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训练记录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949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5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训练记录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训练记录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训练记录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训练记录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训练记录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训练记录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训练记录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训练记录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训练记录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训练记录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训练记录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训练记录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训练记录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训练记录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训练记录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训练记录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训练记录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训练记录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训练记录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训练记录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训练记录文档格式.docx

《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训练记录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训练记录文档格式.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训练记录文档格式.docx

⒌教师小结:

通过游戏,大家知道了只有齐心协力、互相配合,才能合作成功。

三、总结

教后反思:

通过今天的活动,使大家明白了完成一件事可以依靠集体的力量,只要齐心协力,与别人很好地配合、共同努力,定会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到非常快乐。

 

2011年10月18日执教老师:

四一班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用好零用钱

教学目标;

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⒉帮助学生学记现金日记帐。

重点难点:

⒉帮助学生学记现金日记帐。

教学过程:

同学们,零花钱就是由你自己使用的钱。

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几乎每个小朋友都有零花钱。

零花钱有多有少,关键是你怎样去话,这里面的学问可多啦!

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怎样用好零花钱。

⒈“谁会花钱”大家谈:

⑴教师提问:

①平时,你的零花钱主要花费在哪些方面?

②花钱时你有没有考虑这些钱值不值得花?

⑵教师小结:

从刚才同学们的交流中,我发现你们很能花钱。

但是对于怎样才能花得合理、花得有意义,没有经过更多考虑,想花就花,这是一种不太好的消费行为。

现在,如果你们每人有100元钱,该怎样去花呢?

⒉情境讨论《一百元怎么花》:

⑴教师以家长的身份发给每个孩子印有一百元字样的“钱”。

⑵让学生自由地话,并请学生把准备购买的商品名称和金额填入《想想做做》表内。

⑶分组交流。

(每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交流)

⑷全班交流。

⑸评选出2-3名最佳消费者。

⑹请最佳消费者介绍:

①为什么这样安排花钱?

②你准备什么时候到什么商店去购买这些商品?

③你怎么挑选商品?

⒊“学做小会计”竞赛活动:

⑴学一学记帐,把你刚才准备购买的商品“买”回来,记在“现金日记帐”上。

⑵比一比,谁记得最清楚?

⒋小品《逛商店》

小品简介:

时间:

寒假里的一天上午

地点:

芳芳和园园

内容:

寒假里的一天上午,芳芳和园园相约去逛商店。

到了商店里,园园在食品柜买了一只大蛋糕,在玩具柜买了一个很大的洋娃娃,钱用得差不多了。

芳芳既不买玩具,也不买零食,却到鞋柜买了两双大号的电视鞋。

评论:

⑴芳芳和园园各是怎样花钱的?

⑵你认为哪位同学钱用得较合理,用得有意义?

为什么?

同学们的零花钱很多,但是不能光吃的,多吃零食有害健康,也不能光买玩的,应该先满足学习上的需要。

有些小朋友把零花钱捐给生活困难的同学,奉献爱心,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又如小品中的芳芳用零花钱给爷爷、奶奶买礼物,这是尊敬、关心老师的表现。

当然,钱不仅仅话在这几个防买内,得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在花钱时,要有计划,量钱而用。

另外,还要学着记帐,逐步改正乱花钱的习惯,使零花钱用得更合理。

教后反思:

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要合理使用零花钱,许多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不乱花零用钱,有些小朋友把零花钱献了爱心,有些孝敬了长辈,有些则有计划地存了起来,逐步改正乱花钱的习惯。

2011年11月22日执教老师:

五二班

好邻居

教学目标

⒈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做一个好邻居的要求。

⒉教会学生在生活中能按好邻居的要求去做,处理好邻里关系。

⒈重点:

帮助学生了解做一个好邻居的要求,并学做好邻居。

⒉难点:

指导学生克服以我为中心,处理好邻里关系。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吗?

(教师讲述故事大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邻居对人们的家庭生活、个人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

今天的活动就要求大家一起来讨论:

怎样做个好邻居。

⒈小品㈠《串门》。

某天晚上

小刚家

任务:

小刚母子、小明母子

小明全家乔迁新居了,正巧成了小刚的新邻居。

一天晚上,小明母子来到小刚家串门,小刚母子礼貌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小明向小刚问了许多他想知道的情况(如:

小刚在哪个学校读书?

