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党课讲稿: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1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64237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史学习教育党课讲稿: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党史学习教育党课讲稿: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党史学习教育党课讲稿: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党史学习教育党课讲稿: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党史学习教育党课讲稿: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党史学习教育党课讲稿: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党史学习教育党课讲稿: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党史学习教育党课讲稿: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党史学习教育党课讲稿: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党史学习教育党课讲稿: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党史学习教育党课讲稿: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党史学习教育党课讲稿: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党史学习教育党课讲稿: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党史学习教育党课讲稿: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1Word文档格式.docx

《党史学习教育党课讲稿: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1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史学习教育党课讲稿: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1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党史学习教育党课讲稿: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1Word文档格式.docx

第二个问题,就谈一谈我们怎么来正确的认识和全面的把握我们这些成就和变革,就这些成就变革具体指什么?

有哪些比较重要的内容?

第三个问题,就谈一谈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原因与经验。

为什么能够取得这些巨大的成就?

发生这么些深层次的变革,以及我们"

以来有哪些比较好的宝贵的经验,需要我们长期坚持的。

一、我们下面先看第一个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时代背景

我们说任何成就和变革的发生,都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取得和发生的,没有说离开时代背景的成就和变革。

"

十八大”以来,我们面临着什么样大的时代背景呢?

总书记曾经讲过两个大局,一个是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大局。

我们先看国际方面的,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概念提出来之后,在国内、国际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新冠疫情的爆发,确实使得我们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大、这个变,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我们今天怎么来看这个百年?

我们要从大历史观的角度来看这个百年,这个百年在本质上是一个大历史的概念,是指一个相对较长,且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它不是就指一百的意思,实际上是一个巨大变化,相对较长的时期。

这里的世界,也不只是传统意义的国际关系,而是指事业更为宏大,内涵更为丰富的人类社会。

也就是地球村。

因而所以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指在一个相对较长的历史时期,深刻影响人类历史发展方向和进程的大发展、大变化、大调整,大转折、大进步,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个是时间,一个是规模影响之大,变化之广泛、之深远,他是一个形象的说法。

现在面临的这种局势,长时间没有面临过这种形式的。

我们说近代中国有的人讲,我们面临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那就是指的我们封建社会几千年下来,到了清末确实面临着很大的一个变化。

我们今天的中国确实也面临着这种世界的一种大的变化。

百年不一定就是100年,他形象的说法,是个大变化,长时间没有遇到,而且这个变化也是长时期的。

所以说,我们也可以说从社会运动500年的角度,也可以从近代中国180年的角度来看我们这个世界的大变局,所以说来说去百年不一定就是100年,而且这个大变局有时候短时期内就可以出现一个很大的变化。

刚才讲的新冠疫情就是,短时间内就使得世界的局势发生了,有的人讲二战以来所没有的大变化。

甚至有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奖,是100年来没有遇到过的。

所以说我们总书记的这种判断确实是高屋建令瓦。

大变局之大之变,具体来说,可以说世界经济重心在发生变化,原来是经济中心是在大西洋两岸,现在我们说经济中心向太平洋两岸开始转移了,世界政治格局也在悄然的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传统的G7统领世界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G20发挥的影响显然更大,更为广泛,更为深远。

而全球化进程在一些国家退群,这种情况下全球化,逆全球化的现象开始频频出现,所以全球化的进程也在发生重大的变化。

随着科技革命,随着产业升级转移,我们说新的科技革命的浪潮的出现,也催生了很多新的产业变化,也是很长时期以来所没有过的,尤其是我们刚才讲的新冠疫情,也引发了世界之变,这个世界之变至于影响到什么程度,目前已经十分广泛,将来很有可能也会影响全球化的进程,甚至有可能会影响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现在已经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已经十分的深远了。

所以这个大变局重点在大,在变,当然我们说在这种大变局中,关键是处理好中美关系,确实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英国人佩曼在《中国巨变:

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这本书中指出凭借长线思维和明确发展目标,中国演奏了地球上最伟大的剧目,说白了就是中国的发展和我们具有战略思维,目标明确有很大的关系,就是中国巨变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变化确实很大。

但是与此同时美国在这些年,虽然经济也有所增长,但是在有些方面也暴露了自己的问题。

你比如美国众议院前议长金里奇在他的新书《特朗普对阵中国,面对美国的头号威胁》这本书中就指出,美国大多数问题不是中国的错,而是美国自身的问题。

当年写过一本非常畅销的文章的书的,我们说福山历史终结论的提出者,现在也对美国的民主运行,制度运作也提出了一些批评。

当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

当今世界中美关系是一对不可或缺的伙伴关系,管控分歧是漫漫旅途中的家常便饭,合作共赢是双方的不二选择,可以说世界秩序的积极演化将由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所引导。

所以说我们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候,确实还要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尤其是要处理好中美关系,所以这是大变局,怎么来做?

