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检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5231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细胞检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血细胞检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血细胞检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血细胞检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血细胞检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血细胞检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血细胞检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血细胞检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血细胞检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血细胞检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血细胞检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血细胞检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血细胞检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血细胞检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血细胞检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血细胞检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血细胞检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血细胞检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血细胞检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血细胞检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血细胞检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血细胞检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细胞检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血细胞检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成人RDW-CV的参考值上限为15%。

5.下列哪些因素不会引起红细胞沉降率加快

A.高胆固醇血症

B.恶性肿瘤

C.室温过低

D.急性细菌性炎症

E.严重贫血

C

血沉增快主要见于:

生理性原因:

女性高于男性,妇女月经期,妊娠3个月以上者血沉增快;

老年人血沉增快。

病理性增快:

各种炎症;

组织损伤及坏死;

恶性肿瘤;

高球蛋白血症;

贫血;

高胆固醇血症。

6.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除可见于缺铁性贫血外,还可见于

A.难治性贫血

B.白血病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常见于铁缺乏、珠蛋白合成障碍、慢性失血。

7.下列哪种情况血涂片不会出现有核红细胞

A.溶血性贫血

B.骨髓纤维化

C.红白血病

D.急性白血病

E.再生障碍性贫血

有核红细胞,即幼稚红细胞,正常人外周血中不见,在溶血性贫血、造血系统恶性疾患或骨髓转移性肿瘤、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及脾切除后可见,说明骨髓红系造血功能旺盛。

8.正常成年男性红细胞约占全血体积的

A.15%

B.25%

C.35%

E.60%

D

男性红细胞在6~7岁时最低,随年龄增大而逐渐上升,25~30岁达到高峰,(4~5.5)×

10

/L,约占全血体积的45%。

9.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形成的原因为

A.胞浆内残留的DNA变性

B.胞浆内残留的RNA变性

C.脂蛋白变性

D.有核细胞脱核时产生

E.纺锤体的残留物

B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无核红细胞,由于某些病理性原因,胞质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RNA发生变性沉淀,经碱性染料染色,在胞质内可见色泽鲜艳、大小不等的深染颗粒。

10.关于几种血红蛋白测定方法的评价,下列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HiCN法为目前国际统一标准方法

B.AHD575法试剂简易,呈色稳定,反应产物最大吸收峰在540nm,可用氯化血红素作标准品

C.叠氮高铁血红蛋白(HiN3)测定法与HiCN法两法系统误差极小,相关性极佳,HiN3最大吸收峰542nm,且峰较尖锐

D.沙利法由于误差较大,现已淘汰

E.HiCN法存在不足之处,最大缺点是KCN有毒,SHb转化问题也未解决

目前ICSH推荐的血红蛋白参考方法是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其特点是操作简单、显色快、结果稳定可靠、读吸光度后可直接定值等。

AHD575测定法吸收峰在575nm。

11.关于网织红细胞以下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完全成熟红细胞间的过渡细胞

B.属于未完全成熟红细胞

C.可提示骨髓造血活跃程度

D.临床测定常包括网织红细胞计数和比值

E.WHO推荐的网织红细胞活体染色为瑞氏染色法

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完全成熟红细胞间的过度细胞,属于未完全成熟红细胞。

WHO推荐的网织红细胞活体染色为新亚甲蓝。

12.ICSH推荐的血沉测定方法中,对于正常参考范围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男性正常参考范围为0~15

B.女性正常参考范围为0~10

C.正常参考范围常适用于低于60岁女性

D.正常参考范围对于男性没有年龄限制,均适用

E.惯用正常参考范围单位为mm/0.5h

魏氏法正常参考范围主要适用于低于50岁人群。

采用的单位为mm/lh,男性为0~15,女性为0~20。

13.患者,男,5岁,RBC3.6×

/L,Hb85g/L,骨髓增生活跃,血清铁7μmol/L,贫血性质为

A.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B.正细胞性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大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E.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发生大细胞性贫血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时,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浓度不成比例。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血红蛋白减低,但是红细胞计数可以正常。

14.某患者MCH为22pg,MCV为73fl,MCHC为250g/L,可能诊断为

A.正常细胞性贫血

B.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E.缺铁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时,MCV、MCH、MCHC均减低。

15.某贫血患者外周血检查结果:

RBC3.5×

/L,网织红细胞百分率15%。

其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应为

A.525/L

B.5.25×

/L

C.5.25×

D.525×

E.52.5×

16.关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血红蛋白测定法,正确的叙述是

A.能用吸光度"

