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给水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6094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1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动给水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电动给水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电动给水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电动给水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电动给水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电动给水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电动给水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电动给水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电动给水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电动给水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电动给水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电动给水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电动给水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电动给水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电动给水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电动给水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电动给水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电动给水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电动给水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电动给水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动给水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Word文档格式.docx

《电动给水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给水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Word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动给水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Word文档格式.docx

项目生产经理

重要工序过程监控表

序号

重要工序名称

执行情况

质检工程师签名

1

混凝土浇筑

2

养护与降温

3

作业指导书(技术措施)修改意见征集表

建议人

修改建议:

回收签名(日期):

目录

1工程概况及施工范围1

2编制依据和引用标准1

3施工准备工作1

4作业程序和施工方法2

5施工质量控制2

6作业安全要求及环境条件3

8.1安全管理措施5

8.2环境管理措施6

8.3文明施工措施6

表8-1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计划表(RCP)7

表8-2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一览表9

7成本控制要点14

8应急预案16

9附图…………………………………………………..………..…………………………………………..17

10附录:

施工规范强制性条文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特点

660MW机组)工程电动给水泵设备基础为钢筋混凝土基础,设备基础厚度达到2.35m,长宽10276×

3000m,整个基础C25混凝土量约有72.5m3,需一次性连续浇灌,属于大体积砼。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特点采取有效的内降外保的措施,注意养护,预防裂缝产生。

1.2施工工期

合理工期1天(不考虑受外界不可抗拒因素影响)

二、编制依据

《电动给水泵基础部分结构》施工图纸(F5251S-T030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

土建工程(DL/T5210.1-2005)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

火力发电厂)(DL5009.1-2002)

《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国电湖南宝庆电厂(2×

660MW机组)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

《电力建设施工规范强制性条文》

三、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完成施工图纸会审,经设计交底后,编写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并报监理审批。

3.1.2完成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程序,施工工艺,质量标准,施工危险因素和环境因素辩识及控制措施等方面内容的交底工作。

3.1.3材料选择

 

(1)水泥:

考虑普通水泥水化热较高,特别是应用到大体积混凝土中,大量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在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与混凝土表面产生较大的温度差,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

当表面拉应力超过早期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因此确定采用水化热比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通过掺加合适的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2)粗骨料:

采用碎石,粒径5~31.5mm,含泥量不大于1%.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抗压强度较高,同时可以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从而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

 (3)细骨料:

采用中砂,平均粒径大于0.5mm,含泥量不大于5%.选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采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10%左右,同时相应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并可减少混凝土收缩。

 (4)粉煤灰:

由于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为泵送,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便于泵送,考虑掺加适量的粉煤灰。

按照规范要求,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大体积粉煤灰混凝土时,其粉煤灰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为12%.粉煤灰对水化热、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有利,但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早期极限抗拉值均有所降低,对混凝土抗渗抗裂不利,因此粉煤灰的掺量控制在20%以内,采用外掺法,即不减少配合比中的水泥用量。

按配合比要求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所掺加粉煤灰量。

 砼施工前应清理模板内杂物、砼交接面的杂质、松散砼等,用水充分湿润。

检查原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是否符合设计配比的要求,数量是否满足本次施工。

检查各种机械设备是否运转正常。

3.2混凝土配合比

(1)混凝土采用由本公司搅拌站供应的混凝土,因此要求混凝土搅拌站根据现场提出的技术要求,提前做好混凝土试配。

(2)混凝土配合比应提高试配确定。

按照国家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及《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中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设计。

(3)粉煤灰采用内掺法时扣除同体积的水泥用量。

另外应考虑到水泥的供应情况,以满足施工的要求。

3.3现场准备工作

(1)基础钢筋和预留孔洞应尽快施工完毕,并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2)将基础上表面标高抄测在柱、墙钢筋上,并作明显标记,供浇筑混凝土时找平用。

