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9343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0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广西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广西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广西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广西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广西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广西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广西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广西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广西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广西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广西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广西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广西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广西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广西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广西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广西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广西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Word下载.docx

《广西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西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Word下载.docx

雅斯贝尔斯在考察人类轴心时期的大哲学家时发现,其他的哲学家基本都是与神交往进行思想,只有中国的老子和孔子是在道法自然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思想。

而这正是今天人类生态文明时期苦苦寻找的生态思想。

(摘编自徐兆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智慧》,2018年6月16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钱穆认为,处于文明冲突中的人类未来选择方向是农耕文明所孕育的某些文化特征。

B.天水伏羲庙里的伏羲塑像是中国人最早的文化形象,也是中国生态文化的生动体现。

C.《易经》和《道德经》是两部生态文化的元典;

前者重“人道”,而后者重“天道”。

D.董仲舒将旧儒家发展为新儒家,其思想对于天人合—的生态思想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2.下列对原文的论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钱穆先生的研究结论说起,自然引出“重新阐述中华文明的生态思想便具有重要意义”的观点。

B.文章不仅分析了中华文明的生态思想的形成过程,也阐述了它在社会治理、本体世界等方面的体现。

C.文章多次运用对比的论证手法,既有中国生态文化内部的对比,也有中国文化与西洋文化之间的对比。

D.文章以解决当今人类社会的文明冲突为立足点,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智慧的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四季、八节、二十四节都是从《易经》中发展而来,体现了天道与人道有机地结合。

B.儒家将人从自然界中区别开来,而道家则将人重新放置于自然界中;

两者存在根本分歧。

C.《黄帝内经》既是医学著作,也是哲学著作,蕴含了阴阳调和,道法自然的基本原理。

D.雅斯贝尔斯认为老子和孔子在道法自然基础上创立的思想正是今天人类苦寻的生态思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月白湖荡余显斌

六月,湖里绿了一片,绿的是苇草,是荷叶,是其它水草。

水草下当然有鱼,有虾。

水面有菱角,青嫩嫩的,随手捞起一个,洗一洗就可以生吃,味道青鲜鲜的。

水下呢,还有嫩嫩的藕。

这儿的湖泥很软,提一根荷梗,轻轻地扯起来,就带出一根藕来,白嫩嫩的。

用水一洗,吃上一口,满嘴都是莲藕的香味。

棒子捞了几个菱角,还有几个嫩藕,不是自己吃,是给小王叔叔的。

每次等待小王叔叔时,棒子都会这么做。

等到芦苇那边传来两声鸟鸣,小王叔叔就会出现,来时,骑着匹大白马。

小王叔叔吃着菱角,还有嫩藕。

棒子就跑过去,羡慕地摸着大白马的鬃毛。

小王叔叔笑道,想骑?

棒子点点头,当然。

小王叔叔就老气横秋地说,小鬼,太矮了,脑袋高过马背时,才能骑。

棒子噘着嘴,暗地里和白马比比,头刚刚挨着马背。

他想,再过一年就高过马背了,就可以了。

可是,离开后,小王叔叔却再没有来过。

那天,棒子撑着一只小划子,藏在苇草里,等着小王叔叔送信来。

没有等到,几声鸟鸣后,他等来的是一个陌生人,是张叔叔。

棒子忙问,小王叔叔呢?

张叔叔红了眼圈,轻声告诉他,小王叔叔遭遇了小鬼子,牺牲了。

棒子眼睛顿时模糊了,远处的天,近处的水,还有苇草、荷叶、荷花,都一片朦胧。

他喃喃地道,怎么会?

小王叔叔有大白马,又高又大,跑起来飞快。

张叔叔叹息,小鬼子的东洋马比新四军的马更高更大,跑起来比小王叔叔的大白马快多了。

棒子咬着牙,狠狠地道,东洋马,真可恨!

