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416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表3为不同史料关于北宋庆历六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A.政府重视积累地理知识 

B.宋代登州地震导致了兵变发生

C.仁宗积极应对自然灾害 

D.宋代登州地区曾持续发生地震

4.(2018·

27)

图8

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读者有两类:

直接读者和间接读者。

图8为直接、间接读者与通俗小说传播方式。

由此可知(  )

A.明清通俗小说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 

B.间接阅读是小说传播的主要方式

C.社会上层阅读小说侧重于版籍传播 

D.通俗小说为明清时期的主流文学

5.在创办洋务过程中,李鸿章曾感叹自己“三十年来日在谣诼之中”,张之洞也说自己“无日不在荆天棘地之中”。

两人遭受攻击可能是因为他们(  )

A.违背了封建伦理纲常 

B.与顽固派根本立场相悖

C.挑战了重义轻利观念 

D.对西学的理解过于肤浅

6.(2018·

29)

表4

1887年

1911年

1920年

1936年

1887~1911年均增长率(%)

1911~1920年均增长率(%)

1920~1936年均增长率(%)

整个工业

近代工业

手工业

表4为中国近代工业和手工业的增长及比重情况变化(单位:

亿元)据此可推知,辛亥革命后(  )

A.传统手工业逐步被市场所淘汰 

B.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控制

C.我国经济结构在进一步地优化 

D.人们对工业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7.(2018·

30)

表5

名称

成立时间

成立地点

中国致公党

1925年10月

美国旧金山

中国农工民主党

1930年8月

上海

中国民盟

1941年3月

重庆

中国民建

1945年12月

中国民主促进会

九三学社

1946年5月

中国民革

1948年1月

香港

表5为近代中国各民主党派成立的情况。

据此可知(  )

A.抗日战争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历程 

B.解放战争时期民主政治受到挫折

C.重庆的民主程度要高于其他地方 

D.知识分子是民主发展的主要力量

8.在实施“一五”计划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时,中国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

虽然中共领导人此前曾考虑过首先发展轻工业效果是否会更好些,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种选择的可能性很快消失了。

“当时的情况”是指(  )

A.不具备首先发展轻工业的基本条件 

B.优先发展重工业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C.计划经济体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D.冷战对峙格局下国家安全面临威胁

9.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约公元前430年~公元前354年)借一位公民之口批判了公民大会:

相信你们自己,别相信他人;

你们既不要听信我,也别听信他人;

你们应该依靠你们的全部知识来判断是与非。

这反映出当时(  )

A.公民大会已成为最高的权力机构 

B.雅典公民崇尚理性知识蔚然成风

C.公民大会受广大公民监督和质询 

D.公民对民主制的局限有一定认知

10.文艺复兴时期,宗教题材圣像画中的人物已不再是一个虚无的存在,也不再是心中的幻想,绘画中的他们变得充满生气,充满人性,变得与大众不再有隔阂。

此现象说明(  )

A.宗教信仰失去了神圣地位 

B.圣像画深受人文思想影响

C.艺术家多出身于平民阶层 

D.画家们缺乏艺术的想象力

11.1929年10月1日,苏联政府批准并签订了70个有关外国技术援助和技术咨询的协议,如与美国福特公司签订了为下新城(又译下诺夫哥罗德)建设汽车工厂提供咨询和供应设备的合同。

这反映了苏联工业化建设(  )

A.利用了西方经济危机的时机 

B.得到了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

C.具有稳步均衡发展的渐进性 

D.尽力引进西方工业化的成果

12.(2018·

35)

表6

中国

俄罗斯

印度

巴西

南非

GDP排名(2011年)

2

9

10

6

27

人均GDP排名(2011年)

93

56

134

53

71

全球繁荣指数(2011年)

52

59

91

42

69

全球创新指数(2011~2012年)

34

51

64

58

54

金融发展指数(2011年)

19

39

36

30

29

经济自由度指数(2011年)

92

81

94

102

87

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指数(2012年)

