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计算题类型及解题技巧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7090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2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计算题类型及解题技巧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初中化学计算题类型及解题技巧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初中化学计算题类型及解题技巧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初中化学计算题类型及解题技巧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初中化学计算题类型及解题技巧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初中化学计算题类型及解题技巧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初中化学计算题类型及解题技巧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初中化学计算题类型及解题技巧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初中化学计算题类型及解题技巧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初中化学计算题类型及解题技巧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初中化学计算题类型及解题技巧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初中化学计算题类型及解题技巧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初中化学计算题类型及解题技巧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初中化学计算题类型及解题技巧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初中化学计算题类型及解题技巧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初中化学计算题类型及解题技巧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初中化学计算题类型及解题技巧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初中化学计算题类型及解题技巧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初中化学计算题类型及解题技巧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初中化学计算题类型及解题技巧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计算题类型及解题技巧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

《初中化学计算题类型及解题技巧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计算题类型及解题技巧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化学计算题类型及解题技巧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

方程式中各代入量均指纯净物的质量,对于有杂质的物质,需先换算出纯净物的质量,然后再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2)解答有关图像及数据分析题时,以化学方程式作为分析推理的主要依据,找准解题的关键以及图像的横纵坐标含义、起始点、转折点、变化趋势、终点等,逐层推导,分类讨论、判断并计算。

3)对于与化学方程式结合求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题,解答时要明确以下几点:

①溶液是混合物,要用溶质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重要概念的含义与应用

化学计算是借助于用数学计算的知识,从量的方面来对化学的概念或原理加深理解或通过计算进一步掌握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另外,通过计算还能培养分析、推理、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化学计算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用元素符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本知识块的计算关键是抓住这一概念,理解概念的含义,并要深刻理解化学式中各符号及数字的意义,处理好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算术关系。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是指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通过化学式可以计算出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也可以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求某物质的化学式。

在计算的过程中应注意化学式前面的数字(系数)与相对分子质量及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与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关系是“相乘”不是“相加”;

若计算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化学式中间的“•”与结晶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之间是“相加”不是“相乘”。

例计算5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

5CuSO4•5H2O=5×

[64+32+16×

4+5×

(1×

2+16)]=5×

[160+5×

18]=1250

2.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任何纯净的化合物都有固定的组成,这样可以计算化合物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

计算的依据是所含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微观上每个分子(即化学式)中各种原子的个数与其原子量的乘积之比。

例计算氧化铁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氧化物的化学式:

Fe2O3,则Fe∶O=56×

2∶16×

3=112∶48=7∶3

3.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宏观上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微观上化合物的每个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与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即:

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比=×

100%

例计算硝酸铵(NH4NO3)中,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w(N)=×

100%=35%

(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这样,化学方程式不仅表达了物质在质的方面的变化关系,即什么是反应物质和什么是生成物质,而且还表达物质在量的方面的变化关系,即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的质量关系,同时包括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的微粒个数关系,这是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

1.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计算

这是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最基础的题型,要深刻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理解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在微观上和质量上的关系。

例如将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点燃后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中,它们的关系:

2CO+O2+2CO2

微粒比:

2∶1∶2

质量比:

28∶32∶88(7∶4∶11)

*体积比:

(同温、同压)

质量守恒:

56+32=88

可以看出,化学方程式能表达出多种量的关系,这些关系都是解答有关化学方程中的已知和未知的隐含的已知条件,这些条件都可以应用于计算时的“桥梁”,是整个计算题的基础和依据。

2.不纯物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中所表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指纯净物,不纯物质不能代入方程式进行计算。

遇到不纯物质时,需要将不纯物质换算成纯净物质的量,才能代入方程式,按质量比进行计算。

计算关系为:

纯净物的质量=不纯物的质量×

纯净物的质量分数

例用含Fe2O375%的赤铁矿石20吨,可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多少吨?

