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材料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3162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8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材料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材料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材料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材料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材料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材料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材料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材料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材料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材料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材料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材料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材料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材料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材料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材料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材料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材料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材料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材料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材料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材料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材料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材料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要有助于让学生自主体验、探究、解决问题,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喜悦。

(二)微课助学

教师根据课时规划,精心进行微课设计,制作微视频。

微视频的制作紧紧围绕课时重点和难点,将问题形象化、生活化,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理解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三)合作互学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

“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论述,说明了学习者之间应该切磋交流,相互启迪,彼此增进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在学习目标的引领下,学生通过两人对学、小组互学、班内群学(展示、点评、质疑)等多种合作交流方式,思想和心灵得以碰撞,促进课堂生成,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训练测学

学生在知识以及课堂学习完成后,训练、检测必不可少。

教师精心设置相关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知识及学习效果的检测,既有助于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内化,又能够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进而能够让教师准确地把握学生课堂学习的信息,让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更加高效。

(五)评价促学

高效课堂的实施,高效学习小组的创建是核心,和谐的班级管理是后盾,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学生长期保持学习热情的保证和催化剂。

传统的评价方式只重视结果和个人,因此我们要改革学生评价制度,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从而激励全体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

三、三个教学环节:

自主预习、探究学习、巩固练习

(一)自主预习(30分钟)

自主预习在自习课上进行,首先,教师解读预习目标,然后学生在预习案的指引下,通过阅读教材、观看微视频、在线测试,自主完成预习任务。

1.教材自学(10—15分钟)

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完成预习案的学习。

2.微课助学(5—10分钟)

针对课时重难点,教师制作微视频,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通过观看微视频,理解重点,突破难点。

3.在线测学(3—5分钟)

将知识预习完毕后,学生通过学习平台完成“预习自测”。

最后1—2分钟,学生完成导学案中的“自学反思”(收获与疑问)模块。

(二)探究研习(40分钟)

探究研习在是整个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核心环节,在课堂中完成。

师生通过反馈点拨、高效展示、合作交流、点评提升、归纳反思等,对核心问题展开探究,解疑答惑。

1.反馈点拨(10分钟)

上课后,教师首先根据预习案、在线测试以及“自学反思”等方面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总结,然后进行精讲点拨,有针对性地解答学生在预习中的困惑,并进一步解析重点,突破难点,拓展应用。

2.高效展示(10分钟)

教师精讲点拨结束后,根据“探究案”上问题的需要,组织学生对“探究案”上的问题进行现场展示,其余学生则在台下完成。

如果被点到的学生不能完成需要展示的问题,则由同组其他同学来完成。

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板书、背诵、表演、游戏、复述、讲故事等,教师可根据需要灵活地选择展示的形式。

学生展示结束后,继续完成“探究案”上的其他问题。

这样,由于“探究案”不要求学生提前完成,因此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展示,能够真实地检测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情况,让教师准确地把握学情。

3.合作交流(5分钟)

学生完成“探究案”中的问题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首先通过同层“对学”,解决一般问题,并将难以解决的问题向小组提交,然后小组集中讨论提交的问题,最后达成共识。

在课堂上学生合作交流的同时,教师在各小组间巡视合作学习情况,当发现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了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及时介入,参与学生讨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点评提升(12分钟)

“合作交流”结束后,根据学生展示的情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点评。

点评时,要求学生首先对展示的情况进行评判,指出学生展示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展示中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纠正错误,弥补不足。

在学生点评时,其他学生可以提出质疑和补充,与点评的同学相互交流,进行思维的碰撞,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锻炼表达与交流能力。

教师则要对整个进程进行良好的的掌控,随时做好对学生引导和指导,在学生点评结束后,教师要进行总结,以确保点评的质量。

5.归纳反思(3分钟)

最后3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归纳反思。

首先让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结构,然后反思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对本节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和内化。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通过自主预习、探究学习,学生对本节所学的知识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这时,教师还要精心设置巩固练习,在自习课上,学生完成“训练案”,以巩固所学知识,并完成知识的深化和迁移。

附件一

“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流程图

一、自主预习(自习课第11—40分钟)

(二)探究研习(课堂40分钟)

(三)巩固练习(自习课第1—10分钟)

附件二

“一五三”高效课堂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管理办法

一、导学案的功能

导学案是学生“自主预习、探究研习、巩固练习”的载体,具有“导读、导思、导做”的功能,是指引学生高效学习的路线图。

导学案的编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二、导学案编制的原则

导学案的设计要紧扣“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将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由浅入深,小台阶,高密度。

