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70695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5 大小:13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罗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罗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罗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罗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罗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罗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5页
罗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5页
罗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5页
罗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5页
罗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5页
罗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5页
罗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5页
罗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5页
罗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5页
罗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5页
罗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5页
罗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5页
罗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5页
罗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5页
罗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罗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罗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1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罗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七、天堂山国家森林公园八、三宝农业大观园

九、罗源旅游购物街

十、罗源畲族风情旅游节

罗源县旅游发展战略目标

一、旅游接待量

近期:

2005年17.3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1.73万人次。

中期:

2010年27.87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2.79万人次。

远期:

2020年50.14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10万人次。

二、旅游收入(人民币)

2005年5.20千万元中期:

2010年8.36千万元远期:

2020年15.04千万元

三、旅游饭店

2005年10家,接待床位700个;

其中二星饭店1—2

2010年18家,接待床位1240个;

其中三星级饭店1—

2家

2020年30家,接待床位2650个;

其中三星级饭店3

家以上,标间500个

四、旅游从业人员

2005年520人中期:

2010年836人远期:

2020年1000人

前 言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环境基本稳定,特别是人类历史顺利跨进二十一世纪后,随着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深入人心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进程,国际旅游市场继续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和蓬勃发展的广阔前景。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

到2020年全世界旅游人数将达到16亿人次,国际旅游收入将达到2万亿美元。

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位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和第四位的客源输出国。

其中接待国际旅游者13710万人次,占世界市场总额的8.6%。

福建作为中国对外开放较早、经济发展较快的一个省份,其旅游业的发展势头令世人瞩目,在整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福建省在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创汇两大方面一直跻身于全国第四位,成为中国的一个旅游大省。

根据《福建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对基本目标的预测,到2020年,全省将接待游客99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将达到1400亿元,占全省GDP的11%。

其中接待海外游客52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4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和8%,国内游客9400万人次,旅游收入

1000亿人民币,年均增长率分别6%和8%。

从而使福建的旅游业从重点产业提升为支柱产业,从旅游大省发展为旅游强省。

罗源地处福州市东北部,介于省城福州市和闽东首府宁德市之间,依山面海,可谓左右逢源,南北得利。

但是,由于交通不便捷,罗源县的经济建设曾长期处于相对滞后状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罗长高速公路的开通以及罗源作为福建六大深水良港之一和福州市外港地位的确立,罗源的经济发展已经驰上了现代化建设的快车道。

在这

种大好形势的鼓舞下,县委、县政府适时、果断地提出了建设港口海滨旅游城市的战略目标。

作为这个战略目标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业,也随之被提上了县委、县政府的议事日程,得到了相应的重视,开始了充满艰辛但却是任重道远的起步。

作为一种朝阳行业,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一座文明城市的新形象,它将给罗源带来一个旅游兴市的好机会,给罗源人民指出一条致富的道路。

根据罗源县经济建设总体规划的目标,到2020年罗源将基本建成花园式的港口海滨旅游城市的框架。

这是罗源县旅游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也是一种巨大的压力。

《罗源县旅游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就是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被提上议事日程的。

显而易见,现代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超前意识和创新理念,更迫切需要编制一个符合实际、定位准确、目标明确、决策科学、措施得力的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强化发展规划的权威性、法制性,用以克服旅游资源和产品开发的粗放状态,发展意识不规范、决策水平不科学等问题,从而保证旅游业保持理性、科学、快速、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保证产业地位逐步提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结构更加合理,配套设施日益完善,不断提高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

《规划》将认真总结罗源县近四年来旅游业起步的基本经验和教训,参照罗源县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思路以及要求,力求以罗源湾观光旅游为先导,以回归自然、生态旅游为基调,以海滨休闲度假为主体,以弘扬畲族文化为主题,以创建福州市重点海滨旅游度假胜地为目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打造罗源县旅游发展十大重点工程(花园式港口海滨旅游城市的十大亮点),以达到系列化、深层次、多功能综合开发,把罗源建成福建省知名的海滨旅游度假胜地。