(3)浇筑混凝土时预埋的测温管及保温随需的塑料薄膜、麻袋等应提前准备好。

(4)项目经理部应与建设单位联系好施工用电,以保证混凝土振捣及施工照明用。

(5)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后勤人员、保卫人员等昼夜排班,坚守岗位,各负其责,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灌的顺利进行。

3.4冷却管安装与混凝土测温

(1)通过冷却管来控制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内表温差、降温速率是目前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的主要措施。

基础冷却管布置单层两排,水管水平间距1米左右,最外层水管距离混凝土边缘距离为500mm,如图1所示;

每层水管的进、出水口相互错开。

冷却管采用直径33mm,壁厚3.5mm的钢管,冷却水为厂供自来水。

出口热水用于养护用水。

(见附图二)

(2)为了进一步摸清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高低,不同深度温度场变化以及施工阶段早期温差发展规律,以便进一步制定养护措施,在混凝土不同部位及深度埋设了测温管,在混凝土浇筑后立即进行温度变化测定。

在基础内部埋设了测温温度计,预埋6个φ48钢管测温孔,下端用钢板封闭。

为防止进浆,测温孔管在浇筑前固定在基础钢筋上口超过混凝土顶面20cm处,管口用木楔塞住。

(见附图一)

(3)测温方法如下:

①.第1~3d,每2h测温一次。

②.第4~10d,每4h测温一次。

除测量孔内温度外,还同时测量记录混凝土表面温度和大气温度,以掌握温差情况。

砼浇注后在养护期间派专人测温,对测温人员要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

测温人员要认真负责,按时按孔测温,不得遗漏或弄虚作假。

测温记录要填写清楚、整洁,换班时要进行交底。

当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10℃时,并经技术部门同意后方可停止测温。

当混凝土内外温差大于25℃时,作好记录,并立即报告技术部门进行处理。

3.5施工人员配置

工种

数量

工作内容

备注

施工现场的全面管理

施工管理

试验员

砼试块留置、测温

4

钢筋工

看护钢筋

5

木工

看护模板

6

混凝土工

8

泵管敷设,砼振捣、养护

7

水电工

维护水电正常

泥工

砼表面收浆

9

修理工

维护机具设备

10

搅拌机操作工

搅拌机操作

11

装载机操作工

装载机操作

12

输送泵操作工

输送泵操作

砼运输车驾驶员

砼运输车驾驶

3.6机械设备配置

机具名称

型号

功率(KW/台)

备注

汽车式输送泵

THB125-37

125

拖式输送泵

HBT80

90

插入式振动器

ZN70

两台备用

水泵

DN100

装载机

ZL50

搅拌楼

HZS75

170

湖南火电

HZS100

220

一品(备用)

砼运输车

CR8.0

120

一台备用

照明灯具

四、作业程序和施工方法

4.1施工顺序

基础支模→绑扎钢筋→埋设测温管和冷却循环降温管→一次性浇混凝土。

4.2施工方法

4.2.1大体积砼施工

(1)混凝土采用集中搅拌混凝土,用混凝土运输车运到现场,采用混凝土输送泵送筑。

另准备两外溜槽供

基础中部下料。

(2)混凝土浇筑时应采用“分区定点、一个坡度、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浇筑工艺。

泵车布料杆的长度,划定浇筑区域,每台泵负责本区域混凝土浇筑。

浇筑时先在一个部位进行,直至达到设计标高,混凝土形成扇形向前流动,然后在其坡面上连续浇筑,循序推进。

这种浇筑方法能较好的适应泵送工艺,便每车混凝土都浇筑在前一车混凝土形成的坡面上,确保每层混凝土之间的浇筑间歇时间不超过规定的时间。

同时可解决频繁移动泵管的问题,也便于浇筑完的部位进行覆盖和保温。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得超过4h,如遇特殊情况,混凝土在2h仍不能连续浇筑时,需采取应急措施。