读几年级?

喜欢什么学科?

兴趣爱好是什么?

新学校、老师怎么样?

),小刚一一作答。

他们成了好朋友。

⑴讨论交流:

①小刚母子是怎样礼貌热情地接待邻居的?

②从刚才的小品表演中,你懂得了什么?

邻里交往是社会交往中最普遍、最重要的交往之一,因此,要正确地处理好邻里关系,与邻居和睦相处,礼貌待人。

⒉小品㈡《好邻居》

某星期六

小华奶奶家

人物:

小华、小华奶奶、小王叔叔

某星期天,爸爸妈妈去加班了,小华来到了奶奶家。

看到孙子来了,奶奶格外高兴,为准备可口的饭菜忙个不停。

只听“啊呀”一声,奶奶在厨房间摔了一跤,再也爬不起来了。

怎么办呢?

祖孙俩急得不知所措。

小华敲开了邻居小王叔叔的房门,刚巧小王叔叔在家。

他跑到小华奶奶家一看,说:

“不好,你奶奶可能骨折了。

”随后,就和小华一起把小华奶奶送到了医院。

①小华奶奶家发生了一件什么的事?

②邻居小王叔叔是怎么做的?

③从这件事中,你又懂得了什么?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

邻里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是我们的社会所提倡的新风尚,值得发扬。

⒊讲故事:

每组选派一个同学讲故事:

《我家有个好邻居》。

⒋议一议:

好邻居的标准是什么?

教师小结:

听了同学们的发言后,我受到了很多启发。

要做个好邻居,一要有礼貌,二要互相帮助,三要互相体谅。

⒌练一练:

⑴抽签回答:

你该怎么办?

①邻里之间见面时怎么办?

②当邻居家有困难时怎么办?

③当邻居损害了你家的利益时怎么办?

通过这堂心理辅导课,使学生知道了邻居之间要有礼貌,要互相帮助,要互相体谅;

知道了邻居之间该怎样相处。

因为,希望有个好邻居,首先自己要做好邻居。

2011年12月29日执教老师:

五一班

克服考试期间过度紧张的情绪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考试紧张心理自测,使学生懂得对待考试会有适度紧张心理,但要注意消除过度紧张心理。

1、做游戏,初步体验

⑴师述:

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过平地独木桥”的游戏(学生过独木桥)

⑵述:

让独木桥升高些。

我们再过一次桥。

(学生过升高的独木桥)

⑶让同学们谈体会,述:

第一次过独木桥和第二次过桥心里有什么不同感受?

⑷小结

第一次过桥,大家很顺利地过了,第二次过桥,独木桥升高了,有的同学紧张得心乱跳,还有的同学的脚也在发抖,因为大家都害怕掉进河里,越紧张,越容易掉进河里。

由于大家过度紧张,因此影响了大家正常水平的发挥。

2、引导学生:

师述:

其实,生活中常常会出现紧张的情绪,老师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给同学们上课也非常紧张。

我的眼睛不敢朝大家看,心怦怦乱跳,就是现在我也有些紧张,这是非常正常的。

⑴问:

同学们,平时你在哪些情况下会出现紧张的情绪?

出示:

考试。

⑵问:

你们在考试前、考试时、考试后会有哪些紧张的表现?

⑶让同学们讨论:

(4人一组)

⑷交流,你会有哪些紧张的表现?

(自由谈)

同学们说:

a、考试前,睡不好觉,整天担心

b、考试前就想去小便

c、考试前拿到考卷心里怦怦乱跳

d、答卷时有时看错题

e、有时漏做题,心里烦恼极了。

⑸过渡:

对,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由于过度的紧张影响了你们正常水平的发挥,影响了同学们的成绩,甚至会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3、我们怎样克服这些过度紧张的情绪呢?

两种途径:

*一是自我调节

⑴老师介绍:

有三种减轻紧张情绪的简便技术。

A、迅速同时拉紧缩所有的肌肉,然后立即解除,紧张,反复多次。

B、把练习的重心放在呼吸上,做6次慢速的深呼吸,想象所有的紧张随着呼吸离开了肌体。

C、自我暗示:

“冷静,放松”并与深呼吸协调进行。

⑵做自我调节操:

放轻音乐,闭上眼睛,松松头颈,松松肩

操练时身体要放松,闭目,呼气和吸气要充分

*二是什么?

