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孝悌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2840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家孝悌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儒家孝悌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儒家孝悌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儒家孝悌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儒家孝悌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儒家孝悌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儒家孝悌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儒家孝悌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儒家孝悌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儒家孝悌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儒家孝悌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儒家孝悌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儒家孝悌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儒家孝悌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儒家孝悌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儒家孝悌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儒家孝悌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儒家孝悌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家孝悌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儒家孝悌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悌,许慎《说文解字》中说:

“弟,韦束之,次第也。

从古字之

象,意绳锁束戈之形,展转围绕,势如螺旋,寓兄弟之密也”。

大家

来看这个图

全丈小篆草书

小篆悌”从心,从弟;

本义作善兄弟”解。

又心中有弟,贝拠同

兄弟间彼此诚心相待友善爱护之意。

又以弟谐音有次第”意,即有顺

的意味。

因此善兄弟”即悌的意思,就是弟对兄当恭顺,而兄对弟亦当爱护。

所以我们看到,“孝悌”二字在汉字中赋予了爱的传承,爱的回报双向关系,因为有传承与回报这样的关系,所以它对社会安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好我们接着看第二点。

二.孝悌思想在儒家文化中的地位

1.孝悌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思想的根基。

有子曰: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意思是,有子说:

一个有修养有德行的君子,应该抓住事物的根本,因为只有根本立起来,真正的道才能生起来,各方面才能有所建树。

孝悌这种德行,就是仁义的根本呵!

我们一般都说,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那么仁的核心又是什么呢?

大家看“仁”这个字,“二人谓之仁”,正所谓“仁者,爱人”,所以仁的核心是爱人,那么爱人的基础是什么呢?

就是孝悌。

所以从根本上说,有子告诉我们了,“孝悌是仁的根本”。

我们想,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兄弟都不懂的尊敬爱护,他又怎么会有爱别人的心呢?

孔子说:

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

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一个人如果不懂得爱护尊敬自己的亲人而去爱护尊敬别的人,这个一定是有悖于情理的,很显然的这个人对别人的爱护和尊敬都不是真正诚心的,一定是另有所图。

所以一切的爱,都是由孝悌延伸出来的。

我们看到,孝悌是仁的核心,而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所以,可

以说,孝悌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2.孝悌是儒家教育的根本

在《孝经》中,孔子说: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意思就是说,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育产生的根源,不从孝悌开始入手,一个人的德性是长不起来的。

大家来看这个“教”字,它同样是一个会意字。

它是由左“孝”右“文”组成,其寓意“教育”之道就是“文”之以“孝”。

教育就是要通过文化来传播孝道,因此儒家把宣传、弘扬孝道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

所以,中国的教育从哪里开始?

从“孝”开始。

中国传统的教育是德育教育,而德育教育的根本是“孝悌”,所以中国传统的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孝悌”教育。

我们来把古代的教育和现代的教育对比一下。

刚才说过了,古代的教育是以“孝悌”为根本的德育教育:

而现代的教育不一样,现代教育完全忽视了德育教育,现代教育只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而且陷入了功利主义,这样就带来了两个弊端:

一是学问成了政治和经济的工具,失去了本来应有的主动性,另一个是认为唯有实利的知识和技术才有价值,所以学习者都成了知识和技术的奴隶。

“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毒品”,从这个排序中,我们应当看到,的的确确应该以德为先。

孔子说:

有才无德,小人也。

“无德有才是毒品”,这个在现实社会中是有真实的例子,最近的“药家鑫案”就极有代表性,正如罗斯福所说,培育一个人的知性却没有培育他的德性,等于是给社会创造了一

个威胁性的存在。

古人说“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首先把道德教育做好了,你再去“学文”,这个是很有道理的。

古代有子女杀害父母这样的事情吗?

