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2121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哈六中高二学年12月份知识总结试卷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正确位置。

1.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有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力的证据是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B.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中有耕、牛二字

C.《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牛骨的出现并不能证明牛耕的出现,排除A。

冉耕是春秋时期的人物,晚于商代;且根据他的名字也不能推断商代就有可能出现了牛耕,排除B。

《诗经》是春秋晚期的作品,有农耕生活的描述也不能推断商代出现牛耕,排除C。

甲骨文产生于商代,属于实物史料,因此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故能反映当时的社会可能已经出现了牛耕,D项正确。

2.《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

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

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诸侯,诸伯,诸子”以及贵族朝会的信息可以推断出与西周分封制度有关,故A项正确;材料中虽有“三公”,但只有“九夷”而无“九卿”,不是三公九卿制,故B项错误;C项是秦朝推行全国的;D项是西汉初年的地方行政制度。

所以答案选A。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度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答案】D

【解析】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故A正确;宗法制讲究嫡长子继承关系,故B正确;宗法制下体现血缘关系的继承关系,故C正确;D不属于血缘关系的选举,符合题意。

4.孔子认为人要“克己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汉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重视。

“本质思想”是

A.追求天下为公B.崇尚秩序C.主张仁政D.天人感应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克己复礼”是指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之回归到“礼”的状态;其中“礼”指的是西周时期的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故本质思想是崇尚秩序,B项正确。

天下为公是指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与题意无关,排除A。

孟子主张仁政,与题意无关,排除C。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的思想,与题意无关,排除D。

5.秦朝时,统治者提出“以吏为师”,到汉代,却提出了“以师为吏”。

这一变化反映了

A.汉朝国家治理理念的更新B.加强了对知识分子阶层的管控

C.黄老之术已不能适应时代需要D.百家争鸣的局面最终结束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董仲舒的新儒学。

“以吏为师”是秦国暴政的手段之一,反映了以法家思想作为治国理念,“以师为吏”强调教化,体现了儒家的仁政思想,故A项正确;从“以吏为师”到“以师为吏”,反映了对知识分子作用的重视而不是加强控制,故B项错误;材料和黄老之术无关,故C项错误;D项没有体现出变化,故排除。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6.宋代城市的规模、机能与城市生活型态,有延续前代而发展,也有因应新情势而变革。

下列选项中,宋代明显不同于唐代的新发展是

A.城市商业繁荣,商帮势力兴起B.官府维持夜禁,但准许延长营业时间

C.茶馆酒楼林立,说书、演戏等娱乐盛行D.士大夫与庶民生活方式差异日趋扩大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城市发展打破坊市界限,商业繁荣,茶馆酒楼林立;并且出现了娱乐的场所,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故C项正确。

商帮势力兴起是在明清时期,与材料宋代不符,排除A。

B项体现限制商业活动时间,而宋朝城市商业发展已经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排除。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士大夫与庶民生活方式差异日趋缩小,故D项说法错误,排除。

点睛:

本题属于比较型选择题,解答本题须紧扣设问“宋代明显不同于唐代的新发展是”,联系唐宋时期商业发展的相关史实,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7.明朝时商品经济繁荣,“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

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吉贝(棉花)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

由此不能得出

A.长途贩运贸易繁荣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农产品商品化发展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吉贝(棉花)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可知明朝长途贩运贸易繁荣,A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

材料体现商品经济繁荣,但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政策松动,故B项说法错误,符合设问。

材料中棉花和布是农产品,故体现农产品商品化,C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

由“辄募旁邑民为佣”可知存在雇佣关系,故体现资本主义萌芽,D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

点睛:

本题关键考查学生解读文言文的能力,找出材料中几处关键的信息“吉贝(棉花)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辄募旁邑民为佣”并理解,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8.乾隆五年,大臣胡定上奏曰:

