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加固与修复工程结构加固监理实施细则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5638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9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屋加固与修复工程结构加固监理实施细则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房屋加固与修复工程结构加固监理实施细则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房屋加固与修复工程结构加固监理实施细则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房屋加固与修复工程结构加固监理实施细则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房屋加固与修复工程结构加固监理实施细则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房屋加固与修复工程结构加固监理实施细则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房屋加固与修复工程结构加固监理实施细则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房屋加固与修复工程结构加固监理实施细则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房屋加固与修复工程结构加固监理实施细则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房屋加固与修复工程结构加固监理实施细则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房屋加固与修复工程结构加固监理实施细则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房屋加固与修复工程结构加固监理实施细则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房屋加固与修复工程结构加固监理实施细则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房屋加固与修复工程结构加固监理实施细则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房屋加固与修复工程结构加固监理实施细则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房屋加固与修复工程结构加固监理实施细则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房屋加固与修复工程结构加固监理实施细则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房屋加固与修复工程结构加固监理实施细则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房屋加固与修复工程结构加固监理实施细则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房屋加固与修复工程结构加固监理实施细则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房屋加固与修复工程结构加固监理实施细则Word下载.docx

《房屋加固与修复工程结构加固监理实施细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屋加固与修复工程结构加固监理实施细则Word下载.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房屋加固与修复工程结构加固监理实施细则Word下载.docx

质量安全监督单位: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

二、专业工程特点

1、本工程属加固与修复工程。

现场条形基础加宽施工时,应按长度1.5~2.0m划分成单独区段,分批、分段,间隔进行施工。

结构加固后的使用年限按后续30年考虑。

确保工程安全进行将是本工程的监督重点之一。

2、现场采用自拌混凝土,±

0.000标高以下采用掺5%防水剂的细石混凝土。

混凝土质量控制将是监理工作的重点之一。

3、本合同施工工期较紧,全部完工工期为100天(日历天,下同),开工日期XXX年X月XXX日至XX年XX月XX日,其中外部工程在XX年XX月XX日前完成并拆除脚手架和道路修复。

XX日历天内完工并通过验收”,确保工程按合同工期完工将是本工程的监督重点之一。

三、监理工作依据

1、本工程监理规划。

2、与XXX加固与修复工程相关的国家、X省、X市的法律、法规、条例、标准、文件等。

3、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签订的监理合同;

4、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

5、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施工设计图纸;

设计变更、工程变更、设计图纸会审纪要等工程技术文件。

6、工程相关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2001

⑵《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⑶《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⑷《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2

(5)《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2010

7、浙江省、杭州市现行的预算定额及有关规定。

四、监理工作流程

1、施工准备质量控制流程

不同意,提出审查意见

承包单位修改

审核签认

不确认,要求承包单位重

新组织

确认

不同意,承包单位更换分

包单位

同意签认

不符合要求,承包单位重

新放线

符合要求签认

不具备开工条件,继续

施工准备工作

具备开工条件签发

2、分部分项工程签认基本程序

 

3、进度控制流程

4、工程计量流程

5、隐蔽工程验收程序

Y

N

6、设计变更基本程序框图

不同意

五、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一)、拆除工程

1.0拆除工程一般规定

1.0.1项目经理必须对拆除工程的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

项目经理部应按有关规定设专职安全员,检查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1.0.2施工单位应全面了解拆除工程的图纸和资料,进行现场勘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0.3拆除工程施工区域应设置硬质封闭围挡及醒目警示标志,围挡高度不应低于1.8m,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区。

当临街的被拆除建筑与交通道路的安全跨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隔离措施。

  1.0.4拆除工程必须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0.5施工单位应从事拆除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1.0.6拆除施工严禁立体交叉作业。

 1.0.7作业人员使用手持机具时,严禁超负荷或带故障运转。

  1.0.8楼层内的施工垃圾,应采用封闭的垃圾道或垃圾袋运下,不得向下抛掷。

  1.0.9根据拆除工程施工现场作业环境,应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

施工现场应设置消防车通道,保证充足的消防水源,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

  1.1.2在拆除工程作业中,发现不明物体,应停止施工,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保护现场,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2.0人工拆除

