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规范 -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Word下载.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69297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规范 -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规范 -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规范 -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规范 -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规范 -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规范 -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规范 -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规范 -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规范 -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规范 -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规范 -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规范 -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规范 -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规范 -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规范 -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规范 -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规范 -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规范 -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规范 -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Word下载.docx

《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规范 -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规范 -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规范 -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Word下载.docx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工作的术语和定义、评估工作基本原则与目标、评估工作的组织形式、评估流程及其内容、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工业企业、城市人员密集场所、城市公共设施的固有风险和由自然灾害因素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风险的行业性/区域性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T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事件

某一类情形的发生和变化。

3.2

风险

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

3.3

风险源

可单独或共同引发风险的内在要素。

3.4

风险水平

结合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表示的风险量值。

3.5

城市安全生产风险

城市工业企业、城市人员密集场所、城市公共设施等固有风险源和由自然灾害因素引发的生产安

全事故风险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的严重性的组合。

3.6

类别风险

某一行业领域共性风险的集合,通常表现为行业领域(场所、部位)与事故类型的组合。

13

3.7

点位风险

在某一地理坐标上类别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

3.8

风险辨识

发现、确认和描述风险的过程。

3.9

风险描述

对风险所做的结构化的表述,通常包括四个要素:

风险源、事件、原因和后果。

3.10

风险分析

认知风险属性和推断风险水平的过程。

3.11

风险预测

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后果和风险水平进行推断或赋值的过程。

3.12

风险准则

评价风险重要性的依据。

3.13

风险评价

对比风险分析结果和风险准则,以确定风险等级和/或其大小是否可接受或容许的过程。

3.14

风险等级

单一风险或组合风险的大小,以后果和可能性的组合来表达。

3.15

风险评估

包括风险辨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的全过程。

3.16

风险集成

将多个风险综合为一个风险,以便更为全面的把握总体风险。

3.17

风险管控

处理风险的过程和措施。

3.18

脆弱性

自身存在着易受伤害和损失的因素,在灾害来临时表现的抗灾能力和恢复能力的适应程度和敏感

性。

3.19

利益相关者

可以影响、被影响或自认为会被某一决策或行动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3.20

风险矩阵

通过确定后果和可能性的范围来排列显示风险的工具。

3.21

剩余风险

风险应对之后仍然存在的风险。

3.22

风险管理评审

为获得证据,进行客观评价,以确定风险管理框架或某一部分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而进行的系统的、

独立的、文件化的过程。

4评估工作基本原则与目标

4.1基本原则

4.1.1风险量化原则

树立风险管理理念,注重发挥专业机构及相关领域专家的作用,采用科学的风险评价技术,将原有的定性的风险描述转化为科学的风险量化,摒除定性评价过程中因评价人员个人认识的不同带来的误差,使评估结论更加科学、客观、准确、可靠。

4.1.2网格化原则

结合评估对象城市发展规划、行业区域规划、不同层级相关单位职能划分,对评价对象进行网格划分,找出不同区域的风险特性、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使不同区域的安全发展规划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1.3整体性原则

不同行业领域的事故原因和事故特点具有交叉性和关联性,通过事故原因分析和行业风险因素分析,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对安全风险的影响和各种次生、衍生灾害因素,将相近的行业领域关联在一起注重运用综合分析手段进行整合分析,提高安全发展规划的整体性和集约性,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4.1.4分级分类原则

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实现不同类型评估对象(风行业、分区域、城市整体)的风险评估,根据不同区域的风险级别,明确规划方案落实的重点对象、重点区域,便于实现对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4.1.5动态性原则

继承运用评价对象已开展的各类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结果,对新增或存在空白和模糊的区域/领域进行补充调研和评估,实现风险动态管理和持续更新。

4.2 工作目标

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主要实现以下工作目标:

——开展城市安全现状调查与风险分析,摸清城市各类安全风险源,特别是重大风险底数;

——开展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分级,综合反应城市安全风险总体情况、风险类别、风险分布、风险等级;

明确城市重大风险管控主体,提出城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对策措施建议,形成《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报告》;

——定制开发城市安全风险管理系统信息平台,建立城市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城市安全风险电

子地图。

5评估工作组织形式

5.1城市各级政府应建立由主要负责人主导的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工作组织机构(包括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沟通联络、督查考核、实施评估等工作,并以政府正式文件形式予以明确机构和相关成员的工作职责。

5.2市各级政府应建立能够保障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编制实施方案,保障经费投入。

5.3城市各级政府应对参与风险评估的政府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有关人员进行风险评估工作的专题培训,重点就风险评估组织模式、评估方法以及需要配合的工作等进行专项培训。