《规划》能在不长的时间内得以完稿,是与各方面领导关心,各部门支持分不开的,同时又是研究、设计、管理人员通力合作的劳动结晶。

我们除致以诚挚的感谢外,并殷切盼望对本规划提出指导性的修改意见,

使之更符合客观发展需要。

目 录

文本

第一章 旅游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分析 1

第一节 历史与现状 1

第二节 旅游业发展优势条件 7

第三节 旅游业发展制约因素 9

第二章 客源市场分析与开拓市场措施 12

第一节 客源市场现状 12

第二节 旅游客源市场定位 14

第三节 市场开发策略 16

第三章 旅游业发展主题形象与发展战略 18

第一节 主题形象的特征 18

第二节 旅游形象策划 18

第三节 旅游形象推介 20

第四章 旅游业发展规划期限目标及依据 23

第一节 规划的依据及指导思想 23

第二节 规划期限及目标 24

第五章 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开发 27

第一节 旅游产品开发规划 27

第二节 旅游商品开发规划 35

第六章 旅游功能及重点项目安排 38

第一节 旅游功能分区 38

第二节 重点项目安排 41

第七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53

第一节 旅游环境现状 53

第二节 重点旅游保护环境措施 55

第八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58

第一节 旅游产业管理体制 58

第二节 旅游产业政策体系 60

第三节 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61

第四节 旅游安全保障体系 64

第五节 实现规划的战略 65

基础资料汇编

罗源县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67

导语 67

一、区域概述 67

二、旅游资料的基本类型 70

三、旅游资源评价 75

附录1 罗源县旅游资源调查表 77

附录2 罗源县旅游人文历史类资料 82

附录3 古遗址选录 85

附录4 罗源县文物保护单位情况表 90

附录5 罗源县基础县情信息 95

附录6 市场调查问卷统计表 94

附录7 罗源县旅游市场卷调查表 101

图件

一、罗源县区位图

二、罗源县旅游区位和客源市场示意图三、罗源县旅游基市场分析图

四、罗源县旅游资源分布图五、罗源县旅游资源评价图六、罗源县旅游功能分区图七、罗源县旅游交通图

八、罗源县旅游路线组织图

九、罗源县旅游业发展十大重点工程示意图十、罗源 禾山旅游风景区总体规划图

(2003——2020年)

罗 源 县 旅 游 局福建省大愚旅游规划设计研究所

第一章 旅游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分析

第一节 历史与现状

一、地理位置

罗源县位于福建省东北沿海鹫峰山脉东南麓,地理坐标东经119°

7’ ~119°

54’,北纬26°

23’ ~26°

39’。

濒临东海,隔海与霞浦县东冲半岛相望。

西与古田、闽侯县毗邻,南临连江县,西南与福州接壤,北与宁德市交界。

全县土地面积1187平方公里。

由于境内中部横贯一溪,古称罗江,溪分三支,同出一源,故名罗源,别号罗川。

自唐大中元年(847年)建县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全县现辖凤山、鉴江、起步、松山、中房、飞竹6个镇和白塔、洪洋、西兰、碧里、霍口5个乡(其中霍口乡为畲族乡),下设24个居委会,187个村委会。

凤山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为县人民政府驻地。

全县总人口约

26万,多为汉族,其中畲族人口2万多,约占全县总人口8%,是福建省畲族人口数较多的一个县。

二、区位交通条件

罗源县境内现有国道主干线一条(罗宁高速公路)从南至北纵贯全境,县境内段长16。

83公里,国道一条(104国道)与高速公路平行从南至北穿过罗源县,境内长32.247公里,其余县道152。

941公里,乡道417。

126公里。

(详见“罗源县旅游交通图”)从福州五一路出发行驶高速公路至罗源出口仅需45分钟,另外有三条路线可达罗源,分

别为晋安—日溪—霍口(90分钟);

鼓楼—马尾—连江—罗源(90分钟)

