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SCAPE软件中PS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5144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7.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ENVISCAPE软件中PS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ENVISCAPE软件中PS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ENVISCAPE软件中PS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ENVISCAPE软件中PS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ENVISCAPE软件中PS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ENVISCAPE软件中PS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ENVISCAPE软件中PS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ENVISCAPE软件中PS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ENVISCAPE软件中PS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ENVISCAPE软件中PS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ENVISCAPE软件中PS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ENVISCAPE软件中PS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ENVISCAPE软件中PS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ENVISCAPE软件中PS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ENVISCAPE软件中PS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ENVISCAPE软件中PS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ENVISCAPE软件中PS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ENVISCAPE软件中PS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ENVISCAPE软件中PS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ENVISCAPE软件中PS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ENVISCAPE软件中PS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ENVISCAPE软件中PS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NVISCAPE软件中PS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ENVISCAPE软件中PS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PALSAR数据集包含23景降轨数据,单极化或双极化(FBS-FBD)模式,HH极化方式,时间从2006年9月4日到2010年8月9日。

两组数据是同一个区域的,不同波长、不同传感器、不同入射角,得到的结果很相近,那么说明结果是很接近真实情况的。

本文在处理的时候,两个数据集同时处理的,在实际工作中,建议一次性处理一个数据集。

图2ASAR数据集区域(红色)和PALSAR数据集区域(蓝色)

两个数据集的时相如下表所示:

每个数据都包含三个数据文件:

.hdr(ENVI头文件)

.sml(SARscape头文件)

.kml(GoogleEarth文件).

在本研究区内,有一些地表的沉降或抬升是在预期内的,是油气开采和地下水回填造成的。

PS工作流说明

开始之前的准备工作

在PS工作流开始之前,需要设置ENVI的系统参数和SARscape的系统参数,根据所处理的数据来设置,用一套系统推荐的默认参数。

工作流和说明

首先,选择既有高的散射又能保持良好干涉的区域(如城市区域)作为研究区是很重要的。

出于像素相干性的考虑,对输入数据的个数也是有严格要求的,因为要找到稳定的PS点。

如果输入数据不足的话,会对整个区域的相干性估计过高,从而得到估计过高的PS结果,得到错误的形变结果。

PS要求至少是20景输入数据。

在做干涉的时候,所有数据都匹配到主影像上,利用DEM去平,转换到主影像坐标系。

在有精确轨道文件和精确的参考DEM文件,程序是完全自动运行的。

如果在卫星轨道或参考DEM的地理位置有误差,需要用几何地面控制点-“GeometryGCPffile”,对SAR数据以及参考DEM进行校正。

在这种情况下,在配准过程中结合GCP计算的偏移,用来对所有输入的从影像的SAR数据校正到主影像上。

如果主影像(参考影像)是经过校正的正确的,那么就不需要GCP文件了。

干涉步骤完成之后,需要检查这一步的结果,这很重要,尤其是看配准做的如何。

PS处理是根据输入的参数:

速率和高程区间(velocityandheightrange),这取决于研究区的实际情况以及我们预期的形变情况。

设置参数的关键是要考虑到在两个时相之间,形变敏感度是λ/2,因此,较小的时间间隔将确定速率的最大范围,以避免速率反演错误。

根据处理区域,PS算法采用下面的一种方法:

•如果处理的范围大于设置的面积阈值,整个区域会分成若干子区域,每个子区域会选则一个参考点,这样每个区域都会单独估算出参数,大气参数也会不一致,所以最终是以整个镶嵌的结果输出的。

•如果处理的区域小于设置的阈值,那么整个区域只用一个参考点。

面积阈值是“AreaforSingleReferencePoint(平方公里)”,默认的参数是5*5平方公里,如果处理范围大于5*5平方公里,会采用第一种方法把区域分成若干小块处理,修改这个参数会对所选择的方法有影响,建议就按照默认的5,因为这对大气的估算和去除是比较适合的。

PS核心是以下两步:

()第一次形变反演(inversion:

firststep)

•输出文件:

速率、高程、相干性图和差分干涉图,包含大气信息的结果。

数据带有后缀名_first;

