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刘雯凤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9200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刘雯凤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九年级+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刘雯凤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九年级+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刘雯凤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九年级+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刘雯凤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九年级+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刘雯凤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九年级+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刘雯凤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九年级+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刘雯凤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九年级+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刘雯凤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九年级+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刘雯凤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九年级+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刘雯凤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九年级+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刘雯凤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九年级+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刘雯凤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九年级+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刘雯凤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九年级+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刘雯凤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九年级+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刘雯凤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九年级+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刘雯凤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九年级+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刘雯凤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九年级+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刘雯凤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九年级+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刘雯凤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刘雯凤文档格式.docx

《九年级+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刘雯凤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刘雯凤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刘雯凤文档格式.docx

偏僻 

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

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猿猴:

哀伤 

凄厉

鸿鹄:

理想 

追求

(孤)雁:

孤独 

思乡 

思亲 

音信

鹰:

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乌鸦:

小人 

俗客庸夫

沙鸥:

飘零 

伤感

江水:

时光的流逝 

岁月的短暂 

绵长的愁苦 

历史的发展趋势

烟雾:

情感的朦胧、惨淡 

前途的迷惘、渺茫 

理想的落空、幻灭

东风:

春天 

西风:

秋冬 

落寞、惆怅 

衰败 

游子思归

霜:

人生易老 

社会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 

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雪:

纯洁 

 

美好 

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

露:

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云:

游子 

飘泊

玉:

高洁 

簪缨(冠):

官位 

名望

2、课文同步分析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问:

简要分析本诗颔联运用的表现手法。

【解析】此诗最大的特色在于它不是静态的描叙洞庭湖辽阔浩瀚,而是强调它内蕴的气势并充满动态感:

首句“八月湖水平”就是夸张夏日消融、江河横溢时刻洞庭湖的水势,一个“平”字就足见其烟波浩渺之状。

第二句“涵虚混太清”则是夸张洞庭湖包容了天地,将天空都纳入其中。

第三、四两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动态感更加强烈,夸张得让读者似乎都跟着拍打的浪潮而晃动。

【答案】颔联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描写湖水声势。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云梦泽水汽蒸腾,岳阳城受到洞庭湖波涛的摇撼。

句式对仗工整,意境灵动飞扬,表现出大气磅礴的气势。

一个“蒸”字写出了云蒸霞蔚、龙腾虎跃、万马奔驰之势;

一个“撼”字,笔力千钧,如同巨澜飞动、“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场景。

3、同步典型例题分析

早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

“驼褐”指兽毛制成的衣服。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何效果?

【解析】诗人在这里用了反衬手法。

“寂寞小桥和梦过”,静中有动;

“稻田深处草虫鸣”,寂中有声。

四野无人,一切都在沉睡,只有孤寂的旅人“和梦”过桥,这静中之动更反衬出深夜的沉静,只有梦魂伴随着自己孤零零地过桥,才会感到“寂寞”。

“寂寞”所包含的一层意思,就是因身外“无人”而引起的孤独感。

而“无人”,在这里又表现天色尚“早”。

“寂寞”所包含的又一层意思,就是因四周“无声”而引起的寂寥感。

而“无声”,在这里也表现天色尚“早”。

【答案】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

“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2012江苏无锡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

送别歌。

阅读上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4分)

(1)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

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

(2分)

【解析】第二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

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

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

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

【答案】用“红”对“青”,色彩鲜艳(1分),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1分)。

(或静的山与急湍的水对比,动静结合,充满情趣。

四、学法初步提炼

【表现手法类鉴赏题要分三步作答】

常常见到这样的题目: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表现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或者直接问:

该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要准确解答这类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

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描写手法主要有: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反衬又有动静衬。

如“明月松问照,清泉石上流”;

声衬寂,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

(3)对比。

(4)白描。

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田野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

(1)比兴。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

(2)比喻。

(3)拟人。

(4)夸张。

(5)双关。

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

(6)用典。

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答题步骤要分三步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一、专题精讲

诗歌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但常见的不外乎是:

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映衬对比,伏笔照应,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开门见山,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等,应结合具体的诗歌加以分析。

