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专题一民事权利和义务2积极维护人身权讲义新人教版选修5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65100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专题一民事权利和义务2积极维护人身权讲义新人教版选修5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政治专题一民事权利和义务2积极维护人身权讲义新人教版选修5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政治专题一民事权利和义务2积极维护人身权讲义新人教版选修5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政治专题一民事权利和义务2积极维护人身权讲义新人教版选修5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政治专题一民事权利和义务2积极维护人身权讲义新人教版选修5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中政治专题一民事权利和义务2积极维护人身权讲义新人教版选修5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中政治专题一民事权利和义务2积极维护人身权讲义新人教版选修5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中政治专题一民事权利和义务2积极维护人身权讲义新人教版选修5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中政治专题一民事权利和义务2积极维护人身权讲义新人教版选修5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中政治专题一民事权利和义务2积极维护人身权讲义新人教版选修5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中政治专题一民事权利和义务2积极维护人身权讲义新人教版选修5Word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专题一民事权利和义务2积极维护人身权讲义新人教版选修5Word格式.doc

《高中政治专题一民事权利和义务2积极维护人身权讲义新人教版选修5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专题一民事权利和义务2积极维护人身权讲义新人教版选修5Word格式.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政治专题一民事权利和义务2积极维护人身权讲义新人教版选修5Word格式.doc

选一选 

(1)关于肖像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肖像权是人们对其外部形象所享有的人格利益

B.法律禁止一切使用自然人肖像的行为

C.即使经过自然人同意也不能用其肖像做广告

D.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不享有复制权

(2)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身体和健康是每个人从事一切活动必不可缺的前提条件。

这说明,一个人最基础的人身权利是(  )

A.姓名权 B.肖像权

C.隐私权 D.生命健康权

提示 

(1)A 

(2)D

3.名誉权和隐私权

(1)名誉和名誉权

①名誉:

对于人格的社会评价。

②名誉权:

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都依法享有名誉权,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法律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

(2)隐私和隐私权

①隐私:

是针对私人生活中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信息。

②隐私权:

我国宪法关于通信自由、住宅不受侵犯等公民权利的规定,体现了对公民隐私的保护。

民法总则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判一判 

(1)只有公民才有名誉权。

(  )

(2)隐私一定是不可告人的秘密。

(3)保护隐私权是为了保障人们私人生活的安宁。

提示 

(1)×

 

(2)×

 (3)√

4.简要回顾

探究点一 积极维护生命健康权

探究导引

2016年杨小娜15周岁。

现在,她是历城职业中专的一名学生,而在8个月前却是一家农药厂的童工。

由于没有任何保护措施,2016年4月中旬,刚刚“上班”才一个月的她,就因为有机磷中毒而住进医院。

(1)农药厂雇佣童工合法吗?

农药厂侵犯了杨小娜的什么权利?

(2)你认为杨小娜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说一下你的法律依据。

答案 

(1)农药厂雇佣童工是违法行为。

并且因为缺少安全防患意识和措施,严重侵犯了杨小娜的生命健康权。

(2)杨小娜应该在家长的监护支持下,依法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要求农药厂赔偿医疗费等。

因为民法总则规定,自然人享有生命健康权;

侵犯他人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

核心归纳

准确理解生命健康权

(1)生命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身体和健康是每个人从事一切活动必不可缺的前提条件。

(2)生命健康权受到非法侵害时,受害人有权请求国家法律的保护。

(3)公民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

典型例题

例1 某火锅店老板吴某和厨师刘某因使用“地沟油”被警方抓获,并被检察院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批准逮捕。

该火锅店老板吴某和厨师刘某的行为侵害了顾客的(  )

①人身权 ②生命健康权 ③隐私权 ④肖像权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A

解析 有毒有害食品侵害了顾客人身权中的生命健康权,选①②。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与隐私权、肖像权无关,③④不选。

故选A。

探究点二 积极维护姓名权和肖像权

安女士原是北京某民办高校教师,于2014年6月离职。

但直到2016年5月,安女士发现该高校仍使用自己的肖像在中国教育在线网站上刊登广告,用于学校师资力量的广告宣传。

安女士认为,学校的行为严重侵犯了自己的权益,请求法院判令其立即撤下在中国教育在线网站刊登的照片及文字说明,并赔偿其经济损失及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

(1)案例中该民办高校侵犯了安女士的什么权利?

