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1).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6419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1).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1).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1).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1).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1).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1).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1).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1).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1).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1).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1).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1).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1).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1).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1).doc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1).doc(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1).doc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

龙翔机械厂降压变电所的课程设计

年级专业:

风能工程系机电1131班-18

学生姓名:

丁卓毅

指导老师:

周迎春

2015年06月06日

目录

前言··········································3

一、设计任务及资料·······························4

二、负荷计算和无功补偿··························7

三、变电所位置和型式的选择······················9

四、变电所主变压器及主接线方案的选择············9

五、短路电流的计算······························10

六、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13

七、变电所高、低压线路的选择····················15

八、变电所二次回路方案选择及继电保护的整定······19

九、防雷保护和接地装置的设计····················21

十、设计心得体会································22

十一、附录——参考文献····························23

前言

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

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

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和分配既简单经济,

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在工程机械制造厂里,

电能虽然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但是它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很小。

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在产品成本中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多少,而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大大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电能从区域变电站进入机械厂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对电能进行控制、变换、分配和传输等问题。

在机械厂,担负这一任务的是供电系统,供电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变电所。

一旦变电所出了事故而造成停电,则整个机械厂的生产过程都将停止进行,甚至还会引起一些严重的安全事故。

机械厂变电所要很好地为生产服务,切实保证工厂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并做好节能工作,就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安全

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可靠

应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3)优质

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

(4)经济

供电系统的投资要少,运行费用要低,并尽可能地节约电能和减少

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此外,在供电工作中,应合理地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等关系,既要

照顾局部的当前的利益,又要有全局观点,能顾全大局,适应发展

一、设计任务书及资料

(一)设计题目

龙翔机械厂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

(二)设计要求

要求根据本厂所能取得的电源及本厂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到工厂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和型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容量与类型,选择变电所主接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确定二次回路方案,选择整定继电保护,确定防雷和接地装置。

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出设计图纸。

(三)设计依据

1、工厂总平面图,如图1所示

图1

2、工厂负荷情况本厂多数车间为两班制,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为4600h,日最大负荷持续时间为6h。

该厂除铸造车间、电镀车间和锅炉房属于二级负荷外,其余均属于三级负荷。

低压动力设备均为三相,额定电压为380伏。

电气照明及家用电器均为单相,额定电压为220伏。

本厂的负荷统计资料如表1所示。

表1工厂负荷统计资料

厂房编号

厂房名称

负荷

类别

设备容量

(KW)

需要系数

Kd

功率因数

cosφ

P30

(KW)

Q30

(Kvar)

S30

(KVA)

I30

(A)

1

铸造车间

动力

380

0.3

0.7

照明

12

0.9

1.0

2

锻压车间

动力

350

0.3

0.65

照明

10

0.7

1.0

3

金工车间

动力

400

0.2

0.65

照明

10

0.8

1.0

4

工具车间

动力

360

0.3

0.6

照明

10

0.9

1.0

5

电镀车间

动力

280

0.5

0.8

照明

10

0.8

1.0

6

热处理

车间

动力

200

0.6

0.8

照明

5

0.8

1.0

7

装配车间

动力

180

0.3

0.70

照明

5

0.8

1.0

8

机修车间

动力

200

0.2

0.65

照明

5

0.8

1.0

9

锅炉房

动力

100

0.7

0.8

照明

2

0.8

1.0

10

仓库

动力

30

0.4

0.8

照明

2

0.8

1.0

11

生活区

照明

480

0.7

0.9

合计

3、供电电源情况按照工厂与当地供电部门签定的供用电合同规定,本厂可由附近一条10KV的公用电源干线取得工作电源。

该干线的走向参看工厂总平面图。

该干线的导线型号为LGJ-150,导线为等边三角形排列,线距为2m;干线首端(即电力系统的馈电变电站)距离本厂约8km。

干线首端所装设的高压断路器断流容量为500MVA。

此断路器配备有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整定的动作时间为1.7s。

为满足工厂二级负荷的要求,可采用高压联络线由邻近单位取得备用电源。

已知与本厂高压侧有电气联系的架空线路总长度为80km,电缆线路总长度为25km。

4、气象资料本厂所在地区的年最高气温为38°C,年平均气温为23°C,年最低气温为-8°C,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3°C,年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6°C,年最热月地下0.8m处平均温度为25°C,当地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雷暴日数为20。

