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表格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9544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表格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语文表格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语文表格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语文表格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语文表格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语文表格教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语文表格教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语文表格教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语文表格教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语文表格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语文表格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语文表格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语文表格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语文表格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语文表格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语文表格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语文表格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语文表格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语文表格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语文表格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表格教案Word格式.docx

《语文表格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表格教案Word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表格教案Word格式.docx

2、学习第二段。

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指导朗读

(二)读第10-11自然段,体会鸟语的“丰富”及鸟语给“我”的心灵带来的影响。

①引读第10自然段。

人们为什么喜欢“喜鹊”?

从哪儿看出人们喜欢“喜鹊”?

从哪儿看出“我”的爱鸟之情?

②指名读第11自然段,思考:

从哪些词句看出“我“与鸟儿建立了异常深厚的感情?

读后朗读,指导朗读。

(三)小结:

“我”不光听懂了鸟语,而且从鸟语中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3、学习第三段。

三、总结课文。

观察一种喜欢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

一、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

1、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都只有一句话,很容易背诵。

2、重点指导背诵其他部分。

(1)第2、3自然段引导学生按语言的叙述顺序进行记忆。

①边读边记:

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②练习背诵

(2)第4-11自然段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在头脑中构成的画面帮助记忆。

①边读边在脑子里想象画面。

②练习背诵。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2、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写法,说说难写的和容易写错的字。

四、作业

1、钢笔描红。

2、抄写词语。

3、比一比,再组词。

治()催()碌()预()

冶()摧()绿()硕()

4、按课文内容填空。

从()的燕子那里,我()到勤劳的可贵;

从飞行()的大雁那里,我();

从()的苍鹰那里,我()……

5、仔细观察一种你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

16、天鹅的故事

1、技能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5、6、7节。

2、认知目标:

学会7个生字,理解生词。

有感情地朗读、复述天鹅破冰的场面。

一、曲调未成情先行

1、首先利用以前学过的课文谈话自然导入新课:

师:

还记得《生命桥》这篇课文吗?

学生纷纷谈感人场景。

师生齐诵《生命桥》精彩片段。

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题目是《天鹅的故事》。

(板书课题)

2、然后利用故事的形式描述为课堂教学定下感情的基调:

(配上《天鹅湖》轻音乐)

3、最后让学生出谋划策,增加他们积极体验。

“同学们,从刚才天鹅的凄叫声中,你们认为这群天鹅会怎样生存下去呢?

他们的命运又将怎样呢?

二、始读课文初悟情

1、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课文中的天鹅是如何自救的,请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吧!

2、出示生字词,帮助学生扫清阅读中的拦路虎。

3、个别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余学生倾听与评价。

4、根据提示学习分段(文章哪到哪是斯杰潘讲述天鹅的故事?

)(相机板书)

5、讨论交流:

《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谁能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课文主要讲了天鹅的什么故事?

三、再读课文情意浓

1、自学思考:

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请你找出这个故事中最能打动你的地方,细细地读一读、品一品。

2、学生自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3、讨论交流,相机点拨。

讨论:

哪些小节最让你感动?

小结: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文后练习中的有关问题。

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拚搏的精神,受到爱鸟护鸟、保护生态的教育。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天鹅的故事》。

二、在交流中随即学习有关学习的内容。

预案:

1:

学生发现课文中的三次叫声并对次发表自己的看法。

2:

学生发现课文中老天鹅撞击冰面的特写,教师要有机引导学生形成学习的旋涡。

3:

对老天鹅是“破冰勇士”的理解。

4:

对老人放下猎枪的质疑和释疑。

(交流)

三、随着学生的交流有机组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一)、对三次叫声的理解

1、学生交流自己的对三次的理解的看发。

2、教师的引导:

逐一对每次叫声的不同含义的理解。

3、在勇敢地撞击冰面的时候,没有一只天鹅叫,但是当很多天鹅都参加撞击的时候发出了这样的叫声,请问这叫声代表什么呢。

4、他们在破了的冰面上快乐的自由的游着,快乐地觅食,是拥有什么样的心情呢?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三次叫声。

(二)、对老天鹅撞击冰面的特写的理解

1、学生在学习中交流对五自然段的内容的理解。

2、重点理解关键词语:

“像石头似的”、“腾空而起”、“撞击”、“颤动”……

3、点拨:

你在冰面上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裂开了一道缝

看到了——又开了一道缝。

还看到了——冰面上是羽毛和鲜血。

你体会到了什么?

——勇敢和顽强——“破冰勇士”的称号。

17、生命的壮歌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选一则自己自己喜欢的故事背下来。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语意思。

(一)导入故事

(二)了解大意

1、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读读《“蚁国英雄”》的故事,把故事读通顺、读正确之后,试着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故事的大意。

2、指名试述故事大意,并结合出示卡片:

草丛起火蚁群被围抱团突围成功脱险。

3、学生根据卡片提示,同桌间相互讲述故事大意。

4、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故事?

(感人肺腑、扣人心弦、震憾人心、可歌可泣……)这样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故事还愿意再读一读吗?

(三)细读感悟

1、默读故事,想想故事中的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

为什么这些内容能深深地打动你的心?

