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爱和自由读书心得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7016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爱和自由读书心得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爱和自由读书心得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爱和自由读书心得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爱和自由读书心得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爱和自由读书心得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最新爱和自由读书心得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最新爱和自由读书心得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最新爱和自由读书心得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最新爱和自由读书心得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最新爱和自由读书心得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最新爱和自由读书心得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最新爱和自由读书心得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最新爱和自由读书心得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最新爱和自由读书心得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最新爱和自由读书心得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爱和自由读书心得Word格式.docx

《最新爱和自由读书心得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爱和自由读书心得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爱和自由读书心得Word格式.docx

我们不能再无视儿童的心理和发展,而且必须从一开始就去帮助儿童,这种帮助并不在于塑造儿童,因为这一任务属于自然之神,而是在于观察儿童心理发展的外在表现,在于能为儿童成长提供必要的手段,因为这种手段单靠儿童自己是办不到的。

  爱是土壤、是根基。

《爱和自由》中,爱的定义为“给与孩子成长的机会,并让孩子感知到你的爱,为孩子的发展和每一个生活细节提供条件和帮助”。

可是这种爱又何尝不是相互的呢,儿童身上也具有爱的能量,儿童在敏感期中那种对周围事物不可抑制的冲动,实际上就是他对所处环境的爱,这种爱不仅仅是情感上的爱,也是智力发展的需求。

同时成年人也是儿童爱的对象,他从成年人身上得到自我发展所需要的东西,对儿童来说,成人是令人尊敬的。

园长一再叮嘱我们,不停的对孩子表达我爱你,仿佛也唤醒了我自身部分的麻木,儿童也在用他们的爱唤醒着我们,唤醒着快消失的生机和活力,是的,更好的生活,感受爱的气息!

  《爱和自由》也强调说纪律必须建立在自由上,这个自由的含义很深很广,我对自由的理解为,要相信孩子的自我教育,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一种这种能力不是一从与父母的指导,而是自动自发的,尤其是在感觉的练习中,这种自我教育更加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这种练习能够重复多次,这种自我教育就会使孩子的心理感觉更加完善,进而帮助他从对事物的感觉转移到对物体的观念。

而他只有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爱和自由”仿佛是一个灵魂向导,贯穿于整个蒙氏教育体系。

身为一名新老师,务必要以“爱和自由”这个精神向导来要求自己,使之与自己的灵魂相融。

  是的,读书只是一种提升自我的开始。

  当我拿起孙瑞雪老师写的《爱和自由》的时候,我觉得抓住和把握一个儿童的前六年,真的太重要了,我们都以为自己很爱孩子,都可以想象自己很爱孩子,往往也便认为这就是爱孩子,但是,这和真正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

  爱就是爱,恐惧就是恐惧,焦虑就是焦虑,认为就是认为,一切如是。

我有候就会觉得,我们真的要像孙瑞雪老师说的那样,学会从一切如是里面将爱剥离出来,那样的时候孩子才可以真的的接受到爱的礼物。

  在今年六月份的时候,我听过一堂孙瑞雪老师关于《爱和自由》的讲座,那时候,对于一切还是很茫然,包括对于孙老师这个人都是一样的,充满好奇,可是,当见到她的时候,原来,她给人的感觉不是那么的高高在上,就像我们身边的一个大姐姐一样,朴实,真诚,让人很愿意去跟她靠近和沟通交流,突然让我想起,她写在书中的一首最爱的诗:

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

  如果儿童要创造自己,他就必须生活在爱和自由里,他必须拥有时间空间,必须拥有爱的照顾和支持,这样,他才拥有创造自己的机会,就像儿童成长在自由当中,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你必须给他一样东西,那就是自由,只有把自由给他,他才能成为他自己,否则的话,他就要跟他的自我分离,这就是心理学中常说的一句话,“你这一生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成为你自己”,你要成为你自己,而你成为你自己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你必须拥有自由。

  好多的家长看到这本书的时候,都觉得很庆幸,因为每一个人在育儿方面都有一些欠缺,而这本书里面又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对于每一个孩子的每一阶段的成长期,敏感期的关注,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认为自己的内心会得到一个豁然开朗的答案,这真的是一本适合教育者以及家长去读有深度的好书。

