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2085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x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x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第一章词类和词性

 第一节知识概述

   词类是指词在语法上的分类,也就是把汉语里的所有词,根据它们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特点进行分类,这样得出的结果就是词类。

现代汉语教学系统把词分为十二类:

实词可以分为:

1、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1) 表示人:

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迅 

(2) 具体事物:

天、地、花、草、天空、海洋 

(3) 抽象概念:

方法、科学、法律、事业 

(4) 处所:

北京、青岛、黄河、长江、三味书屋 

(5) 方位:

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以前、以南、之下、之后、东边、西面、里头。

 

(6) 时间:

早晨、正午、晚上、半夜、上午、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星期二 

2、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

(1)动作行为:

穿、跳、走、纪念、朗诵。

 

(2)存在变化:

有、增加、缩小、扩大、发生。

 

(3) 心理活动:

想、懊悔、喜欢、担心。

 

(4) 可能意愿:

应该、应当、能够、愿意、必须、敢、肯、会、能、要、可以。

 

(5)  趋向:

上、下、来、去、上去、下去、进来、进去、起来、上来。

 

(6)判断:

是、就是、正是 

(7)使令:

使、让、派、请、叫、要求、命令、推举、允许、鼓动、鼓励。

 

3、形容词:

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

 

(1)形状:

大、小、高、圆、长、短、高大、肥胖。

 

(2) 性质:

好、坏、镇定、勇敢、乐观、伟大、优秀 

 (3) 状态:

愉快、慌张、急躁、迅速、朦胧、桔红 

4、数词:

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

(1) 基数(确数)一、二、千、万、亿 

(2)序数:

第一、三叔、三年级、六楼、初五、老三。

 

(3)分数:

三分之一、九成 

(4)倍数:

三倍、十倍、翻一番 

 (5) 概数:

十几概数、十余人、三十多岁、两三个、成千上万、很多人 

5、量词:

表示事物单位或行为、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

 无量(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词) 

(1)个体:

个、位、尺、只、台、条 

(2)集体:

批、帮、群、套、双、副、对、类 

(3)不定量:

些、点 

(4)度量衡:

丈、尺、里、亩 

动量(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 次、回、下、趟、遍、阵、场、遭、焉 

动量词也可以借用跟动作有关的事物的名词。

如:

画一笔、切一刀、工作一星期、学习一下午、踢一脚、送一车 

说明:

在现代汉语中,数词本身只表示抽象的数的概念,在计算事物或动作的数量时,数词的后面必须加上量词。

数词跟量词连用就是数量词。

 

6、代词:

具有指示、代替作用的词叫代词。

代词可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

⑴人称代词:

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的代词。

⑵用来指人或事物的代词叫指示代词。

⑶用来提出问题的代词叫疑问代词。

虚词可以分为:

1、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语气等。

2、介词:

用在名词、代词等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表示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

有些介词如“在、比、给”等在这个场合是介词,在另一个场合是动词。

3、连词:

是用来连接词、短语、分句、句子等语言单位的词。

“和、跟、同、与”这四个词,既是介词,又是连词,兼有两种词性。

4、助词:

附加在词、短语或句子的后面,表示一定的结构关系、附加意义或语气。

助词分三类:

⑴结构助词:

“的、地、得”等。

其中“的、地”是偏正关系;“得”表示补充关系。

⑵动态助词:

“着、了、过”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

其中“着”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中;“了”表示已经完成;“过”表示曾经发生过。

⑶语气助词:

“的、了、吗、呢、啊、呀”等,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用在句子末尾。

5、叹词:

是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声音的词。

叹词常独立成句,可以用在句前,也可以用在句中或句末。

6、拟声词:

摹拟声音的词。

第二节词性辨析

1、名与动、形的区别:

A.名词不能重叠。

(少数除外 如:

人人、时时、处处、事事、家家、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重叠后表示遍及全部、毫无遗漏。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

跑跑、想想、讨论讨论、干干净净、高高的。

B.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

如:

国家不国家?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

走不走?