我们说要沉着应变,化危为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进入强起来的新时代高度重叠,确实,刚才讲了两个大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个是我们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这个大局,民族复兴我们就是要强起来,就是新时代要完成的任务。

中国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总书记讲重要的是化危为机,让中国赢得更好的发展。

所以说要沉着应对,要化危为机,怎么样更好的化为危机呢?

可以说要讲好中国故事。

总书记讲,我们原来挨打,挨饿,现在又挨骂,怎么样来摆脱这种局面?

要讲好中国发展的故事,讲好中国合作共赢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来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我们主动的去作为,来营造和谐的国际环境。

现在比以往更加迫切。

为什么?

因为随着中国的日益发展壮大,确实对世界的影响,可以说几十年来没有达到这么高的高度,很多国家也在开始关注中国的走向。

在这种情况下,确实迫切需要我们把自己的事做好,同时还要讲好我们做的事情。

这是我们讲的时代背景的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是当今中国进入新时代,就是当今的中国历史方位发生了重大变化。

党的"

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新的历史方位。

我们来到一个新方位了,在过去努力的基础之上,确实和以往相比,我们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巨大而积极的变化。

这个新方位,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明确的概括,大家可以去找一找“十九大”报告,再对一对,看一看。

我理解的这个新方位,如果从三个角度来看,比如从人民生活来看,我们要在这个新的历史方位上,从全面建成小康要走向富裕。

就是邓小平同志讲的,要实现共同富裕,人民生活要在这个新的方位要再次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从全面建成小康走向共同富裕。

综合国力我们原来可以说大国,大而不强,我们要在这个新的历史方位,要从大国走向强国。

当然这个强总书记也讲了,不是光指经济方面,它是指的综合国力强。

综合国力不仅包括硬实力,军事、科技、经济,还包括软实力,你的文化、你的意识形态,硬实力、软实力都要强,你才是个真正的强国。

这是综合国力。

从第三个维度国际地位来看,可以说在新时代,我们是从边缘走进世界舞台中心的这么一个变化。

原来我们在世界上虽然是个大国,但世界舞台的中心的位置我们还没走到,现在正在走近,不是进去的进,是近距离的近,正在走近这个中心。

什么时候才叫真正地走进了?

可能是建成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时刻,那就走进去了,走进到这个中心位置了。

现在是近距离了,比历史上任何时候更加接近这个中心位置、这个新方位。

我们说我们这个新方位是怎么进来的?

和我们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有很大关系,矛盾运动推动着历史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我们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来,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那时候侧重于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从主要矛盾出发,我们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发展生产力是第一要务,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都是为了解决主要矛盾的。

那么经过几十年我们艰苦的努力,至U了“十八大”以后,我们的主要矛盾正在发生悄然的变化。

到了"

十九大”给予了明确的概括。

党的“十九大”提出来,我们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了,变化成什么了?

变化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原来是物质文化需要,现在是美好生活需要,原来是落后的社会生产,现在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显然我们新的主要矛盾,新的判断,那是着眼于我们更高的需要,更多元的需要,可以说原来是够不够,现在就是好不好了。

我们说主要矛盾的判断,新的判断也明确给我们传递了很多信息。

你比如我们原来叫落后的社会生产,现在不能,一般的说我们落后的社会生产,因为刚才我也提到,我们是世界第一大的贸易国了,500多种工业品,我们有200多是世界第一了,你很难说你是落后的社会生产,我们并且是联合国工业门类中,我们是中国式最完整的工业链条的国家,确实这是世界上很难做到的,我们做到了。

你再说落后的社会生产,起码不符合中国的现实国情了,但是我们中国的国情是不平衡不充分,所以这种矛盾双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那么总书记讲的美好生活,美在哪里?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

当然这是总书记在一次重要会议上谈到的,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的更好。

我理解这些更那就是我们要追求的美好的方面,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

那么我们说到“十九大"

召开之前,总书记在726讲话中,对于这种美好生活有了进一步的描述和概括。

他说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用了三个多,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

在原来"

十八大”,“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他讲的七个更的基础之上,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更优美的环境,在这些更的基础之上又加了一个,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可以说原来这些工作、收入、社保、卫生服务、居住条件、环境可能侧重于物质方面。

总书记在"

7・26”讲话中又增加了一个更,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那物质、精神两个方面就讲全了。

当然我们说这个美好生活如果再具体一些,那就是党的"

十九大”报告讲的,这几个所,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小的时候能够有教受教育的机会。

我们说这个美好生活在一些发达地区来看,他们将来要先行先试,达到什么样的状态叫美好呢?

