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现代农牧业发展规划(2018-2022)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70035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48 大小:13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伦贝尔现代农牧业发展规划(2018-202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8页
呼伦贝尔现代农牧业发展规划(2018-202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8页
呼伦贝尔现代农牧业发展规划(2018-202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8页
呼伦贝尔现代农牧业发展规划(2018-202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8页
呼伦贝尔现代农牧业发展规划(2018-202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8页
呼伦贝尔现代农牧业发展规划(2018-202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8页
呼伦贝尔现代农牧业发展规划(2018-202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8页
呼伦贝尔现代农牧业发展规划(2018-202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8页
呼伦贝尔现代农牧业发展规划(2018-202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8页
呼伦贝尔现代农牧业发展规划(2018-202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8页
呼伦贝尔现代农牧业发展规划(2018-202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8页
呼伦贝尔现代农牧业发展规划(2018-202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8页
呼伦贝尔现代农牧业发展规划(2018-202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8页
呼伦贝尔现代农牧业发展规划(2018-202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8页
呼伦贝尔现代农牧业发展规划(2018-202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48页
呼伦贝尔现代农牧业发展规划(2018-202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48页
呼伦贝尔现代农牧业发展规划(2018-202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48页
呼伦贝尔现代农牧业发展规划(2018-202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48页
呼伦贝尔现代农牧业发展规划(2018-202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48页
呼伦贝尔现代农牧业发展规划(2018-202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48页
亲,该文档总共1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呼伦贝尔现代农牧业发展规划(2018-2022)Word文档格式.docx

《呼伦贝尔现代农牧业发展规划(2018-2022)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伦贝尔现代农牧业发展规划(2018-2022)Word文档格式.docx(1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呼伦贝尔现代农牧业发展规划(2018-2022)Word文档格式.docx

险峰、刘卫平。

成员:

连万全、王景顺、程利、鲍春兰、曹利民、王大力、张海生、赵国梁、董志新、张秀梅、胡艳君、吴卫东、康毅娟、朱守忠。

工作人员:

张永乐、徐忠宝、郭宏宇。

目 录

第一章 准确把握农牧业发展新常态应对挑战抢抓机遇∙∙∙∙∙∙∙∙∙∙∙∙∙∙∙∙∙1

III

第一节 农牧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 2

第二节 困难与挑战仍然突出 4

第三节 迎来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7

第二章 明确思路目标任务 构建发展宏伟蓝图∙∙∙∙∙∙∙∙∙∙∙∙∙∙∙∙∙∙∙∙∙∙∙∙∙∙∙∙11

第一节 指导思想 11

第二节 基本原则 11

第三节 发展定位 13

第四节 发展目标 15

第五节 重点任务 17

第三章 优化功能分区产业布局打造集聚发展增长极∙∙∙∙∙∙∙∙∙∙∙∙∙∙∙∙∙∙∙25

第一节 功能分区 25

第二节 产业布局 31

第四章 调优调顺产业体系 促进农牧业提质增效∙∙∙∙∙∙∙∙∙∙∙∙∙∙∙∙∙∙∙∙∙∙∙∙39

第一节 优质粮油产业 39

第二节 现代畜牧业 44

第三节 生态草牧业 50

第四节 精品特色产业 55

第五节 绿色蔬菜产业 58

第六节 健康渔业产业 61

第五章 促进一二三产融合 实现农牧区振兴∙∙∙∙∙∙∙∙∙∙∙∙∙∙∙∙∙∙∙∙∙∙∙∙∙∙∙∙∙∙∙∙64

第一节 农畜产品加工与物流 64

第二节 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 69

第三节 会展创意农牧业 72

第四节 品牌培育与市场推广 74

第五节 农畜产品边贸与开放合作 77

第六章 强化资源环境生态保护 推进农牧业绿色发展∙∙∙∙∙∙∙∙∙∙∙∙∙∙∙∙∙80

第一节 草原生态保护 80

第二节 黑土地保护治理 82

第三节 生态循环农牧业示范 85

第四节 化肥农药减量施用 88

第五节 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90

第六节 渔业生态环境保护 93

第七章 构建支撑服务体系 夯实农牧业发展根基∙∙∙∙∙∙∙∙∙∙∙∙∙∙∙∙∙∙∙∙∙∙∙∙96

第一节 互联网智慧农牧业服务体系 96

第二节 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101

第三节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104

第四节 现代农牧业装备体系 108

第八章 深化农牧区改革创新培育农牧业发展新动能∙∙∙∙∙∙∙∙∙∙∙∙∙∙∙∙∙113

第一节 深化农村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113

第二节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116

第三节 完善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19

第四节 健全农牧业综合执法体系 122

第五节 打造农垦产业化航母 125

第九章 强化组织财政人才保障扩大国内外合作交流∙∙∙∙∙∙∙∙∙∙∙∙∙∙∙∙∙129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129

第二节 完善财政支持 130

第三节 创新金融服务 131

第四节 强化人才支撑 132

第五节 扩大开放合作 134

第十章 环境影响评价∙∙∙∙∙∙∙∙∙∙∙∙∙∙∙∙∙∙∙∙∙∙∙∙∙∙∙∙∙∙∙∙∙∙∙∙∙∙∙∙∙∙∙∙∙∙∙∙∙∙∙∙∙∙∙∙∙∙∙∙∙∙∙∙∙∙∙136

第一节 环境现状 136

第二节 环境影响分析 137

第三节 应对措施 137

附图1:

区位分析图附图2:

规划范围图

附图3:

功能分区与布局图附图4:

园区布局图

附图5:

优质粮油产业布局图附图6:

现代畜牧业布局图附图7:

生态草牧业布局图附图8:

精品特色产业布局图附图9:

绿色蔬菜产业布局图

附图10:

健康渔业产业布局图

附图11:

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布局图

附图12:

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布局图

我国进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期、实现“四个全面”冲刺期和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的过渡期,经济增速放缓,农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各种风险挑战不断积聚,国外农畜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日益加大,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农牧业受农畜产品价格“天花板”和生产成本“地板”抬升的双重挤压。

同时,内蒙古农牧业发展也进入增速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时期。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呼伦贝尔必须系统、科学、高瞻远瞩的谋划“十三五”农牧业发展,激发农牧业发展的新动能。

为贯彻落实中央、内蒙古自治区和呼伦贝尔市有关现代农牧业发展的一系列部署,大力推进呼伦贝尔市农牧业现代化,根据《全国农牧业现代化发展规划(2016-2020)》、《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现代化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和《呼伦贝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准确把握农牧业发展新常态应对挑战抢抓机遇

2018-2022年期间,呼伦贝尔农牧业现代化建设仍将处于补齐短板、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遵循农牧业现代化发展规律,加快发展动力升级、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结构优化,推动农牧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绿色化同步发展。

142

第一节 农牧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

2010-2017年以来,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带领广大农牧民凝心聚力、奋发进取,农牧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

农牧业种养结合、产业发展、生产加工、科技支撑、质量安全、资源环保和改革创新能力持续加强,农牧业总体发展水平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前列。

(一)农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位于全区前列,保障有效供给

2017年全市农作物总播面积达到278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

2427万亩,产量达到151亿斤(农情统计),全区第二;

大豆、小麦、油菜种植面积及产量全区第一。

牲畜存栏总数2162万头只口,位列全区第三,肉类总产量30万吨,禽蛋产量4.3万吨。

黑白花乳牛存栏27万头只,牛奶产量90万吨。

水产品总产量3.87万吨。

(二)产业化扎实推进,“三品一标”高居全区首位

引进国内著名加工企业进驻呼伦贝尔,加快培育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带动力强的农畜产品加工龙头,紧密龙头和基地、企业和农牧户的联结度,走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牧户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2017年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牧民16.3万户,占全

市农牧户的42.7%,农牧民来自产业化经营收入4877元,占农牧民总收入的45.4%。

积极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认证和农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其中绿色食品认证数量103个,居自治区首位,有机食品年产值位居自治区第二。

(三)大力发展绿色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达到历史新高度

扩大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种植面积,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累计达721万亩。

打造呼伦贝尔牛肉、羊肉、大豆、油菜籽、小麦、马铃薯、鲤鱼、白鱼、黑木耳、大鹅等十大品牌。

农畜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抽检合格率均达到100%,没有发生重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强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全市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100%、免疫抗体合格率保持在70%以上。