6评估流程

6.1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流程由前期准备、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和风险沟通与记录、风险监测反馈与更新等步骤组成。

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流程图见附录A。

6.2为确保风险评估工作有效,城市各级政府应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管控。

7前期准备

7.1界定评估范围

评估工作机构应依据评估对象、要求以及特定时间、空间特点,确定评估范围。

一般情况下,评估范围应涵盖城市工业企业、城市人员密集场所、城市公共设施和其他城市风险。

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范围详细分类参见附录B。

7.2资料收集

7.2.1一般要求

7.2.1.1各级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其他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应提供评估范围内相关评估对象的底数清单,并按照规定的数据格式进行数据收集。

7.2.1.2评估工作机构应全面收集与风险评估相关的资料数据,明确内外部信息,确定与评估对象相关的内部和外部参数。

7.2.1.3可利用各行业领域综合信息系统平台数据为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推荐使用信息系统进行风险信息采集与分析。

7.2.2外部信息

7.2.2.1辖区相关专项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

7.2.2.2辖区城市安全生产风险现状、应急能力以及受影响人群的风险意识等。

7.2.2.3辖区存在的暴雨、内涝、地面塌陷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自然灾害风险现状。

7.2.2.4国内外相关研究报告、技术标准、文献等。

7.2.2.5国内外相关事故案例及调查分析资料等。

7.2.3内部信息

7.2.3.1风险源基本信息,包括名称、行业领域、区域、街道、详细地址、地理坐标、负责人、联系电话、行业部门等。

7.2.3.2风险特征简述,包括固有风险客观数据描述、可能造成的事故类型以及周边敏感目标分布等。

7.2.3.3现有风险控制措施情况,包括现有工程、技术、管理、个体防护和应急准备等措施。

7.3现场调研

7.3.1座谈交流

7.3.1.1市、区(县)、街道:

重点沟通辖区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工作开展情况,辖区内各类风险源地理分布情况、风险信息采集方式等。

7.3.1.2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其他行业领域主管部门:

重点沟通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概况介绍,包括行业安全监管概况、事故情况,交流评估范围内主要类别风险及风险控制情况等。

7.3.2风险源信息核实

7.3.2.1核实资料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包括风险源基本信息是否准确完整、风险特征简述是否与现场实际相符等。

7.3.2.2制定现有控制措施实施情况现场核实表,核实现有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评估现有风险防控措施的不足,提出需要增加完善的风险防控措施建议。

7.3.2.3对可能存在火灾、爆炸等较大以上安全事故风险的工艺设备设施等关键部位进行拍照摄像,建立风险档案。

7.4评估依据和方法

7.4.1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依据主要包括: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政府文件、实施方案/指南;

——其他相关规定和文献资料。

7.4.2评估机构可根据风险类型及风险评估的目的、范围、时间、预期效果及获取资料情况等因素,选择确定适当的风险评估方法及风险评估模型、指标。

7.5评估工作实施方案/指南

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工作实施方案/指南内容主要包括:

a)团队组织:

包括评估团队(含专家团队)成员、组织结构、角色、责任等内容;

b)计划制定:

包括各阶段的工作时间、内容、形式、成果(含最终风险评估的基本要素与结论)等内容;

c)风险准则确定。

8风险辨识

8.1风险辨识范围与内容

风险辨识包括类别风险辨识和点位风险辨识,应涵盖常态活动(事件)和非常态活动(事件)。

8.1.1类别风险辨识

8.1.1.1对行业领域历史事故数据、风险管控现状等进行统计分析,把握不同类别风险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初步识别出可能引发各类安全事故的风险名称。

8.1.1.2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专家座谈,最大限度地辨识及确定对于城市安全具有重要影响的所有关键性类别风险名称和风险等级,形成类别风险清单。

8.1.2点位风险辨识

8.1.2.1在类别风险基础上,确定辖区和行业领域可能产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风险的点位数量及分布规律,建立类别风险与点位风险逻辑对应关系。

8.1.2.2针对辖区相关部门、生产经营单位报送的风险源清单,按GB/T13861和(或)GB6441规定,分别从从业人数、危险工艺、设备设施,危险物质量、周边敏感目标分布等方面设定辨识标准,确定需要纳入辖区风险评估范围的风险源底数清单。

8.1.2.3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按照GB18218的要求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

8.1.2.4根据是否会对社会公共区域造成严重影响及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程度,确定需要纳入区域风险控制的点位风险清单。

