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评估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056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评估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某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评估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某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评估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某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评估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某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评估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某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评估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某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评估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某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评估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某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评估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某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评估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某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评估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某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评估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某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评估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某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评估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某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评估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某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评估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某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评估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某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评估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某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评估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某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评估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评估报告.docx

《某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评估报告.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评估报告.docx

某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评估报告

XX州XX镇XX中学

迁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省土木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00九年八月

 

 

 

 

 

 

 

 

 

 

附表: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附图:

总平面布置图

 

 

 

 

 

 

 

 

 

 

 

 

 

 

 

 

XX州XX镇XX中学迁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XX州XX镇XX中学迁建工程

2、项目建设单位:

XX藏族自治州教育局

3、项目主管单位:

XX藏族自治州教育局

4、项目建设性质:

迁建

5、项目法人:

6、项目建设地点:

XX州XX镇

7、建设单位概况:

XX教育局是主管全区教育事业的行政职能部门。

负责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上级有关教育的政策、指示,开展依法治教;统筹协调全区教育,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和谐发展;制定全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及管理体制改革;按照权限,负责我区的高招、中招及师资类毕业生分配工作,拟定全区各类学校的招生计划;管理并指导全区教职工队伍的建设;负责全区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的德育工作。

8、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次迁建项目总占地面93211.98㎡(约为139.82亩),总建筑面积31242.00平方米,主要单体建设内容为行政综合楼、教学楼、图书馆、多功能厅、音体美综合用房、学生宿舍楼、食堂、教室周转房、后勤综合用房及运动场地等。

项目总投资7235.38万元。

二、项目提出的背景

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这里既有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自然优势,同时又由于受地理以及人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文化教育相对落后。

当然,这一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西部经济的制约造成的。

经济制约教育,教育又反过来影响经济。

西部地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典型的具有共同症状的“贫困综合症”——越是贫困的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对现代科学技术需求不迫切,吸收不了科技人才,越不重视人口素质的提高,有限的资金只能顾及生存,无法投资教育以求发展;反过来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下,科技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导致贫困。

西部要走出贫困,治理“贫困综合症”是一个历史话题。

西部地区“贫困综合症”的治理,不仅影响着本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充分认识西部基础教育的现状,分析西部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对治理西部的“贫困综合症”,促进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和全国区域发展的新格局,给我省及我州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坚定不移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应对突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增加农民收入新突破;突出发展工业经济,实现发展特色工业新突破;突出做大三产总量,实现提升三产水平新突破。

解决三农问题、发展特色工业及提升三产水平策略的实施过程中,需要高素质、高技能的人力资源作支撑,学校作为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培养、培训的主渠道,需要加强支持和建设,在现有条件基础上扩充实力,提升质量。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西部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通过国家不断增加教育投资,地方政府对教育的倾斜,群众集资,有识之士捐赠,厂矿企业捐助多种方式,使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

特别是近年来,国家通过“贫三”项目,一期、二期信息技术教育工程,义务教育项目,贷款、赠款项目、普九项目、农牧区寄宿制学校项目,以及一些中外合作项目等,大力改善办学条件,进行人员培训,使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们的教育观念,学校的办学水平获得了跨越式发展。

走到好些地方你会看到楼房林立、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新建学校。

从党政、媒体、社团的每一个地方你都会看到对教育的关注和支持。

2000年,我国政府庄严宣布中国85%以上人口和地区已经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我们简称为“两基”。

这是中国教育的一个历史性的跨越,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所作出的一个巨大贡献。

但是,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大家也许不知道,在我们实现“两基”基本目标以后,还有一部分人生活在极其艰苦的西部地区,有些地方甚至人烟罕至。

这些地区的孩子,不要说上高中、上大学,就是上小学、上中学也是他们遥远而美丽的梦想。

实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目标,是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性任务。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教育。

2003年9月,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针对西部地区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低、教育基础薄弱的现状,国务院提出在西部地区集中力量打好“两基”攻坚战。

切实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加强西部农牧区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学有所教、创办优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迫切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的办学效益、促进西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

