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816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Word格式.docx

《六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Word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Word格式.docx

3/4=5/6

四、应用题

1.用120cm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

长、宽、高的比是3:

2:

1。

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2.A、B两地相距800km,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5小时后相遇,已知甲、乙两车速度比是5:

3。

甲、乙两车平均每小时各行驶多少千米?

第2课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5.26

【教学内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课(教材第95~96页练习二十四的第5~10题)。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课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分数相加、减,而且还能用分数加、减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了提高,思维也得到了活跃。

【学情分析】

设计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分数相加、减,而且还能用分数加、减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了提高,思维也得到了活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学,巩固学生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和培养学生认真检验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熟练、灵活地应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难点:

灵活地应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教学具】:

合作讨论引导法

每课三分钟主题:

【教学过程】:

【基础练习】

1.口算下列各题。

2.计算下列各题并验算。

(1)学生计算,并验算。

(2)说一说,你是怎么验算的。

【专项练习】

1.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二十四第5题。

先判断再把不对的改正。

注意让学生说说理由。

2.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二十四的第6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反馈。

(2)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特征,发现规律。

引导学生找到下面的规律:

①这些分数都是分子是1的分数。

②每道算式中的两个分数的分母只有公因数1。

③计算时,只需将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母相加(减)的结果作分子,就可以速算出得数。

指出:

今后遇到这样的题目,可以利用上面的规律口算出结果。

如:

3.完成教材第96页练习二十四的第7题。

请学生先根据已有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再解答。

4.完成教材第96页练习二十四的第8题。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两人一组),其中一人出题,另一人回答,然后交换过来。

5.完成教材第96页练习二十四的第9题。

(1)按照课本中的示例进行填空。

(2)说一说:

你发现了什么?

(3)想一想:

如果第一个圆里的数是18,结果会怎样?

6.完成教材第96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0题。

学生利用课前调查的数据填表并计算,然后制成条形统计图。

【课堂作业】

1.计算下面各题。

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3.求未知数x。

4.小红买来一些白糖。

妈妈煮糖水用去38千克,腌糖蒜用去35千克,还剩下2140千克。

一共用去多少千克?

小红一共买来多少千克白糖。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了许多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

那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2课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

 

第3课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课)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5.27

1.通过教学,巩固学生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检验的习惯。

1、口算题。

答案:

7~11题略

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3.求未知数x。

板书设计:

第2课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课)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第1课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5.28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材第97~98页的例1及第100页练习二十五的第1~4题)。

本课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解题方法,并解决相关问题,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教学时,教师先复习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解题方法,而后从解题过程中提炼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时,只要求让学生完成一个教学目标,并在教学中加强练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应用效果会更好,从而能有效地突出教学重难点。

在完成教学后,我发现因为本课时内容较多,学生掌握效果并不理想。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以及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算法。

培养学生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使学生养成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复习导入】

1.口算练习。

2.揭示课题。

我们学过了分数加、减法,掌握了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新课讲授】

1.出示教材第97页例1的表格。

(1)让学生读懂表格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老师出示第一个问题:

“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几分之几?

(3)提问:

森林部分指什么?

怎样列式?

板书:

(4)请学生试着算一算,集体交流计算方法。

老师巡视,请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

让学生将这两种计算方法进行比较,看出哪一种更简单,确定自己喜欢的方法。

(5)小结计算方法:

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进行计算,计算时,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方法。

(6)即时练习。

计算下列各题:

2.出示例1的第二个问题:

“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

(1)先让学生看懂表格内容,然后老师提问:

在这个问题中,把什么看作单位“1”?

是什么意思?

(2)请学生列出算式:

(3)请学生试着计算,并指名板演这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

提问:

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该怎样计算?

没有括号的:

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带括号的:

先算小括号里的数。

3.小结。

你能说一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吗?

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也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带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完成教材第100页练习二十五的第1~4题。

1.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反馈,反馈时,选取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运算的顺序。

2.第2题:

这题是利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习题,练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学生弄清楚题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反馈。

反馈时,让学生说说不同的解题的方法。

3.第3题:

这是一道利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习题。

练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明确题中的10小时是个多余的条件,学生弄清题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反馈,反馈时,可让学生说说不同的解题的方法。

4.第4题:

这也是一道利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习题。

练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由学生独立列式解决第

(1)、

(2)题,第(3)小题让学生在小组内提问题,然后全班反馈。

【课堂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你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分数加减简便运算

5.29

分数加法(教材第98~99页的内容及第100~101页练习二十五第5~10题)。

【教材分析】

新知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以前所学的整数加法运算律有着密切的联系,让学生联系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

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运算律的优越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自主探索,形成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老师只是适当地引导,这样学生学习知识学得深刻,而且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愉悦。

设计复习旧知,为新知作铺垫,新知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以前所学的整数加法运算律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运算律的优越性,自主探索,形成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老师只是适当地引导,这样学生学习知识学得深刻,让学生联系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并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培养学生计算的灵活性。

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引导合作探讨

1.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6+25+75215+1038+285+917

要求学生说说:

上面各题进行简便计算的根据是什么?

