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总复习.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71778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总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总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总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总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总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总复习.ppt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总复习.ppt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总复习.ppt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总复习.ppt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总复习.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总复习.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总复习.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总复习.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总复习.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总复习.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总复习.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总复习.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总复习.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总复习.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总复习.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总复习.ppt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总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总复习.ppt(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总复习.ppt

一、我的课余生活要求:

1、语句通顺2、内容具体3、能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收获,二、熟悉的人的一件事要求:

1、描写人物动作、神态2、对话描写要反映人物心理3、事情要反映人物的品质和精神。

三、秋天的图画要求:

1、语句通顺,内容具体。

2、内容可以写天气、动物、植物、景观、人类活动。

3、展开想象,使用修辞手法,贴切运用积累的好词好句。

四、观察日记要求:

1、采用日记格式日期星期几天气(如:

11月20日星期日晴)2、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3、写出自己的发现,五、中国传统文化(办小报),民间工艺:

剪纸陶瓷民族艺术:

戏剧国画对联字谜风俗习惯:

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元宵节(闹花灯吃汤圆)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六、风景优美的地方要求:

1、写出风景名胜的特点2、学习课文围绕中心写具体的写法。

7、童话故事要求:

1、自拟题目,题目符合内容2、想象丰富,情节生动有趣。

3、运用夸张和拟人的手法。

8、不限内容和范围可以写各种各样的人、事、景、物。

五、本学期小练笔1、风筝续写2、小摄影师续写3、玩中的乐趣和收获4、家乡的景物5、向金吉娅致谢,总结本学期作文题目分类写人:

熟悉的人的一件事记事:

我的课余生活熟悉的人的一件事观察日记(难忘的星期天)(向金吉娅致谢)写景:

秋天的图画风景优美的地方家乡的景物*状物:

(我的铅笔盒)想象作文:

编童话故事风筝续写小摄影师续写(我的梦境),三年级习作要求:

1、内容充实,记叙具体。

2、语句流畅通顺。

3、围绕中心(一个意思)写作。

4、300字左右。

常出现的错误:

1、记叙不具体,流水帐式叙述。

2、语言叙述重复罗嗦。

3、大篇幅记叙与中心无关的事情、情节。

4、不能抓住人物性格或景物特点。

5、结尾不能点处收获及感受。

优秀习作示例,有一次,弟弟到我家来玩,让我陪他去玩滑板车。

我们拿着滑板车到楼下去比赛。

到了楼下,我和弟弟比赛滑滑板。

我滑呀滑,很快就到了终点。

到了终点,看到弟弟远远地落在我的后面。

病文一:

滑滑板,修改习作,优点:

这是一篇记事的习作,小作者将滑滑板的时间、地点、人物、简单经过都交待得清楚明白,语句流畅通顺,“划呀划”、“很快”、“远远”等词语的恰当使用也给文章增添了亮色。

不足:

虽然如实记叙了滑滑板的整个过程,但是遗憾的是习作写得不具体,不生动,遣词造句单调乏味,只呈现出故事的骨架,缺乏对细节的叙述,谈不上故事的趣味性,是一篇流水账式的呆板习作。

习作我来评,综观这篇习作,建议小作者:

1、回顾体验当时的情境,充分发挥想象力,把滑滑板比赛经过记叙具体。

2、贴切使用一些富有生活气息的动词、形容词、拟声词,生动展现比赛情景。

3、把弟弟和我之间的对话及表情神态描写出来。

4、适当加入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

修改建议,扩写具体内容可以启发学生思考:

1、“我”和弟弟在滑滑板比赛之前作了哪些准备?

2、比赛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3、“我”和弟弟玩滑板车时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4、比赛结束后,“我”和弟弟心情又如何?

兄弟俩说了些什么,对这次比赛有怎样的评价?

5、通过这次比赛,“我”有哪些感受和收获?

