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常用计算公式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4682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7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Word文档格式.docx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井常用计算公式Word文档格式.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Word文档格式.docx

2

2.22

372

5

11

35

2.70

2.99

2.厚而大的突出基墩。

1∶2。

5∶5

276

46

91

608

2.20

304

0.5

1.10

1.57

3。

10

63

3.支承台、浇灌坑穴及其他。

1∶3∶6

234

0.46

0.93

504

2.15

253

08

2。

4。

4.27

4.承受很大负荷和冲击力的小基墩。

1∶1∶2

585

39

78

1500

2.56

750

28

67

34

71

5.承受负荷不大的基墩。

1∶4∶8

180

48

0.96

375

188

1.04

5.40

5。

60

二、井身质量计算公式

(一)直井井身质量计算

1、井斜角全角变化率

Gab-—测量点a和b间井段的井斜全角变化率,(°

)/30m;

△Lab——测量点a和b间的井段长度,m;

αa——测量点a点处的井斜角,°

αb——测量点b点处的井斜角,°

△Φab——测量点a和b之间的方位差,△Φab=Φb—Φa,°

2、井底水平位移

SZ-—井底水平位移,m;

NO--井口N座标值,m;

Nn——实际井底N座标值,m;

EO--井口E座标值,m;

En——实际井底E座标值,m。

3、最大井斜角

根据井深井斜测量数据获取或井斜测井资料获得.

4、平均井径扩大系数

Cp-—平均井径扩大系数,无因次量

D实——实际平均井径,mm;

Db—-钻头名义直径,mm。

5、最大井径扩大系数

式中:

Cmax——最大井径扩大系数,无因次量;

Dmax——实际最大井径,mm;

Db-—钻头名义直径,mm.

(二)定向井井身质量计算

1、井斜全角变化率计算公式同

(一)

2、定向井井底水平偏差距

Ss--定向井井底水平偏差距,m;

Nd——设计井底座标,m;

Nn——实际井底的N座标,m;

Ed-—设计井底座标,m;

En——实际井底的E座标,m。

3、定向井井底垂直偏差距

△H=H-Hn

△H-—定向井井底垂直偏差距,m;

H——设计垂直井深,m;

Hn-—实际垂直井深,m。

4、定向井实际井底与设计井底的空间距离

R——定向井实际井底与设计井底的空间距离,m;

△H——实际井底与设计井底的垂直距离,m;

Ss——实际井底与设计井底的水平偏差距,m。

5、平均井径扩大系数计算同

(一)4。

6、最大井径扩大系数计算同

(一)5。

三、喷射钻井水力参数计算公式

(一)钻井泵额定水功率

Ppr=pr×

Qr

Ppr——钻井泵额定水功率,kw;

pr——钻井泵额定泵压,MPa;

Qr——钻井泵额定流量,L/s。

(二)钻井泵实发水功率

Pp=ps×

Q

Pp——钻井泵实发水功率,kw;

ps—-钻井泵工作泵压,MPa;

Q——钻井泵工作流量,L/s。

(三)钻井泵水功率分配关系

Pp=Pb+△Pcr

Pp——钻井泵实发水功率,kw;

Pb-—钻头(喷咀)水功率,kw;

△Pcr——循环系统损耗水功率,kw。

(四)钻井泵压力分配关系

ps=△pb+△pg+△pcs

ps——钻井泵实发泵压,MPa;

△pb-—钻头喷咀压降,MPa;

△pg——地面管汇压力损耗,MPa;

△pcs-—循环系统压力损耗,MPa.

△pcs=△ppi+△pci+△ppa+△pca+△pg

△ppi、△ppa分别为钻杆内外循环压力损耗,MPa;

△pci、△pca分别为钻铤内外循环压力损耗,MPa。

(五)钻头(喷咀)压力降

△pb=kb×

Q2

△pb-—钻头(喷咀)压力降,MPa;

Q--钻井液流量,L/s;

kb-—钻头(喷咀)压降系数,无因次量.

ρd-—钻井液密度,g/cm3;

AJ——喷咀截面积,mm2.

