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板浇筑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3137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底板浇筑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底板浇筑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底板浇筑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底板浇筑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底板浇筑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底板浇筑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底板浇筑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底板浇筑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底板浇筑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底板浇筑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底板浇筑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底板浇筑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底板浇筑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底板浇筑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底板浇筑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底板浇筑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底板浇筑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

《底板浇筑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底板浇筑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底板浇筑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

砂子

河砂,细度模数2.30~2.90,含泥量≤2%,内照射指数与外照射指数均≤1.0%的Ⅱ区中砂,且为非碱活性或低碱活性集料(B类)。

3

石子

采用5~31.5mm、5~25mm连续粒级碎石。

含泥量≤1.0%,泥块含量≤0.50%,针、片状颗粒含量≤15%,压碎指标值≤10%,内照射指数与外照射指数均≤1.0%的石灰岩碎石,且为非碱活性或低碱活性集料(B类)。

4

掺合料

采用细度≤12%,烧失量≤5%,需水量≤95%的低钙粉煤灰,C60混凝土采用Ⅰ级,其余的采用Ⅱ级。

5

外加剂

高性能型抗裂防水剂(KL-Ⅱ),掺量:

6~10%(等量取代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

6

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饮用水。

2)、底板混凝土施工参数

部位

分类

混凝土标高

技术参数

备注

承台、底板

混凝土浇筑

C40S8

C40(微膨胀补偿收缩混凝土,限制膨胀率2.3~2.5x10-4,抗渗等级S8)

KL-Ⅱ抗裂防水剂,掺量8%

*控制混凝土的入泵坍落度,底板宜控制在12~14cm;

3)、混凝土配合比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按表2.1-2所列要求进行:

表2.1-2混凝土配合比要求

配比要求

膨胀剂作为胶凝材料取代基准混凝土配合比中的水泥。

抗裂防渗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总量不得小于350kg/m3,其中水泥用量不应小于280kg/m3。

膨胀剂的替换量不得小于35kg/m3。

水胶(水泥、掺合料和膨胀剂)比不宜大于0.5,不得大于0.55。

控制混凝土的入泵坍落度,底板宜控制在12~14cm

应采用合适的减水剂、泵送剂等外加剂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可泵送性,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或二次掺加减水剂,严禁任意加水。

备注:

当工程所用材料或混凝土性能要求发生变化时,应再进行试配试验。

3、主要物质、机械设备

1)、主要物资准备具体如下:

名称

规格

数量

对讲机

5部

现场协调

彩条布

3000m2

现场防雨

塑料薄膜

遮阳网

混凝土试模

150×

150

20组

同条件、标养试块制作

抗渗混凝土试模

8组

抗渗试块制作

7

塌落度桶

1组

检测塌落度

2)、主要机械设备具体如下:

根据混凝土施工安排泵车及罐车组织准备以下设备,见下表:

混凝土输送泵

HBT80

3台

一个区段用量

输送泵管

φ125

400m

根据需要配备弯管、6m软管

插入式振动棒

ZN-50

15台

L=6m、8m、10m

磨光机

2台

压光

4、人员组织保证体系

1)、管理人员保证体系

本工程地下室混凝土浇筑管理人员组织见下表:

区段

总指挥

副指挥

现场管理

水电总负责

场外交通协调

场内交通协调

调度

实验人员

 

2)、劳动力保证体系

Ⅴ-1.2段为保证混凝土浇筑工作正常开展,劳动力组织安排如下:

工种

人数

工作内容

钢筋工

看保护层,必要的钢筋校正

木工

看保护层,必要的模板校正

混凝土工

振捣工

9人

振捣混凝土

扶泵工

6人

泵管安拆管理

泥工

18人

浇筑面上指挥下料,面层处理

杂工

配合浇捣工作开展

养护工

混凝土养护

电工

混凝土施工用电保障

管工

混凝土施工用水保障

机修工

混凝土施工机械保障

5、混凝土施工平面布置

混凝土输送泵布置地点,场地应平整、坚实,靠近排水设施及供电设施,以便于水、电的使用,并有足够大的场地以供混凝土罐车的停放、下料、调头。

所以从现场情况以及混凝土罐车的行走路线的情况的综合考虑,每浇筑一块后浇带区块,拟在横向主干道路配置3台固定泵,罐车统一从2、3、14号大门进入,浇筑完成后由B-8~B-9轴道路行驶从2、4号大门退出,具体详见Ⅴ-1.2段混凝土浇筑平面布置图(附件)。

6、混凝土浇筑计划

本次Ⅴ-1.2段底板混凝土浇筑部位于9-4~10-2段/C-3~F轴。

面积约1800㎡,混凝土方量在3600m³

左右,故落实3条商品混凝土生产线,每条生产线每小时供应商品混凝土36m3,能保证各区段混凝土浇筑正常进行。

预计36小时能浇筑完毕。

由于地下室面积大,每个区块配3台HBT80TP固定泵运送中间部位混凝土最低单泵输送能力均在每小时36m3以上。

此外,现场还联系备用1台固定泵和1台汽车泵,以防泵车故障后能及时更换。

7、底板混凝土施工方法

1)、浇筑方式

本工程混凝土采用固定泵进行浇筑,从北往南退出式浇筑。

并采用平面分条,斜面分层,薄层浇注,循序退打,一次到顶的浇筑方法,边浇筑边拆泵管。

混凝土泵车布置如下图所示。

1—固定混凝土泵;

2—混凝土泵管;

3—<

25钢筋撑脚上垫方木;

4—底板上排钢筋网;

5—底板下排钢筋网;

6—C10基础垫层;

7—48×

3.5钢管固定架;

8—待浇底板

1)混凝土振捣必须密实,不漏振、欠振、不过振。

振点布置均匀,振动器要快插慢拔。

在施工缝、预埋件处,加强振捣。

2)泵送混凝土入模时,端部软管均匀移动,使每层布料均匀,不成堆浇筑。

3)基础底板混凝土浇注采用“斜面分层,一次到位”,振捣棒应在坡尖、坡中和坡顶分别布置,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且不漏振。

沿每段浇筑混凝土的方向,在前、中、后布置4道振动棒,前2道振动棒布置在底排钢筋处和混凝土的坡脚处,确保混凝土下部的密实;

后1道振动棒布置在混凝土的卸料点,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捣实;

中部1道振动棒使中部混凝土振捣密实,并促进混凝土流动。

 

4)严格控制振捣时间及插入深度,并重点控制混凝土流淌的最近点和最远点,尽可能采用两次振捣工艺,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5)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如果没有浇水或浇水不够,则模板吸水量大,干燥模板将过多吸收混凝土中拌合物中的水份,将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2)、浇筑要求

(1)混凝土的斜面分层厚度不大于500mm,且其层间的间隔时间应尽量缩短,必须在上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下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同时在上层混凝土振捣时,将振动棒插入下层表面下50㎜左右使上下层连成一体。

当层间间隔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层面应按施工缝处理。

(2)为保证振捣密实,每个浇注带配备6台插入式振捣器,根据自然形成的流淌坡度,分前、中、后各布置2台振动器。

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振捣手负责出管混凝土的振捣,使之顺利通过面筋流入底层。

第二道设置在中间部位,振捣手负责斜面混凝土的密实。

第三道设置在坡角及底层钢筋处,因底层钢筋间距较密,振捣手负责混凝土流入下层钢筋底部,确保下层钢筋混凝土的密实。

(3)有埋管部位及表面有粗大钢筋部位,振捣之后、初凝之前易在混凝土表面出现沉缩裂缝,应及时采用人工三次压抹予以消除。

处理之后,为防止水分继续蒸发使混凝土表面干缩,应立即进行表面覆盖和保湿养护。

(4)混凝土浇筑时,注意严防其它部位混凝土进入后浇带内,以免影响设置效果。

浇筑混凝土前的润管砂浆必须弃置,拆管、排除故障或其它原因造成废弃混凝土严禁进入工作面,严禁混凝土散落在尚未浇筑的部位,以免形成潜在的冷缝或薄弱点,对作业面散落的混凝土、拆管倒出的混凝土、润管浆等应用吊斗吊出场外。