咱们以深圳要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它里边的一些文件曾经讲到,它不是幼有所育,叫幼有良育,良好的教育。

我们"

十九大”叫学有所教,深圳这边将来要发展为学有优教,优质的教育。

老有所得,这边叫老有厚得,可能收入会增加得多一些。

病有所医,这儿叫病有良医,那就对医疗公共卫生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老有所养不是有个养的就行了,现在要老有颐养,颐养天年的颐,我们说深圳要在美好生活方面,也要达到一个新的高的要求。

弱有所扶,我们叫弱有众扶,虽然一字之差,一字之变,但是反映了我们老百姓,包括政府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愿景。

确实这个美好就美在这些地方,不是说空说美好,而是表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的方方面面。

当然我们说这种新的矛盾出现了,关键是我们要解决它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所以说我们现在面临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尤其是统筹、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难度在加大。

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特别重视统筹、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我们过去几十年能够保持较高速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关系。

处理好了,确实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处理不好,可能会带来很多的挫折和挑战。

为什么说现在难度加大了?

不仅是因为主要矛盾变化了,老百姓的需求和以往不同了,原来是够不够,现在是好不好了,原来是有没有,现在是优不优了。

除了这个之外,我们说这三角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我们的改革可以说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

我经常讲我们的改革可以说有个三重境界之说,我们说毛泽东同志当年的改革,那就是要改掉斯大林模式的不良方面。

1978年启动的改革,重点是要改毛泽东同志没改好的,还有传统的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可以说两重境界。

到了"

十八大”以来,可以说到了第三重了,既要改毛泽东时代的改革没改好的方面,斯大林模式的影响,还要改什么呢?

还要改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比较固化的观念,甚至有一些利益格局要重新打破。

所以说叫三重境界,攻坚期、深水区,所谓坚,就是难。

所谓深水区,那就是危险加大。

可以说攻坚期和深水区,说白了就是改革的难度增加,改革的危险加大。

所以说总书记讲我们的改革来到了新的关头,这个目标也在发生变化。

我们原来改革也叫全面改革,但是我们说这个全面改革和我们"

十八大”以来,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的全面深化改革,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我们这次可以说叫货真价实,名副其实的全面深化改革,那个提的目标更加全面,更加高远。

原来虽然我们也叫全面改革,但是我们可能侧重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虽然有一些,但是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重点。

但我们这次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和以往不同了。

发展方面,我们党的"

十九大"

报告提出来,我们要从高增长转向高质量,就像刚才所讲的,我们原来是短缺,是数量少,什么都少,什么都缺。

我们通过高速增长,基本上告别了短缺的时代。

高增长,质量是关键,能不能保证比较高的质量的增长。

所以“十九大"

报告提出来,我们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不再追求数量了,而是更多地追求质量,给老百姓提供更好的产品,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所以说发展是这个需要了。

同时我们要保持社会稳定,确实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尤其是人口众多的国家的发展,我们说社会稳定不稳定,确实对于执政党是个巨大的考验,尤其是社会上比较流行一个概念,叫中等收入陷阱。

这个概念是2006年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首先提出来的这么一个概念,它是指一个经济体的人均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后,这个世界中等水平,我们说是人均GDP在4000美元到12700美元的阶段,这叫世界中等水平,超过了12700美元之后,可能就是高收入国家了。

达到中等水平之后,一些国家由于不能顺利地实现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新的增长动力,特别是内生动力不足,经济长期停滞不前,同时快速发展中积聚的问题集中爆发,造成贫富分化加剧,产业升级艰难,城市化进程受阻,社会矛盾凸显等,这么一种复杂的状况,被概括为中等收入陷阱。

确实现在世界上不少的国家,随着收入的提高,有的掉进了陷阱,有些国家虽然人均GDP也达到了7000、8000,但是我们说存在大量的贫民窟,贫富分化加剧。

生活在贫民窟之中的市民,我们说生活水平比较低,干净的水也喝不上,经常停电、停水,卫生条件比较差,这就是一个国家,如果掉到中等收入陷阱,他还能不能再继续健康发展,这是个大的问题。

所以说虽然我们的人均GDP在2019年超过了一万美元的大关,正在昂首挺胸地向高收入国家行列迈进,但是我们也要注意,防止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所以你看我们“十八大”以后更加注重调结构、转方式,更加注重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培育新动能,更加注重内需的拉动,确实这都是在汲取世界上一些国家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我们要尽量避免带来贫富分化的现象,推动产业升级,不断地搞新型的城镇化。

通过创新社会治理,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来化解这个社会的矛盾,所以说我们当今中国进入新时代、新的方位、新的矛盾、新的挑战。

