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实习讲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0974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6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实习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电子实习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电子实习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电子实习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电子实习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电子实习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电子实习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电子实习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电子实习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电子实习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电子实习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电子实习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电子实习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电子实习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电子实习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电子实习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电子实习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电子实习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电子实习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电子实习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实习讲义.docx

《电子实习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实习讲义.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子实习讲义.docx

电子实习讲义

江苏省盐城盐南职业高级中学

机电教研组

课题一:

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与维护

实训目标:

1、使学生掌握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2、加强动手能力、培养安全意识

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

一、MF47型万用表的使用

在使用前应检查指针是否在机械零位上。

如不指在零位上,可旋转表盖上的调零器使指针指示在零位上。

将测试棒红黑插头分别插入“+”“–”插座中,如测交、直流2500V或直流5A时,红插头则应分别插到标有“2500V~”或“5A”的插座中。

1、直流电流的测量

测量0.05mA~500mA时,转动开关至所需电流档,测量5A时,转动开关可放在500mA直流电流量限上而后将测试棒串接于被测电路中。

2、交直流电压测量

测量交流10~1000V或直流0.25~1000V时,转动开关至所需电压档。

测量交直流2500V时,开关分别旋至交直流1000V位置上,而后将测试棒跨接于被测电路两端。

测量交流10V电压时,读数请看交流10V专用刻度。

3、直流电阻测量

装上电池转动开关至所需测量的电阻档,将测试棒二端短接,调整欧姆旋钮,使指针对准于欧姆“0”位上,然后分开测试棒进行测量。

测量电路中地电阻时,应先切断电源,如电路中有电容则应先进行放电。

当检查电解电容漏电电阻,可旋动开关至R×1K档,测试棒红表笔必须接电容的负极,黑表笔接电容的正极。

4、电容测量

转动开关至交流10V位置,被测电容串接于任一测试棒而后跨接于10V交流电压电路中进行测量。

5、电感测量与电容测量方法相同

6、晶体管直流参数的测量

(1)、直流放大倍数hFE的测量

先转动开关至晶体管调节ADJ位置上。

将红黑测试棒短接,调节欧姆旋钮,使指针对准于300hFE刻度线上,然后转动开关至hFE位置,将要测的晶体管管脚分别插入晶体管测试座的ebc管座内,指针偏转所示值约为晶体管的直流放大倍数β值。

N型晶体管应插入N型管孔内,P型晶体管应插入P型管孔内。

(2)、三极管管脚极性的判别,可用Ω×1K档进行。

a、先判定基极b。

b、在判定集电极c。

(3)、二极管极性的判别

测试时选R×1K档,黑测试笔一端测得阻值小的一极为正极。

万用表在欧姆电路中,红测试棒为电池负极,黑的为电池的正极。

注意:

以上介绍的测试方法,一般都只能用R×100,R×1K档。

如果用R×10K档,则因表内有9V的较高电压,可能将三极管的PN结击穿;若用R×1档测量,因电流过大(约90mA),也可能损坏管子。

学生训练及巡回指导

总结讲话:

万用表正确使用方法。

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万用表的使用

2、写一分实习报告

整理好实训场所

 

二、示波器的使用

1、使用前应对示波器进行检查,步骤如下:

将仪器面板上的各控制部件置于正确位置。

接通电源,指示灯亮,预热片刻,仪器进入正常工作。

顺时针调节“辉度”电位器,此时屏幕应显示校准信号方波。

将“电平”选钮调离“自动扫描”位置,并反向时针方向旋动直至方波波形得到同步。

然后将方波波形移至屏幕中间。

2、使用前的校准

调节“平衡”电位器,使改变“V/div”挡级时,显示的扫描基线不发生Y轴方向的位移。

通过“增益校准”和“扫描校准”分别进行校准。

3、直流电压测量

输入耦合选择开关置于接地位置,触发电平位于自动,使屏幕上出现一条扫描基线,并按测量信号地幅度和频率,将V/div输入开关和t/div扫描开关置于适当位置,然后调节垂直位移,使扫描基线位于坐标上某一特定基准位置(0V)。

