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其他安全》复习题集第2516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2689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工程师《其他安全》复习题集第2516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安全工程师《其他安全》复习题集第2516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安全工程师《其他安全》复习题集第2516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安全工程师《其他安全》复习题集第2516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安全工程师《其他安全》复习题集第2516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安全工程师《其他安全》复习题集第2516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安全工程师《其他安全》复习题集第2516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安全工程师《其他安全》复习题集第2516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安全工程师《其他安全》复习题集第2516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安全工程师《其他安全》复习题集第2516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安全工程师《其他安全》复习题集第2516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安全工程师《其他安全》复习题集第2516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安全工程师《其他安全》复习题集第2516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安全工程师《其他安全》复习题集第2516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安全工程师《其他安全》复习题集第2516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安全工程师《其他安全》复习题集第2516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安全工程师《其他安全》复习题集第2516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安全工程师《其他安全》复习题集第2516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安全工程师《其他安全》复习题集第2516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安全工程师《其他安全》复习题集第2516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工程师《其他安全》复习题集第2516篇Word文档格式.docx

《安全工程师《其他安全》复习题集第2516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工程师《其他安全》复习题集第2516篇Word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工程师《其他安全》复习题集第2516篇Word文档格式.docx

A、熔炼炉烟气温度过高

B、熔炼炉高温烟气压力过高

C、波纹金属软管质量不合格

D、现场职工未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事故发生前,额定压力和额定温度都属正常,所以其不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职工未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属于间接原因。

5.铸造作业不同工序中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下列工序中有爆炸危险的是()。

A、浇注

B、震动落砂

C、磨砂处理

D、热处理

A

浇注过程浇包内严禁有水,否则会发生蒸汽爆炸事故。

6.电缆火灾的常见起因不包含()。

A、电缆接头的中间接头因压接不紧、焊接不良和接头材料选择不当,导致运行中发热

B、电缆绝缘损坏导致绝缘击穿发生电弧

C、电缆头故障使绝缘物自燃

D、局部放电引起的电缆过热

D

电缆火灾的常见起因如下:

(1)电缆绝缘损坏。

运输过程或敷设过程中造成了电缆绝缘的机械损伤、运行中的过载、接触不良、短路故障等都会使绝缘损坏,导致绝缘击穿而发生电弧。

(2)电缆头故障使绝缘物自燃。

施工不规范,质量差,电缆头不清洁等降低了线间绝缘。

(3)电缆接头存在隐患。

电缆接头的中间接头因压接不紧、焊接不良和接头材料选择不当,导致运行中接头氧化、发热、流胶;

绝缘剂质量不合格,灌注时盒内存有空气,电缆盒密封不好,进入了水或潮气等,都会引起绝缘击穿,形成短路甚至发生爆炸。

(4)堆积在电缆上的粉尘

7.某建筑安装公司履行新建厂房总承包合同时,不属于总承包单位应承担的安全管理责任是()。

A、现场消防安全管理

B、保障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C、脚手架等设施的检查验收

D、根据安全生产需要修改新建厂房安全设施设计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第二十四条规定,建设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

修改新建厂房安全设施设计应由设计单位修改。

8.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涂装车间属于微小气候,有关微小气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涂装车间封闭式车间人均新风量宜设计为20m3/h

B、涂装车间生产过程应对产尘设备采取循环措施

C、涂装车间洁净室人均风量大于40m3/h

D、涂装车间设计的夏季温度应为22~30℃

工作场所的新风应来自室外,新风口应设置在空气清洁区,新风量应满足下列要求:

非空调工作场所人均占用容积20m3的车间,应保证人均新风量t30m3/h;