“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农夫为之赁耕,每岁所入盈千万石。

”上述现象对清代工商业的影响是

A.造成农民贫困市场狭小B.促使工商业向乡村渗透

C.扩大了手工业生产规模D.导致了工商业资金的流失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农夫为之赁耕,每岁所入盈千万石”,可见没有体现农民贫困市场狭小,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乡村发展,故B项错误;手工业的生产规模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材料的意思是富商多买田置地,没有把大量资金投向工商业,造成工商业资金的流失,故C项正确。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

【名师点睛】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①农民贫困,购买力十分低下,影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②地主和大商人“以末致富,以本守之”,严重影响了扩大再生产;③封建国家实行抑制工商业的政策,不断增设关卡,征收重税,影响了商品的流通;④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不能拥有使资本主义萌芽缺乏海外市场。

9.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

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任宰相”。

时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

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唐朝的门下省B.宋朝的枢密院

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

【答案】A

..................

10.《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以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这反应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D.爱国主义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原应叹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等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楼梦》深刻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败和丑恶,符合现实主义风格文学的特点,B项正确。

《红楼梦》以现实主义的风格揭示封建社会的腐败和丑恶,与浪漫主义无关,排除A。

现代主义风格产生于20世纪初,与《红楼梦》的创作时间不符,排除C。

《红楼梦》以现实主义的风格揭示封建社会的腐败和丑恶,与爱国主义无关,排除D。

11.中外条约关系建立伊始,清政府没有修约观念,某条约订立时,清政府认为这是一揽子解决争端的“万年和约”,为“一劳永逸之计”,“从此通商,永相和好”。

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由“中外条约关系建立伊始,清政府没有修约观念”说明当时清政府第一次修订条约,不懂有修约之说,所以本题答案选A项,BCD三个条约都不是第一个条约。

12.李鸿章对于与列强签订的条约的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

19世纪60年代以前的金帛议和,羁縻怀柔;19世纪70年代的羁縻勿绝,恪守条约;19世纪80年代的援例订约,追求平等;19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放弃宗藩,谨守约章。

这些变化说明李鸿章

A.终没有接受西方政治思想B.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

C.大国中心外交观念逐步削弱D.未尽到外交家应尽之道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对签约的认识由传统华夷观下的“议和”“羁縻”,逐渐转变为近代外交观下的“平等”“约章”,反映其大国中心外交观念的逐步削弱,逐渐产生近代外交观念,故C项正确。

李鸿章恪守条约、追求平等和谨守约章表明其已经接受了西方的政治思想,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

李鸿章要求“谨守约章”不能体现卖国,这也是维护国家主权的体现,故B项说法错误,排除。

材料没有涉及李鸿章未尽到外交家应尽之道,而是强调李鸿章大国中心外交观念的逐步削弱,排除D。

13.汪康年再《论中国参用民权之利益》中道:

“中国之言治者曰:

以君治民而已。

”这一现象结束于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国民革命

【答案】C

【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符合材料主旨,故C项正确;A项是维护封建统治;B项没有废除君主专制;D项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已经被废除。

14.孙中山说:

“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鲜的血液。

”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A.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B.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C.以“党内合作方式”同中国共产党合作D.建立黄埔军校培养军事干部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新的血液”即是吸收中国共产党党员,以“党内合作”方式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故C项正确。

ABD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

第一次国共合作

点评: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党内合作的方式,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的方式。

15.1925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

1928年9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

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解答此题注意两个时间“1925年”与“1928年”,国共合作与国共关系破裂时期。

分析选项,A是苏联建立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原因;B与题意不符;C符合题意;D时间上与题意不符。

所以应选C。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大革命的失败

16.20世纪20年代研究五四运动的文章较少,到30年代中期后,学术界把五四运动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来研究,促使人们对“五四运动”进行反思。

出现这一现象的历史背景是

A.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B.农村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

C.学术界引入科学社会主义D.中共批判国民政府投降情绪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时间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学术界把五四运动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来研究,目的在于激发民众的爱国意识;因为当时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故A项正确。

