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经历与婚姻关系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913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童年经历与婚姻关系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童年经历与婚姻关系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童年经历与婚姻关系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童年经历与婚姻关系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童年经历与婚姻关系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童年经历与婚姻关系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童年经历与婚姻关系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童年经历与婚姻关系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童年经历与婚姻关系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童年经历与婚姻关系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童年经历与婚姻关系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童年经历与婚姻关系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童年经历与婚姻关系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童年经历与婚姻关系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童年经历与婚姻关系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童年经历与婚姻关系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童年经历与婚姻关系文档格式.docx

《童年经历与婚姻关系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童年经历与婚姻关系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童年经历与婚姻关系文档格式.docx

”等等。

文岳的回答越来越模棱两可,不能令她满意。

最后竟变成了:

“你别问了,我自己也不知道。

”陈露伤心透了,每次的见面都是在争吵和极不愉快的气氛中分手。

陈露说:

“后来我知道不应该再问了,可是我就是控制了自己,老是想刨根问底知道他到底他是怎么想的。

每天没事都在想,想的不能正常工作,不能睡觉,总是忍不住想给他打电话,可是每次电话都搞得更不愉快,最后我终于受不了了。

对他说:

'

我给你一个礼拜,我不给你打电话了,你好好的想一想,给我一个最后的答复。

’可是等第三天我就忍不住又给他打电话。

他给我的答复竟是:

我想好了,咱们分手吧。

’我一下子就崩溃了。

”陈露痛苦的用手捂着脸,眼泪从她的指缝中涌出,她不断的重复着一句话:

“他不在了,今后就剩我一个人了,我怎么活呀?

童年经历  在我的安慰下,她终于平静下来。

我开始询问她小时候的情况,在她的讲述中,我渐渐的得到了一些线索:

她的父母都很爱她,但是夫妻之间的关系却很紧张,经常吵架,多次提出离婚。

小陈露每天最担心的就是父母会不会离婚,她不愿失去父母中的任何一个人。

有时候父母与她开玩笑说:

“如果爸爸妈妈离了婚,你跟谁过呀?

”她就会坚决地说:

“你们要是离婚,我谁也不跟,我就去死。

”她告诉我说:

“这不是吓唬他们,我那时候真的是这么想的。

”可能也就是这个原因,父母终于没有离婚,而是在吵吵闹闹中一直生活到今。

陈露也就是在这种时刻害怕失去父母中任何一个人的不安中长大。

她还告诉我说:

“那时候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总是很晚才回家,我总是担心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会不会出事。

如果真出事了,我就也去死,马上自杀。

” 

 接下来,我开始通过陈露了解文岳的童年情况。

根据陈露提供的情况,我得到了如下线索:

文岳从小在农村长大,他的父母十分严厉,时常打骂他,并要求他除了照顾弟弟妹妹外,还要承担很多本不应是他的家庭责任,因而使他过早地失去了童年。

 现在,问题的症结已经明显了,造成陈露与文岳的关系破裂的原因在于于双方的童年经历,以及由此造成双方在恋爱关系中的行为模式。

 首先,陈露从小在一个严重缺乏安全感的环境中长大,这决定了她在恋爱婚姻关系中必然会不断寻找小时候从未得到的安全感。

她会不断地要求对方做出对爱的许诺和保证,以满足她对安全感要求。

如果对方稍有疏忽或冷淡,便可能重新唤起她在童年时不安的体验。

于是她就会变本加利地要求对方的许诺和安抚。

一旦对方不能满足她的这种要求,她便会有面临灭顶之灾的恐惧。

事实上,她小时候就常常要求,甚至不惜以死来强迫父母对她做出不离婚的许诺。

这与她不断地要求文岳做出结婚和永远爱她的许诺如出一辙。

对方提出分手后,她即感到死亡一般的恐惧。

不知道自己一个人怎么生活下去,如同小时候对失去父母的恐惧是一样的。

而文岳则因为小时候过早地承担了本不该是他当时年龄所应该承担的生活重担和家庭责任,从而过早地失去了童年。

他在长大后必然厌恶或害怕过早、过多地承担婚姻家庭的责任。

还在学校读书时,因为感觉结婚成家还是遥远的未来,所以他可以毫无顾忌地与陈露一起憧憬未来,谈婚论嫁。

但是毕业工作后,结婚的可能性已经来临,他便犹豫甚至退缩了。

他不想过早地成家过日子,因为这意味着回到他童年的生活中去。

因此在陈露的不断压力下终于胆却了,决定逃避成家,逃避承担做丈夫和爸爸的责任。

这一切对他来说来的太早太快。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我不想过早地失去自由”。

由上面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早期的经历会对人们成年后的婚姻恋爱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中国民间早就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这与西方近代的心理学的一些有关理论惊人的相似。

