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八九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0676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6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八九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八九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八九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八九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八九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八九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八九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八九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八九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八九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八九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八九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八九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八九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八九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八九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八九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八九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八九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八九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八九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八九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八九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八九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

一个十

(5)在加1根是几?

学生数数。

【在本环节中,学生猜小棒根数与验证猜测结果,意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与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养成自觉验证的习惯。

在教师评价学生猜测结果的同时,用“差不多”“太多了”“太少了”等术语,培养学生对数的大小的感觉。

2、摆小棒,学读数

(1)引导:

小朋友刚才数小棒都数得不错,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做一件很能干的事情。

请小朋友从信封里拿出小棒,数出12根小棒摆一摆,仔细思考怎么摆能让其它小朋友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为学生准备一个信封,信封里有20根小棒和橡皮筋)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学生的作品。

(4)比较学生的作品。

小朋友思考哪种摆法能让大家更容易看出有几根?

逐步引导学生明白:

数出10根捆成1捆,很容易让人看出一共有几根,【课件演示】其中1捆就是1个10.剩下来的2根就表示4个一。

把1个10和2个1合起来就是十二。

(5)再摆12根小棒,说说12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6)

【课件演示】添上3根是几根?

去掉1根是几根?

3、摆小棒

请学生用最好的方法摆出17根小棒

思考17根小棒里有几个十几个一?

4、想象19根小棒可以怎样摆?

理解:

1个十和9个一合起来就是19。

5、19根小棒再摆1根,20根小棒可以怎样摆?

引导2个十就是二十。

【课件演示2个十的演变过程】

6、巩固练习:

(对口令)

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

1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

12里面有()个十和()个()

【本环节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活动,增强了学生对11-20各数的感性认识,进一步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同时,让学生用比较完整的语言来表述数的组成,有利于培养学生说完整的话、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识。

教师设计“怎样才能摆得既快,又能让其他同学看得很清楚”这个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学生自由摆小棒、展示摆的情况、评价他人的摆法这三个环节,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渗透“十进制”的思想。

3、看直尺,学顺序

刚才小朋友们摆小棒,数了小棒,也读了不少数,现在请大家看看这把直尺,请你读读直尺上的数。

(2)学生自由读数

(3)利用尺子上的数说说谁比谁大,谁比谁小?

(4)15前面的一个数是几?

15后面的一个数是几?

【通过观察直尺、填直尺上的数,讨论数的大小规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数的大小规律,多角度帮助学生认识11-20各数。

同时借助尺子这一学生熟悉的学习用品展开教学,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中培养学生关注数学、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意识。

三、综合运用

1、做一做第1题

从一数到二十。

从七数到十三。

2、做一做第2题,读数。

让学生读数,说出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练习十四第2题

4、练习十四第3题(翻书)

5、数出10张纸,摸摸厚度,数出20张纸,摸摸厚度。

6、填直尺图中的未知数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生活中你在哪些都见到过11-20的数?

教后记:

《11-20各数的认识》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它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和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时也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学习打下算理基础。

20以内的数绝大多数儿童在入学前已初步会数,但对于数的概念却未必都清楚。

同时一年级的小朋友参与数学活动,很少是因为认识上的需要,而只是对数学活动本身感兴趣。

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想除了落实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外,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到数学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在教学中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

课一开始,通过猜铅笔的只数的游戏,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始终精神饱满地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2.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因此在设计整个教学过程时,我基本上是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探究----解决问题”为基本模式展开的。

不仅让学生在这个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同时,设置问题如“怎样摆能一眼就看清楚了?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从中学到了教学的思想,数学的方法,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3.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的。

”根据这一理念,我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主他们通过有目的的操作、观察、、交流、讨论,从直观到抽象,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例如数的组成,我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如何机械地记忆,而让学生在重复猜小棒的游戏中感悟,在动手摆小棒中体会,使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

4.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

通过在看尺子提问题时,生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养成与他人沟通、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同时,这也是对学生主体地位尊重的表现之一。

学生在互动中,使知识在交流中理解,能力在交流中发展,情感在交流中体验。

总之,整节课中,我做到了三个突出,突出主体性,创造学生参与条件;

