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Word格式.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366044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Word格式.docx

《初中语文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语文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Word格式.docx

因此,“正确把握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是进行“读写结合”教学的首要条件,也是本课题要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

  2、“挖掘读写结合点”的研究读写对应原则要求读写要有相应的结合点。

所谓读写结合点就是读与写在知识与能力上的契合点。

不管是哪个版本的语文教材,所选的文本无论在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还是在写作手法运用等方面都是学生模仿习作的范例。

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教会学生挖掘文本中的“写”的因素进行多方位的迁移、拓展。

这样,文本中的好段、佳句、词组都是学生写作的素材。

因此,如何挖掘“读写结合点”是本课题要研究的关健问题。

  3、“形成有效的读写结合策略”的研究关于“读写结合”的方法与模式研究已经不少,但并不是每一种都适合自己的学生。

因此,教师要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形成一种“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提升学生读写结合能力。

这是本课题要研究的中心问题。

  4、“提高教师使用教材能力”的研究要在阅读教学中寓写于读,就要求教师能挖掘出语文教材中的隐性功能,将教材“一课两用”。

因此,如何使课题组教师“形成独立分析教材、处理教材、寻找教材中读写迁移点、拓展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是一个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我校是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全寄宿制的学校。

本地学生大部分是城市化过程中“被居民”的农民子弟;

而外地生的父母大多是无暇顾及小孩的教育而选择将孩子送进我校,家庭文化的氛围较差,家长缺乏对孩子智力投资的意识,没有太多的课外读物,没有良好的文化信息来源,导致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知识面窄,阅读能力差,写作水平低。

大部分的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痛,因缺素材、缺方法导致没兴趣、没信心。

教师虽煞费苦心地指导作文、批改作文,但收效甚微。

因此,如何解决学生作文“无米之炊”和“有米难炊”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成为我们迫切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另外,如何提高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也是困扰我们的问题。

  三、拟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主要采取以下步骤与措施:

准备阶段:

20xx年6月—20xx年9月

  1、成立课题组,确定研究对象1)课题组成员由我校三名长期在教学第一线、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组成。

包括:

课题主持人:

课题成员:

  2)研究对象包括三位老师所教班的学生及人教版七、八年级的语文教材。

  2、分析我校语文教学的基本情况,收集国内外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尤其是读写结合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论,分析归纳“阅读”与“写作”关系,为下阶段的实操打下理论基础。

  3、初步制定研究方案。

  此阶段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

  实施阶段:

  10月—9月

  1、开题。

  2、调查研究:

设计相关调查表格,针对实验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并进行分析。

  3、开展实验:

实验老师根据结合调查研究得出的结果,以所

  教文本为凭借设计并实施各单元课文的读写结合训练方案,使每一节阅读课都成为说话、写话、习作训练课。

在实践中,形成一个操作性强的读写结合策略。

这样,在解决学生习作文“无米之炊”与“有米难炊”难题的同时,又在写作构思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使用教材的水平。

  读写结合策略初步构建如下:

解读目标,明确单元读写训练重点——精读课文,挖掘文本读写结合点——指导方法,掌握读写结合技巧——迁移拓展,运用读写结合方法——小结回馈,提升读写结合能力。

  以人教版七上第三单元为例,说说我们是怎样实践读写结合策略:

  第一步,我们先明确这个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是“景物描写”;

  第二步,我们精读这个单元的4篇文本,各自挖掘出与单元训练重点相关的读写结合点:

如《春》一文中,在教春花图与春雨图时分别训练学生写景技巧中的虚实结合法、多感官描写法;

  《济南的冬天》一文中,教“薄雪覆盖下的山”时训练学生写景技巧中的移步换景法;

  《夏感》一文中,教“夏天的色彩”一段时训练学生写景技巧中的绘色法;

  《秋天》一文中,训练学生写景技巧中的动静结合法;

在总结4篇文本时训练学生写景技巧中的情景交融法。

注意,有些课文写结合点比较多,如果我们都跟学生练习的话,就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所以我们还要精选出最适合的结合点。

  第三步,授之以渔,教会学生掌握相关的写作技巧。

  第四步,通过对学生进行“由此及彼”的模仿训练和“举一反三”的拓展训练,从句子、片断过渡到长文训练,让学生从读到写,迁移拓展。

  第五步,对学生习作及时的回馈,在反复训练中提升其读写结合能力。

  4、实验分析:

分析实验作文的内容,分析实验过程所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及时收集过程性材料,及时总结实验工作经验,及时矫正实验行为。

  本阶段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观察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总结阶段:

20x年10月—20xx年12月

  1、整理实验过程性资料,归纳总结成功作法和经验,撰写课题实验报告。

  2、收集整理实验当中所产生的课题研究论文、教学设计、案例、课堂实录等,形成相应的文集和光盘,在全校推广研究成果。

  本阶段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

  四、预期成果形式

  1、实验研究报告;

  2、课题研究论文若干篇;

3、课题相关教学设计、案例、实录、片断等;

  4、学生相关习作若干篇;

  5、形成适合学校学情的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

  五、参考文献

  《丁有宽与读写结合法》丁有宽国际文化出版社2021年8月

  《中国语文读写结合研究》汪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

  《教育科学研究》裴娣娜李春山孙鹏科学出版社1997年9月《朗读手册》吉姆.崔利斯天津教育出版社2021年8月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年

  《阅读学新论》曾祥芹语文出版社2021年

  《当代美国教育》中国文献出版社2021年

  《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董菊初语文出版社1995年9月

  《中文广泛阅读》香港教育署1997年第1期《大语文教学法》姚竹青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4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