现在这个社会可就太多了,都不

足为奇了,所以古人的教育理念确实值得我们当代教育界反思与借鉴。

三:

孝悌的发展阶段及主要特点

儒家孝悌思想,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平民化的孝悌思想。

(以孔子为核心的孝悌思想)

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

他的孝悌观是针对当时诸侯兄弟之间混战,人伦关系颠倒的局面,从解决家庭内部伦理关系入手提出的,强调各守其道,各安其分,用孝悌来规范、和谐家庭内部人际关系。

孝是子女对父母之爱的品德,强调子女对父母尊敬服从,扩展开来就成为家族系统中处理上下关系的道德规范,维系子辈对父辈的隶属。

悌是弟对兄长敬重亲爱的品德,扩展开来就成为处理家庭系统中左右关系的道德规范。

孝、悌这一纵一横就把人的位置固定下来,限制在各自的位置上,不得逾越,从而维系了人际关系的等级。

从这点出发,孝悌观达到一个客观效果一一家庭和谐,社会稳定。

我们也可以这样设想:

大家知道,孔子一生最崇拜的人是周公,然后他一生的理想是要维护周礼。

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诸侯逐渐脱离周天子,所以孔子一定程度上想通过处理家庭上下关系的“孝”来规范约束逐渐脱离周王朝的诸侯;

又各诸侯之间,曾经的兄弟今天互相攻击混战,而孔子想通过这样的一个处理家庭平辈关系的“悌”来劝导诸侯之间停止不义之战。

总的来说,孔子的孝悌思想以家庭伦理为出发点,立足于教化人民,知礼守德。

2.政治化的孝悌思想(以董仲舒为核心的孝悌思想)

汉朝建立之初,社会秩序极度混乱,而这混乱是由秦朝火亡引起的。

汉初统治者在花费了极大的精力探索之后总结出秦亡之教训弃儒用法,独尊法术。

战国纷争最终由秦统一。

秦依靠法家思想建立国家,因此也依法来治国;

有名的“焚书坑儒”,把儒家等思想都灭掉,企图以法的精神建立新秩序,结果导致“暴政”、“酷刑”,社会矛盾全面激化,二世而亡。

所以汉武帝看到了这一点,看到了暴政酷刑是不能够保证一个国家安定的,于是他决定有所改变,正好这个时候有个董仲舒,他就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汉武帝也看到了儒家孝悌思想的客观社会效果,所以就采纳了这一建议。

既然作为正统思想了,所以这时候的孝悌思想一定也要发展。

我们知道,董仲舒是提倡“天人感应”这样有一定的神学思想的一个儒学家。

同样的,他也用阴阳五行的神秘观念来渲染孝悌之道,使孝悌神秘化、迷信化,进而又发展了三纲五常说,父为子纲,君为臣纲等等,强调子对父的片面的绝对服从,臣对君的片面的绝对服从,使子女臣子丧失了独立人格,形成对家长对君主的人身依附。

董仲舒三纲五常的提出,标志着愚孝的出现。

儒家的孝悌观走上了政治舞台。

所以汉朝以什么闻名呢?

以孝治天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在汉代的大多数帝王名号前都有“孝”字,大家都熟悉的“文景之治”,文帝和景帝的名号分别是“孝文”和“孝景”。

只有两个帝王名号前不加“孝”,他们是高祖刘邦和武帝刘秀

3.神秘化的孝悌思想(以朱熹为代表的孝悌思想)

宋代理学产生后,孝悌被赋予了更系统的哲学说明。

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把孝悌与天地的最高本原和精神实体“天理”联系起来,作为“天理”的本性的表现,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同时把“三纲五常”说发展成“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

父叫子亡,子不敢不亡”的绝对服从。

子对父,臣对君的独立人格丧失殆尽。

这个时候的孝悌思想已经成为了一种绝对的精神枷锁,看不见摸不着,可是作为一种精神枷锁,每个人必须要遵守。

其目的是让被统治者都成为有这样思想的人:

观政如观棋,不语是君子,语多添乱招祸;