解:

20吨赤铁矿石中含纯Fe2O3的质量为:

20吨×

75%=15吨

设可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质量为x

Fe2O3+3CO=2Fe+3CO2

160112

15吨(1-4%)x

x==12.5吨

3.选量(过量)计算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就是质量守恒定律。

在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要着重理解“参加”两个字的含义,即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就不应计算在内。

在有些计算题中,给出了两种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这时就必须考虑,给出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是否都恰好参加了反应。

这时思考的范围就应大一些。

例今有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共20克,在密闭的容器中点燃,生成水18克,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氢气10克,氧气10克(B)氢气2克,氧气18克

(C)氢气4克,氧气16克(D)氢气1克,氧气19克

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氢气在氧气里燃烧时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然后进行比较。

2H2+O2=2H2O

4∶32∶361∶8∶9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时,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即若有1克氢气需要氧气8克;

若有2克氢气需要氧气16克。

本题中生成18克的水,则必然是氢气2克,氧气16克。

故(B)、(C)选项都有可能。

若按(B)选项会剩余2克,氧气没有参加反应;

若按(C)选项会剩余2克氢气。

故本题答案为(B)和(C)。

这样会得出一个结论:

若遇两个已知量,是按少的量(即不足的量)来进行计算。

4.多步反应的计算

从一个化学反应中求出的质量,用此量再进行另一个化学反应或几个化学反应的连续计算,求最后一个化学反应的量,一般称之为多步反应的计算。

例计算用多少克的锌跟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能跟12.25克的氯酸钾完全分解后生成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

本题涉及三个化学反应:

Zn+H2SO4(稀)=ZnSO4+H2↑

2KClO3=2KCl+3O2↑

2H2+O2=2H2O

可以用三个化学方程式中的微粒关系,找出它们的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式:

2KClO3~3O2~6H2~6Zn即KClO3~3Zn

设需用锌的质量为x,根据上述关系式,

KClO3~3Zn

122.53×

65

12.25克x

x==19.5克

从以上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以看出,在计算的过程中,主要应用的关系式是质量比,在一个题目中,最好用统一的单位,若试题中给出了两个量的单位不一样,可以换算成比较方便有利于计算的一个单位,这样可避免发生错误。

关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要领可以归纳为:

化学方程式要配平,需将纯量代方程;

量的单位可直接用,上下单位应相同;

遇到有两个已知量,应找不足来进行;

遇到多步的反应时,关系式法有捷径。

(二)有关溶液的计算

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有关溶液的计算中,要准确分析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它们的最基本的质量关系是: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

应注意此关系中,溶质质量不包括在溶液中未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1.溶解度的计算

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是: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的量的关系,可进行如下的有关计算。

(1)根据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饱和溶液里的溶质和溶剂的量,求这种物质的溶解度。

(2)根据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求该温度下一定量的饱和溶液里含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3)根据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求如果溶剂质量减少(蒸发溶剂)时,能从饱和溶液里析出晶体的质量。

(4)根据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求如果温度变化(降温或升温)时,能从饱和溶液里析出或需加入晶体的质量。

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初中化学中常用百分数来表示。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如下: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题可以有: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液的质量分数。

(2)已知溶液的质量和它的质量分数,求溶液里所含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3)将一已知浓度的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水进行稀释,或加入固体溶质,求稀释后或加入固体后的溶液的质量分数。

3.溶液度与溶液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

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里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之比,是一个固定的值,也就是说饱和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是恒定的。

在计算中首先要明确溶液度与溶液质量分数两个概念的本质区别。

其次是要注意条件,必须是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才能进行换算。

溶解度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如下:

溶解度质量分数

量的关系表示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间的关系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间的关系

条件①与温度有关(气体还跟压强有关)②一定是饱和溶液①与温度、压强无关②不一定是饱和溶液,但溶解溶质的质量不能超过溶解度

表示方法用克表示,即单位是克用%表示,即是个比值,没有单位

运算公式溶解度=×

100%=×

换算公式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②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时要明确溶质是什么,还要求出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求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

 

3计算的步骤:

题型一:

文字叙述型化学计算:

解决综合计算的关键在于通过阅读、理解和分析,寻找其中某一个纯净物质量(纯量),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别求解相关纯净物的质量。

1、26g黄铜(Cu-Zn合金)与100g稀硫酸在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25.8g。

求:

(1)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2011·

绵阳)我市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为了测定某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7.5g样品放入烧杯,加入稀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体时消耗34.7g,放出的气体在常温下体积为1.1L。