  书中说:

以爱的感情唤醒儿童成长的积极性,以自由的空间确立儿童的创造热情和自我意识,以规则的内化形式形成儿童的社会秩序和内在智慧,以平等的关系引导未来社会的和谐和文明。

的确,幸福和快乐感一定要在童年经历,经历了,体验了,感觉了,就会对幸福和快乐有了认识,将来就会成为这样,这正是幸福成长的内涵,幸福也是要成长的,所以之前所说的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这并不是我们以往认为的想做什么就是什么,而是你可以按自己的意识,执行自己的计划,你的计划不被任何人破坏。

  可能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遇到过很多头疼的事情,不妨每一天抽出十分钟,二十分钟的时间来看看这本《爱和自由》,当读完这本书的时候,你便会发现,这是一扇窗,发现儿童,亦发现自己。

  我想,我们一生能给予孩子的,只有一样,那就是爱。

  近些天,我翻阅了孙瑞雪的书《爱和自由》,让我明白了,爱孩子就要给他充分的自由,当然,这样的自由是建立在纪律的基础上的。

  《爱和自由》的一个最具有颠覆性教育观念就是蒙特梭利“精神坯胎”论,所谓的“精神坯胎”是说,胎儿在母体中形成的一瞬间,内在就有了一样东西,这样东西将在儿童一出生就指导儿童的发展,指导儿童该去抓什么,摸什么。

这种观点要求我们相信儿童是一个精神存在物,儿童将按照预定好的这种精神发展模式发展。

基于这种观点,儿童的成长不需要大人灌输什么新内容,而只需要为儿童创造成长的环境和条件。

如果仔细思考一下我们掌握语言的过程,就不难看出,环境对儿童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一般三岁前,儿童就能基本掌握本土语言,在这个过程无需大人为孩子专设课程,儿童便能在周围充斥的语言声音中自行掌握语言,可见,儿童是自我发展的。

而这种自我发展基于感觉之上,从感觉中发展并由感觉伴随着。

我很赞赏这本书的观点:

“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心理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在心理成长之上的。

”这个与中国大陆“知识至上”的教育观念似乎完全相悖,“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拼命给孩子灌输知识,这就是我国教育的现状,殊不知这种完全违背儿童内在成长规律的教育观念,正在吞噬着孩子的心智。

蒙氏的教育,自由是建立在纪律的基础上,也是说,当孩子的行为超越纪律的范畴时,我们应该是有权利说“不”的,但这个“不”要怎么说,以什么方式去引导,去告诉孩子呢。

在蒙错理念中,一切都要为了心灵让步。

比告诉孩子对错更重要的,是保护孩子,使孩子不至于陷入困境,使孩子心灵不受到伤害。

孩子是通过感觉来认知这个世界的,通过感知而发现宇宙的定律,或许我们简简单单一个字眼,就会伤害到这幼小柔嫩的花朵。

  蒙氏的教育理念强调孩子自我教育,家长和老师只是观察者,引导者,能够让孩子在自由中自己找到纪律和约束,心甘情愿的遵循规则。

这个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网上现在蒙氏的教具炒的很热,家长们热衷于送孩子们上数学班,音乐班,大大小小的教学机构都高悬蒙氏的金字招牌。

转也赶过潮流去上过几期早教课,当时我并不是很了解什么是蒙氏,当然现在也不是很了解。

对当时的我而言,蒙氏教育就是眼花缭乱的教具。

我觉的现在中国的早教机构已经把蒙氏教育当成是万能的,已经有些脱离了爱和自由的原则。

我们带孩子去早教班的时候征得他们的同意了吗,当他们不愿意的时候我们遵从他们的意愿了吗?