三、导学案的结构

导学案主要包括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等三大部分,另还有题头、学习反思等附件。

(一)预习案

1.功能

预习案是指导学生自主预习的方案,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完成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学习。

2.设计原则

(1)将教材知识“问题化”,问题设置“层次化”,低容量、低难度、小台阶、高密度,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自主预习。

(2)根据需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设置情景材料,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理论的问题生活化。

3.主要环节

(1)教材自学

本环节主要是基础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即可完成。

(2)微课助学

针对学生通过阅读教材难以理解和完成的问题,即课时的重点和难点,在预习案中设置“微课助学”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理解重点,突破难点。

(3)在线测学

本环节主要是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教师需要将设计好的“预习自测”题上传到平台,导学案中要提示学生通过学习平台完成“综合测评”。

(4)自学反思

本环节分两部分,及“收获与疑问”,是让学生预习结束后,将预习的感受进行总结,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预习效果。

(二)探究案

探究案是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合作、点评等探究活动的方案,主要是对课时重点和考点知识的的应用。

(1)针对性

探究案主要是针对课时的重点和考点,精心设计探究性问题或习题。

(2)小题量,低难度。

虽然本环节的问题相比于预习案具有一定探究性,但是设计的问题不可过多,不可过难。

(三)训练案

训练案主要是通过设计相应的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进行巩固和强化。

2.原则

设计的训练题要针对课时的重点与考点,训练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规范学生的答题习惯。

(2)题目要有层次性,难度不可过大。

(四)其他

主要包括题头如编写人、审核人、使用日期、导学案编号、标题、班级、姓名、组别、课程标准与考试要求、学习目标、重难点等,在导学案的最后设计“学习反思”。

四、导学案编制的程序

程序:

主备人提前备课——备课组研究——主备人修改——备课组再研究——主备人再修改——学科组长把关签字——印制,学生使用——电子稿上传、资料共享。

1.提前分工

备课组长至少提前两周召开导学案编制小组会议,确定导学案编制人,并编制出导学案初稿。

2.初稿研讨

编制人将初稿打印,在集备前下发让老师纠做一遍,然后集备时编制人先说明编制思路,解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对本节内容说课,然后每位教师提出修改意见,共同探讨,定出最终意见,编制人进一步修改完善初稿。

3.二次研讨

编制人把修改完善的导学案打印,再发给给位教师,再次集备时对导学案进一步研讨完善,形成终稿。

4.课后优化

上完课后,根据课堂使用情况进行反思,找出优缺点,进一步对导学案修正完善,把电子稿在指定位置存档,实现资源共享。

五、导学案的使用

1.自习时下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依据导学案进行自主预习,自习下课时,教师将导学案收回,教师全批全改,掌握学情。

2.上课时下发批改后的导学案,教师总结预习情况,点拨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学生修改、补充预习案。

3.教师点拨结束后,进入课堂探究阶段。

首先让学生对探究案进行展示,然后分组讨论探究案然后分组讨论,讨论结束后,让学生进行点评,最后进行反思总结。

4.在自习前10分钟,学生完成训练案,教师点评。

附件三

“一五三”高效课堂微视频的制作与使用办法

一、微课的目的和类型

(一)基于演示实验过程的需要。

在课堂教学上为方便教学需要,尤其是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试验内容,因条件限制或试验操作的复杂性或试验过程的不可控制性等难处,可利用模拟试验科学直观的揭示物理过程结果;

化学反应现象;

地理抽象原理等。

让学生通过微课观察揣摩,起到与实际演示相同的效果。

这类微课可以定为实验型微课。

(二)基于重难点突破的需要。

把学生自习学习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探究中抽象的问题采用通俗的,有趣的,动画的,生活的形式展现到学生面前,通过反复观看揣摩突破重难点。

这类微课可以定性为重难点突破型微课。

(三)基于知识拓展的需要。

把教材知识加以拓展,并把拓展内容录成微课,开阔学生视野,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或方便对某些问题的全面分析,有利于学生基本素养的养成。

这类微课可称为知识拓展型微课。

(四)基于知识建构的需要。

比方说政治历史等学科,学生完成自学案时,需要对教材理解,教师要帮助学生在知识间建构联系以形成体系,需要完成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知道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

基于这种目的录制的视频可定性为知识建构型微课。

(五)基于习题讲解的需要。

如数学物理等学科,针对导学案的问题或课本上的典型例题进行点拨讲解,以便学生能比葫芦画瓢式的强化典型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基于这种目的设计的微课可定性为习题点拨型微课。

总之,微课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教学上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有利于师生随时随地的互动,根据需要选择地进行教与学。