5、地质水文资料本厂所在地区平均海拔500m,地层土质以砂粘土为主,地下水位为2m。

6、电费制度本厂与当地供电部门达成协议,在工厂变电所的高压侧计量电能,设专用计量柜,按两部电费制交纳电费。

每月基本电费按主变压器容量计为18元/KVA,动力电费为0.2元/KW·h.,照明(含家电)电费为0.5元/KW·h.。

工厂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不得低于0.9。

此外,电力用户需按新装变压器容量计算,一次性地向供电部门交纳供电贴费:

6~10KV为800元/KVA。

(四)设计任务

1、设计说明书需包括:

1)前言

2)目录

3)负荷计算和无功补偿

4)变电所位置和型式的选择

5)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容量与类型的选择

6)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设计

7)短路电流的计算

8)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9)变电所进出线的选择与校验

10)变电所二次回路方案的选择及继电保护的整定

11)防雷保护和接地装置的设计

12)附录——参考文献

2、设计图纸需包括

1)变电所主接线图1张。

2)变电所平1张*。

3)其他,如某些二次回路接线图等*。

(五)设计时间

自2015年6月1日至2015年6月6日(1周)

二、负荷计算和无功补偿

表2龙翔机械厂负荷计算表

厂房编号

厂房名称

负荷

类别

设备容量

(KW)

需要系数

Kd

功率因数

cosφ

功率因数

tanφ

P30

(KW)

Q30

(Kvar)

S30

(KVA)

I30

(A)

1

铸造车间

动力

380

0.3

0.7

1.02

114

116.28

照明

12

0.9

1.0

0

10.8

0

小计

392

114.8

116.28

163.4

248.2

2

锻压车间

动力

350

0.3

0.65

1.17

105

122.85

照明

10

0.7

1.0

0

7

0

小计

360

112

122.85

166.2

252.5

3

金工车间

动力

400

0.2

0.65

1.17

80

93.6

照明

10

0.8

1.0

0

8

0

小计

410

88

93.6

128.4

195.08

4

工具车间

动力

360

0.3

0.6

1.33

108

143.64

照明

10

0.9

1.0

0

`9

0

小计

370

117

143.64

185.2

281.3

5

电镀车间

动力

280

0.5

0.8

0.75

140

105

照明

10

0.8

1.0

0

8

0

小计

290

148

105

181.4

275.6

6

热处理

车间

动力

200

0.6

0.8

0.75

120

90

照明

5

0.8

1.0

0

4

0

小计

205

124

90

153.2

232.7

7

装配车间

动力

180

0.3

0.70

1.02

54

55.08

照明

5

0.8

1.0

0

4

0

小计

185

58

55.08

80

121.5

8

机修车间

动力

200

0.2

0.65

1.17

40

46.8

照明

5

0.8

1.0

0

4

0

小计

205

44

46.8

64.2

97.5

9

锅炉房

动力

100

0.7

0.8

0.75

70

52.5

照明

2

0.8

1.0

0

1.6

0

小计

102

71.6

52.5

88.7

134.2

10

仓库

动力

30

0.4

0.8

0.75

12

9

照明

2

0.8

1.0

0

1.6

0

小计

32

13.6

9

16.3

24.7

11

生活区

照明

480

0.7

0.9

0.48

336

161.28

372.7

566.2

合计

动力

2480

1227

996.03

照明

556

K∑p=0.8

计入

K∑q=0.85

0.76

981.6

846.6

1296

1969

1、无功功率补偿由表2可知,该厂380V侧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只有

0.76.而供电部门要求该厂10KV侧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不应低于0.9。

考虑到主变压器的无功损耗远大于有功损耗,因此380V侧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应稍大于0.9,暂取0.92来计算380V侧所需无功功率补偿容量:

QC=P30(tanφ1-tanφ2)=981.6[tan(arccos0.76)-tan(arccos0.92)]kvar=374kvar

参照图2-6,选PGJ1型低压自动补偿屏*,并联的日期为BW0.4-14-3型,采用其方案1(主屏)1台与方案3(辅屏)4台相组合,总容量84kvar×5=420kvar。

因此,无功补偿后工厂380V侧和10KV侧的负荷计算如表3所示.