福州站—连江—罗源(100分钟)。

公路运输是罗源县综合运输的主要方式。

2000年,公路通乡率达100%,通村率为82.9%,目前县内陆上各主要景区之间的连接交通条件良好,路面实现硬化,但景区内部交通条件尚须改善。

罗源湾水深港阔,航道通畅。

主要有罗源湾航道、鉴江湾航道,内河航道主要有罗源溪、霍口溪、鉴江溪三条,其中霍口溪现开辟为岱江漂流旅游项目。

罗源湾积极建设淡头千吨级和狮歧万吨级码头,1994年省政府批准罗源湾列为二类通商口岸,1996年又被批准设立台轮停泊点及对台贸易点。

海上交通出可门口即达东海,距马祖30海里,台湾基隆146海里,香港551海里,上海406海里,水陆交通十分便捷

三、自然环境

(一)地质地貌

罗源县构景岩山种类较多,并经海蚀、风蚀、雨蚀等内外地质营力长期作用,雕塑出总体多姿多彩,景观丰富的旅游地貌整体形象。

县境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山丘与盆地间高差较大,具有较大的旅游景观张力和生态旅游空间。

山高谷深,峰石景观异常丰富。

西部地区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影响旅游通达性。

一些山地由于滥挖采石,已大大影响了景观美,必须加以整治。

东部临海,罗源湾深入腹地,口小(入口宽度仅为950多米),腹大(最宽处达15公里,面积约230多平方公里),岸线曲折,海域广阔,海岸线呈S形展布,海湾、

岛屿、礁石众多,并体现出较高的观赏价值,构成旅游景观元素,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潜力,是罗源旅游业的“希望港湾”。

(二)旅游气候

罗源县属中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冬短无严寒,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80C。

在旅游的出游高峰

4—10月份的月舒适指数良好。

海拔459米以下地区无霜期在255天以上,旅游适宜期长,西部地区由于地貌垂直变化较大,可利用气温的垂直变化为旅游提供反季节绿色食品和反季花卉。

(三)水文

罗源县水系发达,境内河、湖、泉众多,水量充沛,水质好。

有河流19条,其中霍口水域宽广,水质优良,两岸景色优美,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四)土壤植被

罗源农用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名优特产开发为旅游产品。

森林土壤广布,适宜林木、竹子、果树、花卉生长,有利于开发生态旅游。

罗源大部分地方植被覆盖基本完好,给人以山青、水秀、海碧的良好旅游景观视觉。

植被种类齐全,适宜作观光品种的树木类型较多,并有若干珍稀保护树种及大量古树名木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五)动植物资源

县境植物品种繁多,不算藻类、苔藓类已鉴定有植物1514种分属于338个科。

动物580种,其中海生动物资源丰富多彩,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四、社会经济概况

1999年罗源县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28.67亿元,九五期间年均递增12.2%,工农业总值56.19亿元,年均递增13.0%,其中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6.0%,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6.2%,财政收入1.765亿元,年均递增10.5%,三大产业结构由1995年的40:

45:

15调整到2000年的32:

48:

20。

人均GDP和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省中等县市的水平。

罗源县1999年各乡镇社会经济发展概况见表(1-1)。

表1-1

罗源县1999年各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表

乡(镇)名称

土地面积

(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

(公顷)

人口(人)

工业总产值

(万元)

农业总产值

(万元)

国内生产总值(元)

财政收入

农民人均收入(元/人)