⑴听故事,明理

讨论:

演说家采取什么方法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

小结,过渡:

蒙悉尼斯第一次演讲时特别紧张,结果影响了他们演讲,被别人赶了下台,第二次演讲时,由于他一次次练习,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显得格外自信,他克服了过度紧张的情绪,博得观众的喝彩,同学们,你们看,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多么重要。

⑵那么,我们怎样在考试期间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呢?

A、注意学习生活节奏。

B、学会自我调节。

C、考试增加自信心。

⑶正确指导

A、复习时的重点:

已经熟悉的内容一带而过,及时补习生疏的地方。

B、看看自己整理的图表,笔记,考卷等。

C、检查考试必备的学习用品,保证充足睡眠。

D、比平时提前半小时起床,吃好早饭,检查所带学习用品,信心百倍走向考场。

E、保持心情轻松,相信自己能考得很好。

F、预备铃响后,休息一会,或闭目养神保证头脑清醒。

4、小结:

老师相信,只要同学们做到自我调节考前做好准备,考试时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一定能克服紧张情绪。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让学生学会了克服过度紧张情绪的方法,同学们用学到的方法,在学习中进行了尝试,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和潜能。

2012年3月7日执教老师:

六一班

为别人的进步而高兴

1、了解嫉妒的含义。

2、了解嫉妒给自己及他人造成的危害。

3、教给学生缓解以及消除嫉妒的办法,培养健康积极的心理。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嫉妒给自己及他人造成的危害。

2、教给学生缓解以及消除嫉妒的办法,培养健康积极的心理。

一、出示幻灯片,通过一封信和一个事例引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看,教师读)

1、知心姐姐:

过去我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总是第一名,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但升入高年级以后,有些同学的学习进步很快,其中一名同学的成绩还超过了我。

为此,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甚至有点恨那个同学,请你来帮帮我,好吗?

(小敏)

2、小华和小英本来是很要好的朋友,过去都是班委,这次小华继续当选为班委,小英没有选上。

从此,小英就不理小华了,而且还在背后说,当班委没什么了不起的。

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小敏和小英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

这是什么毛病?

在充分让学生发表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一种被称作“嫉妒”的心理,正悄悄地在她俩的头脑里做怪,她俩总想着自己比别人强,一旦感到别人超过自己时,心里就不舒服,忿忿不平,对待超过自己的人,不是采取欢迎的态度,为别人的进步而高兴,而是故意找别人的毛病,极力排斥、贬低他人。

这种心理对个人是极不利的。

三、通过师生对话及学生之间的讨论,使学生明白嫉妒心给我们带来的害处。

1、思考题:

1)你被别人嫉妒过吗?

别人嫉妒你,你心里会怎么样?

2、引导学生举具体的事例来进行讨论。

3、教师进行小结:

嫉妒心给我们带来以下的害处:

1)给同学造成心理压力,打击上进的同学。

2)自己不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及别人,看不到别人的长处,也看不到自己的短处,当然就不能向别人学习,自己很难得到进步。

3)破坏集体的团结,使集体的人际关系不合谐,大家就不能共同进步。

另外两点:

1)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根据最新的科学定义:

心理不健康,也是一种病,应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2)一个人有不健康的心理,自然也会影响到他的身体,造成身体的不健康,医学研究表明:

嫉妒心太强的人容易患上心脑血管及内分泌方面的疾病,这对人的身体是极为不利的。

结合这一点,可以讲一下《三国演义》中周瑜气病、气死的事例。

四、通过事例,引导学生进行角色的扮演,并对事例中的情境进行讨论:

我应该怎么做?

事例一:

小明平时学习比小强好,可期末考试时,小强的成绩比小明要好,如果你是小明,你应该怎么想?

事例二:

小刚这回在“数奥杯”比赛中得了一等奖。

而小勇才得了个三等奖,但小勇的体育成绩比小刚要好得多,小勇该怎么想?