(2)应该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答案 

(1)该高校未经安女士许可,使用其肖像进行广告宣传,侵犯了安女士的肖像权。

(2)该民办高校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有:

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及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表现

(1)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自然人的肖像,是侵犯自然人肖像权的行为。

(2)丑化公民肖像、故意损毁自然人肖像或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也属于侵犯肖像权的行为。

例2 张某到某整形医院做了隆鼻手术,效果非常好。

该医院为了宣传,分别在美容前后对张某的面部进行了拍照(以作前后对照),未经张某同意将照片发布到一网站的广告中,介绍该照片时使用了张某的真实姓名。

医院的行为侵犯了张某的(  )

①隐私权 ②生命健康权 ③姓名权 ④肖像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C

解析 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自然人的肖像,侵犯了其肖像权,选④;

未经张某同意,擅自使用张某的真实姓名,侵犯了张某的姓名权,选③;

①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不选。

故选C。

探究点三 积极维护名誉权和隐私权

某媒体未征得艾滋病孤儿小兰的同意,发表了一篇关于小兰的报道,将其真实姓名、照片和患艾滋病经历公之于众。

报道发表后,隐去真实身份开始正常生活的小兰再次受到歧视和排斥。

媒体的行为是否侵犯了小兰的名誉权和隐私权?

并说明理由。

答案 

(1)我国民法总则规定,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都依法享有名誉权,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法律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

本案中媒体报道事实真实,故不构成侵犯名誉权。

(2)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不愿公开或让他人知悉个人秘密的权利。

本案中媒体公开了小兰不愿为人所知的事实,对其正常生活造成了较大的损害,因而属于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名誉权和隐私权的区别

(1)两者涉及的内容不同。

隐私是公民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信息,而名誉是一种社会评价。

(2)侵害的方式不同。

侵害名誉往往是采取侮辱、诽谤等方式,而侵害隐私则表现为公开散布。

(3)权利主体不同。

名誉权的主体为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而隐私权只能为公民所有。

例3 (2016·

嘉兴4月模拟)某报社在一篇新闻报道中披露未成年人甲是乙私生子的事实,致使甲受到同学的嘲讽与奚落,甲因精神痛苦,自残左手无名指,给学习和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按照我国法律规定,该报社的行为(  )

A.是如实报道,不构成侵权

B.侵犯了甲的隐私权

C.侵犯了甲的姓名权

D.侵犯了甲的生命健康权

答案 B

解析 报社有新闻报道的权利,但也同时必须履行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义务,题干中报社的行为构成了侵权。

根据题干,报社并非侵犯姓名权,甲自残手指也不是报社直接造成的,故也不属于侵犯生命健康权,属于侵犯隐私权。

故选B。

1.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地颁布新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均避开了“见义勇为”的字眼,改成了“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告,遇有侵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学会自护自救”。

这一修订表现了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________的重视和保护(  )

A.隐私权 B.名誉权

C.生命健康权 D.受教育权

解析 分析材料可以看出北京、上海等地的新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鼓励未成年人要从实际出发,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讲究策略,切实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重视和保护,故C项正确。

2.(2016·

杭州学考)甲用其拾得的乙的身份证在丙银行办理了信用卡,并恶意透支,致使乙的姓名被列入银行不良信用记录名单。

经查,丙银行在办理发放信用卡之前,曾通过甲在该行留下的乙的电话(实为甲的电话)核实乙是否申请办理了信用卡。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甲侵犯了乙的姓名权

B.甲侵犯了乙的名誉权

C.甲侵犯了乙的信用权

D.丙银行不应承担责任

解析 甲未经许可,为不正当利益,擅自使用乙的姓名去办理信用卡,属于盗用他人姓名的行为,侵犯了乙的姓名权,A正确;

