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0万吨新型复合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66521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100 大小:1.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20万吨新型复合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年产20万吨新型复合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年产20万吨新型复合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年产20万吨新型复合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年产20万吨新型复合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年产20万吨新型复合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0页
年产20万吨新型复合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0页
年产20万吨新型复合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0页
年产20万吨新型复合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0页
年产20万吨新型复合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0页
年产20万吨新型复合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0页
年产20万吨新型复合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0页
年产20万吨新型复合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0页
年产20万吨新型复合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0页
年产20万吨新型复合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0页
年产20万吨新型复合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0页
年产20万吨新型复合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0页
年产20万吨新型复合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0页
年产20万吨新型复合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0页
年产20万吨新型复合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20万吨新型复合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

《年产20万吨新型复合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20万吨新型复合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10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年产20万吨新型复合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

5.1 项目总图布置评估 35

5.2 项目产品方案评估 36

5.3 项目生产工艺技术节能评估 36

5.4 生产系统主要用能设备节能评估 39

5.4.1 设备选型原则 39

5.4.2 主要用能设备节能评价 40

5.5 辅助生产系统节能评估 55

5.5.1 供配电系统节能评价 55

5.5.2 空气压缩系统评价 56

5.5.3 照明系统节能评价 58

5.5.4 循环冷却水系统节能评价 61

5.5.5 给排水系统评价 62

5.5.6 能源管理情况评价 64

5.6 附属生产系统节能评估 64

第六章 项目能源利用及能效水平评估 65

6.1 项目能源消耗量核算 65

6.1.1 项目用电量核算 65

6.1.2 项目用天然气量核算 67

6.1.3 项目用水量核算 68

6.1.4 项目用氢气量核算 69

6.1.5 项目年综合能耗核算 69

6.2 项目能源消费结构与成本分析 70

6.2.1 项目能源消费结构 70

6.2.2 项目能源成本分析 70

6.3 项目能源流向及能量平衡分析 71

6.3.1 项目能源消费流向 71

6.3.2 项目工序能耗计算 72

6.3.3 项目能量平衡表及能流图 74

6.4 项目能效指标核算与能效水平对标分析 76

6.4.1 项目产品能耗指标核定 76

6.4.2 项目及产品能耗指标对标分析 77

6.5 项目能源消耗对当地能源消费增量和实现节能目标的影响分析 78

第七章 项目节能措施 79

7.1 节能技术措施及效果评估 79

7.1.1 工艺设备节能措施 79

7.1.2 电气与动力节能 81

7.1.3 项目节水措施 85

7.2 单项节能工程评估 86

7.3 节能管理措施评估 86

第八章 评估结论及建议 93

8.1 项目评估结论 93

8.2 项目存在的风险及合理用能建议 94

8.2.1 项目存在的风险 94

8.2.2 合理用能建议 95

8.3 综合评估结论 96

62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由来

我国于2007年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并于2008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

依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家实行有利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限制发展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

《节能法》第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

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依法负责项目审批或者核准的机关不得批准或者核准建设;

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已经建成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

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和审查,是确保从源头上消除能源浪费,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遏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的必要手段。

《节能法》规定,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

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审查时,应当同时对其节能技术规范、节能技术要求等内容进行评估和审查。

具体包括:

项目概况、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项目能源消耗种类、数量及能源使用分布情况及项目节能措施及效果分析。

依据《XX省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办法》(2011年5月25日修订)规定“第十五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包括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下同)节能评估按照项目设计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实行分类管理:

(一)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三千吨标准煤以上(电力折算系数按等价值,下同)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当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

(二)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一千吨标准煤以上不满三千吨标准煤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当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表;

(三)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一千吨标准煤以下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当填写节能登记表。

XXX公司位于XX省平湖市独山港区,由天洁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宏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公司主营业务为新型复合材料的研制、生产和销售,公司项目一期拟征地约332.68亩,新建主车间、机修车间、动力车间、仓库和其他配套设施。

新增冷轧机、钟罩式退火炉、复合轧机等设备,形成年产20万吨新型复合材料的生产能力。

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我省关于新建、改(扩)建技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相关规定和制度,落实科学发展观,XXX公司委托承担《XXX公司年产20万吨新型复合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的编制工作。

我公司在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工程现场踏勘、调查、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了该项目的节能评估报告,报请评审。

1.2评估依据

1.2.1法律、法规、规章类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2006]);

(3)《国家清洁生产导向目录》;

(4)《XX省实施〈节能法〉办法》(2011年5月25日修订);

(5)《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

(6)《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通知》(浙政发[2006]35号);

(7)《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07]17号);

(8)《XX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政发[2007]63号;

(9)《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发〔2005〕40号);