•用线性模型从所有差分干涉图中估算的形变速率和残余高程信息,残差是大气信息(噪声和非线性目标)

对相干性高的象元进行计算。

(2)第二次反演(inversion:

secondstep):

•估算差分干涉图(dint)中的大气信息

•目标高程的估算和LOS方向上形变速率的估算,在大气补偿估算之前。

•这一步会找到更多的PS点,这对估算大气信息是很重要的;

•可以对比相干性文件(_cc_firstand_cc),_cc应该比_cc_first相干性高;

•如果研究区有很多植被覆盖(避免选这种区域,选择城市区域),可以减小低通滤波的参数(默认是1200,可以设置为500);

•编辑auxiliary文件(参考后面这部分内容),可以重新运行大气估算和生成形变结果。

最后一步是PS地理编码,得到地理坐标的矢量和栅格结果。

连接图生成

这一步是对多时相的SAR数据进行像对连接,组成若干对干涉像对,和SBAS方法不一样,PS的像对连接,无法进行编辑。

这一步确定了在PS处理中每一对干涉像对,每个数据都和主影像(参考影像)组成一对像对,所以N个时相的SAR数据,最多会组成N-1对干涉对,连接图生成工具对数据生成可靠的连接,这些像对会在干涉工作流之后,用于PS反演。

程序会自动挑选出主影像,在整个的处理中,主影像都是参考影像,其他的所有影像都会配准到主影像上。

用户也可以自己选择主影像,不过还是建议让程序自动挑选,用户自己选择主影像有可能会造成连接较少的情况。

启动连接图生成工具,在InputFie面板中,输入所有的ASAR或PALSAR数据,在OptionFile面板,InputMasterFile保持空缺,在OutputFile面板,设置输出文件路径为(OutputRootName)+_PS_processing。

图3ASAR数据处理,主影像不用输入,程序自动选择

图4PALSAR数据处理,主影像不用输入,程序自动选择

生成的连接像对都是以设置的基线阈值进行连接的,设置是在Preferences>

PersistentScatterers>

BaselineThreshold(%)setting中,默认的阈值是临界基线的50%,超过这个阈值的图像就不会在PS处理中使用。

这一步运行完之后,会得到连接图,每个图像都和选出来的主影像组成了像对,在生成的两个图上,一个点代表一个图像,红色的表示丢弃的图像,绿色的表示可用的图像,黄色的表示主影像。

Time-Positionplot:

该图显示的是每个像对的空间基线,x轴是时相,y轴是空间基线。

Time-Baselineplot:

该图显示的是每个像对的时间基线,x轴是时相,y轴是该像对的空间基线,像对的连线代表时间基线。

该图像从时间和空间基线角度直观的展示了数据集的相干性。

连接图可以随时查看,用这个工具/SARscape/InterferometricStacking/StackingTools/PlotViewer。

图5ASAR数据的连接图

图6PALSAR数据的连接图

多视的视数会根据系统设置中的制图分辨率CartographicGridSize自动设置,软件能处理spotlight和stripmap干涉模式,ALOSPALSAR数据,FBD和FBS模式中同样极化方式的数据可以一起使用。

图7ASAR数据集中挑选出的主影像(Asar_20080804_slc_pwr)

图8PALSAR数据集中挑选出的主影像(Palsar_FBS_20080716_slc_pwr)

工程文件Auxiliaryfile

工程文件在整个处理中都是会用到的,就像一个控制中心一样,它记录了一些必要的信息,如所有输入数据的文件路径、SBAS或PS中的每一步骤的处理进度,如果中途停止,再次处理时可以接着上次做的像对接着往下做,而不是重头开始。

该文件在处理过程中会被更新,在整个处理中,都会以该工程文件作为输入文件,如果用户想重新做某一步,可以在该文件中改相应步骤的处理标识,如:

当浏览完干涉结果之后,想调整一个参数再做一次,那么在PS或者SBAS的工程文件中,把相应步骤设置为“NotOK”,标识改为0,当再运行的时候,可以跳过前面已经运行好的步骤,从这一步重新开始做,然后这一步之后的所有步骤也会重新做。