爱国如爱母,越位则大逆,莫忘国有其主。

这样,确确实实达到了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

我们分析了孝悌思想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可以看到,孝悌思想

在孔子提出之初,是要为解决家庭问题解决社会问题而服务的,可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当它成为封建的正统思想之后,逐渐地成为了为政治服务的工具。

所以我们现在不能够说,孔子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这个是大错特错。

圣人的原意主要是通过教化人民,使人民知理守德,通过使一个个体德行的增长来实现家庭安定从而达到社会安定,而不是把它作为一种制度或者是精神枷锁,把人民都变成一味服从一味顺从的奴隶。

儒家孝悌思想成为统治者的工具是在孔子以后由历代的儒学家为了适应政治的需要发展而成的,而不是圣人孔子的本意。

所以,今天的我们不能把孔子说成是维护统治的工具。

4.我们来看看孔子孝悌思想的现实意义。

回到当今社会,孔子的孝悌观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孝经》

中提到“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一个人懂得了孝悌,懂得了孝敬自己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兄弟,那么随着他德行的增长,他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当一个人懂得了这些,那么自然会带动身边的人及一个家庭都这样做,一个家庭又会影响一个社区,如此等等,最后全社会都会形成这种风气。

正如《孝经》中说的“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继而“一家仁,一国兴仁;

一家让,一国兴让”。

至V那时候,我们所提倡的“和谐社会”就会在悄然之中形成。

构建和谐社会单靠法律行不行?

不行,依法治国,还要以德治国。

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意思是:

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

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就像改错的时候有三种方法:

从事上改,从理上改,从心上改。

那么最好的方法肯定是最后一个,从心上改。

这样才能彻底。

同样的,治理国家的时候依然也要重视“以德治国”的重要性。

“以德治国”的根本是什么?

以孝悌为根本。

四.以史为鉴学孝悌

我们回想一下历史,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哪一个朝代历史最悠久、国运最昌盛?

周朝。

多少年?

八百年。

请问为什么周朝可以延续八百年?

凭的是什么?

孝跟悌。

我们只读了“周朝八百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只看到结果,对自己没大帮助,一定要把原因找出来,我们就可以从中得到很好的启示。

周朝它开国是周文王、周武王,周文王的爷爷叫太王。

太王生了三个儿子,老大是泰伯,老二是仲雍,老三是王季,王季生了周文王,周文王又生了周武王、周公。

当初太王刚好看到他的孙子周文王诞生的时候,觉得周文王有帝王之相,有圣主之相,我们说的“吉人自有天相”很有道理的嘛,所以他就想要他的这个孙子文王来继承王位。

但是文王的父亲排第几?

排老三。

结果他的大伯泰伯看到了父亲看到孙子脸上的喜悦,他了解到他的父亲想把王位传给谁?

王季,希望往后能传到这位孙子的手上。

泰伯很善体父亲的心境,所以他不声不响趁着要去帮父亲采药的这个理由,就跟他的二弟仲雍相约,两个人就上山去了,去了以后就没有再回来。

因为他希望让父亲能够好做事,不用顾及他是长子,能直接就传给他的三弟王季,继而再传给周文王。

同学们,这个家族什么都能让,天下都能让出来,而这个让天下的动作成就了哪些德行?

孝道!

善体亲心,能圆满父亲的心意。

再来,不只让出了孝道,还让出了什么?

兄弟的友爱,连天下都可以让,还有什么东西兄弟不能相让?

除了让出了孝,让出了弟,还让出了什么?