表3无功补偿后工厂的计算负荷

项目

cosφ

计算负荷

P30/(KW)

Q30/(Kvar)

S30/(KVA)

I30/(A)

380V侧补偿前负荷

0.76

981.6

846.6

1296

1969

380V侧无功补偿容量

-420

380V侧补偿后负荷

0.917

981.6

426.6

1070

1626

主变压器功率损耗

0.015s30=16

0.06s30=64

10KV侧负荷总计

0.94

965.6

362.6

1031

59.5

三、变电所位置和型式的选择

变电所的位置应尽量接近工厂的负荷中心。

工厂的负荷中心按负荷功率矩法来确定,计算公式为式(3-2)和式(3-3)。

(3-2)

(3-3)

由计算结果可知,工厂的负荷中心在5号厂房(仓库)的东南角(参看图11-3)。

考虑到周围环境及进出线方便,决定在5号厂房(仓库)的东侧紧靠厂房建造工厂变电所,其型式为附设式。

四、变电所主变压器及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1、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根据工厂的负荷性质和电源情况,工厂变电所的主

变压器考虑有下列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装设两台主变压器型号亦采用S9型,而每台变压器容量按式(3-5)和式(3-6)选择,即

因此选两台S9-630/10型低损耗配电变压器。

工厂二级负荷所需的备用电源,亦由与邻近单位相联的高压联络线来承担。

主变压器的联结组均采用Yyn0。

2、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主接线方案:

装设两台主变压器的主接线方案如图2所示(低压侧主接线从略)。

图2装设两台主变压器的主接线方案(附高压柜列图)

五、短路电流的计算

1、绘制计算电路如图3所示

图3短路计算电路

2、确定短路计算基准值,

设Sd=100MVA,Ud=Uc=1.05UN,即高压侧Ud1=10.5KV,低压侧Ud2=0.4KV,则

3、计算短路电路中各主要元件的电抗标幺值。

(1)电力系统已知,故

(2)架空线路查表8-37得LGJ-150的,而线路长8km,故

(3)电力变压器查表3-1,得UZ%=4.5,故

因此,短路计算等效电路图如图4所示。

图4短路计算等效电路

3、计算k-1点(10.5KV侧)的短路电路总电抗及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

(1)总电抗标幺值

(2)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

(3)其他短路电流

(4)三相短路容量

4、计算k-2点(0.4KV侧)的短路电路总电抗及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

(1)总电抗标幺值

(2)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

(3)其他短路电流

(4)三相短路容量

以上短路计算结果综合如表4所示。

(说明:

工程设计说明书中可只列出短路计算结果。

表4短路计算

短路计算点

三相短路电流(KA)

三相短路容量(MVA)

K-1

1.96

1.96

1.96

5.0

2.96

35.7

K-2

19.7

19.7

19.7

36.2

21.5

13.7

六、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1、10K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如表5所示.

表510K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选择校验项目

电压

电流

断流

能力

动稳定度

热稳定度

其它

装置地点条件

参数

UN

IN

数据

10KV

57.7A

(I1N·T)

1.96KA

5.0KA

1.962×1.9=7.3

一次设备型号规格

额定参数

UN·E

IN·E

IOC

imax

I2t·t

高压少油断路器SN10-10Ⅰ/630

10KV

630A

16KA

40KA

162×2=512

高压隔离开关GN

10KV

200A

25.5KA

102×5=500

高压熔断器RN2-10

10KV

0.5A

50KA

电压互感器JDJ-10

10/0.1KV

电压互感器JDZJ-10

KV

电流互感器LQJ-10

10KV

100/5A

225××0.1=31.8

(90×0.1)2×1=81

二次负荷

0.6Ω

避雷器FS4-10

10KV

户外隔离开关GW4-12/400

12KV

400A

25KA

102×5=500

表5所选一次设备均满足要求。

2、380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如表6所示。

表6380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选择校验项目

电压

电流

断流能力

动稳定度

热稳定度

装置地点条件

参数

UN

I30

数据

380V

总1320A

19.7KA

36.2KA

19.72×0.7=272

一次设备型号规格

额定参数

UN·E

IN·E

IOC

imax

I2t·t

低压断路器DW15-1500/3D

380V

1500A

40KA

低压断路器DZ20-630

380V

630A

(大于I30)

30KA

(一般)

低压断路器DZ20-200

380V

200A

(大于I30)

25KA

(一般)

低压刀开关

HD13-1500/30

380KV

1500A

电流互感器LMZJ1-0.5

500V

1500/5A

电流互感器LMZ1-0.5

500V

100/5A

160/5A

表6所选一次设备均满足要求。

3、高低压母线的选择参照表5-28,10KV母线选LMY-3(40×4),即母线尺寸为40mm×4mm;380V母线选LMY-3(120×10)+80×6,即母线尺寸为120mm×10mm,而中性线尺寸为80mm×6mm。

.