即在己浇筑的混凝土表面上插12短插筋,长度1米,间距50mm,呈梅花形布置。

同时将混凝土表面用塑料薄膜加麻袋覆盖保温。

(3)混凝土浇筑时在每台泵车的出灰口处配置1~2台振捣器,因为混凝土的坍落度比较大,在基础内可斜向流淌1米远左右,2台振捣器主要负责下部斜坡流淌处振捣密实,另外1~2台振捣器主要负责顶部混凝土振捣。

(4)由于混凝土坍落度比较大,会在表面钢筋下部产生水分,或在表层钢筋上部的混凝土产生细小裂缝。

为了防止出现这种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前和混凝土预沉后采取二次抹面压实措施。

(5)现场按每浇筑100立方(或一个台班)制作2组试块,1组压28d强度归技术档案资料用;

l组作为同条件强度试验备用。

4.2.2养护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主要为了保证混凝土有一定温度和湿度,主要通过浇水和覆盖相结合的方法,混凝土终凝后在其上浇水养护,在基础表面及模板侧面覆盖保温层,覆盖塑料布保水保湿,防止风干。

在基础砼中预埋测温管,养护期间定人定时进行测定混凝土温度,根据测温结果,调节保温层厚度,以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25℃,确保混凝土结构不出现温度裂缝。

4.2.3大体积砼裂缝控制

4.2.3.1大体积砼裂缝控制计算

对于大体积砼,因其自身具有保温性能,内部散热比表面散热要缓慢得多。

因此将砼内部与其表面的温差如果能控制在25℃以内,则砼不致产生表面裂缝。

(1)砼最大绝热温升

砼内部实际最高温升与砼的绝热温升有关。

砼的绝热温升按下式计算:

Th=(mc+k×

F)Q/c·

ρ

mc—混凝土中水泥(包括膨胀剂)用量(kg/m3)

F—混凝土中活性掺合料用量(kg/m3)

K—掺合料折减系数。

粉煤灰取0.25~0.30

Q—水泥28d水化热(kJ/Kg)

C—混凝土比热,取0.97[kJ/(kg·

k)]

ρ—混凝土密度,取2400(㎏/m3)

取mc=350,K=0.25,F=54,采用42.5级矿渣水泥,Q=364

则Th=(350+0.25×

54)×

364/0.97·

2400=54.7

(2)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

T1(t)=Tj+Th·

§

(t)

T1(t)—t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

Tj—混凝土浇筑温度

(t)—t龄期降温系数

取Tj=20,§

(t)=0.57(3天龄期)

T1(t)=20+54.7×

0.57=51.1℃

4.2.3.2大体积砼施裂缝控制措施

因基础施工期间在元月中旬,昼夜气差较大,砼内外温差大于25℃,需要采取降温措施。

为控制结构温度应力引起混凝土开裂,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特采取以下施工措施:

(1)降低水泥水化热和变形

a)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混凝土。

b)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

根据试验每增减10kg水泥,其水化热将使混凝土的温度相应升降1℃。

c)粗骨料采用连续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0%,粗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比≤3.0。

细骨料采用中砂。

d)掺加粉煤灰等掺合料和掺加相应的减水剂、缓凝剂,改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以达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的目的。

e)在基础内部预埋冷却水管,通入循环冷却水,强制降低混凝土内水化温度。

f)在拌合混凝土时,还可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或膨胀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2)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

a)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做好混凝土的保湿养护,缓缓降温,充分发挥徐变特-性,低温度应力,由于晚间温度较低,施工中采取草包加塑料薄膜覆盖的保温措施,以防内外温差过大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

b)采取长时间的养护,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

c)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与管理,随时控制混凝土内的温度变化,使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基面温差和基底面温差控制在20℃以内,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使混凝土的温度梯度和湿度不至过大,以有效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

混凝土浇灌前埋设测温管,砼浇注后在养护期间派专人测温,前3d每2h测温一次,第4d以后每4h测温一次,当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10℃时停止测温。