把这些内容划下来,然后投入自己的全部情感好好读一读。

2、组织学生交流感受,结合进行朗读训练。

(1)结合交流课件出示图及文字:

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

①引导学生抓住“并没有束手待毙”、“迅速地扭成一团”、“突围”等处体会蚂蚁的团结勇敢,并练习朗读。

②引导学生抓住“万万没有想到”、“竟”、“突然”等处,体会作者的惊喜之情,并指导朗读。

③这里的“区区的弱者”指谁?

(蚂蚁)弱是与强相对而言的,现在处于强势,对蚁群的生命构成威胁的是什么?

(大火)从文中找出表现火势强盛的句子,并练习朗读。

(相机板书:

火神肆虐)

(2)结合交流出示:

“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烈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

读懂两则小故事,感受蚂蚁和羚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

理解课文中两个难句的含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课文所赞颂的献身精神。

(一)复习

学完了“蚁国英雄”这个故事,谁喜欢这个故事?

把故事中最令你感动的地方背给大家听。

(二)导入

1.出示羚羊图:

这是什么?

2.师述:

在一个大草原上曾发生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山上的狩猎队上山打猎……

3.板书:

“生命桥”齐读

4.质疑:

看到这个小故事的题目,你的脑海里有什么疑问?

(为什么是“生命桥”?

“生命桥”的含义是什么?

……)

(三)了解故事大意

1.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读读《“生命桥”》的故事,把故事读通顺、读正确之后,试着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故事的大意。

2.指名试述故事大意,并结合出示卡片:

老少分类飞跃山涧

老少配合一死一生

唱响壮歌猎人惊呆

3.生根据卡片提示,同桌间相互讲述故事大意。

(四)细读感人之处

1.过渡:

这样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故事还愿意再读一读吗?

2.默读故事,想想故事中的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

3.组织学生交流感受,结合进行朗读训练。

(五)激情揭题

师述:

一只只老羚羊都甘愿牺牲自己,用自己的生命给年轻羚羊架起一座座生命的桥梁,让一只只年轻羚羊逃脱死亡,求的生存。

这是一座座真正的桥梁。

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赞歌。

18、沙漠中的绿洲

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出示沙漠的图片。

哪些同学了解“沙漠”?

谁能说说“沙漠”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

1、范围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

读后讨论:

听读课文后,你了解了什么?

2、自读课文。

(1)幻灯出示自读要求。

①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注意读准每个生字的字音。

②自由练读从课文中画出的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③注意读顺长句子,难读的地方可标上着重号。

④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学生按照要求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①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指读小黑板上的生字。

提醒注意下列生字的读音:

霎(sha)罗(luo)劣(lie)适(shi)侍(shi) 良(liang)

②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恶劣 侍弄 适宜 培植 纵横交错 不毛之地

③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三、指导写字

会用“纵黄交错”、“适宜”造句。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 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

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一、复习检查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理解内容。

指名说说读了这一段后,自然头脑中会出现什么样的景象。

(3)练习说话。

引导用“星罗棋布”说一句话。

(4)指导朗读

(“到处、白茫茫、星罗棋布、绿洲、城市”等词要重读)

指名试读,全班齐读。

2、细读第2~6自然段。

(1)细读第2自然段。

①指名读第2自然段。

②理解课文内容。

③指导朗读。

(第二句要读出赞美的语气,第三句要读出佩服的语气)

(2)细读第3自然段。

①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做记号,用“——”画出写环境恶劣的句子,用“~~~~~”画出写阿联酋人民不怕困难建设绿洲的句子。

②理解词句。

3、细读第7自然段。

齐读课文,说说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19、云雀的心愿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

学会本课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大意,知道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1、过渡:

带着疑问小声朗读课文,看看文章能不能为你排忧解难。

2、生答题:

资料:

云雀是一种叫声很好听的鸟,羽毛呈红褐色,还带有黑色的斑纹,显得十分美丽,它的嘴小而尖,翅膀大,所以飞得高。

3、快速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生字词的音

(2)正确连贯地朗读课文,划出小节。

三、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小黑板)字音检查:

指名读,其他人看他的读音是否正确,领读,开读,反复正音2、划生字词:

3、字形检查:

(1)出示生字词思考:

生字中有哪个部分是需要注意的?

(2)学生描红

四、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

“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课文哪一自然段直接告诉了我们?

课文第14自然段告诉我们“云雀的心愿”是:

让沙漠变成绿洲。

2、(出示文字)指名读,思考:

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云雀为什么说森林很重要呢?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陈述句、反问句和疑问句在语气上的不同

用“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为中心句,概括全文森林用途的各种介绍。

一、复习导入:

二、读课文

(一)、精读第2、3、4自然段

小云雀和妈妈先到沙漠,它为什么讨厌沙漠呢,轻轻地读读2、3、4自然段,可以划出有关的词句。

(1)你们有人见过沙漠吗?

或者在电视上看到过沙漠?

你感觉沙漠是怎样的?

能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一下?

总结描写沙漠的词语(漫天飞舞、贫瘠)。

(2)沙漠这样的凶险,难怪小云雀要说,引“这里的风沙真讨厌!