(10)《XX省节电技术、产品推广导向目录》(第一~第六批);

(11)《XX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的通知》(浙政办发〔2010〕35号);

(12)《XX省淘汰和禁止发展的落后生产能力目录(2010年本)》;

(13)《XX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内容及深度要求(试行)》(XX省经信委);

(14)关于印发《XX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实施细则》的通知(浙经信资源[2011]555号);

1.2.2技术规范类依据

(1)《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

(2)《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2008);

(3)《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编制通则》(GB/T12723-2008);

(4)《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1998);

(5)《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GB/T13462-2008);

(6)《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GB/T7119-2006);

(7)《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导则》(GB/T6422-2009);

(8)《用电设备电能平衡通则》(GB/T8222-2008);

(9)《企业能量平衡通则》(GB/T3484-2009);

(10)《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导则》(GB17167-2006);

(11)《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要求》(DB33/656—2007)

(12)《企业供配电系统节能监测方法》(GB/T16664-1996);

(13)《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8613-2006);

(14)《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GB/T12497-2006);

(15)《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20052-2006);

(16)《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17)《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18)《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153-2009);

(19)《空气压缩机组及供气系统节能监测方法》(GB/T16665-96);

(20)《压缩空气站运行电耗限额及节能监测技术要求》(DB33/805-2010);

(21)《热处理炉能耗分等》JB/T50154-1999;

(22)《普通照明用双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043-2003);

(23)《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9576-2004);

(24)《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761-2009);

(25)《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762-2007);

(26)《金属卤化物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4-2006);

(27)《高压钠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573-2004);

(28)《风机机组与管网系统节能监测方法》(GB-T15913-1995);

(29)《泵类及液体输送系统节能监测方法》(GB-T16666-1996);

(3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1)《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32)《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10);

(33)《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GB/T7119-2006);

1.2.3其他依据

(1)《XXX公司年产20万吨新型复合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3)能评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的能评技术合同。

1.3评估内容

本次节能评估范围为XXX公司年产20万吨新型复合材料项目()的用能状况,具体内容如下。

(1)项目用能及对所在地能源供应情况的影响;

(2)项目遵守节能法律、法规、规章和设计规范等情况;

(3)项目用能方案、用能工艺和用能设备分析;

(4)项目用能系统、工序及其用能的平衡分析;

(5)项目的能耗指标及对标分析;

(6)项目节能措施及效果分析;

(7)项目节能评估结论;

(8)项目存在问题和建议。

1.4评估重点

(1)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或地方节能法律、法规和规章;

(2)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地方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标准,是否采取节能新技术、新设备;

(3)项目用能情况是否合理,用能条件、总量及用能品种是否科学;

(4)项目能耗指标是否达到国家和地方的能耗限额要求,项目能耗指标是否处于国内(际)行业先进水平;

(5)项目实施的各项节能措施是否科学、有效,节能效果是否显著;

(6)单项节能项目和建筑能耗指标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

(7)项目有无选用已公布淘汰的落后设备产品,用能计量器具配置及用能管理是否符合国家要求。

1.5评估原则与目的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是对项目能源利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估。

节能评估过程遵循“符合行业准入”、“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等原则,XXX公司年产20万吨新型复合材料项目()节能评估工作的主要目的如下。

(1)评估该项目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省、市各级政府的产业政策;

(2)评估该项目用能总量及用能品种是否合理;

(3)评估该项目的主要生产工艺是否采用了节能新技术,是否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其产品能耗能否达到国家和XX省政府规定的限额标准;

(4)评估该项目是否严格执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5)评估该项目的用能计量仪器配置是否符合国家、省级政府的节能标准要求;

(6)分析各种节能降耗措施的效果,核算该项目单位产品和单位产值能源效率指标和经济指标,评价该项目的用能合理性和先进性,为项目审批和节能行政主管部门提供依据。

第二章项目概况

2.1项目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XX省平湖市独山港区。

平湖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位于杭嘉湖平原东北部,南濒杭州湾,东临上海市,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0°

35′至52分和东经120°

57′—121°

16′(不包括海域),项目所在地平湖市独山港区总体规划面积约111.9平方公里,距上海、杭州、苏州、宁波各1小时左右车程,交通十分便利,区域位置优越,基础设施齐全。

本项目实施地点在XX省平湖市独山港区XXX公司厂区内,厂区建设场地地势平坦。

项目所在地交通便捷,工业区基础设施完善,项目建设符合区域总体规划,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详见图2-1。

项目所在地

图2-1项目地理位置

2.2建设单位概况

本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见表2-1。

表2-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

单位性质

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

法定代表人

项目联系人

联系电话

传真

Email

2.3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见表2-2。

表2-2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项目所属行业及代码

常用有色金属压延加工(3351)