当混凝土内外温差大于25℃时,作好记录。

增加覆盖厚度防止测混凝土因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缝。

(详见附表一)

(3)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

a)选择良好级配的粗骨料,严格控制其含泥量,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抗拉强度,减小收缩变形,保证施工质量。

b)采取二次投料法,二次振捣法,浇筑后及时排除表面积水,加强早期养护,提高混凝土早期或相应龄期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

c)在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内设置必要的温度配筋,在截面突变和转折处增加斜向构造配筋,以改善应力集中,防止裂缝的出现,该点设计中已考虑增加了构造钢筋。

五、施工过程中控制点的设置及质量通病预防

5.11质量通病及预防

项次

质量事故预想

预防措施

混凝土

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漏筋、孔洞、缝隙、缺棱掉角

1)提高混凝土的生产质量,配比计量准确,搅拌均匀2)模板拼缝严密,缝隙加海绵条,模板底采用水泥砂浆勾缝3)振捣密实4)浇筑前,将杂物清除干净,按规范进行施工缝处理,保持接触面良好5)保护好钢筋保护层垫块6)充分养护,强度达到要求后再拆模。

混凝土外形变形,尺寸不准,色泽不一致

1)模板安装牢固,尺寸准确,强度和刚度不足要加固2)混凝土浇筑控制好下料方式和速度3)砼配合比进行优化,混凝土搅拌时严格计量及校验,并保证砼连续施工。

混凝土强度不够

1)控制原材料尤其是水泥、混凝土外加剂的进货质量合格;

砂石料严格控制含泥量及石粉含量,同一结构层的砼选用相同粒径的砂石料,严格控制水灰比及坍落度;

2)提高混凝土的生产质量,配比计量准确,搅拌均匀;

3)振捣密实,混凝土离析时及时采取措施;

4)养护措施得当,养护到位。

混凝土裂缝

1)养护措施得当,养护到位;

2)减少温度裂缝

六、作业的安全要求和环境条件

6.1作业的安全危害因素辨识和控制

施工危险因素控制对策表

项目名称:

危险点因素描述

拟采用的风险

控制技术措施

实施负责人

施工指挥

李荣禄

1.1

指派未经培训人员从事特殊工种人员作业

严禁,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作业前加强教育和安全交底

刘强安

1.2

安全防护设施缺乏条件下,强行施工

无安全设施,严禁施工,如发现,对有关责任人进行重罚

施工人员操作

2.1

未经培训进行特殊工种作业

坚持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2.2

不懂操作规程或不具备安全操作技术

培训教育

施工用电及供电

3.1

直埋电缆未设标志

必须设置标志

3.2

电缆直接绑在脚手架,钢筋等金属结构上

加强监督检查,发现后立即整改

3.3

配电箱不合格

严禁使用

3.4

外壳接地不可靠

定期派电工进行检查,发现后立即整改

3.5

漏电保护器失效

3.6

照明线路随意敷设

电工必须对照明线路进行规划

3.7

照明线路直接绑在金属构架上

严禁

3.8

照明电线接触湿地面

3.9

漏电保护器失灵

3.10

开关、插座、插头破损

3.11

电缆线破损

砼振捣

4.1

振捣手振捣时不戴橡胶手套、穿绝缘鞋

作业时前交底,作业时进行检查

4.2

移动振捣器时,不关闭电源

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脚手架搭设

5.1

施工层未按要求设挡脚板或未按要求设防护栏杆

施工层脚手架设1.05米高防护栏杆及18厘米挡脚板

5.2

脚手架搭设中未设供人员上下的斜步道

搭设脚手架时要同时搭设好人员上下的斜步道

5.3

电源线路或照明灯具等电气设备直接接触脚手架

电源线路用绝缘材料与脚手架隔离

6.2、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

6.2.1严格遵守电力系统的安全工作规程和国家有关规定的安全操作规程。

6.2.2现场各种临时设施、库房、易燃易爆品存放必须符合安全规定和消防要求,经公安消防部门批准。

6.2.3正确使用安全“三宝”,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6.2.4施工机具、设备、车辆等需经安全技术性能检测签定合格,防护装置安全,制动装置可靠,方可进场使用。