(5)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

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一般较大,泌水现象也较严重,不及时清除,将会降低混凝土的质量。

故采取如下措施进行处理:

在浇筑过程中,流向基坑周边(即流向砖胎模方向)的泌水用潜水泵抽走;

流向集水井和后浇带的泌水,用真空泵抽到地面,经过沉淀后再送入雨水管道。

3)、面层处理

在混凝土浇筑2h后按标高用长刮尺初步刮平后,木抹子压实抹面,用铁滚子碾压数遍,然后用木抹压实收光,最后从东向西进行拉细毛,要求条纹顺直。

之后立即覆盖一层塑料布,塑料布的搭接不少于100mm,在钢筋头周围再覆盖一层塑料布,将混凝土表面盖严,以减少水分的损失,保温保湿。

具体要求如下:

1)加强收光与养护,砼浇筑完成初凝后,立即进行砼表面二次抹压,控制砼早期塑性收缩裂缝。

具体流程如下:

8、混凝土的施工现场温控监测方法

1)、监控目的

为了随时了解和掌握大体积混凝土各部位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变化情况,防止混凝土在浇筑、养护过程中出现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缝,以便于及时调整保温措施,调整养护时间,采取有效技术措施,使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及降温速率小于2℃/d,特对本底板承台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做温度监测。

3)、监控方法

基础底板采用无线测温系统自动监测混凝土底板不同厚度处的温度变化情况,每隔一分钟不间断自动记录测点温度并绘制曲线,随时监测底板的内外温差与平均降温速率,并根监测情况,随时调整底板的保温措施。

选择各类承台厚度最大处进行温度测量,测温前把温度传感器按设定间隔距离,绑扎在长度合适的钢筋上,然后把绑有温度传感器的钢筋固定在承台钢筋内,每个承台均设置不少于1个测温点,详见附图一,每个测点位置在高度方向上设置8个测温元件,测温元件的位置如图8.1-1所示。

图8.1-1测温元件布置

3)、温度监测

测温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专门的交底和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并配备专用表格,便于记录和管理,砼终凝后开始测温,3d以内每2h测温一次,4—7d每4h测温一次。

8—9d每6h—8h测温一次,同时应测坑内大气温度,随时记录,并及时的将测温结果报告当日当班管理人员阅鉴,在测温过程中,发现砼内外温差接近25℃或与大气温度接近25℃,或砼温度下降太快(接近2.0℃∕d),应及时采用保温措施,控制砼的降温速率,并做好记录,当砼中心温度、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差在15℃以内时,方可拆除保温材料及设施。

测温人员见下表:

标段人员

操作人员

负责人

三标段

向东

吴江

4)、温度监测点的布置

温度监测点形式如右图所示:

图1信号发射盒图2沿底板厚度布置测温点图3保温层下测温点

本项目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监测,本项目承台数量和种类较多。

本次监测点的布置除大承台进行说明外(如下图);

其他类型承台监测点在承台内均居中布置。

9、底板混凝土养护

1)、秋季、冬季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做好混凝土保温工作,最后一遍抹压完后,立即采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上覆两层湿草袋(不小于3cm),并洒水养护。

春季、夏季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毕后,开始蓄水养护。

保温养护的持续时间,应根据温度应力(包括混凝土收缩产生的应力)加以控制、确定,但不得少于14d。

养护期间集水井和后浇带的四壁由专人进行浇水养护,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

2)、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应及时根据混凝土的测温情况及施工情况对混凝土的养护措施进行调整,增减保温层的厚度,确保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小于25℃。