材料强调学术界研究五四运动的目的是激发民众的爱国救亡意识,与农村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无关,排除B。

学术界研究五四运动的目的是激发民众的爱国救亡意识,而不是引入科学社会主义,排除C。

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中共批判国民政府投降情绪,而是强调研究五四运动的目的是激发民众的爱国救亡意识,排除D。

17.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时说:

“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勃勃的新气象。

”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B.敌后战场已经成为主战场

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D.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1937年7月7日到1938年10”“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的信息说明国共两党创立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故D项正确;A项是指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项是相持阶段;C项错误。

所以答案选D。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抗日战争·全民族抗战

18.台湾国民党党史馆为迎接大陆观光客,与厂商一起制作了一些人物摆件,其中包括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版塑像。

历史上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A.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B.第一次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北平谈判达成了最后修订案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和所学知识可知,反映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团结抗日,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B项正确。

1924年在国民党“一大”上,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与材料不符,排除A。

第一次国共合作领导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与材料不符,排除C。

D项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和谈的成果,但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与材料不符,排除。

19.在1978年7月的国务院工作会议上,国务院财贸小组的姚依林在发言中引用了列宁讲的“在狼群中要学会狼叫”。

这反映出当时姚依林主张

A.开启对外开放的大门B.利用市场关系发展经济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答案】B

【解析】根据1978年中国的国情和联系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史实可知,“在狼群中要学会狼叫”是指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包围中,要学会利用市场关系发展经济,故B项正确。

1978年12月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的方针,故A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材料没有涉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是强调利用市场关系发展经济,排除C。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

点睛:

解决本题分两步走:

一是抓住材料时间“1978年7月”,二是理解关键信息“在狼群中要学会狼叫”,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20.《十二铜表法》第9表规定,不得为了任何个人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万民法》规定,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享有国家全面保护的公权和私权。

这些规定体现了

A.公平正义B.以礼入法C.礼法并重D.疑罪从轻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信息可知,罗马法强调公平正义,故A项正确。

以礼入法是中国古代法制的特征,与材料强调公平正义无关,排除B。

礼法并施是荀子的观点,与材料强调公平正义无关,排除C。

材料没有体现疑罪从轻,而是强调公平正义,排除D。

点睛:

本题以罗马法为切入点,考查罗马法的内涵。

解决本题的首先正确理解材料“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信息,联系罗马法的相关内涵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21.15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这一现象说明

A.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兴起B.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的影响

C.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D.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5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多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说明翻译和解读《圣经》时有了个人不同的理解和思考,体现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兴起,A项正确。

宗教改革最早出现是在16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

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天主教会没有放松思想控制,排除。

材料体现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但无法推断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排除D。

22.孟德斯鸠认为,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执政;专制政体是按一个人的意志行使权力。

他主张实行的政体是

A.民主共和B.贵族共和C.君主立宪D.君主专制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孟德斯鸠的政治主张。

题干说“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执政;专制政体是按一个人的意志行使权力”,仅据这一表述难以判断孟德斯鸠对三种政治制度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孟德斯鸠推崇开明专制,强调保留君主,但要制定严格的法律约束君主权力,反对专制,亦反对民主共和。

A项为易错项,三权分立并非是民主共和制特有的模式,孟德斯鸠所主张的即为君主立宪制下的三权分立,后来美国借鉴了这一学说,但抛弃其中关于君主制的内容,实行彻底的民主共和制。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3.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

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

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B.国王掌控实权

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D.宪政制度确立

【答案】D

【解析】四个选项中A项与题干材料的表述正好相反,故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C项中的银行之是按法律规定的程序办事,因为英国是议会主权制国家,议会已经批准,不存在银行担心之说;注意时间“1811年”,即英国已经确立君主立宪制,回顾已学知识可知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虽然是统而不治的虚君,但国王是国家的象征,按照宪法,没有国王的印章是不合法的,才会出现银行审计长发现未盖国王印信,拒绝支付的事,故D项符合英国宪政特点。

