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笔记整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805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经济学笔记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管理经济学笔记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管理经济学笔记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管理经济学笔记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管理经济学笔记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管理经济学笔记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管理经济学笔记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管理经济学笔记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管理经济学笔记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管理经济学笔记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管理经济学笔记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管理经济学笔记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管理经济学笔记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管理经济学笔记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管理经济学笔记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经济学笔记整理.docx

《管理经济学笔记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经济学笔记整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管理经济学笔记整理.docx

管理经济学笔记整理

管理经济学笔记整理

《管理经济学》整理绪论P3管理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一、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以及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P3~P4识记借用理论共同之处不同之处研究对象对企业目标的假设对企业环境的假设研究目的科学理论管理经济学①把企业作为研究对象②都研究企业的行为现实的企业短期目标是多样化的,长期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环境,特别是外部环境信息是不确定的企业决策应用科学微观经济学抽象的企业利润最大化假设企业的外部环境信息为已知的企业行为的一般规律理论科学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二、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及重要意义:

P4~P6识记序号名称概念意义1建立经济模型由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构成的。

给决策提供科学的思维框架,使决策方法得以简化、科学化和定量化。

2边际分析法是微观经济学和研究资源最优化配置的基本方法体现了向前看的决策思想。

3需求弹性理论弹性是用来分析自变量的变化和因变量变化之间关系的有利工具。

①借用这个工具来研究各种变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②是企业确定经营方针和进行价格决策的重要依据。

4市场机制和市场竞争的基本原理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也是管理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决策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5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在各种投入要素之间保持最适度的比例关系。

决定了企业成本的习性和变化规律。

6机会成本原理是指资源用于次好用途时所能获得的价值。

用机会成本做决策,能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

是提高我国管理决策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

7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因放弃现在使用资金的机会,可以换取的按放弃时间的长短计算的回报,最常见的是利息。

只有计算资金的货币价值,才能正确评价投资的经济效益。

企业的目标三、管理经济学的决策准则对短期目标的设计和安排要服从于长期目标,在短期内,企业可以暂时放弃或减少对利润的追求。

1、企业目标短期目标—是多样化的,它包括投资者、顾客、债权人、职工、政府、社会公众,以及技术改造。

领会P6长期目标—是实现企业长期利润的最大化。

企业价值的定义——是指企业未来预期利润收入的现值之和。

即:

企业价值==式中πt是第t年的预期利润,i是资金利息率,t表示第几年(从第1年,即下一年到第n年即最后一年),由于利润等于总销售收入(TR)减去总成本(TC),式中TRt是企业在第t年的总销售收入,TCt是企业在第t年的总成本。

利润的种类及其在决策中的作用利润=销售收入-企业成本会计成本→不能用于决策,它属于历史成本;

只反映使用企业资源的实际货币出,支未反映企业为使用这些P7资源而付出的总代价。

机会成本——定义:

是指资源用于其他的、次好的用途所可能得到的净收入。

它才是真正的成本。

几种特殊情况下的机会成本①业主用自己的资金办企业——把这笔资金借出可得到的利息。

P8②业主自己兼任经理——他在别处从事其他工作可得到的薪水。

③机器原来闲置,现在用来生产某种产品——零。

④机器原来生产A,可得利润X元,现在改生产B——生产A可得到的利润X元。

⑤过去买进的物料,现在市价变了,其机会成本——按市价计算。

⑥按目前市价购进的物料、雇用的职工以及贷入的资金——与其会计成本一致。

⑦机器设备折旧——该机器设备期初与期未可变卖价值之差。

定义——是企业的实际收入>实际支出的部分,反映企业的盈亏状况。

.(不可用于决策)是指企业实际的支出,通常能在会计帐上表现出来。

企业利润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是指非实际的支出,是会计帐上未表现出来的开支,它等于机会P7是指企业实际的支出,通常能在会计帐上表现出来。

成本和外显成本的差额。

识记+计算(外+内)简单应用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销售收入-(外显成本+内含成本)+计算定义——是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指示器,因而是决策的基础。

意义——大于零,则说明资源用于本用途的价值要高于其他用途,资源配置较优,否则说明本用途的资源配置不合理。

正常利润的定义——是指企业主如果把投于企业的资金投于其他相同风险的事业所可能得到的收入,是为了吸引企业主在本企业投资而识记必须给他的最低限度的报酬。

它属于机会成本性质。

公式:

全部机会成本=资金机会成本+薪水机会成本+折旧机会成本+销售机会成本+经营费用机会成本管理经济学定义——是一门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