总人口

非农业人口

农业人口

凤山镇

32.2

210.27

35056

24327

10729

91580

3461

1270

4203

白塔乡

77.0

1049.33

16851

330

16521

43549

10483

324

3152

松山镇

146.0

1210.20

37208

498

36710

31800

32229

453

3250

起步镇

71.7

1291.20

31863

623

31240

59104

14145

503

3200

洪洋乡

80.0

853.27

15866

312

15554

33186

9550

335

中房镇

141.0

1567.27

25985

479

25506

21600

12630

285

2820

飞竹镇

119.0

1413.33

17936

360

17576

24420

11050

250

2705

西兰乡

78.4

1130.20

15493

373

15120

34345

10025

380

3150

霍口乡

198.0

1423.60

19819

443

19376

18294

15470

183

2800

碧里乡

199.0

783.27

22820

313

22507

11600

18415

266

2885

鉴江镇

70.0

481.20

14196

666

13530

17556

12747

187

3102

各场

25.47

119

全县

1187.0

11438.70

253093

28724

224369

387034

150521

286738

4436

3086

经济建设的丰硕成果为发展旅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善了旅游

环境。

罗源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风气较好,旅游安全感较强。

但经济总量不大,对旅游发展的投资怕力度欠缺,旅游集资及依靠本县企业支持的可能性较小。

六、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稳步发展,但起步较慢

罗源县自1998年末起,新一届的县委、县政府在党代会、人大会

上,确立了我县今后的战略发展目标:

“建设罗源湾港口海滨旅游城市”

,在随后的1999年里先后成立开发领导小组及旅游业策划小组,启动了策划工作;

组建县旅游局,成立了职能管理机构;

兴办旅游公关班,培养了一批较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策划开发五个景区(罗源湾、霍口、禾

山、莲花峰、千亩花卉市场)以及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主题为“爱我罗源,游我罗川”群众性旅游观光活动,并先后两次举办“罗源畲族风情旅游节”等系列活动,从而迈出了罗源旅游业发展的第一步。

罗源县旅游业由于起步较晚,目前开发程度相对较低,除霍口岱江漂流外,其它各景区景点尚处于初步开发或未开发状态。

罗源县城的旅游接待能力较差,仅有旅游接待宾馆8家,床位550个,无星级酒店和旅游专车。

旅游商品开发的档次不高,品种、规格不够齐全。

在旅游地品牌宣扬上有待提高。

由于交通瓶颈,许多景点”养在深闺人未识”,尚未被人发现。

目前全县拥有初步开发的旅游景区(点)13个,2000年至2002年共接持游客

35.2万人次,旅游收入4900万元,其中2002年接待13万人次,旅游收入1800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8%和11.8%详见表(1-2)

项目名称

数量

备注

旅游接待宾馆

酒店

、8(家)

明珠山庄、畲家山庄、山水大酒店、家福大酒店、罗

源宾馆、凤山中心大酒店、沉香大酒店、商贸宾馆

旅游定点单位

8(家)

海边鲜酒家、二我也酒家、明珠山庄、畲家山庄、山水大酒店、家福大酒店、罗源宾馆、龙潭酒家、隐峰

寺素菜馆

客房

550(床位)

旅游景区、点

13(个)

岱江畲族风情漂、龙潭里自然保护区、古松岛休闲园

福湖畲村、西洋宫、禾山风景区、隐峰禅寺、圣水寺际里坑景区、明珠山庄、罗源湾、碧岩寺、陈太尉宫

旅游接待人数

35.2万

(人次)

2000年接待10.2万次;

2001年度接待12万人次;

2002年度接待13万人次。

创旅游产值

4900万

(元)

2000年度创产值1500万元;

2001年度创产值1600

万元;

2002年度创产值1800万元。

表1-2 罗源县旅游统计表(截至2002年)

(二)经济发展较快,但经济基数仍较小、旅游投入较少

“九五”期间,罗源经济增长迅速,经济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但是,由于经济基数较低,建设资金仍较缺乏,难以对旅游营销、人才培训、机构建设乃至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有足够的投入。

(三)政府重视,但缺乏强有力的管理体制

近年来,罗源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被列为全县重点发展产业之一,福建省级、福州市级有关领导和部门亦十分关心罗源旅游业的发展。

但旅游业包含“行、住、食、游、购、娱”六大要素,涉及的行业及相关产业较多,行业管理难度较大,县旅游资源所有权分属不同政府主管部门,旅游经营受到不少限制,难统筹兼顾。

(四)部分旅游项目已启动,但旅游资源开发深度、广度不够

罗源县政府高瞻远瞩,采用各种途径开发旅游项目,但由于诸多因

素制约,旅游产品多为观光类,对本区特有的海滨资源、畲族风情资源开发深度和广度不够,更没有开发适合不同年龄层次、不同阶层的度假、休闲、体验、体育健身等旅游项目。

第二节 旅游业发展优势条件

一、旅游资源优势

罗源县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有鲜明的特色和开发价值,资源类型涉及地文景观,水域风光,遗址遗迹,人文活动等旅游资源的八大主类,许多单体极具科学艺术文化价值,奇特程度很高,完全可以成为旅游开发拳头景点和标志性景观.