将输入耦合选择开关改置于DC位置,并将被测信号直接(或经10:

1衰减探头)接入仪器的Y轴,然后调节电平,使信号波形稳定。

根据屏幕坐标刻度,分别读出显示信号波形交流分量(峰—峰值),直流分量以及信号某特定点与参考基准线间的瞬时电压值。

4、交流电压测量

输入耦合选择开关置于AC,V/div输入开关和t/div扫描开关根据被测信号的幅度和频率选择适当的档级,并将被测信号直接(或经10:

1衰减探头)接入Y轴插座,调节触发电平使波形稳定。

根据屏幕坐标刻度,读出显示信号波形的峰—峰值。

5、时间测量

根据被测信号的重复频率或信号波形上两特定的点的时间间隔,选择适当的t/div扫速档级,务使两特定点的距离应在屏幕的有效工作面内达到最大限度,以提高测量精度。

根据坐标地刻度,读被测两特定点间的距离,然后算出两特定点的时间间隔。

6、频率测量

对于重复频率的测量,一般可按照时间测量的步骤测出信号的周期,并按其倒数算出其频率值。

学生训练及巡回指导

总结讲话:

示波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用示波器测量电压、周期及频率

2、写一分实习报告

整理好实训场所

 

课题二: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实训目标:

1、巩固已学过的理论知识

2、使学生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3、加强动手能力、培养安全意识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一、电阻器与电位器

1、电阻器与电位器的型号命名方法

电阻器与电位器的型号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

主称(用字母R或W表示)

第二部分:

材料(用字母表示)

第三部分:

特征(用数字、字母表示)

第四部分:

序号(用数字表示)

2、电阻器的标志方法

(1)直标法直标法是用阿拉伯数字和单位符号在电阻器表面直接标出标称阻值,其允许偏差用百分数表示。

(2)文字符号法文字符号法是用阿拉伯数字和文字符号两者有规律的组合来表示阻值,其允许偏差用文字符号表示。

(3)数码法数码法是用三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前两位数字表示阻值的有效数,第三位数表示有效数后面零的个数。

当阻值小于10Ω时,以×R×表示,将R看作小数点。

(4)色标法色标法是用不同颜色的带或点在电阻器表面标出标称阻值和允许偏差。

两位有效数字的色标法

普通电阻器用四条色带表示标称阻值和允许偏差,其中三条表示阻值,一条表示偏差。

三位有效数字的色标法

精密电阻器用五条色带表示标称阻值和允许偏差,其中四条表示阻值,一条表示偏差。

颜色

第一有效数字

第二有效数字

倍率

允许偏差

0

0

100

1

1

101

2

2

102

3

3

103

4

4

104

绿

5

5

105

6

6

106

7

7

107

8

8

108

9

9

109

10-1

+5%

10-2

+10%

无色

+20%

标称值第一位有效数字

标称值第二位有效数字

标称值有效数后0的个数

允许偏差

 

两位有效数字的阻值色标表示法

 

标称值第一位有效数字

标称值第二位有效数字

标称值第三位有效数字

标称值有效数后0的个数

允许偏差

三位有效数字的阻值色标表示法

 

颜色

第一有效数字

第二有效数字

第三有效

倍率

允许偏差

0

0

0

100

1

1

1

101

+1%

2

2

2

102

+2%

3

3

3

103

4

4

4

104

绿

5

5

5

105

+0.5%

6

6

6

106

+0.25%

7

7

7

107

+0.1%

8

8

8

108

9

9

9

109

10-1

10-2

3、电阻器、电位器的测量与质量判别

(1)电阻器、电位器的测量

通常用万用表的电阻档进行测量。

注意:

拿固定电阻器两只手的手指不要触碰在被测固定电阻器的两根引出端上,否则人体电阻与被测电阻器并联,影响测量精度。

(2)电阻器的质量判别

电阻器的电阻体或引线折断、烧焦,可以从外观上看出。

若电阻内部或引线有毛病,以致接触不良时,用手轻轻地摇动引线,可以发现松动现象;用万用表欧姆挡测量时,就会发现指针指示不稳定。

4、技能训练

(1)、电阻的识别

取20只色环电阻,由学生识出各色环电阻的阻值,反复练习识别速度。

取标志具体阻值的电阻20只,由学生注明该电阻色环,反复练习识别速度。

(2)用万用表测量电阻

取不同阻值电阻若干个,通过万用表的测量,测出阻值。

要求测量速度快,准确。

(3)用万用表测量电位器

测量两固定端间的电阻值。

测量中间滑动片与固定端间的电阻值,旋转电位器,观察阻值变化情况。

二、电容器

1、电容器的型号命名方法

电容器的型号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

主称(用字母C表示)

第二部分:

材料(用字母表示)

第三部分:

特征(一般用数字表示,个别类型用字母表示)

第四部分:

序号(用数字表示)

2、电容器的标志方法

(1)直标法将标称容量及偏差直接标在电容体上。

(2)数字表示法只标数字不标单位的直接表示法。

采用此法的仅限于pf和uf两种。

(3)数字字母法容量的整数部分写在容量单位标志前面,容量的小数部分写在容量单位标志字母的后面。

(4)数码法一般用三位数字表示电容器容量大小,其单位为pf。

其中一、二位为有效数字,第三位表示倍率。

(5)色标法标志的颜色与电阻器采用的相同,其容量单位为pf。

3、电容器的检测

用万用表检查电解电容的容量和漏电电阻,将万用表调到R×1K挡,负表笔接电解电容的正极,正表笔接负极,即可检查其容量的大小和漏电程度。

4、技能训练

(1)电容器的识别

选用不同标值的电容器若干个,由学生反复判别该电容器的容量并注明全称。

(2)用万用表测量电容器漏电电阻

小电容器漏电电阻的测量(以0.01uf~0.047uf为例)

用万用表的R×10K挡,将表笔接电容器的两极,表针现向顺时针跳动一下,后逆时针复原。

如不能复原,则稳定后的读数表示电容器漏电的电阻值。

小电容器漏电电阻的测量(以100uf~1000uf为例)

用万用表的R×1K挡,将表笔接电容器的两极,当表针已偏到最大值时,迅速从R×1K挡调到R×1挡,片刻后再调到R×1K挡,表针最后停止在某一刻度上,其读数即漏电电阻。

三、半导体分立器件

1、半导体分立器件的型号命名方法

半导体分立器件的型号由五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

用数字表示半导体分立器件的电极数目。

第二部分:

用字母表示半导体分立器件的材料、极性。

第三部分:

用字母表示半导体分立器件的类别。

第四部分:

用数字表示半导体分立器件的序号。

第五部分:

用字母表示区别代号。

2、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

根据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小、反向电阻大的特点可判别二极管的极性。

将万用表调到欧姆挡(一般用R×100或R×1K挡),用表笔分别与二极管的两极相连,测出两个阻值,在所测得阻值较小的一次,与黑表笔相接的一端即为二极管的正极。

同理,在所测得阻值较大一次,与黑表笔相接的一端即为二极管的负极。

如果测得的反向电阻很小,说明二极管内部短路;若正向电阻很大,则说明管子内部断路。

测量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可以判别被测二极管是硅管还是锗管。

方法是在干电池的一端串一个电阻(约1K),同时按极性与二极管相连,使二极管正向导通,这时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两端的压降,如果为0.6V~0.7V即为硅管,如为0.1V~0.3V即为锗管。

3、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

(1)、三极管管脚的判别

用万用表判别管脚的根据是:

NPN型三极管基极到发射极和基极到集电极均为PN结的正向,而PNP型三极管基极到发射极和基极到集电极均为PN结的反向。

判断三极管的基极

判断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

(2)硅管和锗管的判别

测Vbe的值。

如果为0.7V左右,为硅管。

如果为0.2V~0.3V,即为锗管。

4、技能训练

(1)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

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的极性。

将万用表分别置R×10、R×100、R×1K挡,观察晶体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阻值变化情况。

(3)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

极性的判别

任选PNP、NPN型晶体三极管10只,由学生用万用表判别各管的管型及B、C、E管脚。

β的测量

任选PNP、NPN型晶体三极管10只(编号),由学生

用万用表“hFE”挡,测量各管的β值,并按号作好记录。

学生训练及巡回指导

总结讲话:

1、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器与电位器。

2、用万用表测量电容器。

3、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和三极管。

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万用表的使用

2、写一分实习报告

整理好实训场所

 

课题三:

焊接练习

实训目标:

1、掌握电烙铁的使用方法

2、掌握各元器件的安装要求

3、能够正确的进行焊接

4、加强动手能力、培养安全意识

焊接练习

1、焊前的准备工作

锡焊前焊件表面的任何污垢、杂质和氧化膜必须清除,否则难以保证焊接质量。

2、手工焊接操作

焊接时,工具要放整齐,电烙铁要拿稳,烙铁头部离面部距离要适中,保持烙铁头的清洁。

(1)操作五步法

a、准备施焊。

b、加热焊件。

c、送入焊锡丝。

d、移开焊锡丝。

e、移开电烙铁。

(2)对热容量小的焊件操作可化简为三步法

a、准备施焊。

b、加热焊件和送入焊锡丝。

c、去丝移电烙铁。

3、焊点技术要求

(1)光洁整齐的外观

(2)可靠的电连接

(3)足够的机械强度

4、装配工艺要求

(1)、电阻、二极管(发光二极管除外)均采用水平安装,贴紧印制板。

电阻的色环方向应该一致。

(2)、发光二极管直立安装,底面离印制板6+1mm。

(3)三极管、单向可控硅、场效应管采用直立安装,底面离印制版5+1mm。

(4)电解电容器、涤纶电容器尽量插到底,元件底面

离印制板最高不能大于4mm,元片电容器底面离印制板一般为2mm~4mm。

(5)微调电位器尽量插到底,不能倾斜,三只脚均需焊接。

(6)扳手开关用配套螺母安装,开关体在印制板的导线面,扳手在元件面。

(7)输入、输出变压器装配时紧贴印制板。

(8)集成电路、继电器、轻触式按钮开关底面与印制板贴紧。

(9)插件装配美观、均匀、端正、整齐、不能歪斜、高矮有序。

(10)所有插入焊片孔的元器件及导线均采用直脚焊,剪脚留头在焊面以上1+0.5mm,焊点要求圆滑、光亮、防止虚焊、搭焊和散锡。

学生训练及巡回指导

总结讲话:

1、电烙铁的使用

2、装配工艺要求

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电烙铁的使用

2、写一分实习报告

整理好实训场所

 

课题四:

印制板的手工制作

实训目标:

1、掌握印制板的手工制作方法

2、加强动手能力、培养安全意识

(一)单面印制电路板的制作

1、敷铜板表面处理

对于自制少量印制电路板,可省去黑白稿和拍照步骤,将敷铜板表面处理后,直接在同箔面涂保护层。

表面处理可用水砂纸擦去氧化层和油污。

2、涂保护层

用圭笔或小楷毛笔蘸少许稀释后的喷漆或油墨直接在铜箔面画线条。

3、烂板

将画好线条的板子(已涂保护层)置于配好的三氯化铁溶液中,不断摇晃,以加速反应。

4、钻空

5、去保护层

用水砂纸打去保护层,尽量使铜箔平滑发亮。

6、涂助焊剂

将助焊剂薄薄地倒在板面上,使他分布均匀,在加热烘干到不粘手为止。

(二)由原理图设计印制电路板图

1、根据学生情况,选某一电原理图,由学生自行设计成印制电路板图。

2、如无坐标纸绘制稿图,可用普通纸张代替。

3、绘图比例1:

1。

4、图稿面积及设计要求,可根据电原理图的具体情况,由任课教师确定。

5、反复多次训练(由简到繁)。

学生训练及巡回指导

总结讲话:

1、单面印制电路板的制作

2、由原理图设计印制电路板图

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反复练习

2、写一分实习报告

整理好实训场所

 

课题五:

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

实训目标:

1、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过程与方法

2、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简单故障维修

3、加强动手能力、培养安全意识

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

1、工作原理

直流电源一般由交流电压变换、整流、滤波和稳压几部分组成。

它的任务是将有效值通常为220V、50Hz的交流电压转换成幅值稳定的直流电压,同时提供一定的直流电流。

 

直流稳压电源的电原理图

2、元器件选择

VD1~VD4整流二极管IN4001×4

C电解电容470uF/25V

RP1微调电位器1KΩ

RP2微调电位器10KΩ

R1电阻240Ω

R2电阻510Ω

VD5稳压二极管2CW56(7V~8.8V)

T变压器220V/18V

F熔断丝0.5A

熔断丝座、电源线、黑胶布、印制电路板

3、安装、调试与检测

4、直流电源通电前的自检方法

(1)电源变压器的初、次级线圈绝对不能装反

(2)整流二极管的极性是否安装正确

(3)在装配滤波电容前,用万用表检测电解电容器的极性符号是否正确。

5、常见故障及原因

(1)接上稳压管后,输出电压只有0.7V左右

这是由于稳压管的极性接反了,对调稳压管的极性就可以解决。

(2)输出电压比正确电压值偏低

可以测量滤波电容器C上的电压,如果C上的电压只有6V~7V左右,这常常是因为整流二极管中有一只开路造成的。

(3)稳压输出电压大于8.8V或者小于7V,而且负载变化,电压基本上保持不变

由于稳压管的稳定电压不合适造成的,可以更换稳压管。

学生训练及巡回指导

总结讲话:

1、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

2、直流稳压电源的元器件选择

3、直流稳压电源的自检方法及常见故障原因分析

布置作业:

1、总结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过程

2、写一分实习报告

整理好实训场所

 

课题六:

有源功放电路的制作

实训目标:

1、掌握有源功放电路的制作过程与方法

2、掌握有源功放电路简单故障维修

3、加强动手能力、培养安全意识

有源功放电路的制作

目前音响设备中广泛采用由集成电路组成的功率放大器,它具有体积小、功耗小,保真度好,频率响应范围宽,功率大,音质好,焊点少,可靠性好等优点。

1、工作原理

 

LA410的工作原理是:

来自音量电位器输出端的音频信号,通过R1、C2耦合电路送到LA410的输入端

脚,经LA410放大后的音频信号从输出端

脚输出,通过输出端的耦合电容C10送到扬声器负载。

C6、R2、R3组成反馈电路,其中C6为隔直电容,R2是反馈电阻,它决定电路的闭环增益。

C7为相位补偿电容,对高频相位补偿,防止加反馈时产生自激。

C4、C5、C11为电源退耦电容器。

C9为自举电容器。

C3、C8为高频滤波电容器,C3主要是防止外部噪声干扰,C8主要是消除寄生振荡。

2、元器件选择

R1电阻1.2KΩ

R2电阻15Ω

R3电阻2KΩ

RP电位器10KΩ

C1、C2电解电容器1uF/10V×2

C3圆片电容器1000pF

C4、C10、C11电解电容器220uF/16V×3

C5、C9电解电容器100uF/16V×2

C6电解电容器33uF/10V

C7圆片电容器200pF

C8涤纶电容器100nF

IC集成块LA4102

B扬声器8Ω

印制电路板

3、安装、调试及检测

(1)按装配图正确安装各元器件。

(2)检查各元器件装配无误后,然后接上6V电源。

(3)用万用表测量LA4102集成块各引脚电压值。

(4)在输入端输入信号,调节RP,使扬声器发出宏亮的声响。

4、技能训练

(1)测量并记录在静态时的电流数值。

(2)用万用表欧姆挡测量并记录集成块各脚在路对地的电阻数值。

(3)用万用表电压挡测量并记录集成块各脚电压值。

(4)观察故障现象,用信号注入法检查故障部位,进行维修。

学生训练及巡回指导

总结讲话:

1、有源功放电路的工作原理

2、有源功放电路的元器件选择

3、有源功放电路的常见故障原因分析

布置作业:

1、总结有源功放电路的制作过程

2、写一分实习报告

整理好实训场所

 

课题七:

收音机的制作

实训目标:

1、掌握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制作过程与方法

2、掌握收音机常见故障及原因

3、加强动手能力、培养安全意识

收音机的制作

收音机原理框图

1、工作原理

 

收音机由输入回路、变频电路、中频放大电路、检波和低频放大电路等部分组成。

输入回路由C1a、T1组成。

他将天线感应出来的各种信号,利用等效串联回路在谐振时的特性,来选择所需的信号,抑制不需要接收的电台信号和干扰信号。

变频电路由VT1等元件组成,为自激式变频电路。

本机采用一级中放电路。

检波器的作用主要是从以调制的中频信号中取出原调制的音频信号。

低频电路由VT4组成的前置电压放大电路和VT5、VT6组成的推挽功率放大电路两部分构成。

采用输入输出变压器耦合的方式。

为了使整机工作稳定,不产生寄生振荡,由R6、C7组成的去耦电路,以消去公共电源内阻引起的寄生耦合。

2、元器件选择

VD1二极管CDG24

VT1三极管(绿点)3DG202

VT2三极管(蓝点)3DG202

VT3三极管(黄点)3DG202

VT4三极管(紫点)3DG202

VT5、VT6三极管9013×2

R1电阻82KΩ

R2电阻2.7KΩ

R3电阻150KΩ

R4电阻30KΩ

R5电阻91KΩ

R6电阻100Ω

R7电阻1KΩ

R8电阻330Ω

RP带开关电位器5KΩ

C1双联可变电容器127/60pF

C2圆片电容器0.022uF

C3、C9、C10涤纶电容器0.01uF×3

C4、C8电解电容器4.7uF/6.3V×2

C5、C11圆片电容器0.01uF×2

C6圆片电容器0.033uF

C7电解电容器100uF/10V

T1天线线圈

T2振荡线圈(黑色)LF10-1

T3中频变压器(白色)TF10-1

T4中频变压器(绿色)LF10-2

T5输入变压器

T6输出变压器

B扬声器

耳机

XS耳机插座

全套塑料壳、塑件、金属件、安装线

印制电路板

3、装配

(1)按照装配图正确安装各元器件

(2)电阻、二极管采用立式安装,中周旁边的电阻,安装时把电阻体靠近中周外壳,电阻色环第一环在上面。

二极管注意正负极性。

(3)电容其尽量装得低一点,电解电容器注意正负极性,高度不要超过中周安装的高度。

(4)天线线圈按装配图装配,引线整齐,中周安装顺序要正确,外壳两脚均要接地焊牢。

(5)三极管型号、色点、管脚不要装错。

(6)扬声器用前壳上的塑料片封固。

4、调试与检测

(1)通电前检查

在组装完毕后,电位器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接上3V电源。

用电流表串接在开关两端,测量整机电流,正常值为7.2mA~12.6mA之间。

(2)静态工作点的调试与检测

(3)中频频率调整

将信号发生器发出465KHz的调幅信号,收音机双连旋到最低端,开大音量电位器,用无感锥分别调节T4(绿色)、T3(白色)两个中周的磁帽,使收音机输出达到最大。

反复数次。

(4)频率覆盖的调整

将信号发生器发出525KHz的调幅信号,收音机双连旋到最低端,用无感锥分别调节T2(黑色)的磁帽,使收音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