用字母怎样表示?

引导学生说出:

整数加法交换律a+b=b+a

整数加法结合律:

(a+b)+c=a+(b+c)

2.提问:

整数加法交换律中,所指的两个数的范围是什么?

整数加法结合律中所指的三个数的范围是什么?

(使学生明确都是在整数范围内)

3.回忆学过的加法,想一想:

这些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适用吗?

(举例说明)

揭示课题:

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减法也适用,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

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

1.研究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的适用范围。

教师:

这些运算定律中,用字母表示的两个数或三个数,它的范围都包括了什么样的数?

(整数和小数,还有分数)

使学生明确,加法运算定律在计算中都可以运用。

(1)教师出示教材第98页例2。

组织学生学习,并相互交流。

学生可能会说出:

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2)出示:

计算:

①;

②。

观察这些加数,注意分母和分子有什么特点并讨论怎样可以使计算简便?

(把和结合起来,和结合起来,和结合起来,使计算简便)

说一说这两道题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①独立练习。

②订正,说说哪里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哪里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③归纳,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把分母相同的分数先加起来,或凑成整数再进行计算比较简便。

2.完成教材第98页“做一做”的第1题。

3.完成教材第98页“做一做”的第2题。

学生根据数的特点,想想应用什么定律进行简算,集体订正计算过程,并说出简算的依据。

4.应用题。

(1)教师出示教材第99页例3。

(2)阅读理解,喝了几次牛奶?

第一次喝了多少?

第二次呢?

加了多少水?

水全喝完了吗?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帮学生理解题意,还可以画图理解。

(3)分析:

喝了两次,肯定用加法来解答。

第一次喝完后,喝了杯,剩(1-)杯,加满水,纯牛奶不变,还是只有杯,又喝了加水后的,也就是把杯的纯牛奶再平均分成2份,喝的纯牛奶占其中的1份。

把平均分成2份,可以把化成,其中1份就是,第二次喝的牛奶是杯,水是杯。

+=+=(杯)

(4)答:

一共喝纯牛奶杯,水杯。

(5)回顾与反思。

5.完成教材第100~101页第5、6、7题,学生在教材上填写,集体订正。

6.完成教材第101页练习二十五的第8题。

学生先计算出3个算式的结果:

-=,-=,-=,然后让学生观察,找规律,归纳出:

,再应用规律计算+++,集体交流计算方法。

7.完成教材第101页第9题。

学生先利用手中学具进行操作,看看应该怎样分?

请学生说思路。

8.完成教材第101页第10题,让学生先观察图形特点,想想按什么顺序思考比较简便,让学生先说思路,再进行计算。

9、先从6个苹果中拿出4个平均分给8个孩子,每人分得个,把剩下的2个苹果平均分给8个孩子,每人分得个。

因此每个孩子分得:

+=(个)。

1.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3.有两根绳子,第一根长58m,第二根比第一根短m。

这两根绳子一共长多少米?

请同学们谈谈今天的学习体会。

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打电话

5.30

教材第102~103页内容。

本节课内容是用生活中的数学来要充分挖掘学生们的潜力的知识,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从上课开始的真实故事情景引入到每一次打电话方案的设计改进,都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使整节课的知识发展都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合作完成。

2.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愉悦中,把知识的探讨引向深入。

本节课内容是用生活中的数学来要充分挖掘学生们的潜力的知识,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从上课开始的真实故事情景引入到每一次打电话方案的设计改进,都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使整节课的知识发展都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合作完成,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愉悦中,把知识的探讨引向深入。

1.使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初步感受运筹思想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的作用。

2.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生活中应用优化思想解决问题。

3.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4.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让学生探讨最优方案。

2.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教学具】课件

【教学准备】

铅笔、颜色笔、直尺、纸。

【情景导入】

师: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话,你们知道吗?

打电话也有很多学问。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来研究打电话的奥秘。

1.提出问题,学生小议。

为了庆祝“六一”节,学校组织了一个15人的合唱组,星期五放学后老师收到紧急通知,要求合唱组第二天早上彩排,老师决定打电话通知他们。

如果打一个电话需要1分钟,用什么方法可以使所有的人在最短的时间收到通知呢?

