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7055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

《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

(7)C程序的书写格式虽然自由,但为了清晰,一般在一行内写一个语句。

步骤三课堂提问讨论

步骤四课堂小结

1.算法的概念

2.C程序基本结构、常见要素、编译调试技术

步骤五布置作业

进入C编辑环境,按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输入例题,按步骤编译、运行、查看结果

第二讲

程序=数据结构+算法(流程)。

C数据具有类型-数据类型,本章讨论常用基本数据类型。

C数据分类图(取值范围、允许操作、出现的问题特点不同)

步骤二讲授

一、常量与变量

1、常量概念、常量类型,直接常量/符号常量。

2、变量概念、变量名/变量在内存中占据的单元/变量值/变量地址。

变量先定义后使用。

二、整型数据(内存中补码存储)

1、整型常数。

10,8,16进制表示

2、整型变量分类:

基本整型int/长/短;

有符号/无符号。

观察数据表达范围+字节数

3、整型变量定义、初始化。

4、整型数据的溢出。

三、实型数据

1、实型常量表示。

小数形式,指数形式e。

2、实型变量分类。

重要的两种float、double。

观察数据表达范围+字节数+有效数字

3、实型数据的舍入误差。

四、字符型数据

1、符常量表示。

直接表示/转义表示(特殊的转义字符,一般字符也可以转义表示)。

特殊转义字符对显示/打印的控制作用

2、字符变量-1个字节,char关键词。

3、字符数据的存储-ASCII码/二进制存储-C语言可以将字符看做很短的整数处理。

4、字符串常量。

“”括字符序列,尾部有‘’结束。

五、数值型数据混合运算(转换为同类型运算)

1、自动隐式转换。

规则:

(1)类型不同,转换为相同类型,然后运算

(2)低类型向高类型转换(图)

(3)赋值转换。

“=”右边类型=>

左边类型,然后赋值

例:

表达式:

10+’a’+1.5-8765.1234*’b’;

floata=3.14;

inti=a;

(4)强制类型转换。

(类型)表达式。

整型数据溢出例子,浮点数据舍入误差例子,给我们编程序的提示什么?

1、变量定义原则

2、常用基本数据类型数据的常量表示、机内存储、变量分类,正确选择数据类型

进入C编辑环境,按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输入例题,按步骤编译、运行、查看结果。

《C语言程序设计》教案

第三讲

1、运算符:

狭义的运算符-运算,广义的运算符-运算、操作。

2、表达式:

使用运算符将常量、变量、函数连接起来,构成表达式。

3、C的运算符的分类。

C语言运算符丰富,C语言丰富的运算符构成C语言丰富、灵活的表达式。

本节主要介绍算术运算符(包括自增自减运算符)、赋值运算符、逗号运算符。

一、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

1、算术运算符(+、-、*、/、%)

(1)整除的结果为整数,结果向0取整,实质就是舍去小数.

(2)%,要求操作数均为整型。

余数的符号与被除数符号相同。

例如:

-8%5=-3;

8%-5=3

2、算术表达式

注意:

C语言算术表达式的书写形式-数学表达式的书写形式区别:

(1)-(4)。

3、(算术)运算符的优先级与结合性(附录B)

先按运算符的“优先级别”高低次序执行;

优先级别相同,则按规定的“结合方向”处理。

为了清晰起见可用圆括号“()”强制。

例1:

表达式a-b*c等价于a-(b*c)。

例2:

a-b+c,到底是(a-b)+c还是a-(b+c)?

(b先与a运算还是先与c参与运算?

例3:

分析x=y=z=3+5

二、赋值运算符、赋值表达式

1、赋值运算符、赋值表达式

(1)赋值运算符

(2)赋值表达式。

一般形式:

〈变量〉〈赋值符〉〈表达式〉

高中语文《我的空中楼阁》教学设计

《我的空中楼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几个重要的词语

2.分析文章的行文结构,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3.分析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4.理解文章的主题

教学重点:

写景抒情的方法及文章主题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此文在学生读完五遍的基础上进行。

第一课时

一、板书成语“空中楼阁”

1.词语积累:

让学生说出或查出该成语的意思。

并将该词语与“海市蜃楼”一起积累到词语本上。

空中楼阁:

悬在半空中的阁楼。

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

含贬义。

海市蜃楼:

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向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

现多比喻虚无缥渺的事物。

2.补全课题:

我的空中楼阁。

3.设问:

如何理解这里的空中楼阁?