我想答案是没有。

我们应该坐下来好好反省,我们带孩子上早教班是什么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在自由中找到本我,还是为了让孩子学习更多的语言能力,数学能力,绘画能力。

  《爱和自由》是孙瑞雪的一本关于“爱”孩子,而不是“教”孩子的书。

它饱含着作者对儿童至深的爱。

她曾经说过“在爱孩子的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因为现有的经验早已过时。

儿童的智力来自于感觉,他们的感觉经验成人无法代替:

个性跟创造力之间是画等号的,创意不能教”打骂中长大的孩子,看不到客观现实,苦难使他失去把握事务本质的能力,他一生都可能和苦难的童年经历作斗争,都在寻找自尊和证明自己……本书将蒙氏思想中的一些关键要素,如精神胚胎,孩子的工作,感觉练习,敏感期,智力的形成等作了通俗化的介绍,并用相应的事例做了说明,虽然有些事例似是而非,但增强了可读性。

  “当给儿童自由时……”,这句话真的很好地概括了全书的立意。

作者所谓的“爱和自由”是成人施舍给孩子的,主角还是成人,孩子是被施舍的对象。

作者要求成人尽可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给他们科学的爱,给他们尽可能充分的自由。

但无论加上什么样的修饰词,这种施予和授予的关系没有变,孩子是被动的,是从属地位的。

这意味着,成人有权力决定给什么样的爱,给什么样的自由。

给什么,怎样给,取决于成人认为怎样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这种施舍的“爱和自由”是功利主义的,并且会因社会的压力而不断修正、变化,最终就是妥协和放弃。

  读完这本书,我们可能会记住一些叮嘱,会改善你的一些行为,给孩子“爱和自由”。

但如果内心深处,可能还是把这些作为望子成龙的手段,而不是从本质上放弃功利的想法,充分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生命,有权利做自己的决定,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那么这些改良能坚持多久呢?

当升学的压力和诱惑摆在你面前,能给孩子多少真正的选择自由呢?

  如今,我已经是一位小学教师,对于孩子的“爱和自由”更需要理解和相关的知识。

有时候我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会忍不住经常问自己,我该怎么让儿童能更加好的学习,更加做到在游戏中学习。

我们班的孩子很调皮,有时候会让我忍不住发火,但是我爱他们,爱的那样深切,爱的那样无奈,更让我不知道该如何来面对他们。

在那个时候,我就会用一些规矩来压制他们,虽然我也知道这样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并不是很好,但是在爱和自由中,我不知道该如何抉择,那时候的我甚至认为爱和自由不能存在。

但是孙瑞雪却不这么认为,她说“因为爱而愿意顺从,因为有意志而能够顺从。

她说无人打扰的儿童是作为一个精神自由的人存在的,他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感知到这个环境需要遵守什么样的规则,他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姿态。

而那些对环境无法感知的儿童是因为他受到的压制太大了,当压制大到足以使他的痛苦时,他不但不能把握这个环境,而且他一旦发现这个环境中没有人约束他,他就开始破坏,发泄自己。

  自由状态中的儿童,因为收到了尊重,因为他所有的举止和动作都是依赖于自己的断定,那些不守纪的现象就变成偶然的现象了。

但是在我们的国家中,家长还是比较注重孩子的知识和道德,这样我们必然走到了一条歧路上。

  原来爱和自由真的可以并存,而且非常重要。

爱和自由可以让幼儿在生活中学的更有趣,学的更加自信,学的更加开心。

作为教师,让孩子学的开心是最重要的,如果他在痛苦中学习还不如不学。

现在起,我该试着让孩子在自由中学会自我学习,在我的爱中幸福的过完每一天。

  我们知道儿童喜欢重复做一件事。

反复听一个故事,十天半月也不烦。

他从故事里吸收的首先是逻辑,然后是情景,最后是概念。

一定要仔细为儿童选书,要让他吸收好东西。

  儿童的感觉、思维、智力、思想的最初发展需要的时间比较多,而且需要多次反复。

蒙特梭利说:

“如果反复进行练习,就会完善儿童的心理感觉过程。

”“反复练习是儿童的智力体操。

”她又说:

“指导教师必须引导孩子从感觉走向概念,从具体到抽象,到概念之间的联系。

”有过孩子的人知道,或者接触过孩子的人也知道,儿童喜欢重复进行一件事。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给孩子讲故事,成人一般看一遍就不再看了,反复让成人生厌。