张叔叔也点点头咬着牙说,我们要报仇。

报仇的机会就在眼前。

原来,张叔叔这次来,是传达上级命令的,最近,一支新四军骑兵营要经过这儿,准备和湖东新四军二团会合,端掉小鬼子的碉堡。

张叔叔告诉棒子,骑兵营来时,希望棒子能给带路。

棒子高兴极了,说声是。

张叔叔拍拍棒子的肩膀叮嘱,小鬼,注意安全啊。

棒子点点头,送走了张叔叔,撑着小划子,出没在密密的苇丛里,等着骑兵营的到来。

骑兵营来时是在一个晚上,月光水亮亮的一片,笼罩着湖面。

湖面浮荡着淡蓝的雾,苇草和荷叶在雾里如淡墨画的一般,朦朦胧胧的。

张叔叔带头,将骑兵营长介绍给棒子。

骑兵营长笑着夸棒子是好样的。

棒子很高兴,看看这匹骏马,又摸摸那匹。

骑兵营长开玩笑说,没骑过吧?

棒子使劲地点头,傻乎乎的样子,逗得骑兵营长笑了,张叔叔也笑了。

湖里芦苇丛中隐藏着一条暗道,在湖中间,有新四军的监察哨把守着,有可疑人经过,监察哨马上鸣枪报警,对岸的新四军二团听到枪声,立即做好战斗准备。

因此,鬼子几次来袭,都大败而归。

棒子当然能带人顺利通过,因为棒子是新四军的通讯员啊。

他手一挥,带着骑兵营出发了。

已经是后半夜了,湖上月光变得更亮更白。

苇草深处,不时传来露珠滴落声,还有“咚”的一响,是青蛙跳水的声音。

棒子带着部队,静静地走着,沿着那条路走着,新四军监察哨看见了,没有阻拦。

棒子带着骑兵营走到一处湖湾处,将两根手指插入嘴里,“嘘”地吹响一声口哨。

在其他人还没反应过来时,他已抱着身边的张叔叔,“噗通”跳入湖水深处的苇草丛里。

湖里的月光顿时碎了。

枪声响起,打破湖面的寂静。

骑兵营士兵一个个在枪声中倒下,不一会儿,全被消灭。

新四军战士划着水,从苇丛里浮出来打扫战场,同时寻找着棒子。

一片荷叶下,一个声音道,在这儿呢。

随着声音,棒子浮出水面,拖着肚子已经灌满水的张叔叔。

张叔叔不是什么通讯员,是日军间谍大木三郎。

大木三郎一直想破获新四军的交通线,就悄悄盯上了小王叔叔,摸清一切后,他枪杀了小王叔叔。

然后,自己扮成通讯员,哄骗棒子,准备带着日军特种部队,假扮做新四军骑兵营,将湖东新四军一举歼灭。

他最终自投罗网,却弄不清自己究竟在哪儿露了马脚。

棒子得意地说,是你自己吐露了真相的。

棒子说,大木三郎曾告诉自己,东洋马比小王叔叔的大白马高大。

当骑兵营出现时,自己走过去,站在马旁暗暗一比,那些马都高过了自己的脑袋,而大白马和自己脑袋齐平。

他终于清楚,他遭遇了日军。

因此,发出信号,让提前防备着的新四军出击。

大木三郎一听,傻了眼。

棒子随着新四军战士押着垂头丧气的大木三郎,迅速消失在月光下的苇丛中。

月光慢慢变淡了,照着湖面,苇丛里有只小划子,如一牙月亮,一晃一晃的。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年第1期)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3分)()

A.棒子没等到小王叔叔却等来了一个陌生的张叔叔,这一蹊跷的情节为下文他是日军间谍大木三郎买下了伏笔。

B.小说中反复出现“月光”形象,不但展示了那天晚上的特定环境,还暗示了时间的推移,与故事情节相映成趣。

C.小说主人公棒子的形象生动鲜明:

作为新四军通讯员,他尽管年纪还小,但机智勇敢,临危不乱,令人敬佩。

D.小说的语言清新自然,描写简练传神,如写月下苇草深处的露珠滴落声、青蛙跳水声,以静衬动,细致入微。

5.小说开头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6.小说结尾部分说,“张叔叔不是什么通讯员,是日军间谍大木三郎”。