楼阁:

我的小屋

空中:

小屋“高”,“远”,“轻灵而自由”等方面的特点。

二、听录音示范朗读。

听读时,勾画出文中的重要词语,并给每自然段标上序号。

同时进一步理解课文所描绘的“楼阁”的位置、特点及环境,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同时,教师板书本课学习知识要点:

1.字词

2.结构

3.内容

4.语句

5.主题

三、分别找学生说出他所认为的文中的重要词语,直到大致找完为止。

教师适时提醒学生勾画,并要求学生课后认真掌握,以待检查。

四、结构分析

1.开头:

文章一开始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句: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找出本句的本体及喻体,并说明比喻句的作用。

2.过渡:

看文中哪些句子具有明显的过渡作用?

它们分别统领哪些内容?

(由学生找出)

3.结尾:

干净利落,余味无穷。

五、让学生结合结构分析再读课文,理解本文的写作思路,并学会借鉴。

第二课时

一、小组交流:

以学习联盟为单位,就文章的行文结构、修辞手法、写景抒情的特点等相互交换看法。

(6分钟)

二、抽2~3名学生在班上谈,抓一点即可。

三、思考并回答:

文章写了小屋哪些方面的特点?

请用简洁的话分条概括。

四、品味语言:

你认为文章中的哪些语句很好,生动,形象,细致?

找出几例来加以品读。

教师预设:

①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②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

③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④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

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⑤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

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

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

⑥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

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

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⑦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

⑧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五、主题挖掘

1.对小屋的爱。

2.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爱。

3.超越世俗的精神家园。

(可链接到刘禹锡《陋室铭》)

四、检查词语的掌握情况(抽学生上黑板书写或给关键字注音)

玲珑——伶俐——拎起

点缀——辍学——拾掇

翩然——扁舟——蹁跹——蝙蝠

阡陌——陷阱——纤维——纤夫——歼灭

休憩——修葺——修砌——沏茶

游目骋怀——驰骋——聘用

宁谧——分泌——沁人心脾——花蕊——笔芯

缥缈——飘渺——漂泊

我要找妈妈的教学设计模版

教学目标:

1、学会有重点地观察图画,发挥想象,并能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段语言通顺的话。

2、初步学习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把人物心里想的说清楚。

3、知道我们都要爱护鸟类,不能捕捉,伤害他们。

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通顺的话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图意合理展开想象。

教学准备:

鸟类的图片若干

教学时间:

2课时

1、能连贯地说清几幅图的意思,学习有重点地观察,发挥想象,按情节发展顺序说一段语句通顺的话。

2、初步学习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把人物心里是怎样想的说清楚。

教学过程:

一、明确要求,观察导入

1、同学们,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每个单元都要进行一次习作练习。

这部分的内容其实就是咱们原来的看图说话,谁来回忆一下,看图说话都有哪些要求?

对呀,习作训练只是在看图说话看清图意,说清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步:

把图画上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来,这节课,咱们的目标就是要看懂图,说清图。

2、出示三幅图打乱次序的图,请学生上台根据理解重新摆图序,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摆。

3、今天,咱们就来说说我要找妈妈这个故事

二、仔细观察,想象说话

1、仔细观察,找一找,图上哪两幅图画的内容差不多?

(一、三两幅)它们的不同点在哪里?

(图一、小钢抓鸟逗鸟,图三、放鸟)

看了这两幅图,你想提什么问题?

是啊,小钢好不容易捉来的'

小鸟玩,为什么最后却放了呢?

图中有哪一幅图解释了这个原因?

(图二)

2、观察画面2,图上有哪些人,猜想一下他们在干什么?

在练说之间,咱们先来看一出哑剧。

镜头一:

小钢拽着小鸟出场,很开心的样子,但突然停住了脚步。

镜头二:

哭鼻子的小姑娘出场,擦擦眼泪四处张望。

镜头三:

民警叔叔上前询问,小姑娘比划着找妈妈,民警叔叔亲切地指着前方,小姑娘破涕为笑,与民警叔叔一起走。

镜头四:

小钢看看手中的鸟,沉思片刻,将它放走。

1、哑剧看完了,现在你明白为什么小钢放走小鸟了吗?

(看图二进行讨论)

引:

看来大家都挺聪明的,都看懂了这个哑剧,要是咱们能给这个哑剧配音,那你猜效果是不是会更好呢?

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配音练说,教师提供提示:

⑴小钢捉到了一只小鸟,他怎么做,心情怎么样?

⑵在玩鸟的时候,他看见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⑶小姑娘找不到妈妈时,表情怎样,心情这样?

会怎么说?

⑷警察叔叔是如何帮助小姑娘的?

⑸看到这一切,小钢的心里怎么想?

会对小鸟说些什么?

最后他怎么做

2、学生上台练说,集体议论

根据图意,将三幅图完整地说一说,并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一段语句通顺的话。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咱们进行了配音表演,老师发现大家配合说得都不错的。

那你能抓选其中一幅将三幅图来说一说吗?

语句通顺连贯。

请三个同学分别叙述三幅图。

你能将三幅图连起来说一说吗?