(1)常温下CO2气体的密度为2.0g/L,则上述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为______g。

(2)如石灰石中的杂质均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计算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和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最终结果保留1位小数)。

3、将18g不纯的氯化铜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跟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58.5g。

(1)样品中氯化铜的质量分数。

(2)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题型二:

表格数据型化学计算:

这是一类有关数据分析处理的综合计算题型,这类题目解题的关键是找出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的数据进行计算。

1、(2012年石景山区)为测定某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的质量分数,某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水和氯化氢的挥发忽略不计):

取12.5g样品研碎放入烧杯中,每次加入20.8g稀盐酸后并用电子天平称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加入稀盐酸次数

1

2

3

4

5

烧杯及所称物质总质量/g

72.2

91.9

111.6

131.3

152.1

请计算:

⑴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⑵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某石灰厂有一批石灰石原料,为了测定该石灰石的纯度,厂化验室技术员称取6.25g研碎的石灰石粉末,进行四次高温煅烧(杂质没有变化)、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的重复操作,记录数据如下:

(提示:

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操作次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剩余固体质量

5.55g

4.35g

4.05g

试计算:

⑴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g;

⑵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⑶充分煅烧20t这种石灰石,可制得含杂质的生石灰的质量。

3、某样品为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为测定其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取20g此样品,将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样品中,每次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所得数据见下表:

序号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g

第1次

20

16

第2次

12

第3次

8.5

第4次

n

(1)上表中n的数值为______。

(2)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3)求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题型三:

函数图像型化学计算:

解答函数图像型计算时,应该仔细分析函数图象中横、纵坐标所表示的不同量,以及“三点一图趋势”即起点、转折点、终点和图像变化趋势。

1、(2012年丰台区)在完成实验“二氧化碳的制取”后,废液桶中倾倒了含有较多盐酸的混合溶液。

为避免酸液污染环境,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取废液6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1.2%的碳酸钠溶液。

所得溶液pH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不考虑CO2溶于水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

⑴通过右图可知,当碳酸钠溶液质量加到 

 

g时,废液中的盐酸恰好处理完。

⑵计算废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第1题第2题第3题

2、某班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是到连云港碱厂参观,该厂主要产品之一是小苏打(碳酸氢钠)。

参观结束,同学们带回一些化验室里废弃的小苏打样品,来测定其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假设该样品中只含有氯化钠一种杂质)。

取样品9.3g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与滴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求:

(计算结果用百分数表示,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1)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某班同学完成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对回收的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不考虑其他杂质)进行了以下实验:

取50g该溶液于烧杯中,滴入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3.8%的碳酸钾溶液。

滴入碳酸钾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所取50g溶液中HCl和氯化钙的质量。

(2)实验结束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实验结束后,若将烧杯中的物质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是多少?

题型四:

结合实验示意图型化学计算:

结合实验示意图型计算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对比分析每个装置变化前后的质量差,再寻求关系式或数据进行逐个求解。

1、(2012年朝阳区)某合金可能由铜与镁、锌中的一种组成,现欲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取该合金样品30g放入烧杯中,让后将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平均分四次依次加入该烧杯中,每次均充分反应。

实验数据如下:

⑴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⑵该合金除铜外,另一种金属是什么(写出过程)

⑶第三次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①涉及沉淀的叙述型计算题:

1、(2007重庆市)家里蒸馒头用的纯碱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欲测定纯碱中碳酸钠的含量。

他们取该纯碱样品11.0g,全部溶解在100.0g水中,再加入氯化钙溶液141.0g,恰好完全反应。

过滤干燥后,称得沉淀质量为10.0g。

(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2008宜昌市)50gCa(NO3)2溶液与50gK2CO3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

经过滤、干燥、称量,得到5g沉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K2CO3+Ca(NO3)2==CaCO3↓+2KNO3。

(1)参加反应的K2CO3的质量。

(2)过滤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②涉及气体的叙述型计算题:

1、(2006天津市)将10g不纯的锌粒(杂质不容与水也不与酸反应)投入到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0.2气体,试计算:

(1)锌粒中纯锌的质量;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2006天津市)我国化工专家侯得榜的“侯是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工业上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杂质。