下面让我们具体地看一看早期经历是如何影响人的一生,特别是人的择偶和婚姻关系的。

  一、依恋期:

(0-18个月)  当婴儿出生前,母亲的子宫为他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生活环境:

最适宜的温度和自动的营养供给,甚至呼吸也不必自己劳神,这是婴儿的安全和舒适的生活世界。

但是当他与母体分离后,即面对着一个陌生的世界:

周围的空气温度使他感到不舒服,氧气和食物需要自己获取,这一切都使他感到自己生存受到了挑战。

如果他在需要的时候立即能得到母亲的奶头和怀抱,他便感到回到了原来安全舒适的母体里。

但是如果在他饿的时候得不到母亲的奶头,不舒适和不安的时候不能立即得到母亲的怀抱,他便感到了死的威胁。

因为这时候的孩子没有任何自我生存的能力,完全依赖于母亲的呵护,所以在这一阶段,生存是婴儿生命的全部目的,对母亲的依恋也就成为他的最基本的需要,如果这一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即造成了婴儿的心里伤害。

婴儿大声的哭泣便是表达了他对死亡的恐惧,而不仅仅是成人认为的一般意义上的哭闹。

当然,百分之百能满足婴儿对依恋的心理需要的母亲几乎没有。

由于各种原因,即便最疼爱孩子的母亲也会有疏忽的时候,也有由于忙于其它事情而不能立即满足婴儿的需要的时候。

但是生活现实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情感冷漠的母亲,她们对婴儿的哭声充耳不闻,她们感到婴儿是自己生活中的负担和烦恼的根源。

由于婴儿对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造成的伤害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类型并伴随他们终生。

儿童:

对遗弃的恐惧  一些母亲对孩子依恋需要的反应不稳定:

有时候能满足孩子的需要,而有时候则不能。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多种的,如母亲的情绪不稳定,没有适应做母亲的角色,有时冷淡烦躁,有时呵护有加。

或者一个爱护孩子的母亲却由于工作原因不能时时守在孩子身边,还有的母亲受了一些宣传的影响,认为不能溺爱孩子,不能要吃就喂,一哭就抱,有意识地训练孩子按顿吃奶的习惯等等,不到时间坚持不喂奶,任凭孩子哭闹等等。

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情况:

婴儿有时能得到他所需要的食物和呵护,有时候则不能,在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他唯一所能做的事就是竭尽全力地大声哭闹。

经过一段时间的哭闹后,他的需要终于得到满足。

这样的孩子不能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安全感,并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观念:

只有不断的哭闹才能得到他所需要的食物和爱护、才能生存下去。

婴儿一方面使出全身解数,努力地用哭闹吸引母亲的注意,从而使自己的依恋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却又为自己受到冷迂而感到愤怒。

母亲成为他的愉快与痛苦的同一源泉,他在生理和情感体验上的愉快、满足与愤怒、伤心交替出现。

因而形成了他对母亲的爱和恨并存的矛盾情感。

这种儿童我们称之为依恋儿童。

  

成年:

依恋型人格  如果依恋儿的处境不能在后来的成长阶段中得到改变,他们的心理发育就会停滞在依恋阶段。

他们在这一阶段中没有得到的需要将会成为其基本人格特征而伴随终生。

在成年之后他们对依恋的需要始终存在,当他们进入了一个亲密关系时,这种依恋倾向就会突出地表现出来。

我们会发现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矛盾的中心不满就是:

“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总是不在。

”他们对亲密接触的要求似乎永无止境,每当他们认为自己被对方忽视的时候,便会感到被遗弃,就会愤怒,就会恐惧。

他们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要求对方时时刻刻的关注,不能容忍丝毫的忽视和冷遇。

他们总是在埋怨对方对自己不够关心,辜负了自己的爱,并总是试图用生气,吵闹,和威胁等手段来迫使对方来关心自己,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这和他们在婴儿时期用哭闹的方式来获得母亲的关心是一样的。