如SBAS处理中,想重新做重去平。

重去平之后,这一部分的工程文件记录如下:

<

reflat>

OK<

/reflat>

reflat_master>

20<

/reflat_master>

reflat_slave>

0<

/reflat_slave>

把这部分内容改为下面内容,程序就会重新做冲重去平以及之后的步骤。

NotOK<

注:

图像ID是从0开始依次编号的,可以在连接图生成之后的_SBAS_processing\connection_graph\CG_report.txt文件里面查看到编号,像对的命名格式为:

_MasterDate_m_ID_SlaveDate_s_ID,这样比较容易查看。

如PS处理中,想重新做配准。

在配准之后,工程文件中有如下内容:

step_COREGISTRATION>

/step_COREGISTRATION>

step_coregistration_start_id_image>

/step_coregistration_start_id_image>

修改内容如下,程序就会从配准这一步重新开始做。

step_coregistration_start_id_image>

PS没有主从影像的标识,因为主影像只有一个,图像的ID编号也是在工程文件的上面记录的。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文件是work_parameters.sml,在work路径下,这个文件记录了SBAS或者PS处理过程中用到的所有参数。

incremental模式,只有SBAS处理中有,目的是节省处理时间,当一个新的影像添加进来时,不会对所有的像对都重新进行处理,而是只对新加进来的这个图像组成的像对进行处理。

这种情况需要设置和之前的处理相同的处理参数。

如果使用了incremental模式,就不能再执行ConnectionGraphgeneration了。

开始进行SBAS或者PS处理,在干涉工作流这一步做完之前,都不要改变slc数据集存放路径,这一步完成之后,用户则可以移动slc数据集到其他位置,进行后续的处理。

感兴趣区域的裁剪

如果已知形变区域,可以先裁剪出一块研究区来,这样可以节省处理时间和空间。

用该工具裁剪的话,范围会作用于所有的图像,裁剪的子区域数据集结果会输出到一个新的文件夹下。

这一步是可选项,如果不做这一步,则会对整个影像进行PS处理。

图9感兴趣区域裁剪

应该定义一个比实际感兴趣区域(至少200像素)要大的区域,因为处理中过滤器可能会导致一些边界效应。

在这些过滤器中,大气过滤器(第二次反演中)。

该过滤器的低通滤波是对应于地面上的距离(通常为默认的1.2公里):

所以,感兴趣区域应该包含一个缓冲区2-3公里左右的真实感兴趣的区域。

在任何情况下,研究区不应小于2~300*2~300像素。

如果用户在SBAS中用了incremental模式,在之前的PS处理中又是对感兴趣区域进行的处理,那么需要重新对新加入的数据裁剪一下。

在本文中,样例数据是经过裁剪的。

干涉工作流

这一步会自动进行以下处理:

配准、干涉图生成、去平、振幅离差指数计算。

●在配准的一步,所有的图像都会配准到主影像上。

在距离向上会过采样4倍(Preferences>

RangeLookssetting设置),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基线太长而产生的快速变化的干涉条纹,这和DInSAR是不同的,因为PS是针对点目标进行的分析,不会执行频谱偏移和常见的多普勒带宽滤波。

每个图像都和主影像生成了干涉图。

●使用输入的DEM或者平均高程进行干涉相位的去平处理,如果输入“GeometryGCPfile”,可以对主影像和DEM进行几何校正。

参考DEM的精度越高,分辨率越高,地形去除效果越好。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主图像已经过手动或自动的轨道校正(generaltools>

OrbitalCorrection)就不需要输入GCP信息了。

●振幅离差指数(D)的计算公式为:

是时序上的振幅的标准差,

是时序上的某个点的振幅平均值,如果一个象元,在所有的时相上,都能有相似的、比较大的振幅信息,那么这个象元的相位离差是比较小的。

这样可以识别潜在的相干点,而不需要分析相位,因为在这个阶段的相位仍然包含很多未知的信息,很难分析。

振幅离差指数D越小,相位的标准差越大(如自然地表的郊区、植被区域的等),振幅离差指数越大,相位标准差越小(如城市区域)。

因此,用离差指数的阈值进行选点是最实用的方法,相应的相位离差比较小。

SAR数据会自动进行辐射定标,从而得到精确的

如上所述,PS干涉过程会有一个过采样的处理,生成干涉结果。

不过由于几何形状,这些数据不能直接进行可视化显示。

如果要看快视图的话,可以输出多视后的去平干涉图dint,能看到在距离向和方位向一样分辨率的快视图。

多视的视数是和主影像相关的。

视数最好超过1:

1,原因是:

●可以提高干涉的信噪比(SNR),以及得到更可行的相干性估算结果;

●可以提高处理效率。

如果增加多视的视数的话,象元的空间分辨率会降低,要估算最佳的视数,可以打开主影像的.sml文件,找到象元采样间隔和入射角的字段.

ASAR处理中,打开主影像Asar_20080804_slc_pwr.sml:

PixelSpacingRg>

7.8039736747741699<

/PixelSpacingRg>

PixelSpacingAz>

4.0483512878418004<

/PixelSpacingAz>

IncidenceAngle>

22.843563079833999<

/IncidenceAngle>

GroundRangePixelSpacing=PixelSpacingRg/sin(IncidenceAngle)=20.114

要得到20米的多视后的分辨率:

Multi-lookrange=1

Multi-lookazimuth=groundRangePixelSpacing/PixelSpacingAz=4.048~4

图10ASAR的多视视数

PALSAR处理中,打开主影像Palsar_FBS_20080716_slc_pwr.sml,查看字段:

4.6842571562500002<

3.0766829298668399<

38.762999999999998<

groundRangePixelSpacing=PixelSpacingRg/sin(IncidenceAngle)=7.422

要得到多视后15米的象元分辨率,视数为:

Multi-lookazimuth=groundRangePixelSpacing/PixelSpacingAz=4.878~5

图11PALSAR的多视视数

在PS干涉处理开始时,应该输入工程文件、参考DEM,和正确的视数(便于生成快视图),在本处理中,ASAR视数是方位向4,距离向1,PALSAR视数是方位向5距离向1。

因为输出的结果非常多,程序生成了三个meta文件,可以一次性打开所有相关的结果:

●slant_dint_meta,包含所有的去已知地形后的干涉图

●slant_pwr_meta,包含所有的强度数据

在处理过程中,不要移动文件夹中的任何文件。

第一次反演

这一步是第一次模型反演估算残余地形和形变速率。

在干涉图生成之后,就从所有的干涉图中去除了相位偏移,程序基于振幅离差指数自动选出一个或者多个像素(参考点),计算出相位偏移,参考点的数量取决于感兴趣区的大小,默认的是25平方公里一个参考点(Preferences>

AreaforSingleReferencePoint)。

该方法是基于一定数量的“永久散射体”(PersistentScatterers)的识别。

然后集中对这些可靠的独立目标(像素)的历史相位进行分析。

符合PS点的条件是:

它必须是稳定的(波动小于1毫米/年),它必须是能被SAR天线探测到的方向。

有两点必须说明:

●在研究区内的所有PS点的恒定形变是监测不出来的。

●适用于线性趋势的形变,形变速率的变化是监测不出来的

好的PS点,如屋顶、电杆、桥梁,通常是城市中的点,或其他人造地物,如温室、大坝、金属和混凝土的地物(如井盖周边,管道等)。

除了这些之外,自然目标如裸露的岩石也可以是PS点。

SAR数据的时相分布应该和预期的形变力学特点相一致。

对于这些点,会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计算:

●一定范围内(AreaforSingleReferencePoint,默认是25平方公里),只使用一个参考点。

●对大范围分析时,整个区域分为多个子区域,设置个重叠的百分比(OverlapforSubAreas[%]),每一个子区域都用的同一组参数,每个子区域独立处理。

最后,会对所有子区的结果进行镶嵌,输出一个完整的结果。

“areaforSingleReferencePoint”定义的是一个子区域的范围。

和SBAS不同的是,PS只有一个模型:

线性模型,估算残余高程和形变速率。

模型是:

,Disp是时间t的形变量,V是形变速率。

在第二次反演之前,检查第一次反演的结果,看镶嵌的结果是否有错误。

实际上,在对velocity_first”和“heigh_first”镶嵌时,在重叠区会估算出一个偏移量,会用于每一块子区域的相位重计算,这个偏移量是用CoherenceThresholdforMerging这个参数估算的。

在ENVI中加载“velocity_first”和“heigh_first”这两个数据结果,再打开subareas.shp文件,首先,看速率和高程残差有没有明显的像素值的跳跃,有时候会出现跳跃的情况,一些小的跃变会在大气滤波时去除。

用彩色显示这两个结果,可以看出像素值跃变的情况。

图12ASAR处理得到的Velocity_first(左)和Heigh_first(右)

图13PALSAR处理得到的Velocity_first(左)和Heigh_first(右)

从上图可以看出,PALSAR数据得到的速率图中有一块值是有跳跃的,不过,因为这个区域比较小,这个结果可以用于第二次反演。

在“cc_first”图上,可以看到不同子区域的重叠区,选择的是相干性更好的,这会导致不同子区域之间有值的跃变,这是正常的,如图14和15。

图14ASAR处理得到的cc_first结果,有一些垂直方向上的相干性跃变

图15PALSAR处理得到的cc_first结果,中间有一块相干性跃变

如果在速度和残余高程图上发现不同子区域的值有跃变的现象,用户应该调整Areaforsinglereferencepoint、OverlapforSubAreas、和/或CoherenceThresholdforMerging这几个参数,直到得到连续的结果。

针对速率或高程有跃变的情况,首先可以调整CoherenceThresholdforMerging这个参数(在other参数中),如果处理区域是城市区域,则可以把这个值调小,这样可以增加用于偏移估计的点的密度(数量)。

如果处理区域大多是植被覆盖的自然表面,可以调大这个参数,避免太多的无效信息。

如果调整这个参数并没有得到好一些的结果,可以调整Areaforsinglereferencepoint和overlapforSubAreas这两个参数(减小分块大小或者是增加重叠区百分比),从而在重叠区能得到更高的相干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分块数量越多,处理时间越长。

在进行第一次反演时,输入工程文件Auxiliary.sml,在ASAR处理时,AreaforSingleReferencePoint(sqkm)保持默认的5km,CoherenceThresholdforMerging保持默认的0.66。

在PALSAR处理中,也用的是默认参数。

图16ASAR处理参数

图17PALSAR处理参数

第二次反演

第二次反演是对第一次的线性模型反演得到的结果估算大气的相位。

进行线性模型估算,是在大气校正之前,从所有的差分干涉相位中估算出了速率和残余高程。

在大气估算过程中,PS技术利用散射体的稠密性分布,以去除大部分信号的传播延迟的波动,这主要是由于在对流层中的变化。

大气滤波是用时间上的高通滤波和空间上的低通滤波来实现的:

大气低通滤波:

和大气的空间特性有关,大气在空间上是高相干性的。

是用一个窗口进行滤波,大规模的空间上的变化适合用大的窗口,小窗口是更好地纠正孤立的工件,由于局部变化窗口越小,滤波效果越强。

大气高通滤波:

和大气的时间特性有关。

大气在时间上是低相干的。

是通过使用一个时间窗口,大窗口更适合纠正与低时间变化的影响,而小窗口更好地纠正频繁的大气变化。

窗口尺寸越大,滤波效果越强。

第二次反演的模型,得到的是去除大气之后的相位组分,得到最终的形变速率。

这一步是必须做的。

运行这一步,输入工程文件Auxiliary.sml,设置大气滤波的窗口。

图18ASAR处理的参数

图19PALSAR处理的参数

这一步得到的结果有:

Height:

大气校正后的地形残差(米)

precision_height:

高程残差的平均精度(更多信息可参考相位转高程)

Velocity:

大气校正之后的平均形变速率(毫米/年)

precision_vel:

平均形变速率的精度(更多信息可参考相位转形变)

cc:

多时相的相干系数。

显示了有多少形变趋势和模型是相符合的

此外,还生成了几个meta结果文件:

slant_atm_meta:

这是每个时相的大气组分,斜距坐标系的结果,在wo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