事例三:

小丽和小芳都被同学提名为班长候选人。

投票结果,小丽获胜,小芳该怎么想?

事例四:

小玲和小欣是好朋友,俩人都去报名参加校田径队,结果小玲入选,小欣落选,小欣该怎么做?

(一种事例对应于一种方法)教师出示灯片:

(1)化嫉妒为竞争。

(2)心理平衡,恢复自信心。

(3)虚心学习,取人所长。

(4)真诚交往,通过人际沟通缓解及消除嫉妒心。

五、总结

通过心理辅导,使学生懂得了嫉妒心并不可怕,有了嫉妒心,只要使用正确的方法,缓解或消除嫉妒是完全有可能的。

每个学生要时刻提醒自己:

“要为别人的进步而高兴。

”明白别人进步,我也进步,大家进步,对谁都是有好处的。

2012年4月4日执教老师:

依赖为自理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1.重点:

帮助学生树立“自理自立”的观念。

2.难点:

培养学生不断地提高处理问题、适应社会以及承受挫折等的有关能力。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小时候的事吗?

爸爸、妈妈时刻保护着你,教你走路,抱你上楼梯。

后来你慢慢地长大了,可以自己走路,自己上楼梯,自己过马路上学……你现在再仔细地想一想你自己的事情有多少是自己做的。

老师今天要来测测你。

下面请完成自测题。

二.活动与训练。

㈠.完成自测题。

(做到的打√,没做到的打×

①.你经常叠被子,收拾房间吗?

②.你经常洗衣服,洗餐具吗?

③.你会做简单的饭菜吗?

④.你会自己买东西吗?

⑤.遇到情况,你会自己拿主意吗?

⑥.你做作业需要大人陪着检查吗?

⑦.你有整理书包的习惯吗?

⑧.遇到难题,你会自己独立思考吗?

⑨.你有没有表现出为父母着想的行为?

⑩.你平时能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干吗?

说明:

要实事求是地填写,做到9题以上的自理能力强,做到6题以上的自理能力较强,做到5题以下的自理能力差,要培养。

1.统计人数。

想一想,说明了什么问题?

A

2.教师小结。

同学们,以上的事情你们都有能力去完成,只是因为依赖心理作怪,有的人才不愿意去做,我们不能再像小孩子那样事事要父母和别人帮助,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否则会变得寸步难行。

㈡.小品表演。

《开锁》E

提示:

边看边想,这则小品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你与她相比怎样?

大概内容:

小雯是个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天她爸爸去外地出差,晚上十点钟,她妈妈突然感到剧烈地腹痛。

小雯手忙脚乱,大哭大叫,她要陪妈妈去医院,可防盗门打不开,不会开防盗锁,急得她直跺脚,最后还是她妈妈在病痛中挣扎着告诉她给邻居打电话,她才在邻居的帮助下把妈妈送到了医院。

1.讨论交流。

①.小品中的小雯为什么打不开防盗锁?

②.假如是你,你会怎样做?

③.看了这个小品,使你有什么启发?

f

2.教师小结:

大家说得很好,说明这个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生存能力太差,脱离大人就什么也不会干,什么也干不成。

遇到困难没有能力去处理,我们不能这样,一定要从小培养自己独立自主、自理、自立的能力。

T

㈢.钉纽扣比赛。

1.每一小组推选一个代表,规定时间里钉四颗纽扣;

+

2.评比,看谁钉得又快、又牢、又好。

>

3.让优胜者谈谈为什么你能取胜?

r

㈣.整理书包比赛。

$B

①.每一小组让一个自理能力较差的学生参加比赛。

.a

②.让他们把弄乱的课本、作业本、文具等有条理地整理好。

③.让自立能力最差的学生谈感想或体会。

A-

④.议一议,通过比赛和讨论,说说为什么要培养我们的自理能力?

如何克服依赖性?

!

三、总结。

通过心理辅导,全体学生都明白了要用自己一双勤劳的手,克服依赖性,锻炼自己的独立性,不要自己娇惯自己,处处要求爸爸、妈妈庇护。

能够自己做的事情尽量自己做。

只有这样,长大后才能做一个自理自立自强的人。

2012年5月17日执教老师:

二一班

做家务的能手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一、导言

同学们这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当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二、质疑

1.你们在家里做家务吗?