  2.0.1进行人工拆除作业时,楼板上严禁人员聚集或堆放材料,作业人员应站在稳定的结构或脚手架上操作,被拆除的构件应有安全的放置场所。

 2.0.2人工拆除施工应从上至下、逐层拆除分段进行,不得垂直交叉作业。

作业面的孔洞应封闭。

  2.0.3人工拆除建筑墙体时,严禁采用掏掘或推倒的方法。

  2.0.4拆除建筑的栏杆、楼梯、楼板等构件,应与建筑结构整体拆除进度相配合,不得先行拆除。

建筑的承重梁、柱,应在其所承载的全部构件拆除后,再进行拆除。

  2.0.5拆除梁或悬挑构件时,应采取有效的下落控制措施,方可切断两端的支撑。

  2.0.6拆除柱子时,应沿柱子底部剔凿出钢筋,使用手动倒链定向牵引,再采用气焊切割柱子三面钢筋,保留牵引方向正面的钢筋。

  2.0.7拆除管道及容器时,必须在查清残留物的性质,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安全后,方可进行拆除施工。

3.0机械拆除

  3.0.1当采用机械拆除建筑时,应从上至下,逐层分段进行;

应先拆除非承重结构,再拆除承重结构。

拆除框架结构建筑,必须按楼板、次梁、主梁、柱子的顺序进行施工。

对只进行部分拆除的建筑,必须先将保留部分加固,再进行分离拆除。

  3.0.2施工中必须由专人负责监测被拆除建筑的结构状态,做好记录。

当发现有不稳定状态的趋势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

  3.0.3拆除施工时,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选定的机械设备及吊装方案进行施工,严禁超载作业或任意扩大使用范围。

供机械设备使用的场地必须保证足够的承载力。

作业中机械不得同时回转、行走。

  3.0.4进行高处拆除作业时,以较大尺寸的构件或沉重的材料,必须采用起重机具及时吊下。

拆卸下来的各种材料应及时清理,分类堆放在指定场所,严禁向下抛掷。

  3.0.5采用双机抬吊作业时,每台起重机载荷不得超过允许载荷的80%,且应对第一吊进行试吊作业,施工中必须保持两台起重机同步作业。

  3.0.6拆除吊装作业的起重机司机,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信号指挥人员必须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5082的规定作业。

  3.0.7拆除钢屋架时,必须采用绳索将其拴牢,待起重机吊稳后,方可进行气焊切割作业。

吊运过程中,应采用辅助措施使被吊物处于稳定状态。

  3.0.8拆除桥梁时应先拆除桥面的附属设施及挂件、护栏等。

4安全技术管理

  4.0.1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严禁进行拆除作业。

 4.0.2当日拆除施工结束后,所有机械设备应远离被拆除建筑。

施工期间的临时设施,应与被拆除建筑保持安全距离。

 4.0.4拆除工程施工前,必须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

  4.0.5拆除工程施工必须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拆除工程施工合同及安全管理协议书;

  2拆除工程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3安全技术交底;

  4脚手架及安全防护设施检查验收记录;

  5劳务用工合同及安全管理协议书;

  6机械租赁合同及安全管理协议书。

5文明施工管理

  5.0.1清运渣土的车辆应封闭或覆盖,出入现场时应有专人指挥。

清运渣土的作业时间应遵守工程所在地的有关规定。

  5.0.2对地下的各类管线,施工单位应在地面上设置明显标识。

对水、电、气的检查井、污水井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5.0.3拆除工程施工时,应有防止扬尘和降低噪声的措施。

  5.0.4拆除工程完工后,应及时将渣土清运出场。

  5.0.5施工现场应建立健全动火管理制度。

施工作业动火时,必须履行动火审批手续,领取动火证后,方可在指定时间、地点作业。

作业时应配备专人监护,作业后必须确认无火源危险后方可离开作业地点。

  5.0.6拆除建筑时,当遇有易燃、可燃物及保温材料时,严禁明火作业。

(二)、模板分项工程(需判定有无高大模板)

2.1一般规定

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

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2.2模板安装

(1)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2)检验方法:

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

观察。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

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4)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5)检查数量:

(6)检验方法:

m的现浇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

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

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插筋

中心线位置

5

外露长度

±

10,0

预埋螺栓

2

预留洞

10

尺寸

注:

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

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

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钢尺检查。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钢尺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截面内部尺寸

基础

柱、墙、梁

4,–5

层高垂直度

不大于5m

6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大于5m

8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表面平整度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2.3模板拆除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2

≥50

>

2,≤8

≥75

≥100

梁、拱、壳

≤8

悬臂构件

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三)、钢筋工程:

3.0钢材主控项目

3.0.1结构加固用的钢筋,其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进场时,应分别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园钢筋》GB13013、《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T522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等的规定,见证取样作力学性能复验,其质量除必须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强度检验实测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

2对受力钢筋,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采用再生钢筋和钢号不明的钢筋。

检查数量:

按进场的批次并符合本规范附录D的规定。

检验方法:

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3.0.2结构加固用的型钢、钢板及其连接用的紧固件,其品种、规格和性能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700、《低合金高强度钢》GB1591、《紧固件机械性能》GB/T3098以及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严禁使用再生钢材以及来源不明的钢材和紧固件。

型钢、钢板和连接用的紧固件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等的规定见证取样作安全性能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和合同规定标准的要求。

按进场的批次,逐批检查,且每批抽取一组试样进行复验。

组内试件数量按所执行试验方法标准确定。

检查产品合格证、中文标志、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3.0.3预应力加固专用的钢材进场时,应根据其品种分别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522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铰线》GB/T5224和《碳素结构钢》GB700、《低合金强度钢》GB1591等的规定,见证取样作力学性能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按进场批次,逐批检查,且每批抽取一组试样进行复验。

组内试件数量按所执行的试验方法标准确定。

3.1原材料

3.1.1结构加固用的钢筋,其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3.1.2结构加固用的型钢、钢板及其连接用的紧固件,其品种、规格和性能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700、《低合金高强度钢》GB1591、《紧固件机械性能》GB/T3098以及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3.1.3预应力加固专用的钢材进场时,应根据其品种分别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522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铰线》GB/T5224和《碳素结构钢》GB700、《低合金强度钢》GB1591等的规定,见证取样作力学性能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3.1.4检查进场钢筋的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

3.1.5按见证取样送检计划和钢筋进场批次见证取样做进场复验,检查进场复验报告,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全数观察检查钢筋外观质量,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3.1.6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着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并检查其化学成分等专项检验报告。

一般项目

3.1.7加固用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以及颗粒状或片状老锈,也不得将弯折钢筋敲直后作受力筋使用。

3.1.8型钢、钢板以及连接用的紧固件,其外观质量及尺寸偏差,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进行检查和合格评定。

其检查数量及检验方法也应符合该规范的要求。

3.1.9预应力筋和预应力撑杆,以及其锚固件、锚夹具等零部件,其外观质量及尺寸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

3.2钢筋加工

(1)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

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2)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

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作不大于90°

弯钩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3.2.2用钢尺检查箍筋末端弯钩制作情况,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小于3件;

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2)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应为135°

(3)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箍筋内净尺寸

3.3钢筋连接

全数检查

观察

按有关规程确定。

检查产品合格证、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观察、钢尺检查。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1)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a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b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c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

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2)检查数量:

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小于3件;

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小于3间;

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3)检验方法:

mm。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l(ll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及接头面积百分率图

图中所示搭接接头同一连接区段内的搭接接钢筋为两根,当各钢筋直径相同时,接头面积百分率为50%。

(1)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a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

b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c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

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GB50204-2002附录B的规定。

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小于3面。

(1)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

a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

b受拉搭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

c受压搭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d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

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3.4钢筋安装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绑扎钢筋网

长、宽

网眼尺寸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绑扎钢筋骨架

宽、高

受力钢筋

间距

钢尺量两端、中间取一点,取最大值

排距

保护层厚度

柱、梁

板、墙、壳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钢筋弯起点位置

预埋件

水平高差

+3,0

钢尺和塞尺检查

1、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2、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表中数值1.5倍的尺寸偏差。

(四)、混凝土分项工程

4.1混凝土原材料:

主控项目

4.1.1结构加固工程用的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见证取样复验。

其品种和强度等级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及设计的规定;

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和《快硬硅酸盐水泥》G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