在XX省最美丽的高原圣湖——XX湖畔,在西部歌王王洛宾先生创作闻名世界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歌曲的金银滩草原上,在著名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原子城里,有一所被XX省首批认定的重点中学,一直被人们所称道,为农牧区中学生所向往。

它就是有着50年办学历史的XX镇XX中学。

XX中学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宗旨,把创办“州级示范、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现代化学校”作为办学目标;突出育人这一主题,创新方法、狠抓落实,通过教育教学管理年、质量年、规范年及文明校园、诚信校园、平安和谐校园、文化校园建设年和课堂教学效益年的实施,提升了办学水平,提高了办学效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高考重点率连续8年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以上。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家庭教育先进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先进职工之家、省级文明学校、XX省示范家长学校、省级先进基层党支部、省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XX省用人环境先进集体、全省五四红旗团委、全州先进学校、“十佳学校”等荣誉,并被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基地。

XX中学于1993年搬迁至XX镇,接收了原二二一厂学校的小学部和高中部两栋教学楼,一栋建于1961年,一栋建于1978年,其中原二二一厂教学楼楼层低矮,光线暗淡,教室面积偏小(每间38平方米),是按小学生专用教室标准设计的,在每间教室中根本容纳不了一个标准班的中学学生,且楼内布局不合理,部分墙体裂缝,存在着安全隐患。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城镇化建设力度,加快了城镇化建设进程,使各地小城镇的人口剧增。

XX镇作为XX藏族自治州的政治中心,流动人口相对集中,城镇人口增加更加迅速。

而XX中学是XX镇唯一的一所完全中学,由于受学校规模所限,不能扩大招生,致使XX镇的部分中学生无法在XX中学上学,学校更无法满足周边农牧民子女上学的要求。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学有所教”,但校舍紧缺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对群众最基本的教育需求也无法满足。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办公、教学、实验等用房严重不足问题十分突出。

根据《XX州初、高中及职业学校布局调整方案》,XX中学是全州重点发展的完全中学,今后要通过做大做强,不断满足XX镇及周边地区干部、农牧民子女学习的需要,并逐步吸纳海晏县和刚察县的所有高中学生。

规划到2015年后在校学生将达到60个班,而现在学校占地只有26.9亩,不仅没有基本的运动场地,扩建校舍也没有空间,实施新校区迁建是十分必要的。

三、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1、《XX镇XX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咨询服务协议书

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3、《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

4、《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5、海晏县XX镇XX中学迁建项目申报书;

6、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工程资料。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原则和范围

1、编制原则

该项目的建设应在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根据主管部门批复的精神和建设内容,以及土地规划、城建、消防、环保等部门的要求,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把项目建成具有现代气息并附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学校。

工程设计应结合地区特点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建筑外形美观大方,突出时代气息和民族文化底蕴的特色。

配套工程如供电、给排水、采暖、通风、交通、通讯、环保、消防等按有关规范和要求办理。

2、研究范围

本项工程主要研究的是XX州XX镇XX中学迁建项目,依据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和《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的有关要求,通过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总体规划、建设方案、建设环境影响和投资估算等方面的深入调查和分析论证,对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实施可能性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为建设项目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五、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及主要技术指标摘要

通过对XX中学发展现状和存在的相关问题的分析,从教学设施、教学设备、师资力量、场地条件、校舍的安全隐患和投资规模等多方面考虑,为满足XX中学教育发展需要,认为实施校园迁设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为满足未来几年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本次扩建项目总占地面积40.1亩,总建筑面积24455.56平方米,其中主要建设工程有:

行政综合楼、教学楼、图书馆、多功能厅、音体美综合用房、学生宿舍楼、食堂、教室周转房、后勤综合用房及运动场地等。

扩建后,学校形成教学、活动、生活三大区。

功能齐全、设施装备完善、育人环境优良的格局,办学规模可达到2700人(60个班,每班45人)。

扩建项目总投资7235.38万元,全部申请国家专项资金解决。

项目建设年限:

2010年---2011年。

 

 

