氧化剂

11.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其有无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碳酸钠的俗名叫小苏打

可中和胃酸

Ⅰ错;

Ⅱ 对;

B

碳酸氢钠的水溶液呈弱碱性

Ⅰ对;

Ⅱ 错;

C

SO2具有漂白性

能使溴水褪色

D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

漂白粉可用作游泳池的消毒剂

12.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2O2与水反应:

2O22-+2H2O=4OH-+O2↑

B.NaHCO3与盐酸:

CO32-+2H+=H2O+CO2↑

C.Ca(HCO3)2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

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D.醋酸与小苏打溶液反应H++HCO3-=CO

↑+H2O

13.若重物对斜面压力为10N,则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这个压力的图是()

14.一人在车厢中把物体抛出,下列哪种情况,乘客在运动车厢里观察到的现象和在静止车厢里观察到的现象一样()

A.车厢匀速直线行驶时B.车厢减速行驶时

C.车厢转弯时 

D.车厢加速行驶时

15.如图所示,三根细绳MO、NO与OC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

且长度MO>

NO,则在不断增加重物G重力的过程中,会发生的是()

A.ON绳最先被拉断

B.OM绳最先被拉断

C.OC绳最先被被拉断

D.因无具体数据,故无法判断哪条绳先被拉断

16.如图所示,相对的两个斜面,倾角分别为370和530,在顶点两个小球A、B以同样大小的初速度分别向左、向右水平抛出,小球都落在斜面上,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B两个小球运动时间之比为()(sin370=0.6,cos370=0.8)

A.1:

1B.4:

3

C.16:

9D.9:

16

二、双项选择题。

(每小题6分,选错不得分,漏选得3分,共54分)

17.图为建筑材料被吊车竖直向上提升过程的简化运动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整个过程上升高度是28m

B.前5s的平均速度是0.5m/s

C.30—36s材料处于超重状态

D.前10s钢索最容易发生断裂

18.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物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则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的速度大小发生变化时,其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C.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时,其合外力可能为零

D.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19.如图所示,某人通过定滑轮用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将质量为m的货物提升到高处。

已知人拉绳的端点沿平面匀速向右运动,若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均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货物加速运动上升

B.绳的拉力T大于物体的重力mg

C.货物匀速运动上升

D.绳的拉力T等于物体的重力mg

20.如图所示,汽车以速度

通过一半径为r的半圆形拱桥的顶点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受重力、支持力、牵引力、向心力

B.汽车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C.汽车速度越大对拱桥的压力就越小

D.汽车速度越大对拱桥的压力就越大

21.如图所示,a、b、c是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三颗人造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

B.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向心加速度

C.c加速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b,b减速可等候同一轨道上的c

D.由于某种原因,a的轨道半径缓慢减小,a的线速度将变大

22.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其中Y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Z

W

A.原子半径:

Y<Z<W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X>Z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Z<

D.W的最高价氧化物与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23.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

Ca(OH)2和NH4Cl

A.装置①可用于做HCl喷泉实验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HCl气体,并防倒吸

C.装置③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NH3

D.装置④b口进气可收集CO2等气体

24.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裂期的细胞不进行核DNA的复制和转录

B.分裂间期的细胞既进行核DNA复制也进行转录

C.衰老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和细胞含水量都明显减少

D.原癌基因突变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突变抑制细胞癌变

25.如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减数分裂某一时期模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为4条

B.该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C.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若1为Y染色体,则2为X染色体

D.若1上有一个A基因,则在3的相同位置可能是A基因或a基因

三、非选择题

26.(16分)右图为细胞生命活动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的是___________(填“真核”或“原核”)生物细胞的生命活动,判断依据是(从图中提供的细胞物质水平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识别是细胞信号转导的前提,它是通过___________这种细胞物质实现的,该物质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用(至少写两种)。

(3)A、B、C、D中,染色体结构动态变化主要发生在_______过程,基因表达的过程则发生在_______________过程中。

(4)细胞分化过程中,由于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有可能使_____________发生突变,从而使正常细胞发生癌变转化为癌细胞。

27.(16分)下图是在调查中发现的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

其中甲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乙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

其中Ⅱ-3个体为纯合子。

请根据家族系谱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乙病的遗传方式是:

(2)Ⅲ-12基因型为,Ⅲ-13基因型为

(3)假设Ⅲ-12与Ⅲ-13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为,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