好不好?

C.名词前不能加“不”(不受副词限制)如:

不北京。

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如:

不看、不吃、不好、不大。

2、动词、形容词的区别:

A.前加“很”,一般动词不能(表示心里活动的动词和能愿动词可以加程度动词)。

形容词多数可以,如:

很走×,很好√。

B.动词重叠:

ABAB式,AA式,如:

讨论讨论,看看;

形容词重叠:

AABB式,AA(的)如:

干干净净,高高的。

C.动词绝大多数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如:

喜欢(你),怨恨(他),愉快(你)×,高兴(他)×。

3、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a.副词不能和名词组合,形容词可以。

如:

“一致的意见”,不能说“一概的意见”。

b.副词不能做谓语,形容词可以。

如:

“大家的意见一致”,不能说“大家的意见一概”。

c.副词除“不、也许、没有、未必、一定”等少数外,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形容词可以。

d.副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形容词可以。

如:

一概不一概?

一致不一致?

4、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

a.时间名词能做定语,如:

“现在的事情”,“目前的任务”,“刚才的情况”。

时间副词不能如:

“正在的事情”,“立即的任务”,“刚刚的情况”。

b.时间名词做主语,如:

“今天星期天”,“现在是早晨八点钟”,“近来很冷”;而时间副词不能做主语,如:

“正在是早晨八点整”。

c.时间名词能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

如:

从过去、到将来、在早晨;时间副词不能同介词组合,如:

从曾经、到刚刚。

d.时间名词能与“是”构成“XX是XX”的格式,如:

“从前是从前”;时间副词不能。

5、有些介词与动词兼类,怎样区别:

有:

在、给、叫、用、拿、比、到、让、由、朝、往、把、经过、通过。

A.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可以。

所以一句话中如果有别的词作谓语(动、形),它就是介词;如果没有别的词作谓语,那它就是动词。

B.介词后面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动词可以。

C.介词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

如:

明天我在学校等你。

  

明天我在家。

他在看书。

我比你高一点儿。

我们比比。

他给我买了一本书。

  

他给了我一本书。

别拿我开玩笑。

他手里拿着一本书。

6、连词“和、跟、与、同”与介词兼类,区别:

A.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互换位置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词语不能互换。

B.连词“和”组成并列短语后可以带“都”;介词不可。

C.连词“和”前面不能有修饰语,介词可以。

D.连词“和”不能出现在一个句子或一个成分的开头;介词可以。

如:

我和弟弟都去过。

我和弟弟谈话。

和弟弟一块儿去玩的孩子都回来了。

7、兼类词:

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类的特点、功能而意义上密切相关,这样的词就是兼类词。

兼类词与同形词、同音词的区别:

同形词同音词意义毫无联系,是两个以上的一组词。

如:

把住质量关。

(动词)  把书拿来。

(介词) 拿把菜刀来。

(量词)

开了一朵花(名词)

花了很多钱。

(动词)

☆如何辨别兼类词的词性:

看它在句中的位置,起的作用。

 如:

大家选我当代表。

(名词)

这代表大多数同志的看法。

(动词)

买了一把锁。

(名词)

把门锁上。

(动词)

你要端正学习态度。

(动词)

他坐得很端正。

(形容词)

怎么多了一个人?

(动词)

这里人太多。

(形容词)

我们要立个规矩。

(名词)

梅家的小姐很贤惠、很规矩。

(形容词)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理想。

(名词)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形容词)

你快点走,跟上我!

(动词)

你跟姐姐回家吧。

(介词)

年老了,身体不行了。

(形容词)

你怎么老哭?

