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Word下载.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63931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铁路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铁路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铁路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路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Word下载.doc

《铁路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Word下载.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铁路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Word下载.doc

其中,按问题严重程度划分,红色“通知书”38件,占7.34%;

黄色“通知书”311件,占60.04%;

白色“通知书”169件,占32.63%。

  通过综合分析,我们认为:

  一是劳动安全上严重问题非常突出。

因劳动安全发放红色通知书的问题占7.34%,远远超过所有问题中红色通知书所占5.2%的比例;

黄色通知书问题占60.04%,超过日常52.5%的比例。

可见,人身安全无小事,多是性质比较严重、影响比较大、一旦发生就会影响全局的苗子性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是劳动安全问题集中表现为违章、违标、违纪。

这三项占到67.37%,仅违章问题就超过一半的比例。

说明惯性违章违标问题仍然是人身安全需重点围歼的重点。

同时,因设备状态不良、日常管理不到位引发的人身安全问题也比较突出,占到31.66%。

警示我们在安全生产中,必须加大投入,改善生产条件;

必须强化管理,增强安全可控性。

  三是主要运输生产单位是人身安全卡控的重点。

从人身安全问题发生的专业系统看,集中在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这些主要运输生产系统中,反映出主要运输生产单位、主要运输生产岗位始终是人身安全必须常抓不懈的重中之重。

同时,异地车间人身安全问题占13.13%,提醒我们不能放松对运输生产单位异地车间的管理和检查,往往这些异地车间会成为人身安全的冷门死角。

  劳动安全问题的集中表现

  上线作业安全防护问题突出。

一是作业人员无安全防护,主要表现为:

电务人员双人共同作业,车务人员单人清扫道岔等。

二是防护员站位不当、防护不到位,甚至参与作业,起不到防护作用。

主要表现为:

多个作业组同时作业只有一人防护,防护员与作业人员扎堆等。

三是上线作业不按路局规定穿着黄色防护坎肩,防护作用缺失。

四是管理人员上线检查不落实安全防护的规定,存在不穿防护坎肩或单人上线的问题。

五是单位之间结合部互控不到位,安全互保措施流于形式。

  下道避车有关规定执行不彻底。

一是邻线有列车通过时不停止作业避车,有的只是停止作业,未下道避车。

二是下道避车不及时,特别是提速区段,对于时速160公里以上列车通过时的避车距离执行不严格,有的仍比照普速距离避车,存在较大人身安全隐患。

三是岔区避车不到位,主要是车务、工务、电务人员在岔区作业时,在不清楚列车进路的情况下,不是撤离到线路以外安全区域避车,而是观望来车进路,待列车接近时才选择避车地点。

三是桥隧避车不规范,主要表现为:

不及时进入避车台、避车洞进行避车。

四是驼峰避车不彻底,主要是工务、电务、供电等职工不能严格执行停轮作业的规定,在驼峰溜放期间盲目上线作业。

  营业线施工者人身安全隐患较多。

一是施工单位特别是路外施工单位安全防护形同虚设,防护员站位不当,参与作业时责任心差,起不到安全防护作用,有的甚至不设防护。

二是路外施工单位对施工队伍管理不严、教育不够、卡控不力,上线作业随意穿越线路,不执行下道避车有关规定。

三是不认真执行劳动安全有关规定,劳动保护用品穿戴不齐全。

起重作业人员不戴安全帽、在吊臂下站立,司索人员不按规定使用手钩等。

四是监护配合人员站位不当,在道心行走、停留,自我保护意识差。

  站车作业人员人身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

一是客车乘务人员执行“停开动关”规定不严格,在列车未停稳,甚至未进入站台时就打开车门。

二是站台上旅客组织疏导不利,旅客随车跑动制止不及时,个别旅客手扶列车跑动,严重危及人身安全。

三是路内职工在站内随意穿行线路,不按规定走地下通道或平过道。

四是客车缺少安全锤现象较为普遍。

  惯性人身伤害隐患大量存在。

一是电源箱失管失修、电极裸露,触电隐患较多。

二是在电气化区段防触电警示标志不全,有的施工宿营车、机务折返段上砂梯蹬处没有设置“有电危险、禁止攀登”的安全警示标志,不能起到警示和防范作用。

三是冬季防滑措施不到位,有的机务折返段上砂塔梯蹬无防滑措施,有的将水泼在机车走板上造成结冰。

四是人身安全基本制度不落实,存在装卸作业在车帮上站立行走、行包装卸工手扒超出栏杆同时没有加固措施的行包行驶、机动车人货混装等问题。

  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管理使用不够规范。

一是取暖锅炉、土暖气管理不严,安装不规范,有的用火炉直接取暖,有的烟筒倒置,存在安全隐患。

二是气瓶使用不严格,对气瓶本身和压力表不能按要求进行定期检验;