甲没有采取侮辱、诽谤等方式降低乙的社会评价,没有侵犯乙的名誉权,B不选;

甲的行为导致乙被列入不良信用记录名单,对乙的信用带来影响,但我国没有规定“信用权”,C不选;

银行在办理信用卡的过程中有审查办卡人身份的义务,D观点错误。

3.(2016·

丽水1月学考)某啤酒厂因使用啤酒瓶不当,造成消费者在饮用时被炸伤,消费者所在地的某报社对此事进行了跟踪报道并提出批评,使该啤酒厂的销售额大幅减少。

该报社的行为(  )

A.是侵权行为,侵犯了啤酒厂的名誉权

B.是侵权行为,侵犯了啤酒厂的财产权

C.不是侵权行为,该报社实事求是,没有侵犯啤酒厂的名誉权

D.不是侵权行为,该报社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可侵犯消费者的名誉权

解析 新闻单位正确行使新闻监督权,内容报道基本属实,没有侮辱性内容的,不应当认定其侵害名誉权。

因此,本题中的报社没有侵犯啤酒厂的财产权,也没有侵犯啤酒厂的名誉权,选C,排除A、B、D。

4.材料一 2012年9月8日,消费者田某在某超市购买了酸奶饮料,其孙子喝下后却产生恶心、呕吐等症状,田某遂与超市方面发生争执,经工商部门调解后和解。

材料二 事发后,该市工商局对本地相关产品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当地5批次乳饮料不合格,其中2个批次样品存在细菌总数、蛋白质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问题,其中娃哈哈、爽歪歪、益生菌发酵酸奶饮品细菌总数超标。

当地政府表示将配合媒体一起密切关注此事。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男孩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

厂家应承担什么责任?

(2)相关媒体报道了这一事件,是否侵犯了厂家的名誉权?

答案 

(1)男孩的生命健康权受到了侵害。

厂家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是:

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

(2)该报道内容属实,是新闻单位对生产经营者的监督和对公众知情权和人身权的保护,并不侵犯厂家的名誉权。

一、选择题

1.某小学二年级教师张某,为惩罚考试不合格的学生董某,当众用教鞭抽打他的手心,并让董某自己记数。

董某疼痛难忍,把手收了回来,张某一气之下朝董某的后脑打了一教鞭,董某的脑袋立即耷拉下来,这时张某又打了一鞭,董某的嘴里、鼻孔里冒血,瞳孔扩散,失去了知觉,生命垂危,后送到医院治疗脱险。

董某的父母为了给孩子治病,花费了8万多元,误工半年之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老师侵犯了学生的生命健康权 ②老师为了学生好,不承担法律责任,但要受到道德和良心的谴责 ③老师应依法赔偿损失,赔礼道歉 ④学校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生命健康权的相关知识。

题中老师的行为已严重侵犯了学生的生命健康权,并造成经济损失,故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赔偿损失;

这是在学校发生的侵权事件,因此,学校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②说法错误,故选C。

2.近日,浙江永嘉法院宣判了一起馄饨中掺硼砂的案件,林某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并处罚金两万元。

林某侵害了顾客的(  )

A.人身权 B.生命健康权

C.财产权 D.肖像权

解析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与财产权、肖像权无关,C、D排除;

A说法太笼统;

有害食品侵害了顾客的生命健康权,故选B。

3.女青年牛某因在一档电视相亲节目中言词犀利而受到观众关注,一时应者如云。

有网民对其发动“人肉搜索”,在相关网站首次披露牛某的曾用名、儿时相片、家庭背景、恋爱史等信息,并有人在网站上捏造牛某曾与某明星有染的情节。

关于网民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侵犯牛某的姓名权 ②侵犯牛某的肖像权 ③侵犯牛某的隐私权 ④侵犯牛某的名誉权