8.2风险辨识的程序

8.2.1编制风险清单

分析调研资料,穷举可能存在的风险,列出风险清单。

8.2.2风险描述

描述每一风险的类型、发生部位(位置或地点)、发生时间、发生原因、影响因素、影响形式、影响对象及其潜在后果。

描述风险特征,包括致灾因子、承灾体状况、风险源等。

8.2.3风险筛选

结合风险评估的具体目标和范围,比较已有评估指标,筛选风险。

8.3 风险辨识的方法

应按照事件的特点和风险的类型选择适合的风险辨识方法。

风险辨识时,可使用以下一种或几种方法的组合:

——询问与交流;

——现场检查;

——查阅有关记录;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检查表法(SCL);

——头脑风暴法(BS);

——流程图法;

——系统分析法;

——场景分析法;

——历史个例排序;

——综合推断法;

——其他。

9风险分析

9.1风险分析内容和依据

9.1.1应针对辨识出的类别风险和点位风险进行分析。

其中,类别风险分析应包括可能性分析、后果分析和控制措施分析;

点位风险分析包括可能性分析、后果分析和暴露程度分析。

9.1.2风险发生可能性取决于系统自身承受能力和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等。

其基本分析步骤包括:

——明确受影响对象。

根据风险识别阶段的分析结果,明确某一风险可能影响的具体对象,包括与风险源接触和周边敏感的人群、设施、系统、环境等的数量、分布情况;

——分析各类受影响对象的风险承受能力。

通过各类情况分析报告、专家会商和专项调研等方式,分析各类受影响对象的物理属性、心理属性等特点,判断其风险承受能力的大小。

例如,对人群的风险承受能力可从心理素质、防灾应急知识、经济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对设施的风险承受能力可从抗外力能力、安全设施是否充分等方面进行分析。

9.1.3风险产生后果严重程度取决于对风险的事前和事后控制能力。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常态管理水平:

包括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设施设备运行水平、工程技术措施落实情况以及预测预警能力等;

——应急管理水平:

包括应急组织体系、应急预案体系、应急资源保障水平(人力、物力、财力、技术水平)、监测预警能力、应急响应能力、应急抢险处置能力、人员疏散与避险能力、应急恢复能力等;

——宣传教育培训:

包括对系统内部人员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和对周边民众开展应急常识宣传教育;

9.1.4类别风险可能性分析和后果分析主要依据以下数据资料:

——国内外、辖区同类事故类型、数量、分布、事故损失等的统计资料和典型案例;

——相关经验和管理部门及专家判断;

——现有行业监管现状分析资料;

——相关研究文献。

9.1.5点位风险可能性分析和后果分析依据以下数据资料:

——安全管理现状,包括安全相关资质证照、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对执法监察响应态度、近年来事故发生以及执法处罚情况等;

——行业领域风险系数、风险源数量、种类、危险特性等;

——事故统计或典型案例,事故模拟分析数据;

——危险性较大设备和重要设备设施检测、检定报告;

——关键部位、环节安全防控技术现状;

——专家现场检查反馈意见;

——相关文献研究。

9.1.6风险分析时,还应考虑以下方面:

——事件是否会引发次生事件、衍生事件等;

——风险预测的可信度、预测前提以及假设的敏感性;

——专家意见的分歧;

——模型的局限性;

9.2风险分析方法选择

9.2.1定性分析

下列情况采用定性分析:

——作为初选,以决定此风险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使用定性分析便可做出决策,不需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没有足够的资料和资源进行定量分析或无法赋值。

常用的定性方法包括:

——类比法;

——现场调查法;

——德尔菲法;

——故障类型与影响分析法(FMEA);

——经验分析法;

9.2.2半定量分析

常用的半定量方法包括:

——风险矩阵法(LS);

——层次分析法(AHP);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

——影响图分析法;

——事件树分析法(ETA);

——事故树分析法(FTA);

——历史演变法;

9.2.3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可利用模型模拟、试验研究或历史数据外推等方法。

常用的定量方法包括:

——概率法;

——危险指数法(RR);

——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DOW);

——IC公司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标法;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

——灰色理论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计算机事故后果模拟分析法;

9.3判定风险水平

应采用适当的方法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判断事件对评估对象的影响,即风险水平。

按公式

(1)计算风险水平:

R=f(P,C)

(1)

式中:

R——表示风险水平;

f——表示风险的计算函数;

P——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C——表示事件后果的严重性。

风险水平确定方法见图1。

数据充足

概率法指数法

数据不足

发生的可能性

模糊综合评价法

…….

