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4班无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9203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5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4班无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4班无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4班无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4班无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4班无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4班无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4班无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4班无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4班无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4班无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4班无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4班无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4班无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4班无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4班无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4班无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4班无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4班无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4班无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4班无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4班无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4班无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5.“有氧运动”近年来成为一个很流行的词汇,得到很多学者和专家的推崇,它是指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

如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率的关系。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为有氧呼吸,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段为无氧呼吸

B.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消耗量

C.无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

D.若运动强度长期超过c,会因为乳酸大量积累而使肌肉酸胀乏力

6.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

图乙表示蓝藻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

C.图乙中,当光照强度为X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D.图乙中,限制A、B、C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7.呼吸作用方式和用于生物呼吸作用有机物的差异会导致呼吸释放的CO2量与吸收O2的量的比发生差异。

已知呼吸嫡(Q)=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呼吸作用吸收的O2量,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呼吸熵(Q)大于1,表明生物一定存在产生C2H2OH的无氧呼吸

B.呼吸熵(Q)等于1,表明生物进行有氧呼吸,但不能确定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的存在与否

C.呼吸熵(Q)小于l,表明生物体有氧呼吸过程中消耗了非糖有机物D.呼吸熵(Q)越大,生物体新陈代谢越旺盛

8.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结构规律,即是由一定的基本结构单位,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形成的多聚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若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肽键,2表示中心碳原子,3的种类有20种

B.若为一段R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的种类有4种

C.若为一段单链DNA结构图,则1表示磷酸基团,2表示脱氧核糖,3的种类有4种

D.若表示多糖的结构模式图,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是相同的

9.如图表示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

据图判断下列相关

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甲细胞形成的乙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所以乙细胞与甲细胞一样能无限增殖

B.若丁细胞是胰腺细胞,则结构⑦所起的作用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C.一般情况下甲、乙、丙、丁等细胞的细胞核中的DNA相同

D.甲细胞分化成丁细胞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10.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下列有关单体与多聚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多聚体水解成单体都要消耗能量

B.有的多聚体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C.单体进入细胞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

D.多聚体最

终水解产物一定是单体

1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与叶绿体都由双层膜

构成,内外膜化学成分相似且含量相同

B.核糖体是唯一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叶绿体是唯一含有色素的细胞器

C.线粒体、高尔基体和核糖体在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D.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目不同导致细胞分化

12.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膜中多糖水解产物能与斐林试剂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多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

B.膜的选择透过性既与磷脂分子和水的亲疏有关,又与蛋白质的种类和结构有关

C.由于膜对Na+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所以细胞膜帮助Na+跨膜运输蛋白只有一种

D.生物体不同细胞中,细胞膜功能的多种多样,决定了细胞膜结构的多种多样

13.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皮肤伤口窄而深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B.要及时为板结的土壤松土透气,以保证根细胞的有氧呼吸,抑制无氧呼吸

C.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保证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

D.慢跑可以促进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使细胞获得较多能量

14.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B.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H]被消耗的过程中都会伴随ATP含量的增加

C.酵母菌在有氧和缺氧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

D.植物根细胞分裂所需的ATP来源于细胞呼吸

15.用完全相同的培养液,在相同条件下分

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在二者吸水速率几乎相同的情况下,72小时后培养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发生了如下表的变化(表中数据为72小时后溶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占开始时的百分比).分析下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K+

Mg2+

Ca2+

SiO32-

水稻

17.00

105.00

117.00

19.50

番茄

19.10

86.00

59.60

118.00

A.不同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是不同的

B.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

C.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O32﹣吸收量大,对Ca2+吸收量小

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呈正相关

16.某种药用植物合成药物1和药物2的途径如下图所示:

基因A和基因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AAbb或Aabb的植株能同时合成两种药物

B.若某植株只能合成一种药物,则必定是药物1

C.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

D.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能合成药物2的个体占3/16

17.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

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

B.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

C.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

D.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

18.人类的血型受到3个复等位基因IA、IB、i控制,A血型的基因型有IAIA、IAi,B血型的基因型有IBIB、IBi,AB血型的基因型为IAIB,0血型的基因型为ii。

两个家系成员的性状表现如下图,Ⅱ-3和Ⅱ-5均为AB血型Ⅱ-4和Ⅱ-6均为O血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型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B.Ⅲ-1表现A血型的概率为1/2

C.Ⅰ-5个体有2种可能的血型

D.若Ⅲ-1与Ⅲ-2婚配,所生的孩子为AB血型的概率为1/8

19.椎实螺是雌雄同体动物,一般进行异体受精,但分开饲养时,它们进行自体受精。

已知椎实螺外壳的旋向是由一对核基因控制的,右旋(D)对左旋(d)为显性,旋向的遗传规律是子代旋向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决定,与其自身基因型无关,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之为母性效应。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DD×