让出了忠,忠于天下人民。

因为他这么一让,可以让一个圣主领导全国人民,这一让是真正的德行,真正的家风。

所以孔老夫子对泰伯、对仲雍的赞叹是“德之至也”,没有这样的至德绝对做不出这样的行为。

所以,有孝、有悌。

周文王跟王季(他的父亲王季),他对于王季都是早上、中午、晚上一天三次问候,正如《弟子规》中提到的“晨则醒,昏则定”,

文王是真正地做到了晨醒昏定。

这三次去看父亲,一来看看父亲的气色,再来看看父亲吃饭的情况。

假如父亲进食得很良好,他就非常欣慰;

假如父亲吃得很少,他就很担忧。

由于有这样的身教,所以他的儿子武王、周公也学得很好,周武王对周文王也非常孝顺。

有一次周文王生病,周武王服侍在侧,十二天没有宽衣解带,帽子也没有拿下来,足足侍奉他父亲十二天。

由于这样的孝心,他的父亲的病好起来了,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有哪件事比孩子孝顺更能让父母欢心的?

一个人快乐的时候,免疫系统功能会上升,这都有科学根据的。

他们的孝道承传下来,一家孝,一国就兴孝,当他看到我所崇敬的领导人都是这么样的孝顺,他们会很感动,会起而效法。

所以《大学》里面有说:

“一家仁,一国兴仁;

一家让,一国兴让”。

他们的礼让带动了全国人民礼让,很多纷争的事自然就减少。

所以上行下效,周朝人民就以这些圣贤人为榜样,人人都懂得礼让,所以成就了国家非常良好的风气,国运强盛,久久不衰。

除了周武王承传周文王的孝道,周公也承传了他的伯父泰伯、仲雍他们的悌,对兄弟的友爱。

有一次周武王生病了,周公就在他们祖

宗的面前(他们那时候叫太庙),他就写了一篇祈祷文,祈求折掉自己的寿命,让他的兄长可以延寿。

我们感受到他不只是对兄弟的友爱,也是感受到希望让兄长健康,让他能够治理好天下。

周公这祈祷文念完,周武王身体就好转过来,为什么呀?

“至诚合天,福之将至”,

《中庸》说:

诚者,物之始也;

不诚无物。

周公在给兄弟祈祷的时候,那是真的诚心,是实实在在的希望兄弟好起来。

所以,诚则灵,文王的身体就好了。

这也告诉我们,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诚心去做。

比如帮助别人时,我们要怎么样?

要诚心,要用真正的真诚心去帮助别人。

《了凡四训》中说:

纯是济世之心,则为端;

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为曲;

纯是爱人之心,贝y为端;

有一毫愤世之心,即为曲;

纯是敬人之心,则为端;

有一毫玩世之心,即为曲。

这就是告诫我们在待人接物的时候,一定要至诚,不可有一丝一毫的不恭敬。

大家想想,我们以这样的态度去待人接物,还担心自己没有好的人缘?

既然有了好的人缘,还担心自己没有好的前途?

未来掌握在自己手里,关键是看我

们自己做不做,一念之差,就造成不一样的人生,这个我们大家要懂得。

再回来说这个故事,经过一段时间,周武王去世了,接下来是周成王即位,周公辅助他,因为成王还年轻。

结果周武王帮周成王选了几位老师,太师是姜太公,太保就是周公。

后来周成王长大了,有这么好的老师提携他,也能够治理天下。

那时候国家有些谣言,都说周公是要篡夺天下,诸如此类的流言蜚语出来很多。

周公不等他的侄子说话,他自己就自请到山东去,让他的侄子好做人,不要被这个流言蜚语所影响,他就自己回山东去。

结果有一天周成王走在路上,突然看到天空有些异象,大白天打雷。

以前的人很有反省的态度,看到天空有异象,代表什么?

是不是我这个天子做出什么坏事?

周成王看到这个现象,回去就好好反省,就想到是不是我让我的叔叔离开这件事是不正确的?