(自由练说。

指名说)

二、独立习作

出示上节可的相关提示。

三、集体交流,评议修改。

《姥姥的剪纸》优秀教学设计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体会浓浓的亲情。

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一、导入课题

1、人人都有姥姥,她们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白或黑,或普通或神奇……你的姥姥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她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你和她的感情怎么样?

2、有个叫笑源的人,她和姥姥的感情非常深厚,他的姥姥最拿手的是剪纸。

为了表达他对姥姥的深切思念之情,他特地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姥姥的剪纸》。

3、亮标。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了解课文大意。

2、指读课文,及时正音:

“择、猪、爽”为翘舌音,“屯”为前鼻音,“爽”为后鼻音。

并纠正字形:

“岂”上下结构,下面为“己”,不出头。

“刁”下面为提,不是撇。

3、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

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深入人心。

4-6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在“我”的刁难下,尽展技艺。

7-12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了与“我”的浓浓深情。

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对远方的“我”的挂念,姥姥的剪纸是“我”永远的回忆。

三、学习第一部分

1、指读第一节,“左邻右舍”“都”贴着姥姥的剪纸,说明了什么?

大家为什么都喜欢姥姥的剪纸呢?

2、自由读课文2-3小节,思考上述问题。

3、交流

A.技艺高超“普普通通”“翻来折去”材料平常,方法简单,居然“要什么有什么”“无所不能”,从正面表现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

邻居的赞叹,“下蛋、打鸣”则从侧面反应了姥姥剪纸的逼真。

(指导朗读,读出剪纸的逼真、人们的赞叹)

B.姥姥广结善缘,有求必应。

“任谁开口都行”可见姥姥人缘极广;

“撩起、擦擦手”可见姥姥干脆利落,说剪就剪;

“”说吧,派啥用场?

往哪儿贴?

可见姥姥的爽朗,剪纸有针对性,会剪的东西多,各有用处。

“接着干活”可见姥姥的勤劳。

3、指导朗读。

4、小结:

作者的姥姥就是这样普通的老人,因为她有着所有普通妇女的美德——勤劳善良。

但是说她普通却不又普通,她身怀剪纸绝技,广结善缘。

她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女性啊!

四、作业

1、抄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划去错误读音。

择(zezhai)菜刁难(nannan)三伏盛(shengcheng)夏

薅(haoru)草机灵(lingling)数(shushu)九寒冬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搜集资料:

我国还有哪些民间艺术?

一、亮标

1、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姥姥的剪纸》,这节课要达到以下目标:

a、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小节。

b、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刁难、挑剔、耍赖、调皮蛋”的意思。

c、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d、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二、学习课文4-6小节

1、课文中说,姥姥的剪纸技艺深入人心,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你们想见识一下精美的窗花吗?

好,现在老师就满足大家的愿望,欣赏一些精美的剪纸作品。

电脑展示。

看了这些剪纸作品,你有什么话要说?

2、是呀,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

从课文第四小节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呢?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一下。

3、自读交流

A.“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得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岂知工夫不大,一幅'

喜鹊登梅'

便完成了。

“死死地捂住、摸着剪”说明剪窗花难度之大,“工夫不大”说明姥姥动作熟练,完成速度快。

由此可见她技艺高超。

B.“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

“形象生动”说明姥姥的剪纸惟妙惟肖,“无可挑剔”是说我没有办法找到毛病,说明我打心眼里佩服姥姥的.剪纸技术。

展示“喜鹊登梅”的剪纸,这就是姥姥剪的“喜鹊登梅”,我们来欣赏一下。

梅枝、喜鹊形象怎么样?

它们的大小和位置安排如何?

看到这里,我们对姥姥不由产生了一种什么感情?

指导朗读,读出姥姥的技术高超,以及我的敬佩之情。

(谁能把作者此时的心情读出来)

4、我服了,可是还找借口,我怎么说的,姥姥又是怎么说的?

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

5、出示“我服了,可还耍赖:

'

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你差点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

姥姥用指头点了一下我的鼻子,'

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从这段对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

评价,读得真好,听了她们的朗读,慈爱的姥姥与顽皮的作者形象已经浮现在我们眼前了。

6、姥姥说,“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巧的意思是?

技巧,巧妙的办法。

从第六节中的那句话可以看出姥姥姥姥掌握了剪纸的技巧,手很灵巧?

7、理解“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

说姥姥的手就是眼睛是因为——姥姥的手有家数,有分寸,有把握,也就是姥姥说的“有准头”;

说剪刀好使,就像姥姥延长的手指是因为——姥姥的手非常灵巧,把剪刀运用得灵活自如。

8、熟的意思是?

熟悉;

姥姥对什么最熟悉不过?

为什么她会对“喜鹊登枝”最熟悉不过?

她是怎么剪的呢?