第二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XX中学现状

XX中学现有教职工72名,其中专任教师64名,学生1103名。

学校占地面积26.9亩,校舍总面积为4369平方米。

2002-2006年,XX中学高考上线率连续五年均为100%,本科上线率80%以上,重点上线率40%左右;2007、2008两年高考上线率93%以上,本科上线率70%以上,重点上线率30%左右。

XX中学作为XX省的重点中学之一,近8年来每年高考重点率均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以上,在向高等院校培养输送高素质合格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学校校舍不足,教师编制有限,办学条件未能及时进行改善,学校无法扩大招生规模,致使高中学生生均占有教室面积不足0.71平方米,初中学生生均占有教室面积为0.75平方米,其中最大班额达72人。

过分的拥挤,不仅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更重要地严重影响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由于校舍不足,已经有一部分小学毕业生无法升入XX中学就读,只能舍近求远地到海晏县民族中学上初中。

群众意见很大,多次在党代会,人代会上提出做大做强XX中学的建议。

校舍不足问题,还使两基水平受到影响。

为此,学校只能最大限度地去满足九年义务教育的需求,导致初中毕业生中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能升入高中就读。

经近期对原校址内所有校舍进行抗震鉴定工作的调研,发现大部分校舍建造年代较早(无圈梁、构造柱、楼屋盖非现浇板),一部分校舍与现行的相关规范不符,师生在目前及今后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可见,学校办学效益是十分明显的,学生增长趋势同样十分明显。

实施新校区迁建工程,符合学校发展需求,符合群众对教育的需求,符合全州教育长足发展的需求;同时还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基本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二、存在的问题

1、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室和实训场地严重不足;

2、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师资队伍也不断扩大,现有的办公场所已经不能够满足教职员工的工作需要;

3、学校生源部分要来自农村、牧区,需要住校学习,而学校没有一栋住宿楼,不能满足住宿需求;

4、教学设备严重不足,无法满足现代化教学要求;

5、现有的供水、供电、供暖等后勤服务设施已不能满足学校规模扩大所提出的要求,且难以扩建;

6、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

7、校舍使用的安全存在隐患。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生源及招生规模分析

1、教育教学发展需求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城镇化建设力度,加快了城镇化建设进程,使各地小城镇的人口剧增。

XX镇作为XX藏族自治州的政治中心,流动人口相对集中,城镇人口增加更加迅速。

而XX中学是XX镇唯一的一所完全中学,由于受学校规模所限,不能扩大招生,致使XX镇的部分中学生无法在XX中学上学,学校更无法满足周边农牧民子女上学的要求。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学有所教”,但校舍紧缺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对群众最基本的教育需求也无法满足。

2、市场预测

根据使用方对海晏县、刚察县及从其他地区转入借读学生生源的调查,到2015年以后,学校办学规模可达60个班(每班45人)2700名学生,其中寄宿生可达到2160人。

办学效益明显。

3、外部依托条件

XX中学地处XX州海晏县XX镇,交通十分便利,地形平坦,拟建的综合教学楼地勘情况,无不良地质情况,稳定性和适应性较好。

给、排水可直接接入市政管网,学校供电,可满足学校用电需求。

建筑材料(砂、砂砾、砂石材料、水泥、粘土砖等)当地储量丰富,钢材、木材XX镇均有市场。

另外,XX镇距离省城西宁市只有100公里,道路交通十分便利,部分材料还可直接从西宁拉动。

二、项目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1、项目建设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地区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关键靠人才。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但面对新的形势,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

全党、全社会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

将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由此可见项目建设的实施将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项目建设对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工程的作用和意义

在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三农”问题尤其突出,为了提高农牧民收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在这项工程中,学校起着非常重要的劳动力素质提高和就业桥梁作用。

XX中学扩建项目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加大教育规模,在向高等院校培养、输送高素质合格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构建和谐XX、和谐XX产生积极的影响。

国家加大了城镇化建设力度,加快了城镇化建设进程,使各地小城镇的人口剧增。

XX镇作为XX藏族自治州的政治中心,流动人口相对集中,城镇人口增加更加迅速。

而XX中学是XX镇唯一的一所完全中学,项目的建设为实现更好地发挥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州领先优势,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综上所述,XX中学扩建项目的实施是十分必要的。

 