P3经济模型定义——由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构成,通过建立经济模型来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可达到科学地进行经济预测P4和经济决策的目的。

边际分析法定义——是微观经济学分析和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方法,是一种正确的决策思想,用其衡量一个方案或一项活动是否有利,就是要把这个方案或活动引起的额外成本(边际成本)与引起的额外收益(边际收入)相比,如果后者大于前者,就是有利的,否则就是不利的,这种决策方法体现了向前看的决策思想。

P4机会成本的定义——是指资源用于次好用途时所能获得的价值,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

P5识记+计算会计成本的定义——是指会计帐上记录下来的成本,只反映使用企业资源的实际货币支出。

属于历史成本,而决策是面向未了的。

会计成本不反映因对资源的使用做出了选择而带来的全部牺牲,因而它不能作为决策的依据。

P5第一章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P13需求需求量的定义——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够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P13识记影响需求量的主要因素①产品的价格—是影响需求量的一个最重要、最灵敏的因素。

(价格↑→需求量↓)P13识记②消费者的收入(指平均收入)—一般地,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向相同方向变化。

(收入↑→需求量↑)③相关产品的价格—包括替代品和互补品。

替代品价格↑→需求量↑;

互补品价格↑→需求量↓④消费者的爱好⑤广告费用⑥消费者对未来价格变化的预期需求函数——就是需求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数学表示式,即:

Qx=f(Px,Py,T,I,E,A,…)P14识记需求曲线——是假定在除价格之外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反映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或QD=f(p)。

P15识记它可以分为个人需求曲线——表示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P16行业需求曲线——表示市场上全体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总数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企业需求曲线——表示某企业全部顾客愿意向该企业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需求曲线的规律——它总是一条自左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的曲线。

P16识记需求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变化时需求曲线的位移。

识记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不变,价格变动时,需求量沿原需求曲线发生的变动。

P16识记需求量变动的规律:

价格↑→需求量↓;

价格↓→需求量↑。

P16需求的定义——是指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它不是一个单一的数,它是一个需求表,或一个方程,或一条需求曲线。

P16供给供给量的定义——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钟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P18识记则是一定价格水平上,一个特定的供给量。

P20影响供给量的主要因素①产品的价格(是最灵敏、最重要的因素)—价格↑→供应量↑P18识记②产品的成本——产品成本↓→利润↑→供应量↑③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④其他:

政府的税收、补贴等因素某产品的供给量某产品价格供给函数——是供给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表示,其最一般形式为:

QS=f(P,C,E,…)。

P18识记某产品成本生产者对产品价格的预期供给曲线——是假定影响供给量的非价格因素不变,反映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示式,其一般形式为:

QS=f(P)。

它可以分为企业供给曲线和行业供给曲线。

P19识记供给曲线的规律——它总是一条自左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的曲线。

即:

价格↑→供给量↑。

P19识记供给量的变动——是指供给曲线不变(所有非价格因素不变),价格变动时,供给量沿原供给曲线而变化。

P19识记供给的变动——是指因非价格因素发生变化而引起供给曲线的位移。

P19识记供给的定义——不是一个单一的数,而是指一个供给表,或一条供给曲线,或一个供给曲线的方程。

P19供求法则当供给不变需求↑时→均衡价格和交易量的↑P21识记需求↓时→均衡价格和交易量的↓当需求不变供给↑时→均衡价格↓,交易量↑供给↓时→均衡价格↑,交易量↓当供给和需求同时变化时需求↓(或↑),供给↑(或↓)→则均衡价格↓(或↑)需求和供给同时↑(或↓)→均衡价格的变化要视供求双方增减程度的大小而定需求↑>〔或<〕供给↑→均衡价格↑(或↓),均衡交易量↑需求↓>〔或<〕供给↓→均衡价格↓(或↑),均衡交易量↓需求↑(或↓)=供给↑(或↓)→均衡价格不变,均衡交易量变动与需求和供给变动的方向一致。

供求法则只适用于完全竞争市场的情况,价格的形成完全取决于市场供需双方。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

需求—供给分析法——是通过供给和需求曲线分析供需双方及其影响因素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它是一种常用的经济分析工具。

P23识记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①资源的稀缺性:

决定了人们必须对使用和生产的资源和产品进行经济选择。

P25识记②资源的可替代性:

资源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替代性,使人们在经济上的选择成为可能。

③消费者和企业怎样进行选择:

社会资源趋向合理的配置。

④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见配置的基本标志。

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标志①社会上各种商品的供求达到平衡P25②价格↑→能刺激生产、抑制需求;