(4)如果Ⅲ—9与一个只患甲病的男子结婚生下一个女孩,且为乙病患者,说明患病原因:

(4分)

28.(16分,每空2分)自从世界上发现了能感染人类的高致病禽流感病毒,我国就参与了抗击禽流感的国际性合作,并已经研制出禽流感的疫苗。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获得大量禽流感病毒,是用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其原因是。

(2)若未知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种类,则利用特定颜色反应鉴定其核衣壳化学组成的原理是:

①RNA在浓盐酸中与苔黑酚试剂共热显绿色

②;

③。

(3)某科研小组对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

实验目的:

探究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

实验用具:

显微注射器、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活鸡胚、DNA酶、RNA酶等

实验步骤:

①取等量的大小相同的活鸡胚A、B两组。

②用显微注射技术,向A组活鸡胚细胞中注射;

向B组活鸡胚细胞中注射。

③在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④分别从培养后的活鸡胚中抽取样品,检测是否产生禽流感病毒产生。

结果预测:

29.(16分,无特别说明,每空2分)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实验包括4个步骤:

①培养噬菌体②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

(1)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④③B.②①④③C.②①③④D.④②①③

(2)如果让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图中离心管的上清液中,则获得该实验中的噬菌体的培养方法是。

A.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B.用含32P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C.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D.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3)下图中锥形瓶内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其内的营养成分中能否含有32P?

(4)连续培养噬菌体n代,则含亲代噬菌体DNA的个体应占总数的。

(5)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上清液中有放射性物质存在,这些放射性物质的来源可能是

(4分)

(6)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

30.(16分)硫醇-烯具有反应过程相对简单、反应过程可控等优点,成为近年来有机合成的研究热点之一,如反应①:

(1)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Ⅱ与Br2加成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Ⅲ的氧化产物化合物Ⅳ能发生银镜反应,则Ⅲ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化合物Ⅳ与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合物Ⅲ的一种同分异构体Ⅴ有如下特征:

a.含有苯环,且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b.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存在5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1∶2∶2∶6。

化合物Ⅴ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5)已知CH3=CH2CH3也能与化合物I发生类似①的反应,写出该反应方程式

31.(16分)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元素特征信息如下表:

元素编号

元素特征信息

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2

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

1molC单质能与冷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11.2LH2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周期序数

E

负二价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Ar原子相同

(1)E的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

(2)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

(3)B和C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为________>

_______;

(用离子符号表示)

(4)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有很多方法,其中B和E的非金属性强弱的研究方案中不可行的是_______(填序号);

a.比较两种单质的颜色

b.比较氢化物的稳定性

c.依据两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d.依据两元素单质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状态

(5)C和E形成的化合物是,所含的化学键的类型为。

32.(16分)工业上常回收冶炼锌废渣中的锌(含有ZnO、FeO、Fe2O3、CuO、Al2O3等杂质),并用来生产Zn(NO3)2·

6H2O晶体,其工艺流程为:

有关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如下表:

氢氧化物

Al(OH)3

Fe(OH)3

Fe(OH)2

Cu(OH)2

Zn(OH)2

开始沉淀的pH

3.3

1.5

6.5

4.2

5.4

沉淀完全的pH

5.2

3.7

9.7

6.7

8.0

(1)在“酸浸”步骤中,为提高锌的浸出速率,除通入空气“搅拌”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

(2)操作A的名称

(3)在“除杂I”步骤中,需再加入适量H2O2溶液,目的是将Fe2+氧化为,便于调节溶液的pH使铁元素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除去。

为使Fe(OH)3、Al(OH)3沉淀完全,而Zn(OH)2不沉淀,应控制溶液的pH范围为~。

检验Fe3+是否沉淀完全的实验操作是静置片刻,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

溶液,若不出现血红色,表明Fe3+沉淀完全。

(4)加入Zn粉的作用是除去溶液中的。

(5)在“除杂I”步骤中,调节溶液的pH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试剂

A.NaOHB.ZnoC.NH3·

H2OD.ZnCO3

33.(16分)已知某工业废水中含有CuCl2、FeCl2、HCl,某化学探究学习小组打算用这种废水制备纯净的FeCl2晶体。

为此他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第一步:

用上图中的仪器和药品组装一套实验装置制取干燥的CO,用CO还原Fe2O3粉末制取还原铁粉。

提示:

制取CO的原理为

(1)如果所制气体流向从左向右时,上述组装的实验装置从左向右的实验装置连接顺序(填仪器序号)是

(2)正确的操作第一步应是;

最后一步应是熄灭处的酒精灯。

(3)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E的作用是。

(4)第二步:

将制得的还原铁粉放入原混合溶液中,制得纯净的FeCl2溶液。

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5)第三步:

得到纯净的FeCl2晶体。

34.