这样安排有什么艺术效果?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在里约奥运会上,一个名为“张小明”的新闻机器人小试锋芒。

在奥运会开始后的13天内,共撰写了457篇关于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的消息简讯和赛事报道,每天30篇以上。

不仅涵盖了从小组赛到决赛的所有赛事,且其发稿速度之快,也让人惊讶——几乎与电视直播同时。

“张小明”的核心——“写稿模块”由今日头条媒体实验室同北京大学计算机所共同研制。

其工作原理是结合最新的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视觉图像处理的技术之后,通过语法合成与排序学习生成新闻。

作为第二代新闻机器人,“张小明”不仅可以通过检索图片自己选择图片,还能模仿人类的语气,使用诸如“笑到了最后”、“实力不俗”等词语。

新闻机器人,或者叫AI机器人。

是人工智能在新闻领域的最新应用。

其实,在“张小明”出现以前,新闻机器人就已被世界上的主流媒体所关注并加以使用。

例如,国外有美联社的WordSmith、华盛顿邮报的Heliograf以及纽约时报的blossom等。

国内则有新华社的快笔小新、腾讯的dreamwriter等。

这些写稿机器人无一例外都运用到了大数据处理技术。

首先通过数据采集,将其录入数据库中,再将这些数据按照语句出现频率以及新闻要素关键词进行分析加工,制作出一套符合该媒体发稿风格的模板,然后将新闻元素5W1H代入其中,一篇新闻消息就这样产生了。

(摘编自《新闻写作机器人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材料二:

机器人跟记者并肩工作,写新闻,已经是一些媒体机构的现实。

有些体育消息,如果不加作者名字,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机器人新闻”不是关于机器人的新闻,而是机器人做的新闻,在人类世界普及的速度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对于此刻正在电脑前写稿的记者们来说,似乎饭碗受到威胁,形势不太妙。

然而,写稿只是记者工作的一部分。

机器能就特定话题做电话采访吗?

能写出有文采、直抵人心的报道吗?

技术上这是可能的,可以事先把问题拟好,让机器打电话采访。

但编辑是否愿意这么安排则是另一个问题。

不过,更靠谱的判断是,机器人或软件将很快成为记者们手里的一个工具,用来搜寻新闻线索或生成内容。

记者的核心职责是从采集到的数据和信息中筛选、掂量、分析、权衡、组织,写出有理有据、有血有肉、全面平衡的报道。

这是一门活技术,代代相传到今天,经过百余年的演化。

如果说机器人最终也能掌握这门人性比重极大的技术,那也不大可能是现在。

(摘编自《机器人都能写新闻 

 

记者真要失业了吗》)

材料三:

如今,“机器人新闻”在全世界的新闻编辑室里越来越受欢迎,因为出版商们正在努力应对报纸发行量日益减少以及资本向在线广告转移的残酷现实。

尤其在美国,机器人写稿越来越普遍。

2014年以来,《洛杉矶时报》的地震警报讯息一直由机器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数据自动生成。

这中间也出过岔子。

去年6月,《洛杉矶时报》发表了一篇关于加州海岸发生6.8级地震的报道。

但它实际上依据的是USGS错误发布的1925年地震记录,于是闹出了一个地震预警响了92年的笑话。

但这些风险并没有降低媒体机构对机器的热情。

《华盛顿邮报》去年宣布,开始由机器发布有关高中橄榄球比赛的报道。

这些稿子每周都会自动更新,资料来源是高中橄榄球教练提交的净胜分数据。

在欧洲,各大新闻编辑部在算法的帮助下,去年每月生成数以万计的稿子。

荷兰的一个机构甚至使用一种算法,用更简单的寓言改写稿子,为儿童“量身定制”新闻报道。

牛津大学的亚历山大·

芬达坦言,虽然这些系统的生产效率比较高,但仍不够精密。

虽然人工智能无疑会越来越多出现在新闻编辑室,但哈佛大学的约书亚·

本顿认为,专业记者们写稿时应对的真正困难和最严格的部分——仔细权衡信息和呈现平衡的、情境化的故事——将很难被机器掌握。

(摘编自《好新闻需要专业技艺机器人“记者”难取代“本尊”》,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小明”的核心是“写稿模块”,其工作原理是运用某些最新技术,通过语法合成与排序学习生成新闻。