”(指导用埋怨的语气读)

(3)妈妈是怎样回答他的呢?

(指导用惋惜、心疼的语气读)

总结:

没了森林不行,沙漠太可恶了,小云雀是什么态度,书上怎么说的?

(二)、精读第5——10自然段

小云雀和妈妈飞过了沙漠又到了哪儿?

(大河),在那儿,他们又看到了什么?

默读第二段,回答问题。

小云雀来到大河上空,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你从这里感受到了什么?

你从哪里感受到洪水很凶猛?

3、所以小云雀不由得挨近了妈妈,它心里引“害怕”,谁能用害怕的语气读一读。

(指名读)

4、妈妈怎样回答他的?

用什么语气读?

三、总结

现在你知道小云雀为什么说森林太重要了吧,你能根据板书,也告诉大家森林很重要吗?

自己先试一试。

四、布置作业

1、复述课文2、树立环保意识

体会森林的重要作用

陈述句和反问句在语气上的不同。

一、复习导入

1、讲评作业

2、森林的作用

用“因为……所以……”把森林的四个作用连起来说说。

对啊,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所以小云雀就立下了到沙漠去种树的心愿(板书:

种树)

二、引申扩展

1、课文中讲了林林的四个作用,那同学们能通过搜集资料发现森林还有哪些作用?

(1)人类的资源宝库

(2)庞大的氧气制适厂(天然的氧吧)

(3)良好的吸尘器

2、总结,还让同学抄在书上(有举的同学)

三、复述课文

1、通读课文

2、表演:

课文中描写了哪两个动物?

(小云雀和云雀妈妈)。

要求分角色表演,脱离书本,给5分钟时间准备。

3、想象:

假如小云雀实现了他的愿望,那我们将看到什么?

四、培养环保意识

是啊,那样世界该多美好啊!

小云雀的心愿就是到沙漠去种树来保护环境,那你们在保护环境方面有什么心愿呢?

2、例如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由此引出自己的心愿,我们看到河水脏,我就希望发明一个污水净化器来使河水变清(生回答)

五、课堂作业1、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2)难道森林不是空调器吗?

20、古诗两首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

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1、师:

现在已是初夏时节,星期天我路过南湖边的一个小池塘时,

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我想到了诗人杨万里《小池》

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说到池塘、荷花,你们

还想到哪些诗句呢?

2、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3、师:

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它

的题目就叫《池上》。

(板书诗题:

池上)相机顾名思义理解诗题:

荷花池塘里。

4、学生齐读题目。

5、简介作者白居易。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

要求:

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

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1)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小组逐句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

(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逐字逐句理解《小儿垂钓》的意思,体会钓鱼的孩子的天真、可爱。

学习生字“钓、蓬、遥、稚”,理解“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映、路人、借问、遥、招手、鱼惊、应”的意思。

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

真的童心之美。

(一)揭示诗题

1.导入诗题

2.理解诗题

(二)理解诗句

1.朗读全诗

2.回顾方法:

我们怎样理解诗句(读诗→释词→调序→解句)

(三)总结练习

1.指导朗读、背诵。

2.根据这首诗,想象出一幅画。

3.教师总结。

(四)巩固练习

1.形近字组词

钓(  ) 稚(  ) 遥(  )

钩(  ) 准(  ) 摇(  )

2.多音字组词

3.读下面诗句,先解释划线的词语,再解释诗句意义。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4.背诵《小儿垂钓》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崇敬、稠密”造句。

学会用重点突破的方法为课文分段。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学生交流宋庆龄生平。

2、板书课题:

23、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3、解题。

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

读后请学生提出不足的地方,以培养学生的鉴赏力。

2、说说你对课问的哪个地方印象最深。

三、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课文。

(1)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生词,圈出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通读每个自然段。

2、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教师进行巡视,及时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自读情况。

(1)抽读词语卡片。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3)交流学会的词语。

(4)指名说说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一般内容可让学生自行讨论解决,重点词句在细读课文时解决。

四、指导分段

1、通过细读课文,了解樟树的特点。

2、通过对樟树品质的了解,联系宋庆龄的生平,说说宋庆龄喜欢它们的原因,试着探究樟树的象征意义。

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一、复习检查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段(第1~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

思考讨论:

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段与段是怎样连起来的?

2、细读第二段(第4~5自然段)

(1)学习第4自然段。

①出示课文插图一的投影片,引导观察樟树的样子。

要求按顺序仔细观察,抓住特点说一段话。

②默读第4自然段,找出最能概括樟树特点的一个词。

相机讲解“蓬蓬勃勃”的意思。

③再读课文,画出具体表卅现樟树蓬蓬勃勃的词语。

④指导朗读。

表现樟树特点的词语要读重音。

(2)学习第5自然段。

①默读课文,用“—”画出写别的树木的句子,用“~~~”画出写樟树的句子。

②学习第1~3句。

a、指名读。

b、理解“繁衍、寄生”等词语。

c、说说别的树不好在什么地方。

③学习第4~8句。

④引导理解樟树具有拒虫香气的象征意义。

三、作业

23、黄河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