突出民主性,转变了教师的角色;

突出实践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数学。

课堂教学应始终要牢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学生真正地获得数学知识,在数学学习上才有更大的发展。

第二课时11—20各数的读、写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6页,练习十四3、4、5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计数器,并能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

在利用“数位筒摆小棒”和“计数器写数”中,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和推理能力。

能利用数学表学会正确的书写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学习活动,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交流能力,共同享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正确的书写11~20各数。

教学难点:

让学生正确理解“个位”和“十位”的意义,明确每个数在不同的数位上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关键: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类推迁移能力,在自主学习中逐步了解“十进制”思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11—20各数。

二、新课教学:

1、教学数的读法。

出示12,你们知道怎么读吗?

为什么读十二呢?

你能用小棒摆一摆吗?

利用小棒进行操作,让学生边操作边说数。

左边的10根相成一捆,在右边一根一根地添加小棒,每添一根小棒让学生说出一共是十几,并且说出这个数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在学生理解数的组成的基础上教学数的读法。

例如12,因为有1个十和2个一,所以读作“十二”。

2、教学数位表。

(1)每个计数器的上边都有一些小棒:

左边有一捆小棒,是10根,就是一个十,对着十位,用1个珠子表示;

右边有几根小棒,是几个一,对着个位,用几个珠子表示,合起来就是十几。

因此,对着十位写1,表示有一个十,对着个位写几,表示有几个一。

(2)在计数器上表示出11,让学生观察11的个位和十位上的“1”有什么不同?

3、教学数的写法。

(1)出示1捆和4根小棒,并提问:

这是多少根小棒?

有几个十?

几个一?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把1捆小棒放在计数器十位的上面,把2根小棒放在个位的上面。

再边提问边板书,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l,有4个一,就在个位上写4。

最后,再着重说明:

十位上是1就表示1个十,个位上是4,就表示4个一。

(2)P86做一做.师说一个20以内的数,请一名学生用数字卡片在数位表里摆出来,其他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座位上摆。

(3)师范写,生在本子上练习写字。

(写数时要求学生写得整齐匀称,每两个数之间要适当空开一些,不要连在一起。

写20时,要强调0不能丢。

三、巩固练习:

1、P87第4题。

2、P87第5题。

3、师拨计数器上的珠子,生在作业本上写数。

4、P89第4题。

最后一题你能介绍好方法吗?

四、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孩子真的很可爱!

课堂中我说:

“谁在课堂中表现得棒,董老师就送你一个计数器。

”“谁能把话说得很完整,董老师也送你一个计数器。

”课堂中就这样忽悠着我的学生仔细的听,认真的想、大声的说。

没有想到,孩子们就为了这本该就属于他们的学具而表现的特别的棒。

在摆计数器的过程中没有了往日的喧哗,静静的操作,静心的思考,真好!

孩子们告诉我:

“这是学习的材料,不是玩具。

”多么可爱的孩子,把我平时不停的唠叨说出来了。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尤其是低段的数学教学,我们究竟要给孩子什么?

难道就是那无休止的运算吗?

心平气和的对待一年级的孩子,没有了过高的要求,只是不断的在期待他们天天进步。

现在回头想想,数学教学在小学阶段就是要培养一个习惯,留给孩子的也就是一个习惯了。

第三课时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科书第88页,练习十五

1、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以及数感。

3、使学生知道加、减法中各部分的名称。

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根据数的组成等方法正确地计算出结果。

通过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加减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一、摆小棒列算式

1、说说下列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1114171220

2、用小棒迅速摆出13,并且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13。

3、你能根据自己摆的小棒图列出几个加法和减法算式吗?