现称取只含氯化钠的纯碱样品11g,全部溶解在50g水中,当加入稀盐酸64.4g时,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为121g,试求:

(1)该纯碱样品的纯度(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所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③由溶液质量和质量分数进行计算:

1、(2007天津市)现有Na2CO3和Na2SO4的固体混合物共12g,将它放入98g20%的H2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酸性;

在此酸性溶液中再加入80g10%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中和。

计算:

(1)恰好完全中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3)求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2007南充市)南充市名优特产阆中保宁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其主要成分是醋酸,化学式为:

CH3COOH。

测定保宁醋醋酸含量的原理是:

CH3COOH+NaOH=CH3COONa+H2O。

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中和30g保宁醋,用去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20g。

请你计算:

(1)30g保宁醋中含醋酸的质量;

(2)该保宁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

一、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也不包括杂质)。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抓住“五个不变”,即:

二、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技巧与方法:

化学计算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化学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液的计算等。

是从量的方面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

通过有关混合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质量分数和物质溶解度的综合计算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有关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判断、分析和综合能力。

化学计算题涉及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考查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又考查学生的数学推算能力。

学生如果了解掌握了一些解题的技巧或巧解方法,既可以激发他们的解题兴趣,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刚接触化学,对化学计算存在畏惧心理的初中学生。

现将化学竞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归纳如下,供参考。

(一)差量法

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或体积差,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比例关系的一种解题方法。

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根据比例式求解。

例:

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作用,也不溶于水)的铁10克与5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滤去杂质,所得液体质量为55.4克,求此铁的纯度。

  解:

设此铁的纯度为x

  Fe+H2SO4(稀)=FeSO4+H2↑△m(溶液质量增加)

  56256-2=54

  10x55.4g-50g=5.4g

  可求出x=56%  答:

此铁的纯度为56%。

【习题】

1、将盛有12克氧化铜的试管,通一会氢气后加热,当试管内残渣为10克时,这10克残渣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2、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

现有CO、O2、CO2混合气体9ml,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时,体积减少1ml,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体积又减少3.5ml,则原混和气体中CO、O2、CO2的体积比?

3、把CO、CO2的混合气体3.4克,通过含有足量氧化铜的试管,反应完全后,将导出的气体全部通入盛有足量石灰水的容器,溶液质量增加了4.4克。

求⑴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

⑵反应后生成的CO2与原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比?

4、CO和CO2混合气体18克,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CO2的总质量为2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5、在等质量的下列固体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稀硫酸(足量)至反应完毕时,溶液质量最大的是( 

Fe 

Al 

Ba(OH)2 

Na2CO3

(二)关系法

关系法是初中化学计算题中最常用的方法。

关系法就是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列出比例式,通过已知的量来求未知的量。

用此法解化学计算题,关键是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质量关系,还要善于挖掘已知的量和明确要求的量,找出它们的质量关系,再列出比例式,求解。

1、计算用多少克的锌跟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能跟12.25克的氯酸钾完全分解后生成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

本题涉及三个化学反应:

Zn+H2SO4(稀)=ZnSO4+H2↑ 

2KClO3=2KCl+3O2↑ 

2H2+O2=2H2O

2KClO3~3O2~6H2~6Zn即KClO3~3Zn

设需用锌的质量为x,根据上述关系式,

KClO3~3Zn

122.53×

12.25gx

x==19.5g

2、一定期质量的钠、镁、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若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则参加反应的钠、镁、铝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质量比为_______。

解析:

涉及到的三个方程式是

①2Na+2H2O=2NaOH+H2↑

②Mg+2HCl=MgCl2+H2↑

③2Al+6HCl=2AlCl3+3H2↑

3、阳光牌小包装“脱氧剂”成分为Fe粉、活性炭及少量NaCl、水。

使用一段时间后,其中的Fe粉会转变成Fe2O3而变质。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使用过的阳光牌“脱氧剂”的变质程度(已变质的Fe粉占变质前Fe粉的质量分数),设计并进行如下探究过程。

步骤

(1)取食品包装袋中的阳光牌“脱氧剂”一袋,将里面的固体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滤渣。

步骤

(2)取步骤

(1)中的滤渣8.0g,加入足量的稀H2SO4与滤渣充分反应,过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