第三个,我们讲完世情、国情,我们看看党情。

党情也面临着新变化,党员人数增加了,习近平总书记讲我们是世界第一大党了,从党员数量来看,确实超过了一些中等国家,甚至一些大国的人口的总和了。

我们九千多万党员,比德国的人口还多一些,世界第一大党。

总书记讲大有大的样子,但是我们说大也有大的风险,大有大的考验。

确实我们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这四大考验长期存在、尖锐存在,执政党执政确实,执政者容易受围猎,之所以有一些官员贪腐,既和自身素养不高有关,也和围猎有很大关系。

改革开放,我们干的是前人所没干过的事业,尤其是全面深化改革,更是推进了一个新的境界,这些考验都是长期尖锐的。

同时我们党还面临着四大危险,精神懈怠危险,反正搞了几十年了,有的人开始懈怠了,开始想歇歇脚了。

当然随着新形势、新的方位,对人的能力也提出了挑战。

我们有的同志也确实存在能力不足的危险,当政时间长了,确实还存在脱离群众的危险,甚至还存在消极腐败的危险,这些危险是严峻而复杂的。

所以说有的同志讲,以"

十八大”之前一段时期以来,党的思想、作风、廉政等方面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

我们中国共产党确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用的是四个字,前所未有。

9000多万党员、400多万个党组织,面临着新的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困难挑战前所未有。

甚至社会上一度传出击鼓传雷的这么一种说法,原来我们那叫击鼓传花,花落到谁那儿谁就是好事,现在是击鼓传雷,一度存在这么一个传说,就反映了我们党确实面临着很多的考验、很多的危险,搞不好就是传雷了,搞得好才叫传花。

具体有哪些问题呢?

我们党的“十九大”报告就党和国家发展提出,我们还存在六大类问题。

这儿我就不逐一地讲了,大家可以对着“十九大”报告看一看。

其中有这么几条,第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

东中西不平衡,有的发展不充分,这个问题比较突出,还没解决。

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有些地方传统重工业还是比较多的。

培育新动能虽然有点新的动静,但是还没有形成很大的这种局面。

创新能力虽然我们说也在增长,但是和世界上一些强国相比,我们的创新能力还不够强。

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虽然我们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了,可以制造全世界很多国家制造不了的东西,但是我们的实体经济水平还是有待提高的。

尤其是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包括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社会矛盾交织叠加,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一些改革部署需要进一步落实。

甚至党的建设方面,如我刚才所说,还存在不少的薄弱环节,所以说我们前行的道路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当然每个时代总有属于他自己的问题,当下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告诉我们,中国面临的问题还主要是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是说穷起来的,穷的时候那个问题了,而是我们富起来以后面临的问题,它属于成长过程中的烦恼。

你要发展、要强大,就要解决发展过程中强大强起来的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来全面的正确的分析问题。

可以说我们"

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就是在世情发生巨大变化,国情发生重大变化,党情面临新的变化的情况下取得的,来之不易。

这是第一个大的问题。

二、下面看第二个大的问题,怎么来准确的认识,全面的把握党的"

十九大”,包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党的十九大报告曾经用了一个词,说"

十八大”以来极不平凡,“十八大”以来这五年极不平凡。

那么极,极在什么地方?

我觉得就极在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就极在这两个方面,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

这个历史性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

大家一看十九大报告就非常清楚了。

十九大报告是从十个方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祖国统一、国防军队、外交、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包括全面深化改革,从十个方面概括了我们这个成就。

在中国人眼里边十就是全的意思。

十全十美。

所以是全方位的。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方方面面成就都是巨大的,甚至有的成就是开创性的,原来没做到的,做到了。

那么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讲了,"

十八大”以来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当然对于历史性变革的表述,十九大报告比较少,最集中的实际上大家可以看两个资料。

一个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7月26日发表的重要讲话,讲到了九大变革,包括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发生深刻变革,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各方面体制机制发生深刻变革,全面依法治国发生深刻变革,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发生深刻变革,生态文明建设发生深刻变革,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也发生了深刻变革。

还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发生深刻变革,全面从严治党发生深刻变革。

你看这九个方面的深刻变革,党一头一尾,党的领导、从严治党。

从"

7・26”讲话中,他讲了比较多的这种历史性变革。

另外一个资料,就是中央宣传部编写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专门有一讲讲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并且以历史性变革为主,对历史性成就进行了更为深层地挖掘和阐释。

大家把这两个材料找过来看一看,就会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当然我们说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我认为就是对“十八大”以来我们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深刻总结,深刻变革是巨大成就的有机组成部分。

变革催生成就,成就又推动变革。

围绕着“十九大”报告,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重要论述,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这些成就和变革。

先看第一个方面,党的全面领导明显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

这个标题实际上包含两个意思,一个是党的领导,一个是全面从严治党。

当然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关键,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之所以突出讲党的全面领导明显加强,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