第四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一、项目区自然状况

XX藏族自治州位于XX省东北部,东经98°5-102°41,北纬36°44-39°5。

东南与西宁市的大通县、海东地区的互助、湟中、湟源县接壤;西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天峻县毗连;南与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县隔湖相望;东北与甘肃省的天祝、山丹、民乐、永昌、张掖、肃南等市、县毗邻。

XX州山脉纵横,XX及其支脉由西北向东横贯州境。

海晏县[HaiYanXian]:

XX省XX藏族自治州辖县。

位于州境东南部,县府驻地三角城镇,距州府驻地XX镇10公里。

人口4.3万,以汉族为主,还有藏、蒙古、回等少数民族,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22.1%,蒙古族占总人口的17%。

面积0.5万平方公里。

辖1镇、6乡。

古为羌地。

汉时置XX郡,南北朝至隋朝属吐谷浑政权辖地,唐、五代属吐蕃王国,明、清后为蒙古族土默特部属地。

1937年在海晏设置局。

1950年成立海晏行委,隶湟源县。

1951年恢复县建制,次年改为海晏藏族自治区,1953年设海晏县。

地处XX系大通山脉西南侧,属河西走廊至柴达木盆地自然区。

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大部分地区的海拔在3000米以上。

主要河流有湟水河、哈景勒河、宝库河、水峡河、大通河、甘子河等。

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2℃—3.4℃,年降水量350毫米。

工业和产业有冶炼、建筑、建材、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等。

农牧结合,以牧业为主,主要牧养马、牛、羊等,其中细毛羊、牦牛以毛肉兼优闻名。

还有鹿、獐、石羊、旱獭等珍贵野生动物和柴胡、秦艽、草雪莲等野生药用植物等资源。

青(海)藏(西藏)铁路、青(海)新(疆)公路穿越境内。

全县有中小学26所。

境内有汉代“XX郡古城”遗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还有汉代“石虎”、“尕海城”遗址和卡约文化“德州墓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称号。

XX镇[XiHaiZhen]:

位于XX省XX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腹地、湟水河源头,系州府驻地。

人口1.4万,以汉族为主,还有藏、蒙古、回等少数民族。

面积437平方公里。

1958年至1993年为国营二二一厂驻地,该厂撤销后移交给XX州。

四周环山,中间为沟谷滩地。

主要河流有包哈图曲沁河,为湟水发源地。

工业以电力、冶炼、化工为主。

辖区内有州属同宝牧场,各种服务行业齐全。

镇内的专线铁路和公路与青(海)藏(西藏)铁路、公路,青(海)新(疆)公路、湟(源)嘉(峪关)公路相连,交通便利。

二、项目选址

场地选址地点为XX镇315国道以南,公安局技侦业务用房以东,总用地面积93211.98㎡(约为139.82亩),场地基本平坦,周围空气清新,无污染,基础设施条件齐备,是理想的建设用地。

三、气象条件

项目区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2℃—3.4℃,年降水量350毫米。

四、工程地质条件

一、概述

根据周边建筑物相关的地勘资料,该场地的地质条件具体内容如下:

二、地形地貌、地层岩性

拟建场地位于XX中学院内,地形较平坦,地貌上位于山间盆地。

经钻孔揭露,场地地基土主要由杂填土、含卵石粉土、圆砾及卵石组成,自上而下岩性特征描述如下:

l、杂填土(Q4“)

灰褐色,以粉土为主,含有砖块、石灰、砂块、生活垃圾等,土质均匀性差,结构松散,厚度0.7-1.5米。

2、含卵石粉土(Q4lal+pl)

浅黄色,局部夹砖红色,以粉土为主,卵石含量占10~30%左右,稍湿,中密,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该层分布不连续,主要分布在场地的中部和西部,厚度1.00~3.60米。

3、圆砾(Q4lal+pl)

以青灰色为主,以圆砾为主,含量约占55.8~63.9%,骨架间由中粗砂充填,颗粒级配较好,分选性差;磨圆度较好,呈亚圆形,松散,略呈定向排列,微风化,主要成份为石英岩、花岗岩等硬质岩石,厚度2.9米,该层分布不连续,仅在ZK2中出现。