由于强烈的不安感和对遗弃的的恐惧,他们心中充满了嫉妒和猜疑,无论对方如何表白,他们还是难以给对方以信任。

生气,哭闹,吵架,猜疑嫉妒都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归根结底,这是源于他们早年对母亲怀有的爱与恨的矛盾情感。

安女士与男朋友王先生一起来到我的诊室,安女士目前下岗在家,王先生是一个计算机公司的部门经理。

安女士告诉我,王先生每天光是忙着公司里的事,心里完全没她。

但是王先生却说,事实上大部分周末他都是与安女士一起度过的。

安女士也承认,周末通常还是挺愉快的,可是只要王先生一忙于工作,自己就很抑郁,就感到自己被生活抛弃了。

他总是不断地追问王先生是否真心爱她?

是否真的要与她结婚?

如果她得到了想要的回答,便十分满足和愉快。

如果万先生的表现不能令自己满意,她便会十分伤心,并马上转为愤怒,开始用各种语言来刺伤对方,或者滔滔不绝地数落和抱怨王先生的种种“不是”,并且把他赶到客厅的沙发上去睡觉。

在王先生上班的时候,安女士会常常打电话到他的公司里去,意图“了解”他的行踪。

如果王先生能陪她在电话里多聊一会,她就会很满足。

如果王先生正在忙,不能多讲,安女士便会愤愤地挂上电话。

如果王先生再打电话过来,她便会变得十分冷淡,一脸不想谈的姿态。

王先生告诉我说:

“他简直像一个小孩子,喜怒无常,我真不知道如何才能让她满意。

”  安女士的行为表现出典型的“依恋型人格”的特点,她现在正是无意识地用自己在婴儿时期吸引母亲注意力的方法――哭闹来吸引王先生的注意力,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

遗憾的是,正是这种方法造成了与王先生之间关系出现裂痕。

对拒绝的恐惧  另一种母亲是持续的情感冷漠的妈妈。

她也许本来就没有想要孩子,孩子的降临使她充满了奥悔和失望,她把孩子看做自己不幸的根源,或是一个错误行为的结果。

也许她天性就反感孩子,正如当年她的母亲反感她一样。

这种母亲对孩子在情感上是冷酷的,甚至很少愿意去抱一抱孩子,打骂孩子也是家常便饭。

还有些母亲由于长期情绪处于抑郁状态,对孩子也是持续冷漠的。

这种母亲的孩子我们称之孤独儿童,他们往往惧怕亲密的接触,虽然事实上他们也曾象其他儿童一样需要妈妈的爱护,但是每次对母亲依恋的渴望和要求都会导致心理上的痛苦,因此婴儿自然而然地作出了一个痛苦的选择:

回避一切亲密接触,并导致出了一个结论:

我没有需要。

他们不常哭闹,似乎很容易满足,给他什么就吃什么,并不要求更多的,并不在乎别人是否关心自己,似乎没有什么需要。

他构造了一个不真实的自我,他们看起来很独立,实际上是否定自我的需要,恐惧与他人接触,其目的只是为了回避由此可能带来的痛苦。

这样的孩子常常被认为是“好孩子”、“乖孩子”,妈妈为孩子早早就表现出来的“独立性”而感到骄傲,在后来的生活中,孩子的这种所谓“独立性”也许会受到社会的赞许,甚至他自己也会为自己的“独立性”骄傲,但是不幸的婚姻生活在等着他。

孤独型人格  如果孤独儿童的生长环境不变,他在幼年时期的心理特点将随着他的成长而成为他的人格中的基本特点,成为一种在人际关系中,特别是亲密关系中的回避型人格。

如同在幼年一样,他否认自己的情感甚至物质需要。

事实上他不是没有亲密的需要,而是在幼年时期把这种需要放弃了。

他们的性格通常是冷漠甚至冷酷的,缺乏对生活兴趣和追求。

因为总是回避过多的亲密接触,他们显得似乎很独立。

他们在配偶的选择上往往与依恋型的人有缘份,其中的原因很简单:

依恋型的人往往较为主动,从而缩短了由于他的冷漠和退缩造成的距离空间,使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得以建立。

当然,回避型的人在恋爱初期也会表现出一定的热情,但是一但亲密关系确立之后,因为过多的亲近仍然是痛苦和恐惧的,他的冷漠退缩特点就会浮出水面,。

由于性格特点,这种人在社会生活上较少物质需求,并富于独立和忍耐性,在事业上往往成功,为人们所赞许。

但是他们的婚姻生活则通常是失败的。

前面提到的王先生就是一个典型的回避型人格。

在安女士和王先生的第一次治疗中,安女士显得十分愤怒:

“你从来都不想主动的接近我,如果我不给你打电话你决不会给我打。

如果我不说周末咱们一起去干点什么,你就永远在搞你的电脑,你简直是个冷血动物!

