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97452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doc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词类和词性

 

(一)知识概述

   词类是指词在语法上的分类,也就是把汉语里的所有词,根据它们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特点进行分类,这样得出的结果就是词类。

现代汉语教学系统把词分为十二类:

实词可以分为:

1、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1)   表示人:

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迅 

(2)   具体事物:

天、地、花、草、天空、海洋 

(3)   抽象概念:

方法、科学、法律、事业 

(4)   处所:

北京、青岛、黄河、长江、三味书屋 

(5)   方位:

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以前、以南、之下、之后、东边、西面、里头。

 

(6)   时间:

早晨、正午、晚上、半夜、上午、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星期二 

2、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

(1)  动作行为:

穿、跳、走、纪念、朗诵。

 

(2)  存在变化:

有、增加、缩小、扩大、发生。

 

(3) 心理活动:

想、懊悔、喜欢、担心。

 

(4) 可能意愿:

应该、应当、能够、愿意、必须、敢、肯、会、能、要、可以。

 

(5)    趋向:

上、下、来、去、上去、下去、进来、进去、起来、上来。

 

(6)  判断:

是、就是、正是 

(7)  使令:

使、让、派、请、叫、要求、命令、推举、允许、鼓动、鼓励。

 

3、形容词:

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

 

(1)  形状:

大、小、高、圆、长、短、高大、肥胖。

 

(2) 性质:

好、坏、镇定、勇敢、乐观、伟大、优秀 

 (3) 状态:

愉快、慌张、急躁、迅速、朦胧、桔红 

4、数词:

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

(1) 基数(确数)一、二、千、万、亿 

(2)序数:

第一、三叔、三年级、六楼、初五、老三。

 

(3)分数:

三分之一、九成 

(4)倍数:

三倍、十倍、翻一番 

 (5) 概数:

十几概数、十余人、三十多岁、两三个、成千上万、很多人 

5、量词:

表示事物单位或行为、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

 无量(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词) 

(1)个体:

个、位、尺、只、台、条 

(2)集体:

批、帮、群、套、双、副、对、类 

(3)不定量:

些、点 

(4)度量衡:

丈、尺、里、亩 

动量(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 次、回、下、趟、遍、阵、场、遭、焉 

动量词也可以借用跟动作有关的事物的名词。

如:

画一笔、切一刀、工作一星期、学习一下午、踢一脚、送一车 

说明:

在现代汉语中,数词本身只表示抽象的数的概念,在计算事物或动作的数量时,数词的后面必须加上量词。

数词跟量词连用就是数量词。

 

6、代词:

具有指示、代替作用的词叫代词。

代词可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

⑴人称代词:

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的代词。

⑵用来指人或事物的代词叫指示代词。

⑶用来提出问题的代词叫疑问代词。

虚词可以分为:

1、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语气等。

2、介词:

用在名词、代词等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表示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

有些介词如“在、比、给”等在这个场合是介词,在另一个场合是动词。

3、连词:

是用来连接词、短语、分句、句子等语言单位的词。

“和、跟、同、与”这四个词,既是介词,又是连词,兼有两种词性。

4、助词:

附加在词、短语或句子的后面,表示一定的结构关系、附加意义或语气。

助词分三类:

⑴结构助词:

“的、地、得”等。

其中“的、地”是偏正关系;“得”表示补充关系。

⑵动态助词:

“着、了、过”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

其中“着”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中;“了”表示已经完成;“过”表示曾经发生过。

⑶语气助词:

“的、了、吗、呢、啊、呀”等,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用在句子末尾。

5、叹词:

是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声音的词。

叹词常独立成句,可以用在句前,也可以用在句中或句末。

6、拟声词:

摹拟声音的词。

(二)词性辨析

1、名与动、形的区别:

A.名词不能重叠。

(少数除外 如:

人人、时时、处处、事事、家家、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重叠后表示遍及全部、毫无遗漏。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

跑跑、想想、讨论讨论、干干净净、高高的。

B.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

如:

国家不国家?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

走不走?