二、微课的制作

方式一:

PPT2010、PPT2013的“幻灯片放映”菜单内都有录制功能,通过mac

可加入教师旁白,输出时另存为WMV、MP4等格式。

优点:

易操作,图像清楚。

缺点:

PPT嵌入的视频、声音、超链接等声音会丢失错乱等。

方式二:

PPT+录屏软件,录屏软件可用jing,CamtasiaStudio等。

PPT内嵌入的视频、声音、超链接等保真。

有时视频质量下降,噪音大,不好操作。

方式三:

摄像头(或手机)+纸和笔,用摄像头对准白纸,教师用笔在白纸上

边演示边讲解。

更灵活,直接

不适用于含量大的内容

方式四:

dv录制(主要用于试验及其他需要动手操作的问题)

三、微课制作与使用的原则

微课内容选取、录制方式、使用时机、整体构思,目标预期是微课设计考虑的的重要因素。

1.微课一定有针对性,不是教师思想的大搬家,精心选取课堂中的有必要的“点”展开设计。

选择那个“点”取决于对学情的分析和教材内容的把握。

2.微课不是课堂片段的剪辑,所以录制时尽量不要出现教师的身影或干扰画面,而是翻页的PPT或教师的书写、图解,配合教师的旁白讲解,对“点”进行全程展示推演,让学生感到就像教师在身边手把手的一样。

3.微课的使用时机可考虑课始导入、自学时微课助学、讨论探究时微课点拨、课尾总结等环节,根据需要来植入,实效性是选择植入的唯一标准。

学生不在学校时可在家利用微课助学促学。

4.微课要服从于课堂教与学的整体设计,教师要对课堂流程预设,在导学案上要做出提示或明确要求,观看微视频,完成哪些任务。

微课设计不能是知识片段,而应该是知识“球”,即设计时增加知识点的综合程度,以“点”为“球”心,达到知识的立体、厚重和完整。

5.对微课植入环节的预期目标与实际效果对比反思,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附件四

“一五三”高效课堂课件的制作与使用办法

一、课件制作与使用的目的

制作使用本课件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教师的指导点拨,更要利于指导学生课堂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课件制作的原则

(一)教育性原则

1.课件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通过多媒体教学,有助于讲明重点、突破难点。

2.课件能够体现多媒体教学的辅助性、形象化、启发性等原则。

3.课件表现形式合理、新颖,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4.课件适应教学需要,突出教学效果。

(二)科学性原则

1.内容正确,逻辑严谨,层次清晰,无教学内容方面的政治性、科学性错误。

2.场景设置、素材选取、术语应用、操作示范等符合相关标准。

3.模拟仿真符合教学规律,各种教学媒体能为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服务。

4.课件展示时机恰当,展示时间适中,符合学生认知心理。

(三)技术性原则

1.界面人性化,操作方便灵活;

没有导航、链接错误;

启动、链接转换时间短;

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2.能根据需要选用最适当的技术手段,应用效果好。

3.充分利用视频、音频、动画等多媒体技术,并具有相应的控制技术。

4.课件框架结构完整、规范、合理。

(四)艺术性原则

1.界面布局合理,整体风格统一,色彩搭配协调,界面及界面内容简洁、美观,符合视觉心理。

2.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配合恰当,符合课件主题。

3.制作精细,吸引力、感染力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课件制作的基本内容。

(一)课前提示页

课前提示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大致可以分成两部分:

1.课前对学生准备工作的提示与指导。

2.激励性语言或图片。

(二)本节课题页。

(三)学习目标页。

包括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与难点

(四)导学案评价页。

一般包括优胜小组、优秀个人和存在的问题等。

(五)知识与内容指导与点评页

一般包括本节学习内容的重点、知识网络与预习案、检测案中的难点等。

尽量浓缩知识,以浅显、精练的文字归纳概括内容等。

(六)展示分工指令与要求页  (运用倒计时工具)

(七)合作交流指令与要求页  (运用倒计时工具)

(八)点评质疑补充指令页   (运用倒计时工具)

(九)课堂小结页

(十)课堂结语—激励性的语句等。

课件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是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习服务的,以上只是一般的课件制件要素,教师可以根据课堂需要创新使用。

附件五

“一五三”高效课堂学生展示的要求

一、展示的目的

学生展示就是学生在“预习”和教师反馈点拨的基础上,对“探究案”进行深入地探究,并将自己或本组的探究结果用简洁生动的方式展现出来,从而检验其学习的效果。

它既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完成任务,感受成功参与的体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规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又能暴露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认知缺陷。