价格↓→能抑制生产、刺激需求。

③价格机制通过各种商品的价格波动能基本实现供需平衡,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市场机制在配置社会资源作用方面的不足之处①垄断因素的存在,影响了价格调节经济的能力。

P26识记②外溢效益的存在,是社会资源得不到合理分配。

③公共物品的存在,是价格机制对它们的生产和消费不起调节用。

④信息的不完全性,结果导致错误的购买政策。

⑤收入分配的不公等。

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的条件①要有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

P27识记②要建立竞争性的市场体系。

③建立宏观调控体系和政府进行必要干预。

第二章需求分析和需求估计P31价格弹性说明需求量对某种影响因素变化的反应程度。

需求弹性(公式A)价格弹性—反映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公式B),它等于需求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

P31识记+计算包括点价格弹性—即计算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公式E)弧价格弹性——即计算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平均弹性(公式F)收入弹性—反映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化的反应程度(公式C)包括点收入弹性(公式G)弧收入弹性(公式H)交叉弹性—说明一种产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相关产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公式D)公式A:

(式中:

E-需求弹性;Q-需求量;X-影响需求量的某因素。

)公式B:

即:

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价格变动%(式中:

Q-需求量;-需求量变动的绝对数量;P-价格;-价格变动的绝对数量)价格弹性是负值,但一般取绝对值来比较弹性的大小,价格弹性与需求曲线的斜率成反比,与P/Q的值成正比;

当其他条件相同,平坦的需求曲线弹性大,陡的需求曲线弹性小。

公式C:

收入弹性=即:

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动%/收入变动%计算出来的收入弹性一般为正值,因为需求量Q和消费者收入I一般按相同方向运动。

εI0的产品称正常货,εI>1的产品称高档货。

一般生活必需品的收入弹性小,奢侈品的收入弹性较大。

公式D:

即:

交叉弹性=y产品需求量变动%/x产品价格变动%①交叉弹性>0,说明X产品价格的变动与Y产品需求量的变动方向一致。

两种相关物品是替代品。

替代品:

是指两种产品对消费者具有相似的效用,任何一种产品均可代替另一种使用。

②交叉弹性1时,称为高档货或奢侈品1.不同价格弹性的需求曲线①完全非弹性的需求曲线(垂直直线,如自来水、电、液化气等,P↑,Q基本不变);

P34识记②完全弹性的需求曲线(水平的直线,如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同类产品,P↑,Q→0);

指的是绝对值③单元弹性的需求曲线(双曲线,Q随P同比变化,但销售收入不变);

④中点为单元弹性需求,中点以上的部分为弹性需求,以下为非弹性需求(倾斜的直线)。

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

识记弹性需求单元弹性需求非弹性需求|εp|>1|εp|=1|εp|0;

|εp|=1时,MR=0;

|εp|k,该生产函数为规模收益递增;

h=k,该生产函数为规模收益不变;

h1,规模收益递增;

n=1,规模收益不变;

n0,投资方案可以接受;

反之,不可接受。

NPV越大,投资方案越好。

此法是一种比较科学也比较简便的投资方案评价方法。

计算公式:

NPV=TPV-C0净现值=净现金效益量的总现值-净现金投资量TPV:

净现金效益量的总现值NPV:

净现值C0:

净现金投资量注意:

如果两个方案净现值均为正值,则如二者各自独立,均可采纳;

如二者互相排斥,应选净现值较大者。

3.内部回报率法:

是一种评价投资方案的方法。

该方法是计算能使净现值NPV为零的贴现率r,r被称为内部回报率。

然后通过比较r与金融市场上预期的资金成本的大小来评价投资方案。

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方案是可取的;

否则,就是不可取的。

计算公式:

∑[Rt/(1+r)t]=C0一般使用净现值法比内部回报率法要更好些,因为:

(1)内部回报率法是假设每年的净现金效益是按内部回报率来帖现的,而净现值法假设按资金成本来贴现

(2)净现值法比内部回报率法计算简便(3)净现值法更便于考虑风险。

企业兼并价格决策识记1、企业兼并:

是指把企业作为商品来交易,也就是说,由一家企业收购另一家企业,其结果是一家企业规模扩大了,另一家企业则消失了。

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一种自愿互利行为,宏观上能使存量固定资产流动起来,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微观上则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兼并原因:

用兼并的方法扩大生产规模,比用扩建的方法有更多的优点;

改善企业的组织机构;

减少风险;

改变企业管理的落后状况;

兼并可以使企业之间的生产要素得到互补。

2、兼并价格的确定。

对收购企业来说,主要是探讨如何确定收购企业可以接受的最高价格;