“数九寒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这些词语看出姥姥剪得多,剪得时间长。

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长年累月地剪,使得姥姥对“喜鹊登枝”非常熟悉,所以产生了一些灵巧的方法,剪得熟练。

9、对于熟能生巧的道理,你有这样的体验吗?

(打毛衣、包饺子)

10、姥姥剪纸技艺高超,除了经常练习,熟能生巧,还有什么原因呢?

“我看惯也记牢了姥姥剪纸时身心入境的神态,那剪刀行在纸上的刷刷声,悦耳之极。

理解:

身指——身体,心指——精神,入境是指——进入某种状态或境界。

姥姥剪纸是什么神态呢?

请同学们看书中插图,姥姥剪纸时眼睛紧盯着手中的剪刀和彩纸,眼神——专注,对手中的活儿是——一丝不苟,整个的身体和精都沉浸到了非常快乐的剪纸活动中了。

这就是“身心入境”的神态。

11、姥姥的专注令我着迷,那剪刀行在纸上的刷刷声,悦耳之极。

理解“悦耳之极”,悦耳意思是——动听到了极点。

姥姥剪纸的刷刷声,为什么会如同音乐般美妙动听到了极点?

手法娴熟,如同行云流水,富有节奏、韵律。

这句话通过我的感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

谁来读一读这一句,表现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三、学习7-12小节

1、观察姥姥剪纸简直成了一种享受。

密云多雨的夏天,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拴”怎么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什么?

(吸引)姥姥的剪纸竟然有这么大的魅力,可以牢牢的吸引住我,抵挡得住游泳的诱惑!

可见姥姥的剪纸技艺多高啊!

2、屋檐下,姥姥剪了几幅图样给我,分别是什么内容呢?

它们都表达了姥姥怎样的感情?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7-11小节,思考一下。

3、讨论交流

牛驮着兔子;

牛和兔子一起啃食青草——疼爱

4、作者的顽皮可爱愉悦着姥姥,姥姥慈祥疼爱感染着作者,屋檐下洋溢浓浓的亲情。

老师请几位同学们来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现出这样其乐融融的场景。

5、指名分角色朗读,评价。

6、开始,姥姥是用剪纸来“拴”住我的心,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姥姥的剪纸技艺多么高超啊!

这些兔子和老牛形象各异——引读——

姥姥剪的兔子和老牛,无论形象怎么改变,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引读——我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窗花——从此段话中你体会出作者饱含了什么感情呢?

(赞美、依恋)

7、我们能读出作者对姥姥的感情吗?

指读,齐读。

评价。

8、本段文字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大家可以背下来吗?

出示“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的兔子,()的兔子,()的兔子;

()的老牛,()的老牛……兔子总是在(),老牛总是在()。

我摆弄着()的窗花,对()的兔子和()的老牛充满了好感。

”同学们可以先参考着背,再不用依靠来背。

四、学习13小节

1、姥姥一直用她的剪纸表达着对我浓浓亲情,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

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的剪纸,其中一幅是这样的:

出示“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连接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

我知道,这是姥姥对我的期待。

我明白了姥姥对我有什么“期待”?

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是啊,无论我走多远,都走不出姥姥的目光,走不出姥姥的牵挂。

出示“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都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当我忆及姥姥的剪纸声时,我的梦境里会出现哪些声音,哪些景物?

从本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谁能用朗读表达出作者的感情?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不时映现、无论何时何地、立刻变得

顽皮可爱的作者让姥姥牵肠挂肚,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的姥姥让作者魂牵梦绕。

我们再一次被她们之间浓浓的亲情感染了。

齐读课文末节。

五、总结课文

同学们,剪纸不光展示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更体现了姥姥对作者的疼爱牵挂,寄托了作者对姥姥的思念和依恋,它如同桥梁沟通了姥姥与作者之间的感情,宛如纽带,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让我们永远地记住这份浓浓亲情的见证——姥姥的剪纸!

我们的姥姥也同作者的姥姥一样,勤劳善良,心灵手巧,她们也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我们的浓浓亲情。

让我们永远地记住这个亲切而又温暖人心的名字——姥姥!

六、作业

基础题

1、查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刁难、挑剔、耍赖、调皮蛋”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拓展题

1、剪纸艺术是一门易学但难精的民间技艺。

有机会上网的话,可以登录中国剪纸网,进一步了解我们灿烂的剪纸艺术,也可以搜集其他品种的民间艺术的资料。

2、在收到姥姥寄来老牛望着远去的小兔子的剪纸后,作者心境肯定颇不宁静,眼前肯定会浮现出和姥姥在一起时候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

假如你是作者,该怎么给姥姥回信呢?

试着写写。

板书:

广结善缘,心灵手巧

姥姥的剪纸―――――――――――→“我”

←―――――――――――

亲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