1

8

3

5

14

表6反映了金砖国家在全球主要指数的排名情况。

据此可知,金砖国家(  )

A.瓦解了世界经济旧秩序 

B.在全球经济中绝对优势明显

C.经济发展有较高相似性 

D.加速了世界经济区域化进程

二、材料阅读

13.(2018·

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朝中前期,国家实行朝贡贸易和“海禁”政策,中国民间海外贸易商人沦为非法的私商。

隆庆元年(1567年)海澄月港部分开放海禁以后,中国才正式形成了合法的民间海外贸易商人。

这一时期中国的海外贸易“主要掌握在闽广商人手里”。

史载,广东“民之贾十三,而官之贾十七……近而广之十郡,远而东西二洋,无不有也。

”……以伦敦公会大商人为主的英国特许贸易商人在这一时期英国海外贸易商人群体中占据主导地位,1500年他们控制了英国出口贸易量的一半,到16世纪中叶甚至达到90%。

但是16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学徒法案》(1563年颁布)的实施,来自绅士、骑士、贵族以及农民等各个阶层的人员都参与了海外贸易。

——摘编自张乃和《15—17世纪中英海外贸易商人主体权利之比较》

材料二1903年3月,上海绅商集会反对俄国侵占我国东北地区,即曾公开表示“我辈同为国民,休戚与共”,应“合心协力,团结一气”。

不仅如此,当时的商人已不再拘泥于士农工商的传统定位,他们将自己誉为社会的中坚,自豪地表示:

“今日实业之世界,论人数以商界为至众,论势力以商界为最优”。

有的声称:

“今日之商家,实操我支那民族存亡起废之权者也。

”有的指出:

“迨文明进步,出产丰富,器用繁多,万国交通,因利生利。

而商人居中控御,握一国之财政权,而农、工之有大销场,政界之有大举动,遂悉唯商人是赖。

——摘编自朱英《近代中国商人思想观念的发展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英两国海外贸易商人在社会成分变化上的异同。

(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传统的旧式商人相比,近代中国商人群体的新特点,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13分)

14.(2018·

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明清时期中外历史事件

1644年,多尔衮召见传教士汤若望,委任他主编新历。

1687年,法国路易十四和法国皇家科学院派遣了白晋等五名精通天算地舆的传教士来华。

1697年,康熙特派白晋为“钦差”,赴法争取招聘更多的科学家和携带更多的科学书籍来华。

1715年,康熙授意传教士德里格、马国贤致书教皇,要他选择精通“天文、律吕、算法、画工、内科、外科几人来中国以效力”。

1720年,九名技艺人才随教皇使节到中国,受到康熙的任用和优厚待遇。

1590年,耶稣会士罗明坚返回欧洲后向罗马的外交官和耶稣会士学者提供了其巨著《图书论》中有关中国的资料。

1687年,巴黎出版了一部关于中国文化的重要著作《中国的哲学家孔夫子》。

1735年,耶稣会士杜赫德在巴黎刊印了由耶稣会士在中国的考察资料汇总成的巨著《中华帝国志》,被誉为“中国百科全书”。

1767年,魁奈因发表鼓吹中国政治制度的著作,被誉为“欧洲的孔子”。

1770年后,霍尔巴赫发表《社会体系》,主张以德治国,他公然宣布“欧洲政府必须以中国为模范”。

——据冯天瑜《中华文化史》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5.(2018·

45)(15分)[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84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规定凡在集镇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和家属,在集镇有固定住所、有经营能力或在乡镇企事业单位长期务工,准落常住户口,口粮自理。

1997年6月,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试点方案》。

根据此方案,已在小城镇就业、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可以在小城镇办理城镇常住户口。

1998年8月,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当前户籍管理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主要规定:

实行婴儿落户随父随母志愿的政策;

放宽解决夫妻分居问题的户口政策;

投靠子女的老人可以在城市落户;

在城市投资、兴办实业、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符合一定条件可以落户。

户籍制度进一步松动。

——据黄匡时、王书慧《从社会排斥到社会融合:

北京市流动人口政策演变》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户籍制度改革的特点。

(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户籍制度改革的意义。

(8分)

16.(2018·

46)(15分)[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麦哲伦在进行环球航行时首先发现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距离阿根廷海岸480公里),此后又有多名欧洲冒险家到达。

1690年,英国人约翰·

斯特朗登岛后称之为福克兰群岛。

18世纪,西班牙将法英势力驱逐。

1816年阿根廷独立后,在该地设置了行政区和军政长官,但1833年英国派军占领马岛,而阿根廷从未放弃收回马岛的努力。

1965年,第20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065号决议,敦促双方和平解决。

英阿进行了外交谈判,达成密切马岛与阿日常往来的协议。

但此时有消息说,马岛周围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其储量可能是英国北海油田的3倍。

英阿一度松动的立场又强硬起来。

20世纪80年代后,阿根廷经济陷于严重衰退中,全国上下对军政府不满情绪日益强烈。

当时的政府首脑加尔铁里将军匆忙决定以武力收复马岛,企图以此激发群众的民族情绪,转移对政府的压力。

1982年4月2日,阿海陆空军约4000人一举占领马岛首府,少量英国守军被迫投降,阿宣布收回马岛主权,将其列为第24个省。

在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请求下,英议会决定组织特混舰队,奔赴南大西洋应战。

英国还宣布断绝同阿根廷的外交关系,停止同阿的经济往来,吁请盟国一道对阿实行经济制裁。

4月30日,米国正式谴责阿根廷为侵略者,宣布对阿实行经济制裁,同时保证为英军行动提供援助。

英军于6月13日向马岛首府斯坦利港发起总攻。

阿军伤亡惨重,被迫停止抵抗。

6月17日,英国宣布接受阿军的投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阿马岛主权争端的由来。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能长期控制争议海岛的原因。

(7分)

17.(2018·

47)(15分)[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公孙弘(前202~前121年),字季,西汉菑川国薛县(今山东滕州南)人。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武帝下诏令各郡国举荐文学之士,菑川国又推举公孙弘。

于是,他西去长安,到主管征辟的太常衙署参加对策。

在这次对策中,他强调应当以儒家标榜的仁、义、礼、智为“治之本,道之用”。

同时,他把法家标榜的法、术、功利糅合到儒家标榜的仁、义、礼、智之中,认为“致利除害”是仁的重要属性,朝廷之上必须是“有功者上,无功者下”。

又说:

“法之所罚,义之所去也”“礼义者,民之所服也,而赏罚顺之,则民不犯禁矣”。

这就把法术同礼义融为一体,强调礼义与刑赏的交替为用。

此外,他还把儒家的智解释为法家所谓君主用以控御臣下的术,又把二者熔于一炉。

这种糅合儒法、以仁义为表、法术为里的治术,也就是杂王霸之道。

所以这篇对策,完全符合武帝的旨意。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公孙弘对策的主要思想及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公孙弘的思想。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材料中呈现的对古代帝王的后裔的分封,“改变了中原地区的落后面貌”夸大了分封制的作用,故A项错误;

通过对古代帝王后裔的封赏,标明周王对古代帝王功绩的认可,以此树立周王贤明形象,故B项正确;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C项错误;

对古代帝王后裔的分封不等于王室贵族,故D项错误。

2.【答案】D【解析】根据史实和所学我们不难得知,虽然汉武帝设置刺史的初衷确为加强中央集权,但这显然并不是材料所探讨的重点,故A项错误;

在古代中国中央集权体制之下,权力逐步高度集中于中央而非注重两者之间的平衡,故B项错误;

根据史实我们不难得知,在汉武帝设置刺史之前,西汉的王国问题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故C项错误;

根据材料“而《汉书》载,武帝时,豫州刺史鲍宣被丞相司直弹劾:

‘举错烦苛,代二千石署吏听讼,所察过诏条’”可知,当作为地方监察官员的刺史所行使的职权超过中央规定之时,亦会被相关的监察机构所弹劾,有暗含提防刺史势力膨胀的意味,故D项正确。

3.【答案】D【解析】单单一次对地震状况不同版本的记载并不能体现出政府重视积累地理知识,一方面政府并不都是各个版本史书编纂的主体,另一方面这也是明显的以偏概全,故A项错误;

根据材料“知青州叶清臣言登州地震不止,请增屯禁军,以防兵寇之变,从之”可知,中央在青州增屯禁军的目的是预防兵变的发生而非应对已经发生的兵变,故B项错误;

四则材料历史叙述都没有提及仁宗政府对自然灾害的积极应对,故C项错误;

材料中的四种史料都在不同程度上叙述了北宋庆历六年登州地震这一历史事实,故D项正确。

4.【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表格我们不难看出,明清通俗小说具有曲艺传播(看书、听戏)和版籍传播(购买、转借、租凭)等多种形式,故A项正确;

仅仅根据材料信息,我们无从判断间接和直接阅读究竟哪种才是小说传播的主要方式,故B项错误;

“社会上层阅读小说侧重于版籍传播”,这种说法属于明显的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C项错误;

通俗小说是材料中所唯一提及的明清时期的文学形式,无从产生对比,就无法断定小说在明清时期文学中所占的比重,故D项错误。

5.【答案】C【解析】洋务派所倡导和学习的仅仅是西方的科学技术而并没有摈弃中国传统的封建伦理纲常,故A项错误;

根据史实我们不难知道,无论是洋务派还是顽固派,同属封建地主阶级在维护清王朝统治这一根本立场上具有高度一致性,故B项错误;

洋务派从事近代工业建设,这是在挑战中国传统的“重义轻利”观,故C项正确;

根据所学我们不难知道,尽管身为洋务派的他们对西学的理解确实有些肤浅,但这显然并不是他们频繁遭受顽固派攻击的原因,故D项错误。

6.【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表格我们不难看出,传统手工业始终在整个工业体系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故A项错误;

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控制仅仅是在一战期间而非整个辛亥革命之后,故B项错误;

工业仅仅一国经济结构的一部分,不能据此就判定我国经济结构在进一步地优化,故C项错误;

根据材料表格不难看出,近代工业在整个工业中所占比重在不断攀升而且其增长幅度远远超过手工业的增长,这就从侧面显示出其产品的市场需求在不断扩大,故D项正确。

7.【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表格我们不难看出,从1925年至1930年的15年间,近代中国成立的民主党派仅有两个,但在十四年抗战和之后三年的解放战争中,这一数量变为五个,可知抗日战争促进了民主力量的发展,故A项正确;

根据材料表格不难看出,解放战争期间依旧有民主党派的陆续成立(中国民革),故B项错误;

重庆在成立民主党派的数量方面尽管要高于其它地方,但这微弱的数量优势并不能直接判定其民主程度要高于其它地方,故C项错误;

材料表格并不能直接体现知识分子是民主发展的主要力量,故D项错误。

8.【答案】D【解析】新中国成立1949—1952年,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已经具备发展轻工业的基本条件,故A项错误;

“首先发展轻工业效果是否会更好些”首先发展轻工业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故B项错误;

计划经济是1956年才确立,故C项错误;

“一五计划”(1953—1957)从世界处于冷战之下,国家安全面临威胁,故D项正确。

9.【答案】D【解析】梭伦改革(BC6世纪初)使得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符合史实,但是与材料主旨不符:

材料是对公民大会的批判,故A项错误;

材料只是色诺芬的观点,不能得出“蔚然成风”,故B项错误;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不受公民的监督和质询,故C项错误;

根据材料“批判了公民大会”、“你们应该依靠你们的全部知识来判断是与非”,说明公民对民主制的局限有一定认知,故D项正确。

10.【答案】B【解析】文艺复兴时期虽然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但仍然信仰宗教,故A项错误;