(副词)

他买的雨伞是白色的。

(形容词)

我今天又白跑了。

(副词)

 

第二章短语结构

第一节知识概述

短语是由词和词按一定的方式组合而成的。

短语可分为:

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主谓短语、的字短语、复指短语、介宾短语等类型。

1、 并列短语:

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

例如:

雄伟壮丽、报纸杂志。

2、 偏正短语:

是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在他们前头起修饰作用的词组成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修饰名词的词是定语,修饰动词、形容词的词是状语。

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正关系。

用()表示定语,用[]表示状语。

如:

[多么]美好、(教室)里面。

3、 动宾短语:

是由动词和他后面受他支配的词所组成,受动词支配的词叫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等。

如:

踢︱足球、写︱文章

4、 动补短语:

是由动词和在他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组成的,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是补语。

用<>表示补语。

如:

洗得<干净>、坐<好>

5、主谓短语:

是由主语和谓语构成,主语表示陈述的对象,谓语表示陈述的内容。

用====表示主语,用      表示谓语。

如:

太阳出来、态度和蔼。

5、 介宾短语:

是由介词和他的宾语组成,充当介词宾语的主要是名词、代词、和名词为中心语的短语。

如:

关于课堂纪律问题    把他(请来)

被大家(选为班长)

比小张(跑得快) 跟你(没关系) (写)在黑板上  对语法(的兴趣)

6、 复指短语:

是由两个词或两个短语组成的,这两个词或短语指同一人或同一事物,同作一个句子成分。

如:

儿童节这一天。

7、 的字短语:

是由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后面加“的”,或由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后面加“的”。

“的”字短语的作用相当于名词。

如:

今天种树,男的挖树坑,女的运树苗。

第二节反馈练习

一、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

1、风俗习惯(     )2、变化规律(     )3、历史悠久(     )

4、整修一新(     )5、交头接耳(     )6、思维敏捷(     )

7、废寝忘食(     )8、前程远大(     )9、全神贯注(     )

10、襟怀坦白(     )11、挥手之间(     )12、愚公移山(     )

13、竞选州长(     )14、销售计划(     ) 15、色彩缤纷(   )

16、交通规则(     )17、风和日丽(     )18、激动不已(     )

19、禁止吸烟(     )20、辛勤耕耘(     )21、巍峨挺立(     )

22、不断发生(     ) 23、气氛热烈(     )24、继往开来(     )

二、下列各组短语分别以哪组类型短语为主,其中不同的短语各是哪个,属于什么类型短语。

1、A、祖国万岁B、品质优良 C、天气晴和D、思想品质E、成绩好

2、A、看了两眼B、打扫教室 C、洗得干净D、热了起来E、扔出去

3、A、十分伟大B、我的书包 C、小声地说D、追歼敌人E、很热闹

4、A、讲解语法B、讲述清楚 C、种植玉米D、制造火箭E、听故事

5、A、用圆珠笔(写)B、对于我们 C、按照习惯 D、必然产生 E、被大雨(淋)

6、A、报纸杂志B、调查研究 C、身体健康D、严肃认真E、读和写

三、比较判断短语类型

经济发展(     ) 历史悠久(     ) 描写景物(     ) 市场繁荣(     )

发展经济(     ) 悠久历史(     ) 景物描写(     ) 市场的繁荣(     )

表达见解(     ) 我的弟弟(     ) 我国文学(     ) 小说散文(     )

表达的见解(     )我和弟弟(     ) 我国的文学(   )小说和散文(      )

第三章句子成分

完整的句子,主要成分是主语、谓语、或主语、谓语、宾语,附加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句子的主要成分又叫作句子的主干。

1、主语是陈述的对象,谁或什么,多由名词、代词、数量词充当。

除了之外,充当主语的还有各种短语。

例如:

太阳升起来了。

    这是伟大的奇观。

     一尺是十寸。

2、谓语是对主语“谁”或“什么”进行陈述|、说明、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此外,充当谓语的还有名词、代词、数量词及一些短语。

例如:

杨光当上了三好学生。

    他的学习非常好。

      小明12岁。

3、宾语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多由名词、代词充当。

除此之外,充当宾语的还有其他词和各类短语。

例如:

孩子们都喜欢张老师。

你想什么?