如所占容积20m3时,应保证人均新风量≥20m3/h。

采用空气调节的车间,应保证人均新风量≥30m3/h。

洁净室的人均新风量应40m3/h。

封闭式车间人均新风量宜设计为30~50m3/h。

微小气候的设计宜符合下表的要求。

参数

冬季

夏季

温度

9.机械化、半机械化和全自动化控制的人机系统的安全性取决于各自系统的特性,其中对两类系统安全性均有影响的因素是()。

A、人机功能分配的合理性

B、机器的本质安全

C、人为失误状况

D、机器闭环系统控制

人机系统类型

人在系统的地位

安全性取决于

机械化

半机械化控制

操作者与控制者

机器的本质安全性

人机功能分配的合理性

人为失误状况

自动化控制

监视者和管理者

监视自动化机器的工作

机器的冗余系统失灵

人处于低

10.炼油厂油罐区的2号汽油罐输油,汽油从罐顶输油时进油管内流速为2.3~2.5m/s,导致汽油在罐内发生了剧烈喷溅,随即着火爆炸。

爆炸把整个罐顶抛离油罐。

该起火灾爆炸事故的点火源是()。

A、明火

B、静电放电

C、高温烘烤

D、油品含有的杂质

进油管内流速过快,汽油在罐内发生了剧烈喷溅产生了静电。

11.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国家制定的《工伤保险条例》,明确了工伤保险基金,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待遇,监督管理等工作要求和相关方的法律责任。

根据这个条例,关于工伤保险基金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

B、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

C、工伤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

D、工伤保险基金应当留有一定比例的储备金,用于投资运营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八条规定,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

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

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十二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将工伤保险基金用于投资运营、兴建或者改建办公场所、发放奖金,或者挪作其他用途。

12.爆炸危险物质分成三类。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Ⅲ类爆炸危险物质的有()。

A、爆炸性粉尘

B、矿井甲烷(CH4)

C、爆炸性纤维

D、爆炸性飞絮

爆炸危险物质分如下三类:

(1)Ⅰ类:

矿井甲烷(CH4)。

(2)Ⅱ类:

工厂的爆炸性气体、蒸气。

(3)Ⅲ类:

爆炸性粉尘、纤维或飞絮。

13.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中应坚持的原则是()。

A、优先保护农民工权益的原则

B、“四不放过”的原则

C、公正、公开的原则

D、企业利益至上的原则

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中应坚持的原则:

一是“四不放过”的原则;

二是出自《安全生产法》的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

14.下列雷电造成的破坏现象中,属于热性质破坏作业的是()。

A、破坏高压输电系统,毁坏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等电气设备的绝缘

B、二次放电的火花引起火灾或爆炸

C、巨大的雷电流通过被击物时,在被击物缝隙中的气体剧烈膨胀,缝隙中的水分也急剧蒸发气化,致使被击物破坏或爆炸

D、巨大的雷电流通过导体烧毁导体,使金属熔化、飞溅,引起火灾或爆炸

热性质的破坏作用。

直击雷放电的高温电弧能直接引燃邻近的可燃物;

巨大的雷电流通过导体能够烧毁导体;

使金属熔化、飞溅引发火灾或爆炸。

球雷侵入可引起火灾。

15.油罐内发生火灾时,不能选用的灭火剂是()。

A、直流水

B、泡沫

C、二氧化碳

D、干粉

油品着火不能选用水灭火,油的密度比水轻,会浮在水表面继续燃烧,而水四处流淌,形成流淌火,加速火灾蔓延。

16.下列有关铸造车间建筑要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熔化、浇铸区不得设置任何天窗