4、反馈,板书

10+3=1313-3=10

3+10=1313-10=3

5、说说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6、从11-20这10个数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数、拜拜小棒、写写算式。

7、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抽样点评

8、小结,揭示课题

【利用摆小棒的方法,很自然地把操作现象转移到一图四式的学习,让学生在直观中学习“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在学习形式的设计上,充分体现民主、平等、开放的教学理念。

二、拨珠子学算式

1、教师拨珠子,学生写算式。

(1)先拨1个10,再拨1颗

(2)先拨11颗,再拨2颗

2、交流算式:

你是怎么知道11+2=13

3、应用

13-2=(),12+3=()

反馈

【在理解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算法时,教师借助拨珠的操作,让学生初步感受笔算加减法的算理。

同时在口算方法的交流上,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用他们自己的方法去口算,落实算法多样化的要求。

三、看课本知名称

1、猜名称

2、自学课本

3、反馈交流

教学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加法算式中一共有3个数,它们分别有自己的名称

10+3=13

加数加数和

减法也有自己的名称13-10=3

被减数减数差

【通过学生“猜名称---自学课本---反馈交流”这三个环节,把枯燥的加减法各部分名称的学习变得主动,再次体现了教学形式的开放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四、巧应用促内化

2、第2题,先计算,再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五、课堂总结

课堂教学中我们无法估计学生可能产生的问题。

然而问题如何解决却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中心。

今天,在课堂教学加法和减法各部分的名称时,发生的那一幕引起了我的思考。

生:

老师,加法就是加数加数,减法问什么不是减数和减数?

孩子的困惑很正常,我也不希望就告诉孩子在减法算式中就是被减数和减数,这样的教学未免有点勉强。

师:

加法是把两部分怎样?

和起来。

合起来感觉怎样?

暖和。

(这是孩子今天刚学的一个词语)

减法呢?

要分开了。

分开了,会怎样?

很伤心,很没意思。

心里感觉冷冷的,而站在前面的人就更冷了。

那就送他被子吧。

我知道了,被减数就是这样来的。

全班高兴的笑了。

我不知道这样的课堂教学处理怎样?

但我觉得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笑了,接受了“被”,那就是成功的。

课堂教学中孩子将“被减数”的“被”与“被子”联系在一起,虽然风马牛不相及,但简单的一点对话,营造了一个和谐的氛围,何乐而不为呢?

第四课时练习十五

进一步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通过练习提高口算和估算的能力。

结合数与式的大小比较,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能进行简单的有序思考。

通过对袋鼠跳远图的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通过“看谁涂得好”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基本练习

1、揭示课题

2、填空

(1)1个十和7个一组成()

(2)18是()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3)由2个十组成的数是()。

(4)比10大2的数是(),比16小5的数是()。

3、看图写算式

【通过两个板块的练习,梳理“数的认识”和“看图写算式”的知识,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综合练习

1、练习十五第1题

2、练习十五第2题

3、口算

11+2=10+8=10+10=7+10=13+5=

15-4=19-9=13-1=16-4=14-10=

检查后提问:

(1)请你告诉大家它们各个数在算式里的名称是什么?

(2)根据其中的一道算式,说说其它有关系的三道算式。

4、后面躲着几?

(用表格的形式呈现)

【练习的内容侧重于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练习,通过口算、比较大小、猜数等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练习的思维深度,促进学生对相关计算方法的理解和巩固。

三、拓展练习

1、袋鼠跳远(第5题)

2、涂一涂(数学游戏)

【借助两个情节生动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数序知识的理解和口算能力。

在第一个活动中,教师着力体现解题策略的开放性,而第2个活动的实施,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第一课时认识整时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91、92内容,练习十六1—3题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多媒体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认识整时。

通过发现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数学思考:

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大格。

3、解决问题:

不但能够认识机械钟表上的整时,为认识半时做准备,而且能在电子钟表上表示相应的整时。

4、情感与态度:

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不同时刻不同的生活经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认识钟面,直观认识整时,初步体验时间的含义。

通过观察时针和分针来判断所表示的时刻,会写整时。

在动中学习。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一个钟面模型,一个实物钟,作息时间表.

学具准备:

每人一个实物钟。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先出示闹钟,再出示摆钟,再出示一般的钟,手表,电子表,最后出示有很多钟表的画面

2、你们都看到了些什么呢?

3、这些都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4、今天,我们就来和钟表交朋友(出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1、认识钟面。

(1)、小朋友们都带了小钟,是吗?

