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257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个数位上写0。

知识点2:

自然数

1.自然数的定义: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叫作自然数。

“0”是最小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自然数的基本单位:

任何非“0”的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的,因此“1”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

3.“0"

的含义: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

表示,但并不是说“0”只表示没有物体,它还有多方面的含义。

如在表示温度时,它是正、负温度的分界线;

在刻度尺上,它是起点;

在数轴上,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划分点;

在计数中,“0”起占位作用。

还可以从运算的角度认识“0"

,如任何数加“0”都等于任何数,“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不能作除数等。

知识点3:

正数和负数

1.正数的意义:

像5,6,,…这样的数叫正数。

正数的读、写法:

正数前面可以加“+”,读作“正”。

如“+5”读作“正五”。

“+”一般可以省略不写。

2.负数的意义:

像-5,,…这样的数叫负数。

负数的读、写法:

“-”是负号,读数时直接读成“负几”。

如“-5”读作“负五”。

写数时在数的前面写“-”。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知识点4:

整数的改写

把一个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的方法:

(1)直接改写时,先把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4位或8位(若小数部分末尾有0,则要划掉),再在数的后面加写“万”字或“亿”字,与原数相等,用“=”连接。

(2)省略尾数改写时,根据需要先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再加上相应的计数单位“万”字或“亿”字,得到近似数与原数近似相等,用“≈”连接。

知识点5:

倍数和因数

1.倍数和因数的定义:

像3x6=18,3和6是18的因数,18是3和6的倍数。

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2.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3.因数的特征: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知识点6:

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和互质数

1.最大公因数的定义: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作这几个数的公因数,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大的一个,叫作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最小公倍数的定义: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作这几个数的公倍数,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一个,叫作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互质数: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作互质数。

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4.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特殊情况。

(1)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

(2)两个数是互质数时,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积。

知识点7:

2、5、3的倍数的特征

1.2的倍数特征:

个位上是0,2,4,6或8的数是2的倍数。

2.5的倍数特征:

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是5的倍数。

3.3的倍数特征: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4.同时是2、5、3的倍数特征: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且个位上是0,这个数一定同时是2、5、3的倍数。

知识点8:

奇数、偶数

1.奇数: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奇数。

2.偶数:

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偶数。

0也是偶数。

3.数的奇偶性:

(1)两个都是偶数或都是奇数相加减,结果是偶数。

(2)一个是奇数,另一个是偶数相加减,结果是奇数。

知识点9:

质数、合数

1.质数的含义:

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作质数或素数。

2.合数的含义: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作合数

3.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质数是2,最小合数是4。

4.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需要看这个数的因数的个数,只有两个因数的数一定是质数,有3个或3个以上因数的数是合数。

5.20以内的质数有:

2、3、5、7、11、13、17、19。

(二)小数、分数、百分数(教材第68---69页)

小数

1.小数的意义: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干分之一,……分别写作,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亿级

万级

个级

.

十分位

百分位

千分位

万分位

……

一(个)

十分之一

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

万分之一

由表中可以看出,小数部分的最高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整数部分的最低计数单位是“一”,它们之间的进率也是10。

3.小数的读法:

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向右顺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字。

4.小数的写法:

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5.小数的大小比较: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

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百分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6.求小数的近似数:

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

7.小数化成分数、百分数的方法。

(1)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先把小数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化简成最简分数。

(2)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先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在后面添上“%”。

8.小数的分类

(1)按小数部分分类,可以分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两类。

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2)无限小数的分类。

无限小数又分为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

无限循环小数:

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

例如:

……,……,……,简称“循环小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

π。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的循环节是”9”,……的循环节是”54”。

9.小数化成分数、百分数的方法:

(1)小数化成分数:

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小数化成百分数:

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10.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

(3)小数点向左移或者向右移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位。

分数

1.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就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2.分数的分类

真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3.分数化成小数、百分数的方法:

(1)分数化成小数:

用分子除以分母。

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2)分数化成百分数:

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两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3)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