(一)、描写手法

1.渲染。

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

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

如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问。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诗中“鱼戏莲叶东”四句的渲染描写,使得全诗生动活泼,音调优美,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欢愉的情绪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又如赵师秀的《约客》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

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中的“微雨”“暮钟”“漠漠”“冥冥”“浦树含滋”都是在渲染一种离别时的伤感的气氛。

2.衬托。

衬托包括两种,一是正衬,二是反衬。

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如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迭我情。

”三四句形象鲜明地烘托出了汪伦对诗人的真挚纯洁的深厚感情。

反衬是用相反的东西衬托,如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中写到了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了春涧的寂静。

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里“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反衬手法中,我们尤其要关注以乐景衬哀情和以动衬静。

3.白描。

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这里指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

如聂夷中《田家》:

“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全诗以小见大,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4.动和静。

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前者属于烘托手法、;

后者如戴叔伦《兰溪棹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诗中前两句写了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是静景;

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

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5.虚和实(联想与想象)。

文艺作品在写到较为复杂的事情时,往往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使作品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

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

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

诗歌中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的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尤其是梦境更是虚写的重要方式。

在中国画中,“实”是指图画细致丰富的地方。

而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如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中前两句泛说西湖六月的风光自有特色,是虚写;

后两句描写满湖莲叶荷花在朝阳的辉映下,无边无际的碧绿和艳红和谐地搭配着,是实写。

全诗虚实相生,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又如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梦中胜利的虚幻之景与醒来的白发现实形成鲜明对比,让人体味出空有大志,报国无门的悲哀。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也是虚幻之景。

6.欲扬先抑。

指不从正面平铺直陈,先从反面着笔,加以贬抑,而后透露出自己的真实意图。

如辛弃疾《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予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又如赵希璐《次萧冰崖梅花韵》:

“冰姿琼骨净无瑕,竹外溪边处士家。

若使牡丹开得早,有谁风雪看梅花。

”诗中三四句忽发奇想:

如果牡丹花开早于梅花,谁会冲风踏雪顾及梅花呢?

然而,牡丹毕竟不会开在梅花之前。

诗人欲扬先抑,只有冰清玉洁的梅花才能在凛冽的风雪中吐芳争艳,才能受到人们的青睐。

(二)、修辞方法

1、比喻

在诗歌语言里,可以说比喻是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辞格。

比喻又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了比方,语言就形象、生动,读者就会如睹其物,如见其人。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将进酒》)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比喻的作用:

⑴使语言生动、形象;

⑵是深刻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的表现出来。

2、比拟

所谓比拟,兼含拟人和拟物两个内容的一种修辞格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林逋《山园小梅》)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王禹偁《村行》)

比拟的作用:

⑴色彩鲜明;

⑵描绘形象;

⑶表意丰富。

3、借代

一种事物,不用其本来名称,而用另一种与之相关的名称来代替它的一种修辞方式叫借代。

借代可以使诗歌语言更加鲜明、生动,避免词语重复,给人以新奇感,也易于产生联想。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何以解忧?

惟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借代的作用:

⑴使语言富于变化,丰富多彩;

⑵使语言具体形象,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

⑶使语言简洁、精炼。

4、夸张

夸张是一种积极的修辞方式。

作者为了突出艺术效果,对现实中的人或事物故意作夸大或缩小描写,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夸张。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李白《蜀道难》)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范仲淹《御街行》)

夸张的作用:

⑴突出地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⑵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⑶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5、对偶(对仗)

对偶是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并列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格式。

对偶又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孟浩然《临洞庭》。

正对)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林则徐。

反对)

串对,就是构成对偶的上下两个词组或句子,在意义上又相承、因果、假设等种种语法关系的一种对偶形式。

因为这种对偶行同流水,上下衔接很紧,所以又叫“流水对”。

如: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对偶的作用:

⑴便于吟诵,易于记忆;

⑵具有音乐的美;

⑶表意凝练,肃清酣畅。

6、设问

设问不同于一般的疑问句,而是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以引起读者积极思考。

问人间谁是英雄?