王先生冷静地回答到:

“我简直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好像天底下没有事情能让你满意,你老是在抱怨,抱怨我这,抱怨我那,你的要求太过份了,谁受的了?

你怎么这么多事?

难道就不能让我们好好地待一会儿?

况且每一个人都有想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为什么你就不能自己干点什么?

”事实上,王先生已经多次提出搬出他们同居的家,希望能有属于自己的世界。

即使在他们的关系比较融洽的时候,王先生也不喜欢在除了性生活之外的时候有任何亲密的身体接触,如牵手,挽臂等,特别是在公众场合更是如此。

安女士抱怨说:

“除了在床上,他对我简直就象个陌生人一样。

”二、探索期(分离期)(18个月-3岁)  当孩子的生存环境稳定后,他们的生存本身已经不再是令他时刻担心的问题之后,特别是当他们开始能够自己走路之后,周围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都在等待他们去探索。

他们的兴趣从如何吸引母亲的注意力逐渐地转向了周围的世界,开始要一离开母亲的呵护去探索他的周围空间了,这就是孩子的人生的第二阶段──探索阶段,或称分离阶段。

这时候的孩子一方面需要尝试着越来越多的离开母亲身边,从而证实自己日益增长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他们心中充满了对于未知的恐惧和失去母亲呵护的不安全,因此他们同时又要求不断地得到安全感。

这是个矛盾的心理要求,父亲的角色这时十分重要,他应当耐心地支持孩子充满好奇的离开妈妈去探索他的周围世界,这个世界可能是客厅、厨房、厕所、门外边、甚至街道、公园等等,当父亲带着孩子离开母亲的视野后,再逐渐地让孩子离开自己。

这时候孩子行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

兴致勃勃地从父母身边跑开,但是马上又跑回来,投入母亲的怀抱,然后即刻又离开……,不断重复,不厌其烦。

当孩子一离开父母时,即感受到了不安,特别是当父母不在孩子的视线范围之内时更是这样,他们需要立即回到父母的怀抱中去。

这时,一个称职的母亲应该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鼓励孩子的“探险”,她对孩子的行为各种冒险行为并不横加干涉,她对孩子显示出的独立倾向没有感到不安,她明白这是孩子成长必需走过的道路,但同时她也明白孩子此时依然需要安全感和依恋,所以她总是让孩子知道:

放心地走吧,等你回来时,妈妈还在这里等你,等着听你有趣的“历险记”。

我曾经在一个美国的购物中心里看到了一对找不到妈妈小姐妹,姐姐约为5、6岁,妹妹约为2、3岁,妹妹惊慌地疯狂哭叫,很多顾客和工作人员都试图安慰她,让她安静下来,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行,虽然姐姐的眼睛也是含着泪花,却是很冷静。

我意识到,今天的经历对妹妹的一生来说,其不良影响恐怕是不可抵估的。

如果这一阶段父母教育的方式不当就会造就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儿童:

距离儿童和矛盾儿童 

对被控制的恐惧  有一些溺爱孩子的母亲可能在孩子的第一阶段(依恋期)做得较好,可以较多地满足孩子对依恋的需要。

但是她在第二阶段上往往出现问题。

她可能过分呵护孩子,生怕孩子出现意外而过多地限制孩子的行动。

她们总是在冲着孩子嚷嚷:

“回来,那儿不能去。

”“回来,那儿会摔倒的。

”这样,她就关闭了孩子通往外面精彩世界之路。

她们这样做,可能出于爱护孩子的本能,但更可能是出于自己对遭受孩子遗弃的恐惧,和自己对孩子的依恋,她不能忍受与孩子的片刻分离。

孩子的反应可能有两种:

一种是孩子拒绝回到母亲身边,总是设法与母亲保持一定的距离,逃离母亲的控制。

另一种则是虽然人回到妈妈身边,但是情感却对母亲关闭了,即在情感上保持距离。

我们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孩子,他们充许妈妈抱,但同时总是把脸拧到一边,不让妈妈亲,他们最担心的是不要被妈妈控制和“吸收掉”。