C.③④ D.②④

解析 侵犯姓名权的行为包括干涉、盗用、假冒等。

在本题中,并不存在这些情形,因此,①是错误的。

构成侵犯自然人肖像权必须是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其肖像,本题中的网民并没有该目的,因此,不构成对牛某肖像权的侵犯,故②是错误的。

4.张甲年幼时父母便已离婚,随其母李乙生活。

张甲年满18周岁后,征得李乙同意,到户籍登记机关改随母姓,其父张丙闻知后,坚决不同意,并通过熟人到户籍机关将甲改回姓张。

张丙的行为侵犯了张甲的(  )

A.名称权 B.自由权

C.姓名权 D.身体权

解析 本题涉及姓名权问题。

姓名权是自然人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姓名的权利。

自然人既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还可以选择父母姓氏之外的其他姓氏,对此任何人无权干涉。

本题中张甲年满18周岁,已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有权决定自己的姓氏。

张父将甲的姓氏改回,侵犯了张甲的姓名权。

5.现在网络上经常有人上传一些偷拍到的别人的不雅状态的照片,如穿着衣服“走光”等。

被偷拍者因此受到困扰,给他们的精神带来很大压力。

偷拍者的行为(  )

A.值得肯定,因为这是为了呼吁公众人物要注意自己的形象

B.可以接受,这既不是对公民肖像的丑化,也不是非法利用

C.是不对的,因为这是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D.是不对的,因为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解析 公民享有肖像权,偷拍他人照片并上传到网络上,是一种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是一种非法行为。

故C项正确。

6.某女演员将未经允许用自己的照片做商业宣传的甲公司诉至法院,索赔损失30余万元。

一审法院认定该公司构成侵权,赔偿该演员51500元。

下列属于未经本人同意应当认定为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的是(  )

①广告 ②商标 ③装饰橱窗 ④取证调查(司法机关按法定程序)

解析 构成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通常应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未经本人同意,二是以营利为目的,①②③中“广告”“商标”“装饰橱窗”均是以营利为目的,故选A。

7.小虎和王军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但后来因一件小事两人产生了隔阂。

这之后,王军便到处向别人述说小虎的隐私,最终引起了小虎的极度不满。

上述事实中,王军侵害了小虎的________权(  )

A.名誉B.隐私C.姓名D.肖像

解析 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是针对私人生活中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信息,B符合题意。

8.某校女生王某因嫉妒同寝室的另一名女同学张某,用有照相功能的手机偷拍了张某在寝室内的各种生活照片。

王某将这些照片转发给同学,并散布一些诋毁性的语言。

王某的行为侵犯了其同学的(  )

①生命健康权 ②姓名权 ③肖像权 ④名誉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 材料并未涉及生命健康权、姓名权,①②与题意无关。

王某偷拍生活照转发,并散布诋毁性语言,显然侵犯了张某的肖像权、名誉权。

9.(2016·

嘉兴高二检测)甲偷看了乙的日志,知悉其有一非婚生子的秘密并向他人宣扬,乙得知后不堪压力而自杀身亡。

甲的行为(  )

A.不构成侵权 B.侵害了乙的姓名权

C.侵害了乙的隐私权 D.侵害了乙的生命权

解析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

因此本题选C。

10.侵犯前妻名誉权的杭州下岗男子被判在百度上道歉一个月。

对于名誉权,民法总则规定(  )

①只有自然人有名誉权,法人没有 ②法律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自然人、法人的名誉 ③自然人和法人都依法享有名誉权 ④法人有名誉权,但不受法律保护,因为其不是自然人

解析 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都依法享有名誉权,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法律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②③正确,故选B。

二、非选择题

11.李某和黄某原是男女朋友关系,后因李某品行不佳分手。

李某将自己起草并打印的“黄某其人”等三种材料共10页,散发、张贴于包括黄某丈夫陈某单位在内的多个单位。

材料中“黄某自幼在其养父的虐待下畸形成长,人格异常”等词语,给黄某精神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并导致其流产。