Q-—钻井液流量,L/s;

Ps-—钻井泵实发泵压,MPa;

△pcs-—循环系统压力损耗,MPa。

(六)地面管汇压力损耗

△pg=kg×

Q1.8

Q-—流量,L/s;

kg——地面管汇压力损耗系数;

kg=3。

767×

10—4×

ρd0。

μpv0。

2;

μpv(塑性粘度)=θ600—θ300,mpa·

s;

θ600、θ300分别为旋转粘度计600r/min、300r/min的读数,无因次量.

(七)管内循环压力损耗

1、钻杆内

△ppi-—钻杆内循环压力损耗,MPa;

kpi——钻杆内循环压力损耗系数,无因次量;

LP--钻杆长度,m;

Q——流量,L/s;

ρd——钻井液密度,g/cm3;

μpv--塑性粘度,mpa·

s;

dpi—-钻杆内径,mm。

2、钻铤内

△pci--钻铤内循环压力损耗,MPa;

kci—-钻铤内循环压力损耗系数,无因次量;

LC—-钻铤长度,m;

Q-—流量,L/s;

ρd——钻井液密度,g/cm3;

μpv——塑性粘度,mpa·

s

dci-—钻铤内径,mm.

(八)管外循环压力损耗

1、钻杆外

△ppa--钻杆外循环压力损耗,MPa;

kpa—-钻杆外循环压力损耗系数,无因次量;

LP——钻杆长度,m;

ρd-—钻井液密度,g/cm3;

μpv-—塑性粘度,mpa·

dh-—井眼直径,mm;

dp—-钻杆外径,mm。

2、钻铤外

△pca—-钻铤外循环压力损耗,MPa;

kca-—钻铤外循环压力损耗系数,无因次量;

LC—-钻铤长度,m;

ρd——钻井液密度,g/cm3;

μpv——塑性粘度,mpa·

dh——井眼直径,mm;

dc-—钻铤外径,mm。

(九)钻头(喷咀)水功率

pb=△pb×

pb-—钻头(喷咀)水功率,kw;

△pb——钻头(喷咀)压力降,MPa;

Q——流量,L/s。

(十)射流喷射速度

VJ-—射流喷射速度,m/s;

AJ——喷咀截面积,mm2。

(十一)射流冲击力

FJ=ρd×

υJ×

FJ--射流冲击力,N;

ρd--钻井液密度,g/cm3;

υJ-—射流喷射速度,m/s;

(十二)钻头单位面积水功率(比水功率)

Pbs——钻头单位面积水功率(比水功率),W/mm2;

pb—-钻头水功率,kw;

Ab-—井底面积(即钻头面积),mm2;

db——钻头直径,mm。

(十三)钻井泵功率利用率

-—钻井泵功率利用率,无因次量;

Pb——钻头水功率,kw;

Pp——钻井泵实发水功率,kw。

(十四)钻井液环空返速

υa—-钻井液环空返速,m/s;

dp-—钻杆外径,mm。

(十五)环空临界流速

1、宾汉流体

υcr——环空临界流速,m/s;

μpv—-塑性粘度,mPa·

τyp——屈服值(动切力),Pa;

τyp=0。

479(2θ300-θ600);

dh-—井眼直径,mm;

dp——钻杆外径,mm;

Re--雷诺数,无因次量;

υa——钻井液上返速度,m/s;

若υa≥υcr或Re≥2100为紊流。

υa<υcr或Re<2100为层流.

2、幂律流体

υcr--环空临界流速,m/s;

n——钻井液流型指数,无因次量;

K—-钻井液稠度系数,Pa·

sn;

ρd-—钻井液密度,g/cm3;

dp—-钻杆外径,mm;

Z——钻井液流态指示值,无因次量;

υa——钻井液环空上返速度,m/s;

若υa≥υcr或Z≥800为紊数;

υa<υcr或Z<800为层流。

(十六)岩屑滑落速度

υs--岩屑滑落速度,m/s;

drc-—岩屑直径,mm;

ρrc——岩屑密度,g/cm3(一般取2.5g/cm3);

μf—-视粘度,mPa·

s。

(十七)环空净化能力

Lc-—环空净化能力,无因次量;

υs—-岩屑滑落速度,m/s;

υa—-钻井液环空上返速度,m/s。

(十八)临界井深(选择宾汉流体)