4、卵石(Q42al)

青灰色,骨架颗粒以卵石为主,含量57.1%~64.9%之间,一般粒径2—6厘米,骨架间充填圆砾及中粗砂等,亦有漂石零星分布其间,颗粒级配较好,分选性差;磨圆度较好,呈亚圆形,松散,略呈定向排列,微风化,主要成份为石英岩、花岗岩等硬质岩石,揭露最大厚度5.90米。

三、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评价

1、杂填土:

厚度不均,结构松散,物理力学性质差,不宜作地基土。

2、含卵石粉土:

含水量W=13.1-15.8%,平均值W=14.6%,稍湿,天然隙比e=0.746-0.896,平均值e=0.825,属中密,压缩系数a1-2=0.15-0.31Mpa-1,平均值a1-2=0.203Mpa-1,属中压缩性土,建议含卵石粉土承载力特征值fak=165kpaEs=9.54Mpa

3、圆砾:

Cu=18.8-16.7,Cc=0.43-0.99,级配良好,建议圆砾的承载力特征值fak=250kpaEO=17Mpa。

4、卵石:

厚度大,承载力高,Cu=15.2-63.3,Cc=0.68-2.53根据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结果(N63.5=9.88)并结合地区经验值,建议卵石的承载力特征值fak=300kpaEO=21Mpa。

四、地基土与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

(一)、地基土的腐蚀性评价

1、含盐量分析

场地土按含盐量总量0.17-0.24<0.3%,属非盐渍土。

2、腐蚀性评价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表12.2.1,场地环境类别属III类,SO42-=190.0-330.0mg/Kg,0.25SO42-+Cl-=148.5-492.5mg/Kg;PH=8.28~8.45,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对钢结构均不具腐蚀性。

(二)、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

场地内地下水埋藏较浅,静止水位在6.0—6.2米之间,丰水期水

位变化幅度在1米左右之间,主要含水层为卵石层,属潜水类型,迳

流条件较好,渗透性强。

场地环境类别为I类,根据水样简分析结果:

PH=8.49~8.55,属弱碱性;S042-=7.89~7.97mg/L,0.25SO42-+Cl-=26.93-26.97mg/L,SO42-+Cl-=32.94-33.89g/L,根据《岩

土工程勘察规范》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

筋(干湿交替)均不具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五、冻胀性评价

XX地区属季节性冻土区,标准冻深为1.81米,场地土标准冻

深以上,冻前天然含水量为15.5%,冻结期间的地下水位距冻结面的

最小距离>1.5米,场地土冻胀等级为I级,属不冻胀土。

六、地震效应评价

XX地区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属丙类;设计特征周期

为O.40s,水平地震影响最大系数amax=O.08。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4.1.3条第3款各土层的剪切波速值:

(1)、杂填土Vs=lOOm/s,

(2)、含卵石粉土Vs=200m/s,

(3)、圆砾vs=300m/s,

(4)、卵石Vs=370m/s,

根据邻近资料场地覆盖层厚度20米,do取20米,估算土层等效剪切波速为309m/s(t=0.0647)。

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

拟建场地属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七、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

根据地勘材料及收集有关资料,场地内未发现断裂、液化土层、

冲沟等不良地质现象。

周围不受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影响。

拟建场地是稳定的,适宜修建本工程。

八、结论与建议

l、杂填土,厚度不均,结构松散,不宜作地基土,建议全部挖除;

2、当基础宽度b≤3.0米,基础埋深d≤O.5米时:

含卵石粉土承载力特征值fak=165kpa,Es=9.54Mpa。

圆砾承载力特征值fak=250kpa,Eo=17Mpa。

卵石承载力特征值fak=300Kpa,Eo=21Mpa。

3、鉴于场地地层岩性变化较大,基底开挖如出现不同岩性土层时,可按垫层法作适当处理。

4、场地土属非盐渍土,土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钢结构均不具腐蚀性。

5、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均不具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由于地下水埋藏较深,可不考虑地下水对基础的影响。

6、XX地区最大冻结深度1.81米,冻深范围内地基土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