经常做吗?

2.能够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举例说明

三、表演

具体内容:

星期天,小华在家里帮助妈妈擦玻璃,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整个房间的玻璃都擦完了,心里特别高兴,可是妈妈看见了,却责怪她说:

“玻璃擦得不干净,不让你做的事,就别做,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

四、小品

奶奶正在打扫卫生,小刚放学回来了,就喊:

“奶奶我渴了,快给我拿饮料。

”奶奶赶紧说:

“好好好,我马上给你拿去”。

讨论:

小刚的做法对吗?

他错在哪里,他该怎么做?

五、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六、竞赛

1.整理书包比赛;

2.以小组为单位,选学生参加做菜比赛;

七、总结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懂得在家里应该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2012年6月20日执教老师:

三一班

不要明日复明日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一、导言

同学们,你们喜欢故事吗?

好,下面教师给大学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寒号鸟》。

二、教师讲故事(音乐配音)

三、情境表演

1.舞台一分为二,一半是教室,一半是学生冬冬的家。

冬冬坐在中间,左边可够到教室里的课桌,右边可够到家里的书桌。

2.一学生用手举一日历,分别用大挂历形式展示,星期一、……;

一学生扮演冬冬的同学,轮流找冬冬去玩,日历从星期一开始展示。

3.表演后:

组织学生讨论小品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办什么事都要只争朝夕,不要养成拖拉作业,当天应做完的事决不要放到明天去做。

四、总结

教学反思:

 

通过今天的学习,认识到拖拉作风的危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要明日复明日。

2012年9月2日执教老师:

一一班

改改你的坏习惯

让学生认识到好习惯的重要性。

让学生认识到好习惯的重要性。

一、交待任务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自己的生活习惯,有的是好习惯,有的是坏习惯。

好的习惯应发扬,坏习惯就要改正。

如果你有某些坏习惯,这节课我们就要帮助你改改你的坏习惯。

板书:

二、新授部分

1.看课堂剧《小红的三餐》,回答问题。

师问:

课堂剧中小红有哪些坏习惯?

2.观看课堂剧《小明的100分》。

看幻灯出示的问题,同桌讨论后回答:

3.观看课堂剧,回答问题。

4.说说你或你发现别的同学有哪些日常生活中的其它不良生活习惯,你的改正措施。

1.问:

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某种或某些不良习惯。

只要大家从小勇于认识和承认自己的不良习惯,并下决心纠正,就能不断进步,健康成长。

2012年10月16日执教老师:

一二班

七彩糖

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一、出示课题:

“七彩糖”。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①参加游戏人数必须是双数;

②每人发一张写有词语的卡片,在20人的小组里迅速找到手拿能与自己的词语组成短语的人,手拉手坐下,20个词语必须都组成10个最佳短语。

比一比,两个小组哪个组用时最短。

③总结:

④组成短语的两个人就是自己的合作伙伴,即新朋友,两人手拉手坐在一起,并读出自己组成的短语(考验默契),读完后,给每一对合作伙伴(新朋友)发一包七彩糖。

⑤回答问题,分享糖果。

与自己的新朋友交流完一个问题后,一起品尝与问题相对应的颜色的糖果。

二、小小搬运工

1、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①运物品。

②分组。

③要求。

④总结。

通过两个游戏活动,让学生了解一定的交往技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2012年11月9日执教老师:

六二班

揭短会

培养学生对自身心理承受能力的兴趣与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培养学生对自身心理承受能力的兴趣与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一、用实例引导思考

1、老师带着同情、惋惜的感情讲述两个小故事。

2、引导学生围绕下列问题思考。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

二、拿子照自己

1、教师引导学生用下列情形对照自己

(1)当家长批评或者责骂自己时自己有怎样的表现?

(2)当老师对你的态度稍微有一点冷漠自己有怎样的表现?

(3)当你遇到其他方面的压力或困难时,你有怎样的表现?

2、学生交流。

3、点拨。

三、看录象激起兴趣

四、揭短会经受磨难

学生自愿上台接受揭短,其他学生从长相、穿衣、习惯、为人处事、学习、纪律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