♂dd,F1全为右旋,F2也全是右旋

B.♀Dd×

♂dd,F1全为右旋,F2中右旋:

左旋=1:

1

C.♀dd×

♂DD,F1全为左旋,F2也全是左旋

D.♀dd×

♂Dd,F1全为左旋,F2中右旋:

20.如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CD段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

B.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BC段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0条或1条Y染色体

C.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DE段代表的时期相同

D.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CD段都发生着丝点分裂

21.如图1和图2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处于图1的C-D段

B.图1中D—E段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含量不变

C.图2中a对应图1中的A—B段,C对应图1中的E—F段

D.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出现图2中d所示的情况

22.甲、乙、丙三种植株的花色遗传均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每对等位基因中,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表现为完全显性)。

白色前体物质在相关酶的催化下形成不同色素,花瓣中含有哪种颜色的色素就变现为相应的颜色,不含色素的花瓣表现为白色。

色素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植物种类

色素代谢途径

甲种植株

乙种植株

丙种植株

A.基因型为AaBb的甲植株开红色花,自交后代为红花:

白花=9:

7

B.基因型为ccDD的乙种植株,由于缺少蓝色素,所以D基因不能表达,表现白花

C.基因型为EEFF的丙种植株,E基因能正常表达

D.基因型为CcDd的乙植株,自交产生的子一代中白花比例为1/4

23、某雌性动物(染色体数为2n)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产生了甲、乙两个细胞,细胞核DNA数分别是4n,2n,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所在时期的用时通常比乙→甲所在时期的用时长

B、在减数分裂中,乙细胞一定是次级精母细胞

C、在有丝分裂中,乙细胞一定无染色单体但存在同源染色体

D、无论是减数分裂还是有丝分裂,甲→乙的过程中一定发生过着丝点的分裂

24.已知某植物的株高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

A.B决定高茎,每个基因对株高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a、b决定矮茎。

有如下三个种群,种群内部株高的分布如图,X、Y和Z3个种群分别代表的是

A.F1、F2、PB.F2、P、F1C.F2、F1、PD.P、F1、F2

25.下列关于遗传问题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红花与白花杂交,F1代全为红花,支持了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B.YyRr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一定是YR:

Yr:

yR:

yr=1:

1:

1C.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F2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占3/8

D.若A、a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则A、a基因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相关联

26.下图为某个二倍体生物体内的一组细胞

分裂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图②产生的子细胞一定为精细胞

B.图中属于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有①③⑤

C.图示5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D.该生物的体细胞中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

27..某生物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Ab:

aB:

AB:

ab=1:

2:

3:

4,若该生物进行自交,则其后代出现杂合子的概率为

A.30%B.26%C.36%D.70%

28.小麦籽粒色泽由4对独立存在的基因(A和a、B和b、C和c、D和d)所控制,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存在就表现为红色,只有全隐性才表现为白色。

现有杂交实验:

红粒X红粒→63红粒:

1白粒,则其双亲基因型不可能的是

A.AabbCcDdXAabbCcDdB.AaBbCcDdXAaBbccdd

C.AaBbCcDdXaaBbCcddD.AaBbccddXaaBbCcDd

29.下图甲是人类某遗传病的家系系谱,致病基因用A或a表示。

分别提取家系中Ⅰ1、Ⅰ2和Ⅱ1的DNA,经过酶切、电泳等步骤,结果见图乙。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Ⅱ2的基因型是XAXa或XAXA

C.酶切时需用到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D.如果与一个正常男性婚配,Ⅱ2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4

30.小鼠(2N=40)胚胎期某细胞发生图示异常分裂(未绘出的染色体均正常),其中A为抑癌基因,a为A的突变基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分裂过程中形成20个四分体

B.子细胞aa在适宜条件下可能无限增殖

C.分裂产生Aa或aa子细胞的概率均为1/2

D.染色体异常分离与纺锤体无关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10分。

每小题有不只一个选项符合

题意,答案全对得2分,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

31.下列判断细胞死活的

方法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将植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是活细胞

B.观察用健那绿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发现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则口腔上皮细胞是死细胞

C.将好氧细菌与水绵一起制成临时装片,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若发现细菌没有趋向水绵照光部位,则说明细菌可能为死细胞

D.洋葱根尖经解离后,若发现细胞被龙胆紫溶液染上了色,则表明根尖细胞在解离前已死亡

32.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下列属于哺乳动物衰老红细胞特征的是()