总结修改方法:

关注细节,合理想象。

范例一: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小姨带着弟弟到我家来玩。

弟弟一进门,就嚷嚷着让我陪他玩滑板车。

还没等反应过来,他就拿起我的滑板车,塞到我的怀里,拉起我的手向楼下飞去。

我们来到楼下的小路上,弟弟迫不及待地跳上滑板车,自信满满地向我挑战,要与我展开一场滑滑板车比赛。

只见,他低着头,弯着腰,小拳头攥得紧紧的,左腿弓步,一副时刻准备向前冲去的样子。

“预备、开始”随着我一声令下,弟弟来了个先发制人,只见弟弟手一撑,脚一蹬,使出吃奶得劲一个箭步飞速向前冲去。

我哪能示弱,我右脚一蹬,弯腰弓背,双手背在身后,一个俯冲,便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向终点,看到弟弟远远地落在我的后面。

我想姜还是老的辣弟弟不服气地说:

“你等着,我练好了,再来和你比”望着弟弟那天真的样子,我笑了,修改后习作,范例二:

有一次,弟弟到我家来玩,让我陪他去玩滑板车比赛。

我答应了,弟弟高兴地跳了起来。

看到弟弟高兴的样子,我心里想:

“看把你美得,你根本就不是我的对手,先让你暂且高兴一会儿”。

弟弟一手迫拉着我,一手拿着滑板车迫不及待地来到楼下,我们选好比赛场地。

还没等我开口说开始,弟弟早就一只脚踏上了滑板车。

只见他身子向前倾,弓得弯弯的,眼睛瞪得圆圆的,两条胳膊弯曲架在身体两侧,小拳头纂的紧紧的,浑身的肌肉都紧张起来了。

随着我的一声令下。

“开始”弟弟就已经冲出去几步远了。

我紧跟在弟弟后面,只见弟弟两腿不停地使劲摆动,生怕我超过他,来到一个转弯处,我身体稍稍倾斜,滑板像得到号令一样,划过一个弧线,我一下子就超越了弟弟。

再看弟弟转弯时身体在滑板上摇晃了几下,差点失去重心。

虽然弟弟使出吃奶的力气使劲向前冲追赶我,可弟弟毕竟年龄小,技术不过硬,我稍一用力,就把他落在了后边。

很快我到达了终点,回头看看弟弟还在后边用力滑着。

我的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我说“你已经输了,还那么使劲干什么?

”弟弟边滑边说:

“这次我输了,下次我一定会赢回来!

”,昨天我到中山陵去玩,看到三个孙中山,下面的一个站着,是铜的。

爬到上面,房子里有一个坐着,是白色的。

屋子里还有一个睡着的,是石头的。

后来,我吃了一个冰激凌,就回家了。

病文二:

星期天,修改习作,你的作文读了心情舒畅,你按照游览的顺序交代了游玩的时间和地点,并写出了三个孙中山的不同姿态,“站着”“坐着”“睡着”,你还发现它们分别的“铜的”“白色的”“石头的”。

同时,这次习作语句通顺,富有儿童情趣。

孩子的眼光很独到,发现了很多成人发现不了的事情。

但是,也有些地方写得不够清楚,容易让人由文字引发许多误会。

语言表达不够完整、清楚、明白,句子有语病,最明显的“三个孙中山”应改为“三个孙中山的塑像“。

习作我来评,1、题目星期天范围太过宽泛,应该修改为与内容符合的题目,如:

游中山陵。

2、“三个孙中山”可更改为“三座孙中山的塑像。

”3、选择自己喜欢的雕像,抓住它所处的位置、大小、颜色、动作、神态、材料等各方面详细地介绍。

4、还可以展开想象:

孙中山爷爷当时可能在说什么?

在做什么事?

可能在想什么?

5、在结尾段谈一谈自己在游览后的感受。

6、这篇习作明显的问题出在“后来,我吃了一个冰激凌”这句话上,这句话与文章主题无多大关联,可以删除。

7、“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把自己写的习作先读给爸爸妈妈听,听听家长的建议,然后在小组内评改,用红笔进行修改。

修改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