B、铸造车间应建在厂区中不释放有害物质的生产建筑物的下风侧

C、厂房平面布置在满足产量和工艺流程的前提下应综合考虑建筑结构和尘等要求

D、铸造车间除设计有局部通风装置外,还应利用天窗排风或设置屋顶通风器

铸造车间应安排在高温车间、动力车间的建筑群内,建在厂区其他不释放有害物质的生产建筑的下风侧。

厂房主要朝向宜南北向。

厂房平面布置应在满足产量和工艺流程的前提下同建筑、结构和防尘等要求综合考虑。

铸造车间四周应有一定的绿化带。

铸造车间除设计有局部通风装置外,还应利用天窗排风或设置屋顶通风器。

熔化、浇注区和落砂、清理区应设避风天窗。

有桥式起重设备的边跨,宜在适当高度位置设置能启闭的窗扇。

17.烟花爆竹火灾爆炸的安全措施中,不属于烟花爆竹生产过程措施的有()。

A、领药时,要少量、多次、勤运走

B、工作台等受冲击的部位设接地导电橡胶板

C、黑火药粉碎,应将硫黄和木炭两种原料分开粉碎

D、干燥烟花爆竹时。

应采用日光、热风散热器、蒸汽干燥,可用红外线烘烤

“黑火药原料的粉碎,应将硫黄和木炭两种原料混合粉碎。

”属于烟火药制造过程中的防火防爆措施。

18.甲是建设单位,乙是施工单位,丙是监理单位。

乙在施工某个分项工程时存在严重质量缺陷,施工完成后找丙进行质量验收,丙在未到现场验收的情况下签署了质量“合格”的意见,事后甲发现工程质量存在缺陷。

下列关于丙应承担责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丙应承担工程质量责任

B、丙应承担监理责任

C、丙应承担工程质量责任和监理责任

D、返工费用由丙承担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第十四条规定,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

19.下列关于IT、TT、TN三种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TT系统能够将故障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内,但漏电状态并未消失

B、TT系统必须装设剩余电流的动作保护装置或过电流保护装置

C、IT系统能够将故障设备的电源断开.消除触电危险

D、TN系统能够将漏电设备上的故障电压降低到安全范围内

采用TT系统必须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或过电流保护装置,并优先采用前者。

20.爆炸破坏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爆炸形成的高温、高压、低能量密度的气体产物,以极高的速度向周围膨胀,强烈压缩周围的静止空气,使其压力、密度和温度突跃升高

B、爆炸的机械破坏效应会使容器、设备、装置以及建筑材料等的碎片,在相当大的范围内飞散而造成伤害

C、爆炸发生时,特别是较猛烈的爆炸往往会引起反复较长时间的地震波

D、粉尘作业场所轻微的爆炸冲击波导致地面上的粉尘扬起,引起火灾

爆炸形成的高温、高压、高能量密度的气体产物,以极高的速度向周围膨胀,强烈压缩周围的静止空气,使其压力、密度和温度突跃升高,像活塞运动一样推向前进,产生波状气压向四周扩散冲击。

爆炸发生时,特别是较猛烈的爆炸往往会引起短暂的地震波。

粉尘作业场所轻微的爆炸冲击波会使积存在地面上的粉尘扬起.造成更大范围的二次爆炸等。

21.下列关于铸造作业中的浇注作业的安全措施中,错误的是()。

A、浇注前检查浇包、升降机构、自锁机构、抬架是否完好

B、浇包盛铁水不得超过容积的90%

C、操作工穿戴好防护用品

D、现场有人统一指挥

浇注作业一般包括烘包、浇注和冷却三个工序。

浇注前检查浇包是否符合要求,升降机构、倾转机构、自锁机构及抬架是否完好、灵活、可靠;

浇包盛铁水不得太满,不得超过容积的80%,以免洒出伤人;

浇注时,所有与金属熔液接触的工具,如扒渣棒、火钳等均需预热,防止与冷工具接触产生飞溅。

22.不属于气相爆炸的有()。

A、高锰酸钾和浓酸混合时引起的爆炸

B、氢气和空气混合气的爆炸

C、空气中飞散的铝粉引起的爆炸

D、乙炔在分解时引起的爆炸

包括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性气体混合物的爆炸;

气体的分解爆炸;

液体被喷成雾状物在剧烈燃烧时引起的爆炸,称喷雾爆炸;