(四)农牧业科技水平逐步提高,农牧业插上科技翅膀

积极实施高产创建、良种推广补贴、测土配方施肥、喷施叶面肥等项目,推进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家畜改良率、水产良种率分别达到98%、94%、69%。

2017年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7%,农牧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87.5%。

(五)重视农牧业资源环境保护,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提升

草原保护和建设成效显著,草原建设总规模每年保持在400万亩以上,草原植被盖度保持在70%以上,位全区首位。

稳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创建科学施肥示范工程,共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

1850万亩,技术覆盖率达66%。

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相融合技术,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面积964.5万亩,绿色防控技术面积746.8万亩。

(六)全面深化农牧业农村改革,有序推进创新试点工作

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深化农牧业农村改革。

草原确权面积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64%。

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基本结束。

建立了由旗市区级土地草场流转服务中心、苏木乡镇级土地草场流转服务站和每个嘎查村1名土地草场流转服务联络员组成的三级流转服务网络。

积极稳妥推进阿荣旗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试点和金融支农服务创新改革等五项国家级改革试点工作。

第二节 困难与挑战仍然突出

(一)种养结构有待优化

一是种养结构不合理,种是种,养是养,种养不协调,种养循环链条没有形成,以养定种、种养结合的机制没有建立。

二是种植业结构不合理,“一粮独大”现象突出,玉米产量占到粮食总产量的55%,大豆、牧草、马铃薯、杂粮杂豆等作物占比不高,粮经饲三元结构没有建立。

三是畜牧业内部结构单一,“一羊独大”,肉牛比重低,高附加值的优良畜种少。

农畜产品供给数量、品种和质量未契合消费者需要。

(二)一二三产融合有待加强

一是农牧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融合链条短,附加值不高。

二是新型农牧业经营组织发育迟缓,对产业融合的带动

能力不强,部分新型经营主体有名无实,部分新型经营主体成长慢、创新能力弱。

三是农牧业与二三产业的联动不足,农牧业业生产、农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休闲农牧业、乡村旅游及其他服务业未能有机融合、协同发展。

农牧业的文化传承、风土乡俗多功能性挖掘不够。

农牧业产业链价值链不长,新产业新业态培育不足。

(三)农牧业产业链条有待延长

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短,多数企业还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产品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

如粗分割肉、五谷杂粮原粮、原料皮草等初级产品多,精包装奶粉、半成品或熟食肉制品少,生物制药产品更少。

牛羊肉无品牌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约

60%以上。

上规模、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数量不多,国家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只有1家。

农畜产品物流还停留在初级的销售配送阶段,物流企业规模小、层次低、联合性差,没有建立区域性的物流节点。

(四)基础设施条件有待改善

农田水利设施水平远低于其他农牧业盟市,90%的耕地属雨养农牧业,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12%,干旱成为全市农牧业生产最大的制约因素。

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待加强,中坡耕地面积占85%,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特别是抗旱能力很弱,各别年份和旗县冰雹、洪涝、霜冻等灾害时有发生,遇到较大自然灾害造成大面积

减产。

多数农区长期以来广种薄收,粗放经营。

草原生态环境仍然是大患,草原退化、沙化还将长期困扰农牧业发展。

(五)地理标志品牌有待打响

呼伦贝尔现在有4个特色产品地理标志集体商标,但品牌培育缓慢,知名度不高,缺乏像吐鲁番葡萄、库尔勒香梨、烟台苹果、章丘大葱等在全国叫得响、竞争力强、影响力广的地理标志品牌。

一些加工企业的品牌商标相互竞争,没有形成合力。

牛羊肉无品牌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60%以上,有品牌的销售的农畜产品管理也较为混乱,优质农畜产品“优质不优价”。

(六)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

农牧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产业组织服务功能不强。

合作社规模小、制度不健全、带动能力弱,运作良好的合作社仅占33%。

龙头企业与农牧民之间没有建立供需一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以合同订单、入股分红等方式联结农牧户的比例较低,大部分只是松散型的单纯买卖关系。

产业组织多头管理,农牧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归口供销总社管理,而示范社建设归口农牧局。

(七)农牧民持续增收空间不足有待拓宽

受自然资源和农畜产品价格的制约,农牧民收入结构单一,收入增速趋缓,收入结构单一,经营性收入占60%,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比重低,依靠提价增收及转移就业增收的空间收窄,农