A"

值直接计算Hb浓度

B.突出优点是简便

C.不能用于同时测定白细胞计数和Hb浓度的血细胞分析仪

D.十二烷基硫酸钠不破坏WBC

E.是Hb测定的参考方法

17.被WHO推荐为HCT测定的首选常规方法是

A.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

B.温氏(Wintrobe)法

C.比重测定法

D.微量高速离心法

E.放射性核素法

18.瑞氏染色下,红细胞中的嗜碱性点彩颗粒为

A.胞质内出现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紫色颗粒

B.胞质内出现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红色颗粒

C.胞质内出现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蓝黑色点状物

D.胞质内出现大小和数量相等的蓝黑色颗粒

E.胞质内出现大小和数量相等的紫色颗粒

19.单纯小细胞性贫血的病因不包括

A.慢性肝炎

B.慢性肾小球肾炎

C.尿毒症

D.慢性失血

E.肾病综合征

20.Howell-Jolly小体最常见于

A.脾切除后

B.缺铁性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

21.外周血涂片中嗜多色性红细胞减少见于

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疾病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白血病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

22.不符合缺铁性贫血检查结果的是

A.Hb浓度正常

B.MCV降低

C.MCH降低

D.MCHC降低

E.RDW升高

23.微量高速离心法测定血细胞比容,其相对离心力(RCF)要求为

A.≥5000g

B.≥7500g

C.≥10000g

D.≥12000g

E.≥15000g

24.关于魏氏法测定血沉,正确描述的是

A.枸橼酸钠按1:

9比例抗凝血液(血液与枸橼酸钠按4:

1比例)

B.应于37℃条件下测定(室温)

C.室温(25℃)测定结果需进行温度校正

D.需用专用的魏氏血沉管,内径为2.5mm(2.55+-0.15)

E.血沉管用后经水冲洗即可再次使用

25.关于巨幼细胞性贫血,错误的说法是

A.维生素B

是DNA合成所必需的

B.叶酸也是DNA合成所必需的

C.DNA是细胞增殖的基本物质条件

D.红细胞发育过程中,胞质发育落后于胞核

E.红细胞大小不均

D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anemia)系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的生物化学障碍及DNA复制速度减缓所致的疾病。

影响到骨髓造血细胞——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而形成贫血,甚至全血细胞减少。

骨髓造血细胞的特点是胞核与胞质的发育及成熟不同步,前者较后者迟缓,其结果形成了形态、质和量以及功能均异常的细胞,即细胞的巨幼变(megaloblasticchange)。

体内其他增生速度快的细胞,如消化道上皮细胞等也可受到侵犯。

本病绝大多数是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或者两者均缺乏所致。

26.关于红细胞平均指数,正确的叙述是

A.MCH是指平均每升RBC所含的Hb浓度(量)

B.MCV是指每个RBC的平均体积

C.MCHC是指每个RBC的平均Hb量(浓度)

D.MCHC单位为pg/fl(g/L)

E.红细胞的三个平均指数都是直接测定出来的

27.HiCN法测定Hb后,废液处理时常用

A.次氯酸钠

B.过氧乙酸

C.去污粉

D.甲醛

E.新洁尔灭

A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

28.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平均指数为

A.MCV>

正常,MCH正常,MCHC正常

B.MCV<

正常,MCH<

正常,MCHC正常

C.MCV>

正常,MCH>

D.MCV<

E.MCV<

29.关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错误的描述是

A.RDW比Price-Jones曲线更准确地反映红细胞大小不等的程度

B.95%以上的缺铁性贫血RDW正常

C.RDW可作为缺铁性贫血的筛选指标

D.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疾病RDW基本正常

E.RDW结合MCV可以进行新的贫血形态学分类

30.铅中毒时外周血涂片中易见

A.小红细胞

B.球形红细胞

C.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D.嗜多色性红细胞

E.有核红细胞

31.关于RDW,错误的说法是

A.RDW升高与红细胞直方图基底变宽意义相同

B.是反映外周血中红细胞体积差异的参数

C.可定量表示红细胞体积分布的离散程度

D.是由血细胞分析仪直接测定而得

E.可用于新的贫血形态学分类

32.关于有核红细胞,正确的说法是

A.正常成人外周血中偶见

B.刚出生一周以内的新生儿外周血涂片可见到少量

C.外周血中出现常表示红系增生降低

D.骨髓纤维化患者的外周血涂片中不会见到

E.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涂片中不会见到

B正常成人外周血中不能见到,在出生1周之内的新生儿外周血中可见到少量。

成人外周血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均属病理现象。

可见于:

①增生性贫血:

最常见于各种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严重的低色素性贫血。

以出现晚幼红细胞或中幼红细胞为多见。

外周血中出现有核红细胞表示骨髓中红细胞系增生明显活跃;

②红血病、红白血病:

骨髓中幼稚红细胞异常增生并释放入血,以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为多见;

③髓外造血:

骨髓纤维化时,脾、肝、淋巴结等组织恢复胚胎时期的造血功能,这些组织因缺乏对血细胞释放的调控能力,幼稚血细胞大量进入外周血。

各发育阶段的幼红细胞都可见到,并可见到幼稚粒细胞及巨核细胞;

④其他:

如骨髓转移癌、严重缺氧等。

33.急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外周血中不会出现

A.幼稚红细胞

B.网织红细胞减少

C.MCHC正常

D.MCV正常

E.MCH正常

34.关于RDW,错误的描述是

A.应用MCH/RDW进行贫血形态学分类,可以替代一切贫血分类法

B.RDW可用于缺铁性贫血的筛选诊断

C.RDW正常,缺铁性贫血的可能性很小

D.可用于缺铁性贫血与轻型地中海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E.典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RDW正常

35.符合大细胞性贫血的是

A.恶性贫血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疾病

E.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36.有关网织红细胞计数临床意义,错误的叙述是

A.反映了骨髓的造红细胞功能

B.可作为贫血治疗的疗效观察指标

C.贫血治疗有效后,网织红细胞一直升高

D.网织红细胞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E.可作为贫血病情观察的指标

37.叶酸及维生素B

缺乏所致贫血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E.急性溶血

38.影响血沉测定的因素不包括

A.温度

B.血沉管内径

C.血沉管垂直竖立与否

D.血沉管是否干净

E.枸橼酸钠抗凝剂

39.确定有无贫血的最佳指标为

A.MCV、MCH、MCHC

B.RBC、Hb

C.网织红细胞计数

D.RDW

E.血沉

40.Hayem稀释液中,硫酸钠的主要作用是

A.调节渗透压

B.提高比重,防止细胞粘连

C.防腐

D.抗凝

E.防止血小板聚集

41.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红细胞染色较浅,中央淡染区扩大,这种情况称为

A.正常染色

B.Hb含量低,着色浅

C.Hb含量高,着色深

D.Hb含量高,着色不均

E.Hb含量低,着色不均

42.关于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错误的叙述是

A.正常人的参考范围是320~360g/L

B.巨幼细胞性贫血时升高

C.正常细胞性贫血时正常

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时降低

E.单纯小红细胞性贫血时正常

43.外周血涂片中靶形红细胞增多常见于

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疾病

C.恶性贫血

E.HbS病

44.关于网织红细胞计数,正确的描述有

A.高倍镜下计数100个红细胞所占的百分数

B.试管法染色,血液与染液比例以1:

2为宜

C.玻片法染色时间为5~10min

D.试管法染色时间为15~20min

E.国内多用新亚甲蓝染液染色

45.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降低见于

E.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以后,造血恢复时

46.患者MCV、MCH、MCHC均小于正常,最可能是

A.慢性肝病性贫血

C.慢性失血性贫血

D.急性失血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47.红细胞结构异常不包括

A.染色质小体

B.卡波环

C.嗜多色性红细胞

D.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E.寄生虫

48.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Hb主要为

A.还原Hb

B.高铁Hb

C.硫化Hb

D.碳氧Hb

E.氧合Hb

49.骨髓被异常细胞或组织浸润所致贫血是

A.多发性骨髓瘤

C.巨幼细胞性贫血

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E.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50.外周血中有核红细胞增加最明显的疾病是

B.急性溶血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尿毒症

51.引起红细胞绝对性增多的因素不包括

A.慢性肺心病

B.法洛四联症

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D.新生儿

E.大面积烧伤

52.下列哪项不是使ESR增高的物质

A.纤维蛋白原

B.球蛋白

C.胆固醇

D.三酰甘油

E.糖蛋白

53.造血干细胞和造血微环境的损害所致的贫血是

D.溶血性贫血

E.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54.成熟红细胞的形态异常与疾病的关系中,错误的叙述是