飞扬悬浮于空气中的可燃粉尘引起的爆炸等。

A属于液相爆炸。

23.爆炸现象最主要的特征是()。

A、周围介质发生持续振动或邻近物质遭到破坏

B、爆炸瞬间爆炸点及其周围压力急剧升高

C、爆炸点附近产生浓烟

D、爆炸瞬间附近温度急剧升高

爆炸最主要的特征是爆炸点及其周围压力急剧升高。

24.防爆泄压装置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安全阀按其结构和作用原理可分为杠杆式、弹簧式和敞开式

B、当安全阀的入口处装有隔断阀时,隔断阀必须保持常闭状态并加铅封

C、爆破片的防爆效率取决于它的宽度、长度、泄压方向和膜片材料的选择

D、防爆门(窗)设置时,泄压面积与厂房体积的比值宜采用0.05~0.22m2/m3

防爆泄压技术:

(1)安全阀,杠杆式、弹簧式和脉冲式;

隔断阀必须保持常开状态并加铅封;

放空1:

3宜引出房顶2m以上。

选项A、B错误

(2)爆破片,防爆效率取决于它的厚度、泄压面积和膜片材料。

选项C错误。

(3)防爆门(窗),泄压面积与厂房体积的比值(m2/m3)宜采用0.05~0.22。

25.某加油站为进一步做好加油站油品泄漏导致人员中毒、窒息等事故的防范.在事故真正发生时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对周围环境及人身造成的损失,提高员工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及时有效的实施应急救援,按照本单位《中毒窒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进行实战演练。

下列对于实战演练安排及实施过程,做法正确的是()。

A、演练开始前排放汽油.提高模拟事故真实度

B、出现真实中毒事件,参演人员要终止演练,参与应急处置

C、调用所有应急救援人员、车辆、物资参与实战演练

D、在加油站演练时应采取更加严格的防范措施

演练时对事故的模拟是象征性的,不能真的泄漏油品,所以选项A错误。

演练中不应调用所有的人员、装备、车辆,以防止演练过程中,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真实事故,调配不及,所以选项C错误。

实战演练地点应选择在安全空旷处,不能在加油站进行实战演练,所以选项D错误。

26.特种作业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

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下列人员中,不属于特种作业人员的是()。

A、煤矿瓦斯检查员

B、叉车司机

C、煤气气柜操作员

D、合成氨工艺作业员

特种作业的范围包括:

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高处作业、制冷与空调作业、煤矿安全作业、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石油天然气安全作业、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烟花爆竹安全作业、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认定的其他作业。

选项B属于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27.对于柴油、煤油、汽油、蜡油来说,其自燃点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汽油—煤油—蜡油—柴油

B、汽油—煤油—柴油—蜡油

C、煤油一汽油一柴油一蜡油

D、煤油一柴油一汽油一蜡油

一般情况下,密度越大,闪点越高而自燃点越低。

比如,下列油品的密度:

汽油煤油轻柴油重柴油蜡油渣油,而其闪点依次升高,自燃点则依次降低。

28.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木粉尘属于()。

A、无机性粉尘

B、有机性粉尘

C、混合性粉尘

D、二次扬尘

生产性粉尘根据其性质可分为三类:

(1)无机性粉尘。

①矿物性粉尘,例如煤、硅石、石棉、滑石等。

②金属性粉尘,例如铁、锡、铝、铅、锰等。

③人工无机性粉尘,例如水泥、金刚砂、玻璃纤维等。

(2)有机性粉尘。

①植物性粉尘,例如棉、麻、面粉、木材、烟草、茶等。

②动物性粉尘,例如兽毛、角质、骨质、毛发等。

③人工有机粉尘,例如有机燃料、炸药、人造纤维等。

(3)混合性粉尘。

指上述各种粉尘混合存在。

29.粉尘爆炸说法中,正确的是()。

A、粉尘爆炸速度比气体小。

燃烧时间长,破坏程度大

B、粉尘爆炸速度比气体大,燃烧时间长,破坏程度大

C、粉尘爆炸速度比气体小,燃烧时间短,破坏程度大

D、粉尘爆炸速度比气体大,燃烧时间短,破坏程度大

粉尘爆炸速度或爆炸压力上升速度比爆炸气体小,但燃烧时间长,产生的能量大,破坏程度大。

30.根据《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规定》(应急[2019]8号),作为企业的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的安全生产工作不包括()。