(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出各种各样解决方法,从中选择最好的方法。

2.小组活动,探讨方法。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

充分利用叙述、图式、颜色等方式表达出来,并算一算用几分钟。

(小组活动,教师参加研究,活动后汇报,交流辨析)

生1:

我们是这样想的,老师先给3个组长打电话用了3分钟,然后由组长分别给4个同学打电话用了4分钟,一共用了7分钟。

生2:

我们是这样标上时间的:

图1

生3:

第5分钟第1小组的组长给所有的组员打完电话了,但第3小组还有两个同学没接到电话。

生4:

有办法,把第3小组的最后1个同学调到第1小组,可以使每个小组同时打完电话。

我们组是这样画图的:

图2

3.讲求策略,优化方案。

到底分几组,每组多少人才能最省时间呢?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画一画,算一算。

(小组活动后汇报)

我们把15个同学平均分成5个小组,每组3人,用了7分钟。

我们组也把15个同学分5个组打电话,每个小组的人数分别是5人、4人、3人、2人、1人,又节省了2分钟。

图3

我们组分成4组来打电话,分别3人、4人、4人、4人,用了7分钟。

我们也是分4组,但比上一组少用了1分钟即6分钟,我们是这样安排:

5人、4人、3人、3人。

生5:

不用考虑分7组了,因为这样最少要7分钟。

生6:

分组太少也不行,这样组长给组员打电话的时间越多。

生7:

最省时间的是分成5组,依此是5人、4人、3人、2人、1人。

生8:

我发现需要的时间是分组数和最后一组组员数加起来。

4.大胆设想,有所创新。

同学们分析得很好,想了很多办法。

我们回顾一下,为什么一次次地节省了时间呢?

因为想办法使更多人同时打电话。

以上的方法组员在接到电话后是闲着的,其实他们也可以帮忙打电话呀。

对,我们小组原来就是这样设计的。

(见图4)第1分钟由老师打给1个同学,有1个同学收到通知;

第2分钟由老师和这个同学同时打电话,有2个同学新收到通知;

第3分钟由老师和这3个同学同时打电话,有4个同学新收到通知;

第4分钟由老师和这7个同学同时打电话,有8个同学新收到通知,这时收到通知的一共15个同学,所以4分钟就通知完15个同学。

图4

5.发表见解,评选方案。

你会选择哪种方案呢?

请说说理由。

当然是最后一种,因为这样打电话最省时间了。

安排打电话的先后顺序用去的时间也不少,当你安排好了,可能用分组的方法已经打完电话,还是分组打电话比较快。

我认为选择哪种方法还要看需要通知的人数,人数多就应该分组,人数少就用最后一种方案。

可以这样,分组有老师安排,小组内打电话的先后顺序由我们安排。

你们的见解都有道理。

在安排好先后顺序的情况下,后一种方案的速度是很快的,当中还隐含着数学规律,你们找找看。

(小组讨论后汇报)生1:

我发现每一分钟新接到通知的人数分别是1、2、4、8,每一个数都是前一个数的2倍。

按照这样的规律,下一分钟新收到通知的人数有多少?

生2:

16人。

(板书:

第4分钟共有1+2+4+8=15人收到通知)

还有别的方法算出这个总和吗?

大家讨论一下。

我发现可以用每一分钟新得到通知的人数乘2减1就是到这分钟的时候收到通知的学生总数了。

例如第4分钟接到通知的学生的总数是8×

2-1=15人。

第4分钟共有8×

2-1=15人收到通知)

同学们真用心思考。

按照上面的规律计算,如果时间是5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多少人?

生7:

31人,刚才第4分钟有15人收到通知,第5分钟有16人新收到通知,15加16等于31人。

第5分钟共有15+16=31人收到通知)

我的算法不同,第4分钟有16人新收到通知,第5分钟共有16×

2-1=31人收到通知。

第5分钟共有16×

2-1=31人收到通知)

如果要通知50人,最小需要多少时间?

第5分钟时有31人收到通知,加上老师共有32人再同时打电话,说明第6分钟有32人新收到通知,31加32一共是63人收到通知,所以通知50人需要6分钟。

第6分钟共有31+32=63人收到通知)

通过这节课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谈感受)

板书设计

打电话

第1分钟:

1(人)

第2分钟:

1+2=3(人)

第3分钟:

1+2+4=7(人)

第4分钟:

1+2+4+8=15(人)8×

2-1=15(人)

第5分钟:

15+16=31(人)16×

2-1=31(人)

第6分钟:

31+32=63(人)

(练习课)重点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

6.2

学习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含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运用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

3.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1.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灵活运用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

3.解决生活中的分数应用题。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环节1:

单元重点知识归纳

知识点具体内容

同分母分数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