但是儿童不这样,儿童是今天听这个故事,明天也听,后天也听,十天半个月他老听这个故事,不让换新的。

儿童从故事里的吸收的首先是逻辑,然后是情景,然后是准确的概念。

所以一定要仔细为儿童选书,最好你先读一读。

因为很多书逻辑上有错。

如果你没有自信心,最好选名著,或是名家译的,名家配画的,好出版社出的,这样就放心得多。

  孩子的感觉训练也经常是这样。

如果他今天摸这个瓶子,他会不断地反复地摸,摸呀摸,然后你告诉他:

“这个是瓶子,”把概念同孩子大脑内的感觉配上对。

当你把瓶子拿起来让孩子触摸的时候,他感觉到的就是一个具体的概念。

  但是,如果我们把瓶子的照片印在纸上,再让儿童看,它就是一个半具体半抽象的东西,甚至是纯抽象的。

如果这个时候用文字告诉孩子“瓶子”,这时候它已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必是从感觉开始,当他不断触摸、感知后,他会对他所感知的东西进行组织、分类、归纳,然后产生一个概念。

这个过程和机会要把握好。

教育儿童要从现实出发,从具体出发,从事实出发,从生活出发,尽量避免想像,这是蒙特梭利方法的重要原则。

这个原则使现实充满了意义,使概念生成过程是完整的,从而使概念密切结合于现实,这个原则使儿童发展起驾驭现实的能力,而不是去“神游”。

  一旦掌握了某个概念,儿童就会使这个概念普遍化并把所有的概念联系起来。

比如说儿童今天经验了“瓶子”,又经验了“圆”,有了这两个概念,儿童就会把这两者之间联系起来,这种联系不用人教。

有孩子的父母都知道,儿童刚刚开始说“妈妈,爸爸”,突然有一天就一长串一长串句子说出来。

这就是因为他已经掌握了很多概念,他把这些概念连接起来,由他自己来组织,不依靠成人。

  老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孩子从感觉走向概念表达。

有时当我说“给孩子自由”,很多人就说:

“那照你这么说,农村的孩子应该发展得很好,因为没有人管嘛,一天到晚在荒滩野地里玩!

”这里的问题在于语词表达的学习和正确概念的建立。

我举一个例子,我们幼儿院来了一个孩子,他在农村长到四岁。

他见了牛说“肉肉”,见了鸡说“咕咕咕”。

其他很多概念也是一塌糊涂。

他知道牛,但他不知道这个东西叫牛,他叫牛“肉肉”。

我当时感到很惊讶,就跟老师说:

“他在农村,他本来应该知道这些概念的。

”实际不是这样,因为他在农村接触过这些东西,也有感觉,但没有人给他概念正确表达的语词,他的精神从未得到过提升和发展。

那么这个人的心智就不会发得很好。

  在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就是蒙特梭利所说的:

“应该用一种方法来隔离孩子的内部注意力,把它固定在某一知觉上。

”比如一个老师拿一朵花,或者一件衣服,告诉孩子“这是红色”,那么这个老师就没有做到“用一种方法把孩子的内部注意力固定在某一个事物上”。

因为她同时给孩子指示了很多东西:

衣服、颜色、穿衣服的这个人……

  如果你用色板给孩子解释颜色就不同了,那是一个隔离出来的实物。

儿童看色板的时候,他的视觉能排除任何其他颜色的干扰、刺激和引诱,而单独感觉这一个色,并建立一个概念。

你问:

“这是什么颜色?

紫色,它的准确名字叫紫色。

”如果你是用色板给孩子这样说紫色,孩子可能就会对你说:

“你穿的衣服也是紫色的,我们幼儿院开的什么花也是紫色的,还有我们那个教具也是紫色的……”这个过程显然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遍的过程。

儿童早已在生活中看到和感知到了紫色,但并未概念化,这一概念一旦建立,儿童就会把这个颜色使用在任何一个物品上。

如果你用花教的话,儿童会认为花是红色,红色是个花。

  蒙特梭利给教师提出了一些要求,她提出的第一点要求是:

教师教学时说的话必须要简单,只引起名称和它代表的物体或抽象概念之间的联想。

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三角形,蒙特梭利教育中要求只教名称和它代表的物体之间的概念的联系。

也就是说?