A、参与本企业组织的事故调查

B、参与本企业内部隐患排查治理

C、进行本企业员工职业病鉴定

D、为本企业选用劳动防护用品

《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规定》(应急[201938号)第二十七条注册安全工程师的执业范围包括:

(1)安全生产管理。

(2)安全生产技术。

(3)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与分析。

(4)安全评估评价、咨询、论证、检测、检验、教育、培训及其他安全生产专业服务。

职业病鉴定是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

31.某化工企业为了生产需要,储备了汽油、硝化甘油、乙醚、乙炔、磷化钙、二氧化硫、氰化钠、氰化钾等生产原料。

下列关于化学物品存储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仓库A存放氰化钠、二氧化硫

B、仓库B存放硝化甘油、乙炔

C、仓库C存放乙醚、磷化钙

D、仓库D存放汽油、氰化钾

爆炸物品、易燃液体、易燃固体、遇水或空气自燃物品、能引起燃烧的物品等必须单独存放。

其他危险物品可与惰性气体共同存放。

32.下列关于分解爆炸所需能量与压力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随压力的升高而升高

B、随压力的降低而降低

C、随压力的升高而降低

D、与压力的变化无关

分解爆炸的敏感性与压力有关。

分解爆炸所需的能量,随压力升高而降低。

33.人触电时,可能同时遭到电击和电伤。

电伤的主要表现为()。

A、致命电流小

B、主要伤害人的皮肤和肌肉

C、受伤害的严重程度与电流的种类有关

D、受伤害程度与电流的大小有关

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

伤害多见于机体的外部,往往在机体表面留下伤痕。

能够形成电伤的电流通常比较大。

电伤的危险程度决定于受伤面积、受伤深度、受伤部位等。

34.下列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中,应为特钢厂电炉班员工配备的是()。

A、防静电鞋

B、阻燃工作服

C、防切割手套

D、安全带

特钢厂电炉存在熔融金属飞溅的危险,应穿戴阻燃工作服。

35.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金属熔炼炉操作工不可能罹患的职业病包括()。

A、尘肺

B、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C、职业中毒

D、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金属熔炼炉操作工接触金属粉尘罹患尘肺病,金属粉尘也会导致人金属中毒,作业场所高温,会导致中暑,属于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36.石蜡的燃烧属于()。

A、扩散燃烧

B、混合燃烧

C、蒸发燃烧

D、分解燃烧

可燃液体在火源和热源的作用下,蒸发出的蒸气发生氧化分解而进行的燃烧,称为蒸发燃烧。

37.下列措施中,属于防止爆炸发生的是()。

A、严格控制火源,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检测报警

B、及时泄出燃爆开始时的压力

C、切断爆炸传播途径

D、减弱爆炸压力和冲击波对人员、设备和建筑物的破坏

A属于防止爆炸的发生,B、C、D均是减少爆炸发生后的破坏。

38.公司有员工780人,其中含安全管理人员3人和L劳务公司劳务派遣人员150人。

2017年度,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起,造成1人重伤、2人轻伤,其中,一起事故由L劳务公司的劳务派遣人员违章造成,导致1名劳务派遣人员轻伤。

公司2017年度千人重伤率为()。

A、1.59

B、1.28

C、4.76

D、3.85

千人重伤率=1000×

1/780=1.28。

39.下列关于电流伤害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A、不到10A的电流也可能造成灼伤

B、电弧烧伤也可能发生在低压系统

C、短路时开启式熔断器熔断,炽热的金属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