后经查明,被告在材料中所述的内容完全失实。

请结合所学法律知识,谈谈对本案中李某行为的认识。

答案 

(1)我国民法总则规定,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都依法享有名誉权,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法律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

自然人享有生命健康权,侵犯他人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费用。

本案中李某违反了民法总则的规定,以侮辱、诽谤的方式损害了黄某的名誉权和生命健康权。

(2)李某严重损害了黄某的名誉权和生命健康权,应当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支付医疗费和精神损失费等责任。

12.某校高二(4)班的陈元老师是一个相当负责的班主任,他对学生严格要求,但严中有宽,对学生很有爱心,学生们都争着来他班就读。

为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他私拆学生的来信并每封必看,并根据信中反映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做工作。

他的这种行为引起了学生的反感,有学生说:

“这是侵权行为。

”陈元老师生气地说:

“你们太不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了,这怎么叫侵权呢?

”但在学生的辩论中,陈老师终于承认自己错了,并保证再也不私自拆学生的信了。

(1)陈老师的行为是侵权行为吗?

(2)学生们是以怎样的理由说服陈元老师的?

答案 

(1)是侵权行为。

(2)法律赋予公民隐私权,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隐私权赋予公民对其个人秘密的自由决定权。

公民有权对个人通信内容保密,对自己的信件、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禁止他人擅自查看、刺探和公开。

10

1.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C )A.人体的正常体温B.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C.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2.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通常会发生变化。

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C )A.初秋的早晨,草叶上出现的晶莹剔透的露珠属于固态变为液态现象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气态变为液态现象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液态变为气态现象D.初冬树上的霜是液态变为固态现象3.下面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C )4.在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__乙__,水的温度是__42__℃,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__热胀冷缩__。

5.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 B )A.120℃B.100℃C.90℃D.80℃6.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B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第一节物态变化与温度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7.下面分别表示几位同学在“练习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实验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D )8.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约为21℃9.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9℃B.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C.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D.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10.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

__固__态、__液__态和__气__态。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5℃的酒精、氢气、铁三种物质中,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的是__铁__,既没有固定的体积又没有固定的形状的是__氢气__。

11.把①糖、②醋、③白雾、④碗、⑤勺子、⑥味精、⑦水蒸气、⑧二氧化碳、⑨干冰按物质的状态进行分类:

属于气态的是__⑦⑧__;

属于液态的是__②③__;

属于固态的是__①④⑤⑥⑨__。

(均填序号)12.气象学里的平均气温是一日当中的2时、8时、14时、20时这四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若某地某日这四个时刻的气温如图所示,则此地的最高气温是__5℃__,最低气温是__-2℃__,一天的温差为__7℃__,平均气温是__1.25℃__。

13.在寒冷的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若冰面上方气温是-10℃,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冰的上表面为-10℃,下表面是0℃B.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10℃C.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0℃D.冰层下表面的温度是-10℃14.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碳纳米管温度计”。

研究人员在长约10-6米,直径10-7米的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升高时,管中的金属镓会膨胀,通过电子显微镜就可读出温度值。

其测量范围为18℃~490℃,且精确度高,可用于检查电子线路是否异常毛细血管的温度等许多方面。

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C )A.碳纳米管的体积在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B.金属镓的熔点很低,沸点很高C.金属镓的体积在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D.金属镓的体积在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比较均匀15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__热胀冷缩__的性质制成的。

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_乙__;

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7.3℃和38.6℃,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__38__℃和__38.6__℃。

16.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

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_气体__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

(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__左__(选填“左”或“右”)移动。

(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__0__℃。

(4)该温度计测量温度时__会__(选填“会或“不会”)受到大气压的影响17.有一只刻度均匀,但实际测量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4℃;

把它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4℃。

把它放在某种液体中时,示数是22℃,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是__20℃__,当把该温度计放入实际温度为40℃的温水中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40℃__。

第四节地球上的水循1.水是生命的乳汁、经济的命脉,是自然界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资源。

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资源,认知正确的是( A )A.水循环的过程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B.水循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的固定顺序循环进行C.地球上的淡水大约占地球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