3)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大于2℃/天,接近此降温速率时及进行洒水并调节保温层厚度;

混凝土浇筑体表面和大气温差不大于20℃。

10、试块制作要求

地下室每一层的每一流水段,同一浇筑部位、同一砼强度等级、同一配合比,每100m³

混凝土为一取样单位,不足100m³

也按一取样单位计算,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抗渗混凝土取样按普通混凝土规定,抗渗试块同一强度等级、同一抗渗等级、同一配合比生产工艺相同,每500m³

取样1组,且单位工程不少于两组且100%见证。

11、其他要求

1)、底板后浇带侧边混凝土标高控制

采用在底板后浇带、施工缝部位支支架固定,用铁丝将木方固定,木方上防止模板条。

模板条下口即为底板面标高。

2)、混凝土板面标高控制

在框架柱边间距900mm,中部间距1800mm焊接50*50*3厚钢板于底板筋上部,来控制底板面标高。

如右图所示:

3)、混凝土浇筑时,沿泵管先远后近,同一区段混凝土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遇桩承台、底梁等厚度超过500mm的部位,混凝土分层浇筑,上下层之间的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4)、振捣泵送混凝土时,振动棒间距宜为400mm左右,且振点排布均匀,严防漏振。

每一振点振动时间为15~30s,且20~30min后,进行二次复振。

5)、掌握好混凝土的初凝情况,修平人员即时平整并用木蟹抹平,在初凝时间快结束时,增加泥工,确保每处混凝土抹压平2遍以上,防止龟裂。

6)、混凝土浇筑时,严禁人员踩踏、材料设备堆压和振动器碰撞。

确保钢筋位置不移动。

因此,混凝土泵管、人员操作均应搭设架空支架和脚手板。

7)、混凝土浇筑是保证其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为此,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检查监督工作,每班随时抽查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各不少于2次,每100m3同配比混凝土取样做试块不少于1次。

12、应急预案

1)、应急小组

本次混凝土施工连续作业时间长,为降低不可避免因素影响混凝土施工正常运行,我区段特对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作以下预测并做好相应应急预案。

Ⅴ-1.2段地下室混凝土施工应急小组安排如下。

组长:

王胜军

副组长:

毛登文

生产体系组员:

凌斌、向东、王强、戴万如

技术体系组员:

吴江、葛佳、谭邦辉

机械监控体系组员:

罗勇

安全监控体系组员:

质量监控体系组员:

陈家岭

工地防卫、后勤体系组员:

贾战群、顾云尧

2)、应急措施

可能发生的不利因素

应急措施

劳动力伤害

现场设临时医务室,配备医疗人员三名轮流值班,并备足相应的医药物品

机械故障

现场配备两名专业维修人员,另在施工机具准备阶段,每种施工机具必须储备不少于现场操作1/3的后备施工机具。

现场临时停电

在现场布置了两台150KW发电机,并时刻做好接线准备,及时保证现场供电。

道路堵塞

提前清理两条横向的主干道路、办公区域场地等。

现场设罐车总调度,负责与混凝土搅拌站沟通联系,并负责道路两侧停车区域、及罐车进场管理。

要求混凝土罐车停车位设置在横向硬化道路两侧,路上主浇筑场地不允许罐车停留,罐车放料完一车,入口进一辆车。

测温设备破坏

现场配备一名管理人员进行巡视,及时更换坏损的温度控制板。

混凝土原材料供应不及时

要求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提前备足此次混凝土浇筑量

影响其它施工作业区域施工进度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转运施工材料至相应作业面。

突然下雨、下雪等自然现象

1、联系当地气象部门,了解混凝土浇筑期天气预报,应安排在天气好的时间浇筑混凝土;

2、为预防浇筑时天气发生变化,应准备足够的彩条布,并配备专人负责彩条布覆盖、排水等工作,必要时搭设雨棚;

13、附图

见附件:

Ⅴ-1.2段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平面布置

技术负责人

接受交底人

注:

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