我拿出这个三角形的时候,我会直接告诉孩子:

“这是三角形”,不再说别的。

  与此同时重要的是,如果要让儿童概念掌握得准确、快捷和彻底,你还必须准备两三件供儿童对比抽象的东西,比如色板,你要在两三个不同色板中指示颜色。

比如三角形,你要在不同形状中对比,比如在圆形、方形中指示三角形。

不然的话,儿童会把语词暂时存在记忆中,等待抽象的机会。

这个过程可能很长。

  儿童可以通过名称建构他的意识活动。

比如,儿童对球体的认识可能来自于皮球,也可能来自于球体(教具的一种),也可能来自于圆月等,当成人说到球体或圆时,儿童可以通过记忆,在思想中把名称和物体联系起来。

这是从普遍意义来讲的。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使用教具用三段式教孩子某个准确而具体的概念,当儿童不能指给我们这一物体,我们就可以从中发现儿童还没有将名称和物体产生联系的能力。

让我们学着等待儿童的这种心智状态的来临吧。

  蒙特梭利说:

“如果孩子没有犯什么错误,老师便可以唤起和这一物体概念相关的活动。

”这个“错误”指的是,儿童是否准确、清晰地掌握了新概念。

前不久,我对六岁的儿子说:

“你一生追求什么?

”他说:

“玩!

”我说:

“我指崇高的理想。

”他问:

“你说什么?

“真、善、美怎样!

“打针的针吗?

”我心想:

“我不能说真理的真,他不懂。

“真实的真!

”他哈哈大笑说:

“你为什么不说真理的真呢!

”“真实”、“真理”,恰是相近概念的发展。

也就是儿童完全掌握了这个东西的时候,你才能加入另一个内容。

  当我们给孩子讲生物链时,我们讲到食草动物、食肉动物、腐烂之后的动物如何滋养土地,生出更茂盛的植物,那些概念掌握得很好的孩子会马上说:

“噢,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大孩子会说循环。

甚至一个小孩子,他不断用手比划着,想表达什么,画了一圈又回到起点。

这时我们只说“循环”。

把这一词汇同他的大脑的概念配上对就足够了。

“关于将孩子所学的概念一般化的问题,即把这些概念应用于他所处的环境中,我并不主张在一定时间,甚至在几个月内上这样的课。

”儿童如果将他已掌握的概念,在对环境的自发的探索过程中一般化,这是一个内在机制转换的过程,也是儿童掌握概念的目的。

它需要时间,有的儿童可以马上做到,有的需要更漫长的时间。

这是个认知的延迟问题,不仅儿童,成人也有。

当你告诉儿童这些内容的时候,可能儿童一年都不使用这个概念。

但是一年以后,孩子遇到相同环境的时候,他可能突然就说出来了,并领悟了它全部的意义。

有的孩子是当时就用,有的孩子是在很久很久以后才用;

有的时候你以为孩子没有掌握,其实他已经接受了,只是他还没有使用而已。

  我儿子四岁时,我和他一起使用色板。

他对色基本上认识了,但从不对我谈起,似乎对色一无所知。

前不久,我孩子突然开始对我说:

“妈妈,你看,这个颜色是浅粉色的。

这个颜色比这个浅色深一点,是深粉色的。

”一天到晚总给我说,我也没在意。

说多了我才感觉到,逻辑化的色板(色板第一组是三元色,第二组是间色,第三组是从深到浅,有七块深浅不同的色)他已经掌握得很好,并能自由使用了。

也就是说,他已经将概念一般化了。

  关于蒙特梭利教具我们还有另外一个小故事。

我们的色板大都是木头做的,中间一块板子,两边是白色的。

我知道有些色板是塑料做的,塑料跟木头在感觉上不一样,塑料的很轻,你拿一下木头和塑料就会发现。

如果我们在路上看到一块很漂亮的木头,一块像方砖一样大小的木头,你一定会捡起来。

如果是一个塑料块你很可能不去捡起来。

到底什么原因我不知道,我们做了成人,我们已经不太能说清我们更原始的感觉了。

但我认为大自然非常奇妙,生命的本质可能跟自然的东西相通。

儿童喜欢摸木头的东西,确实,就我们感觉,色板如果做成塑料的话,它有可能给孩子产生一种玩具的感觉,非常有可能。

有的木头做的乘除法板很大,抱起来是很有重量的。

有时候孩子抱不不动,贴在肚子上靠腹部的力量来抱。

如果做成很小的,或者做成塑料的,那个感觉就全部消失了。

  做教具的刘老师拿了一块木头,像书那么厚,像成人的手掌大小。

我儿子看见以后就要了来。

结果那块木头在那一周就“吃香”得不得了。

幼儿院的孩子一般不强制拿别人的东西,但那块方木块例外。

只要辛辛不小心放到哪儿,一回头方木块准就不在了,立刻被另一个孩子拿走了。

那个孩子一不留神,又被另一个孩子拿走了。

晚上辛辛站在门口大哭,说:

“我的木头让琪琪拿回家了。

“什么木头?

妈妈再给你找一块。

”“不!

就那块木头,就那块木头!

”后来我问刘老师,他说:

“是我们工厂的一块木头,我觉得特别好,摸着特别好,我就给辛辛了。

”我对儿子说:

“你不要着急,妈妈明天给你拿来。

  第二天,那个木块又出现在幼儿院里,一个传一个。

后来我就问:

“这个木块到底有什么秘密呢?

”刘老师全家都是木匠出身,他说:

“木头很奇怪,尤其那种‘言林术’,拿在手里的感觉妙不可言。

”至于这个“妙不可言”妙到什么地步我说不出来,但是我们的老师都有感觉,刘老师说他“极喜欢摸”。

这就让我想起日本的一本小说,一个小孩子摸葫芦,上课摸,睡觉也摸,干什么都摸,最后别人把他那个葫芦硬是给砸了。

这当然就破坏了孩子对这个葫芦的感觉能力。

  这个木头块那段时间成为孩子们的黄金块,它传了很久,我儿子为它哭过好多次,一个月后,它神秘地消失了。

  最近,我看到一本书,叫做《爱和自由》,让我感触颇多。

这本书是著名的蒙特梭利教育专家孙瑞雪的最新版本,一本关于爱孩子,而不是教孩子的书,正如作者所说:

我爱孩子们,始终小心翼翼地仰视他们。

在这里,希望推荐给广大家长朋友们,希望能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所启迪。

  《爱和自由》饱含着作者对儿童至深的爱。

在十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她始终用心灵和儿童对话,她能看到儿童的渴求,知道儿童的想法,了解儿童的心情,感知儿童的苦难。

她说:

在爱孩子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因为现有的经验早已过时。

  我们都曾经是孩子,成年后,我们又有了孩子。

孩子给我们带来希望和欢乐,也给我们带来困惑和焦虑,孩子的成长是每个家庭大事中的大事。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然后,现实中的许多问题又困扰着他们,学校学习压力的增大,各种兴趣爱好班的层出不穷,使我们这些做家长的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到底是应该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长呢?

还是应该让他们提前接受良好的教育?

  作者的真知来自于实践。

她说,儿童的智力来自于感觉,他们的感觉经验成人无法替代;

个性跟创造力之间是画等号的,创意不能教;

打骂中长大的孩子,看不到客观现实,苦难使他失去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他一生都可能和苦难的童年经历作斗争,都在寻找自尊和证明自己

  现在很多家长都推崇智力,他们把智力和儿童的自我割裂开来,他们积极地给孩子报各种班,让孩子提前学习各种知识,当知识填满一个孩子的脑袋时,他的心灵肯定失去了成长的空间和时间。

一个没有玩过水玩过沙,没有领略过大自然的美,没有和同伴追逐嬉戏过,没有发自内心大笑过的孩子,虽然浑身披挂着知识,却可能离幸福很远。

让我们用书中的一首诗来形容所有家长们的心声:

  让我的爱

  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

  而又给你

  光辉灿烂的自由。

  生活就是这样残酷,你没有给予,你当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