从表面上看,距离儿童与孤独儿童相似,实际上他们是从根本上不同的,孤独儿童从不主动,从不要求任何东西,更不要求接触,因为接触总是导致被拒绝的痛苦。

而距离儿童则不同,他们通常在依恋期适应很好,他们的依恋需求通常能得到满足,但是当他们需要离开母亲时,问题就来了,他们不害怕亲近,事实上他们也需要亲近,但是总是小心保持自己与他人的距离,他们害怕过于亲近,以至不能从母亲的控制中逃脱。

成人:

回避型人格  距离儿童长大以后成为回避型人格,他们的人际关系无论是身体还是情感都是疏远的。

他们通过各种方法来回避家庭生活:

长时间忙于工作,喜爱经常出差的工作,喜欢参加各种室外活动,即便在家里,也总是埋头看书、看报、电视。

周末宁愿忙于各种家务也不愿多坐下来陪陪自己的配偶。

独立型人格需要自己的空间,配偶的亲密表示往往使他们浑身不自在。

“你总是在控制我”,“你太粘人了”,“我需要一点自己的天地”,是他们经常发出的抱怨。

他们与孤立型人格不同,孤立型人格否认自己对亲密的需要,而回避型人格则会正面显示他们对亲密的需要。

他们最喜欢那种来去自由的关系,当他们感受到了自己对亲密的需要时,特别是当他们感到某种内疚或对遭到遗弃的恐惧时,便会从自己的小天地里走了出来,向自己的配偶频频示好,去取悦对方。

当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特别是当他们感到了对方企图保待这种亲密状态,或对自己有进一步需求时,他们便会立即退缩,甚至生气:

“你怎么没完没了?

你的要求得太多了。

”迫使对方离开自己。

等他们再次“出山”的时候,他们会“忘记”与对方之间的不愉快,会奇怪对方为什么如此不高兴。

他们会试图改变对方的情绪,或批评对方对自己的冷淡:

“我都有没事了,你怎么还没完没了?

”如果气氛不能得到改善,他们会再次走回自己的小天地里去。

陈卫钧,一个成功的公司经理,是一个典型的回避性人格,他带着妻子张莉一起来到我的诊室,希望我能治疗张莉的“抑郁症”。

经过与张莉的交谈,我发现她的抑郁是因为丈夫对她的冷漠态度引起的:

“除了吃饭睡觉,他总是有他的安排。

早上忙着上班,下了班不是去健身房就是去飙车,晚上看球赛,好不容易等球赛完了,他又说要一个人冷静冷静,考虑生意上的事情。

如果我给他的办公室打电话,他总是嫌我影响他的工作。

我不明白,既然他跟我结婚,为什么有这么把我不当回事?

我问道:

“陈先生一直是对你这么冷淡吗?

”她说:

“其实也不是,刚结婚时他挺好的,挺关心我的,可是没多久就变了。

等我真的生气了,不理他了,他又会过来说好话,哄我,可是没好两天,他又变成那德行了,他总是在变,而且很多事答应得好好的,到时候就变卦,实在让人受不了。

陈卫钧冷冷地说:

“你知道我喜欢运动,我有很多爱好,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这么不高兴,难道我不能有一点自己的事情?

”张莉马上反驳道:

“你总是没有时间跟我在一起,连一起吃个饭的时间都没有,可是却有时间跟秘书在一起,这是搁谁头上能不多想?

陈先生看来很不高兴了,但是仍旧很克制地说:

“我没有做对不起你的事情。

我只要看谁一眼,你就认为我跟他上床了。

太无聊了。

”但是陈先生也承认,张莉是一个很贤惠的妻子,生活上十分照顾自己,只是太粘人,什么事情都想管,不给人留一点自己的空间。

回避性人格很难全身心地去亲近他的配偶,总是有意无意地保持与对方的距离,每当他们感到自己的个人空间受到侵犯时,就会立即退缩,与对方疏远。

但是他们的疏远是有限度的,一旦感到有可能失去对方时,他们就会又试图接近对方,使对方陷入困惑之中。

回避性人格的另一个类型是我们常说的“花花公子”类型的人。

他们需要不断地吸引异性的注意力,正如小时候需要不断地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一样,但是又不能保持与异性的关系。