好不好?

C.名词前不能加“不”(不受副词限制)如:

不北京。

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如:

不看、不吃、不好、不大。

2、动词、形容词的区别:

A.前加“很”,一般动词不能(表示心里活动的动词和能愿动词可以加程度动词)。

形容词多数可以,如:

很走×,很好√。

B.动词重叠:

ABAB式,AA式,如:

讨论讨论,看看;

形容词重叠:

AABB式,AA(的)如:

干干净净,高高的。

C.动词绝大多数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如:

喜欢(你),怨恨(他),愉快(你)×,高兴(他)×。

3、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a.副词不能和名词组合,形容词可以。

如:

“一致的意见”,不能说“一概的意见”。

b.副词不能做谓语,形容词可以。

如:

“大家的意见一致”,不能说“大家的意见一概”。

c.副词除“不、也许、没有、未必、一定”等少数外,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形容词可以。

d.副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形容词可以。

如:

一概不一概?

一致不一致?

4、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

a.时间名词能做定语,如:

“现在的事情”,“目前的任务”,“刚才的情况”。

时间副词不能如:

“正在的事情”,“立即的任务”,“刚刚的情况”。

b.时间名词做主语,如:

“今天星期天”,“现在是早晨八点钟”,“近来很冷”;而时间副词不能做主语,如:

“正在是早晨八点整”。

c.时间名词能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

如:

从过去、到将来、在早晨;时间副词不能同介词组合,如:

从曾经、到刚刚。

d.时间名词能与“是”构成“XX是XX”的格式,如:

“从前是从前”;时间副词不能。

5、有些介词与动词兼类,怎样区别:

有:

在、给、叫、用、拿、比、到、让、由、朝、往、把、经过、通过。

A.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可以。

所以一句话中如果有别的词作谓语(动、形),它就是介词;如果没有别的词作谓语,那它就是动词。

B.介词后面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动词可以。

C.介词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

如:

明天我在学校等你。

  

明天我在家。

他在看书。

我比你高一点儿。

我们比比。

他给我买了一本书。

  

他给了我一本书。

别拿我开玩笑。

他手里拿着一本书。

6、连词“和、跟、与、同”与介词兼类,区别:

A.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互换位置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词语不能互换。

B.连词“和”组成并列短语后可以带“都”;介词不可。

C.连词“和”前面不能有修饰语,介词可以。

D.连词“和”不能出现在一个句子或一个成分的开头;介词可以。

如:

我和弟弟都去过。

我和弟弟谈话。

和弟弟一块儿去玩的孩子都回来了。

7、兼类词:

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类的特点、功能而意义上密切相关,这样的词就是兼类词。

兼类词与同形词、同音词的区别:

同形词同音词意义毫无联系,是两个以上的一组词。

如:

把住质量关。

(动词)  把书拿来。

(介词) 拿把菜刀来。

(量词)

开了一朵花(名词)

花了很多钱。

(动词)

☆如何辨别兼类词的词性:

看它在句中的位置,起的作用。

 如:

大家选我当代表。

(名词)

这代表大多数同志的看法。

(动词)

买了一把锁。

(名词)

把门锁上。

(动词)

你要端正学习态度。

(动词)

他坐得很端正。

(形容词)

怎么多了一个人?

(动词)

这里人太多。

(形容词)

我们要立个规矩。

(名词)

梅家的小姐很贤惠、很规矩。

(形容词)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理想。

(名词)  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形容词)

你快点走,跟上我!

(动词)

你跟姐姐回家吧。

(介词)

年老了,身体不行了。

(形容词)

你怎么老哭?