24.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

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

它赞美的是

A.联邦体制B.分权制衡原则C.共和制度D.主权在民原则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从材料1788年可得出美国此时已经通过了1787年宪法。

从材料“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这一信息,可知材料所述的是美国的联邦体制利于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克服邦联制下地方松散的弊端,故A项正确;分权制衡原则立法、司法、行政三者的关系而非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B项错误;共和制度是美国政体而非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C项错误;主权在民原则主要体现在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联邦制的权利结构

25.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答案】D

【解析】“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说明议会掌握主要权力,这是法国议会制共和制的特点,故A项错误。

“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说明君主能组织召开内阁会议,但议会能限制君主的权力,避免其专断,这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故B项错误。

“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说明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属于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三权分立,这是美国总统制共和制的特点,故C项错误。

“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说明上议院主要成员是世袭的王爵,国王掌握国家大权,符合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德国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故D项正确。

26.列宁指出:

“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

”此“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苏维埃政权农业税过重B.苏俄政策严重脱离现实

C.流通领域允许自由贸易D.苏俄敌对势力十分强大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布尔什维克党继续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试图通过这一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但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故“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脱离了社会现实,B项正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的是余粮收集制,并没有农业税,排除A。

C项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了商品贸易,排除。

导致“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苏俄内部的政策,而敌对势力强大是外部因素,排除D。

27.有学者说:

“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

”据此可知该学者

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考查对斯大林模式的认识。

分项题意可知,该学者一方面看到了斯大林体制设立的目的是尽快的实现工业化,另一个方面也认识到斯大林体制虽然有很大的弊端,但是最终却实现了工业化,从两个方面看问题,较客观的分析了苏联工业化模式。

故选C。

AB是列宁时期的政策;D项是斯大林之后的改革。

所以应选C。

考点: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认识

28.1928年美国迪斯尼创造了足智多谋的卡通形象“米老鼠”,而20世纪30年代末,“米老鼠”已经逐步让位于迪斯尼后来创造的另一个卡通形象“唐老鸭”。

据称,因为唐老鸭那呱呱乱叫的恐慌比米老鼠厚脸皮的个人主义更接近于时代精神。

这一现象

A.反映了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B.体现了民众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C.说明了新政对美国自由主义的威胁D.表明了美国市场繁荣假象的幻灭

【答案】A

【解析】材料的关键信息“唐老鸭那呱呱乱叫的恐慌比米老鼠厚脸皮的个人主义更接近于时代精神”,链接20世纪30年代末有关史实,可知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尚未完全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又开始了,西方社会出现了以现代主义为表现形式的文学艺术,精神危机在现代主义中表现出来,故选A;B与题目时代不符,排除;30年代末新政的作用已经凸显,其不会让人们产生恐慌,C错误;D是20年代末,与题目时间不符,排除。

29.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推行马歇尔计划时说:

“要使经济复苏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

伴随着经济合作的运动又出现了一个共同的自卫运动。

”由此可知,美国倡导的共同自卫运动是

A.成立联合国B.成立反法西斯联盟

C.组建欧共体D.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伴随着经济合作的运动又出现了一个共同的自卫运动”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苏冷战期间,美国在经济推行马歇尔计划,而军事上则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符合材料“共同的自卫运动”,故D项正确。

美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但与材料“共同的自卫运动”不符,排除A。

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于二战期间,随着二战的胜利而结束,且与材料“共同的自卫运动”不符,排除B。

欧共体的组建与美国无直接关系,且不是美国倡导,排除C。

30.夏季达沃斯论坛从2008年“下一轮增长的浪潮”、2009年“重振增长”、2010年“可持续增长”、2011年“关注增长质量,掌控经济格局”到2015年的“描绘增长新蓝图”这说明

A.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B.世界经济发展成为共同关心的话题

C.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D.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

【答案】B

考点: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特点

二、材料问答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