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设问的作用:

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7、反问

反问使用疑问语气表达相反的意义。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反问的作用主要是表达强烈感情,起到加强语气和发人深思的效果。

8、反复

为了强调某种意思,增强某种感情色彩,有意将诗歌中某些词语句加以重复使用的一种修辞格式叫反复。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垓下歌》)

反复具有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加强节拍的修辞效果。

9、对比(对照)

把内容相反或相关的两种事物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相互对照,这种修辞方式就叫对比。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10、通感

人们日常生活中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往往可以有彼此交错相通的心理经验,于是,在表现属于甲感觉范围的事物印象时,就超越它的范围而描写领会到乙感觉范围的印象,以造成新奇、精警的表达效果。

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

风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唐郎士元《听邻家吹笙》)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10、引用(用典)

在诗歌语言中,凡是引用历史上的典故或别的诗文作品中语句,都叫引用辞格。

引用的基本类型有:

引用典故类、引用语句类、摘引原文词语的。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典故)

11、双关

用词造句时表面上是一个意思,而暗中隐藏着另一个意思。

又分为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12、反语

反语就是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句去表达本意的一种修辞方式。

换句话说,反语就是通常所说的“说反话”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

(无名氏《孔雀东南飞》)

13、顶真(顶针、连环)

顶真(顶针、连环),就是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作下一句的起头的修辞格式。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无名氏《西洲曲》)

题型一

提问的一般方式:

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变体的提问方式:

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

甚至有的问答题就直接这样问:

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

答案一般应该在下列词语中选择: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映衬(又分为正衬和反衬),象征,联想,想象,用典,对比,动静结合,对比衬托,讽刺夸张等。

解答这类提问时,很多考生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是不对的,因为再怎么说,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还是有所不同的,当然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是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的。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青白在人间。

分析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解析】表面看来,这首七绝只是咏物之作,即诗人运用白描之手法,突现出石灰不怕击打、不怕烈火,甘愿粉身碎骨而把白白粉末奉献给人们的特点。

可是,细细推敲,却又不难见出诗人的别具匠心——咏物,实为言志。

【答案】本诗运用拟人和象征等手法,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达自己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永远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题型二:

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正确解答这类试题,它的固定格式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

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已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

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部分,考生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清……

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歌意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常见错误:

考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常见的失误有两点,一是描摹景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

二是考生往往着重于“思与境谐、情景相融”的正衬模式,而忽略了一些诗歌是通过景物来反衬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

在这种情况下,应多从诗人的生平、抱负或标题来思考,避免出错。

山居秋暝

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这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解析】这首诗写出了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

王维所居辋川别墅在终南山下,故称山居。

一场秋雨过后,秋山如洗,清爽宜人。

时近黄昏,日落月出,松林静而溪水清,浣女归而渔舟从。

如此清秋佳景,风雅情趣,自可令王孙公子流连陶醉,忘怀世事。

此诗以一"

空"

字领起,格韵高洁,为全诗定下一个空灵澄净的基调。

全诗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月照松林是静态,清泉流溢是动态。

前四句写秋山晚景之幽静,五六句写浣女渔舟之喧哗。

诗之四联分别写感觉、视觉、听觉、感受,因象得趣,因景生情。

反衬了当今社会官臣惰,贪,写出诗人自己的高尚情操,写出那无忧无虑,表达了作者十分向往这种生活。

也表达了作者崇尚恬静淡泊的田园生活,不愿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

【答案】山雨初晴,万物一新;

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

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

作者通过塑造这样一种幽静深寂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

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对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题型三

这首诗歌在语言方面有何特色?

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

或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语言的层面,考生应该从语言的风格或特点来解答。

一般从以下这些词语中选择答案:

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隽永、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有些考生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字,阐述字词运用的巧妙,这是以前诗歌点评的做法。

语言的特色不能等同于语言的使用,这样的解答显然不对。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赏析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解析】初看是一幅“风雪夜归人”的画图。

前两句是一组静的景物,日薄西山,苍山隐隐,半山腰闪出茅草的房屋,一片萧疏凄凉的景色。

画面中心是诗人拖着疲惫的身子正向茅草屋慢慢移动着,透出断肠人在天涯的况味。

而后两句是一组动的画面,天色漆黑,风雪交加,犬吠声打破了山村的寂静,诗人被主人迎入柴门。

“归”字用得很妙,有宾至如归之感,日暮途穷,继之以风雪,极尽旅途之苦,风雪中得入柴门,“是在凄凉中得安乐境”,带来了一股温暖的气息。

苍山,风雪,白屋,柴门,犬吠,归人,层次分明,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了“风雪夜归人”的画境。