建设单位

建设性质

新建

建设地点

XX省平湖市独山港区

新增用地

332.68亩

主要产品及

年生产规模

产品名称

单位

年产量

钢铝复合板

吨/年

80000

钢铜复合板

60000

不锈钢复合板

40000

铜铝复合板

20000

合计

-

年生产时间

300天/年(各设备生产时间见用电量核算)

班次

本项目生产车间主体设备三班制运行,技术、管理人员单班制

2.4项目产品方案

本项目产品为新型复合材料,按产品品种可分为钢铝复合板、钢铜复合板、不锈钢复合板、铜铝复合板等品种,设计总产能20万吨。

相比传统金属材料,新型复合材料具有可设计性强、强度高、抗疲劳断裂能力强、结构功能一体化等优越性能,是发展现代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基础材料,项目产品方案见表2-3。

表2-3项目产品方案

序号

规格

年产量(t/a)

当前价

(元/t)

产值

(万元)

1

宽度:

300-1050mm;

厚度:

0.5-2.0mm

80000

1.3

2

60000

2.3

3

250-1050mm;

0.5-3.0mm

40000

1.6

64000

4

20000

4.1

82000

5

-

注:

本项目所配备的设备可生产的产品规格广泛,各规格产品数量具体根据实际订单为准。

产品特点: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多元化方向的发展,单一性能的材料已很难完全满足现代社会对材料综合性能的需要。

因此在现有的材料基础上发展异种材料复合连接技术、制造多功能复合型材料将成为必然。

本项目产品为层叠复合材料,也称层状复合材料,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的不同性质、功能单一的材料,经一定的复合工艺制造而成。

因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和相对低廉的成本,在资源的合理利用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产品集不同金属的物理、化学、力学性能差别于一体,具有单一金属材料无可比拟的综合性能和优势,即可节约稀有的贵重金属材料,降低材料成本,又可实现单一金属材料不能满足的成品性能要求,是一种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工程结构材料。

目前已在炼油、冶金、化工、轻工、食品、核能、环保、水利水电、高能物理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

项目主要产品具体特点如下:

钢铝复合材料:

钢材具有强度及硬度高,耐磨性及延展性好等优点。

铝及铝合金具有导电性好,导热性好,耐蚀性好,吸震隔音,比重小(只有钢的1/3),表面光洁与美观等优点,但铝强度较低、耐磨性差。

由这两种材料制成的层叠复合材料兼备了铝和钢的双重优点,克服了两者不足,是一种综合性能好、性价比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及应用前景的新型复合材料。

在现代科学技术及工业上应用较为广泛。

如碳素钢/铝复合材料直线电机、不锈钢/铝合金多层复合板的炒锅、电磁锅及建筑上用的钢铝组合梁;

在民用方面的应用如包装材料、防盗门、广告牌、防护栏等。

钢铝复合板作为一种新型汽车覆盖件材料,可满足汽车的质量轻、油耗低、比刚度大的要求,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轻量化汽车新型材料。

铝-钢复合带焊成截面呈矩形的热交换器管,供制造核电站及热电站的热水冷却系统。

钢铜复合材料:

是一种新型的复层材料,具有钢铜双金属的性能。

产品以高强度的钢材为基体金属,以轧制法机械复合一定厚度的铜金属,使其既具有钢的材料强度和韧性,又具有铜的防腐蚀、抗磨损、导电导热性优良等优点,在军工、电子、造币、炊具及建筑装饰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不锈钢复合材料:

普碳钢复合不锈钢即成为一种既具有不锈钢耐腐蚀性、耐磨性、抗磁性、豪华性和装饰性等特点,又具有碳钢良好的可焊性、成型性、拉延性和导热性特点的新型多功能新材料。

可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制盐制碱、建筑装潢、门窗幕墙、轻工食品、环境保护等行业,用于取代全不锈钢,甚至取代B30铜和蒙及尔合金,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铜铝复合板:

不仅具有铜的导电导热性优良、易焊接、接触电阻低和外表美观的优点,也具有铝的质轻、耐腐蚀、经济等优点。

可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电力、冶金设备、机械、汽车、能源和生活用品等领域。

2.5项目原辅材料消耗与供应方案

本项目的建设规模为年产20万吨新型复合材料。

根据产品方案测算,项目年需主要原、辅材料用量估算见表2-4,项目主要原材料规格见表2-5。

原材料的供应和采购按照ISO9001程序,外协配套企业所供材料必须经质检部门作必要测试,作出评价,再经质检科进行检测与试用,经综合评价后确认。

对特殊材料和部件的采购,必须先取样品,然后进行调研作出评价,选择确认。

生产本项目产品的主要原、辅材料钢板、铝板、铜材、不锈钢板、焊材等均为常规材料,国内原料市场供应充足。

可根据产品规格要求在国内专业市场采购,生产本项目产品所需的各种原辅材料及辅助材料,企业已与国内有关厂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供货关系,本项目产品的原辅材料的供应和质量都有保障。