(副词)

他买的雨伞是白色的。

(形容词)

我今天又白跑了。

(副词)

短语结构

(一)知识概述

短语是由词和词按一定的方式组合而成的。

短语可分为:

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主谓短语、的字短语、复指短语、介宾短语等类型。

1、 并列短语:

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

例如:

雄伟壮丽、报纸杂志。

2、 偏正短语:

是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在他们前头起修饰作用的词组成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修饰名词的词是定语,修饰动词、形容词的词是状语。

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正关系。

用()表示定语,用[]表示状语。

如:

[多么]美好、(教室)里面。

3、 动宾短语:

是由动词和他后面受他支配的词所组成,受动词支配的词叫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等。

如:

踢︱足球、写︱文章

4、 动补短语:

是由动词和在他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组成的,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是补语。

用<>表示补语。

如:

洗得<干净>、坐<好>

5、主谓短语:

是由主语和谓语构成,主语表示陈述的对象,谓语表示陈述的内容。

用====表示主语,用      表示谓语。

如:

太阳出来、态度和蔼。

5、 介宾短语:

是由介词和他的宾语组成,充当介词宾语的主要是名词、代词、和名词为中心语的短语。

如:

关于课堂纪律问题    把他(请来)

被大家(选为班长)

比小张(跑得快)   跟你(没关系) (写)在黑板上  对语法(的兴趣)  

6、 复指短语:

是由两个词或两个短语组成的,这两个词或短语指同一人或同一事物,同作一个句子成分。

如:

儿童节这一天。

7、 的字短语:

是由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后面加“的”,或由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后面加“的”。

“的”字短语的作用相当于名词。

如:

今天种树,男的挖树坑,女的运树苗。

(二)反馈练习

一、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

1、风俗习惯(     )  2、变化规律(     )  3、历史悠久(     )  

4、整修一新(     )

5、交头接耳(     )  6、思维敏捷(     )  

7、废寝忘食(     )  8、前程远大(     )

9、全神贯注(     )  

10、襟怀坦白(     )  11、挥手之间(     )  12、愚公移山(     )

13、竞选州长(     )  14、销售计划(     ) 15、色彩缤纷(   )  

16、交通规则(     )

17、风和日丽(     )  18、激动不已(     )  

19、禁止吸烟(     )  20、辛勤耕耘(     )

21、巍峨挺立(     )  

22、不断发生(     ) 

23、气氛热烈(     )  24、继往开来(     )

二、下列各组短语分别以哪组类型短语为主,其中不同的短语各是哪个,属于什么类型短语。

1、A、祖国万岁  B、品质优良 C、天气晴和  D、思想品质  E、成绩好

2、A、看了两眼  B、打扫教室 C、洗得干净  D、热了起来  E、扔出去

3、A、十分伟大  B、我的书包 C、小声地说  D、追歼敌人  E、很热闹

4、A、讲解语法  B、讲述清楚 C、种植玉米  D、制造火箭  E、听故事

5、A、用圆珠笔(写)B、对于我们 C、按照习惯 D、必然产生 E、被大雨(淋)

6、A、报纸杂志  B、调查研究 C、身体健康  D、严肃认真  E、读和写

三、比较判断短语类型

经济发展(     )   历史悠久(     )   描写景物(     )   市场繁荣(     )

发展经济(     )   悠久历史(     )   景物描写(     )   市场的繁荣(     )

表达见解(     )   我的弟弟(     )   我国文学(     )   小说散文(     )

表达的见解(     )我和弟弟(     )   我国的文学(   )  小说和散文(      )

句子成分

知识概述

完整的句子,主要成分是主语、谓语、或主语、谓语、宾语,附加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句子的主要成分又叫作句子的主干。

1、主语是陈述的对象,谁或什么,多由名词、代词、数量词充当。

除了之外,充当主语的还有各种短语。

例如:

太阳升起来了。

    这是伟大的奇观。

     一尺是十寸。

2、谓语是对主语“谁”或“什么”进行陈述|、说明、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此外,充当谓语的还有名词、代词、数量词及一些短语。

例如:

杨光当上了三好学生。

    他的学习非常好。

      小明12岁。

3、宾语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多由名词、代词充当。

除此之外,充当宾语的还有其他词和各类短语。

例如:

孩子们都喜欢张老师。

你想什么?