他家都喜欢他的聪明。

王丹特别爱学习。

4、定语用在名词前面,修饰、限制名词,多由名词、代词、形容词充当。

此外,充当定语的还有一些短语。

有些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要有“的”。

例如:

(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

鲁迅先生甘心情愿做(人民大众)的牛。

5、状语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起修饰、限制作用,多由副词、形容词、介宾短语充当,此外,还有表时间的名词和一些其他短语。

有些状语和中心词之间要用结构助词“地”。

例如:

麦苗[痛快]地喝着雨水。

鲸[每天][都]要睡觉。

这个小草棚[顿时]变得又拥挤,又热闹。

6、补语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起补充说明作用,多由动词、形容词、副词充当,此外还有数量词、代词及一些短语,有些补语与中心词之间要用“得”。

例如:

这本书写得〈很好〉。

他们要看个〈究竟〉。

你听得<清楚>吗?

句子基本成份和主干

(定语)+主中||[状语]+谓中+<补语>+(定语)+宾中

(他)的妈妈||[只]牵<回>(一头)+小牛

主中=主语中心语 谓中=谓语中心语 宾中=宾语中心语

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第四章语法与辨析语病

列出的病句类型有六种:

①语序不当;②搭配不当;③成分残缺或赘余;④结构混乱;⑤表意不明;⑥不合逻辑。

要准确解答病句辨析题,首先必须理解和把握以上六种病句类型及其所包括的小类,并使之烂熟于心。

下面按类具体例说:

第一节语序不当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

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2、把定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

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

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

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

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

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有些连词在句中放在什么地方最恰当,需要根据内容而定,否则就会出现语病。

如关联词语的使用,两个分句同一主语时,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前边。

例如:

①武松遇见老虎,不是武松打死老虎,就是被老虎吃掉。

 →武松不是打死老虎,就是被老虎吃掉

②武松遇见老虎,武松不是打死老虎,就是老虎吃了武松。

→不是武松打死老虎,就是老虎吃了武松。

7、主客颠倒:

例: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应改为:

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不陌生的。

8、分句位置不当:

例:

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应改为:

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第二节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是病句考查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搭配不当主要是主谓搭配与动宾搭配不当。

据统计,自高考命题以来,考病句每年都会涉及搭配不当的试题,可见弄懂搭配不当,是辨析修改病句的关键。

而实际上,如果想准确判断是否搭配不当,就要紧紧抓住句子的主干。

分清主谓宾,通过语感能力来感性认识,其次要仔细琢磨用词是否主谓对应得当。

1、主谓搭配不当。

(1)主语和谓语的选词应当正确。

如果主语和谓语都只有一个词,那么,两个词的选择必须恰当;如果主语、谓语都是短语、那么短语的中心词一定要选用得当。

例如:

①他的许多作品曾在全国美术家展览会上播出。

(2)主语、谓语如果是并列短语,双方在语义方面必须能全面配合。

并列短语可以充当主语,也可以充当谓语。

有时,一个句子的主语和谓语或者有一方是并列短语,或者双方都是并列短语。

凡是有并列短语作主语或谓语的,双方就必须能全面搭配,决不能有一个词同另一方搭配不了。

否则,就会产生主谓不搭配的问题。

例如:

“挖土方开始了,我们的任务和工期都十分沉重而紧张。

(3)主语和谓语不能部分重复,部分重复会造成主谓搭配不当。

主语和谓语一部分重复,是指主语中提到的事,在谓语中又提到,但不是指主语和谓语中绝对不能有两个相同的词。

比方说,“这个孩子是个好孩子”,主语谓语中都有“孩子”一词,但主谓并不重复。

我们讲的是那些主谓部分重复而造成搭配不当的情况。

看下边几个病句:

①星际物质在大气中的燃烧,不是一下子就燃烧完的。

②历史的发展不是按照某些人的愿望而发展的。

③人类的发声,是由空气通过咽喉部的声带引起振动而发声的。

2、动宾搭配不当。

例如:

①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每一个有志青年都要提高和充实自已的业务水平和思想修养。

③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4、主宾搭配不当:

例如:

我们坚信,总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

5、修饰语和中心语塔配不当。

例如:

①这就是被项羽尊称为亚父的范增墓。

②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③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④想起过去的500多个岁月,我不禁流下了眼泪。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如:

只要你认真学习,成绩才能上去。

6、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如:

①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②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7、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例如:

①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②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第三节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如:

①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②看了这部电影,使我受到很大教育。

2、缺谓语。

例如:

例:

最近又开展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活动,要在这个活动中建立与完善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3、缺宾语。

例如:

①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②当民族危急的关头,只有人民才能担当拯救民族危亡的命运。

第四节重复累赘

1、虚词多余。

例如:

①这部电视剧是根据曹禺的剧本《雷雨》而改编的。

②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好转,使农民的购买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③教育局已责成了学校处理这个问题。

2、定语堆砌。

例如:

①收回香港主权的那一天是我们全民族最为高兴愉快的一天。

②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共同的理想和事业把我们的心连结在一起。

③来到上海,我看到了一幢幢既高大又巍峨的楼房。

3、状语重复。

例如:

①夜深了,张老师仍然还在伏案读书。

②听了小刘的介绍,我在心里真是由衷地感谢李芳。

4、其它重复形式。

例如:

①他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一到学术会议上谈起那心爱的专业时,就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

②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

③在学习中树立革命风尚,是当前全国中小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您能修改下面句子的语病吗?

①这所大学的一些学生语文水平实在差,传扬出去,准会被人贻笑大方,影响学校的声誉。

②北京规模扩大了,外来人口增多了,但是道路和交通设施建设却落在了后面。

第五节结构混乱

结构混乱也叫句式杂糅,一般有两种情况:

l、一种情况是将两种表述混杂在一起而造成不伦不类的现象,如:

①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②水的化学成分是由一个原子的氧和两个原子的氢化合而成。

2、第二种情况是“中途易辙”,即一句话说了一半便撂下去说另一句话。

常常是中途变换话题而使前半句话成了游离于句子之外的成分。

例如:

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以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

下列两句犯了同样的语病,你能修改吗:

①车间在没有增加人员的情况下,我们调动群众积极性,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

②附中全体教工,在党委的热情关怀下,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六节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

例如:

①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②教工楼的灯都熄了,唯有张老师的办公室还亮着灯光。

③这个村庄对我是很熟悉的。

④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

第七节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是高考经常考查的一个项目。

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遇到一些歧义句,受时间、场合、停顿等方面的不同而不同。

1998年和2003年高考都曾拿出一个小题专门考歧义句的理解与辨析。

表意不明可分为“歧义”和“费解”两类。

“歧义”是一句话有两种讲法,都是表达不明白,让读者伤脑筋。

“费解”指一句话没说清楚,让读者无法理解。

l、歧义——两种解释都可能。

例如:

①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请试着分析下列几个句子,看看能有几种不同的理解:

①他的发理得好。

              ②这饭不热了。

③这个人谁都不认识。

          ④我校图书馆收藏了鲁迅的书。

⑤关心的是他的母亲。

          ⑥最喜欢的是她弟弟。

⑦这孩子,连他妈妈都不认识了。

⑧张主任和技术员正在谈话,他告诉他说:

“攻下这道难关,就可以试制了。

⑨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整理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

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的功力都用在这方面。

2、费解——把读者引入歧途。

这种错误在字面上并无歧义,但是作者的本意跟字面上的意思不同。

如果按照字面讲,就是误入歧途。

例如:

①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②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

第八节虚词误用

①由于改编者没有很好地理解原作的精髓,任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地减弱了原作的思想性。

②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对种种不爱惜人民币的错误做法,以及随意将人民币放大后销售的违法行为,尚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③不管他地位有多高,只要犯了法,我们也要依法惩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