头脑风暴法类比法

指数法

后果严重性

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机模拟分析法

图1 风险水平确定方法

——数据充足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的严重性应根据相关数据,采用概率法、指数法等定量方法进行确定。

根据计算出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后果严重性,直接计算风险水平。

——数据不足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的严重性宜采用定性或半定量的方法进行确定。

9.4区域整体风险评估应充分考虑风险的叠加效应。

在行业领域,利用可累加的风险指标,如潜在生命损失指标,评估分析各行业在评估范围内的风险源分布(不同于数量分布),明确各行业的高风险区和行业整体风险;

在区域方面,通过各类风险源的风险评估,对不同区域各类风险源引发重大事故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叠加分析,评估各区域的重大事故风险构成和区域整体安全风险水平。

10风险评价

10.1基本要求

风险评价应将风险分析过程中得出的风险水平与预先设定的风险准则进行比较,确定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4个风险等级,分别用红、橙、黄、蓝4种颜色进行标识,并对各种风险进行综合排序,为进一步的决策提供依据。

10.2确定风险等级

——数据充足时,将计算出的风险水平与风险准则进行比较,确定风险等级。

——数据不足时,根据风险分析过程中推断出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后果严重性,采用风险矩阵法,确定风险等级。

10.3判定风险结果

低、一般、较大、重大四级风险宜对应可容许、不可容许两个层次。

评估工作机构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判定风险是否可容许。

当风险可容许时,应保持已有的安全措施;

当风险不可容许时,应采取安全措施以降低、控制或转移风险。

11风险评估报告

11.1评估报告编制原则

11.1.1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报告是对评估过程的记录、汇总和整理,是城市政府进行安全风险决策和有关部门采取风险管控措施的依据。

11.1.2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报告应全面、概括地反映风险评估过程全部工作,文字应简洁、准确,资料附件应全面可靠,结论明确,利于阅读和审查。

11.2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

评估工作机构宜按照下述内容编制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报告。

不同区域或行业评估内容有不同的侧重点,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或补充。

——概述(介绍评估目标、评估原则、评估范围、评估过程、评估方法等);

——城市基本情况和总体安全风险描述;

——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辨识(列出风险清单);

——城市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判定风险水平);

——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价(明确风险等级);

——城市安全生产风险控制措施建议;

——结论;

——附件、附表、附图、附录。

11.3评估报告评审

评估工作机构完成风险评估报告的编制工作后,应组织专家评审。

评审专家原则上不少于7人,宜包括本领域相关技术专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专家和重点企事业单位专家。

11.4评估报告公开

城市政府应在对风险评估报告中部分敏感信息作必要处理后,对社会公开,指导各级政府、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和企业开展风险控制工作。

12风险沟通和记录

12.1风险沟通

风险沟通应侧重于以下几方面:

——制定完善的沟通和交流计划表,确保相关方、相关人员充分参与;

——合理地界定评估的内外部环境;

——确保利益相关方的权益得到充分理解和考虑;

——汇集不同领域专家和管理人员,确保风险评估过程中的不同观点以及风险得到充分考虑和识别;

——确保风险管控措施得到认可和支持。

12.2风险记录

风险记录应侧重于以下方面:

——风险沟通过程记录,包括沟通的时间、地点、参会人员以及主要交流内容;

——风险沟通过程中达成的共识,包括类别风险确认、风险等级初判、风险管控等;

——获取的重要资料汇总等。

12.3风险档案

对风险评估全过程的文档资料进行整理,并按有关规定建档立卷。

13风险监测、反馈与更新

13.1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是一个持续循环的动态过程,城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对风险评估的结果及时进行跟踪监控、定期更新,建立信息反馈与沟通、互动与共享机制,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降到最低,保证风险控制在可容许范围内。

13.2开发应用分区域、分行业领域、分类别的城市安全生产风险分布电子地图,定期将辨识、评估的点位风险录入电子地图,实现风险实时查询、分类展示和动态管理。

13.3各级政府在完成首轮风险评估后,应适时评估存量风险等级变化情况,以及补充完善新辨识出的增量风险。

13.4风险监测更新应重点包括以下几方面:

——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情况,监测类别风险,分析变化及其趋势;

——根据类别风险变化,补充辨识增量风险源,并相应调整风险管控措施及实施优先顺序;

——记录风剩余风险,以便在适当时做进一步处理。

14风险管控

14.1完成风险分析、确定风险等级后,各级政府应合理选择并执行工程、技术、管理、个体防护和应急准备等一种或多种风险控制措施,有效降低或控制风险,防范事故发生。

14.2在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实施前,可组织相关专家对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合理性、充分性和可操作性,以及是否会引发新的安全风险等进行论证。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流程图

前期准备

点位风险辨识

类别风险辨识

点位风险分析

类别风险分析

可能性

分析

后果 暴露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