牧民分享不到加工流通环节带来的利润。

2016年全市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40元,比全区平均水平仅高出177元。

(八)农畜产品贸易挑战前所未有有待面对

随着加入WTO保护期结束,大宗农畜产品进口关税下降,所有出口补贴取消,对小麦、稻米及棉花还实施“关税比例配额制”,国内市场全面开放,面临着国外优质农畜产品的冲击。

农牧业生产成本“地板”刚性抬升,国内大宗农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竞争力基本丧失。

农牧业生产补贴和价格补贴逼近“黄箱”上限,依靠

“黄箱”政策支持保护农牧业的空间已经不大。

发达国家对我国农畜产品出口的贸易壁垒层出不穷,农畜产品贸易形势严峻。

国际国内农畜产品市场的价格波动,波及全国各级市场,呼伦贝尔农畜产品市场也受到很大冲击,大宗农畜产品卖难,出现“增产不增收”的怪象,农畜产品贸易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第三节 迎来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呼伦贝尔市处于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等国家战略叠加带,是国家绿色食品基地、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地区和国家粮食主产区,中央和内蒙古自治区一系列政策为农牧业现代化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一)国家和自治区强农惠牧政策带来的发展机遇

中央始终高度重视“三农三牧”问题,制定了一系列强农惠牧政策措施,出台了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建设、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扶持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促进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改进农牧业补贴方式、发展融资担保金融支农等一系列新举措。

自治区确立“建成国家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

地”,以“乳、肉、绒、粮油、薯蔬、饲草”为主攻产业,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

国家和自治区支持“三农三牧”的决心不动摇、政策不变、力度不减,资金会更多地投向“三农三牧”,为呼伦贝尔农牧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国家粮食生产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带来的发展机遇

国家粮食生产的中心逐步向北、向西转移,粮食流通格局也从

“南粮北调”转变成为“北粮南运”正在向“北出南进”转变。

呼伦贝尔作为“北大荒”黑土地大粮仓的组成部分,绿色粮食生产输出基地的地位将明显提高,成为吸纳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和社会资金的洼地,对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市场体系、流通体系和信息平台建设起到巨大促进和推动作用,为呼伦贝尔市绿色食品生产输出基地建设增添了动力。

(三)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实施带来的政策机遇

2007年,中央把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等5个盟市纳入东北振兴战略范围。

国家启动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农牧业现

代化是东北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

《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都明确提出增强东北地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牧业。

2016年11月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东北振兴

“十三五”规划》。

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后,国家优惠政策和资金会更多地投向东北地区,为呼伦贝尔农牧业发展带来机遇。

(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带来的贸易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三大战略之一,呼伦贝尔属于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北线,一直肩负着我国向北开放桥梁和窗口的使命,是中俄大通道的枢纽,欧亚物流的节点,已整体纳入《中国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合作规划纲要》和《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国家8部委批复实施《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规划》,依托边境口岸打造跨境农畜产品自贸区和中俄蒙合作先导区,享受国家开发开放实验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补助、减免等优惠政策,边境贸易和国际农牧业合作将极大促进呼伦贝尔优势特色农畜产品对外销售和品牌创建,为农牧业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五)建设国家草牧业科技示范区带来的发展机遇

为落实汪洋副总理视察呼伦贝尔时对发展生态草牧业的指示精神,财政部、农牧业部和中科院共同在呼伦贝尔建设草牧业科技示范区,围绕草牧业科技短板、天然草场生态保护与生产力提升和农

牧民增收等核心瓶颈问题,开展草产业、畜产业和高值农牧业融合科技示范。

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最好的草原,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依托良好的草业资源和生态优势,草牧业科技示范区建设将助推呼伦贝尔草牧业发展。

第二章 明确思路目标任务 构建发展宏伟蓝图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呼伦贝尔大草原、生态优、耕地多和产品特的资源禀赋,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以提高农牧业供给质量与综合效益为核心,以农牧业绿色发展为目标,以“名优特”、“高精尖”为产业方向,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优化产业体系,拓展产业链条,培育新型业态,促进三产融合,加强对外合作,强化支撑体系。