七、变电所进出线及与邻近单位联络线的选择

1、10KV高压进线和引入电缆的选择

(1)10KV高压进线的选择校验采用LJ型铝绞线架空敷设,接往10KV公用干线。

1)按发热条件选择由I30=I1N.T=57.7A及室外环境温度33℃,查表8-36初选LJ-16,其35℃时的Ial=93.5A≥I30,满足发热条件。

2)校验机械强度查表8-34,最小允许截面Amin=35mm2,因此按发热条件选择的LJ-16不满足机械强度要求,故改选LJ-35。

由于此线路很短,所以不需要校验电压损耗。

(2)由高压配电室至主变的一段引入电缆的选择校验采用YJL22-10000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的铝芯电缆直接埋地敷设。

1)按发热条件选择由I30=I1N.T=57.7A及土壤温度25℃,查表8-44,初选缆芯截面为25mm2的交联电缆,其Ial=90A>I30,满足发热条件。

2)校验短路热稳定度按式(5-41)计算满足短路热稳定度的最小截面

Amin==1960×mm2=22mm2<A=25mm2

式中C值由表5-13差得;按终端变电所保护动作时间0.5s,加断路器断路时间0.2s,再加0.05s计,故=0.75s。

因此YJL22-10000-3×25电缆满足短路热稳定条件。

2、380V低压出线的选择

(1)馈电给1号厂房(铸造车间)的线路采用VLV22-1000型聚氯乙烯绝缘铝芯电缆直接埋地敷设。

1)按发热条件选择由I30=210A及地下0.8m土壤温度为25℃,查表8-43初选缆芯截面120mm2,其Ial=212A>I30,满足发热条件。

2)校验电压损耗由图11-3所示工厂平面图量得变电所至1号厂房的距离约为100m,而由表8-42查得1200mm2的铝芯电缆的R0=0.31Ω/km(按缆芯工作温度75℃计),X0=0.07Ω/km,又1号厂房的P30=114.8kw,Q30=112.68kar,因此按式(8-14)得:

<

故满足允许电压损耗的要求。

3)短路热稳定度校验按式(5-41)计算满足短路热稳定度的最小截面

Amin==19700×mm2=224mm2

由于前面按发热条件所选120mm2的缆芯截面小于Amin,不满足短路热稳定要求,故改选缆芯截面为240mm2的电缆,即选VLV22-1000-3×240+1×120的四芯聚氯乙烯绝缘铝芯电缆,中性线芯按不小于相线芯一半选择,下同。

(2)馈电给2号厂房(锻压车间)的线路亦采用VLV22-1000-3×240+1×120的四芯聚氯乙烯绝缘铝芯电缆直埋敷设。

(方法同上,从略)。

(3)馈电给3号厂房(热处理车间)的线路亦采用VLV22-1000-3×240+1×120的四芯聚氯乙烯绝缘铝芯电缆直埋敷设。

(方法同上,从略)。

(4)馈电给4号厂房(电镀车间)的线路亦采用VLV22-1000-3×240+1×120的四芯聚氯乙烯绝缘铝芯电缆直埋敷设。

(方法同上,从略)。

(5)馈电给5号厂房(仓库)的线路由于仓库就在变电所旁边,而且共一建筑物,因此采用聚氯乙烯绝缘铝芯导线BLV-1000型(见表8-30)5根(包括3根相线、1根N线、1根PE线)穿硬塑料管埋地敷设。

1)按发热条件选择由I30=16.2A及环境温度(年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6℃,查表8-41,相线截面初选4mm2,其Ial≈19A>I30,满足发热条件。

按规定,N线和PE线截面也都选4mm2,与相线截面相同。

即选BLV-1000-1×4mm2塑料导线5根穿内径25mm的硬塑料管埋地敷设。

2)校验机械强度查表8-35,最小允许截面Amin=2.5mm2,因此上面所选4mm2的导线满足机械强度要求。

3)校验电压损耗所选穿管线,估计长50m,而由查表8-39查得R0=8.55Ω/km,X0=0.119Ω/km,又仓库的P30=13.6kw,Q30=9kar,因此:

<

故满足允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