他们总是想方设法来获得异性的爱,可是一旦进入一种稳定的爱情关系,他们很快就会感到厌烦,因为他们感到了被控制和被“吸收”的威胁,于是就又想方设法摆脱和终止这个关系。

同时他们对依恋的需要并不因此而消失,他们就又开始了另一段恋情。

对他们而言感情是矛盾的,既有对依恋的需求和对被遗弃的恐惧,也有对独立的需求和对被控制的恐惧。

如果一个母亲在孩子的依恋期不能满足他对母亲的依恋要求,又在孩子的探索期严重地限制了他对独立和探索的需求,那么她就很可能造就了一个未来的感情不专一的“花花公子”。

对失去的恐惧  矛盾儿童的父母通常是那些缺乏耐心的人,他们总是想从教育孩子的负担中解脱出来,或者总是忙于其他事情,所以总是鼓励,甚至是强迫孩子过早地开始他们的探索和独立阶段,而忽视了孩子在离开父母之后又要回来以确认安全感的心理需要,使孩子在片刻的“探险”之后常常得不到父母的情感支持,从而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使他们陷入寻求独立和依恋父母的矛盾情结之中,成为孩子走向成熟的“后顾之忧”。

他们常对孩子说:

“去,自己一边玩去!

”“没看见我正忙着吗?

”“你是个大孩子了,别老缠着我。

”结果造成孩子对独立的恐惧,害怕离开妈妈,这些孩子需要不断反复地确证父母是否随时都在关心着他们,爱他,他们总是眼睛盯着父母,唯恐自己稍有疏忽,父母就会消失。

他们需要父母时刻都在身边。

他们使用一切手段来吸引父母的关注:

眼泪、讲故事、问问题等等,但是,他们与依恋儿童不同,生气、哭闹、抱怨不是他们手中的武器,相反,他们知道如何通过讨好妈妈,作出好孩子的样子,或者找出各种借口来得到母亲的注意力。

例如一个我的来访者回忆说:

“我妈妈总是让我自己玩游戏或画画,然后她就自己消失了。

她总是说:

你现在长大了,不要老缠着妈妈,让妈妈休息一会儿。

’没几分钟我就会找出各种借口,闯进她的房间去看她是不是还在屋里。

这时候她总是很不高兴:

你没看我正忙着吗?

’但我还是不断地闯进她的房间去打扰她。

追求型人格  矛盾儿童到成年后即形成追求型人格,他们总是想出各种方法去保持与配偶的亲密关系。

与依恋型人格一样,追求型人格也惧怕被抛弃。

但不同的是,如果说孤立型人格是害怕被:

“拉回家”,那么追求型人格则是害怕“害怕找不到家”。

对追求型人格来说下班回到家看到家里的灯是黑的,早上看到配偶不在身边都是很难以忍受的。

他为了能够保持与配偶的亲密关系,总是力图取悦对方,伺候对方,为对方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们生怕与对方产生矛盾或不高兴,因为他们怕对方离开自己,所以总是设法安排各种共同的事情:

出外郊游、看电影、逛街、上餐厅、运动等等。

他们总是压抑自己的需要,将对方放在首要的位置。

他们不像依恋型人格那样总是在抱怨生气,他们是“贤妻良母”或“五好丈夫”,很少抱怨生气,总是努力抑制自己的不快,习惯于看着别人的眼色,生怕对方不高兴。

可是他们的种种努力往往并不讨好,而是使对方感受到窒息,没有一点个人的空间。

对于失去的恐惧常常造成猜疑和嫉妒,他们十分留意对方的行踪或者表情,对可能出现的所谓“第三者”非常敏感。

这种人常常在暗暗地伤心落泪,感叹“活得太累”,陈卫钧的妻子张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三、自我的确认和能力的形成(3-7岁)  这时的孩子开始体验到了一个新的现实世界,他想要知道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以周围世界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

他开始了自我形成的生命历程。

为此,他必须完成两件事情,这些都会在一生中影响到他与于自我的关系和与他人的关系,这就是:

(1)他必须在自己的内心里建立起一个稳定和持续的自我形象,以及一个稳定,持续的他人(主要指亲人)形象。

(2)确定对自己的能力的自我评价,从而确立自己的自信心。

  自我的确认  在三岁之前,孩子在父母不在自己身边时立即感到焦虑和被遗弃的恐惧。

现在,大约在三、四岁左右,孩子的空间活动能力不断地增强了,以及父母不在他的身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