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2982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教案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教案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教案文档格式.docx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产生。

诸子百家著作《庄子》《孟子》《韩非子》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

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

封丹寓言》、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印度的《五卷书》,拉·

封丹、莱辛、克雷洛夫、谢德林这些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寓言大师,都为我们留下了独特的、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寓言的世界:

《寓言四则》。

二、作者简介

伊索(公元前620~前560),希腊寓言家,生活在小亚细亚,弗里吉亚人。

他与克雷洛夫、拉·

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

他曾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

自由后,伊索开始环游世界,为人们讲述他的寓言故事,深受古希腊人民的喜爱。

公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已是古希腊人尽皆知的名字了,当时的古希腊寓言都归在他的名下,后来被德尔菲人杀害。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读出人物的语气。

2.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

写蚊子在狮子面前夸口,终于战胜狮子,正当它得意忘形时却被蜘蛛吃掉了。

讽刺了那些能够战胜强敌却因得意反被弱者战胜的人。

四、课文精读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

来到人间的目的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暗示他是一个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神。

2.赫耳墨斯笑着问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中的“笑”说明了什么?

一个“笑”字,描写赫耳墨斯的表情,使形象更显得真切。

赫耳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才值一个银元,他骄矜地“笑”,使他傲然的神情跃然纸上。

3.“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

这段着意于赫耳墨斯的心理活动。

他心想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他竟然认为自己的身价能超过父亲——作为最高神的宙斯,赫拉更不在话下,是多么狂妄。

他自以为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而雕像者一定是势利的,阿谀奉承的,他这样猜度别人,足见其心灵的卑劣。

《蚊子和狮子》

1.这则寓言是怎样赋予动物以人的感情和性格的?

本文的拟人,能抓住蚊子和狮子的自然特征,拟得逼真神似,生动有趣。

把蚊子胜利后的叫声说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以状其战胜狮子得意忘形之态,十分新鲜、妥帖。

2.这则寓言用动物之间的关系来概括社会现象,讽喻了什么?

描写蚊子和狮子“战斗”的过程,蚊子被蜘蛛网粘住的情景,完全符合自然物的特点,用来概括社会现象,真是两相妙合。

3.蚊子临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通过哪个词语表现出来的?

它的悲痛说明了什么?

蚊子的醒悟是通过“叹息”表现出来的。

“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句中的“最强大”与“小小”、“较量过”与“消灭了”形成强烈反差,两相比照,尖锐地讽刺了胜利后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思想意识。

4.蚊子敢于向狮子挑战,而且能够取胜,这说明了什么?

蚊子的“挑战宣言”貌似狂言。

实际上包含了智慧,它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抑制了狮子的优势。

它的胆量、信心,是建立在敌我双方力量进行冷静分析的基础上的。

启示人们,世上万事万物,各有所长所短。

强者有短处,弱者也有长处。

弱者如果能扬长避短,就可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五、文章脉络

第一层:

写赫耳墨斯来到雕像者的店里,打算了解自身价值。

第二层:

写赫耳墨斯询问诸神雕像的价格。

写蚊子向狮子进攻。

写蚊子战胜了狮子,却丧生在蜘蛛网上。

六、文章主旨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过写自命不凡的天神赫耳墨斯在雕像者的商店里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通过蚊子击败狮子,却成了蜘蛛的俘虏的故事,讽刺了那些取得一点成绩就得意忘形,忽视自

己短处的人,揭示了即使取得大的胜利也不能骄傲,要始终谨慎行事,否则可能在小处受到挫败的道理。

七、写作特点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短小精悍,构思精巧。

采用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有伏。

正当赫耳墨斯的虚荣心越来越旺盛时,却遇到了雕像者如一瓢冷水似的答话,陡转之下便戛然而止。

文章的陡转,给读者以巨大的反差,造成了出人意料的结局,讽喻之意已暗含其中。

短短的一百多字,却写得跌宕有致,耐人寻味。

《蚊子和狮子》构思尤为精巧,短短的篇幅中,情节却大起大落,写出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化。

人们不常见蚊子战胜狮子,听蚊子的“宣言”还以为是吹牛,再一看,还真不假。

人们常见蚊子被蜘蛛网粘住,但是蚊子刚刚战胜狮子,正把自己看得无敌于天下时,它却被打败了,这反而让人觉得出乎意料,再一想,却又毫不奇怪。

作者巧妙地把二者联结起来,构成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八、板书设计

赫耳墨斯与雕像者

赫耳墨斯来到店里→询问宙斯雕像的价格

又问赫拉雕像的价格

再问自己雕像的价格

讽刺了爱慕虚荣而不被重视的人

蚊子和狮子

蚊子向狮子挑战

狮子气得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飞走时被蜘蛛网粘住了

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就得意忘形的人

 

第二课时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则《伊索寓言》,其实我们中华民族也有许多优秀的寓言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

1.《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

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

2.《列子》旧题为列御寇所著,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

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列御寇,相传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1.朗读两篇短文,读准字音、停顿。

2.学生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翻译全文,理解大意。

教师巡视课堂,解决疑难。

3.重点字词归纳。

(1)掌握下列字词。

溉汲:

打水浇田。

及:

待,等到。

道:

讲述。

闻之于宋君:

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得一人之使:

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劳动力。

亡:

无,没有。

晓:

告知,开导。

若:

你。

行止:

行动,活动。

奈何:

为何,为什么。

只使:

纵使,即使。

中伤:

伤害。

四虚:

四方。

舍然:

消除疑虑的样子。

舍,同“释”。

(2)一词多义:

之:

宋之丁氏家无井:

助词,的。

有闻而传之者曰:

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求闻之若此:

定语后置标志。

1.学习《穿井得一人》。

(1)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

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

(2)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道听途说的传言,万勿轻信,必须认真地思索,进行实际的考察,否则很容易把事情搞错。

启示:

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

要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

2.学习《杞人忧天》

(1)杞人“忧”什么?

“忧”到什么程度?

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舍然大喜

(2)“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

由表及里、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

(3)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

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

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无根据的瞎担心。

(4)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这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后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投影出示)

(5)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热心人的解释?

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学习的。

3.任选一题自编寓言。

题目:

a.嘴和眼睛的对话;

 b.树和斧子;

 c.筷子和勺子;

 d.画笔和颜料;

 e.蜜蜂与花朵;

f.猫和老鼠。

五、文章主旨

《穿井得一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道听途说的传言,万勿轻信,必须认真地思索,进行实际的考察,否则很容易把事情搞错。

《杞人忧天》告诫人们不要对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事表示忧虑,凡事要讲科学。

六、写作特点

1.故事短小精悍,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的启示。

2.通过对话展现人物性格,揭示主旨。

七、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