表2-4项目原辅材料明细表

品名

年需要量

钢板

t/a

铝板

34352

铜材

12236

不锈钢板

6588

焊材

260

6

包装材料

600

7

前处理清洗材料

若干

8

表2-5项目主要原材料规格

低碳钢带

铜带

铝合金带

厚度mm

1.0~4.5

0.2~1.0

0.2~1.2

宽度mm

300~1050

卷内经mm

610

500

卷外径mm

900~2000

700~1000

900~1600

最大卷重t

20

2.6项目工艺技术方案

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的生产方法有多种,传统上可以分为固一固相复合法和液一固相复合法两类。

前者包括爆炸复合法、轧制复合法、挤压复合法和扩散焊接法,后者包括铸造复合法、钎焊法。

轧制复合法可分为热轧复合法和冷轧复合法。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率先提出了“表面处理一冷轧复合一退火强化”生产工艺,近年来冷轧复合发展较快,己成为当今世界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复合技术之一,该方法生产成本低,适合批量生产,且能生产较大长度和宽度的制品。

本项目采用冷轧复合法生产,主要生产过程为经酸洗过的洁净金属原料通过极高的压力作用使双层金属接触表面的薄膜被破碎,露出新的干净金属,再通过扩散方式复合成一整体,再通过后续的扩散退火、冷轧机组减薄、光亮退火、平整机组加工、纵减机组、横减机组剪切等最终得到合格产品,其总体生产工艺流程见图2-2:

图2-2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图

本项目主要生产工艺流程说明如下:

1)脱脂清洗:

原材料复合组元板带(钢带、铜带、铝带等)表面均需进行脱脂除磷和清洗处理,用化学和物理的方法清除组元板带材料表面的污物、油脂和氧化物。

前处理工序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复合材料复合强度。

清洗液含NaOH和Na2SiO4,装入循环箱经各自的循环泵分别送至清洗和刷洗装置,使用后分别返回各自循环箱,周而复始循环使用。

脱脂清洗的主要工艺流程为:

原料→入口鞍座→上卷小车→开卷机→带导板的夹送辊矫直机→入口剪→废料收集装置→侧导对中辊→焊接平台→1#张力辊→碱液冲洗槽(NaOH或NaSiO4)→碱液刷洗槽(PP刷辊)→热水刷洗槽(PP刷辊)→烘干机→2#张力辊→出口剪→转向夹送辊→卷取机→卸卷小车→出口鞍座,完成表面清洗的复合组元板带送冷轧复合机组加工。

2)复合加工:

完成表面清洗的复合组元板带通过上卷小车,分别被送到冷轧机组各自的开卷机上,并通过各自设在轧机前部的轧前处理装置进行复合面的表面毛化处理。

将基材(钢带)依次通过接触式测厚仪、液压剪、张力辊和转向辊引入卷取机钳口,完成穿带过程,待钢带在卷取机上缠绕两圈并建立起张力后,再将复材(铜带、铝带、不锈钢带等)附在钢带上一起喂入轧机,在随后的运行中对各组元板带边毛化处理,边复合轧制。

复合轧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双开卷机→轧前复合面毛化处理装置→夹送装置→四辊冷复合轧机→测厚仪→液压剪→张力辊→转向夹送辊→卷取机→导板台→卸卷小车→鞍座运输链。

经轧制复合后的双金属在复合面上还只能是不均匀的点结合,双金属之间还有明显的界层,复合界面的剥离力还比较小,复合强度不够高,需对其进行扩散退火处理。

3)扩散退火:

扩散退火的主要目的是使结合面上的原子在升温的过程中获得相互扩散的动能,实现组元间原子的相互扩散,在结合面上形成一定深度的相互扩散层,使复合材料得到所需的结合强度。

扩散退火选择在罩式退火炉内完成,由于罩式退火炉是成卷退火,加热和冷却的周期都很长,并且在同一层上的不用部位温度不均匀,因此,退火前需进行松卷处理,退火后又需进行紧卷处理。

4)减薄加工:

由于复合轧机的功能是实现轧制复合,不具备生产最终的各种规格厚度的成品能力。

为了满足市场对各种材料规格的需求,轧制复合后的复合板材经扩散退火后还需在二机架连轧机完成产成品的加工过程。

二机架冷连轧机组的工艺流程为:

入口鞍座→上卷小车→开卷机→三辊直头机→前测厚仪→光电对中装置→二机架可逆轧制→后测厚仪→测张仪→张力辊→转向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