(一)自然景观

罗源县的自然景观突出表现在以“海韵”为代表的山海川大观。

其山,有形若莲花苍翠欲滴的莲花山;

有奇石幽洞密布,野趣天成的禾山;

有隆起天半开敞平旷的天堂山;

有峻秀挺拔峰峦环绕的牛姆山;

有叠石如鼓涵洞穿天的井水后山;

以及素有“茅顶留云”之称的仙茅山。

其海,浩瀚的罗源湾,碧波万顷,宛若平湖,鱼排广布、岸线曲折、岛屿众多;

与罗源湾毗邻的有洋洋大观的观井洋和牛澳天然海滨浴场。

其川,有清澈如镜、碧翠如练的岱江、斌溪流域、苏区水库。

以及似银河落天的百丈龙潭,轻烟缥缈的金钟飞瀑等。

山依海而壮美,海因临山而山峻秀,山海川交相辉映。

(二)人文景观优势

罗源县历史悠久,民俗文化多姿多彩,是福建省主要畲族聚居地之

一,畲族风情浓郁,畲族歌舞、婚庆等生活习俗形成了以“畲风”为代表的人文景观资源。

在罗源霍口乡的福湖村,每年举行的“三月三”文化艺术节都吸引了近万名的省内外专家游客前来采风观光。

其次,鉴江古城疍民“连家船”也保留原来特殊的生活习惯,其打渔、织网、婚庆、丧俗等颇具奇异风情。

在罗源人民长期劳动生活中还为今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

县共有古文化遗存2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处,省级保护单位2处。

主要有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建筑风格于一体,被誉为“江南瑰宝”的中房镇陈太尉宫;

座落于莲花山南麓栖云洞内的南宋青石雕刻十八罗汉像;

经中央电视台专题拍摄,被称之为福建省内仅剩的两座古戏台之一,且富有当地特色的西兰小云宫戏台以及圣水寺、碧岩寺、西洋宫、巽峰塔、隐峰寺、鉴江古城等,都具有高度的人文景观价值和较高的旅游开发潜力。

(详见附录《罗源县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二、区域交通优势

罗源地处闽东、闽中交界处,随着罗(源)长(乐)、罗(源)福

(鼎)高速公路的开通,与福州、宁德的距离分别为60公里和30公里,游客从福州、宁德、莆田至罗源的行车路况大为改善,行车时间大幅降低。

其区域交通有条件使之成为福建闽中、闽东大城市的周边经常旅游地。

即将建设的温(州)福(州)铁路也将南北贯穿罗源全境,并在泥田设站,北达浙江,南临广东,把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连接起来,形成东南沿海最为便捷的交通要道。

这为罗源扩展旅游业拓展二级旅游

市场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罗源地处沿海,罗源湾航运发达,随着福州外港罗源湾狮岐现代化港区的开发建设,和福建省海上旅游线的开通,罗源将成为福州北翼集公路、铁路、港口运输为一体的交通枢纽城市,罗源湾也将成为该旅游线上游客必停留的旅游交通节点。

三、对台合作优势

罗源县临近台湾,作为避风良港,常有台轮停泊罗源湾内,并有小额贸易往来;

做为深水良港,不久的将来罗源湾必定成为台轮理想的停靠站。

目前,已有台胞在罗源景区投资开发旅游项目,还有不少台商在罗投资经商,预期今后开发旅游可在投资领域、旅游市场领域等与台商进行多层面、多方位的合作。

四、政策优势

罗源县委、县政府自1999年成立旅游业开发领导小组以来,对罗源县旅游业的发展给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