推动呼伦贝尔农牧业“做大、做强、做绿、做活”,实现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农牧区增绿。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一)坚持生态循环、绿色发展

草原、净土、青山、森林、绿水是呼伦贝尔的名片,坚持绿色、生态、循环的农牧业发展理念,不仅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空间。

规划中所有建设项目选址避开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主体功能区划中划定的禁止开发区域,如自然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等。

坚守草原和耕地保护红线,控制农牧业用水总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通过种养循环、资源化利用从

根本上解决农牧业废弃物的污染问题,建立与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产业结构,促进农牧业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二)坚持结构调整、优化发展

围绕市场需求变化,确保主要农畜产品有效供给,优化产品产业结构,优化农牧业区域布局,优化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提高农牧业质量和效益。

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原则,稳定粮食,增加大豆、马铃薯、杂粮杂豆,大力发展饲草,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

按照“稳羊增牛、草畜平衡、种养结合”的思路,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推进农区规模高效养殖。

推进特色种养提档升级,做大做优做强,把小特色做成大产业。

(三)坚持三产融合、联动发展

按照“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的思路,构建农牧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牧业产业链、价值链。

围绕优势农畜产品发展现代食品产业,把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市场做精做深,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的全产业链。

利用“旅游+”、“生态+”、“互联网+”等模式,推进农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会展、养生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乡

村旅游与休闲农牧业,打造一批集农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小镇。

发展农村电商,促进新型经营主体、加工企业、物流企业与电商企业对接融合。

(四)坚持改革驱动、创新发展

以改革创新驱动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

深化农村牧区“三权分置”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经营体制,培育家庭农牧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加快农村土地和牧区草场确权。

创新发展理念,建立健全农村创业创新体制。

强化科技引领,发挥科技对现代农牧业的支撑作用,完善农牧业科技创新体系、成果转化推广体系、农民培训体系,提升农牧业物质装备水平和信息化水平。

(五)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加强政府在规划引领、政策支持、市场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监督监管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加大对现代农牧业建设的支持力度,整合各类资金、项目和优惠政策集中投放,协调有关部门广泛参与农牧业发展。

在具体项目建设上,要尊重农牧民意愿,尊重市场规律,能交给市场做的政府决不插手。

第三节 发展定位

通过规划实施,将呼伦贝尔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绿色有机农畜林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国家级生态草牧业示范区、国家级特色农畜产品优势区、内蒙古一二三产融合先行区、东北亚农畜产品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和草原文化国际交流中心。

即“一地三区两中心”。

1.国家重要的绿色有机农畜林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优越的产地环境和天然生态的特色产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产业和品种结构,加快标准化种养基地建设,培育乳肉粮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提升农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强化品牌培育与市场推广,将呼伦贝尔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绿色有机农畜林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2.国家级生态草牧业示范区

呼伦贝尔发展草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与基础。

根据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加快推进草牧业发展的要求,针对草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瓶颈问题,依托中国科学院的科研成果和专家团队,加强天然草原保护和退化草原治理,加快人工草地建设,优化畜群结构,推进草牧业提质增效,将呼伦贝尔打造成为国家级生态草牧业示范区。

3.国家级特色农畜产品优势区

贯彻落实国家建设特色农畜产品优势区的战略部署,立足特色产品种类多、品质优的优势,念好“山字经”、唱好“林草戏”,打好

“特产牌”,挖掘潜力、突破制约、升级产业,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特色种养殖基地建设和特色产品精深加工,做大做强蓝莓、黑木耳、榛子、沙果、中草药等优势特色产业,把“小特色”做成

“大产业”,将呼伦贝尔建设成为国家级特色农畜产品优势区。

4.内蒙古一二三产融合先行区

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推进农村牧区一二三产融合的要求,依托草原文化、民族特色、优美生态和绿色农牧业资源,大力拓展农牧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培育壮大农畜产品加工物流、休闲农牧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建设一批农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嘎查苏木),将呼伦贝尔打造成内蒙古自治区一二三产融合的先行区。

5.东北亚农畜产品国际商贸物流中心

呼伦贝尔地处中俄蒙交界,是我国向北开放的桥头堡、欧亚大陆桥的重要枢纽、中俄蒙经济走廊的主要通道和沿边开放合作发展的重点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