根据材料中圣像画前后形成对比,“充满生气,充满人性,变得与大众不再有隔阂”充分体现人文思想,故B项正确;

艺术家并非出身平民阶层,故C项错误;

画家们选择从心中的幻想到充满生气,故D项错误。

11.【答案】D【解析】经济危机是在1929年10月24日爆发,1929年10月1日尚未爆发危机,故A项错误;

材料中呈现的是苏联政府的作为,而不能得出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故B项错误;

材料中并未呈现渐进性,1927年优先发展重工业,不是稳步均衡,故C项错误;

依据材料“苏联政府批准并签订了70个有关外国技术援助和技术咨询的协议”,苏联为进行工业化建设,尽力引进西方工业化的成果,故D项正确。

12.【答案】C【解析】金砖国家致力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但瓦解了世界旧秩序是夸大其词,世界旧秩序尚未瓦解,故A项错误;

在全球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的是发达国家,而中国、印度、巴西等都是发展中国家,故B项错误;

无论是GDP排名,还是全球创新指数、经济自由等排名基本相近,故C项正确;

金砖五国并非属于经济区域化,故D项错误。

13.【答案】

(1)同:

社会来源日趋复杂;

两国都存在着职业化的自由商人。

(4分,任意2点即可)

异:

中国:

地主、豪富和官僚居于主导地位;

职业化的自由贸易商人开始出现,但是往往处于非法的私商地位;

商人局限在沿海部分省份。

英国:

职业化的海外贸易商人占据主导地位;

伦敦公会商人是职业化的海外贸易商人的主力,他们在政治上与王室关系密切,英国通过立法保护商人。

(2)新特点:

具有时代使命感;

抵抗外来经济侵略;

始终受到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束缚;

商人群体的地位不断提高;

商人群体意识增强,开始形成独立的社会力量。

(6分,任意3点即可)

原因:

民族危机的加深;

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西学东渐”,西方民主思想和经济思想的传入;

近代中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7分,任意4点即可)

【解析】

根据材料一“‘主要掌握在闽广商人手里’。

史载,广东‘民之贾十三,而官之贾十七……近而广之十郡,远而东西二洋,无不有也’”、“来自绅士、骑士、贵族以及农民等各个阶层的人员都参与了海外贸易”得出社会来源日趋复杂;

两国都存在着职业化的自由商人;

根据材料一“民之贾十三,而官之贾十七”得出职业化的海外贸易商人占据主导地位;

根据材料一“主要掌握在闽广商人手里”“中国民间海外贸易商人沦为非法的私商”得出职业化的自由贸易商人开始出现,但是往往处于非法的私商地位;

根据材料一“以伦敦公会大商人为主的英国特许贸易商人在这一时期英国海外贸易商人群体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学徒法案》(1563年颁布)的实施”得出职业化的海外贸易商人占据主导地位;

(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1903年3月,上海绅商集会反对俄国侵占我国东北地区,即曾公开表示‘我辈同为国民,休戚与共’,应‘合心协力,团结一气’”可知,近代商人群体具有高度时代使命感和抵抗外来经济侵略的决心;

根据材料二“不仅如此,当时的商人已不再拘泥于士农工商的传统定位,他们将自己誉为社会的中坚,自豪地表示:

‘今日实业之世界,论人数以商界为至众,论势力以商界为最优’。

‘今日之商家,实操我支那民族存亡起废之权者也。

’有的指出:

‘迨文明进步,出产丰富,器用繁多,万国交通,因利生利。

而商人居中控御,握一国之财政权,而农、工之有大销场,政界之有大举动,遂悉唯商人是赖’”可知,近代商人群体不但地位不断提升而且开始形成独立的社会力量;

再根据所学我们可以得到,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商人群体始终受到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束缚;

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所学从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切入分析即可:

政治方面,民族危机的加深;

经济方面,近代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

思想方面,随着“西学东渐”的不断深入,西方民主思想和经济思想的传入和逐渐深入人心;

此外,近代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