对被收购企业来说,是探讨如何确定被收购企业可以接受的最低价格。

(1)用现金收购。

A.收购企业,可以接受的最高价格=收购企业因兼并引起的税后现金流量增加量的总现值(=税后净现金效益量-净现金投资增加量),然后用现金流量贴现法,算出其总现值,此值说明兼并能给收购企业增加多少价值,也就是收购企业可以接受的最高价值。

B.被收购企业,被收购前的价值是它可以接受的最低价格。

应该是被收购企业现在(收购前)的价值,有两种方法可估计,一是假定未被收购,继续经营下去,据预期每年的现金效益量算出它的总现值,就是被收购企业的价值,另一种是估计假定企业停业进行清算,变卖所有的资产可能得到的收入。

两种方法中选较高的数字。

企业的实际价格将在A与B之间来确定。

(2)用股票收购:

新股票的发行数(收购企业向被收购企业股东发行的股票数量)即交换比率必须使两企业股东都能得利。

本章主要公式:

1.净现金投资量=购进固定资产的价格、运费、安装费+因此引起的流动资产的永久性增加+直接相关的非购买性支出+旧设备拆除费用-旧设备残值-旧设备的替代价值2.NCB=△S-△C=△P+△D(无税)NCB=(△S-△C-△D)(1-t)+△D=△P(1-t)+△D(税后)其中:

△S:

销售收入的增加量△C:

经营费用的增加量(不包括折旧)△D:

折旧的增加量△P利润的增加量3.现值PV=Sn/(1+i)n总现值TPV=∑[Rt/(1+r)t]其中,PV:

现值i:

贴现率(资金成本)n:

时间Sn:

现在的PV到第n年年末时的价值Rt:

n年内投资方案每年的NCBTPV:

n年后的总现值4.债务成本:

在企业不纳所得税时:

=付给债权人的利息率;

在企业缴纳所得税时,=利息率×(1-税率)。

5.估计普通股成本公式:

Ks=g+D1/WKs:

股东的必要收益率(对企业来说,就是资金成本)D1:

每股的股利W:

每股的价格g:

股利增长率6.加权平均资金成本Ka=Pd·Kd+Pe·KeKa: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Kd:

税后债务成本;

Ke:

权益资金成本Pd,Pe:

根据公司的最优资本结构,债务和权益资本在全部资本中所占的比重。

7.返本期公式:

返本期=净现金投资量/每年的净现金效益量8.净现值NPV公式:

NPV=TPV-C0TPV:

净现金效益量的总现值NPV:

净现值C0:

净现金投资量9.内部回报率r公式:

∑[Rt/(1+r)t]=C010.兼并价格的计算第九章企业决策中的风险分析P172决策按其结果的确定程度进行分类识记根据将来决策发生结果的确定程度,可把决策分为:

p172①确定条件下的决策:

管理者有足够的信息,能够准确地预测将来的结果的决策。

②在风险条件下的决策:

管理者能够预测出执行决策将来可能会得出几种结果和每种结果的概率是多少的决策。

③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

决策会有多个结果,但这些结果的概率都无法知道。

风险概念和风险衡量简单应用风险定义——是指一特定策略所带来的结果的变动性的大小。

一般来说,结果的变动性大,风险就大。

即指决策结果的变动性。

策略定义——是指行动方案,它可以被实施,以实现管理目标。

自然状态定义——是指将来可能存在的某种条件,它对策略是否成功会产生重大影响。

(衰退状态、正常状态、繁荣状态)结果定义——是说明特定的策略和自然状态相结合会产生多大的得或失(通常用货币来度量)。

2、风险的衡量指标标准差——表示一个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下结果的变动性。

变差系数——是对每元期望效益的风险的度量。

当两个方案的期望效益相同时,可直接用标准差来比较风险的大小;

若期望效益不同,用变差系数V来测定它们的相对风险。

标准差:

投资方案各种可能结果的概率分布的分散程度可以用统计方法,即标准差来测定,当两个方案的期望效益相同时,可以直接用标准差来比较风险的大小。

大者风险大。

式中:

Ri:

第i个结果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期望值;

标准差;

Pi:

发生第i个结果现金流量的概率。

变差系数V:

当两个方案的期望效益不同时,直接用标准差就不好比较了,此时要用变差系数V来测定它们的相对风险。

V大者风险大。

管理经济学冲刺笔记(六)式中V:

变差系数;

标准差;

现金流量期望值。

3、经济学关于风险的理论P175领会1)对风险的三种态度:

风险寻求者、风险厌恶者、风险中立者。

2)边际效用理论与风险厌恶型行为:

因为钱同一切物品一样,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所以有风险比无风险的期望效用小,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厌恶风险的经济学理论。

4、影响人们对风险态度的因素

(1)回报的大小。

(2)投资规模的大小。

5、降低风险的途径回避风险:

有两种方法:

替代和取消。

P177减少风险承担风险:

主要是指企业可以用自我保险的方法把风险接受下来。

就是指公司每月存放一笔钱作为专门的基金供将来万一下属的某个工厂或车间失火、失窃或发生其他事故时低偿损失之用。

分散风险:

投资者一般通过拥有多种证券实行多样化经营的方法来分散和降低自己的风险。

转移风险套头交易:

是指通过期货的买、卖,把将来因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可能引起的损失(或利益)转移给别人。

分包:

即把一项风险较大的业务活动,分包给别人,从而把风险转给别人。

购买保险等:

参加保险是常用的一种转移风险的方法。

大多数降低风险的措施要付出代价,在进行风险管理的决策时,通常要在降低风险和节省成本之间进行权衡。

6.在决策中如何考虑风险1)经过风险调整后的贴现率:

是在计算方案的净现金效益的现值时,对有风险的方案根据其风险的大小提高其贴现率,经过风险调整后的贴现率是无风险的贴现率与风险补偿率之和。

各方案期望值=∑(NPVi·Pi)其中:

Pi:

各种净现值的概率NPVi:

各种概率对应的净现值无差异曲线:

以贴现率为纵轴,风险为横轴做的一条曲线,特点为贴现率随风险的增大而递增,这条曲线上的各种投资方案对投资者来说都是没有区别的。

风险补偿率:

风险越大,投资者要求有更高的风险补偿率(p),在实际工作中,风险补偿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企业参照市场情况主观规定的。

注意:

若有两个或以上方案,不但要算出每个方案的期望值,还要算出它的标准差,标准差越大,风险也越大。

2)决策树:

有时候一项决策的结果是分段产生的,后一阶段产生结果的概率,可能不同于前一阶段,另外,以后阶段的结果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以前阶段的决策。

这时,要正确进行今天的决策,就必须同时考虑将来不同阶段可能产生的结果,在这种复杂情况下,人们常使用决策树作为决策的工具。

3)敏感性分析:

分析决策中需要考虑的数据的变动(将来实际数字对估计值的偏离程度)对投资决策所产生的影响的方法,称为敏感性分析。

通常用于以下三个方面:

(1)确定投资方案对不同数据(变量)的敏感程度。

有的数据即使发生了大的偏离,也不影响原来的决策,有的数据即使偏差很小,也会导致原来决策的错误,我们称投资决策对前者的敏感性小,对后者的敏感性大。

将某个产量加大或减少10%后计算其净现值变化,变化率大的变量,其敏感性大。

净现金效益量是敏感性最大的数据,其次为方案寿命和贴现率,敏感性最小的数据是残值。

(2)测算为了保持方案的可取性,各有关数据的允许变动范围。

(3)测算如果有关数据发生一定幅度的变动,对投资决策结果会产生什么影响。

7、不确定条件下的企业决策P185以下两种方法都未遵循价值最大化准则,也未考虑各种可能结果的概率,但都假设决策者是厌恶风险的。

1)最大最小收益决策法:

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方法之一,不遵循价值最大化准则,也不考虑各种可能结果的概率,只是从种种自然状态中为每个方案找出一个最小的收益值,然后再从这些最小收益值所代表的不同方案中,选择一个收益最大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这种方案适合于决策者对风险十分厌恶的情况。

2)最小最大遗憾值决策法。

最小最大遗憾值决策法:

这是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方法这一,它不遵循价值最大化准则,也不考虑各种可能结果的概率,只是先找出每个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中的最大遗憾值(遗憾值=每种自然状态下最大收益方案的收益-该自然状态下各方案的收益),然后从得到的各方案的最大遗憾值中选择遗憾值最小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8、信息的搜集成本和价值P186识记1)信息的搜集成本:

在不确定的环境里,企业缺乏决策所需要的完全信息,为了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减少决策风险,决策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进一步搜集所需的信息。

这些措施包括从简单的对消费者进行调查,一直到复杂的计算机模拟。

因此搜集信息是要付出成本的,如果要求在很短的期限内获得所需的信息,这种成本就会更高。

2)信息的价值:

是指根据决策者已掌握的信息来做决策可能得到的收益与如果决策者经过进一步搜集信息能确定地了解决策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