所以周成王也到太庙去跟祖宗忏悔。

前的人心很淳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都会谨记这些老祖宗的教诲。

在周成王在忏悔的过程,刚好看到周公为他哥哥周武王的祈祷文,他把它拿起来看,看到自己的叔叔为了让他的兄长能够延寿,不惜向天祈求折自己的寿。

周成王看了很感动,马上以天子之身亲自带文武百官去把周公迎请回来。

所以,周武王跟周公的兄弟友悌也传给了他的下一代子孙,周朝因为有孝悌,才能够绵延八百年。

五:

学以致用一一论如何行孝

学以致用,我们接下来谈谈如何行孝。

行孝有三层含义,第一孝养父母之身,第二孝养父母之心,第三孝养父母之志。

养身是让父母的身得到赡养、安乐,因为自己的身与父母的身本来是一体的,能爱自己的身当然也就要爱父母的身,父母能为我们牺牲,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够给父母做出这样的奉献?

养父母之心。

养父母之心是讲让父母欢喜,不让父母因为那我们而心生烦恼。

养父母之志,是说他对我们的志向我们要尽力的做到,只要这个志向是正确的。

如果父母对我们没有很高的志向,我们也应该树立高的志向,光宗耀主,这也是养父母之志。

养父母之身我们在这里不再多提了,这里主要说一下养父母之心和养父母之志。

子游问孝。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

”在这句话中,圣人就告诉我们。

孝敬父母,不只是养父母的身体,如果对父母不敬,那和养犬马有啥差别呢?

所以孝敬父母更应该重视孝养父母的心和志。

养父母的心应该做到:

一是无违。

孟懿子问孝,子曰:

“无违”。

我们通俗的说法叫“孝顺孝顺,顺者为孝”,为人子女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

正是“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父母所喜好的东西,我们要努力地去为他们得到,父母厌恶的东西,我们一定要坚决地予以放弃。

有的时候,父母的说法并不一定都对,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父母绝对不会伤害自己的孩子,不管出于何种考虑,他们都是为了子女好,所以“无违”对我们做子女的来讲非常重要,而我们是不该违背他们意愿的。

“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一味地顺从父母就是孝吗?

不是的。

因为父母的一些行为以时代的观点来看并不见得都对,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一是注意“无违”,二是在此基础上争取他们同意我们的必然是正确的观点或做法,或者父母有些错误的观点或看法的时候,我们不能一味地顺承,要纠正他们错的方面。

孑L子说: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

应该或者可以跟他说的时候,你却没有说,你就没有做到人的本分。

“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是说,当父母的言行陷于不义时,子女一定要规劝父母,而不应该再一味地顺承。

“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说明争子的重要性。

如果父母最后陷于不义之地,那子女就是不孝顺了。

那么怎么来劝父母呢?

一定要有一定的方法。

“事父母几

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意思是:

“待奉父母,假如他们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进行劝说;

看到父母不愿听从意见,还是要恭恭敬敬,而不要违抗;

虽然操劳,却不抱怨。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和颜悦色,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候,一有适当的时机再进行劝导;

即使父母亲生气,我们依然要诚恳,甚至痛哭流涕,这就是我们劝解父母的方法和态度,总之一定要本着尊敬,柔和的态度来劝父母。

二是患疾。

《论语》中的原话是这样的,“父母惟其疾是忧”,意在父母对子女是百般的呵护与关爱,所以当做子女的身体受到伤害时,父母是十分担忧的,儿女是父母是心头肉呀!

当我们生病或身体受到其他伤害的时候,疼在我们的身上,可是痛在谁的心里呀?

痛在父母的心里。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起现在很热的一个话题:

自杀。

所以现在我们知道了,自杀是最大的不孝!

自杀能解决什么问题?

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

相反的,自杀增加了很多问题,当然,这些问题当事人是没法承受了。

留给谁承受?

留给父母这些身边的亲人来承受,做子女的自杀了,父母的身体会因过度地伤心而受损,心灵备受摧残,父母的希望没有了,所以父母的身心志,一个都没有能够养,这是大不孝!

所以,自杀绝对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压力大更不是自杀的理由!