通过展示和点评,学生对其思维过程以及规律、方法等进行表达与阐述,对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力争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展示的原则

1.激励性原则。

展示点评采取的形式和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有激励作用,让学生在展示点评的对比中认识自己,发现不足,激发斗志,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自己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2.公平性原则。

给每个学生提供和创造展示的机会,不歧视任何一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名同学。

3.适时性原则。

选择合适的内容、时机展示点评,绝不能为展示而展示,点评而点评。

三、展示的方式

1.口头展示。

如概念的形成、现象的描述等这些内容丰富,容量大的内容。

2.书面展示。

如定理的证明,推理、探究的过程、题例的解答等。

3.肢体语言表演展示。

展示的同学用手势、用表情、用姿态,帮助其说明,增加他表达讲说的内容效果,有作为口头语言的补充。

4.实物模型展示。

如学习空间图形内容可以提前让学生制作,通过学生的展示、比较,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四、展示的要求

1.语言要求大胆、大方、大声,咬字清晰,语速适中,发音干脆响亮。

2.板书写要工整、清晰,力求快捷,注意字距与行距、一行字的平直。

五、点评的要求

1.对其他同学展示的问题在点评时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针对该同学展示的问题进行评价及总结,评价时要一语中的,点出展示问题的优缺点,或者展示出自己独到的解题方法及过程。

一般应有针对性的培训学生,在点评时最好使用的三段论:

首先是对方的对与错,然后是自己的结论,最后是自己结论的或观点得到的来龙去脉。

2.教师实时要点评,要有拓展补充,对生成性问题和重点疑难进行启发、引申、拓展、追问,对知识进行深化、提升。

3.学生点评结束要有掌声鼓励。

六、时间安排

展示时间台上以5分钟为宜,全体学生以10分钟为宜,合作交流以5分钟内为宜,点评以12分钟为宜。

七、几个注意点

1.展示课堂“三允许”:

即允许学生出错;

允许学生保留不同看法;

允许学生向教师质疑、提意见

2.展示课堂“四不讲”:

即学生能说的不讲;

学生能研究出来的不讲;

学生能自己操作的不讲;

学生能自己得出的结论不讲。

附件六

“一五三”高效课堂学习小组建设方案

一、小组建设

(一)学习小组建设

高效课堂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

合作学习小组通常设置人数以6人为宜,人少不利于很好地开展讨论和交流,不宜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而人多难保证有充足的时间人人参与,不利于交流和个人展示,影响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会使有些学生产生依赖心理,懒于思考。

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截面,这样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

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基本保证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呢?

以54人的班级规模构建6人合作小组的操作程序为例,全班可以组成9个合作小组。

  首先从全班选出9名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在同学中威信较高的学生担任每组的组长;

然后按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分到低依次编号;

最后由班主任与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使同号的组员实力相当,组际之间的各科水平和综合水平基本平衡。

要特别注意为班上的待优生等找到一个理想的位置。

男女比例要适当,而且每组都要有女生,因为,一般而言,女生书写认真,步骤规范,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

而男生思路灵活,讨论积极,往往注重结果,步骤不规范,书写相对潦草,这样男女生可以取长补短;

再者,从思维方式上看,男生侧重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而女生侧重形象思维,在学习空间几何时可以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组建好学习小组,并不等于学生就能合作、就会合作了。

要使合作学习小组能够正常运行,合作富有成效,则必须做好以下几件事:

1.给小组成员编号。

每个学习小组6人,按照学生的学业成绩分为A、B、C三层,即:

A1、A2、B1、B2、C1、C2,同层次学生相对而坐。

这样分组,在学习过程中,既提供了A与A、B与B、C与C的合作交流条件,使学习更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又实现了A教B、B教C的目的,充分利用了学生间的差异资源,进一步优化了班内、组内学生学习的最优学习环境,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

  2.选出得力的小组长(学习组长、行政组长)。

小组长是老师的小助手和代言人,是一组之魂。

实践告诉我们,选一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至关重要。

那小组长该如何选拔呢?

美国学者认为小组长应具备三种能力:

提问能力、激励能力和分辨能力。

学习小组组长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有很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②有很强的口头表达能力;

③学习成绩应该优秀;

④要有很强的责任心与集体荣誉感;

⑤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⑥要有服务同学的意识。

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具备这些能力的学生,而且应该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这是培养学生领导才能的一个起点。

小组长不一定是组内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却一定是各方面能力最强的学生。

教师要定期集中培训小组长,培训时除了了解反馈信息、作业专门指导外,还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让他们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以利于使他们领导的小组既有一定的共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