他家都喜欢他的聪明。

王丹特别爱学习。

4、定语用在名词前面,修饰、限制名词,多由名词、代词、形容词充当。

此外,充当定语的还有一些短语。

有些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要有“的”。

例如:

(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

鲁迅先生甘心情愿做(人民大众)的牛。

5、状语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起修饰、限制作用,多由副词、形容词、介宾短语充当,此外,还有表时间的名词和一些其他短语。

有些状语和中心词之间要用结构助词“地”。

例如:

麦苗[痛快]地喝着雨水。

鲸[每天][都]要睡觉。

这个小草棚[顿时]变得又拥挤,又热闹。

6、补语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起补充说明作用,多由动词、形容词、副词充当,此外还有数量词、代词及一些短语,有些补语与中心词之间要用“得”。

例如:

这本书写得〈很好〉。

他们要看个〈究竟〉。

你听得<清楚>吗?

★句子基本成份和主干

(定语)+主中||[状语]+谓中+<补语>+(定语)+宾中

(他)的妈妈||[只]牵<回>(一头)+小牛

主中=主语中心语 谓中=谓语中心语 宾中=宾语中心语

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语法与辨析语病

2008年《考试说明》列出的病句类型有六种:

①语序不当;②搭配不当;③成分残缺或赘余;④结构混乱;⑤表意不明;⑥不合逻辑。

要准确解答病句辨析题,首先必须理解和把握以上六种病句类型及其所包括的小类,并使之烂熟于心。

下面按类具体例说:

(一)语序不当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

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2、把定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

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

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

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

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

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有些连词在句中放在什么地方最恰当,需要根据内容而定,否则就会出现语病。

如关联词语的使用,两个分句同一主语时,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前边。

例如:

①武松遇见老虎,不是武松打死老虎,就是被老虎吃掉。

 →武松不是打死老虎,就是被老虎吃掉

②武松遇见老虎,武松不是打死老虎,就是老虎吃了武松。

→不是武松打死老虎,就是老虎吃了武松。

7、主客颠倒:

例: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应改为:

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不陌生的。

8、分句位置不当:

例:

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应改为:

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二)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是病句考查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搭配不当主要是主谓搭配与动宾搭配不当。

据统计,自高考命题以来,考病句每年都会涉及搭配不当的试题,可见弄懂搭配不当,是辨析修改病句的关键。

而实际上,如果想准确判断是否搭配不当,就要紧紧抓住句子的主干。

分清主谓宾,通过语感能力来感性认识,其次要仔细琢磨用词是否主谓对应得当。

1、主谓搭配不当。

(1)主语和谓语的选词应当正确。

如果主语和谓语都只有一个词,那么,两个词的选择必须恰当;如果主语、谓语都是短语、那么短语的中心词一定要选用得当。

例如:

①他的许多作品曾在全国美术家展览会上播出。

(2)主语、谓语如果是并列短语,双方在语义方面必须能全面配合。

并列短语可以充当主语,也可以充当谓语。

有时,一个句子的主语和谓语或者有一方是并列短语,或者双方都是并列短语。

凡是有并列短语作主语或谓语的,双方就必须能全面搭配,决不能有一个词同另一方搭配不了。

否则,就会产生主谓不搭配的问题。

例如:

“挖土方开始了,我们的任务和工期都十分沉重而紧张。

(3)主语和谓语不能部分重复,部分重复会造成主谓搭配不当。

主语和谓语一部分重复,是指主语中提到的事,在谓语中又提到,但不是指主语和谓语中绝对不能有两个相同的词。

比方说,“这个孩子是个好孩子”,主语谓语中都有“孩子”一词,但主谓并不重复。

我们讲的是那些主谓部分重复而造成搭配不当的情况。

看下边几个病句:

①星际物质在大气中的燃烧,不是一下子就燃烧完的。

②历史的发展不是按照某些人的愿望而发展的。

③人类的发声,是由空气通过咽喉部的声带引起振动而发声的。

2、动宾搭配不当。

例如:

①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每一个有志青年都要提高和充实自已的业务水平和思想修养。

③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4、主宾搭配不当:

例如:

我们坚信,总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

5、修饰语和中心语塔配不当。

例如:

①这就是被项羽尊称为亚父的范增墓。

②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③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④想起过去的500多个岁月,我不禁流下了眼泪。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如:

只要你认真学习,成绩才能上去。

6、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如:

①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②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7、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例如:

①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②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三)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如:

①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②看了这部电影,使我受到很大教育。

2、缺谓语。

例如:

例:

最近又开展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活动,要在这个活动中建立与完善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3、缺宾语。

例如:

①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②当民族危急的关头,只有人民才能担当拯救民族危亡的命运。

(四)重复累赘

1、虚词多余。

例如:

①这部电视剧是根据曹禺的剧本《雷雨》而改编的。

②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好转,使农民的购买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③教育局已责成了学校处理这个问题。

2、定语堆砌。

例如:

①收回香港主权的那一天是我们全民族最为高兴愉快的一天。

②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共同的理想和事业把我们的心连结在一起。

③来到上海,我看到了一幢幢既高大又巍峨的楼房。

3、状语重复。

例如:

①夜深了,张老师仍然还在伏案读书。

②听了小刘的介绍,我在心里真是由衷地感谢李芳。

4、其它重复形式。

例如:

①他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一到学术会议上谈起那心爱的专业时,就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

②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

③在学习中树立革命风尚,是当前全国中小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您能修改下面句子的语病吗?

①这所大学的一些学生语文水平实在差,传扬出去,准会被人贻笑大方,影响学校的声誉。

②北京规模扩大了,外来人口增多了,但是道路和交通设施建设却落在了后面。

(五)结构混乱

结构混乱也叫句式杂糅,一般有两种情况:

l、一种情况是将两种表述混杂在一起而造成不伦不类的现象,如:

①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②水的化学成分是由一个原子的氧和两个原子的氢化合而成。

2、第二种情况是“中途易辙”,即一句话说了一半便撂下去说另一句话。

常常是中途变换话题而使前半句话成了游离于句子之外的成分。

例如:

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以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

下列两句犯了同样的语病,你能修改吗:

①车间在没有增加人员的情况下,我们调动群众积极性,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

②附中全体教工,在党委的热情关怀下,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六)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

例如:

①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②教工楼的灯都熄了,唯有张老师的办公室还亮着灯光。

③这个村庄对我是很熟悉的。

④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

(七)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是高考经常考查的一个项目。

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遇到一些歧义句,受时间、场合、停顿等方面的不同而不同。

1998年和2003年高考都曾拿出一个小题专门考歧义句的理解与辨析。

表意不明可分为“歧义”和“费解”两类。

“歧义”是一句话有两种讲法,都是表达不明白,让读者伤脑筋。

“费解”指一句话没说清楚,让读者无法理解。

l、歧义——两种解释都可能。

例如:

①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请试着分析下列几个句子,看看能有几种不同的理解:

①他的发理得好。

              ②这饭不热了。

③这个人谁都不认识。

          ④我校图书馆收藏了鲁迅的书。

⑤关心的是他的母亲。

          ⑥最喜欢的是她弟弟。

⑦这孩子,连他妈妈都不认识了。

⑧张主任和技术员正在谈话,他告诉他说:

“攻下这道难关,就可以试制了。

⑨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整理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

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的功力都用在这方面。

2、费解——把读者引入歧途。

这种错误在字面上并无歧义,但是作者的本意跟字面上的意思不同。

如果按照字面讲,就是误入歧途。

例如:

①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②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

(八)虚词误用

①由于改编者没有很好地理解原作的精髓,任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地减弱了原作的思想性。

()

②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对种种不爱惜人民币的错误做法,以及随意将人民币放大后销售的违法行为,尚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③不管他地位有多高,只要犯了法,我们也要依法惩办。

语法与文言倒装句

倒装句  所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