1、最大钻头水功率工作方式

Dcr——临界井深,m;

pr--钻井泵额定泵压,MPa;

kg——地面管汇循环压力损耗系数,无因次量;

kc-—钻铤循环压力损耗系数,无因次量;

Lc-—钻铤长度,m;

Q——流量,L/s;

kp-—钻杆循环压力损耗系数,无因次量。

2、最大冲击力工作方式

Dcr——临界井深,m;

pr——钻井泵额定泵压,MPa;

kg—-地面管汇循环压力损耗系数,无因次量;

kc——钻铤循环压力损耗系数,无因次量;

Lc——钻铤长度,m;

kp—-钻杆循环压力损耗系数,无因次量.

(十九)最优流量(选择宾汉流体)

Qopt-—最优流量,L/s;

pr——钻井泵额定泵压,MPa;

kp—-钻杆循环压力损耗系数,无因次量;

Lp-—钻杆长度,m;

kc-—钻铤循环压力损耗系数,无因次量;

Lc——钻铤长度,m。

Qopt——最优排量,L/s;

kg——地面管汇循环压力损耗系数,无因次量;

kp--钻杆循环压力损耗系数,无因次量;

Lp——钻杆长度,m;

kc——钻铤循环压力损耗系数,无因次量;

Lc—-钻铤长度,m.

四、优选参数钻井计算公式

(一)钻速方程

υpe——机械钻速,m/h;

d—-钻压指数(d=0。

5366+0。

1993kd),无因次量;

kd——岩石可钻性级值;

λ——转速指数(λ=0.9250—0。

0375kd),无因次量;

f——地层水力指数(f=0.7011-0.05682kd),无因次量;

Ws-—单位钻头直径钻压(比钻压),KN/mm;

nr——转速,r/min;

HPe——喷咀等效比水功率,W/mm2;

△ρd-—钻井液密度差系数(0.97673kd-7。

2703),无因次量;

Pbs——钻头比水功率,W/mm2;

d1、d2、d3分别为钻头喷咀直径,mm.

(二)钻头牙齿磨损方程

-—钻头牙齿磨损速度,无因次量;

P——钻头系数,镶齿钻头P=0.5;

Af—-地层研磨性系数,无因次量;

D1-—钻压影响系数,无因次量;

db——钻头直径,mm;

Wcr——单位钻头直径临界比钻压,KN/mm;

Ws—-单位钻头直径钻压(比钻压),KN/mm;

c1——钻头牙齿磨损减慢系数,无因次量;

hf-—牙齿磨损量,无因次量。

单位钻头直径临界比钻压取值:

D2——钻压影响系数,无因次量;

铣齿牙轮钻头:

Wcr=1。

77KN/mm;

锒齿牙轮钻头:

Wcr=1.34KN/mm。

(三)钻头轴承磨损方程

-—钻头轴承磨损速度,无因次量;

Ws—-单位钻头直径钻压(比钻压),KN/mm;

b——钻头轴承工作系数,无因次量。

(四)钻井成本方程

Cu——钻井直接成本,元/m;

Cb——钻头单价,元/只;

Cr——钻机作业费,元/h;

td--纯钻进时间,h;

tt-—起下钻时间,h;

tcn-—接单根时间,h;

Fb——钻头进尺,m。

(五)其他参数

1、地层研磨性系数Af

c1——钻头牙齿磨损减慢系数,无因次量;

Af——地层研磨性系数,无因次量;

hf——钻头牙齿磨损量,无因次量;

nr——转速,r/min;

D1——钻压影响系数,无因次量;

db-—钻头直径,mm;

P—-钻头系数,镶齿钻头P=0。

5;

td——钻头纯钻进时间,h;

Wcr—-单位钻头直径临界比钻压,KN/mm;

Ws——单位钻头直径钻压(比钻压),KN/mm.