一个分数在最简分数的情况下,如果它的分母只含有2和5两个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如果分母除了含有2和5以外质因数,那么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5.最简分数:

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只有1的分数叫作最简分数。

6.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

(2)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

在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否则无意义。

(3)分数值:

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所得的商就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值。

10.约分与通分。

(1)约分:

把一个分数化成最简分数的过程叫约分。

约分的方法:

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

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2)通分: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通分的方法:

先求出原来的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百分数

1.百分数的意义:

像3%,27%,150%,…这样的分数叫百分数,也叫百分比或百分率。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2.百分数化成小数、分数的方法:

(1)百分数化成小数: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2)百分数化成分数:

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为1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分数和百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

百分数是分数的特殊情况,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时,百分数和分数的意义相同。

(2)区别:

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的比;

而百分数表示一种关系,它表示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比,不能用来表示具体数。

因此分数可以带单位,百分数不能带单位。

二、数的运算

(一)运算的意义(教材第70---71页)

四则运算的意义

1.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小数乘法的意义,一个数乘小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乘法的意义,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4.除法的意义: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

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四则运算中各部分的关系

1.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关系式。

(1)加数十加数=和;

和一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2)被减数一减数=差;

被减数一差=减数;

减数+差=被减数。

(3)乘数×

乘数=积;

积÷

一个乘数=另一个乘数。

(4)被除数÷

除数=商;

被除数÷

商=除数;

除数×

商=被除数;

商+余数=被除数。

(二)计算与应用(教材第72---76页)

四则运算的法则

1.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加在一起再减。

(3)小数加、减法:

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4)分数加、减法:

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2.乘法的计算法则。

(1)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从低位到高位分别用一个乘数的每一位去乘另一个多位数;

用一个乘数的哪一位去乘,求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哪一位对齐。

(2)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如果位数不够,那么要在前面用0补足。

(3)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要约分。

3.除法的计算法则。

(1)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有几位就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被除数的前几位比除数小,那么就多取一位再除,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被除数的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在哪一位上写“0”。

(2)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数是整数时,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除数是小数时,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3)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求倒数的方法是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

1的倒数是它本身,0没有倒数。

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不是孤立存在的。

4.商不变的规律:

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四则混合运算

1.加法和减法称为第一级运算。

乘法和除法称为第二级运算。

2.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

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3.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1.甲是乙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用甲除以乙。

2.求甲比乙多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甲-乙)÷

乙×

100%

求乙比甲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甲-乙)÷

甲×

以上可以统一用公式:

几(百)分之几=(大数-小数)÷

比后面的数

口诀:

“一减一除”(大的减小的除以比后面的量)

3.解分数或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步骤和解题技巧(一找二看三计算四检验)

①找单位“1”。

“是、比、占、相当于”后面的量一般是单位“1”。

②看单位“1”,已知用乘法,未知用除法(或方程)。

③列式计算。

(注意:

比单位“1”多,用加法:

1+分率;

比单位“1”少,用减法:

1-分率。

④检验作答。

本金、利率、利息

1.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率是由银行规定的,有按年计算的,有按月计算的。

利率按年计算的通常称作年利率,利率按月计算的通常叫作月利率)。

2.利息=本金×

利率×

时间

求百分率用除法。

出粉率=面粉重量÷

小麦重量合格率=合格产品数÷

产品总数

出勤率=出勤人数÷

总人数命中率=命中次数÷

总次数

优秀率=优秀人数÷

总人数发芽率=发芽种子数÷

种子总数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

份数=总数2.速度×

时间=路程

总数÷

每份数=份数路程÷

速度=时间

份数=每份数路程÷

时间=速度

3.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4.单价×

数量=总价

工作总量÷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总价÷

单价=数量

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总价÷

数量=单价

行程问题(相遇问题):

路程=速度和×

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路程÷

速度和速度和=路程÷

(三)估算(教材第77---78页)

“四舍五人’’法:

要保留到哪一位就要看它后一位,如果后一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那么就把它舍去;

如果后一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那么也把它舍去,但要同时向保留部分的末位进l,这种方法叫作“四舍五入”法。