这画境是一个“象”,而诗人的“兴”就是画面中寓含不尽的韵味。

如题为“宿芙蓉山主人”,但主人并未在画面上出现,而是从“风雪夜归人”的画面上透出主人的好客之情。

诗人就是通过“夜归人”刹那间的感触,来写主人的美好心灵。

旅途的艰难,仕途的坎坷,风雪严寒,世态炎凉,而在萧条的山村,白屋人家却保留着这美好的情谊,这才是诗人的“兴”之所在,整篇饱含着含蓄蕴藉的不尽韵味。

【答案】本诗的语言质朴、简洁,生活气息浓厚。

诗人极尽旅途之苦,风雪中得入柴门,顿时带来一股温暖的气息。

苍山、风雪、白屋、柴门、归人,层次分明,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一幅淡雅的雪夜客至图,烘托出一种山居荒寒及旅途寂寞的氛围。

三、学法再提炼

1、学会利用已有的信息,如利用标题、注释、作者生平经历等  因为标题一般能揭示诗的内容和情感(如《伤田家》,提示了诗的类别);

注释、生平经历能揭示诗的背景,鉴赏诗歌若能做到“知人论世”,对诗歌的内涵和情感就一定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如能有效地利用命题中的这些信息,对解读诗人的心境情感、作品的内涵意蕴是很有帮助的。

2、注意合理的鉴赏流程  诗是由意象构成意境,再由意境体现诗情的。

意象是诗的基础,意境是诗的画面,诗情是诗的内涵。

鉴赏一首诗必须从意象着手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诗情。

“意象→意境→诗情”是鉴赏古诗从局部到整体的合理流程,不可倒置。

可见,①诵读(考试时则是默读,)全诗——②(通过领悟语言)感受诗歌描绘的形象——③(通过联想和想象)理解形象和意境——④进而理解形象并与形象产生共鸣——⑤感悟、评价形象的审美价值(也即作品的主题、社会意义等)——⑥创造自己心中的新的形象,才是诗歌鉴赏的正确步骤。

总起来说就是,先明确写什么,再弄清怎么写,最后读懂为何而写。

3、注意分析诗的表现手法  古诗常用一些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来表达情感、体现思想,如寓情于景、寓理于景、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及比喻、夸张、拟人、对偶、借代、衬托、反衬等修辞方法,因此鉴赏古诗要注意分析诗中所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4、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与惯用意象  古诗常用典,用典可收到言简意赅的奇特效果。

典故的复习要力避艰深难懂,但学生接触过的并且是非常熟悉的应掌握,如“武陵人”、“廉颇老矣”、“青衫司马”、“豆蔻词工”、“封狼居胥”等。

古诗中的一些惯用意象有特定的用法,如送别诗常用“柳”、“月”、“长亭”等意象,抒愁写恨常用“流水”、“春雨”、“春草”等意象,表现志向气节常用“菊”、“兰”等意象。

掌握典故含义,把握惯用意象,可以找准理解诗词的切入点。

5、从诗中描写的对象来体味意境  诗歌的意境是通过描写的对象来表现的。

因此,要体味一首诗的意境,可从诗中描写的对象着手。

如欧阳修的《丰乐亭游春》描写的是暮春时节丰乐亭周围的景色及游人尽兴游春的情怀,这种意境是通过诗中的“红树”、“青山”、“绿草”、“落花”等景物来表现的。

要体味这首诗的意境,就必须抓住这些描写的对象,结合全诗来分析。

6、强化书面表达,注意逻辑条理  考生对于一首诗歌往往有一定的见解和感悟,但是一旦述诸语言,学生的思维却大打折扣,写出的鉴赏文字缺乏逻辑性、条理性,不能准确地运用有关的诗歌鉴赏术语,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

从阅卷效果来看,阅卷教师也往往喜欢那些卷面清爽、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合理的答卷。

分点答题,点后例证。

采用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