6.2.5施工机械、电动机、电源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并安设漏电保护器,防止手提机械漏电伤人。

6.2.6夜间施工时,施工现场应有足够照明。

6.2.7机械设备应经常检查、维修,当发现有漏保、失修或超载带病运转等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使用。

施工人员施工时必须注意,进入基础内施工区域,必须将鞋底的泥土清除干净,不得污染钢筋。

6.2.8进行焊接时,下面必须铺岩棉布,防止焊渣直接落在冷底子油上,引起火灾。

6.2.9物料摆放必须整齐规范。

6.2.10人员进出基坑必须走步道,不得直接踩踏边坡。

6.2.11必须保证摸板内干净,落入模板内的杂物必须及时清理干净。

6.3、环境保护措施

6.3.1施工现场应及时清理,保持现场整洁,做到工完料清,施工场地无垃圾、废料。

6.3.2施工现场排水设施全面规划,排水沟的设置不妨碍交通和施工,排水系统应经常清理检查,保持排水畅通,场地无积水。

6.3.3现场全体施工人员必须遵守业主的有关规定,不得破坏电厂任何设备和施工临时设施。

6.3.4尽量减少噪声、废水、废气等对环境的污染,促进文明施工。

表6-1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计划表(RCP)

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计划表(RCP)

施工单位:

施工班组:

作业项目:

作业活动

危险/危害因素

目标和指标

控制措施

控制方法

控制时机

措施

执行人

签名

检查/

监督人

混凝土浇筑作业

触电伤人

机械伤人

无人身伤亡

1.挖机开挖与人工配合清底时,应避免同时工作。

2.拖土车在工作过程中,应该注意车速,上下班人流高峰期应该缓慢行驶或靠边停让。

3.检查漏电保护器的完好无损。

A

T

施工人员

班长/

安全员

周围环境

基坑周围安全

及时完善周围全围栏未完善

其它

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差

1.施工人员应正确穿戴工作服、绝缘鞋、皮手套等专业要求的防护用品,衣着不得敞领卷袖。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

3.教育、培训

Z

工机具的使用

其他伤害

1.使用前应检查,合格者方可使用。

使用时,严格按照安全规程操作。

2.临时电源配置由专业人员施工,所有电动工具均须使用带漏电保护器的电源插座。

3.严禁将电线直接钩挂在闸刀上或直接插入插座内使用。

4.电动工机具必须接地良好。

5.电动工具使用前应检查保护接地线或接零线连接正确、牢固,电缆或软线完好,合格者方可使用。

6.所有电动工具严禁带电检修。

P

注:

控制方法:

W:

见证:

H:

停工待检:

S:

连续监护:

A:

提醒:

R:

记录确认。

控制时机:

P:

作业开始前;

D:

每天至少一次;

Z:

每周一次(4Z每月一次,12Z:

每季度一次);

T:

活动连续过程或中断后重新开始作业。

表6-2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

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一览表

施工班组:

作业项目:

环境因素

措施执行人

检查/监督人

混凝土散落

安排专人清理

回收并集中处理

组长

班长/安全员

机械维修

废油污染

发生次数为0

七、成本控制要点

6.3.1在不影响基础施工且安全允许的条件下,优化配合比,掺入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

6.3.2混凝土连续浇筑,一次浇筑到基础顶面,即可以保证质量又能节约成本。

6.3.3合理安排机械,确保道路畅通,提高机械使用率,降低机械台班费用。

八、大体积砼施工应急预案:

8.1、应急预案措施:

8.1.1水电供应:

8.1.1加强同业主和监理的联系,在正式浇筑砼前两天与业主联系,请业主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