作业时明火距气瓶、氧气瓶距乙炔瓶安全距离不符合规定。

三是特种设备管理人员资质不达标,多个单位未安排特种设备专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考试,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强化劳动安全管理的对策

  各单位应进一步增强人身安全无小事的意识。

保证从业人员的安全健康是以人为本,建设和谐铁路的本质需要。

新版《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将从业人员伤亡作为核定事故等级的重要内容,对做好劳动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力整治上线作业惯性违章问题。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对上线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威胁越来越大。

对于上线作业安全防护和下道避车等问题,路局已下发过多个文件进行规范,但部分单位重视不够、执行不好。

大力整治上线作业惯性违章问题,一是要严格安全防护的规定,必须按照路局“列车时速160KM至200KM人身作业安全防护措施”等文件的要求,设置安全防护。

安全防护员必须具备应有的资质,持证上岗;

必须按要求穿戴防护服装,携带电台、旗帜、喇叭等防护用品;

必须专人专用,位置正确,精力集中。

二是在安全防护上要进行必要的投入,根据自身实际,配备足够的通讯电台、语音提示器等,靠科技、靠硬件保证安全。

三是认真执行列车间隔上线作业和邻线避车的有关规定,正确认识保证人身安全和作业抢进度的关系,坚决防止利用列车间隔从事不允许的作业,坚决防止本线和邻线来车不按规定距离避车的现象。

四是建立站区“车、工、电、辆”各单位人身作业安全互控联防措施,定期召开站区联劳协作会议,加强结合部安全联控、互控。

五是继续强化管理人员上线检查人身安全自保措施,做到上线检查必须有专人防护。

  严格落实营业线施工者人身安全措施。

营业线施工涉及单位多、人员多,不可控因素较多。

确保营业线施者工人身安全,一是严格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审查,施工单位和各监护配合单位都要细化安全措施,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安全责任。

二是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特别是多个施工单位交叉作业时,要统一指挥,协作进行。

三是加强安全防护,施工有关单位都要按要求设置驻站防护和现场防护,认真履行职责。

车务单位要严格登记签认制度,协调驻站防护员的工作,共同确保人身安全。

四是加强委外、外委和路外、局外施工单位的管理和考核,严格要求施工队伍按章作业,防止只顾进度不顾安全问题的发生。

五是加强大型施工机械人身安全措施的落实,现场作业人员与大型施工机械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操作人员要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按规章按程序作业,确保自身安全。

  高度重视用电、道路交通、特种设备等安全管理。

一是加强车辆撞轧、高处坠落、高低压触电、起重伤害和道路交通伤害整治,在调车作业、维修作业、货装作业、供电检修作业等工作中,认真落实各项防范措施,确保人身安全。

二是增加必要投入,加强用电设备整修,特别是人员密集场所、作业场所的电源箱和移动电动工具的电源线等,要重点进行维修整治,按规定装设漏电保护器,防止触电伤害发生。

三是加强站车安全管理,严格执行作业标准,加强旅客管理疏导,防止发生从业人员和旅客伤害问题。

四是加强特种设备管理,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尤其是起重作业、使用气瓶作业、锅炉司炉等,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

各种特种设备必须按期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严禁无证、超期使用。

五是加强房建、物资、多经等非主要运输生产单位的管理,落实人身安全措施,定期进行检查指导,防止死角死面发生人身安全问题。

  进一步加大安全检查监督的力度。

办事处安监室结合辖区特点,把人身安全作为检查重点,不断加大检查监督的力度。

一是重点整治机车车辆撞轧、高处坠落、高低压触电、起重人身伤害和道路交通肇事,集中力量,分阶段、分层次围歼人身安全“三违”问题。

二是针对人身安全不稳定因素,分别开展防寒过冬、货装、调车、施工、暑期用电,以及非主要运输生产单位和异地车间的人身安全专项检查,查找苗头性、倾向性、关键性问题,消除人身安全隐患。

三是加大现场检查力度。

主要通过跟班作业、徒步检查的方式,通过节假日、夜间等关键时间段抽查的方式,通过突出重点、点面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和制止现场作业过程中的“三违”问题,确保作业者人身安全。

四是加大问题整改力度。

建立人身安全问题库,坚持安全检查问题日报告、周汇总、月分析,对严重人身安全问题进行追踪整改、现场复查,对整改不力、屡次发生的严重问题,组织责任单位交班分析,促使所有问题全部得到彻底整改。

五是加大安全处罚力度。

充分利用好安全监察处罚手段,对一般问题当场指出,对严重问题予以发放“安全监察(检查)通知书”或“指令书”,限期整改。

  人身安全无小事。

对于现场作业当中暴露出的人身安全问题,必须引起各级干部和全体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

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靠管理手段,靠技术保证,靠资金投入,更主要的是需要全体从业人员增强自保意识,自觉养成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人身安全长治久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