好,上面我们说了身体上的疾病会给父母造成伤害,一个人道德

名誉上的毛病更会给父母造成伤害。

“身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我们的道德名誉有了问题,父母那是真正的羞耻。

我们说“家丑不可外扬”,为人父母那是非常重视一个家族的名誉的,如果一个家的一员在道德名誉上出了问题,别人会想到,这是这家没有家教,家教不严而导致的,所以,整个家族更这个人受牵连。

大家想想,秦桧一家,这么几百年下来了,他的整个家族因为他一个人受尽了多少苦?

他的后代都不敢说,我是秦桧的后代。

所以,确确实实,一个人的道德名誉受到了伤害,对做父母乃至对家族的祖先都是一种莫大的伤害。

所以我们的身体和名誉道德我们都必须要爱护。

三是色难。

通俗点儿说就是给父母好脸色看。

子夏问孝,子曰:

“色难”,圣人说,能够对父母和颜悦色是很难的。

这个我们现在是很难做到的呀,在家里父母让我们做什么事情,我们有几个是能够满心欢喜然后高高兴兴地去做呢?

再看看现在社会上的子女们,父母老了以后就觉得是自己的负担,一个月给上几百块的生活费,可是那是心甘情愿给的吗?

不是的,往往是一脸怒色地甩给父母,要知道这样的孝敬父母受之伤心啊!

那父母成什么人了?

上街去祈祷别人的脸上或许也会比这好点吧?

传说当年乾隆皇帝夜读论语,看到“色难”两字沉吟半响,突然向正在陪同伺读的纪晓岚问话:

色难两字若当上联,下联定是极难对了。

谁知纪晓岚头也不抬就应声答道:

容易。

乾隆见纪晓岚毫不上心的样子,有些不快,当即要求他立即对出下句。

纪晓岚坦言:

臣已然对出。

乾隆回味:

色难、容易。

绝对也。

乾隆皇帝用“色难”征联,纪晓岚随口应对“容易”,竟成绝对,细思之下,不觉哑然:

色难,当真不容易!

“色”对“容”,“难”对“易”,实乃精巧之无情对。

下面我们来谈谈养父母之志。

顾名思义,就是成全父母的志向。

那么父母的志向是什么?

我记得我的姐姐亲口对我说过,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说:

我自己这辈子谈不上什么前途了,孩子是我的未来,是我的希望。

这句话我在书本上看过很多次,可是当我姐亲自跟我说出来的时候,我真是是非常的感动。

我没有觉得她的人生很消极很无趣,从那时候开始,我才真正地体会到一个母亲的心,她是一个农村妇女,没有知识没有文化,可是简单的一句话“孩子是我的希望”,道出了天下母亲的心声――那就是希望孩子未来有出息,各个成龙成凤。

我当时和她说,你的任务艰巨啊,你要相夫教子,助夫成德,助子女成龙成凤呢!

这是你人生的事业。

所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就是为人父母的志向。

世界上除父母对子女的爱以外的所有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的,比如我们爱一个人爱一件东西,就想要得到占有他,如此等等。

可是父母对子女的爱不一样,他不是以聚合为目的,而是以分离为目的。

父亲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以后能够有自己的出息事业,这种分离越成功,子女越有出息,这个父母的爱就越成功。

我们听说过孟子母亲教子的故事一一孟母三迁。

孟母不辞辛苦,三次搬家,从坟场附近,迁到市场附近,再搬迁到学校(私塾学堂)附近,使孟子从小受读书人的影响,热爱学习。

有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母‘断机杼教子’,把织了一半的布匹剪断,孟子看了吓一跳。

孟母以此告诫儿子,你中断学习,就如我剪断这未织完的布匹一样,是一事无成的。

从此,孟子发愤读书,继承孔子的儒学,而成为亚圣

(孔子是至圣)。

孟母有志培养儿子成为出色的人,而孟子不负母亲的栽培,果然光宗耀祖,大孝显亲,这是养父母之志。

司马迁在入狱之前,是接替了父亲司马谈生前的职位,太史令。

司马谈一生的理想是要编写一套很规范的史书,可是因为生病去世,所以这个理想就没能够实现。

他所要论著历史的理想和计划,便留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