2、当Af≤4,由轴承决定钻头寿命td

td-—钻头轴承寿命,h;

bf——钻头轴承磨损量,无因次量;

b-—钻头轴承工作系数,无因次量;

nr--转速,r/min;

db--钻头直径,mm;

ws--单位钻头直径钻压(比钻压)KN/mm。

当Af>4,则由牙齿决定钻头寿命td

Tt——钻头牙齿寿命,h;

db—-钻头直径,mm;

Wcr——单位钻头直径临界比钻压,KN/mm;

Ws—-单位钻头直径钻压(比钻压),KN/mm。

五、地层孔隙压力计算公式

(一)地层孔隙压力和压力梯度

1、地层孔隙压力

pp=10—3×

ρf×

H

pp——地层孔隙压力(在正常压实状态下,地层孔隙压力等于静液柱压力),MPa;

ρf——地层流体密度,g/cm3;

g——重力加速度,9。

81m/s2;

H——该点到水平面的重直高度(或等于静液柱高度),m。

在陆上井中,H为目的层深度,起始点自转盘方钻杆补心算起,液体密度为钻井液密度ρm,则

ph=10—3×

ρm×

ph——静液柱压力,MPa;

ρm-—钻井液密度,g/cm3

H—-目的层深度,m;

81m/s2。

在海上井中,液柱高度起始点自钻井液液面(即出口管)高度算起,它与方补心高差约为0。

6m~3.3m,此高差在浅层地层孔隙压力计算中要引起重视,在深层可忽略不计。

2、地层孔隙压力梯度

Gp——地层孔隙压力梯度,MPa/m。

其它单位同

(一)中1.

(二)上覆岩层压力

1、上覆岩层压力

po=9。

81×

10—3H〔(1—Φ)ρm+Φρ〕

po—-上覆岩层压力,MPa;

H——目的层深度,m;

Φ—-岩石孔隙度,%;

ρ-—岩层孔隙流体密度,g/cm3;

ρm——岩石骨架密度,g/cm3。

2、上覆岩层压力梯度

Go——上覆岩层压力梯度,MPa/m;

Po——上覆岩层压力,MPa;

H——深度(高度),m。

(三)压力间关系

Po=Pp+σz

Po——上覆岩层压力,MPa;

Pp--地层孔隙压力,MPa;

σz——有效上覆岩层压力(骨架颗粒间压力或垂直的骨架应力),MPa。

(四)地层破裂压力和压力梯度

1、地层破裂压力(伊顿法)

Pf——地层破裂压力(为岩石裂缝开裂时的井内流体压力),MPa;

μ——地层的泊松比;

σz——有效上覆岩层压力,MPa;

Pp——地层孔隙压力,MPa。

或Pf=Ph+P试

Pf—-地层破裂压力,MPa;

Ph——液柱压力,MPa;

P试-—试验时地层破裂时的立管压力,MPa。

2、破裂压力当量密度

ρp-—破裂压力当量密度,g/cm3;

ρm——试验时所用钻井液密度,g/cm3;

PL——试验时地层漏失压力,MPa;

H-—裸眼段中点井深,m。

3、地层破裂压力梯度

Gf——地层破裂压力梯度,MPa/m;

Pf—-地层破裂压力,MPa。

(五)dc指数

1、dc指数方程

dc——修正d指数,无因次量;

nr-—转速,r/min;

td——纯钻时,min;

w——钻压,KN;

ρp——正常地层孔隙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g/cm3;

ρd——钻井液密度,g/cm3。

2、正常趋势线方程

dcn=a×

10bh

dcn——dc指数正常趋势线方程(无因次量);

a——正常趋势线截距,无因次量;

b——正常趋势线的斜率,m-1;

h——做dc指数试验时的井深,m.

六、压井计算公式

(一)关井立管压力

Ps+Pd=Pa+Pad=Pp

Ps——关井立管压力,MPa;

Pd——钻柱内钻井液液柱压力,MPa;

Pa—-关井套管压力,MPa;

Pad-—环空受油气侵钻井液静液柱压力,MPa;

Pp——地层孔隙压力,MPa。

(二)装有钻具回压阀的关井立管压力

Ps=Ps1—△Pa

Ps——关井立管压力,MPa;

Ps1--仃泵时立管压力,MPa;

△Pa--关井时套管压力升高值,MPa;

(三)在循环钻井液情况下求关井立管压力

Ps=PT-△Pci

Ps——关井立管压力,MPa;

PT—-压井时立管总压力,MPa;

Pci——压井时的循环压力,MPa;

(四)压井时所需钻井液密度

ρd1——压井时所需钻井液密度,g/cm3;

ρd—-钻柱内钻井液密度,g/cm3

△ρ—-压井所需钻井液密度增量,g/cm3;

H-—井深,m;

g——重力加速度(=9。

81m/s2);

ρe—-安全附加当量钻井液密度(油井0。

05g/cm3~0。

1g/cm3,气井为0。

07g/cm3~0.15g/cm3)。

Pe——安全附加压力,MPa(油井为1.5MPa~3.5MPa,气井为3.0MPa~5.0MPa).