B.新闻机器人是人工智能在新闻领域的最新应用,机器人新闻是机器人做的新闻;

两者的内涵完全不同。

C.机器人新闻普及速度超乎想象,特别是在美国,机器人写稿十分普遍,某些新闻已经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D.现在,《洛杉矾时报》的地震警报讯息、《华盛顿邮报》有关高中橄榄球比赛的报道都是根据数据自动生成。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小明”是第二代新闻机器人,性能要好于新华社的快笔小新。

它不仅可以检索、选择图片,还能模仿人类的语气使用一些词语。

B.新闻机器人运用大数据处理技术,采集、录入数据,经过分析加工,再将新闻元素代入其中,制作出特定模板,就能“写”出新闻。

C.记者写新闻是一门人性比重极大的活技术,它要求记者对采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恰到好处的加工,在此基础上写出优秀的报道。

D.如今,报纸发行量日益减少,资本向在线广告转移,为了应对这些残酷现实,“机器人新闻”在全世界的新闻编辑室越来越受欢迎。

9.使用机器人“写”新闻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之处?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归崇敬,字正礼,苏州吴县人。

治礼家学,多识容典,擢明经。

遭父丧,孝闻乡里。

调国子直讲。

天宝中,举博通坟典科,对策第一,迁四门博士。

有诏举才可宰百里者,复策高等,授左拾遗。

肃宗次灵武,再迁起居郎、史馆修撰,修国史、仪注。

以贫求解。

未几,有事桥陵、建陵,召还参掌仪典。

代宗幸陕,召问得失,崇敬极陈:

“生人疲敝,当以俭化天下,则国富而兵可用。

”时百官朝朔望,皆服袴褶,崇敬非之,建言:

“三代逮汉无其制,隋以来,始有服者,事不稽古,宜停。

”诏可。

时有方士巨彭祖建言:

“唐家土德,请以四季月郊祀天地。

”诏礼官儒者杂议。

崇敬议:

“《礼》以先立秋十八日祀皇帝,黄帝于五行为土。

彭祖牵纬候说,事诡不经,不可用。

”事皆施行。

大历初,充吊祭册立新罗使。

海道风涛,舟几坏,众惊,谋以单舸载而免,答曰:

“今共舟数十百人,我何忍独济哉?

”少选,风息。

先是,使外国多赍金帛,贸举所无,崇敬囊橐惟衾衣,东夷传其清德。

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皇太子欲临国学行齿胄礼,崇敬以学与官名皆不正,乃建议:

请以国子监为辟雍省。

祭酒、司业之名,非学官所宜。

请以祭酒为太师氏,位三品;

司业为左师、右师,位四品。

有诏尚书省集百官议。

皆以习俗久,制度难分明,国学非世官,不得名辟雍省、太师氏。

大抵惮改作,故无施行者。

坐史给禀钱不实,贬饶州司马。

德宗立,召还,复拜国子司业,稍迁翰林学士、充皇太子侍读。

田悦禀命,持节宣慰,称旨,宠赐缯帛,儒生以为荣。

迁工部尚书,仍前职。

年老,以兵部尚书致仕。

卒,年八十八,赠尚书左仆射,谥曰宣。

论撰数十篇。

(节选自《新唐书·

归崇敬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B.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C.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D.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宝:

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B.朔望:

朔日和望日,即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

古代每逢朔望常行朝谒之礼。

C.工部:

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工程、交通、水利和屯田等事务。

D.致仕:

亦作“致事”,指古代官员被迫辞官回家,是一种非正常的退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归崇敬可靠顺利,对策出众。

他先是考中明经科,天宝年间又考中博通坟典科;

两次对策,也分别名列第一和优等,并因此升官。

B.归崇敬学识渊博,熟悉典制。

桥陵、建陵有事,他参与掌管礼仪典章;