请你仔细观察小钟的钟面(师拿起学生的小钟),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

(2)、把你的发现和同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

(3)、哪个小朋友愿意上来说说你们组的发现啊?

(实物投影说)

(4)、小朋友们都讲的不错,我们来听听钟自己是怎么说的,好吗?

(课件出示一个动画钟自述。

)谁能告诉大家刚才你听到了些什么吗?

(5)、出示模拟钟,生说师板书:

分针

时针

2、认识整时

(1)拨1个钟面,进行整时认识。

看样子小朋友们都认识了钟面,那么看看这个钟面上指的是什么时候呢?

(2)小朋友们真能干都知道是3点钟。

贴一个钟面到黑板上。

(3)不错,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所以是3点钟。

但3点钟是我们平时的说法,标准的称法应该是3时(师板书),谁愿意来读一读,愿意读的都站起来读。

(4)再拨7时,8时,10时,并把钟面贴到黑板上

(5)仔细观察钟面,这4个钟面的分针藏着一个小秘密,你们发现了吗?

(分针都指向12)

(6)师小结: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

,就是?

时(板书)

(7)再看3时这个钟面,除了可以这样记,你还看见过其他的记法吗?

(板书3:

00)

(8)学生试着写写其他3个钟面的时间(投影展示)

三、巩固应用:

1、投影出示几个钟面,说说这是几时,你在这时干什么?

(出示6时、11时、1时、4时)

2、拨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整时

3、师出示1个刻度不全的钟面,小朋友们都很聪明,看看这个钟面你们知道是几时吗?

连小花后面的数字你们也猜到了呀,真聪明。

4、现在的钟表除了帮助我们认时间之外,还有美化生活的作用。

你们看,出示一些时尚表,运动表等。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五、课堂延伸: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如何看时间,那么你在生活中见过时间吗?

电脑或投影出示生活中的时间。

(如:

商店的营业时间8:

00—22:

00,汽车站牌,作息时间表等等,以后请你去生活中找一找。

课后小记:

这一节课上下来,我觉得比较成功,学生真正“动”起来,思维“活”起来。

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

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首先我抓住学生年龄特征,用课件引出钟表,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钟表模型,抓住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其次,我还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通过一些具体事件如:

《小明的一天》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再通过趣味性的练习,动手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刻,并说说这个时刻在干什么。

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了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

做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师生共同活动相结合,教学形式有分有合,方法多样,学生参与程度高,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层层深入的思考,让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用心发现、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困惑、时而高兴,在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中自主完成对钟表的认识。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也有几个困惑:

1、学生在生活中说的是“点”,而数学语言是“时”,学生对10时尤其不理解。

2、学生对整时、半时都学习好之后会有混淆,我思考是不是孩子不知道当分针指向12的时候,其实就是起点。

这节课,我有意识的渗透12即起点的意识。

第二课时认识半时

教科书P93内容,练习十六4、5两题

1、能准确、熟练的认出半时,包括认电子表。

2、进一步巩固时刻的两种记录方法。

3、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能准确、熟练的认出半时

时间的读法。

教具准备:

一个实物钟,一个钟面模型。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钟面,也学会了认时间,你能介绍一下,你早上起床的时间吗?

老师平时起床比较早,不过双休日,就要睡得晚一些,(出示7时半的钟面)你知道我昨天是什么时候起床的吗?

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时吗?

今天,我们要继续来认识时间。

1、学会认半时及书写方法。

你是怎么知道这是7点半的呢?

(时针在7和8之间,分针在6这里)谁听明白了?

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谁来说?

这个7点半,比较规范的读法应该是怎样的呢?

(同时板书书写方法。

7时半)

除了这种书写方法,还可以怎么写呢?

(7:

30)

2、出示2时半的钟面模型。

知道时什么时候吗?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为什么不是3时半呢?

请你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来。

反馈书写方法。

3、看来大家都已经会认半时了,那么这个时间你能认吗?

(出示一个刻度不全的表,认9时半。

4、练习认时间及书写。

P93做一做。

(1)你能看懂这位小朋友上学的时间吗,请你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来。

反馈,表扬书写。

(2)这四个时间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为什么你认半时能认得那么快呢?

(3)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