(五)压井循环时立管总压力

pT=ps+△pcs+pe

PT——压井循环时立管总压力,MPa;

Ps—-关井立管压力,MPa;

△Pcs--循环压耗,MPa;

Pe—-安全附加压力(同上),MPa。

(六)压井钻井液刚泵入钻柱时立管初始循环总压力

pTi=ps+pci+pe

PTi-—压井钻井液刚泵入钻柱时立管初始循环总压力,MPa;

Pci——压井流量下的循环压力,MPa;

Pe——安全附加压力(同上),MPa。

(七)压井钻井液到达钻头时的立管终了循环总压力

PTf—-压井终了循环总压力,MPa;

ρd1——压井时所需钻井液密度,g/cm3;

ρd——关井时钻柱内未气侵钻井液密度(钻柱内钻井液密度),g/cm3;

pci-—压井流量下的循环压力,MPa.

(八)压井钻井液从地面到达钻头时所需时间

td——压井钻井液从地面到达钻头时所需时间,min;

Vd-—钻具内容积,L/m;

H—-井深,m;

Qr——压井流量,L/s;

Qr=(1/3~1/2)Q;

Q——正常钻井时钻井泵实发流量,L/s.

(九)压井钻井液充满环空所需循环时间

ta-—压井钻井液充满环空所需循环时间,min;

Va-—井眼环空容积,L/m;

H——井深,m;

Q——正常钻井时钻井泵实发流量,L/s。

(十)油气上窜速度计算公式

1、迟到时间法

v——油气上窜速度,m/h;

H油——油气层深度,m;

H钻头—-循环钻井液时钻头所在深度,m;

t迟—-钻头所在深度迟到时间,h;

t——从开泵循环到见到油气显示的时间,h;

t静—-从停泵起钻至本次开泵的总静止时间,h。

2、相对时间法

对于相同井径的井眼,应用该方法计算比较简单并且更准确.

(1)钻头深度等于油层顶部深度

v——油气上窜速度,m/h;

H钻头-—循环钻井液时钻头所在深度(与油层顶部深度相等),m;

t1——循环时油气显示时间,h;

t2-—从开泵循环到见到油气显示的时间,h;

t静--从停泵起钻至本次开泵的总静止时间,h。

(2)钻头深度大于油层顶部深度

H油——油气层顶部深度,m;

t1——钻头所在深度循环时油气显示时间,h;

t2—-从开泵循环到见到油气显示的时间,h;

t静——从停泵起钻至本次开泵的总静止时间,h;

Δh-—油层厚度,m。

七、卡点深度、钻杆允许扭转圈数及泡油量的计算公式

(一)卡点深度计算

L—-卡点深度,m;

△L——在P作用下钻杆连续提升时平均伸长,cm;

E——钢材弹性系数,E=2.1×

105MPa;

F-—管体截面积,cm2;

P——钻杆连续提升时超过自由悬重的平均拉力,KN;

K——计算系数,

其值见表1—70。

被卡钻具长度L1。

L1=H—L

H—-井深,m。

(二)复合钻具卡点深度计算

1、通过大于钻柱原悬重的实际拉力提拉被卡钻具,量出钻柱总伸长△L(一般取多次提拉伸长量的平均值,用平均法算出△L,使计算更加准确).

2、计算在该拉力下,每段钻具的绝对伸长:

(假设有三种钻具):

3、分析△L与△L1+△L2+△L3值的关系:

若△L≥△L1+△L2+△L3,说明卡点在钻头上;

若△L≥△L1+△L2,说明卡点在第三段上;

若△L≥△L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