方士巨彭祖建议在四季月郊祀天地,他据《礼》予以反驳。

C.归崇敬建言献策,均被采纳。

百官上朝时穿袴褶,他建议停止;

他还认为国子学与官名都不正规,建议修改。

这些建议都得到实施。

D.归祟敬临危不惧、义不独生。

出使新罗,遇到风暴,船几乎被毁,众人打算用小船载他先走,他与大家同生共死,不愿独自偷生。

13.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生人疲敝,当以俭化天下,则国富而兵可用。

(5分)

(2)田悦禀命,持节宣慰,称旨,宠赐缯帛,儒生以为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远游杜甫

贱子何人记,迷芳著处家。

竹风连野色,江沫拥春沙。

种药扶衰病,吟诗解叹嗟。

似闻胡骑走,失喜问京华。

【注】本是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诗人时在梓州(今四川三台)。

著处:

处处,到处。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叙远游之迹:

远游多年,迷失方向,处处为家,因此,对远方的儿子非常惦记。

B.颔联既描写眼前之景,又即景寓情,以飘摇动荡的风竹、江沙隐喻自己的人生际遇。

C.颈联述远游之事:

强扶衰病之躯种药,借吟诗来排解嗟叹,字里行间充满悲苦之情。

D.全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层次分明,章法谨严,颇能体现杜诗沉郁顿挫之风。

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6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_________”;

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_________”。

(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________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

而“________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未来,每粒沙子都可能拥有自己的IP地址。

”现在看来,这种描述似乎是,但不可否认的事,这是对物联网产业未来发展最为精彩,也最能引发人无尽联想的描述了。

不论物联网发展到哪个阶段,都摆脱不了经济运行整体状况对它的影响,这是一种 

 

、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可以从相关的调研报告中看出些许端倪。

据埃森哲预测,2030年产业物联网将为全球创造14.2万亿美元新产值,而中国将新增1.8万亿美元新产值。

物联网绝对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与其相关的很多概念,在历史和科技发展中都曾出现过,譬如工业化的平台、产业互联网平台等。

因此我们可以说,( 

)。

不同于以前,在现今的科技语境中说起物联网,我们得到的是 

的互联,包括手机、冰箱、汽车、眼镜等,都是互联互通的,这似乎多少带有“理想”的味道了。

近五年,随着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人类社会不断变革着的消费与沟通方式,成熟的消费互联网生态体系已经成型。

与此同时,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互联网用户,移动互联网用户总规模2015年7月已达9.05亿;

到2016年1月,4G用户数就将超过3G用户数。

庞大的市场基础成就了消费互联网的成功,从BAT的崛起与其市值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为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不断变革着人类社会的消费与沟通方式,成熟的互联网生态体系消费已经成型。

B.随着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不断变革着人类社会的消费与沟通方式,使成熟的消费互联网生态体系已经成型。

C.随着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人类社会不断变革着的消费与沟通方式,成熟的互联网生态消费体系已经成型。

D.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不断变革着的人类杜会的消费与沟通方式,成熟的消费互联网生态体系已经成型。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物联网实际上是一种理念,它代表了我们的期待和向往

B.代表了我们的期待和向往的一种理念的实际上就是物联网

C.物联网代表了我们的期待和向往,它实际上是一种理念

D.它代表了我们的期待和向往,物联网实际上是一种理念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天马行空 

相辅相成 

无所不在 

可见一斑

B.随心所欲 

相得益彰 

见微知著

C.天马行空 

无所不至 

D.随心所欲 

相辅相成 

见微知著

20.下面是某位师范大学毕业生写给某中学的自荐信正文的一部分,其中有五处在用语等方面不恰当,请找出并改正。

本人学习态度端正,勤奋刻苦,成绩优秀,大学期间八次总评,囊括六个第一。

本人爱好广泛,在文学、体育、艺术等方面都颇有建树。

本人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与同学们玩得非常融洽,深受广大师生的爱戴。

如能在贵校就教,我将任劳任怨,爱岗敬业,为学校的发展增砖添瓦。

将“ 

”改为“ 

”;

”改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