A.嗜碱性点彩红细胞提示铅中毒

B.棘形红细胞提示β-脂蛋白缺乏症

C.裂红细胞提示DIC

D.靶形红细胞提示HbS增高

E.镰形红细胞提示HbS增高

55.血细胞比容降低见于

A.大面积烧伤

C.严重腹泻

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E.慢性心肺疾患

56.属于小细胞均一性贫血的是

A.缺铁性贫血

B.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疾病

C.再生障碍性贫血

E.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57.外周血片中不会出现幼稚红细胞的疾病是

C.类白血病反应

D.红白血病

E.白血病

58.采用Miller窥盘计数网织红细胞时,如计数10个视野小方格中的红细胞总数为120个,同时计数到大方格中的网织红细胞总数为16个,则网织红细胞百分率应报告为

A.1.2%

B.0.148%

C.1.48%

D.0.83%

E.0.16%

CRet%=(大方格内Ret/小方格内RBC*9)*100%

59.红细胞酶缺陷所致的贫血是

A.幼细胞性贫血

B.Hb病

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E.缺铁性贫血

60.血浆中作用最强的促红细胞缗钱状聚集的物质是

A.清蛋白

B.纤维蛋白原

C.γ-球蛋白

D.β-球蛋白

E.胆固醇

61.微量高速离心法测血细胞比容的优点不包括

A.标本用量少

B.简便

C.快速

D.准确

E.红细胞间无残余血浆

62.下列关联组合中,错误的叙述是

A.巨幼红细胞增多见于恶性贫血

B.网织红细胞增多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C.有核红细胞增多见于溶血性贫血

D.红细胞易形成缗钱状排列见于高胆固醇血症

E.正常红细胞性贫血见于急性失血

63.关于染色质小体,错误的说法是

A.可能是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异常染色质

B.可与卡波环同时存在

C.可能是核碎裂或核溶解后所剩的残余部分

D.可出现在成熟或幼稚红细胞胞质中

E.一至数个不等

64.对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用维生素B

治疗有效后,外周血中最先观察到的是

A.RBC升高

B.Hb升高

C.网织红细胞升高

D.血小板升高

E.杆状核粒细胞升高

65.下列有关血红蛋白结构的概念哪项是错误的

A.血红蛋白是珠蛋白和亚铁血红蛋白组合的蛋白质

B.每个血红蛋白分子含4个亚铁血红蛋白

C.亚铁血红蛋白由原卟啉和一个Fe

组成

D.每一个亚铁血红蛋白包裹一个珠蛋白

E.珠蛋白的肽链分为α、β两类

66.不属于周围血红细胞异常结构的是

B.Dohle体

C.卡波环

E.嗜多色性红细胞

67.用烟焦油蓝乙醇溶液作染液计数网织细胞时,哪一步是错误的

A.取血液和染液各一滴,混匀后推片

B.染色时间5~10min

C.在室温低时,染色时间还应适当延长

D.在油镜下计数1000个红细胞中的网织细胞数

E.为了便于计数,可用Miller窥盘

68.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见于

A.良性肿瘤

B.系统性红斑狼疮

D.结核病静止期

E.心绞痛

69.网织红细胞的网织结构成分是

A.脱氧核糖核酸

B.核糖核酸

C.溶酶体

D.糖原

E.线粒体

70.对于网织红细胞计数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油镜下计数100个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所占的百分数

B.显微镜计数法中,试管法优于玻片法

C.使用Miller窥盘辅助显微镜计数可提高精密度

D.WHO推荐的染料是新亚甲蓝染液

E.网织红细胞绝对值计数比百分率的临床应用价值更大

71.作网织红细胞计数,下列哪项注意事项是错误的

A.网织红细胞体积较大,常在血膜尾部和两侧较多

B.复染对网织红细胞计数影响不大,因此可用瑞氏染液进行复染

C.油镜下计数1000个红细胞中见到网织红细胞数用百分数报告

D.可用绝对值来报告网织红细胞数即网织红细胞个/升

E.用乙醇染液时,应待乙醇挥发干后,才能加血液,否则血液易凝固

72.下列测定项目的法定单位,哪一组是正确的

A.MCH:

pg;

MCHC:

fl;

MCV:

ml

B.MCH:

g/L;

C.MCH:

mg;

fl

D.MCH:

E.MCH:

g/dl;

73.诊断重度贫血的标准是血红蛋白含量

A.Hb<

90g/L

B.Hb<

70g/L

C.Hb<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