A.水分减少,细胞萎缩,新陈代谢的速度减慢

B.某些酶的活性降低,细胞的呼吸速率减慢

C.细胞核体积增大,色素积累增多

D.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呼吸速率上升

33.下列四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细胞制备物。

在适宜温度下,会产生CO2的试管有()

A.葡萄糖+细胞膜已破裂的细胞B.葡萄糖+线粒体

C.丙酮酸+线粒体D.葡萄糖+细胞质基质

34.将单细胞绿藻置于25℃,适宜的光照和充足的CO2条件下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停止光照,发现绿藻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突然上升,这是由于()

A.光反应仍进行,形成【H】和ATP

B.光反应停止,不能形成【H】和ATP

C.暗反应仍进行,CO2和C5化合物结合,继续形成C3化合物

D.由于没有【H】和ATP供应,C3化合物不能形成(CH2O),积累了较多的C3化合物

35.下列各项是关于酶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B.酶都有消化功能

C.蛋白质都是酶D.酶具有多样性

E.酶可促进反应与酸碱度无关F.淀粉酶能促进淀粉水解

四、非选择题(45分)

36.(10分)绿萝属于半阴生蔓藤植物,喜湿润环境。

科研人员在不同条件下测定发育良好的绿萝叶片净光合速率变化情况,结果如图甲所示:

(1)限制图甲中a~b段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

图甲中c~d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

净光合速率由e点急剧下降到f点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f点时叶肉细胞内生成【H】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研究绿萝的光合作用速率,有人设计了如下装置,请分析并回答:

①若要测量绿萝的总光合作用速率,应该对实验装置作怎样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绿萝的总光合作用速率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

②下表是实验30分钟后获得的数据,记录了甲装置红魔水滴移动情况。

补充完善表格内容。

③假设红墨水每移动1㎝,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增加或减少1g。

那么该植物的细胞呼吸速率(分解葡萄糖速率

)是________________g/h。

白天光照15小时,一昼夜葡萄糖的积累量是____________g(不考虑昼夜温差影响)。

37.(8分)下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DNA含量变化曲线图,乙为有丝分裂各时期图像(顺序已打乱),请回答:

(1)甲图中可表示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是____________段,乙图中【1】___________名称。

(2)乙图中细胞分裂的正确排序是_____

__。

其中染色单体形成于图_______,消失于图___________

(3)若甲、乙两图表示同一种生物的细胞分裂,则甲图的2N=___________。

(4)研究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好的是甲图中的___________段,此时细胞内染色体、DNA、染色单体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10分)某种植物的花色同时受A、a与B、b两对基因控制。

基因型为Abb的植株开蓝花,基因型为aaB的植株开黄花。

将蓝花植株(♀)与黄花植株(♂)杂交,取F1红花植株自交得F2。

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红花:

黄花:

蓝花:

白花=7:

3:

1:

1。

(1)F1红花的基因型为,上述每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

(2)对F2出现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加以解释。

观点一:

F1产生的配子中某种雌雄配子同时致死。

观点二:

F1产生的配子中某种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

你支持上述观点,基因组成为的配子致死;

F2中蓝花植株和亲本蓝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

39、(10分)基因突变是生物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和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具有普遍性、低频率性和不定向性等特点;

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是指基因可以向着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其中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a→A)称为显性突变,反之称为隐性突变。

(1)生物的性状受基因控制,同时也存在着发生了基因突变的生物,其相关的性状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

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生物体的某对纯合基因发生了突变,或者某对杂合基因发生了

突变。

(2)在二倍体生物的群体中,等位基因往往不止两个;

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

研究发现,某种野生型昆虫的灰体色由X染色体上的A基因控制,由XA基因突变产生的XA1和XA2基因分别控制黑体色和褐体色。

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

褐色雌×

灰色雄→褐色雌、褐色雄

实验二:

灰色雌×

黑色雄→黑色雌、灰色雄

实验三:

黑色雄→黑色雌、褐色雄

请回答:

①杂交实验的结果说明XA、XA1和XA2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

XA2

对XA为显性,为显性。

②若要判断黑色雌性的基因型,(填能或否)________让其与褐色雄性交配

通过观察子代表现型来确定,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7分)如图是人类某一家族遗传病甲和乙的遗传系谱图。

(设甲病与A、a这对等位基因有关,乙病与B、b这对等位基因有关,且甲、乙其中之一是伴性遗传病。

(1)控制甲病的

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

控制乙病的遗传方式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

Ⅲ7:

________;

Ⅲ8:

______________;

Ⅲ10:

_____________。

(3)Ⅲ8与Ⅲ10结婚,生育子女中只患一种病的几率是_______,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