(四)运算律(教材第79页)

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

a+b=b+a。

2.加法结合律:

(a+b)+c=a+(b+c)。

3.乘法交换律:

b=b×

a。

4.乘法结合律:

(a×

b)×

c=a×

(b×

c)。

5.乘法分配律:

(a+b)×

c+b×

c。

运算性质

1.减法的性质:

a-b-c=a-(b+c)。

2.除法的性质:

c=a÷

c)。

三、式子与方程(教材第80---82页)

等式和方程

1.等式的意义: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作等式。

2.方程的意义: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

3.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是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1.方程的解: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

2.解方程: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分析题意,明确题中的数量关系。

2.用字母如x或y,表示题中的未知数。

3.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5.检验并写出答语。

四、比、比例尺、正比例与反比例(教材第83---85页)

比的意义和性质

1.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

”是比号,读作”比”。

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2.比、除法与分数的关系:

相同的是,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和被除数;

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数的分母和除数;

比号相当于分数线和除号;

比值相当于分数值和商。

不同的是,比是两个量的关系,除法是运算,分数是一种数。

3.比的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4.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

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整数、小数或分数。

但化简比的结果必须是比。

比例的意义、性质及应用

1.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2.比例的意义的应用:

根据比例的意义,可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要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

3.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比例尺

1.比例尺的意义: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作这幅图的比例尺。

比例尺没有单位。

关系式:

图上距离÷

时间距离=比例尺。

2.比例尺的分类:

比例尺实际上是表示一个比,它可以用数值比的形式来表示,叫数值比例尺;

也可以用画出的线段来表示,叫线段比例尺

3.1:

100的意思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厘米。

4.千米化厘米添5个“0”,厘米化千米去掉5个“0”。

5.解决有关比例尺的问题,要统一化成低级单位。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1.正比例的意义: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作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作正比例关系。

即:

两个量同时扩大,同时缩小,比值不变。

用x和y来表示两个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商)正比例关系式可以用下面关系式表示:

x/y=k(一定)。

2.反比例的意义: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缩小,一种量缩而另一种量则扩大,积不变。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关系式表示:

xy=k(一定)。

正比例、反比例关系的判断

方法:

一找、二看、三判断

1.找变量:

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2.看定量:

分析这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比值(商)一定,还是积一定。

3.判断:

如果比值(商)一定,那么就成正比例;

如果积一定,那么就成反比例;

如果商或积都不是定量,那么就不成比例。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图像

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直线上的每个点都对应了成正比例的两个量的值。

反比例的图像是一条曲线。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1.一个图形的相似图形与原图比较:

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2.画一个图形的相似图形的步骤:

先按给定的比计算出相似图形中相应的各边长度,再按新边长画出原图形的相似图形。

3.只有把原图的长和宽放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才能画得像。

五、常见的量(教材第86页)

人民币的单位

1.人民币的单位:

元、角、分。

2.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相邻两个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是10,

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24时计时法

1.24时计时法的意义:

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作24时计时法。

2.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换算。

24时计时法中,时针走第一圈时,钟面上的数与普通计时法相同。

而时针走第二圈时,就等于用钟面上的数分别加上12,也就是比普通计时法的下午时刻多12时,这样,下午l时就是13时,……最后到夜里12时,就是24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

时间单位

1.时间单位:

世纪、年、季度、月、日、时、分、秒。

2.时间单位问的进率:

1世纪=100年1年=365天(平年)或366天(闰年)

1年=12个月1季度=3个月1日=24时

l时=60分1分=60秒

3.大月和小月:

大月有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每月各有31天;

小月有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每月各有30天。

4.二月:

平年二月有28天,闰年二月有29天。

5.确定闰年的方法:

公历纪年法中,是4的倍数的年份是闰年;

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1900年是平年,2000年是闰年。

质量单位

1.质量单位:

克、千克、吨。

2.质量单位间的进率:

相邻两个质量单位间的进率1000,

即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单位换算方法

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就乘进率;

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就除以进率。

口诀为:

大化小乘进率,小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