(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5N、最小刻度为0.1N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不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当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O点时,两根细绳相互垂直,如图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从图中读出.

①由图可读得两个相互垂直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______和________N.

②在图中所示的方格纸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光滑斜面上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及斜面倾角是否有关系,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

A.表面光滑的长木板(长度为L);

B.小车;

C.质量为m的钩码若干个;

D.方木块(备用于垫木板);

E.米尺;

F.秒表.

①实验过程;

第一步,在保持斜面倾角不变时,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通过向小车放

入钩码来改变物体的质量,只要测出小车由斜面顶端滑至底端所用的时间t,就可以由公式

a=_____求出a,某同学记录了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发现,在实验误差范围内质量改变之后平均下滑时间______(填“改变”或“不改变”),经过分析得出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为______.

第二步,在物体质量不变时,探究加速度与倾角的关系.实验中通过改变方木块垫放位置来调整长木板倾角,由于没有量角器,因此通过测量出木板顶端到水平面高度h,求出倾角α的正弦值

.某同学记录了高度h和加速度a的对应值如下表:

请先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纸上建立适当的坐标轴后描点作图,然后根据所作的图线可知物体的加速度a与斜面倾角α的正弦值sinα成____(填“正比”或“反比”)关系。

通过进一步计算可知,光滑斜面上物体下滑的加速度a与倾角α的正弦值sinα的关系式为_________.

②该探究小组所采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_.

35.如图所示,一位质量m=60kg参加“东江中学在一次消防逃生演练中,队员从倾斜直滑道AB的顶端A由静止滑下,经B点后水平滑出,最后落在水平地面的护垫上(不计护垫厚度的影响)。

已知A、B离水平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6.2m、h=3.2m,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L=4.0m,队员与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g取10m/s2。

求:

⑴队员到达B点的速度大小;

⑵队员落地点到B点的水平距离;

⑶队员落地时的速度。

36.图示为仓库中常用的皮带传输装置示意图,它由两台皮带传送机组成,一台水平传送,A、B两端相距3m,另一台倾斜,传送带与地面的倾角θ=37°

C、D两端相距4.45m,B、C相距很近.水平部分AB以5m/s的速率顺时针转动.将质量为10kg的一袋大米放在A端,到达B端后,速度大小不变地传到倾斜的CD部分,米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试求:

(1)若CD部分传送带不运转,求米袋沿传送带所能上升的最大距离.

(2)若要米袋能被送到D端,求CD部分顺时针运转的速度应满足的条件及米袋从C端到D端所用时间的取值范围.

(3)AABCD(4)致癌因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27.(16分)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X染色体隐性遗传

(2)AAXBY或AaXBYAaXBXb(3)2/31/24

③最可能的原因是患甲病的男子在有性生殖产生配子的过程中,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突变成为隐性基因b;

当Ⅲ-9的基因型为XBXb时,产生的基因型为Xb的卵细胞和上述Xb的精子结合,就出现了女孩是乙病患者的情况

30.

(1)C7H8S(2分),加成反应(2分)

(2)

(2分)(3)

(2分)

(3分)

(4)

(5)(3)

31.

(1)

(2)第3周期ⅢA族(2分)

(3)O2->

Na+;

(用离子符号表示)(4分)

(4)ad(填序号);

(5)Na2S(2分)离子键(2分)

34.

(1)4.00 2.50 

(2)见解析图

(2)①

不改变无关图象如图正比a=9.80sinα

②控制变量法(2分)

⑵设CD部分运转速度为

时米袋恰能到达D点(即米袋到达D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则米袋速度减为

之前的加速度为

(1分)

米袋速度小于

至减为零前的加速度为

解得

即要把米袋送到D点,CD部分的速度

米袋恰能运到D点所用时间最长为

(2分)

若CD部分传送带的速度较大,使米袋沿CD上滑时所受摩擦力一直沿皮带向上,

则所用时间最短,此种情况米袋加速度一直为

所以,所求的时间t的范围为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